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議論文

傳統文化議論文

【薦】傳統文化議論文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大家都接觸過論文吧,透過論文寫作可以提高我們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怎麼寫論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傳統文化議論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傳統文化議論文1

  一直以來就對中國文化傳統充滿了興趣,然而在我讀大學之前根本很少在課堂上接觸這些東西。如今很高興自己可以在大學接觸到《中國傳統文化》這門課程,因為作為一名工科學生,平時少有機會能接觸的這些東西。透過對這門課程學習,我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了全新的認識。但我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我的瞭解遠遠沒有達到要求,因此,我想從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的角度來完成這篇論文。 有人說,中國傳統文化離我們很遙遠,和我們生活不相干,我不這麼認為,其實,傳統文化就在我們身邊,深深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傳統節日:正月初一春節、正月十五元宵節、四月五日清明節、五月五日端午節、七月七七夕節、八月十五中秋節、臘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種民俗等,這些都是我們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與我們生活緊密相聯。

  要想傳承與發揚中國傳統文化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什麼是中國傳統文 化,及其傳承與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其實中國傳統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包括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禮儀制度、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文學藝術、教育科技等諸多層面的豐富內容。1988年76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聚集在巴黎開會,他們在宣言中呼籲:人類要在二十一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由此可見,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巨大價值。那我們怎樣去看待和傳承我們的傳統文化呢。

  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我們應該用辯證的觀點去看待,堅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比如古人對於“言”和“行”有過精闢的論述,荀子說:“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國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國用也;口言善,身行惡,國妖也。治國者,要敬其寶,愛其器,任其用,除其妖。”相反,傳統文化中的“三綱五常”“女子無才便是德”這些阻礙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的東西必須剔除。近年來,情人節,聖誕節等“洋節”盛行,而冷落了象端午節,清明節等這樣一些傳統節日,不知城市裡現在還有多少人自己包粽子,去看賽龍舟?傳承和發揚中國的傳統文化勢在必行。

  在面對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的問題,首先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論研究。畢竟任何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都應保有屬於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保護自己民族的文化遺產。其次就是要保護中國傳統文化的物質載體,重構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體系。將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弘揚中華民族的主體意識,堅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原則。將西方的科學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觀念、人權理論融合到中國文化的“仁義禮智信”、“以和為貴”、“兼愛”、“尚賢”“自強不息”等傳統文化中去。在學校教育方面,我覺得我們應該將如何傳承與發揚中國傳統文化開設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讓更多的人去系統的瞭解傳承與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性。而在媒介傳播方面:利用現代化傳播媒介的高速化、系統化、全面化的優勢,向廣大群眾、向世界人民宣傳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利用現代傳播媒介將傳統文化融入文學藝術、影視戲劇中,滲透在網路、文化交流、旅遊觀光中,在保有原有傳統文化特色的前提下,重新喚起社會大眾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的熱情。透過這些媒介宣傳,使中國傳統文化民間化、大眾化、全球化。 總之,在將來中國前進的道路上,我們不能丟下我們幾千年來寶貴的文化資源,未來的社會並不能屏棄前人的智慧,中國人也應該多從前人的經驗中攝取智

  慧來強大我們的祖國。

傳統文化議論文2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它不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好的文化遺產也是流傳了下來,戲曲無疑是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瑰寶。

  彈指中華文化的歷史成就許多人便會想到四大發明——指南針,火藥,造紙術,印刷術,的確這些給當時的世界帶來了深刻影響,可以說是極大的促進了世界的發展。

  而中華文化不單單隻有四大發明,各種傳統優秀文化交相輝映。這些絢麗的文化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已經變得豐富多彩,融入我們生活之中,而在眾多的傳統文化中無疑是能夠很好的體現中華民族傳統精神和特色的一項文化。

  戲曲是中國傳統戲劇的藝術形式,似包含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表演,藝術,各種因素綜合而成的。它的起源歷史悠久,早在原始的社會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長髮展的過程中才逐漸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體系。

  正是因為戲曲從古代便逐漸發展到如今,經過不斷地傳播和各區域各民族文化相結合,戲曲儼然成為了一個龐大的整體。據網路資料統計,我國各民族地區的戲曲劇種約有360多種,比較流行著名的劇種有:京劇、川劇、崑劇、豫劇、黃梅戲等等劇種。可以說中國各地都有戲曲,老一輩的藝術家熱衷於戲曲,並將這項中華璀璨文化的瑰寶發揚光大。

  然而這項瑰寶也遇到了非常大的問題。現代文化的衝擊,老一輩藝術家的逐漸衰老,現代文化受到了大多數年輕人的追捧,戲曲也慢慢衰落。

  現代文化的發展固然是好事,但傳統文化絕不能夠拋棄。傳統文化是根本,戲曲也是這其中最為重要的一種,更是幾千年中華文化的見證。而唯有保住根基,才能讓未來中華文化的發展有保證,促進中華文化的繁榮昌盛。

  如今,國家也著重於傳統文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中華傳統文化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華獨特的文化,正在被更多的人瞭解喜愛。璀璨的戲曲藝術將會在世界放出光芒。

傳統文化議論文3

  隨著社會的變革,一個嚴峻的現實是,我們很多傳統節日都被冷落了,誠然,聖誕節、復活節等“洋節”的到來帶給了我們新鮮活躍的西方文化,拓寬了我們的視野,豐富了我們的見聞,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如今的人們,尤其是年輕人,似乎對“洋節”過分偏愛從而忽視了我們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在這個農業文明向城市文明、工業文明轉化的時代,傳統節日儀式上的淡化雖難以避免,但節日若是被人們淡忘,甚至尋覓不到一息對傳統節日的記憶,那將是危險的。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需要優秀傳統文化滋養,不尊重不善待傳統文化,難免逐漸喪失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在邁向現代化的程序中,如何堅守傳統文化,是擺在我們面前亟待重視的課題。

  每一個佳節都寄託著華夏兒女源自民族本性的希望和祝願。在中國,每個傳統節日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寓意,每個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都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裡面所蘊含的是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人類智慧的結晶。當下,只要我們記住傳統節日內涵,牢記傳統節日所蘊含的深刻韻味,改變傳統節日的慶祝方式未嘗不可。

  當然,堅守傳統文化內涵意在守住民族文化的深刻內涵,這並不意味著墨守陳規或固步自封,而應是呼應時代、順應發展要求、創新形式和突破。

傳統文化議論文4

  作為華夏兒女,中國的文化想必每個人或多或少都知曉一些。作為一個擁有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泱泱大國,中國的文化可以說是現存的歷史最久的國家。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從人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就能體現出來,今天就讓我們來談一談中國的飲食文化。

  中國擁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其飲食文化可大有講究。首先是人們對食材的講究。對於北方人來說,他們以麵食為主,肉食為輔。由於地理環境的因素,北方的氣候條件更適合豬、牛等牲畜的生長,所以他們做菜以牛羊肉居多。而南方的居民們則偏向於水產品、家禽等。南方人以米飯為主食,因為南方氣候條件溫和,適合水稻種植和魚類養殖。除了南北地域的劃分,沿海地區的人們世代居住在海邊,以海產品為主,所以當地人們大多都吃海鮮。這些便是對於食材的考究。

  更為重要的還是餐桌禮儀。餐桌禮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久之前,相當完善是在周代,中國向來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古人對於這些禮儀是十分注重的。在古代,為了更好地體現長幼、尊卑之分,餐桌禮儀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首先便是入座,請別人吃飯時應先請客人入座上席,這是對客人的尊重。再請家中的長輩入座客人旁邊的座位,這是對長輩的尊重。最後才是自己。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入座時不能發出太大的聲響,並且入座之後不要隨便動碗筷。吃飯時,先請客人動筷子然後請老人動筷子,夾菜的時候要少夾一些。這才能體現出作為主人的文化素養。還有一些必須要注意的行為舉止,如不要隨意打嗝,吃魚或骨頭的時候應將魚刺和骨頭輕放在自己碟子或一張紙巾上。作為主人,可適當調節一下氣氛,多和客人談笑。作為客人,在離席是要向主人表示感謝,並且表示下次請他吃飯。這些餐桌禮儀是十分重要的,這不僅僅體現了自己的禮貌禮儀,還展現了自己的文化之風,使別人對你印象良好。

  對於餐具的考究,我國的文化也是很久遠的。簡單說一下筷子,作為東方的大國,與西方國家有著明顯的差異,西方國家的人吃東西慣用刀叉,而國人更偏向於使用筷子。筷子的歷史十分久遠的,在古代,筷子叫做“箸”,箸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而刀叉的廣泛使用卻是在11世紀的義大利塔斯卡地區,刀叉的歷史僅僅只有1000多年,而筷子比它久遠得多。在古代,筷子作為方便夾菜的餐具開始廣泛使用。到了後來,筷子還成為了一種象徵性的物件。裝飾豪華精美的筷子,常常象徵了高貴的權利和豐厚的財力。到近後代,筷子已然成為了百姓們的餐具,一直流傳到現在。

  最後便是食物的做法,中國人對於食品的做法多達幾十種。而不同的做法做出的菜品又不同,所以根據不同的做法就誕生了八大菜系。分別是魯、川、粵、蘇、閩、浙、湘、徽八個菜系。做法可簡單地分為煎、炒、燒、煮、蒸、烤等幾種方式。魯菜作為八大菜系之首,其獨特的做法可以稱為一絕,菜式中正大氣,平和養生,滋補身體,令人叫好。川菜是我國菜式最多的菜系,一般以炒和燒為主四川人善用麻辣辛香的調味料,吃起來又麻又辣,使人充滿激情。川菜始於秦漢年代,是特色的民間菜系,有著“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說法。而蘇菜和閩菜都傾向於調湯調味,這兩種菜的共同點都是口味平和,令人舒適。八大菜系的誕生,將中國的飲食文化推到了頂峰,各種民間美食層出不窮,實乃大國文化。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但我們不能忘記祖先們留下來的東西,更應該將其永遠地傳承下去。

傳統文化議論文5

  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民間工藝,獨特的風俗習慣,古老的民族藝術,這些,構成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它表現出中國人民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憂國憂民、以德化人的精神。

  民間工藝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它獨具特色、內容豐富、歷史悠久,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民間工藝品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多彩。如剪紙、陶瓷、刺繡、年畫、皮影、風箏、等等,內容大多寓意著吉祥如意、長命健康、富貴有餘、兒孫滿堂等。這些民間工藝品流傳廣泛,生動有趣,代表了中國人的傳統文化和日常活動。

  風俗習慣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百花園。滲透著豐富的歷史、政治、社會、科學、天文、地理等知識。如端午節的龍舟、粽子,元宵節賞花燈和猜謎,中秋節的月餅……這些風俗已成為全民性的娛樂活動。它們像大河流水中翻滾的波浪,是中國人的瑰寶,並籠罩著中華大地,使人感到驕傲。

  民族藝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我國民族藝術博大精深、絢麗多彩。如京劇,國畫等等,各地優美動聽的民歌、千姿百態的民間舞蹈、風韻別緻的民樂、情趣盎然的畫面,都盛開中華民族的文明之花,點綴我們的生活。

  作者從“民間工藝”對人類巨大作用引出中心論點:民族藝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然後用事例從不同角度論證,事例真實,極富說服力。結尾段的議論深化了中心論點,給人以向上的力量。

傳統文化議論文6

  當眾人被“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撩撥起續詩的興致時,有人卻嗤之以鼻:“參加接龍的很多人對詩的.用韻一竅不通,折射出大眾對真正傳統文化的外行。在任何時代,真正的詩人都是寂寞的,詩歌都是小眾的”,使不少網友“詩情酒興漸闌珊”。

  這一觀點體現出當今一些人在傳統文化的傳承中存在的一大弊病:總是端著架子,否認群眾基礎,擺出一副盛氣凌人的高姿態,充分顯示其狹隘性。而這,也恰恰是他們相對落寞的原因之一。傳統文化的發揚,當有“大足以容眾”之胸懷,有“海納百川”之氣度,而不能在自我設限中孤芳自賞。

  那些文采斐然、炳炳烺烺的詩歌流傳至今,固然是古代文人墨客的智慧結晶,但我們不能因為只看到絢爛奪目的金字塔尖,就忽略歷史中已被風化埋葬的金字塔底的大量作品。從某種角度看,那些在歷史長河中淘洗沉澱無痕的平庸之作,何嘗不體現了詩歌所擁有的廣泛群眾基礎?事實上,當吟詩作賦成為普通人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文人特定的炫耀手段,文化創作才能具有活力,湧現佳作。

  從《詩經》中的不少作品採自民間,到白居易寫詩但求“老嫗能解”,再到“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詩詞的興盛從來不是小眾的,而是在讓普通百姓怡情養性中根植了其勃發的生命,正所謂“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那些傳世的佳作,恰恰是文人賢士從普通百姓中汲取養料,佐以自己的才華而揮就的。詩歌有陽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詩歌從來不排斥普通百姓對它的唱和吟詠與逸興遣懷。

  作為“戲曲之母”,崑曲經歷時代的變遷而一度奄奄一息。戲曲工作者們意識到,崑曲從家喻戶曉走向沒落,不是因為崑曲名家的離世,而是因為崑曲在大眾市場中找不到一席之地而漸失群眾基礎。於是他們開始引入歌劇、交響樂等流行元素,打造青春版《牡丹亭》,吸引更多受眾,而不再曲高和寡。當崑曲再次走進人們視野時,也走進了新的時代舞臺,臺下仍是一群不懂得“良辰美景”“似水流年”的痴情戲迷,臺上是大師在演繹傳統的精髓。這時我們懂得,沒有一個文化可以將自己封閉起來,沒有一個文化有資本篩選受眾群體,多一分包容,多一分謙遜,才能換來更長壽的生命和更精彩的未來。

  以精英品位為藉口故步自封,最終只會日薄西山,上演一群聖賢大師在文化的墓碑旁落寞弔唁的悲劇。唯有敞開胸襟,接受不同文化水平的智慧,才能得到繼承與發展,促成文化繁榮進步。時代需要包容,傳統文化亦需包容。無論何時何地,傳統文化止於獨行,而盛於大眾。

傳統文化議論文7

  隨著《中國詩詞大會》的熱播,關於古詩背誦競賽的形式是否有助於傳統文化的傳播,眾說紛紜。然而,這種只存活於娛樂秀場上的文化能夠弘揚中華民族積澱千年的傳統文化的觀點,我不敢苟同。

  《中國詩詞大會》火爆的收視效應羨煞諸多媒體特別是許多電視娛樂節目製作團隊。而後,《中國成語大會》《中國好詩詞》等等披著“弘揚傳統文化”外衣的娛樂節目猶如雨後春筍般攻佔了各大衛視的黃金檔。可是這些節目的製作人是本著對傳動文化的弘揚,帶著對傳統文化的尊重而去製作這幾檔節目嗎?顯然不是,他們只不過是發現了現如今傳統文化這塊上好的熱點材料,所以抓緊時機對其肆意消費。從其單一的背誦,填空的節目內容,多人同臺競爭的節目形式中就不難看出這些節目是沒有靈魂的,松竹梅傲人的風骨在這些節目中被娛樂油膩的脂粉所掩蓋。這樣隨意消費傳統文化的作秀與《我愛記歌詞》這種世俗到最終被世俗拋棄的節目又有何區別?

  換個角度去思考,為什麼這樣拿傳統文化作秀的形式都能引起群眾的一片叫好和陣陣掌聲,歸根到底是因為古詩詞這樣的傳統文化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逐漸淡去,甚至可以說是日益消亡。在中國,除了中小學的課程及專業的學術研究,古詩詞在這個大資料快節奏時代的作用越來越小;日常場合身著一襲漢服,難免也會令人側目;書信也多用列印甚至透過網路傳輸的形式進行,文房四寶卻難覓蹤跡……當今社會,傳統文化大多數出現的時候僅是一副失去了風骨的軀殼,用於表演,甚至是用於作秀來博人眼球等刻意而為之。有多少人在觀看《中國詩詞大會》的時候僅僅是對自己學生時代的回憶,莫不因那是他們記憶力,學習能力的時候。

  正因如此,讓傳統文化怎樣能在除了娛樂的秀場之外的更廣闊的方面重煥生機成了必須要攻克的難題。而現代詩人鄭愁予則給出了我們答案,他最擅長於將古詩詞的措詞和意境與現代詩自由隨意的風格融合起來,讓讀者在現代詩的形式之中亦能品味到傳統文化的韻味。他也曾說過“讓傳統文化煥發第二春就是要令她在更現實的層面產生影響,具有真正的現實意義”。但這並不意味著人人都要去做鄭愁予,而是嘗試在日常表達中試著將其融入,這樣不僅裝飾了你的言語,更雍容了你的精神。

  弘揚文化必先要尊重文化,而把傳統文化作為可以任意消費從而獲得利益的搖錢樹,把傳統文化搬上娛樂的秀場作秀的行為,在我看來就是對傳統文化的極不尊重。傳統文化,更應該在書香的課堂中傳遞,在老少之談中傳承,在日常生活中弘揚。透過今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同是也是風靡全球的歌手的鮑勃?迪倫的例子更是證明了只要尊重文化,傳遞文化而非利用文化作秀,公共媒體同樣能真正的對文化起到弘揚的作用。

  讓傳統文化遠離虛假的秀場,融入真正的生活,在一言一行中弘揚傳統文化,在一舉一動中弘揚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不需要作秀!

傳統文化議論文8

  今天一起床,我看了看論語日曆:2月14日,星期六,七九第一天,西方情人節。我換上昨天就選好的唐裝背心,媽媽還給我紮了配唐裝的髮型。為什麼呢?因為今天我們蘋果小隊的八位同學要在我們家開展“傳統文化代代傳”的小隊活動,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首先,媽媽說我們的首要任務是先把客廳裝扮得有中國味兒。於是,我找出了串串裝飾彩炮,三羊開泰圖,彩色亮片蝴蝶,福滿家門的祝福牌,我寫的書法作品“仁以為己任”“福”等。想到我們班的同學們平時就在有濃厚的國學氛圍的教室裡誦讀論語,我就拿出了寒假裡挑戰胡老師要背的《學庸論語》,平時我最喜歡的一套書《最美的中國童話》,還有爸爸小時候的一本古書《唐詩三百首》:它和現代書可不一樣,裡面是繁體字,而且是從右往左翻頁的,是中華書局出版的,1959年9月新1版,1982年6月第13次印刷的,定價0.57元。整個客廳頓時喜氣洋洋了!

  爸爸去奶奶家把我的阿太接來了,九十三歲的阿太教我們小隊隊員包粽子是我們這次活動的重頭戲。媽媽小時候放寒假會跟著她的阿太和她的外婆洗棕葉包粽子,我還從來沒包過粽子,今天我也可以體驗媽媽小時候的寒假生活了。阿太今天穿著花棉襖,她紅光滿面地告訴我這可是老底子的緞子棉襖,叫真絲織錦緞呢。哈哈,阿太真好看!同學們也都準時到了我們家,大家都打扮成了標標準準的中國娃娃的模樣。媽媽們說看著阿太和我們八個中國娃娃,真有一種以前大戶人家過年的感覺呢。阿太教我們包的是赤豆紅棗粽,只見她左手拿起一張粽葉,右手將粽葉折出一個角,放進赤豆糯米和紅棗,再將粽葉蓋住米後一折一彎,抖出棉紗線後把粽子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看了後覺得不難,也開始做了起來。雖然我也把粽子五花大綁了,但是我包的粽子卻會漏出米來,我問阿太是不是我的粽葉破了,阿太看了後笑著說:“粽葉沒有破,是因為你沒有摺好粽葉的緣故。”我看了看旁邊的呂昱萱,她已經成功包好了一隻,我仔細地琢磨了她的成功之作,又和自己的粽子比了又比,看了又看,終於發現了自己的不足,我確實沒有翻好粽葉,才讓米成了漏網之魚啊!最後,我包了三個粽子,趙愷瑞第一名,他竟然包了七個粽子呢!不光小朋友,還有好幾個媽媽也興致勃勃地學著包了幾個粽子呢。

  我們還男生一組女生一組進行了我們中國傳統節日的知識問答,交流了寒假學習《國學》第6冊的心得體會,誦讀論語,讀唐詩,猜字謎,寫書法。最後我們八個還親手學著包了湯圓燒給爸爸媽媽們吃,我們包的湯圓有的大有的小,但爸爸媽媽們說從來沒吃過這麼好吃的湯圓。湯圓真是為我們蘋果小隊的這次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啊!

傳統文化議論文9

  大家應該都知道,現在中國面臨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越來越冷落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

  我國的傳統文化可說是豐富多彩,上到節日下到名勝古蹟。這麼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我們怎麼去繼承和弘揚呢?首先,我認為可以建立一個網站,然後寫上中國的傳統文化之類的一些文章,這樣可以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

  其次,想要繼承我國的傳統文化,先要請全中國人注意,我們可以適當的去了解別的國家的傳統文化,但是不能丟掉了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打個比方吧,比如大家都對聖誕節比較感興趣,而卻越來越冷落了中秋節,端午節,重陽節等中國的傳統節日,以至於端午節的申遺產文化權給了韓國江陵,這難道還不足以說明問題嗎?所以,要繼承我國的傳統文化,請所有的國人多瞭解我國的傳統文化,只有這樣才能很好的繼承中國的傳統文化。

  最後請大家一起行動起來,為了繼承和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多多宣傳,多多瞭解一下我國的傳統文化,千萬不要冷落了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議論文10

  孔子學院與中國文化的傳播

  作為國際漢語推廣和中國文化傳播的平臺,孔子學院最重要的任務是介紹中國文化和歷史,向世界展示中國是一個推崇文化、追求和平發展的國家。在目前的起步階段,應先完善孔子學院的中國文化教育和傳播模式,增強中國文化傳播的深度,這就要求在課程體系、教材、多樣化教學手段和傳播內容等方面不斷探索改進,把我們自己的文化特色挖掘出來、傳播出去。

  孔子學院,並非一般意義上的大學,而是推廣漢語和傳播中國文化與國學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機構,是一個非營利性的社會公益機構,一般都是下設在國外的大學和研究院之類的教育機構裡。孔子學院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給世界各地的漢語學習者提供規範、權威的現代漢語教材;提供最正規、最主要的漢語教學渠道。從20xx年創立到20xx年底,我國已經在88個國家建立了282所孔子學院和274所孔子課堂,還有50多個國家的260所機構提出了開辦申請。

  在世界文化逐漸趨同的大環境背景下,保持本國文化的獨立性也顯得尤為重要。西方文化不斷地滲透,使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意識到保護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孔子學院的興起象徵著中國傳播中國文化的戰略以及提升軟實力的決心。孔子學院是國際漢語推廣和中國文化傳播的平臺。

  漢辦主任許琳在《漢語國際推廣的形勢和任務》(《世界漢語教學》20xx年第2期)中指出,孔子學院最重要的任務是介紹中國文化和歷史,孔子學院應該向世界展示中國是一個推崇文化、追求和平發展的國家。孔子學院運作的這些年一直在貫徹這一任務,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這麼短的時間建立五百多所而且運轉良好,這是國家漢辦和各高校對外漢語教學界努力的結果。當然,孔子學院還處於起步階段,各方面建設和教學模式有待於今後不斷完善。

  孔子學院為傳播中國文化提供了載體,促進我國文化外交。語言是文化的基礎,是民族形成的基本要素。“孔子學院”以漢語教學為渠道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讓世界各國人民更直接地接觸中國文化,更有效地瞭解中國文化。經過幾年的建設,孔子學院已基本形成了以和而不同為前提,多元共處的和諧世界為目標,以漢語和中國文化教育為內容,聯絡漢學家,開展廣泛文化交流和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的基本模式。我們要在課程體系、教材、多樣化教學手段和傳播內容等方面不斷推進這一模式的發展。

  在課程體系和教材方面,孔子學院有初級、中級、高階漢語語言課,有商務漢語、少兒漢語等,有中國文化課,還舉辦中國文化講座200多場次。近幾年編譯了45個語種的漢語教材,如多語種的《中國文化常識》、《中國歷史常識》、《中國地理常識》、《快樂漢語》等。各國孔子學院主動編寫的適合當地需要的教材有500多種。總的看來,漢語中初級課程較為完整,中國文化課則薄弱得多。

  一門籠統的“中國文化”是無法涵蓋初中高階各階段文化教學和中國文化諸多內容的。尤其是傳播中國文化的價值觀、倫理道德等內容的課程,如孔子的思想、中國哲學、中國宗教等課是欠缺的。這固然和孔子學院中初級漢語教學的大量需求有關,也反映了對此重視得不夠。實際上,外國人很希望瞭解中國儒學、道教、佛教和中國獨特的價值觀。應該邀請國外漢學家和國內的文史哲專家共同承擔這些課程的教學任務,並拍攝精品課程播出。 實際上,《論語》的全譯本在很多國家都有,我們要做的是怎樣把它引入孔子學院教學當中。編寫適合於不同國家文化背景的人易學易理解的、篇幅較小、淺顯易懂的國別化《論語》教材是非常急迫的和重要的。其他像《大學》、《中庸》、老子的《道德經》等中國文化經典,也應早日走進孔子學院的課堂。 我們建議增設電視孔子學院,電視的感染力和傳播效果會更強,可以由中央電視臺專門開設一個孔子學院衛星頻道,並與各國聯合播出。電視節目更加豐富多彩,既可以有漢語與中國文化精品課程,也可以有中國各地的文化、國情介紹,中央電視臺拍攝的《中國的世界遺產》、《敦煌》等大型紀錄片也可以在此播出。

  最後,孔子學院中國文化的傳播內容還需要進一步拓展和深化。孔子學院的中國文化傳播應展現中國文化獨特的魅力,增強文化的吸引力,培養外國人對中國文化的熱情,使其心悅誠服地認同中國文化。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整體觀的思維方式、身心健康和諧的人學生命觀都是應重點宣講的中國文化精髓。孔子的仁愛和老子的道德思想具有超越民族、超越宗教的思想特點,是建立世界普世倫理的基礎。

  1990年在義大利召開的世界普世倫理/大會一致認為,只有一條法則可以共同遵守,那就是《論語》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思想。孔子愛他人就是愛自己的仁愛的大善德和老子的人與世界萬物生生不息的道德關懷,可以提升人的道德涵養、陶冶性情、擴大心胸和增進智慧。這是和諧世界、和諧自然、和諧身心的思想基礎,而整體觀則是和諧思想的思維方式。不僅要大力宣傳我們的文化中的這些傳統思想,還要大力推廣建立在這些思想基礎上的中醫、太極拳、美學、藝術等。

  孔子學院在這方面的教學和宣傳還是相對薄弱的。具體來講,比如中醫裡情緒和精神活動對人生命的影響等。又如太極拳的意念專注身體動作的形神結合的特點,對人集中專一的意識活動有明顯地增強作用,而專一的能力有益於智慧的開發和道德的涵養。中醫和太極拳可以使人透過實踐真正改變自身的意識狀況、生命狀況,這些體會尤為重要,這是在傳播中國文化中比較關鍵的內容。從理論到實踐,中國文化“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我們要把自己的這種文化特色教出來、傳播出去。

  孔子學院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為宗旨。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給世界各地的漢語學習者提供規範、權威的現代漢語教材;提供最正規、最主要的漢語教學渠道。

  孔子學院為傳播中國文化提供了載體,促進我國文化外交。語言是文化的基礎,是民族形成的基本要素。 “孔子學院”以漢語教學為渠道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讓世界各國人民更直接地接觸中國文化,更有效地瞭解中國文化。

傳統文化議論文11

  就在暑期旅遊時。我隨著父親來到北京遊玩,在旅行的路途中我們二人到訪了老舍茶館。於是也就對這裡的發展歷程略有耳聞。老舍茶館能夠從一個經營困難的露天茶攤,逐漸發展成為現在這個有著巨大的國際影響力的聲名顯赫的大茶館。這樣巨大的變化不僅僅只是凝聚了尹勝喜和尹志軍兩代人的偉大追求與刻苦努力,更是因為他們敏銳的跟隨著時代發展的需要,發現挖掘出了中囯傳統文化的魅力。而這些,也就是傳統文化的復興歷程。傳統文化的復興,必須順應著當今時代發展潮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隨著時代的不斷髮展與近幾年來經濟水平的不斷上漲,許許多多曾經小眾無人問津的事物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並不陌生。這也與現在的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比如說在前幾年前還不算太流行的漢服,如今你甚至是可以在出門逛街的時候看到有人穿著長袍大袖,衣袂飄飄地漫步在車水馬龍的街市中,這似乎也不違和。這也能體現出傳統文化的復興的其中一種方式。同樣的,也因為傳統漢服過於繁瑣厚重,眾多商家們也抓住了時代發展潮流的商業契機,在原有的歷史基礎上進行改良與加工,漢元素類服飾也應運而生。有些同袍們卻是對漢元素嗤之以鼻,認為這樣的服飾裝扮已經改變了傳統,與歷史真實的那樣已經背離,變得是不倫不類。

  可是我卻不這麼認為,漢元素類服飾與這樣的老舍茶館從某種意味上的程度上來看並無不同。二者都是傳統文化在與時代發展中的有機結合,是一種相互交融互補的關係,究其本質的初衷都是為了傳統文化的復興,這是好事。漢元素保留了漢服的版型,款式,只是讓它本身更加符合現代的日常生活罷了。若是所有人都一味地去復興漢服,不創新也不改革,只是守著歷史物料墨守成規原樣複製,這與復古又有什麼區別呢?發展的腳步是不會停止的,傳統文化也將會在將來的原有基礎上變得更好。畢竟,傳統文化的復興重點在一個“興”字上,而不是單純地生搬硬套。

  曾經在網上衝浪時看到了一個新聞,令我是啼笑皆非。某地一處有一所女德學院,說是要讓傳統文化,傳統美德復興,“三從四德”的教育理念要重新被提起來遵守。我對此不以為然,這完全就是違背了好時代的發展趨勢。男女平等本來就是時代的大勢所趨,而像“女德”這種陳舊迂腐的思想早就已經不合時宜了。這種傳統文化”是完全沒有必要去復興的,我們要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傳統文化,時刻謹記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這樣,復興才有它本事存在的真正意義。

  對傳統文化的復興之路是十分漫長的。我們要利用好其自身深厚的魅力,同時也要抓住時代發展的契機。復興是變得更好,而不是固守封建。

  讓我們用自己的力量,努力奮鬥,將那些流傳下來的美好的傳統文化復興傳承下來吧!

傳統文化議論文12

  這個學期我選修了古代神話傳說與藝術這門課,經過這一個學期的學習以及老師精彩的講授,我對古代神話所具有的特殊魅力有了初步的認識,併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中國神話傳說是中國文化與歷史的瑰寶,是中國歷史文化的傳承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透過口耳相傳或者文字記載等各種形式流傳。神話故事主要是由於當時生產力水平低下,古代人們對一些自然現象無法做出合理解釋,於是透過自己的想象誇張的虛構了一些諸如創世的神仙、破壞人間的鬼怪之類的形象,並且把自然力擬人化。

  中國神話與西方神話是不同的,他的不同之處就在於西方神話則是嚴密體系,而中國神話是零散體系。中國神話往往表現了古代人民對自然力的鬥爭和對理想的追求,其中絕大部分的神話具有極為鮮明的尚德精神,還有對人間美好愛情的嚮往,這些題材內容和各種神話人物對歷代文學創作及各民族的史詩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影響,對後世作家的藝術虛構及浪漫主義創作方法的形成都有直接淵源關係。同樣,不少神話故事直接引發了作家和藝術家們的創作靈感,為他們提供了藝術創作素材。同樣,藝術家們諸如《精衛填海》《白蛇傳》《嫦娥奔月》之類的歷史神話傳說作品問世,也能更好的宣傳我們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道德情操。

  中國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國家,同樣也積澱了代代傳承的中國神話,中國神話傳說不僅有對藝術家的靈感的啟迪引導,同樣為藝術創作提供了寶貴的藝術素材,由此可見,神話傳說和藝術創作存在著緊密的聯絡。現以徐悲鴻的作品《愚公移山》為例,分析中國神話傳說與當代藝術創作的關係。

  愚公移山是我們中國家喻戶曉的勵志神話故事。它宣揚的是一種不畏艱難,有恆心,有毅力的品格,透過這個神話傳說,我們可以看到中華民族固有的英雄氣概、崇高的理想、博大的智慧、美好的追求以及為真、善、美獻身的精神。我國著名作家、評論家茅盾就曾說過:“神話是一種流行於上古時代的民間故事,所敘述的是超乎人類能力以上的神的行事,雖然荒唐無稽,可是古代人民相互傳頌,卻確信以為是真的。”愚公的精神堅定不屈,堅持不懈,歷來為人們所稱頌,人們堅信神話中愚公精神的現實存在,這也引發了正處在抗戰時期的徐悲鴻的藝術創作源泉。

  《愚公移山圖》極具現實意義。它作於1940年正值中國人民抗日的危急時刻,畫家意在以形象生動的藝術語言表達抗日民眾的決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眾去爭取最後的勝利。1940年,徐悲鴻應印度詩哲泰戈爾之邀,赴印度國際大學講學,並在加爾各答舉行畫展。在印度,他創作了3幅《愚公移山》。徐悲鴻之所以鍾情於愚公移山這個傳說,可以說這是源於他的抗日情結。幾幅《愚公移山》的畫面以艱苦卓絕的精神和必勝信念震撼人心。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徐悲鴻是想以自己的畫筆為堅強不屈的同胞寫下無愧於時代的偉大形象。因為徐悲鴻相信,中國人民以愚公移山精神經過艱苦奮鬥,一定能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

  畫家徐悲鴻在處理這個故事時,著重以宏大的氣勢,震人心魄的力度來傳達一個古老民族的決心和毅力。從他的畫面空間佈局來看,

  他做了數十幅小稿反覆修改,最終以從右至左,從前往後的格局展開畫面。畫面右端有幾個高大健壯、魁梧結實的壯年男子,手持釘耙奮力砸向黑土。其姿勢不一,或瞠目,或吶喊,或蹲地,或挺腹,動態都呈蓄力待發之狀,有雷霆萬鈞之勢。這群呈弧形分佈的人物佔據畫面大部分空間,人物頂天立地,有撐破畫面之感。根據構圖需要,左側畫面的人物排列較為鬆散,人物或高或低,樹叢小景置於其間。老翁似乎正語重心長的對下一代人敘述自己的願望和信心,描繪著未來的美好景象,這組人物顯得神情自然逼真,姿態生動自如。

  愚公移山這個古代神話故事不僅激發了畫家家徐悲鴻的藝術創作靈感,而且在戲劇上也給眾多藝術家很多創作靈感。

  “愚公移山”這樣一個流傳久遠極富傳奇色彩的故事,過去從未在戲曲舞臺上有所呈現,豫劇《愚公移山》恰好填補了這一不該空缺的空白。大型抒情寓言豫劇《愚公移山》以其磅礴的氣勢、震撼人心的力量,獲河南省第十一屆戲劇大賽文華獎。今年8月,《愚公移山》又參加了“向祖國獻禮――慶祝新中國成立60週年河南省優秀劇目北京展演月”活動,於8月20日、21日在北京長安大戲院舉行了兩場演出,得到首都觀眾的歡迎和專家的好評。豫劇《愚公移山》的藝術家們馳騁想象的翅膀,運用寓情於理、寓真於幻的手法,對寓言的情節格局、人物關係進行了大膽的豐富和非凡的改造,設定出堅實而鮮明的戲劇衝突,確立了最高任務、總體懸念和鮮明的動作線。全劇沒有停留在是“移山”還是“搬家”之類的概念層面的爭論上,甚至沒有多少移山場景的正面展現,而著重於展示描摹移山過程中以愚為主的各類人物的心靈、精神、情感、命運的圖景,編織出衝突強烈、情感沸騰、跌宕起伏、引人入勝的好戲。

  由此可以看出,中國當代的藝術創作可以藉助中國古代神話為依託,使得藝術作品通俗明瞭,增添內在精神氣質,並適時宣揚自古積澱的傳統美德,以激勵他人。同時,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也借當代藝術的創作更為世人所熟知併發揚光大,成為神話傳承的另一種方式。

傳統文化議論文13

  淺談中國傳統文化發展

  摘要: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它不僅對中華民族的歷史和 現實產生著深刻的影響,也對世界文化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足以使中國人、海外華人引以榮耀和自豪,它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凝聚力。

  關鍵詞:傳統文化 發展 文明 精神

  正文:

  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它不僅對中華民族的歷史和現實產生著深刻的影響,也對世界文化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足以使中國人、海外華人引以榮耀和自豪,它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凝聚力。近代落伍了的中國正在走向現代化,雖然中國人的思想觀念,思維、行為和生活方式都在發生著重大的變化,中國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轉換和發展,但是這種轉換和發展本身就是從傳統開始的。中國傳統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形態,本身具備文化科學價值,它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歷史遺產在現實生活中的展現。但是現在不少人有這樣一個幻覺,以為只要中國還在,中國人還在,普通話還在,關於中國的學問和文化遺產還在,中國的傳統文化就還安安穩穩地存在著,甚至是發展著,不管是令人欣喜地還是令人討厭地。所以我們會同時聽到“二十一世紀將是中國文化的世紀”和“走向開放的中國仍然面臨剷除封建主義的重任”的聲音。可是現在的問題恰恰在於,這兩種似乎對立的說法的共同前提,即中國傳統文化的活生生的存在,幾乎快要消失了。

  如果把中國的傳統文化比喻成漂亮的羽毛,那麼倫理道德就是皮,羽毛是根植在皮中。如果我們連自己的根本都做不到,又怎麼能很好的展示自己羽毛的風采呢?如果我們自己連賴以生存的傳統倫理道德都拋棄了,何以將傳統文化繼承下去呢?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儒家乃至傳統文化中的獨特是否還活在人們心中呢?情況似乎是:儘管還有殘存,但已岌岌可危。經過白話文運動和以拼音文字為目標的簡化字異變,再加上民國後禁止在學校中讀經,以及語文教學中的西式“科學化”的影響,當今的

  年輕人極少能夠直接進入傳統文化的語言世界,即能夠直接閱讀傳統經典並能用古文寫作散文和詩詞。傳統語言目前只能以“成語”、“引語”一類形式殘存於人們的話語。看看他國的做法吧,印度人在建國後,花大氣力復活梵文這個早已死去的古代文字,法國政府為了維護純潔法語、對抗英語的話語霸權也是不惜工本,而中國人何以對維繫祖宗文化的語言龍脈就如此絕情?在成年累月地閱讀和體會通俗文和英文之後,偶一讀到古文,那種領會的透亮、親切和理解的豐富入微讓人如飲仙釀。中文的悠久、豐厚和靈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無與倫比的,摧殘它真比砍伐原始森林、變草原為沙漠還充滿罪過。

  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不能僅僅做一個博物館或者只是

  把傳統文化用聲音和影像儲存起來。而應該是一種生活方式和行為準則,是一種活生生的東西。對傳統文化的保護並不是讓其凝固而無法變遷,這樣做的後果事實上是讓傳統文化失去應有的生命力。同時傳統文化的保護也不是對其進行隔離,跨文化的接觸和族際之間的互動也是一個文化自身發展的必須。因此那種認為傳統文化的保護就是將其一切傳統都原封不動的保留,甚而採用與外界隔絕的方式,人為地阻絕其文化的變遷的思想是不妥當的。無論是流於形式或刻板的“仿古”現象,還是僅僅加以儲存和記錄,都不是真正的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正確認識和理解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才能讓傳統文化得到順利的發展。有些人一提到傳統文化就會想到那些封建習俗和生活方式,比如穿長袍、留長辮、讀文言文和繁縟的禮節,傳統文化更不是裹小腳、童養媳、一夫多妻、三從四德等封建習俗;當然也不僅僅只是民風民俗、民間工藝、傳統節日、戲劇文學、園林建築、琴棋書畫等外在的表現形式,其實更重要的是傳統文化所體現出來的那種一種信仰、精神和一種價值觀。

  就拿中國的傳統節日來說吧,“清明節”表面上看祭掃和修整祖墓,其實更是一種對祖先的懷念;還有“重陽節”,古代是要祭饗天帝和謝祖先恩德的,之後又添加了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內涵,這兩個節日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孝文化”。還比如“端午節”難道僅僅是吃粽子、賽龍舟嗎?“端午節”體現的是一種愛國的精神和對愛國人士的一種敬仰和尊重。春節民間有祭灶神、放鞭炮、大掃除等風俗習慣;祭灶神是對賜予我們食物的灶王爺表達感恩之情,而放鞭炮和大掃除則是寓意驅趕災難和破舊立新的願望以及辭舊迎新的祈求。另外中

  國古典戲劇文學大多是宣傳懲惡揚善、體現仁義道德和真善美的傳統思想。中國傳統文化所具有的強調客觀以及包容的理性精神,與西方傳統文化所擁有的科學和寬容的精神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它們都符合人類社會的文明和思想進步。因此,我們根本不必對中國傳統文化抱有一種失望乃至鄙視甚至徹底擯棄的悲觀態度。西方文化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原來就具有的寶貴之處。 文化與文明是有著本質不同的。前者是人類社會在進化過程積累起來的一種自然意識,有著顯著的時空侷限性;後者是人類社會對自身文化進行反省反思後形成的一種自覺意識,具有跨越時空的普遍性。任何傳統文化,都有著其自身產生、存在和發展的歷史理由,但也有著進一步按照科學和理性的精神加以改造和提升的必要。對待中國傳統文化,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以現代文明的眼光來重新審視它,並引入科學和理性的方法來改造它、提升它,使之更加符合人類文明進步的大趨勢,並更好地為人類社會和世界文明的進步發揮其應有的價值和貢獻。

傳統文化議論文14

  “精忠報國”四個大字,產生了如此巨大的震撼力量,因為,它不光鐫刻於岳飛光輝的一生,更深深鐫刻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之中,鐫刻在這五千年曆史所鑄造和積澱的民族心理之中。

  一、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

  公元前327年春天,鄭國商人弦高趕著一群牛去做買賣,突然發現秦國軍隊正開過來偷襲。它知道鄭國毫無準備,靈機一動,一面讓人飛報國內,一面自稱是鄭國的使臣趕去求見。

  秦軍將領聽說鄭國使臣來了,大吃一驚,趕忙召見想探探虛實。弦高不慌不忙地說:我們國軍聽說貴軍要來敝國,特派我送上四張熟牛皮和十二頭肥牛來犒勞您。

  秦將一聽,以為鄭國有了準備,只好撤軍回國了。

  這個故事,就叫“弦高犒師救國”。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是明末清初傑出愛國思想家顧炎武(1613年至1682年)的名言。“匹夫”,即弦高這樣無官無貴的普通老百姓。顧炎武的名言,就是對歷史上無數這樣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蹟的高度概括。

  在弦高所在的春秋時代,“國”與“天下”還不是一個概念。“國”是指周王朝分封的各個諸侯國,它們名義上都受周天子統轄。“國”字繁寫為“國”,是“口”和“戈”被一個大方框封閉而成,“口”代表人口、人民,“戈”代表兵器、軍隊。不過,最早那個大框是在“口”和“戈”的外面,大概是城牆的意思;可見那時的“國”表示諸侯國,或其都城。後來,“方框”把“口”、“戈”封在裡面,就有了邊界的意思;這說明,“國”已經有了不可侵犯的含義,即現在所說的“主權”。反映這種變化,春秋時有個叫趙子文的說過“臨患不忘國,忠也”,戰國時又有“國軍豈能無國”的說法,弦高犒師救國,就是較早的“愛”諸侯國的例子。《左傳》中還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晉國君主在軍器庫看到一個戴著南方式樣帽子的囚犯,問他是誰,原來是鄭國獻來的俘虜。晉侯放了他,讓他奏樂,“楚囚”只奏楚國樂曲。晉侯很感動,說他不忘故國,是個君子,就把他放了。

  那時楚國偏出長江中游,走了一條與中原諸國不同的發展道路,有自己王正的歷史文獻和圖特的文化風俗。所以楚國人愛“國”情緒特別強烈。屈原(公園前340年至公元前278年)就是一個傑出的代表。他出身楚國貴族,主張聯合齊國,提抗當時強大的秦國侵略。被奸臣排斥後,有人勸他道別國去一展才華,他堅決拒絕,始終不離開楚國。他在長江以南流浪,寫下了《離騷》、《國殤》等偉大的愛國主義詩篇,而且皆“書楚語、用楚聲、記楚地、名楚物”,故名《楚辭》屈原的作品是楚國人民愛國主義的最強音。

  二、“家國同構”與中國人民愛國主義傳統的文化特徵

  “位卑未敢忘憂國”、“匈奴未滅,何以為家”、“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振興中華,從我做起”… 世界文明史上,有哪一個民族創造出這麼多類似“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樣把國家、民族與個人、家庭如此緊密聯絡起來的名言警句?

  愛國是世界各民族共通的思想情感,存在於各民族歷史文化遺產之中,但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傳統不但有這十分悠久的歷史,而且有著獨特的人文文化的特質。這一點,可以從我們咿呀學語起來就無數次重複過的兩個常用詞彙—國家、祖國—忠挖掘出來。

  “家”,從字形上看,是代表屋頂的“ 宀”下面有一頭豬(古作是豕);一看就知道,這是一個農業家庭。“祖”是指祖先、祖宗,則屬於“家庭”在歷史方向上的追溯。“國”與“家”、“祖”與“國”的頻繁連用以至成為現代最常用的合成詞,再清楚不過地說明:在中國,國與家之間,有著任何民族都難以比擬的最緊密的聯絡。

  正因為在中國古代社會忠“家”與“國”存在著這種天然的緊密的聯絡,所以,到戰國時代,孟子等思想家就開始“國”“家”兩詞連用,並出現“親民如子、愛國如家”的觀念,由此發展處“家國一體”的獨特的中國政治倫理。

  “岳飛刺字”就是家喻戶曉的一個典型例子。

  岳飛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他從小參加農業勞動,很孝敬父母。當時國家有難,他立下報國壯志,練習武藝,研讀兵書。參軍前,母親為了堅定他的鬥志,用鋼針在他背上刺下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在以後的戎馬生涯中,岳飛時時刻刻牢記著四個字,終於成為一代名將。

  我們知道,愛國主義貝萊是古今中外人皆有之的最樸素、最自然地情感,而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之處,就在於它長生於(和服務於)“家國同構”的社會基礎,把這種樸素的情感倫理化、道德化,而且自幼培養,成為一條規範化的人生道路,成為一種全民族的思維定式。著在世界各民族忠實第一無二的。所以沒贏過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說:“幾千年來,中國人比歷史上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幾億民眾從政治上團結起來。”

  家國一體,同祖同宗,成為五千年來維繫中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支柱,中華民族具有無比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她很早就形成民族大融合的大一統國家,而且分久必合、屢挫屢起,最深刻的原因就在這裡。近代以來,中國落伍了,亡國滅種的危機沉重地壓在炎黃子孫的心頭,但是作為19世紀末唯一未被完全殖民化的古老民族,中國人的反抗和鬥爭,一次又一次打碎了西方列強的瓜分夢想。中國、中華民族,是世界上任何力量也整固不了、滅亡不了的。世界史上的這個奇蹟,同樣離不開中國愛國主義的獨特傳統和深厚根基。

傳統文化議論文15

  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瑰寶,是五千年曆史長河沉澱的最耀眼的明珠。它們久經打磨而更加韻味悠長。行走在過去和現在,我從地上拾起一顆美麗的珍寶——詩詞。

  很小很小的時候,我便在媽媽的影響下接觸了唐詩。它們比兒歌更加朗朗上口,比音樂更加婉轉動聽。手捧一本《唐詩三百首》,我喜歡指尖劃過書頁上帶有淡淡墨香的詩句,喜歡從唇間輕輕吟出兩句詩,“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我與詩詞的緣分,大概就是那時結下的。

  現在,我仍然喜歡詩詞,那份最初的,純粹的愛。學業壓力漸漸增大,我讀詩、寫詩的時間少了,我便愈加珍惜地品味我與它一起的時光。

  獨坐床邊,拿起一本詩詞翻閱。比起詩,我更喜歡詞,因為律詩雖然工整,但總給我一種束縛感,而且相似的句式與詞相比,略顯乏味。特別喜歡宋朝女詞人李清照的詞,婉轉柔美,淡淡的,淡淡的,引起千絲萬縷的愁緒。“悽悽慘慘慼戚”幾個疊字就傾盡心頭所有的愁,“載不動,許多愁”,愁重舟輕,舴艋舟都載不動的愁,這痛苦該多大,哀愁該多深啊!李清照的詞多是傷感的,這與她的經歷密切相關。她國破家亡的悲傷,透過哀婉悽苦的詩句直抵人心。多數時候,我讀詩並不完全懂其中之意,但這並不影響我對它的喜愛。像柳永“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不需多言,一切盡在不言中。對於唐詩,我最喜歡的一是那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雖然後來得知作者的人品與詩句不符不免失望,但對詩本身仍十分喜愛。二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這些詩句引起了我內心深處的感動與震撼,又難以言表。或許我與詩詞就是這樣,一切盡在不言中,心靈的感觸勝過了千言萬語。

  詩詞,是無比美麗動人的,它是一種情感的美麗載體。把它傳承下去,不僅僅是這樣一種形式的學習,而是學會如何用最美的方式表述內心的情感。我有時有了靈感,便常常寫些詩保留下來。往後再看時,回味無窮。我們都應傳承這種美好的文化,讓它們永久在歷史長河中閃耀。

【傳統文化議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