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擺渡人讀後感

擺渡人讀後感

擺渡人讀後感(通用20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擺渡人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擺渡人讀後感 篇1

  陽春三月,於報紙的某個角落得知《擺渡人》這本書,前往書店匆匆買來,翻開那一刻,感覺有點獨特,有點懸疑,有點浪漫,隨著情節的展開,平靜的心開始經歷了害怕,緊張,纏綿,堅定。

  書中講述的是一個父母離異性格內向的小女孩迪倫獨自一人坐火車去見自己的父親,火車在透過一個隧道時失事,迪倫醒來時以為自己是這場事故的唯一倖存者,其實她是唯一的遇難者。走出隧道口和小男孩相遇的是迪倫的靈魂,小男崔斯坦就是她靈魂的擺渡者,將剛剛去世迪倫的靈魂從荒原擺渡到另一個世界。在跨越荒原的日子裡,崔斯坦一直保護迪倫,兩人相依為命,產生了愛情。當迪倫跨越荒原成功擺渡到另一個世界時,因留戀小崔斯坦而找到了回到荒原的辦法,二人一起從荒原逆行回到了人間,達到了圓滿,結局讓讀者回味無窮。

  沒讀這本書之前,我常常想,是不是每個人的存在都是因為我們被需要著?正如書中寫道“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迪倫走出火車殘骸第一眼見到的是她靈魂擺渡人——崔斯坦。他自然而然地帶領著她,保護著她,穿越茫茫荒原,戰勝了狡黠的惡魔,護送她的靈魂到達應該去的地方。不同於以往任何一個被擺渡的靈魂,在知道自己已經死亡的事實後,迪倫沒有頹廢和消沉,而是淡定地接受了死亡的事實。崔斯坦用不變的承諾,勇往直前的行動,擺渡了迪倫的靈魂,陪她抵達幸福的彼岸。她在崔斯坦的引領下,與如影隨形的惡魔們勇敢抗爭,從最開始的依靠,信賴,慢慢變成了純潔的愛戀。正如封頁所設計的一樣,在烏煙瘴氣的荒原,有一束光在那裡熠熠生輝,那一束光預示著的應該是一種順理成章的完美愛戀。

  我們不知道人死後是什麼樣子的,難道真的有靈魂這一說嗎?記得有位專家說過:“這世界有太多永遠解不開的秘密。比如,人死了到底有沒有靈魂,到底有沒有另一個世界的存在,這沒有人能親自實踐過後再回頭告訴世人答案。”我一直有像那位老者一樣對死亡保持好奇心,亦或相信還有另一個世界的存在。靈魂到哪裡去了呢?作者克萊兒·麥克福爾想象出了這樣一個虛幻的空間,製造了路上的艱難。人死後,在你靈魂和肉體脫離的那一刻,在人間的邊緣你的擺渡人會在那裡等著你,帶你走向安全屋,走過荒原,穿越黑海,戰勝惡魔鬼怪,到達另一個你想去的世界。百折屈撓的經歷以及另一個世界安逸生活告訴讀者:其實,死亡並不可怕,人死了會有靈魂擺渡者的引領和保護,只是離開了一個現實宇宙能看見的世界到達另一個世界而已。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在荒原,崔斯坦是迪倫的擺渡人,他引領著迪倫經歷了最初知道自己死亡時的疑惑不安,到接受現實,適應現實,他完成了他擺渡靈魂的“工作”;遇到了迪倫後,崔斯坦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這份“工作”,從最初的投入到逐漸的冷漠,到刻意的迴避情感,再由頑強的迪倫用愛來點燃他逐漸堅硬的心房,擺渡人溫婉而自然地進行了轉換,迪倫此時又成為了崔斯坦的擺渡人,她伸出手指,“扣”起他的手,開始堅定不移的指引崔斯坦來嘗試著進入到她的世界,迴歸人間。這足以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心靈的擺渡人,都有自己心像所投射出來的荒原,或風景清麗,或障煙重重,有懸崖峭壁的起伏,有深不可測的黑水。正如現實生活中,善惡都由自己擺渡,你選擇做什麼性質的人,行動和意念的支配都由你。消極的情緒,萎靡的狀態,自私,兇惡,衝動,沒自信等等負面的標籤你可以往身上貼,最後形成一個糟糕的人這也是你自己造成的。我們有權擺渡自己的心靈,完美自信,積極向上,友善,寬容,慈愛。其實做到這些並不難,關鍵看你對生活的態度,你想要將自己的心靈擺渡到哪個河岸,你執念於什麼,你將得到什麼。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輕輕合上這本書,忍不住眼角溼潤,很久很久都沒有被自己所感動了。原來,讀懂了《擺渡人》我們也就讀懂了自己。我們所信奉的,所心儀的,所選擇的,就是需要我們自己不論任何艱難險阻,都要去實現的,因為,我們自己就是我們的擺渡人!只有心懷希望,努力生活,才會面朝陽光!

  擺渡人讀後感 篇2

  人的生命由生到死究竟經歷了怎樣的過程?人是否有與軀體合為一體的靈魂?人死後靈魂是否能夠遊離於軀體之外而獨立存在?這些問題,活著的人無從回答,死去的人無法回答。記得以前看過一篇報道,歐洲科學家們曾對那些起死回生的人進行訪談,他們當中的有些人證實死後確實經歷了靈魂飄離軀體而獨立存在的過程,然而現代科學卻無法運用實證手段來加以證實,因此這個問題目前仍只能停留在宗教或哲學層面上。

  當哲學(宗教)和科學無法滿足人們對於探求未知的渴望時,文學創作的獨特功效就顯現出來了。英國女作家克萊兒?麥克福爾的長篇小說《擺渡人》(FERRYMAN)就選取了人由生到死的過程作為故事發生的背景。按照她的設計,人們在現實世界的死亡僅僅是軀體的死亡,因此軀體必須留在現實世界裡,而人的靈魂仍然活著,但是靈魂必須離開軀體,去到另一個地方。從現實世界的“這個地方”到達另外一個完全陌生的“那個地方”,需要穿過一片充滿兇險的荒原,這裡自然環境極其惡劣,天氣寒冷、陰雨綿綿、山高坡陡、道路泥濘,有點兒類似於但丁《神曲》中的煉獄,更令人恐懼的是在陰影之中隱藏著無數面目猙獰的惡魔,他們貪婪殘暴,如同揮之不去的夢魘死死纏住你,只要一有機會就會瘋狂地撲上把你撕碎、吞噬。“這些惡魔是無論什麼靈魂都來者不拒,照單全收的。但純潔的靈魂對他們來說就如一頓大餐。”(P086)當現實世界中的人不幸死去,無論因何而死,他一生的善惡都歸零了,因為他的軀體已經留在現實世界,而他的靈魂則離開軀體,由專人引導穿過荒原,去往“那個地方”,這個引導他的人就是他的靈魂擺渡者。其實,我們對於這種奇妙的構思並不陌生,因為這個擺渡者與我國民間傳說中的黑白無常非常相似,他們都是陰間地府派往人間來勾魂收屍的。當然,小說作者的用意並不在於編寫一個離奇的故事來滿足人們獵奇的心理,她希望能夠借用這個故事構架來發揮治療人們心靈創傷的特殊功效,所以有人評論說這部小說是“令千萬讀者靈魂震顫的心靈治癒小說”。

  小說的故事情節很簡單,女主角迪倫剛滿15歲,然而在她的生活中卻沒有愛,甚至也沒有親情和友情。她在一次火車事故中不幸成為“唯一的倖存者”(其實是唯一的死亡者),她的靈魂離開了自己軀體,離開了事故現場,也離開了現實世界,跟隨著她的靈魂擺渡者崔斯坦開始了他們的靈魂之旅。崔斯坦是一個16歲的帥氣小夥子,但是由於職業的關係,他總是與迪倫保持距離。他們在穿越荒原的過程中,經歷了許許多多的磨難與兇險,有幾次他們差點兒被惡魔吞噬或葬身湖底。他們之間的關係也從相互排斥到相互信任,從相互信任再到相互關心,最終發展到相愛。儘管他們不是同一類“人”,他們之間是不可能、也不應該發生愛情的,但是文學無所不能,他們確實相愛了,而且愛得那樣誠摯、熱烈(其實這類題材的文學作品很多),於是讀者再次體會到愛情的偉大,愛情可以延伸到人類想象力能夠涉及的所有領域,改變一切不可能改變的現狀。在閱讀過程中,隨著情節的發展,讀者完全陷入恐懼、焦慮和絕望的情緒之中,而且心情極其壓抑,壓抑到窒息,因為所有人都在為他們不可能有結果的愛情擔憂,尤其是希望越來越渺茫的時候,我相信所有人的情緒已經跌到了冰點!

  如果這部小說的主題僅僅停留在愛情層面上,那麼就太平庸了。當讀完這部小說後,讀者掩卷長舒,此時才發現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確實經歷了一次“心靈治癒”體驗,這種體驗是被作者精心設計出來。就如同心理諮詢師一樣,作者用故事情節為讀者設計了每一個階段的心理體驗,於是讀者按照安排的情節一步步地進行心靈體驗,百折千回,最終達到“心靈治癒”的終點。也許這就是這部小說的特別之處和特有功效,我不知道應該把這類小說歸之於什麼類別流派,我也不知道這是一種什麼樣的閱讀方式,姑且稱之為心靈體驗式閱讀吧。

  至於我,是否透過這樣的閱讀達到了“心靈治癒”效果?我確實無從回答,因為每個人的心理狀態和心靈創傷是不一樣的,有的可以透過閱讀治癒,有的則根本無法改變。但我相信,但凡注重內心體驗精神享受的人,讀了這部小說,或許可以緩解一些莫名的恐慌和無形的壓力。

  擺渡人讀後感 篇3

  我曾在很多個夜晚讀它,甚至是每當興致高昂或倍受觸動之時忘我地朗讀,它幾乎滿足了我對愛情故事的所有幻想。雖然它並未以令人心痛卻深刻的悲劇結尾,但它卻圓滿了千萬少女的心,包括我。——前言

  拿起《擺渡人》一書,看到其封面上寫著這麼一句話“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正如每位女生一般,對任何一句很是觸動我的話都抱有極大的興趣。顯然,我因這句話與它結緣。

  小說寫的是一名十五歲的單親女孩迪倫,這時刻的她面對的周遭一片狼藉:與母親總是無話可說,在學校裡經常受到同學們的捉弄,並且唯一能談得來的好友也是因為轉學而離開了,這一切都讓迪倫感到無比的痛苦。這是當時故事發生的背景,在這悽苦的背景下,主角迪倫變得好像無所依靠,於是才有了接下來發生的故事:她決定去看望久未謀面的父親,而在去往的路上卻是發生了奇幻動人的故事。

  迪倫遇上了她生命中的擺渡人,一個存在為了幫助他人順利進入輪迴的角色。他們的相遇可以說是在故事開始就便註定了的,男孩的出現徹底打破了迪倫枯燥而平靜的生活,在她的世界裡掀起了驚濤駭浪。

  在迪倫最孤獨的時候,在她無助的靈魂爬出失事的殘骸時,面對一片蕭索的荒原,一個男孩坐在小山坡上,安靜的看著惶恐的她,他笑了,漫長的等待終於是迎來了結果,他要開始一段守護的歷程了。

  作為擺渡人,崔斯坦總是不知厭倦的重複著相同且乏味的工作,他要變成被擺渡的人心中嚮往的模樣,並且時時刻刻的保護他們,當他像往常一樣開始擺渡的過程中,他發現迪倫與他之前擺渡的所有人都不一樣,當迪倫在生存,死亡與愛面前,做出了與他人不一樣的選擇,她有愛,她並不懊悔自己的死亡,反而特別享受這段路途,成了解脫。與崔斯坦在一起的時光讓她產生了愛意,這段愛意讓崔斯坦從麻木的擺渡人思想中走了出來,曾經是擺渡別人的擺渡人現在也因此而被影響,去嘗試窺探自己內心的渴望,從而誕生了奇蹟,脫離了擺渡人職務的限制。

  有人說人生就是一趟列車,人來人往,上上下下,遇見的人影不計其數,但大多恍若雲煙,真正值得你守候的是那個一直在車上等待你的那個人,那個人或許是你的擺渡人也可能是等待被你擺渡的人,擺渡和被擺渡的關係不是絕對的。正如擺渡人一般,崔斯坦是迪倫從人間到天堂的擺渡人,而迪倫則是崔斯坦從荒原到人間的擺渡人。

  沒有早一步,沒有晚一步,他們都是為彼此而生。

  正如書中所說,每個人都有自己心像投射出來的荒原,或風景清麗,或障煙重重,有懸崖峭壁的起伏,也有深不可測的黑水。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所投射的荒原下,到底還隱藏著些什麼。哪怕是你心底裡最深的期翼,你都不一定會明瞭,那到底是什麼。對迪倫和無數孤苦無依的靈魂而言,荒原的風景如同一面鏡子,折射出他們內心的景象。你哭泣,世界便因你狂風大作,陰雨密佈;你歡笑,身邊就是燦爛暖陽,靜謐湖水。你用什麼樣的心情去看待荒原,荒原便會回報給你加倍的體驗。

  當每個人不清楚自我狀況的時候,都是被引領的,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是在哪裡的時候,都只能被動而無奈的接受被引領。所幸,迪倫有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她要帶著崔斯坦一起回到生界,最終她成功了。

  是啊,靈魂的擺渡人,單單只是那一束光的靈魂,他們只有工作,循規蹈矩的做著相同的工作,有思想,有感覺卻沒有感情,沒有家,沒有愛。我想這就是其和人之間的區別,但當迪倫出現以後在他的世界以後,一切都在發生著改變,他對她有了感情,迪倫又把荒原定義為了他們的家,甚至大聲說出了她愛他,或許這就是上帝立下的規矩,如果擺渡人能從乏味的工作中尋找到這三點,那麼他就可以脫離這片荒原,體會人生的百味。所以說上帝是公平的,它允許迪倫逃出死亡,允許擺渡人逃離荒原,它從不會阻止你,攔截你,只是看你有沒有足夠的勇氣足夠堅定的心。

  “怯懦囚禁人的靈魂,希望令你感受自由。強者自救,聖人渡人。”而迪倫用生命與靈魂的不懈追求告訴我們,禁錮我們的從來都不是有形的枷鎖或隔門,而是來自我們心底的怯懦,對未知世界的恐懼與擔憂。你的信念決定自己的人生,只有無所畏懼的自由靈魂,才能抵達甚至改變美好的彼岸。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擺渡人讀後感 篇4

  你不用害怕,我會保護你的,我保證。——克萊爾·麥克福爾

  15歲的女孩迪倫,原本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善良的單親女孩兒,生長在單親家庭中青春期的叛逆,和彷徨,竟然最終和母親已經到了無話可說的地步。在學校裡,她看不慣別的學生的壞行為,她融不進他們的圈子,她的好朋友也轉學到遠方,這時,也和別的學生格格不入,她覺得很孤獨,她覺得她是一個不被人愛的人,她想要走出去,她想要逃離,走出這困住她的這個牢籠,去尋找那個多年前,和母親離婚後,就獨自離開,而從未謀面的爸爸。可是火車在奔赴爸爸身邊的途中,過隧道的時候,卻突如其來的發生了交通事故,當她在巨大的昏厥中醒來的時候,她迷茫地發現,她竟成為了事故的唯一的倖存者。

  黑暗中,模糊的粘粘的液體,還帶著體溫的,軟軟的身體,在她面前,橫七豎八的撞著,拌得她的身體跌跌撞撞,她不敢去想,她也不敢去觸控,她吼叫,但無人應答,哪怕一聲輕微的人的語言。

  當她穿過,自己的恐懼,無助和憂傷,終於,跌跌撞撞地走到隧道口時,她竟然發現,有一個男孩兒,在隧道的出口,就那麼看著她迪倫大喜她,主動打著招呼,她,終於不再一個人啦,她已經害怕了孤獨,好在,有一個活生生的人,站著她面前,哪怕不語。

  她知道,她不孤單啦,前途,終有人與她同行她知道了他的名字一一一崔斯坦

  他們並排艱難的走在荒原上,雖然一前一後,他也不怎麼說話,但迪倫知道,終於有一個人,是和她同行的。當迪倫,第一次面對惡魔的襲擊,當崔斯坦,冒著生命的危險,和惡魔搏鬥,只為了救她,她是震撼的……

  終於,他們倆擺脫了惡魔的襲擊,成功地奔赴到那個,如諾亞方舟般存在的"小木屋",把惡魔阻擋在在小木屋外,看著惡魔們,一個個恐懼的面容,發出不甘心的憤怒的`嘶吼時,迪倫看著,那個為了他,而身上掛滿了一些傷痕,但仍表現出無所謂的,生火的崔斯坦,心裡生出一種異樣的情愫,這是在荒原的第一個傍晚,她才真的認識到,自己已經是死了,而現在飄著的,是她的靈魂。

  而每一個人的靈魂,都有自己的棲息地方,在那個地方,你會見到曾經死去的人,和你會靜靜的等待,將要到來的人想要達到勝利的彼岸,想到達靈魂淨化的天堂。她的靈魂,就必須穿過荒原,躲開惡魔的一次又一次,一波又一波的吞噬,才能抵達那靈魂的棲息地一一天堂。

  一旦在路過荒原的這些天,她不小心被惡魔吞噬,她也將會永遠永遠變成惡魔……崔斯坦,是她的靈魂擺渡人。她,也是崔斯坦萬千擺渡過的靈魂中的極普通的一個。

  我引導靈魂穿過荒原,保護他們免遭惡魔毒手,我告訴他們真相,然後把他們送到他們要去的地方。崔斯坦對迪倫說:他以為的迪倫會恐懼,他以為的迪倫會像別的那麼多他擺渡過的,知道自己已經死了,就,一點生機也沒有,機械的,庸庸碌碌的,如行屍走肉般,麻木的靈魂一樣,但奇怪的是,迪倫並沒有,她反而平靜的接受自己離開人世的現實,但仍想活著的人一樣,和崔斯坦開著玩笑,儘量像生一樣展示出人最美的狀態。

  白天的荒原,或狂風暴雨,或豔陽高照,都是迪倫心境的反映,在相扶相持的過程中,在崔斯坦一次一次替她抵擋向她襲擊的惡魔的時候,兩顆年輕的心,反而在共同的磨難中越靠越緊……

  迪倫逐漸愛上了崔斯坦,愛上了她的靈魂擺渡人,而擺渡人崔斯坦,也第一次,愛上了這一個他擺渡的靈魂……

  但可能嗎?在荒原,在小木屋,他可以替她一次又一次的抵當惡魔的襲擊,哪怕被被惡魔嘶扯得血淋淋,他也捨不得她受一點傷,儘管他知道,迪倫的傷很快就會癒合……

  他不再認為把她帶到另一個世界只是執行任務,崔斯坦一路陪伴迪倫給了她溫情,他幫她洗衣服,晚上睡覺時守護著她,並給她講他遇到的一個個靈魂的故事。

  其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何嘗不是在穿越自己人生的荒原。一路走來,遭遇數不清的困難,數不清的打擊、嘲諷與詆譭,一旦鬆懈了,放棄了,就會被拉下水去。

  所有的荒原也有盡頭,當我們憑藉勇氣、信念、堅韌,戰勝了恐懼、膽怯,懦弱,以及內心的陰暗,也就成功穿越了自己的荒原。

  只要你敢去,

  就一定能渡過你的荒原,

  找到你的擺渡人,

  向死而生,渡人即渡己。

  你,還在找你的擺渡人嗎?

  擺渡人讀後感 篇5

  《擺渡人》這部心靈救贖的小說,是講述了迪倫和崔斯坦的相互靈魂救贖的愛情故事。迪倫是一個在單親家庭長大的性格內向的女孩,母親是一個缺乏安全感比較焦慮且不理解她內心的需要的媽媽,在校經常被同學捉弄,還被他人看似有些不合群。她一直想去看看爸爸,在學校最好的朋友轉學後決定一定要去看看爸爸。她已經很久沒見爸爸了,記憶中的爸爸有些模糊了,那種急切想見父親的複雜的心情,在去見父親的路上不停地浮現見到父親的各種情景;既期待興奮又緊張害怕。在沒有遇到崔斯坦之前父親似乎是那個唯一能填滿她心靈空缺的人。

  人的命運總是難以預測的,迪倫也不例外。在通往渴望而又期待生活的路途上充滿著曲折坎坷;在去見父親的火車上發生的事故,車上幾乎所有的人都困在火車上,那種掙扎,痛苦和慘叫在她腦海晃盪著,過了好一陣子,那種恐懼終於平靜下來了。她的靈魂也走出了車廂,接著遇見一個男孩—崔斯坦,找到了她的靈魂擺渡人,她從陌生,猜疑,甚至厭惡崔斯坦,到接受,理解,欣賞,信任,並深深地愛上了他。

  在崔斯坦擺渡迪倫的靈魂的路途上,他們一起經歷了各種風險和磨難,在一起和惡魔戰鬥時發現了對方的勇敢和堅強,發現對方是如此搏命地保護自己,那種用行動和生命來證明對方的愛是如此的真實和珍貴。在和崔斯坦一起歷盡千辛萬苦終於穿越了荒原到達一個所謂沒有痛苦沒有死亡的天堂時,迪倫才意識到她想要的不是天堂的那種無憂無慮的生活,她發現自己之前尋尋覓覓中想要尋找的生命裡的空缺原來就是崔斯坦。沒有和崔斯坦在一起,她在天堂也沒有存在的意義。於是詢問許多想從天堂返回人間的靈魂和長者之後,決定冒著生命危險重返沼澤地去尋找崔斯坦,接受比來天堂之時更加不可意料的挑戰和風險。值得欣慰的是他們有個完美的結局,他們返回了人間,兩人都獲得了重生。

  故事的感觸之一: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其實遇見崔斯坦這樣的人物被他救贖從而讓自己改變了現狀得到寧靜而富有的生活的人不少,卻很少能像迪倫這樣善良勇敢執著地追隨自己的靈魂所在,很多人自己的靈魂被他人擺渡到一個可以安寧的地方就開始安心享受著天堂一樣無憂無慮的生活,很少會去想自己曾經的擺渡人的生活和命運。可迪倫卻不同,為了自己的擺渡人能逃離那種輪迴擺渡靈魂的生活而冒生命危險去解救自己的擺渡人,讓自己也成為他人靈魂的擺渡人,這就是這部小說的經典所在靈魂所在!

  因為現實生活中的人很難像迪倫一樣做到善良,勇敢和堅定地追隨自己的靈魂所在,所以喜歡在書裡找到一個迪倫這樣的人物來填滿現實心靈的空缺。其實迪倫幫助崔斯坦成功逃脫擺渡人的命運後,也是她自己的靈魂真正得到解脫得到安定。因為每個人的內心深處對於曾經幫助我們的人,曾經一起冒過險吃過苦的人,曾經一起奮鬥過的人,曾經擺渡過我們靈魂的人;也想自己能幫助他們一次,也想自己能為他們冒險一次,也想自己能為他們吃苦一次,也想自己也能成為他們的靈魂的擺渡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意義讓自己靈魂得到解脫得到和安定。就拿現實中父母對我們的愛和我們對父母的孝敬來說,當我們年齡越來越年長的時候,我們對父母曾經對我們的付出和愛會越來越想為父母做點什麼一樣。某種程度上說這也是心靈上的一種救贖。

  故事的感觸之二:我們會發現在迪倫和崔斯坦在來回的路途上,其實真正的惡魔是藏在心底裡的那些恐懼,只要不放棄,擁有足夠的勇氣堅強地面對和拼搏,完全可以戰勝那些代表恐懼的惡魔們。那些惡魔其實也代表我們在完成某項任務和達成某專案標時會遇到的困難,恐懼,誘惑和阻礙等,只要我們自己一心專注在共同目標上一直往前奔,那些困難,恐懼,阻礙等等並不可怕;這點是特別值得我們學習的。

  《擺渡人》的作者是英國實力作家克萊爾麥克福爾,她的作品出名在出其不意的情節架構中感人至深的真情。這部作品讓她獲得了五項世界文學大獎,版權銷售33個國家,是千萬讀者的心靈治癒小說。個人覺得若情緒煩躁不安的時候適合讀這些心靈治癒小說。如果睡前有看書的習慣,還沒有讀過這些書籍的朋友們可以擺在床頭看看哦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的靈魂擺渡人呢?而你又能成為誰的擺渡人呢?

  擺渡人讀後感 篇6

  女孩迪倫的生活看起來一團糟,相依為命的母親和她無法交流,同學們捉弄她,唯一要好的朋友也轉學離開了,這時,她想起了她的父親,那個在母親口中“拋棄她們”的人成了她一點溫暖的盼望,她決定在某一天坐火車出發去找尋心中的那個可依賴的存在。

  這是小說《擺渡人》的開頭部分,“擺渡”顧名思義就是從此端到彼端,可以是身體,也可以是靈魂,如果此書說的是精神的話,那時父親是迪倫的支柱,能夠將她的精神世界從孤獨駛向溫情。

  迪倫乘坐的火車發生了意外,醒過來的她發現,車上除了她已經沒有了其餘的倖存者,她惶惶不安的逃出火車殘骸,眼前出現一片漫無邊際的荒原,一個男孩坐在不遠處的山坡上默默的注視著她,並告訴她,他可以帶她離開這裡。

  迪倫一開始以為男孩也是倖存者,順從地跟著他往前走去,盼望著能趕快離開這兒向母親報個平安,最好還能與父親見上面……但是路程出乎意料的漫長,越來越多的疑問堆積在她的心頭,這時候,這個叫崔斯坦的男孩告訴她,迪倫是出事火車上唯一一名沒能逃生的乘客,而他是她的擺渡人,將帶領她的靈魂穿越荒原,到達彼岸。

  模糊的輪廓終於清晰,擺渡人來到女主人公的面前。

  穿越荒原的道路非常艱難,擺渡人崔斯坦顯得無所不能,他知道所有的危險,知道如何擊退虎視耽耽的惡魔,也知道如何找到安全所在,他在迪倫迷惘時為她指引方向,在她身陷困境時奮不顧身。令兩個人都始料未及的是,這段艱險的旅程竟催生出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他們被對方深深吸引,在共同戰勝惡魔、蹚過沼澤、翻越高山途中,他們從相識到相知到相戀,這段時光絢爛得連黑暗的荒原也無法掩其神采,所有的感情都是如此真摯純粹。正是依靠著崔斯坦的強大庇護,迪倫滿心歡喜的來到荒原和天堂的邊界。崔斯坦對迪倫說出最後一個謊言,以愛的名義將她送到那個他永遠到不了的天堂,終於完成了對她的擺渡。

  這一路上,他是她的擺渡人,更是她的守護神,他是迪倫此時唯一的支柱,將她的精神從孤獨帶向甜蜜,給她從未有過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所以當迪倫到了失去了崔斯坦的天堂後,她立刻四處尋找穿越回荒原的辦法,迫不及待地要返回戀人身邊。失去了依靠的女孩,變得異常堅定和勇敢。正如網路上流行的話:“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沒有崔斯坦保護的迪倫才發現每走一步都是如此艱難。但她仍然咬著牙趟過大湖,翻越山丘,在惡魔的圍攻之下逃生,忍著一身傷痛在安全屋等著崔斯坦的到來。

  而此時崔斯坦已經準備好,他將忍著無比哀痛和深深自責,繼續聽從上天的安排做一名盡職的擺渡人,兩人的回憶最多隻能作為漫長餘生僅剩的美好。但是誰知道愛的力量竟會如此強大,而迪倫竟如此堅強。兩人相見時,迪倫高興的向崔斯坦發出回到火車上穿越回現實世界的邀請,但是崔斯坦退縮了。他被禁錮在這片荒原上,按命令必須終身履行著他作為擺渡人的使命,跳出這個輪迴圈對他而言,是不可能的任務。

  這時的崔斯坦變得像起初時的迪倫一樣,懷疑、脆弱、膽怯、畏畏縮縮,他既熱切地盼望著如迪倫所說一樣,和她一起穿越回去體驗真正的生活,又不斷的動搖著成功的信念。此時,曾經軟弱得不堪一擊的迪倫成了精神支柱,無懼荒原和惡魔,不停的給他信心和勇氣。

  如果說第一次踏入荒原時,崔斯坦是擺渡人,用忠誠的愛將迪倫擺渡至天堂,而再次踏上荒原時,擺渡人的角色已經換成了迪倫,她用堅持的愛帶著崔斯坦回到人間。

  此時無法不心生感慨,崔斯坦曾是神一樣的存在,無比智慧、無比勇敢,迪倫在他庇護下風雨無憂,成為長不大的小孩,他也一直以為自己足夠清醒,足夠理智,即使萬分痛苦也要放下這份不可逾越的愛,完成對她的擺渡。而被分開的迪倫此時清楚看到自己內心真正的渴望,這被愛催生的渴望成了促使她成長的力量,在她看到戀人的矛盾和弱小時,她毫不猶豫回過身緊緊抓住他的手,帶著他一起克服了那些他以為永遠也不可能克服的困難。

  《肖申克的救贖》中說道,怯懦囚禁人的靈魂,希望令你感受自由,強者自救,聖者渡人。其實禁錮我們的,從來不是有形的枷鎖,而是無形的恐懼。

  原來,愛就是相互擺渡,成全對方,它使我們有無所畏懼的靈魂,堅定自己的信仰,來幫助彼此到達美好的彼岸。

  擺渡人讀後感 篇7

  《擺渡人》是英國作家克萊爾.麥克福爾的一部小說,講述的是十五歲少女迪倫在一次火車災害事故中不幸遇難死亡之後,與靈魂擺渡者崔斯坦之間發生的故事。小說直面死亡,以死亡之後靈魂所遇見種種匪夷所思的境遇,再次叩問人生:如果你還有能夠選擇的機會,你將如何選擇?

  小說的情節描寫現實又詭異,殘酷又溫暖,一切似乎太過艱難、不可思議又順利成章。綜觀全書,實是以小說的形態,向人類向廣大讀者提出、並回答了三個非常現實的問題:

  其一,如果有機會遇見,是選擇愛,還是不愛?尚未來及戀愛的15歲少女迪倫在事故中成為唯一的死亡者,當她慢慢的愛上有點像夢中遇見的溫暖男孩般的崔斯坦——那個比她高、長相帥氣但一臉冷漠、內斂的小夥子,她的靈魂擺渡者(救助者)時,才清楚的明白自己已經死去。而所謂的擺渡者,眼前唯一的夥伴,崔斯坦,卻是一個不生不死、無痛無悲,不知從何處來、也不知向何處去的“一束光”而已。他們明知相愛沒有結局、沒有以後。他們的陪伴,僅僅是因為她是他的擺渡任務,只要把她帶出死亡荒原,此外的一切都不是他們所能決定的。即便是這樣的現實,迪倫還是熱烈的愛了,而崔斯坦也破天荒第一次大膽的愛了,像個人那樣。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是第一個艱難的選擇。愛情的洪荒之力初洩,逐漸淹沒了死亡的悲哀和恐懼,讓詭異驚悚的亡靈之路顯現了人性的溫暖,這樣的不歸旅途,對迪倫來說反過來是美好的,這真是小說的起伏跌宕之處。

  其二,若有機會選擇,是選擇墨守成規一條道走下去,還是打破常規,勇敢做自己想做的?在荒原上,崔斯坦不止一次的告訴迪倫,出去了的人沒有人再回來過,從來沒有人再次出現在荒原。而歷經千辛萬苦走出荒原後的迪倫發現崔斯坦沒有如約跟來時,唯一的想法和目的就是再退回荒原。經過耐心的詢問和求教,迪倫終於找到了再次回到荒原、回到崔斯坦身邊的辦法,儘管這辦法只是一種傳說,從來沒有哪個人經過親身體驗,而且一不小心將灰飛煙滅。而如果忘掉崔斯坦按既定的命運走下去,迪倫有可能再次轉世為人,也可能有別的未知命運。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好不容易走出充滿魔鬼的荒原已經是一種幸運,為了所愛的人再次退回荒原,再次把自己置身恐懼和危險,而且是獨自面對這一切又該是多麼的艱難。但答案是迪倫還是這麼做了,沒有愛人在身邊,前方再好也沒有意義。已經被命運無情的剝奪了一次寶貴的生命,既然還能選擇,哪怕希望渺茫,哪怕那是沒有選擇的選擇,也要做自己想做的,這就是本書想告訴大家的觀點。打破常規,勇敢做自己想做的,結局不一定都是壞的。

  其三,關於愛情的闡述:愛是一種拯救,會讓人生髮生質的變化。於迪倫,還是崔斯坦,在偉大愛情光輝的照耀下,兩個人的生命都發生了不可思議的變化。千千萬萬年來不知自己是誰,無生無死,只有一個接一個擺渡任務的崔斯坦——一束光,最終在愛情的滋潤下變成有血有肉,有痛有癢的肉身,成了真正的人。與他而言,愛人的出現,何嘗不是他自身的擺渡成功!只有迪倫,千千萬萬人中只有她,讓他不可思議的愛上了,還由此擺脫了千百年來重複單調枯燥麻木的生活。而於迪倫,正好是崔斯坦,因為是他,進而使她在千萬劫難中勇敢的選擇愛他,追隨他,為了他不惜粉身碎骨、灰飛煙滅,置之死地而後生——愛情的力量,最終使她再次穿越死亡荒原,返回漆黑不見一絲亮光的隧道,找回自己的屍首,復活了。

  《擺渡人》在閱讀之初有懸念、有恐懼,但讀到後面就只有溫暖。每一本書都有它想要表達的主題和靈魂,此書看似只是一個詭異的故事,實則是直擊靈魂,叩問人生,讓人充滿了思考。同時,這也是一部震撼人心的愛情小說,正如一句話所說:和有情人做快樂事,莫問是劫是緣。愛情是美好的,愛情的力量是偉大的,有幸活著的人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去好好享受愛情的美好呢?

  擺渡人讀後感 篇8

  新華書店的一次活動讓我第一次接觸到了擺渡人這本書,而在聽到好友對它的評價後更是引起了我對這本書的興趣,迫切地想要讀這本書。幾天後,書到了,我也立刻開始了書中遨遊。

  書中講的是一位叫迪倫的倔強小姑娘在火車上意外身亡,於是開始了從人間通往冥界的旅途。而在這途中保護她的是帥氣而又冷若冰霜的靈魂擺渡人——崔斯坦。途中,他們墜入了愛河,而在迪倫走到終點後才知道自己可能再也無法見到崔斯坦了,於是,她冒著靈魂被毀的危險,重返荒原,踏上了尋找崔斯坦的旅程。最終,迪倫成功地找到了崔斯坦並帶著他一起來到人間,變成了真實的人。

  文中的崔斯坦是個很典型的形象,生活中有時也會碰到這種人。他們冷若冰霜,不容他人靠近他們的情感半分,使人不由得想遠離。但是這種人並不都是天生的,大多數都是因為之後情感的培養或受了較大的心靈創傷才會這樣。文中的崔斯坦便是如此,開始時他會盡力去安慰死者,同情死者,但是每當這些靈魂死去或者離開,他就感覺自己內心的情感失去一部分,之後便不再去同情他們了。

  俗話說“心病還得心藥醫”,文中的女主人公——迪倫便給了崔斯坦這心藥。她不像其他死者,得知自己死後放聲大哭或是抱怨一定是哪裡出錯了,而是堅強地忍了下來,反而對崔斯坦之前的經歷而同情,對他不是一個“人”而難過。她把崔斯坦過去對死者的感情透過愛的方式還給了崔斯坦,用愛把崔斯坦的內心填滿,感化了崔斯坦,從而使崔斯坦最終也像人一樣學會了去愛。

  我明白了,生活中的人更是要去愛別人,用愛感化他人,因為只有愛才是最好的心藥。

  擺渡人讀後感 篇9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看到它的第一眼,《擺渡人》有些神秘的封面立刻吸引了我。然而,翻開書頁,跌宕起伏的情節卻讓我一口氣讀到了最後。這是一本關於愛,關於勇氣,關於生命的故事。

  單親家庭的迪倫從五歲一直到十五歲,都是靠媽媽一個人撫養長大,偶然間得到親生父親的電話,雖然她不記得他的面貌了,但是她還是決定去看望他。十五歲的迪倫鼓起所有的勇氣逃課坐上了通向未知的陌生的爸爸的火車,結果火車在隧道中發生意外,她成為了唯一一個不幸者。當她艱難地穿越黑暗的隧道後,遇到崔斯坦,她以為她是唯一的倖存者,後來卻得知自己是唯一的不幸者。而崔斯坦,作為靈魂的擺渡人,他的工作就是帶領他要迎接的靈魂穿越高山、湖泊、魔鬼、荒原,最終到達一個安全的地方。一路上,他們勇敢的面對路途中的困難,崔斯坦也拼盡全力去保護這個對他來說有些不一樣的靈魂。等到將要分別的最後一天,他們才發現對彼此的愛是那麼真實,卻又不得不分開。迪倫在崔斯坦的擺渡下進入了靈魂應該進入的天堂。卻一心想要回到那個自己發現了愛的荒原。

  也許,很多個靈魂都有過想回去,回到那個自己還有留戀的現實世界。卻因為膽怯,害怕自己再次遇到和來時一樣的困難,害怕最終連靈魂都無法保留。他們輸給了自己的恐懼,輸給了眼前的相較而下的安逸。而迪倫,因為心中有愛,有著想要回去的信念。愛與信念戰勝了對前途渺茫的恐懼,為她提供了保護自己的武器。也正是這份信念,將一個猶猶豫豫的女孩蛻變成一個堅定的人。最終,她擺渡了自己的擺渡人。讓彼此一起回到肉體死亡現場,然後奇蹟發生了,他們都成了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類,可以如願以償的生活在一起。

  看到小說的最後,迪倫與崔斯坦彼此說的那句:“嗨,原來你在這裡。”我不禁潸然淚下,不只為了這個美好的結局,也為了這個敢於為愛去與命運抗爭的女孩的勝利。

  人性的迴歸,可以讓人找到真實的自我;

  愛情的力量,可以讓人戰勝恐懼。曾經自卑,軟弱的小女孩開始變得勇敢而堅韌,如破繭而出的蝴蝶一般呈現出一個完全不同的自己,為了自己內心真實的願望,迸發出了巨大的能量。曾經閱遍人間生離死別幾近麻木的擺渡人,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心靈深處對生命的認知,對美好的嚮往,對生活的熱情。最終信念與人性的偉大改變了命運,面對未知的恐懼,女孩與擺渡人勇敢的選擇了即使灰飛煙滅也要在一起的決定。

  讀一本好書,也許會留戀與那美麗又有些殘酷的情節,也許會尊敬那美好卻又並不完美的人物。但更重要的是,去感受,去領悟故事背後人對愛的嚮往,對遠方迷茫卻依舊堅定的信念。

  信念與勇氣可帶領我們披荊斬棘,走向那有愛,有未來的美好遠方。

  擺渡人讀後感 篇10

  人死後是什麼樣子的呢?我們會去哪裡?遇見什麼人?有生之年,大概每個人都會想過,是否真的有前世今生、因果輪迴這麼回事。讀克萊兒·麥克福爾的《擺渡人》引起我們的思考,關於親情,關於愛情,關於生命。

  生來便是擺渡人的崔斯坦他沒有活過,沒人知道他原來的樣貌,他會以一種讓靈魂信任的樣子存在,直到遇見下一個靈魂,他的存在只是因為靈魂的需要。

  天真善良的迪倫在十五歲火車遇難,她成為了唯一沒有逃生的人。生命的結束突如其來,使她意識不到自己的死亡,她天真地以為自己是唯一的倖存者,她以為自己還能見到陌生的父親,嘮叨的媽媽以及討厭的同學。

  一路上顛沛流離,崔斯坦竭盡全力護送迪倫到天堂彼岸,而他又要回到荒原擺渡下一個靈魂。迪倫呢?她愛上了無微不至的崔斯坦,所以她毅然離開極樂地回到起點與崔斯坦在一起。

  單親女孩迪倫15歲了,然而她的世界一片狼藉。在學校受到同學的欺負,與母親缺乏溝通,唯一的知心好友轉學離開……這一切讓她痛苦不已,她決定去看看素未謀面的父親。然而途中發生交通事故,當她拼命爬出火車殘骸,驚恐地發現自己是唯一的倖存者。她與火車附近的男孩崔斯坦結伴,跟隨他以為可以回家,他們穿越荒原、沼澤……在經歷了怪物襲擊、看見鬼魂等一系列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後,崔斯坦告訴她“你不是事故中唯一的倖存者,你是唯一一個沒有逃出來的人”每個人死後都會有一個擺渡人,引導靈魂穿過荒原,送他們去要去的地方。一路上,崔斯坦極力保護天真的迪倫,將她護送到天堂彼岸,可是迪倫卻愛上了崔斯坦,不忍與他分離,她決定冒險回到荒原和他在一起。

  假如我們的內心有一片荒原,那心靈的擺渡人,是親人,是朋友,沒有他們的陪伴,或許我們很難完成這趟旅程,但是,也正因為有他們,內心的荒原,才會開花。

  擺渡人讀後感 篇11

  有很多人向我推薦過《擺渡人》這本書,因為好奇,就買來看了看,誰知,本書實在太吸引人了,讓人放不下它,想要一口氣讀完。

  故事的主角是一個叫迪倫的女孩,在去找親生父親的路上,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當她從火車殘骸逃出時,世界變成了一片荒原,只有她孤身一人。在這裡,她遇到了一個神秘男孩——崔斯坦。在擺渡人崔斯坦的引領下,他們穿過重重困難後,迪倫走出了荒原,重獲新生。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迪倫漸漸喜歡上了崔斯坦,在她安全後,又冒著生命危險,二次進入了荒原,尋找崔斯坦,並帶他來到了迪倫的世界,開始了新的生活。

  故事情節驚險刺激,引入入勝,把讀者的心抓地緊緊的,也讓我們知道了愛情與信念的強大力量。

  看完後,我開始深思,為什麼要用“擺渡人”來做題目?崔斯坦作為迪倫的擺渡人,把她領過荒原。崔斯坦更是迪倫心靈上的擺渡人,把她帶向成熟,使她更加勇敢、堅強。迪倫更是崔斯坦感情上的擺渡人,用她的真心,使他從冷漠與置之不理,變為了一個開朗的人。他們兩人相互成長,相互成就。

  在書的背面,有一個問題:“當我們面對生存、死亡與愛,哪一個會是最終的選擇?”迪倫選擇了愛,為了崔斯坦,她甚至可以用生命去賭。崔斯坦也用生命去賭,去現實世界的機會。

  讀完這本書,讓我的心靈受到了洗滌,讓我們懂得了真心與愛,這是一本令人深思的好書!

  擺渡人讀後感 篇12

  女孩迪倫,單親家庭,與母親總是無話可說;孑然一身,唯一的朋友的轉學離開了;性格孤僻,在學校經常受到同學捉弄;生活單調,從來不參加同學聚會或學校的舞會。她的世界一片狼藉,一片漠然,一片蕭瑟。猶如一片荒原。身邊所有的一切都讓她感到無比的痛苦。她在母親那要來了父親的電話,在跟他透過一次電話後,她決定去看望久未謀面的父親。然而火車途中發生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車殘骸之後,卻驚恐地發現只有自己一個人,而眼前是一片荒原。

  此時,迪倫看到不遠處的山坡上一個男孩的身影。男孩並不是偶然出現的路人,他似乎是特意在此等候。他說他叫崔斯坦,一個迪倫很喜歡的名字和形象。迪倫以為自己是唯一的倖存者,崔斯坦說她是唯一個沒有逃出來的人。男孩說:“我是一個擺渡人,我引導靈魂穿過荒原,保護他們免遭受惡魔毒手,我告訴他們真相,然後把他們送到他們要去的地方”。從他們相遇的那刻開始,發生了無法預料的轉變。崔斯坦是迪倫的擺渡人,他保護她不受惡魔的吞噬,保護著她的靈魂。迪倫也是崔斯坦的擺渡人,她帶他來到新的世界,保護著他的靈魂。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人間三情,親情,愛情,友情。這是我們在漫漫人生的孤獨河流中可以抓住的光。當親情的流失,當友情的消逝時,我們需要愛情來當靈魂的擺渡人,因為我需要,所以是真的存在。

  當你的世界不再溫柔的時候的,我們依然需要溫情,需要勇敢,需要善良。無論你是否會在這一條孤獨的河流中遇見自己的擺渡人,我們都要學會做一個擺渡人,擺渡自己。在殘酷的世界鑄造一絲微光,守護自己的靈魂,擺渡他人。

  擺渡人讀後感 篇13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一本書一個世界,有時候不得不佩服作家的想象力,人死後的靈魂依舊是一個實體,需要穿越自己創造的臆想空間,遇到一個擺渡人,到達荒原彼岸,在路上還可能遇到惡魔而魂飛魄散,

  故事很簡單,一個小女孩迪倫在經歷車禍之後在生於死亡的路上遇到了擺渡人。他們一起穿過荒原,流浪人世間,做著彼此的救贖。毫無意外的,‘兩人’產生了感情。迪倫不接受死的現實,在愛的呼喚下再次穿過荒原回到人間。故事沒有多麼精彩絕倫,作者只是想把他要表達的東西賦予這個故事之上。而我只是儘可能地去表達更多。

  15歲的迪倫,在學校與家人的挫敗中,辭別生活的難堪與厭煩,滿懷期待的去見素未謀面的爸爸。但上天這個時候表示了它的強大,火車出了事故,迪倫死了。靈魂擺渡人崔斯坦找到了迪倫,擺渡人出現在故事裡,書裡的人物僅僅有迪倫和崔斯坦,這一段長達十幾天的荒原之路上也只有他們兩人相伴。書裡說,每個人都有自己心像所投射出來的荒原,或風景清麗,或障煙重重,有懸崖峭壁的起伏,有深不可測的黑水。最最不忍放下書本的是,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所投射的荒原下,還隱藏著什麼。哪怕是你心底裡最深的期冀,你都不一定會明瞭,那到底是什麼。

  當每個人不清楚自我狀況的時候,都是被引領的,甚至在不知道目的地是哪裡的時候,都只能被動而無奈的接受被引領。所幸,迪倫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她要帶著崔斯坦一起回到生界,她要和崔斯坦在一起!就像她告訴女巫那樣,不管去哪裡,荒原也好,生界也好,只要和崔斯坦在一起,那麼就可以。而女巫的話,也只有一句“你必須找到他”!原來,任何的魔法都起源於,我要!我一定要!我必須要!當迪倫用心念點亮柴火時,當迪倫眼中只有安全屋一個目標時,所有的惡魔都拉不走她。人所處的環境無論有多惡劣,有多絕望,都不會是被環境所迫,而最終,不放棄自己的終將只有自己!只有自己徹底放棄了,自己也會被拖下地獄!迪倫告訴我們,眼中沒有妥協,就不會被心魔所吞噬。那麼精疲力竭,那麼撕心裂肺,那麼無力反抗的時候??信念給了我們力量,難以逾越的荒原,她走了過來,竟然還又返還回去!

  人生一世就好比一場旅途。而在這次旅途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中荒原。而在荒原的掙扎中,我們對待荒原的態度就是我們心境的對映。若有幸,我們還會遇到擺渡者,幫助我們更好地穿越荒原,到達一個時間段的安全屋。若運氣不足,可能只能獨自一人穿越,但無論是否有擺渡者,只要我們自身能夠以樂觀的態度去面對一切,那也可以找到安全屋。因為,能夠一直陪伴自己的擺渡者是,內心強大的自己,

  初走荒原,崔斯坦是她的擺渡人,而再次返回時,已沒有了擺渡人。

  擺渡人讀後感 篇14

  《擺渡人》的作者是英國作家克萊麥克福爾,小說主要圍繞男女主人公從相識到相愛的過程,最終克服重重困難,有情人終成眷屬,讓我深深體會到友情和愛情的偉大,給人帶來無比的力量,劇情就像一顆催淚瓦斯一樣,讓人流淚。

  白朗寧說過:我是幸福的,因我愛,因為我有愛。愛情的力量是無窮的,它可以開山劈石,可以讓生命出現奇蹟,可以讓浪子可以回頭,可以看到很多奇蹟的出現。愛情的力量,不是外界環境所能抵擋的,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就是自古以來人們彼此對愛情的堅貞的最好佐證。小說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女主角克服重重困難,邁著堅定的步伐,最終找到了崔坦斯。一個柔弱的女子,她一個人在黑漆漆的深夜默默流淚,支撐他的是愛情的信念,天亮了擦乾眼淚繼續尋找崔坦斯。讓人欣慰的是,小說是以喜聞樂見的大團圓結束,讓人回味無限。

  我相信那些單身人士讀完這篇小說,會對愛情更加憧憬,更加無所畏懼,給了我們一種衝破枷鎖的無形力量。愛情是世界上非血緣關係最奇特的一種情感,它造就過無數奇蹟。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珍惜愛情,珍惜彼此,這需要雙方一起努力,不要讓瑣碎的生活磨平激情,不要等到失去才後悔。

  擺渡人讀後感 篇15

  《擺渡人》這是一個關於擺渡人和被擺渡人的故事,是一個關於靈魂擺渡的故事,是一個關於生存和愛情的故事。

  《擺渡人》是英國作家克萊兒·麥克福的心靈治癒系小說,對待這一類書,我一直都是懵懵懂懂的,因為它們太多晦澀難解,與眾不同,甚至讓我對它們有了一種不一樣的看法。

  這本書講了一位單親女孩迪倫,15歲的世界一片狼藉,和母親總是無話可說,在學校經常受到同學們的捉弄,唯一的好朋友也轉學。這一切讓迪倫感到無比痛苦。她決定去看望久未謀面的父親,而在路上卻出現了交通事故,等她爬出火車的殘骸之後,驚恐地發現自己是唯一的倖存者,而眼前竟是一片荒原。這時,迪倫看到不遠處山坡上一個男孩的身影。男孩將她帶離了事故現場,但是,迪倫很快意識到,男孩並不是偶然出現的路人,他就是迪倫的擺渡人。然而,命運從他們相遇的那刻開始,發生了無法預料的轉變……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迪倫在那位男孩——崔斯坦的指引下,依靠堅持不懈的精神打破重重困難。崔斯坦相當於迪倫的防禦罩,要時刻保護她的安全,防止她被惡魔捉去。有一次,崔斯坦為了讓迪倫安全回到安全屋,被惡魔捉去折磨。迪倫在安全屋裡透過窗子目睹了一切。她呆在安全屋中,不停地哭泣著,希望崔斯坦可以回來。到了第三天,迪倫想:不行!我不能坐等崔斯坦回來,我要自己走,走到下一個安全屋。開始,我不相信迪倫能走到下一個安全屋,但是,她靠著自己的勇氣和毅力,她做到了。這個段落,我看得膽戰心驚。想:如果這是現實,那該多麼恐怖啊!

  看完整本書,我看到了一位自卑、膽小、軟弱的女孩,破繭成蝶,變得勇敢而堅強。不知為什麼,我看完這本書,心裡五味雜陳。說是感動,也不全是;說是心裡治癒,有點接近。我從中明白:在現實中沒有擺渡人,擺渡人就是自己,只有自己才能真正地拯救自己,擺渡自己。人生就是一場修行,渡人就是渡己,渡己就是渡心。而生活最終帶我們去往何處,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去擺渡。只要自己足夠勇敢、堅強,並堅持不懈地努力,你的思想和覺知就會帶著你走向每條正確的人生道路。

  擺渡人讀後感 篇16

  讀這本書的感受,從開始的好奇,到中間的沉重,到後來的輕鬆,意料之外,卻情理之中的故事,結局大概很完美。

  女主迪倫的天真無邪,不受規則束縛,勇敢。

  男主崔斯坦有他的責任心,願意付出。

  整個故事,像尋夢環遊記一樣,將生與死,換了一種輕鬆的方式講述出來。

  他是她的擺渡人,負責帶領和保護她的靈魂,去往天堂。去往天堂的路上,他們稱之為荒原跑。途中會遇到各種危險,如果在天黑前沒有到達安全屋,靈魂會被魔鬼拽入地獄,加入魔鬼的一員。

  途中經歷了很多困難,不過最後他們成功了。但卻只有她去了天堂,擺渡人有自己的職業,他還得繼續他的工作,保護下一個靈魂,去往天堂,他們大概再也不能相見了。而她,在天堂,想象沒有他的日子,生活便沒有了意義,因為他們在去往天堂的路上,他們意識到彼此的重要性,她離不開他了。

  於是她不惜一切代價,寧願冒著魂飛魄散的風險,也想試一試能重新再見到他。因為和他在一起,她才能體會到快樂,生活才有意義。而她真的靠著自己的意識,離開了天堂,在荒原重新遇到了他。

  於是她帶著他,嘗試回到她的世界,她期待著和他一起,在她的世界裡一起生活。儘管他一直認為不可能,而且有風險,但為了她也願意嘗試,最後他們真的一起回到了她的世界。所以,她大概也是他的擺渡人,帶他走出他日復一日,沒有感情的世界。

  看似有些玄幻的故事,讀到最後,大概明白這其實也不是沒有可能是真實存在的故事。迪倫通往天堂的經歷,就像是她的一個夢境,或是在生命遇到危險時的一些思考,而最後,強大的求生意識把她從生死邊緣拉了回來,而他,崔斯坦,就像她說的,大概是命中註定會相遇的那個人。她曾夢見過他,所以她遇到了他。

  擺渡人,大概就是那個註定會遇到,在人生路上給你指引方向,在你遇到困難給你幫助,願意為你付出,而你也願意為之付出一切的人。

  而之所以可以遇到,大概就需要勇氣,勇敢和真心的付出吧。

  擺渡人讀後感 篇17

  這個假期我讀了擺渡人這本書,這是一個很動人的故事。

  這個故事講的是15歲的單親女孩迪倫。在去看望久未謀面的父親時,遭遇了火車事故,她是唯一一個沒有逃出來的人。當她的靈魂跑出來時,世界已變成了一片荒原,而山坡上坐著的,是他靈魂的擺渡人崔斯坦,他帶領她穿過荒原,到另一個世界去。在穿越荒原的過程中,他們互生情愫,難捨難分。最終迪倫違反規則,歷經艱辛和她的擺渡人成功回到了她原的世界。

  “他聳聳肩,聲音聽起來很不安:‘我用最合適的相貌出現在每個靈魂面前。在遇到下一個靈魂之前,我一直保持這樣的相貌。我不知道自己遇到第一個靈魂之前是什麼模樣。如果我真的存在,我的存在也是因為你們的需要。’”這是崔斯坦說的話。我讀到這裡真的想為他打抱不平。沒有自己的身份,甚至連自己的相貌都不清楚,是為了別人而活,只能重複一件無聊的事。引導,引導,還是引導,上天對他如此不公。我們應該慶幸,自己還是自己,不為誰而存在,可以隨心所欲。

  “她轉身就開始朝門衝去,她渾身熱血沸騰,決心壓過了恐懼感,只要分散惡魔幾秒鐘,他們就得救了。她可以辦到。”“她”是迪倫。迪倫為了素不相識的小孩兒不被惡魔所抓到,竟然以身試險,小孩兒成功得救。迪倫的這種精神用一個成語來形容的話,“捨己為人”實在恰當不過了,這點令我十分敬佩。

  “一天,他的長官命令他槍殺一個老人。那個老人沒有做什麼,只是在摔倒時不小心蹭了這位長官一下。這個士兵不願意殺人,於是跟他的長官爭吵了起來,他對長官說自己不能那樣做。所以長官先槍殺了老人,然後在同一天把他也槍斃了。”這是一位德國士兵。據書中說,這個故事發生在二戰期間,他負責看管猶太人。我非常同情這位士兵,不管他是不是一位德國士兵,我認為他是最可敬,最高貴的人。

  這本書有著令人意想不到的情節,跌宕起伏,非常吸引人的眼球,是令千萬讀者靈魂震顫的人性救贖之作。

  這本書讓我懂得了自己的命運應該由自己做主,別人沒有干涉的權利,我們應該要為自己所愛的而努力拼搏,為自己想要的而挑戰權威,不要害怕前方等待著你的是什麼,一定要去試一試,不要怕,不要悔。當然,這只是我自己的見解,只是膚淺的,或許還擁有更高深的說法。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這是一個史詩般動人的故事,它令人激奮、恐懼、溫暖、迴歸人性、引人深思。

  擺渡人讀後感 篇18

  閒暇之餘,走進書店,對書架上一本名為《擺渡人》的書有股莫名的眼緣,尤其封面上那段文字“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吸引了我,我毫不猶豫的將它從書架上取下,如獲至寶,收人囊中。

  《擺渡人》是一本心靈治癒系小說,它媲美於《追風箏的人》。靜謐的湖水,一葉小舟飄行,頭頂是滾滾的烏雲,金色的陽光從烏雲中射下,湖水被金色陽光映襯著,閃著溫暖的光芒,而陽光的盡頭是烏黑翻滾的水波,這就是這本書的封面。這個封面似乎是一個人的心靈或者是主人公迪倫的靈魂深處,身處黑暗,卻總有一片光明在牽引著她不斷前行,這片光明便是她心底因愛而生的倔強信念。

  小說中講述的是一個叫迪倫的女孩,與母親住在一起,但母女倆卻總是無話可說,同學捉弄她,唯一的朋友也離她遠去,這所有命運帶給她的遭遇,讓迪倫無比痛苦。他想念她的父親,他決定大膽的去看他的父親,然而在去路上,火車發生了嚴重的事故,當她在一陣突如其來的暈眩中逃出火車時,卻發現自己是這輛火車上唯一的倖存者。而自己面前的是,竟是一片荒原。一個男孩在不遠的山坡上蹲著,男孩將迪倫帶離了現場,越來越遠,但沒有遇見除他兩之外的任何人,迪倫意識到,碰見男孩絕不是偶然,男孩似乎是故意在那裡等著她的出現。他是她靈魂的擺渡人,從他們相遇的那刻起,她和他的命運都發生了改變,他們都是彼此靈魂的救贖者,或者都因為彼此而自己救贖了自己,就像書中所說: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隻言片語講不完這個史詩般的動人故事,我能表達的也僅僅是我個人讀完這本書的真實感受,初讀之下,感覺這是一部關於愛情的小說,細細咀嚼,它是一個心靈的成長史。在生命的長河裡,會碰到許多我們猝不及防意想不到的時刻,我們起初會拒絕,會逃脫,但最終便接受了這些東西,也許那些時刻是你命運中靈魂的擺渡人在向你警示,在向你告訴一些未知的事,不要輕易地就去對這些視而不見,或許你命運中

  的良機就會就此錯失。

  前不久和省水利廳工作的同學電話寒暄,簡直不可思議,他在說他辭職了,我很詫異,因為在我們很多不出眾的同學中,他算是比較出眾的,屬於“明星級”的同學,我問他為什麼辭職,他說他博士畢業了而且學的法律,不適應機關上班的節奏,準備改行律師。雖然對他的選擇我有點惋惜,但為他的選擇在內心給他點贊。也許正如那句話,人各有志,我們每個人面臨的選擇很多,並不全是命中註定,包括我們愛情、家庭和工作,怎麼樣的選擇將會出現怎麼樣的人生。

  看完這本書後,聯想到我自己的工作和家庭,我很慶幸當初自己的選擇,五年來問心無愧的堅守自己熱愛的崗位,從“因為愛情”到“初為人父”。我經常和愛人談起,我們的生活不追求大富大貴,能有份受人尊敬的職業,能過上普通的體面的生活就夠了。每個人都是滄海一慄,在工作中立足好本分工作,堅守崗位;生活中發揮好自己該有的角色,成為自己命運的“擺渡人”。

  擺渡人讀後感 篇19

  看《擺渡人》的時候,特別有感觸,所以總想寫點什麼,又覺得思緒繁多,不知從何處下筆較為有力,只得先想到什麼寫點什麼。這本書久聞其名,但一直沒有拿來看看。最近因緣際會從友人那裡偷拿來看,便覺得清新爽口不已。

  故事的女主人公是一個叫迪倫的小女孩,她天性自然單純,也有些十幾歲小女孩特有的任性與不顧後果。男主人公就是女主人公死後護送其靈魂到達極樂之地的擺渡人(這職業有點像小清新版本的黑白無常呀),名為崔斯坦。兩人在來回兩趟的歷險中逐漸瞭解到生命的真諦,並衝破既定的規則,無畏地為愛闖出一條獨路。

  如果說小說的前半段是歷盡艱辛之後,萌生愛意的經典橋段,迪倫在荒原的盡頭的另一個世界中作出的選擇,則是本書的精華所在,也是人性最純真的體現。迪倫在那個姑且喚作天堂的神秘國度中進行穿越,努力想為愛的重逢尋找答案的時候,我便已能感同身受。這是每個經歷了愛情離別後的女孩都會努力去做的事。

  迪倫面對的境遇是暴露在矛盾之下的。她和崔斯坦本就屬於不同類別的人,既定的規則似乎就宣告了他們的愛情是無果的。可能一開始,迪倫也是處在這樣的迷惘與矛盾中的。但她唯一所能做的就是儘量地去了解,去找出這件事的答案。

  隨著努力不放棄,答案似乎逐漸浮出水面了。這是一道無解的題,就連這個世界裡最為年長的人也無法給出一個確定的答案,有的只是一些前人的傳言。但這道無解的題卻恰恰給了迪倫希望,既然沒有否定的答案,那說明希望還是存在的。

  回去的路竟是如此簡單,隨便跨過一扇門就可以達到自己想要回去的那個地方。但即便途徑是如此簡單,大部分人或者說絕大多數人都選擇了待在天堂的一個空間裡,過著虛構出來的生活。文中老婆婆的一句話仍然記憶猶新,大概是說即便穿越回去如此簡單,大多數靈魂還是不想去嘗試的。這句好像只是擺事實的話,卻讓我受到了震撼。這句話不也正在描述我們現在的生活嗎?我們大概程度多少都有一條自己想要去實現的路,但我們最終還是侷促於平靜祥和的日常現實生活中,沒有去努力朝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前進,雖然途徑只是如此簡單,拋開現在的平靜生活,朝著自己想要實現的道路走就夠了。但如果自己的夢想沒有強烈到一種類似愛情的程度,大多數人還是更樂意享受現在的樣子,畢竟保持現狀也是挺好的,而改變付出的代價可能是巨大的,不是嗎?

  看到這裡真覺得愛情的偉大,它擁有一種鼓舞你前進,披荊斬棘到達心愛的人面前的力量。之前自己一直都沒有很明確的目標,似乎能夠安安心心過日子就好了,然後跟合適的受到父母肯定的物件在一起。但是當愛情所面對的不是一個你只要等待就可以圓滿的物件時,當兩者的結合不是一道有解的題時,唯一的途徑就是克服重重困難,開闢出一條本沒有的路,然後幸福快樂地生活下去。

  最為幸運的應當就是生活不是一成不變的吧,透過主觀能動性,任何覺得沒有什麼希望的事情,漸漸地都會有了成功的可能性。想起魯迅先生很熟悉的一句話,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了路。不管什麼事,都要給自己多一點的希望才是。只有這樣,這張人類生活地圖才會有那麼多複雜的大路小路,每一條路不都是由每個時代所存在的人們開闢的嗎?沉浸在現實生活中太久,有時候覺得這種想法挺可笑的,但隨著困境的出現,生活的矛盾激化,逐漸覺得這樣單純莽撞的想法是彌足珍貴的。不要太過在乎目前這條路上的得失,真正值得關注的是,自己是否在朝自己所要創造的價值方向努力。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價值判斷,有些事是否是值得的,是否是符合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的,是否是有利於祖國的富強的。

  最近一直在反思自己過去兩三年的所作所為,後悔的不是當初莽莽撞撞的自己,而是自以為找到捷徑後實幹品質的丟失。剛上大學的時候也沒有什麼特定的目標,最主要的追求就是有個好成績吧。一開始我也是認認真真聽課做作業努力積累知識的好孩子,但因為種種因素考試結果與課程成績都不是很理想。在這個過程中,我逐漸對踏踏實實學習的態度產生了懷疑。後來仔細研究了一遍別人拿高分的特點,發現要想拿高分有很多旁門左道,比如論文注重表面功夫,大作業多跟老師或者助教交流下,考前兩三天突擊淺層次複習一下,於是自己並沒有像一開始那樣花很多時間在學習上,卻能夠拿到很理想的成績。在這種自欺欺人的狀態下,課程內容沒有深入學習,荒廢光陰卻覺得沾沾自喜。這種浮誇的狀態逐漸讓我覺得很多事情都有捷徑可尋,踏踏實實做事情還不如走捷徑來的快速,如果只是想要達到一個很現實的目標的話。

  但人生的意義應該不止於此吧。之前聽到一個企業家來學校做講座的話,大致說的就是覺得有些人太聰明瞭,有時候反而是種阻礙。當時一直沒明白過來,現在想想可能是這種小聰明阻擋了進一步的深入吧。我現在很想摒棄這種虛浮的態度,迴歸當初那個勤勉踏實的孩子,儘管在回去的路途中挺需要毅力的。

  絮絮叨叨這麼多,說明這本書真的有種讓人初心復萌的力量,每個人讀完應該都會有不同的體會,可以思考一下自己究竟想走的怎樣的路。記得後來迪倫再次遇見崔斯坦的時候,她告訴他老婆婆的話。崔斯坦說,只是老婆婆的話正好符合迪倫當時的心意,迪倫才會如此堅信不疑。相對於迪倫大大咧咧無知無畏的態度,崔斯坦更多的是理智與悲觀。我所看到的是,老婆婆的話是激勵迪倫努力去找到一個能讓兩人在一起的解決方案的動力。對於我這樣沒有堅定意志力的人來說,別人的肯定很重要。但不知道對於小說中迪倫來說,婆婆的話會不會只是迪倫回去找尋崔斯坦的一部分錦上添花的動力罷了,不管怎樣大的阻礙,愛的信念始終會催使她回去的。

  擺渡人讀後感 篇20

  這是一個如史詩般的動人故事,它發生在生死結界之間,它令人激奮、恐懼、溫暖。

  迪倫是個做事一板一眼,安靜、嚴謹但並不聰明的十五歲少女。因父母離婚,她從小便和母親生活在一起。一次,迪倫逃課了,她回到家中,準備去阿伯丁找她的父親。為了尋找父親,迪倫收拾好揹包,踏上了前往阿伯丁的火車。不料,途中發生了嚴重的交通事故。當迪倫醒過來時,她所在的世界變成了一片荒原。

  迪倫遇到了一個和她年紀相仿的男孩,叫崔斯坦,是迪倫的靈魂擺渡人。崔斯坦告訴迪倫她已經死了,現在要去一個安全的地方。知道真相後的迪倫沒有哭也沒有鬧,平靜地接受了一切。後來,崔斯坦和迪倫在路途中同甘共苦,戰惡鬼,過死河。一路上的種種艱苦磨難,使他們成了朋友。

  穿過結界,迪倫來到了安全的地方。在那裡,迪倫得知:死人,是可以復活的!迪倫開啟生死八門,找到崔斯坦,與他攜手穿過生死結界,成功復活了!

【擺渡人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