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文化> 中國飲食文化

中國飲食文化

中國飲食文化15篇

中國飲食文化1

  1 中國傳統飲食文化所體現的中醫哲學思想

  1.1 陰陽學說

  《素問·至真要大論》:“謹察陰陽而調之,以平為期”。可見調理陰陽是飲食中重要的一部分。中醫認為,任何事物包括人的生理病理機能都可以分為陰、陽兩種屬性, 陰是指具有滋養,濡潤、抑制、凝聚等作用的物質及其機能屬性;陽是指具有溫煦、興奮、推動、氣化等作用的物質及其機能屬性。[1]在中醫陰陽學說的指導下形成了因人、因時、因地擇食的飲食觀。

  1.1.1因人擇食

  陰陽學說將人的體質分為偏陽質、偏陰質、陰陽平和質三種類型;將食物劃分為溫熱、寒涼和平性三種類型。“視其寒溫盛衰而調之” (《靈樞·經水》)告訴我們:飲食因先辨其體質再決定吃什麼食物調理。偏陽者應少食溫熱性食物,而宜食寒涼和平性食物,否則將會導致陽亢及傷陰;偏陰者應少食寒涼食物,而食平性和溫熱性食物,否則就會導致陰盛陽衰。陽虛者宜多食溫補之品;陰虛者宜多食甘潤生津的食物。

  1.1.2因時擇食

  “朝食三片姜,勝過人參湯”、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體現了陰陽學說中“因時制宜”的觀點。日出、春夏屬陽,日落、秋冬屬陰,人體飲食需與外界環境相適應,所以春夏、早上宜食溫熱食物,如生薑;秋冬、下午宜食寒涼、滋潤食物,如蘿蔔。

  1.1.3因地擇食

  自然環境的不同使我國傳統飲食文化呈現出複雜的地域差異,陰陽學說中“山南為陽,山北為陰”,我國南方屬陽,北方屬陰,南北的氣候差異決定了南米北面的飲食結構,各地人們的口味也因氣候差異而有所不同,四川、湖南一帶溼氣重,因而喜食辣;北方氣候乾燥,容易出汗,喜食潤燥食物。由此說明,飲食與地理位置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

  1.2 五行學說

  中醫五行學說把自然界的事物分為木、火、土、金、水五個方面,從而構成不同級別的系統結構。中國傳統飲食文化自然就被納入到這一結構模式中,如把食物分為五味(酸、苦、甘、辛、鹹),五穀(麥、菽、稷、麻、黍),五畜(羊、雞、牛、犬、彘),五香(花椒、八角、桂皮、丁香花蕾、茴香子),五果(棗、李、杏、慄、桃)等。五行學說中,木、火、土、金、水的屬性在五味中分別是酸、苦、甘、辛、鹹;在人體五臟中是肝、心、脾、肺、腎;在季節中則是春、夏、長夏、秋、冬。各五行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就食物五味與人體五臟來說,“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鹹,先走腎。”(《靈柩·五味》)同樣,五臟與五季之間也存在密不可分的聯絡,春季屬木屬肝,夏季屬火屬心,秋季屬金屬肺,冬季屬水屬腎。由五臟與五味,五臟與五季的關係可以得出五季與五味也有著密切聯絡,這些關係對飲食的宜食、宜忌有很大的影響,飲食只有在不違背陰陽五行生剋規律的前提下,才能維持著機體的動態平衡,從而維持身體健康。

  1.3 病因學說

  晉·傅玄《口銘》:“病從口入”。“飲食病因”在中醫思想裡面佔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現為飲食失宜(飲食不潔、飲食不節、飲食偏嗜),飲食失宜直接影響脾胃消化、運輸功能,導致營養失衡,引起其他疾病。

  很多疾病都是由飲食不衛生造成的,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指出:“穢飯﹑餒肉﹑臭魚食之皆傷人”,意在告訴人們不宜食變質、腐敗、不潔的食物,注意飲食衛生。

  《靈樞·小針解》:“飲食不節,而疾生於腸胃”,飲食不節包括“食量無節”和“飲食無時”。飲食過少或過多均不利於身體健康,過少使人飢餓,水谷精微不足而營養不良;過多則使飲食積滯於胃腸,引起消化不良。飲食無時是指沒有按時規律的飲食,飲食應按四季,早中晚規律進食。

  飲食偏嗜即為嗜食偏寒、偏熱、偏酸、偏苦、偏甘、偏辛或偏鹹之物,以及嗜酒等。長期飲食偏嗜會導致機體臟腑陰陽失調。

  2中醫哲學思想指導下的飲食養生

  2.1未病先防:調理脾胃

  未病先防是透過飲食養生來維持機體平衡,而飲食養生的關鍵在於調理脾胃,“人以水谷為生,故脾胃為養生之本”(清·徐文弼《壽世傳真》),脾主運化,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胃有容納和助消化的功能,即“主受納腐熟水谷”, 食物中的精微物質都由脾胃吸收,化生氣血精*輸至全身,營養臟腑經絡及維持其活動。脾胃是人類生命活動的重要保障,脾胃功能一旦受損,人體臟腑機能將會隨之受損。因此,飲食養生的關鍵在於調理脾胃。傳統中醫飲食養生觀強調必須以脾胃為本,[2]重視保護和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

  東垣提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並認為:“飲食自倍則脾胃之氣既傷”。中醫認為養脾胃的關鍵在於飲食,五味偏嗜、過硬、過燙、過多或不規律飲食均會影響脾胃健康。因此,飲食只有以溫、軟、素、淡、鮮為宜,做到定時定量,少食多餐,注意飲食衛生,不偏嗜,寒溫適宜,陰陽五味調和,方能達到飲食養生的目的。

  2.2 調理陰陽 寒溫適宜

  飲食養生應以自然界的陰陽變化規律為依據來調理人體陰陽,使人體維持和恢復陰陽相對平衡,達到“陰平陽秘”狀態。調理陰陽包括補益陰陽之偏衰和祛除偏盛之邪氣,即損其有餘、補其不足。[3]陰陽學說認為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可按照陰陽學說劃分屬性:如食物、人類、四季、地勢的陰陽屬性。因此飲食宜三因制宜、寒溫適宜。《飲膳正要》:“春氣溫,宜食麥以涼之;夏氣熱,宜食菽以寒之;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冬氣寒,宜食黍以熱性治其寒。”正是體現“損其有餘”,“補其不足”,“寒者熱之熱者寒之”以調理陰陽的目的。總之,調理陰陽、寒溫適宜是中醫哲學思想指導下的重要飲食養生方法。

  2.3謹和五味

  食物五味即酸、苦、甘、辛、鹹,其屬性在人體五臟中分別與肝、心、脾、肺、腎相對應,五臟之間相互資生又制約著,因此,五味對人體臟腑的生理,病理有著重要的影響。《黃帝內經》中指出: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軟。五味調和,臟腑得益,人體自然健康;五味偏嗜或不遵宜忌,將導致臟腑陰陽失衡,髒氣功能紊亂,進而生成疾病。例如:過食酸,會使肝氣偏盛,從而傷害脾臟,使脾氣衰竭;過食鹹,則使骨質受到損傷,引起心氣抑鬱或者肌肉萎縮;過食甜,可引起心煩胸悶,面色發黑,或使腎氣失衡;過食苦,可使脾氣受損而不濡潤,胃氣損傷而脹滿;過食辛,會使筋脈損傷而鬆弛無力,精神消沉。因此,飲食應“謹和五味”,而不宜偏嗜五味,只有這樣才能保持身體健康,真正達到養生的目的。

  綜上所述可知,傳統飲食在中醫哲學思想的指導下,以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為理論基礎,透過整體觀和辨證進食方法,堅持“審因施食”,“三因制宜”,“辯證用膳”的平衡膳食觀,遵循“陰平陽秘”的健康觀,“健脾調胃,去除誘因,藥食同源,寓醫於食”的養生觀;使機體維持動態平衡,以達到預防疾病,延年益壽的目的。幾千年的實踐證明在中醫哲學思想指導下的中國傳統飲食方法是最科學的飲食方法。

  參考文獻:

  [1][3] 張登本,中醫學基礎 [M] 北京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xx年(22)

  [2] 周儉、白克江,《脾胃論》養生特點及其貢獻 [J] 河南中醫學院學報20xx年3月第二期 (77)

中國飲食文化2

  一、重慶火鍋的起源

  火鍋是中國的傳統飲食方式,起源於民間,歷史悠久。 今日火鍋的容器、製法和調味等,雖然已經歷了上千年的演變,但一個共同點未變,就是用火燒鍋,以水(湯)導熱,煮(涮)食物。這種烹調方法早在商周時期已經出現,可以說它是火鍋的雛形。 而重慶火鍋出現較晚。大約是在清代道光年間,重慶的筵席上才開始有了水鍋。重慶火鍋發源於江邊,19世紀初,貴州的牛肉販運到重慶碼頭,下腳料通常無人問津,於是船伕們便在船上架起鍋,把下腳料一股腦投到鍋裡混煮,這便是重慶火鍋最早的雛形。後來,一位姓馬的船伕在岸邊開了一家馬記老正興火鍋店,成為重慶火鍋第一個品牌。之後,重慶火鍋百花齊放,即使是“三拖一”、“麻辣燙”,也萬變不離其宗,傳承了馬家火鍋的精髓。另一方面由於重慶境內河流眾多,氣候比較潮溼,火鍋有去溼的作用,這是火鍋在重慶得以發展的重要原因。

  二、重慶火鍋的興盛

  直到明清,火鍋才真正興盛起來,當時除民間食用火鍋外,從規模、裝置、場面來看,以清皇室的宮廷火鍋為最氣派。清帝王的冬季食單上寫有:野味火鍋、羊肉火鍋、生肉火鍋、菊花火鍋等。鍋具形式已有雙環方形火鍋、蛋丸魚圓火鍋、分隔圓形火鍋等。清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初十,乾隆皇帝辦了530桌宮廷火鍋,其盛況可謂中國火鍋之最。1796年,清嘉慶皇帝登基時,曾擺“千叟宴”,所用火鍋達1550個,其規模堪稱登峰造極,令人驚歎!

  抗日戰爭時期,重慶的火鍋特別興旺,許多外省人也愛上了火鍋,有的人甚至吃上了癮,軍政要人宴客多以火鍋為席上珍餚。一些金融巨頭宴客也不到大餐館。而上火鍋店,認為吃火鍋既能開胃又別有風味。當時文化界的名流(作家、演員、畫家)也成了火鍋店的座上客。由於市場的變化,火鍋從沿街擺攤,改變為開店營業。抗戰初期,重慶新開的火鍋店很多,大街小巷都有火鍋店,不僅專業火鍋店愈開愈多,就連一些冷飲店、咖啡館、大餐廳也經營起火。重慶火鍋以

  “辣、麻、鹹、鮮、香、脆”為其口味,具有菜品多樣、調味獨特、吃法豪放等特點。

  三、重慶火鍋的現代發展

  火鍋起源於重慶,歷史悠久,經歷上千年演變成為中華的傳承經典,也是重慶最具地方飲食文化特色的代表性美食。經過歷年的發展,重慶火鍋蒸蒸日上,風靡全國,名揚四方。據統計,目前重慶市共有火鍋店5萬多家,佔到全市餐飲網點的62.2%;火鍋餐飲年營業個達到130億元,從業人員高達43萬人;全是有10間火鍋企業獲得中國馳名商標和著名商標,有13家火鍋企業進入全國餐飲百強。湧現了“小天鵝”、“德莊”、“秦媽”、“蘇大姐”、“劉一手”等一大批火鍋品牌企業,重慶火鍋企業在全國開店3000多家,目前重慶火鍋遍佈北京、上海、天津等國內大中城市和美國、英國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近年,重慶火鍋擴張出現又一明顯標誌:文化“征服”。火鍋人士都在津津有味地談論著同一話題:火鍋利用“口味”在全國攻城掠地全面告捷的同時,開動火鍋文化馬達,鞏固和擴大戰果。據瞭解,將重慶的火鍋文化濃縮的所謂“火鍋賦”,目前起碼有8個以上的版本。“火鍋賦”多為有關重慶火鍋延革、景象、發展、趣事的朗朗上口的閒文。商人開始有意識地將重慶火鍋與重慶的鮮明個性“捆綁”在一起整體銷售。

  07年3月10日,在“第三屆中國(重慶)火鍋美食文化節”上,重慶被授予“中國火鍋之都”稱號,成為世界最大的火鍋宴會,創世界吉尼斯紀錄。重慶火鍋以其餐飲規模之大、就餐人數之眾、層次之豐富、種類之齊全、民俗風情之濃烈、文化積澱之深厚,在全國首屈一指;重慶火鍋成為重慶市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同時也是重慶美食的代表和城市名片。人們都說“到了重慶不吃火鍋等於沒有來重慶”。

  在秉承當地火鍋文化的傳統特色之餘,重慶政府更是確定了“綠色、健康、創新”作為敵四屆火鍋美食文化節的主題,以充分展示重慶餐飲品牌形象,弘揚巴渝飲食文化節的主題,以充分展示重慶餐飲品牌形象,促進餐飲產業持續、健康發展。09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重慶市南岸區南濱路舉辦的“第四屆中國(重慶)美食文化節”上,舉辦了開幕式,策劃了“萬人火鍋宴”、“名宴名菜名點展示評選”、“火鍋技藝大賽”等七大活動專案。其中,“萬人火鍋宴”更是成為重慶當地的美談。

  在重慶有著這樣一個與火鍋有著深厚情節,同時也是推動重慶火鍋文化的傳奇人物,他就是被人們稱為“火鍋奇俠”的聶贛如。他為其醉心的火鍋文化,註冊成立了重慶火鍋研究所,並放棄了火鍋經營,正二八百地做起火鍋配料、火鍋鍋

  具和火鍋詩文等的文化研究。聶贛如在火鍋文化研究上已獨樹一幟。他還具有極強的商標意識,已搶先註冊了與火鍋相關的調味品商標大約20餘個,如泉水雞、跳水魚等。讓人歎為觀止的是,他還收藏了600件與火鍋相關的歷代器皿,其中,形形色色的火鍋就300餘口,紫銅、黃銅、瓷、陶、錫??應有盡有。聶贛如的這個收藏室就是一個袖珍的火鍋博物館。在重慶火鍋的起源地建一座“重慶火鍋文化城”,聶贛如一談起他這個宏偉目標就止不住興奮。文化城內,將設有重慶火鍋文化博物館,聶贛如說:“博物館的形象最好就像一口火鍋,成為重慶火鍋的標誌性建築。”聶贛如還希望,文化城能依山傍水,他說:“在吊腳樓裡,才能品出重慶火鍋的真正特色。”

  四、重慶火鍋的未來趨勢

  火鍋發展趨勢的探究,從四個方面進行,即鍋底發展趨勢、菜品發展趨勢、風格發展趨勢、業態發展趨勢。

  1)鍋底發展趨勢

  鍋底將沿動物油——清油——清湯方向發展。

  目前的絕大部分火鍋都採用動物油作為鍋底主料,火鍋鍋底應沿著清油方向發展,最終發展至清湯狀態。

  鍋底將沿多次回收——限量回收—一現在實現一次性鍋底。

  2)菜品發展趨勢

  未來火鍋菜品將按照“上山”“下海”的思路發展。

  目前中國火鍋的菜品主要按照兩種思路形成,北派火鍋的菜品主要以牛羊肉和蔬菜為主,以成渝為代表的南派火鍋的菜品主要以動物內臟和蔬菜為主,其中動物內臟包括毛肚、鴨/鵝腸、黃喉等。隨著人們對食物健康程度的需求增加,“上山”和“下海”將成為火鍋菜品發展的最終趨勢。“上山”是指未來火鍋的菜品將更多采用山珍,特別是菌類和菇類;“下海”是指未來火鍋的菜品將更多采用海鮮。以健康營養為主題的菜品組合將成為未來火鍋的主流。

  3)風格發展趨勢

  風格是指火鍋門店的文化感覺。目前大多數火鍋的風格以追求氣派為第一任務,而未來火鍋的風格將朝著時尚、小資、簡潔的方向推進,而且這一推進過程將非常快速,估計在2-3年內,中國火鍋都將完成時尚簡潔這一變化歷程。

  4)業態發展趨勢

  節能趨勢更加明顯,趨向酒精、沼氣等綠色染料。店鋪也越來越趨向大眾化,休閒業態。

中國飲食文化3

  中國是文明古國,亦是悠久飲食文化之境地。將飲食文化歸納出以下幾個特點:

  風味多樣

  由於中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各地氣候、物產、風俗習慣都存在著差異,長期以來,在飲食上也就形成了許多風味。中國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說法,口味上有“南甜北鹹東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齊魯、淮揚、粵閩四大風味。

  四季有別

  一年四季,按季節而吃,是中國烹飪又一大特徵。自古以來,中國一直按季節變化來調味、配菜,冬天味醇濃厚,夏天清淡涼爽;冬天多燉燜煨,夏天多涼拌冷凍。

  講究美感

  中國的烹飪,不僅技術精湛,而且有講究菜餚美感的傳統,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一致。對菜餚美感的表現是多方面的,無論是個紅蘿蔔,還是一個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種造型,獨樹一幟,達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諧統一,給人以精神和物質高度統一的特殊享受。

  注重情趣

  中國烹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僅對飯菜點心的色、香、味有嚴格的要求,而且對它們的命名、品味的方式、進餐時的節奏、娛樂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國菜餚的名稱可以說出神入化、雅俗共賞。菜餚名稱既有根據主、輔、調料及烹調方法的寫實命名,也有根據歷史掌故、神話傳說、名人食趣、菜餚形象來命名的,如“全家福”、“將軍過橋”、“獅子頭”、“叫化雞”、“龍鳳呈祥”、“鴻門宴”、“東坡肉”。

  食醫結合

  中國的烹飪技術,與醫療保健有密切的聯絡,在幾千年前有‘醫食同源'和‘藥膳同功'的說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藥用價值,做成各種美味佳餚,達到對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中和之美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的審美理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者也。至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禮記·中庸》)。《古文尚書·說命》中就有“若作和羹,惟爾鹽梅”的名句,意思是要做好羹湯,關鍵是調和好鹹(鹽)酸(梅)二味,以此比喻治國。《左傳》中晏嬰(齊國賢相)也與齊景公談論過什麼是“和”,指出“和”不是“同”,和是要建立不同意見的協調的基礎上的。因此中國哲人認為天地萬物都在“中和”的狀態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發育。這種審美理想建築在個體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之上。這種透過調諧而實現“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調實踐與理論的啟發和影響下產生的,而反過來又影響了人們的整個的飲食生活,對於追求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古代文人士大夫,尤其如此。

  與“中和”相反的是極端,極端在烹飪上也不被視為正宗,那些“鹹過頭,辣過頭,酸過頭”的食品雖然會受到一些身體處在不正常狀態下的人們的追捧,但從長遠看來它對身體是有害的。社會生活、政治生活中的極端主義其弊更是不可勝言。

中國飲食文化4

  隨著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熱播,追逐美食的浪潮也席捲到了地產界。近日,萬科府前一號就搭上了“舌尖”這趟快車,表示將以“舌尖上的南沙”為名義,舉辦一場海鮮美食節。其實,廣州人一貫好吃,哪怕畸角旮旯,只要有夠出名的佳餚存在,也能吸引一眾吃貨前往。所以,以美食為“誘餌”也的確能讓部分潛在客戶願意專程到樓盤一遊。

  用美食、購物、旅遊景點等作為樓盤的推廣手法,已被不少開發商所採用。比如中國鐵建·荔灣國際城,就專門製作了一本生活鑑賞手冊,將專案周圍交通、美食、旅遊和購物場所一一列出,圖文並茂,指引明確。美食篇中,不僅將周圍5~20分鐘車程內的特色餐館點出,連推薦菜式、電話和地址都詳細標明,讓人食指大動,馬上會對樓盤產生幾分親切之感。同樣,位於蘿崗區的萬科東薈城也將專案附近的廣州植樹公園、國際網球中心、翡翠皇冠假日酒店以及各種食肆一一羅列,甚至還製作了一張漫畫形式的樂活地圖,讓客戶對樓盤周邊吃喝玩樂以及教育、醫療、文化等配套有直觀認識。

  記者認為,這種富有生活情趣的推廣方式,遠比生硬在樓書中標榜自己地段多好、在哪個新城核心、未來前景如何光明更能打動買家。對於剛需客戶來說,買樓其實也是為了有更好的生活環境和更好的生活體驗。如果能夠讓他在腦海中描繪出以後生活場景,也等於讓客戶離成交又靠近了幾步。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搭乘時下流行話題的推廣方式,未必適合每個專案。這種搭便車的營銷更像快餐文化,看起來色彩豐富,芳香四溢,短時間內能吸引到不少市民到場,卻不一定能讓人家長期惦記。樓盤推廣仍要注意凸顯自己的個性,並將這種特質延續到每一次活動中。這樣才能讓專案在眾多樓盤中脫穎而出,培養出真正屬於該專案的客戶群。

中國飲食文化5

  中國飲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開發與利用、食具的運用與創新、食品的生產與消費、餐飲的服務與接待、餐飲業與食品業的經營與管理,以及飲食與國泰民安、飲食與文學藝術、飲食與人生境界的關係等,深厚廣博,源遠流長。

  在中國優良傳統文化教育中的陰陽五行哲學思想、儒家倫理道德觀念、中醫營養攝生學說,還有文化藝術成就、飲食審美風尚、民族性格特徵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創造出彪炳史冊的中國烹飪技藝,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

  從特質看

  中國飲食文化突出養助益充的營衛論(素食為主,重視藥膳和進補),並且講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調和的境界說(風味鮮明,適口者珍,有“舌頭菜”之譽),奇正互變的烹調法(廚規為本,靈活變通),暢神怡情的美食觀(文質彬彬,寓教於食)等4大屬性,有著不同於海外各國飲食文化的天生麗質。中國的飲食文化除了講究菜餚的色彩搭配要明媚如畫外,還要搭配用餐的氛圍產生的一種情趣,它是中華民族的個性與傳統,更是中華民族傳統禮儀的凸現方式。

  從影響看

  中國飲食文化直接影響到日本、蒙古、朝鮮、韓國、泰國、新加坡等國家,是東方飲食文化圈的軸心;與此同時,它還間接影響到歐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國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醬醋、麵食、藥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數十億人。

  總之,中國飲食文化是一種廣視野、深層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區域文化;是中華各族人民在100多萬年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在食源開發、食具研製、食品調理、營養保健和飲食審美等方面創造、積累並影響周邊國家和世界的物質財富及精神財富。

中國飲食文化6

  飲食勿偏

  “凡所好之物,不可偏耽,耽則傷身生疾,所惡之物,不可全棄,棄則髒氣不均。”

  食宜清淡

  “味薄神魂自安”;飲食要“去肥濃,節酸鹹”;“薄滋味養血氣”。

  飲食適時

  “不飢強食則脾勞,不渴強飲則胃脹”;“要長壽,三餐量腹依時候”。

  適溫而食

  “食宜溫暖,不可寒冷”;“食飲者,熱勿灼灼,寒勿滄滄”。

  食要限量

  “飲食有節,則身利而壽登益,飲食不節,則形累而壽命損”;“大渴不大飲,大飢不大食”。

  食宜緩細

  “飲食緩嚼有益於人者三:滋養肝臟;脾胃易於消化;不致吞食噎咳。”

  進食專心

  “食不語,寢不言”,有利於胃納消化。

  怒後勿食

  “人之當食,須去煩惱”;“怒後勿食,食後勿怒”,良好的精神狀態於保健有大益。

  選食宜慎

  “諸肉臭敗者勿食,豬羊疫死者不可食,曝肉不幹者不可食,煮肉不變色者不可食。”

  餐後保健

  “食畢當漱口數次,令人牙齒不敗、口香,叩齒三十六,令津滿口,則食易消,益人無百病。飽食而臥,食不消成積,乃生百病。”

中國飲食文化7

  元旦飲食文化

  中國古代元旦飲食豐富多彩,《荊楚歲時記》的記述就是集中體現。南朝時荊楚元旦拜賀畢,接著是進椒柏酒,飲桃湯,進屠蘇酒、膠牙餳(táng)、五辛盤。進敷於散,服卻鬼丸,各吃一個雞蛋。其中有飲料、食品,還有藥物,一應俱全,各有其特殊含義。

  椒柏酒:在東漢《四民月令》中已經出現。椒是花椒,古人說椒是玉衡星之精,氣味芬香,服之令人身輕耐老;柏是柏樹葉,古人視為仙藥,可免百病。椒、柏可分別浸製酒,也可一起放入酒中飲用。飲椒柏酒可去病長壽。南朝庾信《正旦蒙賚酒》:“正旦辟惡酒,新年長命杯。柏葉隨銘至,椒花逐頌來。”描繪了元旦朝賀受到賞賜椒柏酒的喜悅心情。而唐代武平一《奉和元日賜群臣柏葉》一詩,以“願持柏葉壽,長奉萬年歡”之句,表達以健康長壽之身服務萬年天子的願望。飲椒柏酒在民間一直流傳下來,明代山東歷城、浙江嘉興均有此俗。

  桃湯:即取桃之葉、枝、莖三者煮沸而飲,古人以桃為五行之精,能厭伏邪氣。制百鬼,故飲之。

  屠蘇酒:唐人韓鄂《歲華紀麗·進屠蘇》記載:“俗說屠蘇乃草菴之名。昔有人居草菴之中,每歲除夜遺閭里一藥貼,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於酒樽,閤家飲之,不病瘟疫。今人得其方而不知其人姓名,但日屠蘇而已。”韓鄂還在他的另一部著作《四時纂要》中披露了這一預防瘟疫的屠蘇酒方:大黃、花椒、桔梗、桂心、防風各半兩,白朮、虎杖各一兩,烏頭半分。他說將以上八味切細,裝入深紅色的口袋裡,年三十的傍晚,把它放在井中。初一早上,拿出來連口袋浸在酒裡。全家從小到大,依次稍許各喝一些,一年沒有病。

  膠牙餳:隋杜公瞻註釋《荊楚歲時記》膠牙的含義是“使其牢固不動”。實際上此俗寄託了長壽的美好願望,因為牙齒堅固,能吃能喝,自然身體健康。隋注還說“今北人亦如之”,可見此俗的廣泛性。自居易《歲日家宴戲示弟侄等兼呈張侍御殷判官》有“春盤先勸膠牙餳”之句,反映了唐代元目的食俗。不過膠牙餳在南宋以後作為送灶的供物,慢慢地從元旦食品中消失。

  五辛盤:作為元日食品最早見於吳晉間周處的《風土記》,說元日早晨吃五辛菜。“以助發五藏氣”(《玉燭寶典》卷一引)。五辛菜是五種有辛味的菜,《荊楚歲時記》隋注說是大蒜、小蒜、韭菜、雲臺、胡荽。如《風土記》所說可活動五臟,是祈求健康的東西。《荊楚歲時記》注引《莊子》說:“春日飲酒茹蔥,以通五藏。”可見元日食辛菜的傳統由來已久。隋唐時代的孫思邈在《食忌》中說:“正月之節食五辛,以闢厲氣。”(《歲時廣記》卷五91)而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又說:“元旦立春,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取迎新之意。謂之五辛盤。杜甫詩所謂‘春日春盤細生菜’是矣。”這種食辛盤迎新當是晚起的意思。

  敷於散:是一種中藥,藥方出自葛洪《煉化篇》,用柏子仁、麻仁、細辛、乾薑、附子等粉碎成末,用乾淨井水飲服。

  卻鬼丸:《荊楚歲時記》隋注講的處方是:武都雄黃丹散二兩,用蠟調和,使之像彈丸一般,正月初一早晨,男的佩戴在左臂上,女的佩戴在右臂上。如此鬼便會逃避的。不過《荊楚歲時記》說的卻鬼丸是服食的,與注不同,可能佩戴是後起的風俗。南朝梁的文學家庾肩吾《歲盡應制》中有“金簿圖神燕。朱泥卻鬼丸”之句,說明除夕夜有準備卻鬼丸的活動。司空曙《酬衛長林歲日見呈》有“朱泥一丸藥,柏葉萬年杯”的詩句,反映了唐朝尚有此俗。各人吃一個雞蛋的習俗,在吳晉間的《風土記》中已出現。《風土記》說“正旦,當生吞雞子一枚,謂之練形”。練形是道家用語,指修煉形體,認為可以成仙。生吃雞蛋是為了長生。《太平御覽》卷二九引《荊楚歲時記》說:“梁有天下不食葷,荊自此不復食雞子,以從常則。”即梁武帝信奉佛教,不再吞食屬於小葷的雞蛋。

  湯餅:是指古代凡小麥面製品用水煮的食品,後魏賈思勰《齊民要術》卷九“餅法”中,講了“水引餺飥法”,其中“水引”製法:“挼(ruó)如箸大,一尺一斷,盤中盛水浸,宜以手臨鐺上,挼令薄如韭葉逐沸煮。”餺飥“挼如大指許,二寸一斷,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極薄,皆急火逐沸熟煮。非直光白可愛,亦自滑美殊常”。可知水引和餺飥屬於同一型別食品,只是水引似今麵條,餺飥似今長揪皮。其實宋人說的“年餺飥”是一句概括語,也包括了水引。北宋《歲時雜記》說:“元旦,京師人家多食索餅,所謂年餺飥,或此之類。”(《歲時廣記》卷五引)索餅就是前代的長引。長引是說拉長的東西,索餅指像繩索一樣細長的餅,兩個名稱講的都是形狀細長的食物。由上可知,宋代元旦流行吃麵條之類的食品。

  慶祝元旦的三大方式

  方式一:全中國甚至是全世界都知道,很多國家都把元旦定為法定節日,在元旦這天放假。新中國成立後,也規定元旦為法定節日,放假一天。

  方式二:現在比較普遍的就是由團體組織的活動,如元旦聯歡會、掛慶祝元旦的標語、或舉行集體活動等。以前有組織敲鑼打鼓、集體跳民族舞的,現在在電視記錄片上還能看到。到科技發展的今天,就演變為聯歡晚會什麼的了。近年更是有旅遊、聚會等節目,反正元旦這天並沒有太多的傳統,在這一天放假了,隨你怎麼玩都行。甚至,元旦這天對年輕一代來說只意味著一天的假期。

  方式三:保留著中國傳統的慶祝方式就在於民間了,尤其是在農村。每到元旦,家家戶戶都會燃放炮竹,殺雞宰鵝的,拜祭過各方神靈後,就是一家人團圓,聚一餐。至於更為濃重的慶祝方式暫時還沒見過。

  習俗文化

  中國古代的元旦,即現代中國所稱之春節的習俗,

  現代中國的元旦,根據中國政府將其列入法定假日,成為全國人民的節日。放假一天,後常常將當日前或後雙休日調整,一般連續休息三天。現代中國對元旦的慶祝較之春節,重要性要小得多。一般機關、企業會舉行年終集體慶祝活動,但民間活動很少。

  由於元旦是在民國年間才誕生的,並由春節演化而來,所以,在中國剛剛開始慶祝元旦時,其慶祝的風俗習慣當然大都是類似於春節,或者說是春節的縮小版。雖然沿用了部分傳統的慶祝方式:如燃放炮竹、殺三生、敬鬼神、拜祭先人等,但在人們的心目中並不會佔用多麼重要的地位。到了現代,元旦的慶祝習俗就更簡單了。

中國飲食文化8

  西域的特產先後傳入內地,大大豐富了內地民族的飲食文化生活;而內地民族精美的餚饌和烹飪技藝也逐漸西傳,為當地人民所喜歡。各民族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不斷創新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這一時期,西部和西北部少數民族還在和漢族雜居中慢慢習慣並接受耕作農業這一生產與生活方式,開始過上定居的農業生活,而內地的畜牧業也有較快的發展,得益於胡漢民族的頻繁交流。這種變化也使胡族和漢族傳統的飲食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食肉飲酪”開始成為漢唐時期整個北方和西北地區胡漢各族的共同飲食特色。

  今天我們日常吃的蔬菜,大約有160多種。但在比較常見的百餘種蔬菜中,漢地原產和從域外引入的大約各佔一半。在漢唐時期,中原內地透過與西北少數民族交流,引入了許多蔬菜和水果品種,如蔬菜有苜蓿、菠菜、蕓薹、胡瓜、胡豆、胡蒜、胡荽等,水果有葡萄、扁桃、西瓜、安石榴等,調味品有胡椒、沙糖等。與此同時,西域的烹飪方法也傳入中原,如乳酪、胡餅、羌煮貊炙、胡燒肉、胡羹、羊盤腸雌解法等都是從西域傳入中原地區的。

  在漢代傳入的諸種胡族食品到魏晉南北朝時,已逐漸在黃河流域普及開來,受到廣大漢族人民的青睞,其中尤以“羌煮貊炙”的烹飪方法最為典型。所謂“羌煮”即為煮或涮羊、鹿肉;“貊炙”類似於烤全羊,《釋名》卷四“釋飲食”中說:“貊炙,全體炙之,各自以刀割,出於胡貊之為也。”正是由於“羌煮貊炙”鮮嫩味美,受到廣大漢族人民的青睞,因而逐漸成為胡漢飲食文化交流的代名詞。另一方面,漢族也不斷向西域、周邊少數民族輸出中原的飲食文明。這其中既有產於中原的蔬菜、水果、茶葉,也有食品製作方法等。

  漢唐時期也是中國傳統飲食方式逐漸發生變化的時期。東漢以後,胡床作為一種坐具從西域傳入中原地區,漸被普遍使用。由於坐胡床必須兩腳垂地,這就改變了漢族傳統跪坐的姿式。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的傢俱新變化,到隋唐時期也走向高潮。這一方面表現為傳統的床榻几案的高度繼續增高;另一方面是新式的高足傢俱品種增多,椅子、桌子等都已開始使用。桌椅出現以後,人們圍坐一桌進餐也就是自然之事了,這對中原人席地跪坐的傳統進食方式產生了根本性的衝擊。

  一般而言,飲食習俗是在長時期的歷史發展程序中逐漸形成的,因而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但是,任何事物都處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中,任何一個民族的飲食習俗也是這樣,隨著時代的變遷,總會不斷出現緩慢、漸進的變化。在這裡,新的飲食原料和烹飪方式就成為一種新變數,而新變數的出現既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關,又與對外文化的交流相聯。唐代的飲食文化變遷就充分地說明了這一點。唐代外來飲食最多的是“胡食”,“胡食”是出自漢代人對從西域傳入的食品的一種說法。胡食在漢魏透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後,至唐最盛。《新唐書·輿服志》說:“貴人御饌,盡供胡食。”唐代的胡食品種很多,麵食有餢飳、畢羅、胡餅等。餢飳是用油煎的麵餅,慧琳《一切經音義》中說:“此餅本是胡食,中國效之,微有改變,所以近代亦有此名。”畢羅一語源自波斯語,一般認為它是指一種以麵粉作皮、包有餡心、經蒸或烤制而成的食品。唐代長安有許多經營畢羅的食店,有蟹黃畢羅、豬肝畢羅、羊腎畢羅等。胡餅即芝麻燒餅,中間夾以肉餡。賣胡餅的店攤十分普遍,據《資治通鑑·玄宗紀》記載,安史之亂,唐玄宗西逃至咸陽集賢宮時,正值中午,“上猶未食,楊國忠自市胡餅以獻。”西域的名酒及其製作方法也在唐代傳入中國,據《冊府元龜》卷九百七十記載,唐初就已將高昌的馬乳葡萄及其釀酒法引入長安,唐太宗親自監製,釀出八種色澤的葡萄酒,“芳辛酷烈,味兼緹盎。既頒賜群臣,京師始識其味”,並由此產生了許多歌詠葡萄酒的唐詩。唐代還從西域引進了蔗糖及其製糖工藝,使得中國古代飲食又平添了幾分甜蜜,其意義不亞於葡萄酒釀法的引進。

  唐朝與域外飲食文化的交流,一時間激起了巨大波瀾,在長安和洛陽等都市內,人們的物質生活都有一種崇尚西域的風氣。飲食風味、服飾裝束都以西域各國為美,崇外成為一股不小的潮流。當時的長安,胡人開的酒店也較多,並伴有花枝招展的胡姬相陪,李白等文人學士常入這些酒店,唐詩中有不少詩篇提到這些酒店和胡姬。酒家胡與胡姬已成為唐代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徵。域外文化使者們帶來的各地飲食文化,如一股股清流,匯進了大唐飲食的海洋,正因為如此,唐代的飲食文化才能表現出比以往任何一個歷史時期都要絢麗的色彩。飲食生活的開放,反過來也促進了社會的開放。

  在東方,鑑真東渡還把中國的飲食文化帶到了日本,日本人吃飯時使用筷子就是受中國的影響。唐代時,在中國的日本留學生還幾乎把中國的全套歲時食俗帶回了本國,如元旦飲屠蘇酒,正月初七吃七種菜,三月上巳擺曲水宴,五月初五飲菖蒲酒,九月初九飲菊花酒等等。其中,端午節的粽子在引入日本後,日本人又根據自己的飲食習慣作了一些改進,並發展出若干品種,如道喜粽、飴粽、葛粽、朝比奈粽等等。唐代時,日本還從中國傳入了麵條、饅頭、餃子、餛飩和制醬法等等。日本人調味時經常使用的醬油、醋、豆豉、紅曲以及日本人經常食用的豆腐、酸飯糰、梅乾、清酒等等,都來源於中國。饒有趣味的是,日本人稱豆醬為唐醬,蠶豆為唐豇,辣椒為唐辛子,蘿蔔為唐物,花生為南京豆,豆腐皮為湯皮等等。

  盛唐在美食方面亦是一大盛世,燒尾宴正是此中的最高代表。何謂“燒尾宴”?據《舊唐書·蘇環傳》:“公卿大臣初拜官者,例許獻食,名曰燒尾。”這就是說,大臣初上任時,為了感恩,向皇帝進獻盛饌,叫做“燒尾”。燒尾宴奢侈到什麼程度呢?《清異錄》中記載了韋巨源設燒尾宴時留下的一份不完全的食單。食單中共列菜點58種,糕點有20餘種。菜餚有32種,從取材上看,有北方的熊、鹿、驢,南方的狸、蝦、蟹、青蛙、鱉,還有魚、雞、鴨、鵪鶉、豬、牛、羊、兔等等。

  唐朝的飲食文化特徵

  1、飲茶風尚

  唐朝茶文化的形成與當時的經濟、文化發展相關。唐朝疆域廣闊,注重對外交往,中國茶文化正是在這種大氣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還與當時佛教、科舉制度、詩風、貢茶有關。唐朝是以僧人、道士、文人為主的茶文化。

  佛教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中國佛教二千多年來的歷程,佛教中國化的歷程。它深刻地影響著中國哲學、倫理、文學、藝術和茶文化等廣泛領域。

  2、飲酒風尚

  唐朝國威強盛,經濟繁榮,在中國古代是空前的,在當時的世界上也是少有的。在這個基礎上,承襲六朝並突破六朝的唐文化,博大清新、輝煌燦爛,為中國文化史上添上了獨特的一筆。殊不知唐代文人嗜酒特甚,有關詩文也特別多,因此唐代的“酒文化”是別具一格的。

  大凡把酷好飲酒且替飲酒的人稱之為“酒仙”。自從有了“酒仙”的美稱之後,酒仙便層出不窮。唐代中期就有“酒八仙”之說,稱嗜酒的賀知章、李適之、崔宗之、蘇晉、李白、張旭、焦遂八人為“酒仙”。

  3、不同階層的飲食風尚

  唐朝時期飲食具有明顯的層次性,這種等級層次差別突出表現在高門化族與平民百姓的差異。先秦以來,食肉者為貴族,食素者為平民,因而這兩者成了兩大不同階級的身份代稱。

  唐代飲食中的野菜介紹

  唐代的園圃種植業已見發達,人們食用的蔬菜主要來自園圃的供應。然而,野菜的採食仍是當時飲食生活的重要內容。人們一來利用野菜充飢,二來也為自己的食物增添新爽的口味。

  唐人最常採食的野菜包括蓴、蕨、薇、薺、蓼、蒼耳、馬齒莧等品種。

  蓴菜,亦名水葵,屬水生睡蓮科植物,其葉片浮於水面,嫩莖和葉背有膠狀透明物質,我國長江以南多野生,春夏採其嫩葉可作蔬菜食用。唐時,江浙一帶的蓴菜最為知名,其水生量之多,放舟可採。

  賀知章《答朝士》詩云:“鏡湖蓴菜亂如絲,鄉曲近來佳此味。”錢起《送外甥範勉赴任常州長史兼覲省》詩云:“桔花低客舍,蓴菜繞歸舟。”皮日休《西塞山泊漁家》詩云:“雨來蓴菜流船滑。”均反映了蓴菜茂盛生長的可喜情景。蓴菜滑柔可口,江南人家視其為優質蔬菜,佐飯必備其物。杜甫《回》詩有云:“強飯蓴添滑”;白居易《想東遊五十韻》亦云:“蓴絲滑且柔”。將蓴菜烹製成羹,便成為最佳菜餚,已流傳了許多年。劉禹錫《歷陽書事七十韻》:“一鍾菰葑米,千里水葵羹”,張志和《漁歌子》:“松江蟹舍主人歡,菰飯蓴羹亦共餐”,儲光羲《採菱詞》:“飯稻以終日,羹蓴將永年”,都是唐人美餐蓴羹的現實寫照。

  蕨屬蕨類植物,鳳尾蕨科,多年生草本,南北荒山中均有生長。其幼葉可食,稱蕨菜。春夏之際,唐人常入山崗中採集。李郢《春日題山家》有云:“偶與樵人熟,春殘日日來。依崗尋紫蕨,挽樹得青梅。”錢起《過孫員外藍田山居》亦云:“對酒溪霞晚,家人採蕨還。”尤其是春荒時期,新生的蕨菜作為天然食物,往往可以幫助人們度過艱難歲月,所以鄭谷有“山蕨止春飢”的詩詠。同時,蕨菜還是日常蔬食的一個重要品種。很多人喜歡蕨菜的香甜美味,經常使用於餚饌之中,精烹細飪,令人垂涎。齊己《寄山中叟》詩:“紫蕨紅粳午爨香”,韋莊《西塞山作》詩:“爨動曉煙烹紫蕨”,李德裕《懷山居邀松陽子同作》詩:“飯思食紫蕨”,都表明了唐朝人對蕨菜的喜愛程度。在當時的飲食市場上,蕨菜作為蔬品之一還曾廣為售賣。白居易《放魚》詩“曉日提竹籃,家童蔬。青青芹蕨下,疊臥雙白魚。”說明城市居民到市場買菜,也曾選擇野生蕨菜。

  薇是豆科植物中的大巢菜,俗叫微菜,多生於山地,分佈甚廣。唐人入山採集,當作蔬菜食用。宋之問《嵩山夜還》詩云:“家住嵩山下,好採舊山薇。”儲光羲《雜詩》雲:“耕鑿時未至,還山聊采薇。”由於採集者多,野生薇菜常被搜尋一空。白居易《續古詩》就說:“朝採山上薇,暮採山上薇。歲晏薇亦盡,飢來何所為。”薇菜味甘,微辛,其蛋白質含量高於同類野菜,因而為食者所識。常建《空靈山應田叟》詩:“白心可洗心,采薇可為餚”,就指出薇菜的食用價值。

  藜,亦稱灰菜,屬藜科,南北均產,其嫩葉可食。《史記》中已有“藜藿之美”的說法。藿,指豆葉。藜藿經常並稱,意為貧賤之菜,唐朝時仍為窮苦人家所食用。姚合《過張邯鄲莊》雲:“野飯具藜藿,永日亦不飢。”韓《卜隱》雲:“世間華美無心問,藜藿充腸苧作衣。”就是中等人家,有時也會烹食藜菜。徐夤《偶吟》:“朝蒸藜藿暮烹葵”,就反映了藜在蔬食中的一席之地。藜性味甘平,宜於作羹。陸龜蒙《復友生書》就曾形容:“案上一杯藜羹,如五鼎七牢饋於左右。”如果在藜羹中加入適量米粒,便可烹製成藜羹糝。陸龜蒙《水國詩》中“歸時只得藜羹糝”,便指這種較為粗劣的食物。

  薺菜屬十字花科植物,生於田野及庭園,春季鮮嫩時可食。孟郊作詩,有“食薺腸亦苦”之句。就是到了秋季,薺菜枯老,仍有人為之採食。卿雲《秋日江居閒詠》詩即雲:“檢方醫故疾,挑薺備中餐。”在唐代,中原地區已將薺菜列為採集型的蔬菜,市場上多有購銷,而在南方某些地區還無人問津。《明皇雜錄》這樣記載:“高士力既譴於巫州,山谷多薺而人不食,力士感之,因為詩寄意:"兩京作斤賣,五溪無人採。夷夏雖有殊,氣味終不改。”看來,薺菜的食用還以地域為限定。

  蓼,指水蓼,一年生草木植物,生於溼地、水邊或水中,我國南北均有分佈。水蓼味辛辣,含有辛辣揮發油,人們一般將其作為調味食物。元稹《憶雲之》詩有“食辛寧避蓼”的吟述。又《開元觀閒居》詩亦云:“已得餐霞味,應嗤食蓼甜。”水蓼野生數量多,採集較易,所以陳藏器《本草拾遺》有“人為生菜”的說法。除水蓼外,同為蓼科的香蓼和青蓼也常被當作野菜食用。

  蒼耳,又名卷耳、耳、地葵、進賢菜,屬菊科植物,生於荒地及路旁,比處可見。唐朝人多摘新鮮蒼耳,用作蔬食。杜甫《驅豎子摘蒼耳》詩云:“畦丁告勞苦,無以供日夕。蓬莠獨不焦,野蔬暗泉石。卷耳況療風,童兒且時摘。侵星驅之去,爛熳任遠適。放筐停午際,洗剝相蒙。登床半生熟,下箸還小益。加點瓜薤間,依稀桔奴跡。”可以看出,唐時農民雖然辛苦耕作,但仍難獲取充足的食物,不得不依靠野菜維繫生涯。蒼耳的味道並不可口,也要當作食物充飢。李白曾有“置酒摘蒼耳”的詩詠,表達他對這種野菜的偏好。昝殷在《食醫心鑑》一書中,介紹了若干種烹食蒼耳的方法,其中“蒼耳菜法”闡明:用蒼耳嫩葉,煮三五沸,漉出,用“五味調和食之”;另如“蒼耳葉羹”,乃是將蒼耳葉“和米煮作羹”,然後“著鹽椒蔥白”,即可食用。唐人為了把野菜烹飪成可口的餚饌,可算是煞費苦心了。

  馬齒莧,又叫馬齒菜,廣生於田野、荒坡和農作物之間,夏秋時多可採集。唐人把馬齒莧當作難得的佳蔬,有時在菜園中採到,即同園蔬一併收穫。杜甫《園官送菜》詩便提到了馬齒莧和苦苣兩種野菜:“苦苣刺如針,馬齒葉亦繁。青青嘉蔬色,埋沒在中園。……乃知苦苣輩,傾奪蕙草根,又如馬齒莧,氣擁葵荏昏。”按苦苣,又名野苣、兔仔菜,可食,但不如馬齒莧那樣口感滑美。杜甫在詩序中說:“園官送菜把,本數日闕,矧苦苣、馬齒掩乎嘉蔬。”意思是把苦苣和馬齒莧也當作蔬菜,送交官府食用。就連唐朝宮廷有時也吃馬齒菜,並以此作為體查民情的一種表示。《唐語林》卷一記載:“德宗初即位,深尚禮法,……召朝士食馬齒羹,不設鹽酪。”

  當然,唐人採食的野菜品種很多,諸如睡菜、水韭、荇菜、苦菜、苦、堇菜、鼠耳、金盤草、回紇草、孟娘菜、四葉菜、蕺、蘩蔞等,都曾入案登盤。睡菜的採食見於《北戶錄》:“睡菜,五六月生於田塘中,葉類茨菰,根如藕梢,其性冷。土人採根,為醃菹食之。”鼠耳與牛唇的採食見之於皮日休《魯望以躬搡野菜》詩:“杖春煙暖向陽,煩君為我致盈筐。探挑乍見牛唇液,細掐徐聞鼠耳香。紫甲採從泉脈畔,翠牙搜自石根傍。”另外,《酉陽雜俎》還記載了水底等野菜,甚為別緻。總之,唐朝人盡最大可能去自然界尋覓野菜,藉以彌補食物的欠缺,同時也為自己的日常食物開闢了更多的資源。

中國飲食文化9

  [摘要]自古以來,文化主宰民族、國家、家庭,甚至個人命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天,人類對全世界的文化進行了歸類和研究。我國從各個角度研究文化,形成了不同學科。其中,飲食文化是眾學科之一,透過對食源開發、食具研製、飲食禮儀、風俗習慣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中國人的飲食文化觀。這種觀念塑造了中國人的性格。

  [關鍵詞]文化;飲食文化;國民性格

  飲食文化在中國文化的起源和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飲食文化研究的焦點逐漸由物質需求轉移到精神提升。在長期的飲食生活中,中國人總結出一套有別於其他民族的飲食文化觀。這種觀念塑造了獨特的國民性格。

  一、文化和飲食文化的概念

  文化作為一個內涵和外延都非常豐富和複雜的現象,不僅人文社會學科將它作為主要研究物件,其他學科也多多少少涉及文化的概念。因為各學科的研究物件不同、研究方法有別,所以,文化概念種類繁多。1952年,美國人類學家克魯伯和克拉克洪調查和總結了1871~1951年關於文化的定義,數量多達164種,可謂“百家爭鳴”。現在又過了幾十年,可能又有若干個定義出現。不過,將這些定義歸納起來,無非是說文化是一種生活方式。這句話包括了生產方式、生活形態、價值觀念、思維方法、審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觀念。

  飲食是文化的基礎部分,在文化的形成、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為在人類起源、演變和發展的過程中,首要的物質基礎就是飲食。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加上地理環境、氣候、物產等各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人類的飲食由“茹毛飲血”逐步發展到枝繁葉茂、異彩紛呈的飲食文化之林。當今,飲食文化大致包括東方飲食文化、西方飲食文化以及清真飲食文化三種最著名、最有影響的飲食流派。中國飲食文化是中華各族人民經過100多萬年的生活和生產實踐,在食源開發、食具研製、食品調理、營養保健等方面創造積累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當然,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甚至同一民族的不同區域間飲食文化存在差異。中國飲食文化有自己的特色,對國民性格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二、中國人的飲食文化觀

  飲食觀念是人們在食物的製作和食用過程中形成的看法,深受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尤其是哲學的影響較深。哲學思想的不同導致中國人文化精神和思維方式有別於其他國家。

  世界各地都把中國餐飲稱為“中餐”,它的突出特點是將大米和麵食作為主食,講究食物的色、香、味。確切地說,中國飲食滲透著人們的審美意識,與西方人只注重食物營養的攝取量相比,中國人更喜歡賞心悅目的餐飲和有情調的飲食環境。好的飲食環境不僅能促進食慾,而且陶冶情操,長此以往人們就會有種高雅的氣質和溫文爾雅的性格。

  在食物的製作方面,中國人很講究刀工、火候。《老子》中說“治大國如烹小鮮”。雖然這句話是藉助飲食來解釋高深的治國哲學,但是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相通的,小到製作餐飲,大到治國之策,有時同出一轍。由此可知,中國飲食文化滲透到中華民族的每一個活細胞之中,注重天人合一,強調整體觀。

  三、特色飲食塑造的國民性格

  (一)素食文化中的“以和為貴”

  “素食”一詞最早見於《詩經?伐檀》的“彼君子兮,不素食兮”。《詩經》中的農事詩篇不僅記載了周人注重農事的精神,而且將天人合一的理念寓於農事中,說明那時人們已經形成“以和為貴”的性格特徵。今天,隨著歷史的前進、文明的進步,素食在中國文化的發展程序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中國是農業大國、禮儀之邦,農業的發展促進了素食文化的形成。廣闊的地域和多變的氣候促使南、北方各自開發和發展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飲食資源。中國南方以山水著稱於世,氣溫偏高、空氣潮溼、雨水充足,適於水稻生長。相對來說,北方則比較乾旱、四季分明、寒溫交替,需要冬眠的小麥在這裡生長良好。總之,無論稻米還是小麥都屬於素食。相對於西方國家長期的食肉習性,中國人的素食特性體現出本國人民親近自然,與萬事之中、萬物之間求和諧的性格。

  或許人們最初的食素生活迫於客觀環境的壓力,面對地廣人稀、可耕地面積較少的客觀條件,人們只能種植五穀維持自給自足的生活狀態。隨著文明的創造與發展,人們在素食方面由被動轉向主動。對各種動物有憐憫之情,不到萬不得已決不傷害某種活生生的小動物。尤其是上層社會更加知曉食素的益處。他們懂得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是人類得以快樂健康生活的基礎。經過不斷的實踐,這種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觀念深入到人們的內心深處。中國是舉世公認的禮儀之邦,這眾多的禮儀體現於人們的舉手投足之間,尤其是精神理念的高度統一。“天人合一”是中華各族人民幾千年來在生產與生活實踐的基礎上總結、概括出的思想精華,表現在人們的性格當中就是與人為善、與萬物求和諧、無過之而又無不及的“中庸”性情。當今,世界民眾特別崇尚素食生活,提倡融入大自然,遠離喧囂城市,在空曠的野外充分地呼吸新鮮空氣,調適疲憊的身心,真正享受生命賦予生活的意義與價值。

  (二)茶文化中的“和諧寧靜”

  “飲食”一詞最初分開使用,“飲”用作動詞,理解為“喝”,源於《孟子?告子上》:“冬日則飲湯,夏日則飲水。”後來引申為“飲料”,即喝的東西。賈思勰《齊民要術?煮溟》:“折米白煮,取汁為白飲。”如果說上面是對中國人吃食方面的介紹,下面是對飲料的瞭解。在飲料方面,最具中國特色的是各色各樣的茶。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樹、利用茶葉和栽培茶樹的國家。茶發乎神州,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是世界上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中國的飲茶之風始於何時,眾說不一。按照文獻記載,魏晉時飲茶已蔚然成風,據此可推測最初的飲茶風氣早於此時。起初人們並未將茶作為飲料使用而是作為藥用。隨著對茶的不斷應用,人們逐漸瞭解了它的味性。飲茶就是一種品味,具有文化意義。茶文化的興盛引起人們的崇尚。儒、釋、道三家在茶文化上的互補足以體現出茶的意蘊。

  在茶文化上,儒、釋、道三家的總體基調是高雅深沉、博大精深,不過三家既有共同點也有不同處。

  共同點表現在務必於其中求和諧、求寧靜。中國人的性格則像茶,總是清醒理智地看待世間的萬事萬物,強調和睦、友好、理解與秩序,講中庸,遇事沉穩,遇到矛盾不好鬥,而是主張“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妥善地解決問題。“君子之交淡如水”正如一杯清茶,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透徹而明朗。三家中儒家將“中庸之道”引入茶文化,主張在飲茶中溝通思想、創造和諧氣氛、增進彼此友誼,透過飲茶自省,從而既能嚴格要求自己又能寬容對待他人。與儒家的“中庸”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道家主張人與物質、物質與精神不可分割,互相包容。可見,中國的茶文化吸收了老莊思想,強調天人合一、物質與精神統一。佛教禪宗主張“頓悟”,內心清靜無雜念。茶性之柔,茶的寧靜與清醒的品味正應其求。

  在茶文化中,儒家的獨有特點是講雅緻、注重歡樂情調。儒家歷來主張積極入世,不論何時何地念念不忘“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時時以“家事、國事、天下事”為主體。飲茶之時雅興高漲、文武張弛、有所作為成為主情調。雖然身處高雅閒逸的飲茶氛圍之中,但是儒士內心卻是“念念有如臨敵日”、“居安思危”、“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這種喜怒不形於色,外在雅緻、閒逸,時時刻刻防患於未然的心態是儒士所獨有的。自然飲茶便成為他們協調內外、凝神思考的方式。如此更顯示出他們遇事沉穩,講道德、重人倫的性格特徵。

  道家在茶文化中融入了明顯的超塵思想,強調“無為”,與儒家積極入世的思想正好相反,避世思想濃重,對儒家思想是個補充。中國許多著名的茶人都有濃重的退隱思想,他們並非逃避責任,而是不苟同於庸碌之人,潔身自好。即使是功成名就者也依然保持雅潔自愛。如果說儒家文化適合貴族士人的口味,那麼道家文化則更接近於文人寒士和普通百姓的思想。所以,今天許多高雅之士將由品茶而體味出的`儒家文化與道家文化相糅合,成為真正的內儒外道之士。

  佛傢俱有“苦寂”、以茶助禪、明心見性,以助“頓悟”的特點。雖說在求靜、求豁達、求理智等方面三家趨於一致,但道家過於閒逸散漫,而儒者只是十分失意時想從中得到片刻寧靜以便達到忘我的境界。只有禪僧在追求靜悟方面最為執著。

  所以,中國茶文化相容釋的靜悟、道的馳縱、儒的雅逸,是三家的融合體。今天中華民族的成員所擁有的優良品性,茶文化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茶性柔和,清香飄溢,凝神降火,正與中國人遇事冷靜、閒逸高雅的品性相得益彰。

  (三)筷子文化中的“質樸尚實”

  中國飲食文化的特色不止於食源開發,更在於食具研製方面。筷子是中國飲食文化在食具研製方面的代表。“筷”字由“竹”和“快”兩部分組成。如果按照漢字的構造來說,它屬於上形下聲,由形會意。今天,隨著物質材料的不斷豐富、科學的迅速發展和技術的有效提高,製作筷子的材料也就不僅僅限於竹子、象牙、玉石,其他稀有金屬材料也應有盡有。看著不同材質的筷子,也許人們最想知道的就是筷子的起始紀年。

  對於筷子確切的紀年至今尚不知,專家學者透過研究調查僅能劃定先民發明筷子的大致時間。可以肯定地說,筷子的起源決定於中國的飲食需要。肉食相對貧乏的客觀生存環境使得中國先民以素食為主。與西方人使用的餐叉相比,中國人使用的筷子構造簡單、功能繁多、應用靈活。筷子是由兩根粗細、長短、材質相同的物體組成。但是,構造簡單並不說明使用起來也同樣簡單。與其他餐具相比,筷子的使用更具技巧性,難度較大。許多剛到中國的外國人對中國人使用筷子的熟練程度讚歎不已。

  筷子從構造到使用體現出中國人民質樸尚實的性格。它的簡單構造象徵著人們外表的樸實無華。

  四、國民性格的塑造特色

  每個中國人從懂事之日起,長輩就用禮儀來規範他們的行為。文化源自生活,反過來又指導生活。可以說,文化的形成促進了禮儀的完善。伴隨著飲食文化的發展,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中國飲食禮儀。確切地說,中國禮儀的形成和發展都是由餐桌而來。中國人圍桌而餐時講秩序、重人倫、別主客、分長幼。

  在塑造人的性格方面,這些看似簡單的禮儀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為人們形成良好的習慣靠禮儀的約束,“習慣成自然”,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成功的基本條件。長輩教導子女時,總是選擇一起用餐的時間,也許只有這個時候最恰當,其樂融融的氛圍裡即使有一兩句批評、教導的話,也比較容易接受。如此,伴隨著家長的循循善誘,青少年逐漸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些觀念塑造了人們的性格。

  五、結語

  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雖然飲食文化處於文化的基礎部分,但是它在人類社會形成後的禮儀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禮儀塑造了人的性格。所以說,中國飲食文化塑造了國民性格。

  [參考文獻]

  [1]高成鳶.飲食之道:中國飲食文化的理路思考[M].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xx.

  [2]王學泰.中國飲食文化[M].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

  [3]趙榮光.中國飲食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xx.

  [4]朱永和.中國飲食文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xx.

  [5]張岱年,方克立.中國文化概論[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

  [6]胡小毅.傳統文化與現代養生[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xx.

  [7]歐陽侖.中國人的性格[M].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中國飲食文化10

  關鍵詞:潮汕 潮汕美食 美食旅遊資源 旅遊業發展

  一、 潮汕美食在潮汕旅遊中的意義

  第一,潮汕美食文化可以豐富旅遊活動的內容。旅客出門,總希望能多遊覽些景觀,多領略些風情。如果在遊覽中的用餐、歇息,僅僅是填飽肚子,恢復體力,這個過程就是空白。反之,如果引入飲食文化,就既能飽口福,又能飽眼福:既補充了身體需求,又滿足了旅客心理願望,一舉兩得,從而使旅客的旅途生活大大豐富。因此,充分發掘潮汕美食原生地優勢,打出美食這張“潮汕文化經濟牌”,定能受到旅客歡迎,招徠更多旅客。

  第二,潮汕美食文化可以提高旅遊活動的品位。旅遊是一種較高層次的文化活動,文化是旅遊資源的靈魂,文化含量不高的旅遊專案是不會有生命力的。將潮汕美食文化充分融合在旅遊當中,讓旅客在輕鬆愉快的用餐過程中,領略到潮汕悠久的歷史文化風韻和潮人獨特的風俗人情,從而提高旅遊欣賞水平,增長見識,昇華美感。

  第三,潮汕美食文化將在旅遊業發展中不斷繁榮。汕頭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旅遊產業已經成為經濟發展中新的增長點,並日漸成為汕頭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有關部門應精心設計旅遊線路,讓潮汕美食文化作為一種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觀和促銷專案,穿插在旅遊線路中,把潛在市場轉化為現實市場,使潮汕美食文化在促進旅遊業發展的同時,自身也得到相應的發展。

  二、 潮汕美食在潮汕旅遊資源中存在的問題

  其一,潮汕飲食文化的研究遠遠滯後。與潮汕茶文化研究相比,潮汕飲食文化研究的廣度和深度都很不足,有關潮汕食文化研究的文章難得一見。對潮汕美食的發展歷史、具體特點、科學價值、文化內涵及對旅遊業的作用等問題,我們尚未有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因而在相當大程度上影響了潮汕美食的宣傳、開發、提高和發展。潮汕是潮州菜的故鄉,可是不論政府和高校、或是行業和企業,至今都還沒有成立一個像樣的潮菜研究機構。政府要把潮汕美食作為汕頭一項獨特產業,營造一種人人關注飲食文化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要組織專家學者,全面地挖掘、整理飲食文化,對潮汕美食的形成、演變、發展和各種特色菜餚的用料、烹製、營養、特色以及傳說、典故等進行深入地分析研究。

  其二,潮汕美食在經營上過於分散,規模普遍較小,很多產品沒有質量標準,不符合食品衛生和營養的要求,產品包裝十分欠缺,市場策略也缺乏現代化,一些知名的潮汕美食品牌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和發展。

  其三,潮汕的各大餐館,應市的菜餚多半大同小異,缺乏鮮明的自我特色。

  其四,潮菜廚師、烹飪師的培訓工作缺乏規範化和規模化。我們經常在國內外報紙上看到“高價聘請潮州菜廚師”的廣告,也經常聽到外地某些“潮州菜館”提供的是“偽劣”產品,這表明市場上對潮菜廚師有較大的需求。我們從老廚師口中得知,培養一個能夠獨當一面的主廚需要十年以上功夫,這又表明了培訓工作的艱鉅性。當前的現狀是,各地都辦過一些短期培訓班,但是既缺乏中、長期的培訓規劃,又缺乏一定的辦學規模,甚至至今還拿不出一套潮菜廚師的培訓教材。

  三、如何開發和最佳化現有的潮汕美食旅遊資源

  研究潮汕美食旅遊資源的開發與最佳化,首先,要了解旅遊資源開發與最佳化的原則。旅遊資源開發與最佳化的原則主要有:

  其一,個性原則。旅遊資源的開發與最佳化,應突出個性,充分揭示和發展其本身獨有的特色,把各項旅遊資源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個主題,以此來樹立當地的旅遊形象。有特色,就有吸引力,也就有了競爭力。自然旅遊資源的開發要突出自然特色,人文旅遊資源的開發要突出人文特色,二者的開發又都要充分體現當地的地方特色。

  其二,市場原則。旅遊資源的開發與最佳化應以旅遊市場的需求變化為依據,以最大限度地滿足旅遊者的需求為標準。由於旅遊者的旅遊動機與市場需求是變動的,旅遊資源在市場競爭中隨時面臨著入時或過時、以及擴大或喪失吸引力的問題,旅遊資源的開發與最佳化,應注重旅遊市場的調查和預測,隨著市場的變化而選擇開發重點。

  其三,效益原則。旅遊資源的開發與最佳化,應注重提高它的使用價值和吸引能力,要以較小的投資耗費和較短的建設週期換來較大的經濟、社會和文化效益。旅遊資源的開發效益與它吸引旅遊者的數量多少和質量高低單正比。

  潮汕美食作為一種重要的旅遊資源,我們認為,除了要搞好專門規劃、加強研究和培訓、擴大對外宣傳、有效利用內外資金、建設潮汕美食旅遊線路等之外,還應該著重做好產品定位工作:

  潮汕美食應當分為高階市場和低端市場。高階市場主要是高檔酒樓的潮汕美食。高檔酒樓經營的“燕,翅,鮑”等高檔食品飲譽海內外,其獨特的豐富營養和菜餚的美味可口,吸引了大量而且固定的客戶群。但在菜式製作工藝上受粵菜影響較大,漸漸失去自己的特色,這是需要引起注意和加以改變的一點。要加強對菜式口味風格的突破,以潮汕美食所特有的風味來贏得市場,這樣才能更好地樹立品牌,提高進入市場的技術壁壘,在高階市場打造出有競爭力的名牌產品,進一步鞏固市場。

  低端市場,可以在潮汕小吃上面下功夫。潮汕美食中絕大部分是潮汕小吃,潮汕小吃的群眾基礎紮實,一直有穩固而廣泛的本地市場,但我們還要進一步加以發展,要站在弘揚潮汕飲食文化和開發旅遊資源的高度來認識它的重要性。衛生和營養合理搭配是潮汕小吃發展的最大難題,很多遊客對潮汕小吃都是慕名而來,但接觸到的大多是衛生環境差、讓人敬而遠之的街邊貨,給外地遊客留下了不好的印象,破壞了“海濱鄒魯,美食之鄉”的美譽。要借鑑西方快餐店的做法,提倡衛生可口、方便快捷,規範服務標準,充分利用潮汕小吃品種多、口味全的特點,打造成為具有強大差異化競爭力的旅遊產品。這方面的工作近來已經有了良好的開端,特別是潮香城已經做得很出色。但是,潮汕小吃的發展壯大,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需要解決許多問題,包括如何實現規模化經營,如何樹立和推廣品牌,如何利用促銷和不間斷的宣傳來增加市場需求。

中國飲食文化11

  中國是禮儀大國,不管在古代還是現代,飲食禮儀在中國文化中佔有極重要的位置,在先秦人們以“以饗燕之禮親四方賓客”,後代聚餐會飲也常常是一幕幕禮儀話劇。

  飲食禮儀知識

  1、入座禮儀

  桌席上的位置很是講究,從桌位入座情況並可知曉此人的輩分及重要程度。

  座次是根據“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為尊”,先邀請賓客入座上席,再請長輩入座,入座時從椅子左邊進入。入座後切勿先不動筷子,也不要起身走動,更不要製造異響,如果有什麼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2、進餐禮儀

  有貴客到來時,主人及賓客都要起立,以示恭敬。主人讓食,要熱情取用,不可置之不理。

  3、佈菜禮儀

  每上一道新菜,都需等長輩、賓客先行動筷,表示對他們尊敬,如若要給賓客或長輩佈菜,最好使用公筷,也可以把離客人或長輩遠的菜餚送到他們跟前。

  4、進食禮儀

  “毋摶飯。”吃飯時不可摶飯成大團,大口大口地吃,這樣有爭飽之嫌。

  “毋放飯。”要入口的飯,不能再放回飯器中,別人會感到不衛生。

  “毋流歠。”不要長飲大嚼,讓人覺得是想快吃多吃,好象沒夠似的。

  “毋口它食。”咀嚼時不要讓舌在口中作出響聲,主人會覺得你是對他的飯食表現不滿意。

  “毋齧骨。”不要專意去啃骨頭,這樣容易發出不中聽的聲響,使人有不雅不敬的感覺。

  “毋反魚肉。”自己吃過的魚肉,不要再放回去,應當接著吃完。

  喝茶禮儀知識

  賞茶

  主人為體現對你的重視,給你獻上一款好茶時,主人會先給你賞茶,這時,作為客人的你,需要對茶葉做個簡單的點評。

  聞香

  主人洗茶後會給客人公道杯聞香。客人需雙手接過公道杯,聞香後你也要做出簡單的點評表示對客人的尊重。

  不過要注意的是,千萬別把公道杯拿在嘴邊邊聞邊說話,你得將公道杯傳遞給下一個人或者歸還主人後再說話,否則說話時你的口氣和唾液濺到公道杯中,影響了他人聞香不說,看起來也很不舒服吧。

  奉茶

  無論是主人給你倒茶還是添茶,你都應該用食指和中指在桌子上,品茗杯前輕敲兩下,這在茶禮中叫做叩手禮,表示對主人的謝意。

  品茶

  品茶時拿品茗杯的手勢也有一定講究,一般使用大拇指與食指拿在杯口下方位置,中指託在品茗杯底部慢慢品茶。可不要一口乾哦,記住你是在品主人精心給你準備的好茶,不是拼酒。按照禮節,我們至少要分三口再喝完。

  送客暗示

  細心的你一定會發現,茶葉已經泡得很淡了,主人卻沒有再換茶。這時你也許會以為是主人疏忽,其實不然,這是主人暗示你該回家了,可別還死賴在主人家裡,主人可能還有別的重要事情。

  主人倒茶禮儀

  清潔茶具

  沖茶之前,一定要把茶具洗乾淨。特別是長時間沒用過的茶具,時間久了會沾上灰塵、汙垢,所以更要細心地用清水洗刷一遍。

  在平時也需要常常清洗茶具。在沖茶之前最好用開水燙一下茶壺、茶杯。這樣的做法既講究衛生,又能夠令茶葉有醒茶的效果,衝出來的茶湯會更好喝。

  適量茶水

  投茶量一般需要壺體積的三分之二左右,不過投茶量也需要視乎自己的喜好以及在場的人數,需要拿捏好投茶量。所謂酒滿敬人,茶滿欺人。

  因為茶水是比較熱的,如果杯子滿滿都是熱茶。接手時茶杯很熱,這樣很容易導致被燙傷。

  端茶得體

  端茶都是需要雙手給客人端茶的。千萬不可以用一隻手把茶遞給客人,這樣會顯得很不禮貌。雙手端茶也要很注意,對有杯耳的茶杯,通常是用一隻手抓住杯耳,另一隻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給客人。當然現在普遍都會用杯墊端茶,這樣操作起來比較方便,也更顯禮貌。

  茶點準備

  一般在品鑑好茶時,不宜食用茶點,否則品嚐不出好茶的滋味,也就浪費了一杯好茶。在非正式場合,就得準備點茶點,防止出現茶醉。食用的茶點,最好準備堅果類的零食比較適宜。

  倒茶禮儀需要經常實操,才能融會貫通,減少失誤。

  無論是朋友聚會喝茶,還是客戶拜訪、商務洽談,倒茶禮儀都派得上用場。這樣在舉手投足之間,不僅體現了自身教養,而且也體現了禮貌待客,給人留下好印象。

  敬酒禮儀常識

  1、敬酒時間

  敬酒可以隨時在飲酒的過程中進行。要是致正式祝酒詞,就應在特定的時間進行,並不能因此影響來賓的用餐。祝酒詞適合在賓主入座後、用餐前開始。也可以在吃過主菜後、甜品上桌前進行。

  2、敬酒手勢

  在飲酒特別是祝酒、敬酒時進行乾杯,需要有人率先提議,可以是主人、主賓,也可以是在場的人。提議乾杯時,應起身站立,右手端起酒杯,或者用右手拿起酒杯後,再以左手託扶杯底,面帶微笑,目視其他特別是自己的祝酒物件,嘴裡同時說著祝福的話。

  3、敬酒儀態

  有人提議乾杯後,要手拿酒杯起身站立。即使是滴酒不沾,也要拿起杯子做做樣子。將酒杯舉到眼睛高度,說完“乾杯”後,將酒一飲而盡或喝適量。然後,還要手拿酒杯與提議者對視一下,這個過程就算結束。

  在中餐裡,乾杯前,可以象徵性地和對方碰一下酒杯;碰杯的時候,應該讓自己的酒杯低於對方的酒杯,表示你對對方的尊敬。

  當你離對方比較遠時,用酒杯杯底輕碰桌面,表示和對方碰杯。如果主人親自敬酒乾杯後,要求回敬主人,和他再乾一杯。

  4、敬酒順序

  一般情況下,敬酒應以年齡大小、職位高低、賓主身份為先後順序,一定要充分考慮好敬酒的順序,分明主次。

  即使和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喝酒,也要先打聽一下身份或是留意別人對他的稱號,避免出現尷尬或傷感情。

  既使你有求於席上的某位客人,對他自然要倍加恭敬。如果在場有更高身份或年長的人,也要先給尊長者敬酒,不然會使大家很難為情。

中國飲食文化12

  一、蒙古族飲食文化介紹

  大部分蒙古族喜歡飲酒,酒已成為這個民族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深深融入蒙古人的血液中。每逢節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飲的習慣。所飲用的酒多是白酒,可能與長期生活在高寒環境有關,更喜歡飲烈性的酒,如《牧人》中所唱的“最愛喝的是烈性的酒,最愛唱的是蒙古的長調”。另外,蒙古人也青睞飲用奶酒,蒙古人釀製奶酒的歷史悠久,常喝奶酒可治胃潰瘍、肺結核等疾病。蒙古族飲食文化中,有非常重視煮肉湯的習俗,蒙古族認為肉湯的營養價值比肉本身還要高,吃肉時不喝湯不能離席,他們比較喜歡排骨湯、全羊湯、精肉湯,還有在湯中加入米做成的肉粥。蒙古族的特色飲品還有酸味奶飲料,稀者為酸奶,稍稠些的為酸乳,具有開胃健脾通便美容的功效,也形成了非常知名的乳業品牌。蒙古族飲食文化中,有非常重視煮肉湯的習俗,認為肉湯的營養價值比肉本身還要高,吃肉時不喝湯不成席,全羊湯、精肉湯、排骨湯、是他們的餐桌常見的。此外還作為高階宴會的“蒙古八珍”和平常百姓愛吃的蒙古小菜。此外,蒙古族的飲食禮儀是蒙古族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非常豐富多彩,最主要最普遍的飲食禮俗有薩察禮、德吉禮、迷拉禮和祝福禮,蒙古族飲食習俗中也有很多禁忌,如禁止扣放盛奶的器具、禁吃變髒的食物等等。

  二、蒙古族飲食文化在旅遊業發展中的意義

  旅遊離不開飲食,二者相得益彰。旅遊活動與飲食文化相結合,對提升民族的經濟文化價值、促進旅遊業和餐飲業的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蒙古民族飲食文化是蒙古民族文化中的瑰寶,包含了蒙古民族的豐富的食材、獨到的飲食加工技藝、蘊涵深厚的飲食美學和飲食民俗等文化內涵,它已成為蒙古民族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散發著藝術的美感。隨著內蒙古旅遊業的發展,旅遊者對旅遊活動的要求越來越高,更加註重旅遊活動的內在質量,講究旅遊活動內在的文化品位,對飲食也有更高的要求。蒙古族飲食文化的發展對旅遊業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首先,蒙古族飲食文化對於遊客具有極大的吸引力。蒙古族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要吸引廣大旅遊者前往內蒙古旅遊觀光,不僅要有美麗的草原風光、絢麗的歷史文化古蹟,而且還要有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特色的飲食文化,特別是民族飲食文化,會為我們帶來無盡的魅力,會使各方遊客有興趣和蒙古族交流,溝通,對蒙古族飲食文化有更進一步的瞭解,會吸引更多的遊客去品嚐蒙古族的美食,進一步推動內蒙古旅遊事業的發展,增強內蒙古旅遊的魅力。其次,有助於我區傳統飲食民俗文化的發揚光大,增強蒙古族飲食文化的影響力,促進我區飲食業的進一步發展。隨著遊客對蒙古族飲食文化的瞭解人數的增加,蒙古族的飲食被更多的人接受,對蒙古族的飲食文化無疑會有極大的推動和宣傳作用,從而促進蒙古族飲食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增強我區飲食業的特色魅力,無疑會對以“食、住、行、遊、購、娛”為主的旅遊業起到推動作用。再次,有助於促進蒙古族特色文化宣傳,進一步增強內蒙古旅遊的魅力。旅遊業的發展中為內蒙古特色的飲食文化,特別是蒙古民族飲食文化提供了一個極好的展示平臺,蒙古族飲食文化要更好適應市場需求,也會對自身提出更高的發展要求,對自身種類工藝不斷完善也會加強與其他地區飲食文化的交流,以得到更好的發展。蒙古民族飲食文化是蒙古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地遊客來透過接觸到蒙古族的飲食文化,會對整個蒙古族文化產生濃厚興趣,這對以草原文化為主題的內蒙古旅遊產生積極的影響。

  三、蒙古族飲食文化旅遊開發存在的問題

  內蒙古的飲食文化旅遊尚處於起步階段,還沒有被作為一個獨立的旅遊產品受到重視,目前發展蒙古族飲食文化旅遊產品的開發存在如下重要問題:

  (一)旅遊開發價值認識不夠,營銷不足

  旅遊產品的開發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政府的支援,然而從內蒙古的旅遊發展的實際來看,蒙古族飲食文化旅遊開發價值認識沒有引起各級主管部門足夠的重視。蒙古族飲食文化只作為旅遊活動中的補充,沒有把其作為重要的旅遊產品加以開發。目前內蒙古各級政府、旅遊局及旅行社在發展旅遊時,仍然重點宣傳和營銷傳統的優勢旅遊專案和新興的旅遊專案,如呼倫貝爾、錫林郭勒、呼和浩特周邊的草原觀光旅遊;響沙灣、恩格貝等沙漠觀光和騰格裡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探險旅遊;以成吉思汗陵園和大小召為代表的文物古蹟觀光旅遊,飲食文化旅遊僅僅作為旅遊活動的補充,沒有把其作為重要的旅遊產品加以開發,更談不上專業的研發和營銷團隊。

  (二)專案單一,參與性差

  從旅遊發展現實來看,飲食文化旅遊專案較為單一,以享受為主,參與性不強。目前主要旅遊者能夠品嚐到的特色飲食主要有草原旅遊區包含在團費中的手把肉,訪問牧民家庭時品嚐的奶茶、乳酪等奶食品以及蒙式早餐,而作為蒙古族獨具特色且有較高品質的烤全羊、烤羊腿由於製作工藝複雜、耗時較長、價格昂貴只能被列為計劃外餐,因此只能被少數豪華旅遊團所享用。內蒙古各大城市及旅遊區所提供的飲食基本上如上所述,專案較為單一。此外,目前已有的飲食文化資源的旅遊開發基本上以品嚐佳餚的基礎層次為主,並沒有考慮到旅遊者對於飲食文化的精神需求,端到旅遊者面前的往往是已經加工完畢的食物成品,如“烤全羊”製作過程中令人嘆

  為觀止的蒙古族熟練的宰殺羊、剝皮以及烹製的過程旅遊者無法欣賞和參與到,再如熬製奶茶及各類奶食品和奶制飲品有趣的製作過程也無法參與。(三)品嚐為主,文化和營養價值介紹不足營養價值和文化是飲食類旅遊產品開發的核心,但在蒙古族飲食文化旅遊產品開發過程中,開發者卻忽視對蒙古族深厚的飲食文化和豐富的營養價值的發掘。經營者只是簡單提供味道不錯的菜餚,遊客在用餐之後,留在印象中的往往只是一時的美味,並沒有對菜餚的歷史、文化典故、食用習俗等文化內涵和營養價值有一個系統的瞭解。開發者沒有把蒙古族飲食與蒙古族民俗風情有機地結合起來,只片面追求短期經濟效益,忽視遊客的精神享受,難以讓遊客留下深刻印象。遊客在飲食過程中,若對蒙古族菜餚的典故和營養價值沒有較深的印象,就很難提高旅遊地主體文化的綜合吸引力,也就無法增加經濟收入。

  四、蒙古族飲食文化旅遊開發利用的設想

  (一)加強對蒙古族飲食文化的重視和營銷飲食文化資源的開發與其他旅遊資源開發相比,具有投入較小回報率高,且可不斷利用的優勢,所以,要儘快把蒙古族飲食文化開發利用工作擺在重要的議事日程,納入旅遊業發展規劃中,把其作為重要的旅遊產品加以開發。要對蒙古族飲食文化資源進行系地分析研究,建立資源資訊系統,透過準確的評估確定其吸引力和開發潛力。同時,還要加強蒙古族飲食文化旅遊資源的營銷,充分發揮大眾新聞媒體的作用,可以在報刊、電視臺、電臺開闢專欄、專題,進行廣泛宣傳。各級旅遊主管部門和旅遊景點網站也應加大對蒙古族飲食、蒙餐名店的介紹宣傳力度。還可將蒙古族飲食文化旅遊資源的豐富內容彙集在光碟裡,透過光碟進行宣傳。也要充分利用各種重大節慶活動和經貿活動,例如草原文化節和民族商品交易會等活動大力推廣蒙古族飲食文化,還可以將旅遊飲食與旅遊線路一起開發,共同包裝設計,甚至在條件成熟時,在飲食民俗資源豐富的地區開展以飲食為主的專項旅遊。

  (二)加強蒙古族飲食文化的多樣性、參與性的開發蒙古族飲食就單純的飲食種類就有百十多種,經常品嚐到的僅十多種,所以,今後要改變以往單一的飲食品種,增多飲食種類,如蒙古小菜和麵食的種類。同時,蒙古族飲食文化的旅遊開發應該擺脫以前單純品嚐的模式,大膽引入遊客參與制作的環節。現代旅遊者不僅要品嚐佳餚,而且要求參與並融入菜餚的製作過程中,獲得一種有別於以往生活的情趣和刺激的體驗。參與性旅遊開發就是讓遊客有一個原生的旅遊環境,有一種身在其中,入鄉隨俗的體驗。蒙古族飲食文化者要增強遊客用餐的趣味性,加深遊客對蒙古族飲食文化的理解,滿足旅遊者娛樂、探奇、求知等目的。總之,開發參與性蒙古族飲食文化,旅遊者可以尋求到現代喧囂都市裡所缺乏的自然經濟狀態下的粗獷和質樸,讓客人有一種返璞歸真的感覺,體味到真正的草原文化。

  (三)加強蒙古族飲食文化和營養價值的研究隨著各種菜系和西式快餐對內蒙古餐飲市場的衝擊,內蒙古旅遊餐飲市場競爭變得日趨激烈。在這種情況下,蒙古民族飲食業要在旅遊業中求得一席之地,就要注重對自身飲食文化內涵和營養價值的發掘。蒙古族飲食文化博大精深,蘊含非常深刻的內涵,從菜餚的製作工藝、文化歷史到用餐禮儀方面都有豐富內容,在飲食心態、進食習俗、烹調原則等方面都有著獨特之處。因此,蒙古族飲食文化旅遊開發一定要突出飲食給旅遊者帶來的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享受,這些都是對旅遊者很有吸引力的旅遊資源,今後要在民族飲食習俗方面做更多的拓展和開發。同時還要特別強調,在綠色天然環境下形成的蒙古族飲食,以乳肉食品為主,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內蒙古的牛羊肉及乳品的品質得到公認的好評,要在菜餚的營養價值方面做進一步的分析研究,更加利於蒙古族菜餚的推廣。蒙古族飲食文化是蒙古族的寶貴財富,具有極大的旅遊開發潛力和無窮的魅力,要充分利用好這項資源並對其進行全面的開發,必然會對內蒙古旅遊業的發展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

中國飲食文化13

  中國飲食文化的特點

  第一,風味多樣。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各地氣候、物產、風俗習慣都存在著差異,長期以來,在飲食上也就形成了許多風味。我國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說法,口味上有‘南甜北鹹東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齊魯、淮揚、粵閩四大風味。

  第二,四季有別。一年四季,按季節而吃,是中國烹飪又一大特徵。自古以來,我國一直按季節變化來調味、配菜,冬天味醇濃厚,夏天清淡涼爽;冬天多燉燜煨,夏天多涼拌冷凍。

  第三,講究美感。中國的烹飪,不僅技術精湛,而且有講究菜餚美感的傳統,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一致。對菜餚美感的表現是多方面的,無論是個紅蘿蔔,還是一個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種造型,獨樹一幟,達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諧統一,給人以精神和物質高度統一的特殊享受。

  第四,注重情趣。我國烹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僅對飯菜點心的色、香、味有嚴格的要求,而且對它們的命名、品味的方式、進餐時的節奏、娛樂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國菜餚的名稱可以說出神入化、雅俗共賞。菜餚名稱既有根據主、輔、調料及烹調方法的寫實命名,也有根據歷史掌故、神話傳說、名人食趣、菜餚形象來命名的,如‘全家福、‘將軍過橋、‘獅子頭、‘叫化雞、‘龍鳳呈祥、‘鴻門宴、‘東坡肉……

  第五,食醫結合。我國的烹飪技術,與醫療保健有密切的聯絡,在幾千年前有‘醫食同源和‘藥膳同功的說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藥用價值,做成各種美味佳餚,達到對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中國飲食文化的歷史習俗

  古代的中國人還特別強調進食與宇宙節律協調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質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飪食物也要考慮到季節、氣候等因素。這些思想早在先秦就已經形成,在《禮記·月令》就有明確的記載,而且反對顛倒季節,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當然也反對食用反季節食品,孔子說的“不食不時”,包含有兩重意思一是定時吃飯,二是不吃反季節食品,與當代人的意識正相反,有些吃反季節食品是為了擺闊。西漢時,皇宮中便開始用溫室種植“蔥韭菜茹”,西晉富翁石崇家也有暖棚。這種強調適應宇宙節律的思想意識的確是華夏飲食文化所獨有的。這種意識殘留到現代的大約僅有節日食俗了(中醫中藥裡也有一些,但未受到重視)。

  “陰陽五行”說是傳統思想所設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認為是宇宙規律。人是“三才”之一,飲食是人類生活所不可少的、製作飲食的烹飪必然也要循此規律。因此,不僅把味道分為五,併產生了“五味”說(其實人能感覺到的“味”不止有五,但二三千年前,能分辨出五種也不算少),而且還削足適履地把為數眾多(當時人們已經認識到這一點)的穀物、畜類、蔬菜、水果分別納入“五穀”“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這使人感到荒誕。更令人驚奇的是還有“凡飲,養陽氣也;凡食,養陰氣也”(《禮記·郊特牲》)。並認為只有飲和食與天地陰陽互相協調,這樣才能“交與神明”,上通於天,從而達到“天人合一”的效果。因此在祭天時要嚴格遵循陰陽五行之說。這種說法被後來的道教所繼承,成為他們飲食理論的一個出發點,如認為吃食物是增加人體陰氣的,如“五穀充體而不能益壽”“食氣者壽”等,要修煉、要獲得陽氣就要儘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穀”的境界。

  中和之美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的審美理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者也。至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禮記·中庸》)。什麼叫“中”?不能簡單地用“中間”來概括它。這個“中”指恰到好處,合乎度。有點像河南話中的那個“中”。“和”也是烹飪概念。《古文尚書·說命》中就有“若作和羹,惟爾鹽梅”的名句,意思是要做好羹湯,關鍵是調和好鹹(鹽)酸(梅)二味,以此比喻治國。《左傳》中晏嬰(齊國賢相)也與齊景公談論過什麼是“和”,指出“和”不是“同”,和是要建立不同意見的協調的基礎上的。因此中國哲人認為天地萬物都在“中和”的狀態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發育。這種審美理想建築在個體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之上。這種透過調諧而實現“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調實踐與理論的啟發和影響下產生的,而反過來又影響了人們的整個的飲食生活,對於追求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古代文人士大夫,尤其如此。

  與“中和”相反的是極端,極端在烹飪上也不被視為正宗,那些“鹹過頭,辣過頭,酸過頭”的食品雖然會受到一些身體處在不正常狀態下的人們的追捧,但從長遠看來它對身體是有害的。社會生活、政治生活中的極端主義其弊更是不可勝言。

  如上所述,華夏民族的飲食生活體現了傳統文化的特性,儘管有些特性對於現代人來說是不可理解、或者說不太科學(近百年來,“科學”二字在中國幾乎成為宗教信仰,它只是衡量一切領域是非的一把尺子,而它本身卻不能受到質疑),但飲食生活難道僅僅是“科學”二字所能說盡的嗎?如果我們再關注一下“文化”,那麼研究中國人的飲食生活不僅是研究中國文化的必要的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為研究中國文化的一把鑰匙。

  中國飲食文化的的概念

  目前,飲食文化還是個模糊概念。有的研究者籠統地說,它包括吃什麼、怎麼做、怎麼吃這三方面的問題;有的研究者認為飲食文化學孕育出六門科學,即烹調學、食品製造學、食療學、飲食民俗學、飲食文藝學、食品製造學;有的研究者還主張加上飲食美學、飲食商業學、飲食用具學等等。本人才疏學淺,對於這麼多學科未能涉獵。我所理解的飲食文化主要指飲食與人、人群的關係及其所產生的社會意義。所以我在《中國飲食文化史》中雖然也討論食物、餚饌、食品加工、烹飪、飲食習俗乃至進餐環境、食具、餐具等等,但都圍繞著它們與人、人群的關係及其所產生的社會意義等方面加以介紹和評介,至於與人關係不大的純工藝過程、除了必要的知識介紹外,大多略去,意在突出飲食生活給人們帶來的物質上和精神上的雙重享受,以及中國飲食文化在這兩方面的刻意追求。

中國飲食文化14

  中國飲食文化特色具體體現在從宮廷到民間,從內地到邊疆,從王宮貴族到平民百姓,食風的“盛”“雅”“藝”“精”“奇”諸方面。

  “吃”的繁榮———菜系林立,風味飲食小吃上千種,各地食風食味之獨特與多樣化。

  “吃”的藝術———美食美味輔之以美器,追求三者的和諧統一,渾然一體,調味之精益,餚器之華貴。膳食之繁盛,烹飪技藝之巧妙,均堪稱舉世無雙,獨樹一幟。

  “吃”的典雅———御宴排場之豪華,宮廷宴席與祭祀祭食禮儀之莊重,禮制和禮儀等級之森嚴,各式宴會氛圍之典雅。

  “吃”的效益———官場之交接,人際關係之溝通,食療之精通,延年益壽之成效,益身健體、卻病療疾之功能。

  “吃”的奇異———邊疆塞外,民族眾多,風俗奇異,民族食藝、食風、食味,別具情調,系少數民族文化奇葩。

  在我國古代,由於漢民族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程度均較其它民族為高,因而漢民族的飲食文化也表現的更加豐富多彩,以五穀、熟食、素食為主,以肉食、蔬菜為輔,講究無味調和。遊牧民族則多以肉食和奶製品為主,五穀為輔,這與他們地處邊疆、草原,“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的地城、地貌,生產,生活條件的制約、限制有關。

  中國曆代傳統烹飪手法技藝精湛,花樣繁多,內容豐富。人們在味覺方面的追求之外,還有色、香、形、聲、器等方面的需求,最後是調和。

  漢族古代食儀

  在中國古代,在飯、菜的食用上都有嚴格的規定,透過飲食禮儀體現等級區別。如王公貴族講究"牛宜秩,羊宜黍,象直穆,犬宜粱,雁直麥,魚宜漲,凡君子食恆放焉"。而貧民的日常飯食則以豆飯藿羹為主,"民之所食,大抵豆飯藿羹"。有菜餚二十餘種。"凡王之饋,食用六百,膳用六牲,飲用六清,羞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醬用百有二十甕"。這告訴我們,進獻王者的飲食要符合一定的禮教。《禮記·禮器》曰:"禮有以多為貴者,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諸公十有六,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而民間平民的飲食之禮則"鄉飲酒之禮,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養老也"。鄉飲酒,是鄉人以時會聚飲酒之禮,在這種慶祝會上,最受恭敬的是長者。

  禮產生於飲食,同時又嚴格約束飲食活動。不僅講求飲食規格,而且連菜餚的擺投也有規則,《禮記·曲禮》說:"凡進食之禮,左餚右被,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膾炙處外,疏醬處內,蔥片處右,酒漿處右。以脯俗置者,左朐右末。"譯成現代的文字,就是說,凡是陳設便餐,帶骨的菜餚放在左邊,切的純肉放在右邊。乾的食品菜餚靠著人的左手方,羹湯放在靠右手方。細切的和燒烤的肉類放遠些,醋和醬類放在近處。蒸蔥等伴料放在旁邊,酒漿等飲料和羹湯放在同一方向。如果要分陳乾肉、牛脯等物,則彎曲的在左,挺直的在右。這套規則在《禮記·少儀》中也有詳細記載。

  上菜時,要用右手握持,而託捧於左手上;上魚餚時,如果是燒魚,以魚尾向著賓客;冬天魚肚向著賓客的右方,夏大魚脊向賓客的右方。

  在用飯過程中,也有一套繁文縟禮。《禮記·曲禮》載:"共食不飽,共飯不擇手,毋搏飯,毋放飯,毋流歌,毋吒食,毋齧骨。毋反魚肉,毋投與狗骨。毋固獲,毋揚飯,飯黍毋以箸,毋捉羹,毋刺齒。客絮羹,主人辭不能烹。客歉醢,主人辭以簍。濡肉齒決,於內不齒決。毋嘬炙。卒食,客自前跪,撤飯齊以授相者,主人興辭於客,然後客坐。"

  這段話的大意是講:大家共同吃飯時,不可只顧自己吃飽。如果和別人一起吃飯,就要檢查手的清潔。不要用手搓飯糰,不要把多餘的飯放進鍋中,不要喝得滿嘴淋漓,不要吃得噴噴作聲,不要啃骨頭,不要把咬過的魚肉又放回盤碗裡,不要把肉骨頭扔給狗。不要專據食物,也不要簸揚著熱飯,吃黍蒸的飯用手而不用箸,不可以大口囫圇的喝湯,也不要當著主人的面調和菜湯。不要當眾剔牙齒,也不要喝瞻漬的肉醬。

  如果有客人在調和菜湯,主人就要道歉,說是烹調得不好;如果客人喝到醬類的食品,主人也要道歉,說是備辦的食物不夠。溼軟的肉可以用牙齒咬斷,於肉就得用手分食。吃炙肉個要撮作一把來嚼。吃飯完畢,客人應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盛行瞻債物的碟子交給旁邊伺侯的主人,主人跟著起身,請客人不要勞動,然後,客人再坐下。

中國飲食文化15

  世界上每一種文化的形成都是歷史積累的結果,中國有著悠久歷史,中國人創造了無數的燦爛文明,在這種文化蘊藏中,中國人自古至今創造出彪炳史冊的中國烹飪技藝,技術的高超,菜式的多樣,造型的精緻,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中國飲食文化從沿革看,綿延170多萬年,分為生食、熟食、自然烹飪、科學烹飪4個發展階段,推出6萬多種傳統菜點、2萬多種工業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風味流派,獲得“烹飪王國”的美譽。中國飲食文化從內涵上看,涉及到食源的開發與利用、食具的運用與創新、食品的生產與消費、餐飲的服務與接待、餐飲業與食品業的經營與管理,以及飲食與國泰民安、飲食與文學藝術、飲食與人生境界的關係等,深厚廣博。中國飲食文化從外延看,可以從時代與技法、地域與經濟、民族與宗教、食品與食具、消費與層次、民俗與功能等多種角度進行分類,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體現出不同的使用價值,異彩紛呈。中國飲食文化從特質看,突出養助益充的營衛論(素食為主,重視藥膳和進補),五味調和的境界說(風味鮮明,適口者珍,有“舌頭菜”之譽),奇正互變的烹調法(廚規為本,靈活變通),暢神怡情的美食觀(文質彬彬,寓教於食)等4大屬性,有著不同於海外各國飲食文化的天生麗質。中國飲食文化從影響看,直接影響到日本、蒙古、朝鮮、韓國、泰國、新加坡等國家,是東方飲食文化圈的軸心;與此同時,它還間接影響到歐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國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醬醋、麵食、藥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數十億人。

  總之,中國飲食文化是一種廣視野、深層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區域文化;是中華各族人民在100多萬年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在食源開發、食具研製、食品調理、營養保健和飲食審美等方面創造、積累並影響周邊國家和世界的物質財富及精神財富,是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

【中國飲食文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