閱讀屋>音樂> 七年級音樂教案人音版

七年級音樂教案人音版

七年級音樂教案人音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七年級音樂教案人音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七年級音樂教案人音版1

  教學目標

  1.瞭解音樂知識——圓舞曲,感受體會圓舞曲音樂的風格。

  2.學唱歌曲《青春友誼圓舞曲》,能用正確的歌唱姿勢、飽滿的聲音演唱。

  3.嘗試二聲部創作,體會合作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1.能用正確的歌唱姿勢、飽滿的聲音演唱歌曲《青春友誼圓舞曲》。

  2.嘗試二聲部創作,體會合作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課前播放音樂,

  二、同學們,聽說過華爾茲嗎?知道老師跳的是什麼舞嗎?師隨音樂跳起舞步。(華爾茲,或圓舞曲)

  三、新課

  1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具有舞曲風格的歌曲《青年友誼圓舞曲》。

  2師:請同學們看歌譜聽音樂,選擇你能回答的問題。

  (1)調號(2)拍號(3)強弱規律(4)速度(播放唱三段)

  生,答

  師用手劃拍,提示三拍子指揮圖示。

  師清唱樂譜,請思考,歌曲的結束音是什麼?曲譜都由哪些音符組成?

  (2)師:學生第一次視唱,揮著三拍子跟鋼琴視唱歌譜。

  (3)學生第二次視唱,揮三拍子並學習用飽滿的聲音演唱。

  (4)學唱歌曲(注意歌唱姿勢,表情自然,用飽滿的聲音演唱。)

  (5)生唱詞第二次。

  四、編創

  把我們的歌曲加入合唱的方式,會是音樂變得豐富,飽滿,有層次感。

  學生髮言,嘗試合唱創作。

  366︱4ⅰⅰ︱7.656︱3--︱533︱2ⅰ76︱5.67︱ⅰ--‖

  1--︱2--︱3--︱1--︱533︱2ⅰ76︱︱5.55︱5---‖

  分小組競賽,看哪組歌聲最具美感。(音色、聲音位置統一)

  1、柯爾文手勢練和聲,(1)高聲3,低聲部1.(2)567ⅰ和5555

  2、一組唱譜跟唱自己聲部,老師彈另一個聲部

  3、兩組合唱,保持音量,不要爭相蓋過另一聲部。兩個聲部保持音量上的平衡。提醒學生歌唱的狀態,用自然正確的方法演唱,避免大喊大叫。

  4、合唱三段

  師:透過演唱,你知道歌曲所表達的中心是什麼?

  生答:呼喚友誼、和平、團結。

  

  師:是啊,每個人都希望能生活在和平、友誼、團結的環境。人們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對和平、友誼、團結的呼喚。同學們,唱出最美的歌聲吧。(播放一段伴奏)

七年級音樂教案人音版2

  一、教學目標

  1、學會唱《當兵的人》這首歌,能夠在理解的基礎上,運用飽滿有力、連貫抒情的聲音,表達解放軍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豪邁情懷。

  2、初步瞭解當兵人的生活,熱愛當兵的人。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當兵的人》

  難點:歌曲演唱情緒的把握;附點音符、切分音符準確時值的把握。

  三、教具準備

  電子琴、錄音機、教學錄音磁帶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1、師:今天很高興能和同學們一起度過這快樂的四十五分鐘,在上新課之前,我們先來欣賞一首歌曲,同學們聽一聽歌中唱的是誰?播放《游擊隊歌》聽後回答(唱的是游擊隊員、神槍手----),他們的戰鬥生活是怎樣的?(艱苦),但是他們的是?(樂觀向上積極地)。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進行表揚。

  2、師:這些游擊隊員、神槍手在現在我們稱他們為?(解放軍),說的最通俗一點就是“當兵的人”板書課題那現在和平年代,他們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呢?還是讓我們來聽聽他們自己是怎麼說的吧!

  (二)、寓教於樂

  1、播放《當兵的人》學生完整聆聽歌曲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歌曲《當兵的人》,同學們想一想,歌中表達瞭解放軍怎樣的情懷?學生回答有難度的話可以提示(為了國家安寧我們緊握手中槍,一樣的風采在共和國旗幟上飛揚),生回答出(解放軍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豪邁情懷)

  2、下面我們再來聆聽一遍歌曲(只放第一段歌詞),思考一下:歌唱家是懷著怎樣的情緒、用什麼樣的聲音來演唱的?聽後小組討論一下(慷慨激昂、飽滿有力、積極向上、豪邁----)對學生的回答及時給予鼓勵表揚

  3、這首歌曲屬於進行曲體裁,(介紹進行曲)聽著這首具有陽剛之氣的歌曲我也想唱一唱,你們想聽嗎?()聽後你們要回答我哪幾句唱的飽滿有力,那幾句連貫抒情?

  A、1—16小節高音區有氣勢刻畫了當代軍人高大威武形象。B、後16小節中低音區舒展親切發自內心的傾訴

  4、聽了我的演唱,你想不想也唱一唱?下面就讓我們用步伐踏著節拍,隨錄音來跟唱一遍歌曲,並感受一下哪一句使你最激情?(唱唱自己喜歡的樂句)並引導學生感受“咱”字的力度處理(有彈性而有力的聲音要有先聲奪人之勢)

  5、透過剛才的演唱你感覺有把握不準的或者不好長的地方嗎?解決難點:休止符、切分音、附點音符------

  6、下面你們能不能隨著老師的琴聲把當代子弟兵那種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家鄉的豪邁心聲唱出來?(隨老師琴聲演唱歌詞)給予鼓勵表揚

  7、我們來學唱第二段歌詞,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的?()完整演唱第二段歌詞

  8、我們來和歌唱家比賽好嗎?比一比誰唱的最豪邁,誰唱的最抒情!體會著歌曲的情緒,用飽滿有力而有彈性的聲音完整演唱歌曲(隨琴演唱)

  (三)、才藝展示

  1、體驗小小指揮家(44指揮圖示)

  2、體驗小小歌唱家

  (四)、拓展

  想不想體驗一下當軍人的感覺?同學們應該見過軍人行進中的步伐吧?有誰願意上來秀一下自己?模仿齊步走、正步走

  (五)、課堂

  透過學習《當兵的人》你有什麼收穫?或是什麼感想?想法?說一說聽一聽()

  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有時也會遇到小小的挫折,我們要學習當兵的人那種樂觀、振奮的,以積極進取的投入生活。

七年級音樂教案人音版3

  教學目標:

  1、透過欣賞分析體驗認識等教學環節,體會作品所表現的情境,同時掌握維也納圓舞曲的風格特點。

  2、學生能在欣賞和互動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去體會樂曲內在的情感。

  3、能試唱第一小圓舞曲主題,

  4、透過創編活動,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創造能力及合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1、體會作品所表現的溜冰時的情景,體驗維也納圓舞曲的節奏特點。

  2、能深入地去理解該曲。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風琴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請學生說出自己喜歡的運動員。

  2、播放圖片(申雪趙宏博)

  師:有哪位同學能說出他們是什麼運動員?(花樣滑冰運動員)

  3、教師做簡單介紹:

  他們曾在20xx年世錦賽上奪得中國在雙人滑專案上的首個世界冠軍。

  4、師:花樣滑冰運動員在比賽時都會配以優美的舞曲,引出課題:《溜冰圓舞曲》

  二、聆聽感受

  (一)整體感受

  1、讓學生欣賞申雪與趙宏博著兩位運動員對這首作品的精彩演繹。

  師:請學生在欣賞的同時仔細聆聽,特別注意樂曲的節奏有什麼特點。

  2、課件:溜冰圓舞曲溜冰影片樂曲欣賞

  3、作品介紹:作於1882年,十九世紀後半葉的巴黎,溜冰和圓舞曲同樣風行,成為上流社交活動之一。在本曲中,作者將溜冰和圓舞曲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4、作者介紹:瓦爾德退費爾(1837—1915)

  5、樂曲的節奏特點:圓舞曲(課件)

  (二)分段賞析

  1.序曲:

  (1)提問:a.序曲部分的速度是怎樣的?(徐緩的)

  b.使用了什麼樂器?(圓號:銅管樂器,又稱法國號,被稱為交響樂中的樂器之王。)

  C.音樂使你們想到了什麼季節?(冬天)

  (2)學生聽後討論並回答問題。

  (3)復聽音樂。

  2、第一圓舞曲:

  分AB兩個主題,速度形成對比。

  主題A:

  (1)欣賞音樂。旋律寬廣平穩,流暢明快,使人聯想到溜冰的人們舒展優美的舞姿。

  (2)請幾位同學跟旋律跳一段舞蹈。

  (3)學生用“la”音隨音樂哼唱主題旋律,並仔細看譜,看能否發現譜中的弧線有什麼不同的作用?

  (4)連音線:

  分圓滑線和延音線

  A.圓滑線:是用於(一般是兩個以上)相同或不同音高的音符之上,表示要唱得圓滑。

  B.延音線:是連於兩個或多個音高相同的音符之間的連音線,功能是延長這個音,唱法則按節拍唱完即可。

  (4)教師範唱主題A旋律。

  (5)學生跟唱旋律。

  (6)讓學生用小打擊樂伴奏演唱旋律。

  主題B:運用了八分音符,並強調其節奏,使樂曲充滿了輕快活潑的情緒。

  (1)欣賞主題B音樂

  (2)讓學生隨音樂輕聲哼唱旋律,並與主題A對比。

  3、第二圓舞曲:

  主題A:表現溜冰中矯健的騰空動作,樂曲情緒歡快而有力,有聲有色的描繪了溜冰場上溜冰者灑脫的姿態。

  主題B:出現急速的音樂片段,輕鬆而詼諧,彷彿腰上繫著鈴鐺的溜冰者在冰上表演滑稽的舞蹈動作。

  4、第三圓舞曲

  主題A:主要由絃樂奏出與第一小圓舞曲同樣舒展平穩、流暢悠閒的特點。

  主題B:輕鬆活潑,與主題A形成生動的情緒對比。

  5、第四圓舞曲:

  由整個樂隊奏出如同微風般柔和輕盈,委婉甜美的旋律,後面還有一段表現運動員在冰上做出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動作和華彩樂段。

  6、結尾

  歡樂的華彩段落之後,音樂進入結尾部分,再現第一小圓舞曲與第三小圓舞曲,並在熱烈的氣氛中結束全曲。

  7、作品結構圖:

  序奏+四小圓舞曲+再現+尾聲

  ||||

  (美麗的冬景)(一小、二小、三小、四小)(一小、三小)(在熱烈的氣氛中結束)

  (三)《藍色的探戈》

  1、瞭解探戈:先讓學生說說他們自己瞭解的探戈,然後教師簡介:探戈是十九世紀末,發源於阿根廷的一種民間舞蹈,20世紀初,發展為一種社交舞蹈,其舞蹈音樂逐步形成一種音樂體裁。探戈含有混融文化的特色,在其發展過程中既受到拉丁美洲音樂文化的影響,也接受了歐洲、非洲音樂文化的影響並形成不同風格。

  2、作者簡介:安德森(1908——1975)美國作曲家、指揮家。畢業於哈拂大學,獲碩士學位。1935年起在波士頓通俗管弦樂團任作曲。由於擅長寫作較嚴肅的輕音樂樂曲,被人們稱為“半古典音樂作曲家”。其代表作品有:《打字機》、《藍色的探戈》、《撥奏爵士樂》等。

  3、《藍色的探戈》

  1)、聆聽《藍色的探戈》,感受樂曲主題。

  如果你感受到樂曲中旋律主題發生變化請舉手?(師生討論得出結論:樂曲有三個主題。)聽老師唱三個旋律主題,聽辨是否有相似的主題?(師生討論得出結論:樂曲可分兩段)

  2)、復聽全曲

  a)感受樂曲出現幾種探戈節奏?

  b)教師總結

  歐洲即西班牙風格的典型節奏:

  拉丁美洲即阿根廷風格的典型節奏:

  c)敲擊這兩種節奏感受其不同風格

  3)、分段欣賞

  a)聆聽主題A運用哪種風格節奏?音樂情緒如何?這一主題使用了歐洲風格節奏,這種節奏帶有明顯的推動力量,這段音樂的情緒頗為活潑。

  b)復聽主題A,跟音樂打節奏。

  c)聆聽主題B運用哪種風格節奏?音樂情緒如何?這一主題使用拉丁美洲風格節奏與主題A形成明顯對比,這個主題的旋律節奏寬廣,因而造成一種飄逸、悠遠、幸福、歡樂的音樂情緒。

  這一主題包括了兩個頗為近似的旋律,好像後者是前者的變化發展。

  d)復聽主題B,跟音樂打節奏。

  4、總結探戈的音樂特點

  探戈的旋律多為二拍子或四拍子,中速,其舞蹈節奏以切分節奏為主要特點。歐洲風格的探戈節奏比較輕快、活潑,富有動感;而拉丁美洲風格的探戈節奏則顯得更優雅、舒展。

  三、音樂創編:

  1、讓學生分成幾組,分別為第一小圓舞曲旋律創編歌詞。例:冬天來了,雪花飛舞,優美的身姿舞動起來。

  2、.選學生展示創編成果,可用小擊打樂器配合演唱。

  3、選出最佳歌詞,師生一同隨音樂演唱。

  四、課堂小結:

  冬天雖然寒冷,但我們的作曲家卻能去充分挖掘冬天帶給我們的快樂,如我們可以滑雪,打雪戰,還可以去溜冰,希望我們的每位同學都能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讓自己過得快樂,充實並有意義。

七年級音樂教案人音版4

  教學目標:

  1.透過準確而有感情地演唱和背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2、體會國歌的情緒,理解國歌的來歷,瞭解人民音樂家聶耳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教學過程:

  (一)唱歌

  1.學生隨音樂《紅旗頌》走進教室。

  2.師生談話:教師引導學生:看誰能唱出剛剛聽到樂曲開頭由小號演奏的曲調。

  3.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啟發學生根據“國歌的故事”等資料,說說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理解。

  4.學唱歌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1)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錄音、影視或教師範唱)。

  (2)教師指揮學生隨錄音演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注意啟發學生對演唱的效果進行評價。

  (3)學生探究:歌曲速度、節奏、節拍、旋律等音樂表現要素的特點,並能運用音樂要素及表情術語描述歌曲所表達的情緒。

  (4)引導學生隨音響(錄音、影視、伴奏等)聽好前奏,準確地把握弱起起唱,唱準三連音,有表情地唱熟歌曲的曲譜和歌詞。

  (6)引導學生隨琴聲或錄音機唱樂譜(包括前奏)。邊唱邊劃拍子,並三連音節奏。

  (7)反饋與評價:學生採用競賽的方式,看誰能很快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曲譜和歌詞準確地背唱下來,師生共同評價。

  (二)欣賞

  1.觀看歌劇《江姐》的錄影片段,聆聽女聲齊唱《繡紅旗》。

  2.學生探討《繡紅旗》的演唱形式、表現的情節、表達的主題思想和音樂的基本情緒等。

  3.創編歌表演動作:學生可透過個人或分小組,根據各自對歌曲《繡紅旗》內容和情節的理解和想象,創編歌表演動作。設計符合故事情節、樂曲結構及音樂情緒的表演形式,以表達江姐和獄中戰友繡紅旗、迎解放的意境和堅定的信念。

七年級音樂教案人音版5

  教學目標:

  1、聆聽《G大調絃樂小夜曲》,探索音樂要素與音樂情緒間的關係,運用演唱、律動、打節奏等形式主動體驗音樂。

  2、透過欣賞莫扎特的音樂作品,引發學生對古典音樂的興趣、願意主動的去了解和聆聽。

  3、簡單瞭解小夜曲、奏鳴曲式、絃樂四重奏等音樂知識。

  教學重點:主動的探索音樂要素與音樂情緒間的關係。

  教學難點:學生願意主動親近、聆聽、感受古典音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聆聽樂曲片段

  瞭解“音樂神童”的莫扎特。

  二、感受欣賞

  (1787)

  (一)完整欣賞《G大調絃樂小夜曲》。

  問:給你的第一感受是?樂曲用什麼樂器演奏?

  (二)逐段聆聽:

  1、播放呈示部第一句旋律:

  (1)帶領學生哼唱第一句,進一步感受旋律的特點。

  (2)男女生分角色演唱(問答式)

  2、播放第二句旋律:

  與第一樂句對比音樂有什麼變化?

  隨音樂哼唱,再次感受旋律。

  3、嘗試合唱兩個主部主題

  男聲:主部主題一,用“BONG”演唱(聲音要集中、飽滿,表現出音樂的雄壯、有力。)

  女生:主部主題二,用“LA”演唱(柔美、抒情,可以用手勢表達對音樂的理解。)

  4、播放第三句旋律:

  用形象的舞蹈動作輔助感受音樂的美:

  前半句:男士紳士高貴的摘帽邀請。後半句:女生拎裙子優雅含蓄的接受。

  5、播放第四句旋律:

  隨著音樂在顫音處輕拍桌面,打節奏。

  (三)聆聽展開部:

  找出簡短的展開部是從我們剛才已經熟悉的兩條旋律發展而來的

  (四)聆聽再現部

  在每個主題出現時,舉手示意。

  (五)奏鳴曲式結構

  (六)瞭解小夜曲

  (七)完整欣賞(影片)

  三、

  1787年10月的一天,莫扎特與歌劇《唐璜》的樂隊指揮庫查爾茲一起散步時說:“以為我的藝術得來全不費功夫的人是錯誤的。我確切地告訴你,親愛的朋友,沒有人會像我一樣花這麼多時間和思考來從事作曲;沒有一位名家的作品莫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許多次。”

  天才也離不開刻苦與勤奮。

七年級音樂教案人音版6

  【教案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呂其明及其作品;初步瞭解管絃樂的構成;初步瞭解節奏、節拍、速度、力度、旋律等音樂要素對塑造音樂形象的作用。

  2、能力目標;能視唱《紅旗頌》的“歌唱性主題”;能感受,體驗作品的音樂情緒,跟隨作品展開想象和聯想,並應用音樂要素及表情術語描述歌曲所表達的情感內容。

  3、情感目標:透過演唱和欣賞,在音樂實踐中感受、體會、表達愛國之情,熱愛民族音樂文化。

  【教案重點和難點】

  重點:聽賞《紅旗頌》;能唱一唱“歌唱性紅旗主題”;能分辨“歌唱性紅旗主題”和“進行曲式紅旗主題”的異同點。

  難點:引導學生在聽賞過程中展開想象和聯想,增強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能區別相同主題不同體裁的表演風格特點。

  【教案過程】

  (一)組織教案:課堂禮儀,檢查出勤,穩定情緒,準備上課。

  (二)匯入新課:

  課前播放《五星紅旗》(劉媛媛演唱),創設課堂教案情景。

  (三)、講授新課:

  1、賞畫:油畫《開國大典》

  2、討論:★從畫面感受到一種什麼樣的氛圍。

  ★身臨其境假象,我們置身在那樣一個場景中,感覺如何。

  3、播放開國大典影片,感受氛圍。

  4、聽賞呂其明《紅旗頌》(管絃樂曲):

  ①、簡介呂其明及其代表作品。(師生共同交流)

  ②、簡介管絃樂隊構成。(絃樂組、銅管組、木管組、打擊樂器組)

  ③、聆聽引子主題片段。

  思考:你聽了《紅旗頌》號角主題後有什麼感受?它的旋律來源於哪一首歌曲?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小結:

  感受:激動、振奮、具有強烈的號召力

  來源:聶耳《義勇軍進行曲》(國歌)

  ④、聆聽紅旗主題。

  教師播放“歌唱性紅旗主題”和“進行曲式紅旗主題”。

  思考:這兩個主題有何異同點?能激起你怎樣的聯想和感受?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小結:

  異同點:樂曲的節奏、旋律沒有變,節拍、速度、力度、音樂情緒變了。

  結論:節拍、速度、力度的變化會產生旋律的風格特點的變化。

  歌唱性主題的感受:紅旗迎著朝陽,烈烈招展;深情、眷戀、真摯讚頌的情緒。

  進行性主題的感受:在紅旗的指引下,無數的革命先輩們英勇戰鬥,奮勇前進的步伐;堅定有力、鬥志昂揚的情緒。

  ⑤、分別用不同的節拍4/4和2/4,唱一唱兩個主題,加強對作品的感受和體會。

  ⑥、聽賞再現部。

  思考:你能感覺到音樂情緒發生變化了嗎?請用手勢示意。

  請學生聽辨出東方紅主題,並在聆聽過程中用手勢示意,強化學習的目標,增強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⑦、完整聽賞《紅旗頌》。

  5、課堂小結:

  比較相同主題(紅旗)不同體裁(歌曲、樂曲)的表演風格特點。

  相同點:都能以真摯的情感打動人的心靈,引發內心的共鳴。

  不同點:

  歌曲——動聽的旋律,動人的歌詞,動情的演唱,使得歌曲在表達音樂情緒,刻畫音樂形象上更容易讓人理解和感受。

  樂曲——豐富的和聲,多層次的配器,大型的管絃樂隊,使得樂曲在表達上更到位,更有層次,更感人肺腑,得到的感受更深刻難忘。

  6、佈置作業:

  課後唱背紅旗主題,嘗試為紅旗主題填上合適的歌詞並演唱出來,下節課同學之間交流一下,比一比誰的創作更精彩。

  紅旗頌

  一面用鮮血和精神凝結的旗幟在飄揚

  飄揚在一個用五千年文明傳承的地方

  就是這面旗幟摧毀了舊時代的腐朽

  就是這面旗幟迎來了新中國的朝陽

  就是這面旗幟埋葬了屈辱

  就是這面旗幟揭開了中國嶄新的篇章

  從此

  一個民族告別了被壓迫奴役的歷史

  昂首闊步走向了新時代的萬里康莊

七年級音樂教案人音版7

  【學習目標】

  1、學會歌曲《中學時代》,並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能夠用課堂樂器為歌曲伴奏。

  2、理解中學時代的重要性,珍惜中學時代的學習機會,豎立為社會服務的理想。

  【學習重難點】

  能夠熟練的演唱好歌曲《中學時代》,並理解其深刻的哲理。

  【學習內容】

  1、歌曲《中學時代》

  2、歌曲常見的音樂結構一段體A;二段體AB;三段體ABA或ABC。

  【教案預設】

  1、很多同學可能對中學抱有很多的想象,也會有些迷惑。

  2、配樂詩的形式拿來演唱,可能學生對音高上只能聽老師範唱來衡量了。

  【教案措施】

  老師透過講解中學時代的重要性、黃金時代、人生的轉折點等來啟發學生珍憯學習光陰,豎立長大為社會服務的遠大理想。

  【教案准備】

  手風琴

  【教案過程】

  (一)師生問好!

  (二)導語

  人生道路上最迅麗多彩的年華是在中學時期,它是我們求知、探索、建立友誼、增長智慧的黃金時期,也是我們認識世界、懂得人生的關鍵時期,因此、它值得珍愛、也確實讓人難以忘懷。

  (三)視唱練習:《蓓蕾之歌》主旋律

  師:同學們!我們今天就是中學生了,對於中學時代,你曾經的理解和想象是什麼呢?你又應該以怎樣的形式來度過你的中學時代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中學時代》歌曲。

  (四)學習過程:

  1.作品分析:

  (1)作詞作曲者:王曉嶺和戴於吾;這首歌詞是非常好的詩歌,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學校生活,也是一首歌頌了美好的中學生活,主題鮮明、深刻。《中學時代》裡“繫著紅領巾邁進校門,戴著團徽走向未來”;這些點睛之筆讀來令人感動。

  (2)講一講:中學時代是怎樣的一個時代。

  學生討論(略——)

  (3)下面老師用一首歌曲來表達“中學時代”,請同學們認真聽一聽,看看哪位同學能說出老師心中的“中學時代”是怎樣的時代?

  (4)播放歌曲《中學時代》

  學生討論:(略——)

  師:老師心中的“中學時代”就是一個珍惜時間的黃金時代,只有珍惜時間學好本領,將來為祖國的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才是我們中學時代最寶貴的,老師也希望同學們能在這個黃金時代裡快快樂樂的成長,認認真真的學習。

  (5)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歌曲《中學時代》

  a朗誦《中學時代》,熟悉歌詞,感受歌詞的美。

  b講解作品的調性為降B大調、2/4、附點、減時線、增時線、連音線、小節線等。

  c視唱簡譜,熟悉歌曲旋律。

  (6)高聲區大跳音程的跳躍

  a師範唱,學生模唱

  b慢速練,待準確後再演唱

  (7)長音的時值要求學生要把握好

  (8)師帶唱歌曲《中學時代》(1—3遍)

  (9)學生跟著老師的手風琴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10)分小組練習歌曲《中學時代》要求儘量背唱歌曲

  (老師巡堂指導學生練習唱歌)

  (11)讓學生討論找出認為難唱的樂句或樂段;師再反覆教幾遍。

  (12)全班有表情的齊唱一遍。

  (13)師:今天我們在速度的變化中體會一下歌曲。(學生排練中——老師指導——)

  (五)擴充套件

  欣賞水木年華的《中學時代》,感受歌曲的不同。

  (六)課堂小結

  我們今天不但學習了歌曲《中學時代》,而且還懂得了珍惜中學時代這個黃金學習時代,把握好每一寸學習光陰,不辜負老師和家長的期望。

七年級音樂教案人音版8

  教學目標:

  用自然圓潤的聲音演唱《桑塔.露琪亞》,並初步認識船歌這種音樂體裁。

  對歐洲民間音樂感興趣,喜歡不同民族的藝術風格,並能主動探索與其相關的音樂文化內涵。

  在活動中感受音樂的各種表現形式與表現手段在音樂作品中的作用。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輔助學生活動,使學生真正體驗到探索、創造、審美體驗的無窮樂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用自然圓潤的聲音演唱《桑塔.露琪亞》,並初步認識船歌這種音樂體裁。

  將聲樂曲《桑塔.露琪亞》改編成器樂曲。主奏樂器、伴奏樂器、伴奏音型的選擇及組合。

  課前準備:

  1、 學生課前準備:收集有關船歌的素材

  2、 教學器材:電子合成器、鋼琴、黑板

  3、 教學課件:威尼斯風光片背景下的歌曲《桑塔?露琪亞》

  教學設計:

  一、設計演唱形式

  聽賞《(男高音獨唱)錄音,讓學生們為這首歌設計一個新的演唱形式。

  學生討論、發表自己的觀點

  實踐活動:按照學生設計的演唱形式進行演唱。

  小結:透過上節課學習《桑塔.露琪亞》這首威尼斯船歌,我們接觸到了歐洲的一些船歌,並感受到了它們所具有的維尼斯船歌的風格和特點。(請學生回憶威尼斯船歌的特點:旋律優美,浪漫抒情,節拍以-- -- --為主,節奏富有搖動感。)

  船歌的音樂體裁在其他國家和地區也有,但由於民族的不同,所形成的風格也有所不同。以後我們會接觸到。

  二、將聲樂曲改編成器樂曲

  船歌的體裁最早只是聲樂曲。它是由威尼斯船工哼唱的當地的一種民歌——barcarolle演變而來的。由於維尼斯具有獨特的地理環境,它是亞德里亞海岸的重要港口,也是地中海貿易中心之一,南來北往的遊客和商人很多,威尼斯的船歌也由此得到了發展。同時,威尼斯船歌也影響了整個歐洲的音樂文化,以它為創造素材的器樂曲也應運而生。

  今天,我們也來嘗試一下,把《桑塔.露琪亞》這首聲樂曲改編成器樂曲。

  (一)欣賞:

  欣賞兩首船歌。

  1、 由奧芬巴赫的歌劇《霍夫曼的故事》第二幕中的一首二重唱改編。注意主奏樂器、伴奏樂器及典型的伴奏音型 。

  (請一學生說出伴奏音型並板書。如出現錯誤可請其他學生更正。)

  2、 欣賞柴科夫斯基的鋼琴套曲《四季》中的《六月》,它也是一首船歌。注意節拍和節奏特點。(請一學生寫出節奏型。)

  小結:以上兩首作品中,我們感受到了主奏樂器、伴奏樂器音色及典型

  節奏型的運用,都是為了表現樂曲抒情浪漫的特點。

  (二)創作活動:

  1、請學生選擇適當的節奏型並板書。

  2、 請學生運用電腦課件,選擇自己滿意的主奏樂器和伴奏樂器,並談

  談自己的設想,供大家思考、討論和評價。

  3、教師小結、歸納學生的創作結果,並由一學生與教師合作,用電腦與合成器演示學生的作品,聽其音響效果。

  4、教師演示自己改編的作品,並分層講解創作意圖。

  (1) 從電腦作曲系統中調出所用的樂器音色。

  (2) 用調音臺分段分析主奏樂器與伴奏樂器及音型的各種組合。讓學生感受到這些組合使樂曲在音色上、和聲織體上都形成了對比,使這首樂曲的聲音色彩更加豐富,更符合它的特點。同時,使學生很容易地理解了在樂曲中,各種樂器都有自己的分工:有演奏旋律的主奏樂器,有演奏和聲織體和伴奏音型的伴奏樂器,有單純音色,有混合音色,而這些表現手段都是為了造成音色、力度、織體、節奏上的變化,來表現作品的情緒、風格和特點。

  (3) 完整地聽一遍教師改編的器樂曲——《桑塔.露琪亞》。

  三、評價

  今天我們嘗試了用各種樂器音色及音型的不同組合方式,將聲樂曲改編成器樂曲。當然,音樂創作遠不止這些,願大家運用簡便、快捷的現代化手段,將抽象的理論概念、枯燥的技能訓練,還原到可聞可感的音樂之中去。

七年級音樂教案人音版9

  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西洋樂隊的打擊樂器——定音鼓、大鼓、小軍鼓、鑔。

  2、賞析《雷鳴電閃波爾卡》,培養學生的音樂鑑賞能力。

  3、初步瞭解、體驗波爾卡舞蹈。

  教學重點:

  1、透過老師的引導、激發,讓學生對這一型別的音樂作品產生興趣。

  2、透過老師的講解和分析,能夠讓學生透過音樂各要素掌握一些理解音樂、分析音樂的方法和途徑。提高他們感受音樂、鑑賞音樂的能力,進而提高他們的藝術修養和綜合素質。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從音樂的各要素賞析音樂作品。

  2:作品的再現三部式曲式結構以及每一個音樂主題不同的表現手法的講解是教學中難點。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進入到了繽紛舞曲這個單元的學習,在這個單元我們主要學習和鑑賞一些舞曲體彩的音樂作品,上節課我們學唱了一首好聽的歌曲《難忘今宵》,這節課呢老師會介紹一首非常有意思的外國音樂作品。上課之前呢,我們首先來猜一個謎語。

  2、毫光突起,瞬息千里,一鳴驚人,帶來風雨。(打一自然現象)

  生:雷電、閃電……

  師:同學們真聰明!可以大家已經猜到了,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樂曲呢和雷電有著密切的關係,它就是《雷鳴閃電波爾卡》

  二、感受欣賞

  1、基礎知識的介紹:

  在欣賞這首作品之前,讓我們一起先一些和作品有關的相關知識。

  1)介紹波爾卡:

  波爾卡原是起源於東歐波希米亞地區的一種快速活潑的舞蹈。舞步多采用半步的組合形式。後來人們把這一型別的背景音樂稱作波爾卡舞曲。

  2)介紹作曲家

  約翰·施特勞斯(JohannStrauss,1825~1899)

  奧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揮家、小提琴家,被世人譽為“圓舞曲之王”。他一生寫了168首圓舞曲,117首波爾卡,40餘首進行曲,16部輕歌中劇。其代表作品有《藍色多瑙河圓舞曲》、《春之聲圓舞曲》、《雷鳴電閃波爾卡》等。

  3)介紹創作背景和動機

  作品創作於1868年。作者意在表現在一個熱烈歡愉的節日裡,人們聚集在一座金碧輝煌的大廳裡翩翩起舞,突然,外面狂風大作、雷鳴電閃、暴雨傾盆,而大廳裡的人們卻舞興正濃……

  作曲家在創作中運用鼓和鑔來分別象徵雷鳴和閃電,用彈性的節奏和活躍的旋律象徵熱烈的舞會場景,給我們刻畫出一個無比生動、形象的震撼畫面

  2:完整聆聽音樂,整體感知音樂。

  師:透過剛才老師的介紹,大家對作品有了大致的瞭解,你們想聽這首樂曲嗎?

  生:想!

  師:讓我們完整地聆聽音樂,請思考幾個問題:

  1)從大的範疇看,樂曲屬於哪種音樂形式?

  2)樂曲的整體音樂風格是怎樣的?

  3)樂曲中出現了哪些打擊樂器?它們起到了什麼作用?

  播放作品的音樂會影片影像,學生聆聽,然後逐一解決問題。

  師:剛才大家完整欣賞了這首樂曲,它從大的範疇來看屬於哪種音樂形式呢?

  (管絃樂、交響樂……)

  師:對!這首樂曲是由西洋管絃樂隊演奏地西洋管絃樂,那麼這首作品整體音樂風格是怎樣的呢?(熱烈地、歡快地……)

  師:在作品當中同學們發現了哪些打擊樂器呢?(大鼓、鑔、定音鼓……)

  師:我們一一下出現了哪些打擊樂器(展示影片的截圖,讓學生認識這些樂器。)

  師:這些打擊樂器在音樂的進行中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呢?

  師:烘托音樂氣氛;刻畫音樂形象。

  3:再次聆聽音樂,分部深入探究。

  1)師:同學們剛才我們從作品的形式、風格等方面整體感知了這首作品,相信大家對作品已經建立了整體的認識,不過這還很膚淺,下面讓我們再次聆聽音樂,進一步賞析作品的內部結

  構組成和能夠突出反映音樂感情刻畫音樂形象的典型音樂主題。請邊聆聽邊思考兩個問題:

  (作品大致可分成幾個部分,它們之間

  有什麼關係?樂曲中有無相同或相似的旋律主題?)

  再次播放音樂會影片,讓學生感受思考。

  師:作品大致可以分成幾個部分呢?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師:作品可分成三個部分,它的第三個部分和第一根部分是相似的,也就是我們以前講到的ABA的結構。這種結構在音樂上我們稱為什麼?(展示作品的結構圖示)

  生:再現三段式

  2)、師:在剛才音樂中大家沒有發現有相似的旋律呢?

  師:我們會發現有幾段旋律反覆出現了好幾次,那麼這幾個旋律就是作品的音樂主題,它往往能突出的表現音樂的內在情感刻畫音樂形象。它們是音樂發展的靈魂。下面我們就來一起認識一下這首作品裡面的音樂主題。

  在作品結構圖的基礎上依次感受視唱賞析四個音樂主題。

  A、聆聽感受A-a主題:請學生感受旋律的特點,老師引導學生分析。(旋律跳躍、節奏富有彈性)

  B、聆聽感受A-b主題:學生感受,老師引導分析,強烈下行的旋律伴著鼓和鑔的撞擊音響,象徵雷雨的形象。

  C、聆聽感受-a主題:學生感受,老師引導學生分析,相對連貫、流程的旋律同鼓和鑔的演奏形成聽覺反差。

  D、聆聽感受B-b主題:裝飾音的運用使音樂顯得詼諧、愜意。好像人們除了興高采烈地舞蹈之外,幾乎忘了周圍的一切。

  4:接龍游戲。

  師:同學們我們一起來做個遊戲,剛才我們賞析了作品當中的四個主題旋律,現在老師把同

  學們分成四個小組,每個小組分別代表一個主題,老師會播放音樂片段,當出現各自音樂主題時就集體擊掌,看哪一組表現更好。

  5:最後一次完整聆聽全曲。

  師:同學們剛才透過對曲式結構的整體把握及四個典型音樂主題的聽辨和賞析,想必已經對這四個主題有了比較深刻的.印象,但是還比較孤立、片面。下面我們就再一次完整地聆聽一遍作品,讓大家能把剛才的知識能夠串聯起來,建立整體的、理性的認識。

  再次播放樂曲並結合結構圖形依次給學生展示全曲,教師進行必要的講解和說明。

  6:探究全曲各音樂要素的特點。

  師:透過區域性和整體地賞析,相信大家對作品的認識已經到位。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探究全曲在旋律、節奏、力度、速度等音樂各要素的特點。

  生:四人一組小組討論探究,然後請學生髮言。

  師:糾正

  三、知識拓展;音樂實踐。

  1、教授波爾卡舞蹈的基本舞步,讓全體學生充分融入到音樂實踐活動中來。老師教授三個簡單的步伐。跳步、前後點地、剪刀步。

  師:剛才我們已經知道波爾卡原本是一種活潑、跳躍的舞蹈,大家想不想學呢?

  師:好!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幾個簡單的波爾卡舞蹈步伐。

  跳步——雙手叉腰,類似於高抬腿,支撐腳加上小跳步,一起作一個八拍。

  點地跳步——雙手叉腰,側前側後分別點地,左右各四拍,支撐腳加上小跳步。

  疊加跳步——雙手叉腰,左右各作四拍疊加步。

  2、創編表演活動。

  讓學生自由組合舞蹈動作,創編簡短的舞蹈片段。

  四、

  生活中,音樂、舞蹈是最完美的結合體,今天我們不僅欣賞了《藍色的探戈》這首音樂作品,練習了探戈節奏,部分同學也給我們展示了他們才藝,希望同學們都能做懂得欣賞音樂的人,享受音樂帶給我們的快樂!

七年級音樂教案人音版10

  一、教學目標:

  1、能用自然、輕柔的聲音與含蓄而熱烈的情緒演唱歌曲《飛來的花瓣》。

  2、感受弱起拍子的節拍特點和音樂旋律的強弱起伏。

  3、表達對老師的尊敬和熱愛,及對老師深深的依戀之情。

  二、教學過程:

  1、匯入:(學生在《每當我走過老師的窗前》音樂中步入教室)

  師:這首歌都會唱嗎?一起唱一唱。

  在這首歌曲中你回憶起了曾經教過你的哪一位老師?以及這位老師感人的真實故事?並請你說一說。

  今天就讓我們滿懷對老師的感激之情來學唱另一首讚美老師的歌曲《飛來的花瓣》

  2、播放錄音:《飛來的花瓣》(合唱),認真聆聽,整體感受作品的意境。思考:

  你從這首歌裡聽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有什麼樣的感受?學生討論並回答。

  3、再次聽錄音,可輕聲哼唱,熟悉旋律,進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美、歌詞美、演唱形式美、風格美。

  4、學唱歌曲:

  (1)引導有感情地朗讀歌詞,師生分角色朗讀。

  (2)聽錄音輕聲跟唱歌詞,注意引導學生用輕柔的聲音去演唱。

  (3)視唱歌譜,提醒學生邊唱邊打拍子,注意強調弱起節奏。

  (4)請學生自己找出難點,並解決歌曲中的難點。

  (5)漸強漸弱的處理並體會對作品情感的作用。

  5、教師彈琴,學生完整演唱。注意引導學生用歌唱的情緒、感覺去演唱。

  6、學生小組合作,對歌曲進一步藝術處理。

  7、小組進行展示演唱,師生評價。

  三、課堂拓展:

  用自己的形式表達對老師的尊敬與愛戴。

  此時此刻,你有什麼知心的話想要對老師說嗎?當教師節來臨的時刻,除了這首歌曲,你還會演唱其他歌頌老師的歌曲嗎?或者你還能用其他的方式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愛嗎?

  1、學生討論準備。

  2、學生自己或小組合作上臺展示。

  3、生生互價,教師評價。

  四、課堂小結:

  讓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感受或收穫

七年級音樂教案人音版11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選擇

  本課內容是人教版音樂教材七年級13冊中的第二單元“天山之春”中的《新疆之春》。

  (二)課型:以欣賞為主的綜合課 課時:1節課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根據《音樂課程標準》之學段目標中7—9年級的要求:增進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關注並樂於參與音樂活動、提高音樂感受與評價鑑賞能力。初步感受了解“倚音和切分音”及其在作品中的應用。

  ②熟記《新疆之春》的第二段主旋律,並瞭解單三部曲式等相關的音樂知識。

  2、過程與方法

  ①針對其音樂情緒、結構、曲式等各不相同的特點,將其劃歸於新疆音樂文化的主線之中,以音樂文化為背景,按照發現、探究、實踐的教法線索慣於一體,透過導思、導學,使學生在自主的狀態下學會唱法,發掘學生的音樂潛能。

  ②透過欣賞感受新疆音樂文化的創作特點,並應用其為新疆歌曲編配伴奏和舞蹈,從而促進學生參與音樂學習的興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初步養成良好的音樂欣賞習慣、發展表現音樂的能力、豐富和提高藝術想像和創造力。增進群體意識,鍛鍊合作與協調能力。

  三、教學重點:

  1、欣賞並感受《新疆之春》,瞭解新疆音樂的特點。

  2、應用新疆音樂的特點為本單元的歌曲編配伴奏。

  四、教學難點:

  1、感受並瞭解新疆音樂的典型節奏“倚音、切分音”。

  2、應用其為本單元的歌曲編配伴奏

  五、教法應用:

  發現、探究、實踐等

  六、教學用具:

  多媒體裝置 鋼琴

  七、教學思想:

  透過導思、導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音樂表現潛力。

  八、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引起發現-----感性體會(播放課件---風景圖畫)

  師:下面我們欣賞幾幅風景圖,猜一猜,它屬於我國哪個地區?

  生:新疆。

  師:好,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去新疆遊玩一圈,去看看新疆的春天。(點課題《新疆之春》)。但旅遊的時間很短,路途又很遙遠,所以我們需要一個代步的交通工具,是什麼呢?大家猜一猜?

  生:……

  師:我們走的是陸地旅行,所以要用---“汽車”。現在我們就乘座大客車出行。(點課件一輛車緩緩開來,教師做按笛的動作)。同學們發現什麼問題了嗎?(沒有笛聲)

  1·節奏律動:

  師:車的笛聲壞了,需要同學們幫忙鳴笛(老師手勢示意,學生用“迪迪”鳴笛-----引入“倚音”)老師開車進入校園(第一次鳴笛)有的同學看躲開了,可有的同學沒有聽見、也沒有看見沒躲開,於是老師再一次鳴笛(第二次鳴笛)

  師:老師先後鳴笛了兩次,前後有什麼區別?

  生:(節奏寬鬆,節奏緊湊)

  師:為什麼會這樣?老師的什麼發生了變化?

  生:(情緒緊張了)

  師:節奏從寬鬆到緊湊反映了音樂情緒的變化。

  2.節奏模仿:

  師:學生們準備上車了,大家發現了嗎?上車節奏動律是X X X ,同學們實踐一下上車節奏是怎麼樣的。分析一下在這個節奏中出現了幾個音符,其中哪個音樂時值最長。(點出切分節奏 X X X)

  生:3個音符 其中第二個音符最長。是另外兩個的2倍

  師:同學們試著擊打一下節奏,實踐怎麼上車。

  (學生擊打節奏)

  (二)探究源泉-----理性分析

  1、樂曲片斷欣賞

  師:同學們上車出發了,我們將要去的地方正在舉行一個活動,活動的場面有著怎樣的氣氛,是什麼使你產生這樣的聯想呢?(播放第一部分A部分)

  學生:氣氛熱烈、快樂。節奏比較緊湊、速度較快。

  2、匯入新疆音樂特點

  師:同學們仔細聽辯這段音樂主題中出現了我們瞭解過的哪個節奏。(第二部分旋律試唱)

  學生:是上車節奏動律。

  師:這個節奏是當地歌曲中極為典型又常見的節奏,當地的一種樂器為歌舞伴奏時經常會打擊出此類節奏來。(教師做手鼓擊打狀)這件樂器叫什麼呢?(手鼓)

  師:這種上車節奏動律,在音樂中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切分音”,而車笛節奏叫“倚音”。在我們今天的行程中將會同這兩個熟悉的節奏相會。

  3、佈置任務、引導探究、知識講解、

  師:你們在《新疆之春》的音樂中找找看。(完整播放音樂,並提出要求)

  任務一 :

  尋找“倚音和切分音”節奏

  (1) 鳴笛節奏出現時同學們用按笛手勢示意

  (2) 上車節奏出現時請同學們舉手示意

  任務二 :

  師:你是否注意到作品中出現了幾種樂器?(兩種樂器—-鋼琴、小提琴)

  任務三:

  聽辯樂曲 ----- 聆聽三段旋律,談後感

  提問:這首音樂作品有幾個段落?(三個段落A+B+A′)

  第一部分 表現出熱烈,歡快的音樂情緒。

  第二部分 採用了新疆手鼓的伴奏節奏為素材,給人載歌載舞的音樂情緒。

  第二部分就是第一部分的再現。在結束部分卻有所不同,有一個尾奏,這就是單三部曲式結構。比如我們熟悉的歌曲《歌唱祖國》

  4、音樂知識:演奏形式 (再次欣賞全曲)

  師:那麼作品的演奏形式是什麼?(提示)我們以前瞭解過演唱形式包括獨唱、重唱、合唱等。

  生:(是重奏、齊奏)

  師:這首作品的演奏形式是小提琴獨奏曲,作品中以小提琴為主旋律,它除了獨奏的形式外,還有重奏、齊奏。

  5、創作背景分析

  這首作品是馬耀先、李中汗先生創作於1956年,表現了新中國成立後新疆人民的幸福生活及歡欣鼓舞的歡樂情緒,所以取名為《新疆之春》

  (三)實踐創作----感性再現

  “倚音、切分音”都是新疆少數民族極為常見又極富特點的節奏,它不僅可以成為音樂創作的源泉,還可以成為(教師邊唱邊擊打節奏---伴奏)

  (目的:透過體會樂器“鼓”帶來的音樂情緒變化,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參與創設活動)

  1.參與創設活動

  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間情緒上發生了變化,是因為在間奏中用鋼琴模仿了哪種樂器節奏呢?誰來告訴我們大家?這種樂器出現非常明顯,(做打鼓的動作提示學生)對了,是鼓,從緩慢的(師唱一句:12 32|1 7 1)到帶有舞蹈性的跳躍(5 1 2 | 3 4 3)就因為鼓的加入使整個音樂發生了變化,那麼同學們能不能也運用這個鼓,採用切分音的節奏為這一樂段伴奏呢?大家練習一下打節奏,唱第二部分主題旋律。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請個別學生打鼓,老師唱譜)同學們的打得不錯,只要你們用心去感受一定能打得更好。下面把你想要加入的節奏,採用不同的表現方式隨心所欲的表現出來,我們一起來演唱這段旋律。(全體同學完整跟著音樂唱一段第二部分旋律,加入自己創造的節奏)

  2.師生互動互評。

  九、教師小結:

  音樂是民族文化傳承的載體,更是瞭解一個民族、認識一個民族的文化視窗。今天,我們伴著《新疆之春》的音樂翅膀走進新疆,感受新疆。新疆人民都能歌善舞,我們同樣也可以用肢體語言來演繹新疆歌曲,最後請同學與老師一起邊唱邊跳,讓我們在《青春舞曲》的歌聲中告別新疆。(放歌曲----青春舞曲)

  十、自我評析

  本課的重點是針對其音樂情緒、結構、曲式等各不相同的特點,將其劃歸於新疆音樂文化的主線之中,在教學中,我採用了以民族音樂特點為背景,將其按照發現、探究、實踐的教法線索慣於一體,透過導思、導學等教學方法,使學生在自主的狀態下養成良好的音樂欣賞習慣、發展表現音樂的能力、豐富和提高藝術想像和創造力。增進群體意識,鍛鍊合作與協調能力。

七年級音樂教案人音版12

  一、教學目標:

  1、知道蒙古族是祖國大家庭的重要成員,樂於主動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歡蒙古族音樂。

  2、學唱蒙古族祝酒歌《銀盃》,有情感地演唱。

  3、體驗蒙古族的歌曲風格,學習蒙古民歌的長調和短調。

  二、教學重難點:

  1、準確地演唱《銀盃》旋律。

  2、在歌曲中體驗蒙古族的熱情豪爽,並能在演唱情緒上表達。

  三、教學過程:

  1、匯入:今天老師將同大家一起走進蒙古族,讓我們隨音樂體會那裡的別樣風情。(播放音樂《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2、講授新課:

  師:這是一首由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瑪演唱的歌曲,歌曲描繪了什麼?你有什麼樣的感受。生:回答。

  師:歌曲描繪了什麼場面?表達什麼內容?你感受到什麼樣的情緒?

  生:回答,那麼就讓我們帶著這種情緒來學唱這首歌吧!聆聽(教學光碟)

  3、視唱歌曲旋律。

  4、隨琴單旋律演唱。

  講解:(1)“X.X”、“__X”節奏。

  (2)倚音:在記譜時比主音小(跳度大),倚附在主音前面,起到裝飾作用。在演唱時不能佔主音太多時間,越短越好。

  5、填詞,有感情地演唱。找出歌曲哪一樂句表現熱情豪爽?找學生表演。

  6、學習長調、短調

  師:比較銀盃是長調,還是短調?

  生:回答。

  7、師:透過對蒙古民歌長調、短調的學習和理解,讓我們對蒙古族民歌在情緒、情感上有了更多瞭解。讓我們再用優美、抒情的歌聲體驗民族風情吧!學生齊唱。

  四、課後小結

【七年級音樂教案人音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