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端午節> 端午節廣播稿

端午節廣播稿

端午節廣播稿(通用13篇)

  在廣播站鍛鍊的同學們都知道,我們廣播前一般都會提前做好廣播稿,一流的廣播稿會帶來更好的節目效果,快來參考廣播稿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廣播稿(通用1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節廣播稿 篇1

  合:老師們,同學們,大家中午好。

  歡迎收聽本期的紅領巾廣播。

  甲:本次廣播由三(6)班為您主辦。我是主持人張甜甜。

  乙:我是主持人王澤蕭。

  甲:身在校園,心繫天下。下面歡迎收聽我們班葉乙菲同學為大家播報本期的天下大事。

  略

  甲:他們兩知道得還真不少,接下來就再次請葉乙菲同學來給大家侃侃校園新聞吧!

  略

  甲:今天我們紅領巾廣播的主題是“粽葉飄香話端午”。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華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只有中國的歷史始終傳承有序,從未中斷,中古文化由於大海、高山、沙漠、草原、森林等地理環境的侷限,成就了自己的獨立性,並在漫長的歲月裡很少受到外來文化的衝擊,從而保持了從未間斷的完整性。中古文化是世界上少有的傳承悠久,內容豐富,博大精深的原生文化。中古文化如百川之海,浩渺無垠。

  中華傳統節日:端午依託夏至時間節點,傳承著古老的年節習俗,端午作為五月五的節名,始於魏晉時期,並接納了屈原沉江的傳說,發展為一個全民族的民族大節日。正是由於社會上下層民眾,對端午節日習俗的共同重視,才保證了它傳承千年的生命活力。

  今天讓我們在傳統節日即將到來之際,共同來品味端午,歡快的過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

  (一)端午奇緣話習俗

  具體內容如下:

  大家都知道農曆的五月初五也就是下週一就是端午節。那麼,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 請聽聽我班同學的介紹吧!

  故事概況:

  ①屈原投江

  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居民為了不讓跳下汨羅江的屈原屍體被魚蝦吃掉,所以在江裡投下許多用竹葉包裹的米食(粽子),並且競相划船(賽龍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屍體。

  ②曹娥尋父屍

  東漢孝女曹娥,因曹父溺江而亡,年僅十四歲的她沿江豪哭,經十七日仍不見曹父屍首,乃在五月一日投江,五日後兩屍合抱而浮起的感人事蹟,鄉人群而祭之。

  ③白蛇傳

  傳說白蛇白素貞,為了報答許仙的恩惠,與許仙結為夫妻的悽美的愛情故事,傳說端午節當天白蛇喝了雄黃酒,差點現出蛇形,加上法海白蛇及水淹金山寺的情節,都是膾炙人口的民間戲曲的曲目。

  ④伍子胥的忌日

  傳說伍子胥助吳伐楚後,吳王闔閭逝世,皇子夫差繼位,伐越大勝,越王勾踐請和,伍子胥主戰,夫差不聽,卻聽信奸臣言,賜伍子胥自殺,並於於五月五日將屍體投入江中,此後人們於端午節紀祀伍子胥。

  4、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呢?(同學們交流從各種渠道瞭解的有關於端午節的各種習俗。)

  作為一個傳統節日,它有獨特的習俗。來聽聽吧!

  ①吃粽子

  因屈原投江,民眾怕屈原的屍體被魚、蝦吃掉,所以用竹筒裝好米食投入江中,後來演變成用竹籜、竹葉包好投入江裡餵魚、蝦。

  ②喝雄黃

  因端午節後各種蟲類,開始活躍起來,瘟疫漸多,雄黃具有消除疫病的功用;也是因白蛇傳的故事,白蛇喝了雄黃酒之後,差點現出蛇形,所以民眾則起而彷效,希望收到去邪的功能。此種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

  ③掛艾草、菖蒲

  端午節在門口掛艾草、菖蒲,都有其原因。通常將艾草、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因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徵去除不祥的寶劍,因為生長的季節和外形被視為感“百陰之氣”,葉片呈劍型,插在門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們稱它為“水劍”,後來的風俗則引伸為“蒲劍”,可 以斬千邪。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可使身體健康。在 我國古代就一直是藥用植物,針灸裡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做為主要成分 ,放在穴道上進行灼燒來治病。

  ④懸鐘馗像

  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鍾馗,即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⑤劃龍船競賽

  當時楚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現代則為一種表現團隊精神的最佳活動,而且舉辦劃龍船比賽,近年來有逐漸發展成國際邀請賽的情形。龍船比賽會讓外國友人喜歡的原因:它是一種有別於國外盛行的獨木舟或八人式的划船,而是一種需要更多默契的力與美的運動。

  ⑥遊百病

  此種習俗,盛行於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

  ⑦佩香袋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二)歷史上不少的文人墨客都曾為端午作詩。

  五月五日

  梅 堯 臣

  屈氏已沉死,

  徒欲卻蛟龍。沅湘碧潭水,

  楚人哀不容。未泯生前恨,應自照千峰。

  何嘗奈讒謗,而追沒後蹤。

  午日處州禁競渡

  湯 顯 祖

  獨寫菖蒲竹葉杯,

  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甌江死,

  舟楫何勞吊屈來 。

  午日觀競渡

  邊 貢

  共駭群龍水上游,

  不知原是木蘭舟。

  雲旗獵獵翻青漢,

  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

  楚鄉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

  醉諷離騷不解愁。

  甲:下面請大家欣賞歌曲《漁家傲 憶端午》。

  乙:時間過得真快,又到了和您說再見的時候了。歡迎您下週同一時間,繼續收聽紅領巾廣播。

  合:再見!

  端午節廣播稿 篇2

  男:敬愛的老師們!

  女:親愛的同學們!

  合:紅領巾電視臺又和大家見面了!

  男:本期的節目由我們三(1)班為大家主持。

  女:同學們,本期的紅領巾廣播有以下內容

  男:首先我們一起走進聰明小屋,學知識、長見識,瞭解端午節的由來。

  女:“小荷初露”習作欄,優秀作品請您欣賞;

  男:開心驛站,讓你樂翻天。下面請收聽詳細內容。

  女:同學們,歡迎您來聰明小屋做客。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要來到了,大家對端午節的知識瞭解多少呢?

  男:嗨!端午節不就是吃鹹鴨蛋、吃粽子嗎?

  女:你知道端午節為什麼要吃鹹鴨蛋和粽子嗎?

  男:不知道,你快給大家說說吧!

  女:(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

  男:真沒想到,在端午節的背後還有如此感人的故事。當我們津津有味地吃粽子、觀看賽龍舟時,不要忘記2千多年前那位愛國大詩人――屈原。瞭解了端午節的由來,我想今年的端午節大家一定能過得更有意義。

  女:同學們,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嗎?在我們班就有這樣一位同學,她博覽群書,注重積累,是我們大家學習的榜樣。她就是楊心語同學。下面是“小荷初 露”習作欄,請大家欣賞她的佳作xx。

  女:是呀,快樂有很多種,楊心語同學從讀書中尋找到快樂;你也可以從幫助他人中尋找到快樂。祝願每一位同學都能從學習和生活中尋找的快樂,成為一個快樂的小天使!讓我們滿載快樂駛入開心驛站。

  男: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一個絕對聰明的孩子”

  女:這孩子還真逗。下週的星期四是我們最開心最快樂的日子。

  合:對,我們要歡慶自己的節日――六.一國際兒童節。

  女:哎!――你打算怎樣度過這一天?

  男:六一兒童節那天,我要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帶上自己最喜歡的玩具,和同學們快快樂樂的玩上一天。對了,我還準備了節目呢!

  女:快表演給大家看看吧!

  男:那哪行?本人要在六一兒童節那天閃亮登場。朋友們,大家也和我一樣,早把節目準備好了吧?

  女:看你那高興勁兒。咱們把節日的祝福提前送給大家,怎麼樣?

  合:祝全體同學節日快樂!

  女:同學們,老師們,在我們送上祝福的同時,我們的節目也快要接近尾聲。

  男:是啊!也該是我們和大家說再見的時候了。

  女:同學們,老師們,感謝大家的收看,本次播音到此結束,請三2班作好準備再見。

  男:再見!

  端午節廣播稿 篇3

  節日是生活給予人們的饋贈,在翹首等待的過程中充滿了驚喜,所有的準備都是甜蜜的。

  端午是個特別的節日:雄黃酒,艾草,香囊,五彩絲線中國是個神秘的國度,由此可見一斑吧,美麗的傳說和人們的宗教情節,讓這個節日平添了幾分靈性和熱鬧。

  節日的前一天,是最有氣氛的。端午也不例外,特別是人口密集的小街道,空氣裡瀰漫的是節日的味道。到處是人們挑賣的花花綠綠的香囊,粽子,雞蛋,鴨蛋一切與節日有關的東西。人們格外忙碌和歡快,為明天準備著。這就是幸福的生活吧,看人們對待節日的態度就知道了。

  街頭一個老人吸引了我們的視線,她手工編織和縫製的東西與眾不同,做工有點粗糙,但看得出格外用心。有花束,還有孫悟空等,那花朵上趴著一隻布做的蝴蝶,腦袋上甚至還支稜著兩根硬的鬍鬚,用布捻成有縫好的;那猴子的手一丁點大,五個手指頭卻分明得很這已經是一種民間工藝,只有她這一代人還保留著這樣的虔誠,技藝和審美。身旁是她的女兒,說她九十多歲了,被報紙和電視都採訪過,就愛倒刺這個。老人和她的手藝都成了這個街頭的藝術品。支援她的做法,也是為了給孩子討一點福氣,就買了一束花還有她親手搭配和剪下的五彩絲線。

  年年端午,只有今年是在家包的粽子。我和妹的提議,初期我媽是反對的,說街頭哪哪賣的都是,更何況我那麼笨手笨腳。

  東西早買回來了,我媽只好妥協。

  我和妹包了二十來個粽子,一個個胖嘟嘟的,歪三倒四,綁著紅色的棉線。我們很享受過程,覺得生活就應該是這樣,親手包制生活的味道。我的一家親戚,每個節日都過得一本正經,每個人都很用心,不敷衍,我在他們家過了一個端午,煮好的粽子在爐子上小火悶了一夜,那味道香軟粘滑,是我吃過最好味道的粽子,那個端午也是像模像樣,最有端午的味道。傳統節日就應該保留傳統的習俗,尊重和珍惜這種習俗,日子才不會在時光流逝中褪色和寡淡下去。

  我們買了艾草,明天一早要插到門頭的,據說可以辟邪。可喜的是,賣艾草的到處都是,生意奇好。習俗正日漸走入城市,被更多人認可和傳播,大俗大雅。

  我們還打算明早迎著第一縷陽光是採摘露水,如果用來洗眼睛,就一年不會生眼病,還有賴頭草,用來煎蛋,預防小孩的暑氣。

  多麼熟悉的構思,又多麼遙遠,我是在什麼時候在端午來臨的時候有這種情調和心情的?那是在我是個小女孩的時候吧,那年我不過十多歲,一恍,就是十年過去了。正如池莉所說:終於發現太陽還是太陽,青山還是青山這是多麼好!

  端午節廣播稿 篇4

  甲:親愛的同學們!(放音樂)

  乙:敬愛的老師們!

  合:大家中午好!紅領巾廣播站在動聽的音樂聲又和大家見面了!

  甲:我是播音員——。

  乙:我是播音員——。

  甲:告訴你一個好訊息,

  乙:什麼事,說來聽聽

  甲:下週我們要放三天假,6月17號回校上課。

  乙:不可能吧!

  甲:別不信啊,6月16日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今年我國將端午節定為法定假日,所以這星期多放一天。

  乙:哇,這的確是個好訊息。

  甲:你先別樂,我還有幾個問題要考你呢!

  乙:好,誰怕誰啊,你說。

  甲:你知道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嗎?

  乙:這還不知道?關於端午節的由來,其實向來都說法不一。最早的說法是紀念屈原,據說,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後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粽子於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

  甲:你還真說得頭頭是道。

  再問你一個問題:端午節在我國所有的傳統節日裡叫法最多,你能說出幾個嗎?

  乙:那還不簡單,你聽好了:端午節又叫端陽節、重五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粽子節等等。

  甲:你真了不起一口氣說了那麼多,想必沒有什麼問題能難倒你了。

  乙:那還用說!對了,端午節那天你有沒有空到我家來?

  甲:去幹啥?

  乙:我們一起學包粽子呀!可不能讓這絕活失傳呀。

  甲:嗯,你說得有理,是得好好學學。

  乙:說了那麼多,我們的節目也該進入尾聲了。

  甲:親愛的同學們,今天的校園之聲欄目到這裡就結束了,

  乙:希望我們的節目給大家帶來收穫和喜悅,

  合:感謝大家收聽,再見。

  端午節廣播稿 篇5

  曼聯:各位老師!

  女:各位同學!

  一起:紅領巾電視臺再次遇見你!

  曼聯:這個節目是我們3 (1)班主持的。

  女:同學們,本期播出的紅領巾有以下內容

  男:首先,我們走進智慧小屋,學習知識,獲得真知,瞭解端午節的由來。

  女:同學們,歡迎來到智慧小屋。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要到了。你對端午節瞭解多少?

  男:嗨!端午節不就是吃鹹鴨蛋和粽子嗎?

  女:你知道端午節為什麼吃鹹鴨蛋和粽子嗎?

  男:不知道,請告訴大家!

  女:端午節是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

  男:不知道端午節背後還有這麼感人的故事。當我們津津有味地吃著褐色的種子,看著龍舟比賽時,別忘了兩千多年前的愛國詩人屈原。知道了端午節的由來,我想今年大家都會有更有意義的生活。

  女:同學們,蜀山路很難走,學海無涯。我們班有這樣一位同學,博覽群書,注重積累,是我們大家學習的榜樣。她是楊新宇的同學。以下是小何第一次出現作業一欄,請欣賞她的優秀作品。

  女:是的,幸福有很多種。楊新宇從閱讀中找到快樂;你也可以在幫助別人中找到快樂。祝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和生活中找到快樂,成為一個快樂的小天使!讓我們駛入充滿快樂的快樂驛站。

  男:我們今天想說的是一個絕對聰明的孩子。

  女:這孩子真逗。下週四是我們最開心的一天。

  曼聯:是的,我們應該慶祝自己的節日國際兒童節。

  女:嘿!你打算怎麼度過這一天?

  男:兒童節,我想穿上我最漂亮的衣服,帶著我最喜歡的玩具,和同學們度過快樂的一天。對了,我準備了一個節目!

  女:給大家看看!

  男:哪一行?我想在兒童節出道。朋友們,大家和我一樣,都已經準備好節目了?

  女:看你幸福。讓我們提前把我們的節日祝福送給每個人,好嗎?

  祝所有同學節日快樂!

  女:同學們,老師們,當我們送上祝福的時候,我們的節目就要結束了。

  男:對!是我們向每個人告別的時候了。

  女:同學們,老師們,謝謝觀看。這個廣播結束了。請為3班和2班做好準備。再見。

  男:再見!

  端午節廣播稿 篇6

  甲:敬愛的老師們!

  乙:親愛的同學們!

  甲、乙:“小龍人”廣播站又和大家見面了!

  甲:我是今天的主持人。

  乙:我是今天的主持人。

  甲:下週四就是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今天的“小龍人”廣播進行端午節的專輯報道!

  乙:是的,端午節,又被人們稱端陽節、端五節。民間最流行的叫法是“五月節”和“粽子節”。那為什麼叫端午節呢?我來跟大家說說吧。

  原來,“端”在這裡就是開始、開頭的意思。“五”和“午”在古代是可能通用的。古人認為,“五”是陽氣始盛之數,因此五月的第一個逢五日就叫“端午節”,也稱“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餘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各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二、端午節傳說: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這裡僅介紹以下四種:源於紀念屈原。

  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在2000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他為人正直,學識淵博,很有才幹,在楚國擔任了重要職務。因為他主張堅決對抗秦國侵略,而受到打擊、排斥,還被楚王趕出了朝廷。屈原悲憤極了,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精神的詩篇,最有名的是《離騷》。後來,秦國軍隊攻佔了楚國都城。楚國失地千里,屍橫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願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懷抱石塊,跳進了汩羅江,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是啊,同學們,屈原因為熱愛祖國、關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們的愛戴。當我們津津有味地吃粽子、觀看賽龍舟時,不要忘記2000多年前那位愛國大詩人——屈原。

  三、端午節的習俗: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比較普遍的活動有以下種種形式: 賽龍舟、端午食粽、佩香囊、懸艾葉菖蒲。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我國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賽龍舟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專案,已流傳兩千多年,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划槳競賽。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龍舟船的大小因地而異。比賽是在規定距離內,同時起航,以到達終點先後決定名次。我國各族的龍舟賽略有不同。漢族多在每年“端午節”舉行,船長一般為20—30米,每艘船上約30名水手。

  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新增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裡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四、端午節詩選:

  端 午(唐)文 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競 渡 歌(節錄)(唐)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

  節 令門.端 陽 (清)李靜山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

  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

  七 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

  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

  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

  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這一期的“小龍人”廣播到此結束。

  端午節廣播稿 篇7

  (男)尊敬的各位老師;

  (女)親愛的小夥伴們;

  (合)大家好!

  (男)彈去五月的風塵,迎來六月的時光,

  (女)聽,悠揚的樂曲聲蕩起一片歡樂的海洋,

  (男)六月,是童年的搖籃;

  (女)六月,是童年的太陽;

  (合)六月,是我們大家的節日,我們在這裡放飛希望。

  (男)小螺號校園廣播現在開始播音。我是主持人王威。

  (女)我是主持人吳琳琳。

  (男)今天的播音是這樣為您安排的:首先我們一起走進聰明小屋,學知識、長見識,瞭解端午節的由來。

  (女)聽故事談收穫,歡迎您走進童話城堡;藝海泛舟、快樂寫作,優秀作品請您欣賞;

  (男)開心驛站,話說六一;最後是溫馨提示。下面請收聽詳細內容。

  (女)同學們,歡迎您來聰明小屋做客。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要來到了,大家對端午節的知識瞭解多少呢?

  (男) 嗨!端午節不就是吃雞蛋、吃粽子嗎?

  (女)你知道端午節為什麼要吃雞蛋和粽子嗎?

  (男) 不知道,你快給大家說說吧!

  (女)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19多年的歷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其中以紀念屈原的傳說流傳最廣。相傳,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愛國詩人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陰曆5月5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進汨羅江,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擁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個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原。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等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活動很豐富,從早晨天矇矇亮開始,一直持續到正午才結束。

  端午節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煮粽子的鍋裡一定要煮雞蛋,有條件的還要再煮些鴨蛋、鵝蛋,吃過蘸糖的甜粽之後,要再吃蘸鹽的雞蛋“壓頂”。據說吃五月端粽鍋裡的煮雞蛋夏天不生瘡;把粽子鍋裡煮的鴨蛋、鵝蛋放在正午時陽光下曬一會再吃,整個夏天不頭痛。

  (男) 真沒想到,在端午節的背後還有如此感人的故事。瞭解了端午節的由來,我想今年的端午節大家一定能過得更有意義。

  謝謝大家的收聽。

  端午節廣播稿 篇8

  答:各位老師;

  b:親愛的朋友們;

  大家好!

  甲:吹散五月的塵埃,迎接六月的時光。

  乙:聽著,悠揚的音樂構成了歡樂的海洋。

  答:六月是童年的搖籃;

  乙:六月是童年的太陽;

  六月是我們所有人的`節日,我們在這裡放飛我們的希望。

  答:小羅校園直播現在開始。我是主持人王偉。

  我是吳林林,主持人。

  答:今天的播出安排如下:首先,讓我們走進智慧小屋,學習知識,獲得洞察力,瞭解端午節的由來。

  聽故事,談談收穫。歡迎來到童話城堡;一海泛舟,快樂寫作,請欣賞你的優秀作品;

  答:開心站,說6月1日;最後,溫馨提醒。請聽下面的細節。

  學生們,歡迎來到智慧屋。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要到了。你對端午節瞭解多少?

  嗨!端午節不就是吃雞蛋和粽子嗎?

  你知道為什麼你在端午節吃雞蛋和粽子嗎?

  (男)不知道,趕緊跟大家說吧!

  b:端午節是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已有2019年以上的歷史。端午節有許多起源和傳說,其中紀念屈原的傳說最受歡迎。據傳說,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了楚國的京都。愛國詩人屈原看到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卻又不忍一直放棄祖國。農曆五月五日,寫完懷沙,他把巨石扔進汨羅江,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樂章。屈原死後,楚國人民悲痛欲絕,紛紛湧向汨羅江向屈原致敬。漁民們划船,在河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一個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扔到河裡,說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咬屈原的屍體了。人們看到後紛紛效仿。一個老大夫拿了一罈雄黃酒倒進河裡,說要打暈龍和水獸,免得傷了屈原。後來,由於擔心飯糰會被龍吃掉,人們想出了用印楝葉包裹大米,並用彩色絲綢包裹大米以製成粽子的想法。後來,每年五月初五,都有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等習俗,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活動豐富,從早上的黎明開始,一直持續到中午。

  端午節的早上,家家戶戶都吃粽子紀念屈原,粽子通常是前一天包好,晚上煮好,早上吃。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裡盛產的嫩葦葉做成的,也有竹葉,統稱為粽子。粽子的傳統形式是三角形,一般以內髓命名。糯米叫粽子,拌紅小豆的米叫紅小豆,紅棗叫棗粽子。棗餃子的諧音是“早中學”所以吃棗餃是最多的,打算讀書的孩子早中學都可以吃。以前,進士們都要在科舉考試的當天早上吃棗餃。到現在,在中學和大學的入學考試日,家長們早上都要給考生包棗子餃子。

  煮粽子一定要在鍋裡煮雞蛋,有條件的要煮鴨蛋和鵝蛋。吃了蘸糖的甜粽子後,再吃蘸鹽的雞蛋“頂級”。據說五月底吃粽子鍋裡的水煮蛋,夏天不會生瘡;把煮好的鴨蛋鵝蛋放在中午太陽下的粽子鍋裡一會兒再吃,整個夏天都不頭疼。

  (男)不知道端午節背後還有這麼感人的故事。知道了端午節的由來,我想今年大家都會有更有意義的生活。

  謝謝大家的傾聽。

  端午節廣播稿 篇9

  許:蕩起漿,推開浪,龍舟下水喜洋洋。

  黃:艾草青,粽米香,戴香包,喝雄黃,又是一年端午到。

  許:老師們,

  黃:同學們,

  合:大家下午好!

  黃:我是黃xx

  許:我是許xx

  黃:不用多說,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的就是端午節!

  許: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我國人們以祛病防疫的節日,後來傳說愛國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也同時成了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以圍繞才華橫溢、遺世獨立的楚國大夫屈原而展開,傳播至華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盡皆知,追懷華夏民族的高潔情懷。

  許:與這愛國精神相比,我更喜歡吃粽子。黃蕾你就給大家講講粽子吧!

  黃:好的!粽子是端午節漢族的傳統節日食品,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傳說是為紀念屈原而流傳的,是中國歷史上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現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殼包糯米,但內含的花色則根據各地特產和風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圓粽、肉粽、水晶粽、蓮蓉粽、蜜餞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鹹蛋粽等等。

  許:哇......眼睛應接不暇啊......

  黃:算了吧你,就你沒吃過。

  許:可別小看我,我一口氣還能吃九個粽子。

  黃:哦?還真有些本事。

  許:還不僅如此呢!我還去看了龍舟賽。

  黃:賽龍舟可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我國南方很流行,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會末期。你可看對了!

  許:那可不!

  黃:說了那麼久,不如我們講一個小笑話吧!

  許:端午節那天,岳母做了粽子招待的外國女婿,可是晚飯太豐盛了,於是岳母把粽子打包讓女婿明天吃早飯,並告之:

  黃:“只要放在微波爐裡熱一熱就可以吃了。”

  許:女婿領旨回家。

  黃:第二天上午,岳母打電話給女婿詢問:“粽子的味道還可以吧。”

  許:女婿支吾著回答:“裡面的飯和肉很香的,只是......只是......”

  黃:“只是什麼?”

  許:“只是外面的生菜有點硬,吃完覺得胃痛了。”

  黃:好一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烏龍女婿啊!

  許:但是!他和我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愛吃粽子!愛端午!

  黃:沒錯!

  許: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

  黃: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

  合: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黃:老師們,同學們,

  合:大家下期見!

  端午節廣播稿 篇10

  徐:把槳一扔,浪就推開了,龍舟就歡天喜地地下水了。

  黃色:艾,粽子,戴香包,喝雄黃,又是端午節了。

  徐:老師們,

  黃: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黃:我是黃xx

  徐:我是徐xx

  黃:不用說,今天我們就給大家介紹端午節!

  徐:端午節在農曆五月初五,也叫端陽節、午節、五月節等。端午節起源於中國。它原本是中國人祛病防病的節日。後來據說,愛國詩人屈原就是在這一天去世的。它也成為中國漢族人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它圍繞才華橫溢、獨立自主的楚大夫屈原而傳播,傳播到中國各地,共享民間文化。屈原的名人是出了名的,追求的是中華民族的高尚情懷。

  徐:比起這種愛國精神,我更喜歡吃粽子。黃蕾,請告訴我們一些關於粽子的事情。

  黃:好!粽子是漢族端午節的傳統節日食品,用粽子葉包裹糯米蒸而成。傳說是為了紀念屈原而流傳的,是中國歷史上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美食。現在的粽子一般都是用糯米包裹在竹殼裡,但是顏色是根據當地的特產和習俗決定的。比較有名的有桂圓餃子、肉餃子、水晶餃子、蓮子餃子、蜜餞餃子、栗子餃子、麻辣餃子、酸菜餃子、火腿餃子、鹹蛋餃子等等。

  徐:哇...我的眼睛不知所措。......

  黃:還是算了。你是唯一一個沒吃過的人。

  徐:別小看我。我一口氣能吃九個粽子。

  黃:哦?有一些技巧。

  徐:不僅如此!我還去看了龍舟比賽。

  黃: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中國南方非常流行。它原本是古代越人祭祀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末期。你看對了!

  徐:不是這樣的!

  黃:談了這麼久,我們來講個小笑話吧。

  徐:端午節的時候,我婆婆給女婿包粽子,但是粽子太貴了,所以婆婆要我女婿明天去吃早飯,她說:

  黃:“放在微波爐里加熱就行了。”

  徐:我女婿接到通知要回家。

  黃:第二天早上,婆婆給女婿打電話問:“粽子的味道可以嗎?”

  徐:女婿支支吾吾地回答:“裡面的食物和肉都很香,只是...只是……”

  黃:“只是什麼?”

  許:“只是外面的生菜有點硬,吃了覺得肚子疼。”

  黃:真是一個只知道一件事,不知道另一件事的烏龍女婿!

  徐:可是!他和我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愛吃粽子!愛端午節!

  黃:沒錯!

  徐:粽子好香,在廚房裡好香。艾葉又香又香。

  黃色:大門插著桃枝,出門可以看看麥黃兒。

  組合:這裡,那裡,到處都是。

  黃:老師們,同學們:下次見!

  端午節廣播稿 篇11

  節日是來自生活的禮物。在熱切等待的過程中,他們充滿驚喜,一切準備都是甜蜜的。

  端午節是一個特殊的節日:雄黃酒、艾草、香囊和彩色絲線。中國是一個神秘的國家,這表明美麗的傳說和人們的宗教情節給這個節日增添了一點靈性和興奮。

  節日的前一天是最有氣氛的。端午節也不例外,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街道上,空氣中瀰漫著節日的味道。有五顏六色的香包、粽子、雞蛋、鴨蛋,所有與節日有關的東西。人們忙得不亦樂乎,為明天做準備。這是一種幸福的生活,只看人們對節日的態度。

  街上的一位老人引起了我們的注意。她手工編織縫製的東西不一樣,做工有點粗糙,但看得出她很用心。還有花束,孫悟空等。花上躺著一隻布做的蝴蝶,頭上甚至還有兩個硬鬍子,是用布縫的;猴子的手有點大,但是它的五指很清晰。這是民間工藝,只有她這一代人還保留著這樣的虔誠、技巧和審美。旁邊是女兒,說自己90多歲了,接受過報紙電視採訪,愛捅這個。老人和她的手藝成了這條街上的藝術品。為了支援她的做法,她還買了一束花和五顏六色的絲線,自己親手搭配裁剪。

  每年端午節,只有今年在家包粽子。我媽一開始就反對我姐的提議,說大街上到處都有賣,更別說我這麼笨手笨腳。

  東西早就買回來了,我媽只好妥協。

  我和姐姐包了二十個粽子,一個個胖乎乎的,歪歪扭扭的,用紅棉線扎著。我們享受過程,覺得生活應該是這樣,自己去做生活的味道。我的一個親戚每個假期都過著嚴肅的生活。大家都很用心,不敷衍。我在他們家過了一個端午節。煮好的粽子在爐子上悶了一晚上。吃起來又軟又粘,是我吃過最好吃的粽子。端午節也很體面,最有端午節的味道。傳統節日要保持傳統習俗,尊重和珍惜,這樣日子才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褪色褪色。

  我們買了艾草,明天一早就要插門了。據說可以辟邪。好在艾草到處都有賣,生意特別好。風俗逐漸入城,被更多人認同和傳播,俗而雅。

  我們還計劃明天早上摘露水迎接第一縷陽光。如果用來洗眼,一年內不會引起眼疾。還有,我們會用草煎雞蛋,防止孩子接觸到熱空氣。

  這個想法有多熟悉,有多遙遠。端午節來的時候我是什麼時候有這種感悟和心情的?那是我還是小女孩的時候。那年我才十多歲。轉眼,十年過去了。就像池莉說的:終於搞清楚太陽到底還是太陽,還是青山!

  端午節廣播稿 篇12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我先念一首兒歌給大家聽:“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賽龍舟,喜洋洋。”同學們,你們知道兒歌裡說的是什麼節日嗎?對,是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也就是星期六是端午節,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讓我來告訴你們吧!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關於端午節起源的傳說可多了,其中,紀念屈原的說法流傳得最廣。歷史上的這天,人們會透過賽龍舟、包粽子等形式來紀念一顆不朽的靈魂——屈原。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在2000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他為人正直,學識淵博,很有才幹,在楚國擔任了重要職務。因為他主張堅決對抗秦國侵略,而受到打擊、排斥,還被楚王趕出了朝廷。屈原悲憤極了,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精神的詩篇,最有名的是《離騷》。後來,秦國隊攻佔了楚國都城。楚國失地千里,屍橫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願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懷抱石塊,跳進了汨羅江,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百姓們愛戴屈原,當聽到他自殺的訊息後,紛紛划船打撈屈原的遺體,但沒能找到。他們怕江中的魚蝦會咬食屈原的遺體,便把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裡,據說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身體了。後來,為了防止飯糰被蛟龍吃掉,人們便提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的辦法,這便是粽子的原型。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自發地來到江邊,悼念屈原,還要划著船衝進洶湧的波濤,象徵人們爭相打撈屈原遺體,以此來寄託對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

  和屈原不同,我們身處的時代是盛世的中國。國家富強,民眾和諧。在這一個富足自信的新時代,我們更應該學會愛國,學會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最後用一句屈原的話送給所有的同學“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黃而不毀其節。”,希望我們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勵,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做一個奮發圖強,能為祖國建設貢獻心智的人。最後,預祝大家過一個快樂的端午節!謝謝!

  端午節廣播稿 篇13

  一、開場白

  甲:付出一份真誠,打造愛的世界。

  乙:帶走一片笑容,永遠與我們同行。

  甲:四紅領巾廣播又和大家見面啦!

  乙:我是主持人杜明遠

  甲:我是主持人杜煬

  合:大家早上好!

  二、介紹新聞

  甲:夷,杜煬,你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

  乙:恩,今天是5月28日,農曆5月初五,讓我想想,你還別說,我真不知道。

  甲:我就猜到了,你呀,平時從不把自己的眼睛當回事,當然不會知道了,知道嗎?今天是全國愛眼日。1996年,國家衛生部、國家教育部、團中央、中國殘聯等12個部委聯合發出通知,將愛眼日活動列為國家節日之一,並重新確定每年6月6日為“全國愛眼日”。

  乙:你真是比我用心,不過,我也知道,我們正是長身體、長知識的時期,也是用眼最多的時期,對眼睛的養護尤為重要,如果不注意用眼衛生,不合理地使用眼睛,就很容

  易發生近視。

  甲:你知道?當前我國兒童青少年視力下降狀況已達到歷史最嚴重的地步。據調查,在視力低下中近視所佔比例小學生50%~60%,也就是說,近視的患者已經越來越多了,而且,近視年齡也越來越年輕。

  乙: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人患上近視呢?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甲:大多數近視都與自己的用眼衛生有很關,例如,寫字姿勢不正確,很多同學有躺在床上看書的習慣,看書累了也不及時休息,還用髒手去揉眼睛。特別是愛看電視或上網的同學,離螢幕很近,又不注意採取適當的保健措施,使眼睛疲勞,視力下降。

  乙:因此,預防近視是保護學生視力的核心。那你有沒有一些預防近視的好方法呢?

  甲:有啊,今天我就為同學們介紹一些預防近視,科學用眼的方法。

  首先,要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做到“三要”:

  ①讀書寫字姿勢要端正,遵守“三個一”。即讀書寫字時眼睛與書本保持一尺距離。身體和課桌椅保持一拳距離。握筆時手和筆尖保持一寸距離。

  ②連續看書40-50分鐘要閉眼休息一會兒,或改變視線向遠處眺望,也可以到室外活動活動,放鬆放鬆。

  ③要認真做好眼保健操。

【端午節廣播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