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書筆記> 《弟子規》讀書筆記

《弟子規》讀書筆記

《弟子規》讀書筆記(15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讀書筆記,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弟子規》讀書筆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弟子規》讀書筆記1

  同學們,誠實是最重要的,你們都做到了嗎?

  今天,分享的是“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從中知道了,事情雖小,但我們不能藏,這樣,父母會傷心的。

  還記得那時,我喜歡看書,有一次,我向一位同學借了一本《查理九世》,那位同學也沒說什麼時候還給他,過了一兩個月,我在一次整理書桌時,發現了這本書,我也看完了,可是,我不想還給他,媽媽走進屋,看我在發呆,就問我怎麼了,我告訴了媽媽,媽媽立刻讓我把書還給他,說不還人家書這是不誠實。第二天,我就把書還給了同學。

  誠實的孩子人人愛!

《弟子規》讀書筆記2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一聲聲稚嫩的童聲為我拉開了桌上那已被陽光照耀得暖融融的書本。是古代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孔子教誨的精華,流傳千年而不變,孔子信仰著“百善孝為先”的說法,他的弟子們用短短的三言韻語簡潔明瞭地指示出學生該走的正確的道路,我也受益匪淺。

  孝是一個人應盡的職責,讓每一個老人都能享到天倫之樂是我們這些做兒女的責任,可又有多多少人為了一張張花花綠綠的鈔票喪盡了天良,幹出瞭如同禽獸一般的事。《弟子規》中有一句話:“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意思是:冬天要讓父母溫暖,夏天要讓父母涼快;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請安,晚上要伺候父母睡下。孝者就是如此,黃香可謂是古代難得的孝子,他的母親在他9歲那年因病去世,父親的身子也很虛弱,他從小就很懂事,家裡的苦活累活都是他承擔起來的。夏天的傍晚,太陽雖然已經躲到了山後可床上的枕蓆還是如火中燒般的滾燙他就搖著蒲扇把枕蓆扇涼,讓父親舒舒服服的入睡;冬天,他更是用自己的體溫來溫熱父親的被窩。

  再想想我呢?父母對我儘可能地滿足我的慾望,希望我過一個快樂開心的童年,而我有時卻對他們有種種的不滿,我現在很後悔,後悔我以前的歇斯底里,後悔對他們發過脾氣……

  總之,弟子規讓我懂得了許多,讓我更加深刻的理解到:這世上,孝可以讓人更加美麗

《弟子規》讀書筆記3

  或許作為學生的同學們會說,現在我們還是學生,這對我們來講還是很遙遠的。真的遙遠嗎?一點也不遙遠。我想問一句:身為學生的我們,除了向父母要錢,你一個月還會打多少次電話回家問候父母,問候家裡的一切呢?不要省幾塊錢的電話費,不要以為父母並不在意這些,要知道在你特地打電話回家關心他們時,他們是很欣慰的。只是我們不懂,所以往往就吝嗇了關心父母的話。你還在等什麼,馬上拿起自己的手機給自己的爸爸媽媽打個電話吧?/p>

  孝,並不是要讓你為父母做上什麼驚人動地的事,實際上最平常最基本的關心、問候又何嘗不是孝道的表現呢?“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人世間最遺憾的事。雖然我們不能像《弟子規》書中寫的那樣“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孝敬父母,但起碼不要讓這樣的遺憾一而再再而三發生?/p>

《弟子規》讀書筆記4

  出則悌,主要告訴我們如何和別人相處。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兄弟姐妹之間做到互相尊敬,和睦相處,也是對父母的一種孝敬。

  謹告訴我們日常行為舉止的規範。衣著要整潔,符合自己的身份,一舉一動都要謹慎,多為別人著想,凡事多予別人方便。行為規範了,外在素養自然得到了提高。信告訴我們日常言談舉止的規範,尤其是見未真,勿輕傳,知未的,勿輕言。

  凡事不要妄加評論,要注意我們的一言一行,切記禍從口出。言談得體了,內在修養自然會提高。泛愛眾、而親仁,主要告訴我們思想道德行為的規範。眾人平等,皆需相親相愛。不要自私自利要尊重他人,要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多和品行高尚的人相處,透過向他們學習,使自己的精神得到昇華。餘力學文告訴了我們學習方法的規範。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不要流於形式,要常思考。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多用功自會領略其中的精髓。

《弟子規》讀書筆記5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儒家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儒家思想提倡的孝、悌、謹、信、泛愛眾、親仁、學文等思想都在《弟子規》中有明確的行為規範。那麼,這些行為規範對於現代人會有什麼作用呢?我是帶著疑問、好奇的心去拜讀的這本書。

  《弟子規》那本金色的小書,短小而精悍。傳承著中華五千多年的傳統文化,凝聚著一輩輩人。

  入則孝,這裡主要是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親人。他們所說的,所做的都是為了我們好,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聽從他們的教誨。還有就是,不管他們愛不愛我們,我們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愛他們。因為,畢竟是他們生下了我們,養大了我們,我們總不能忘記養育之恩吧?更何況弟子規裡面也有寫到:“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你都要盡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冬則溫,夏澤凊。晨則省,昏則定。

  我讀它、品它,學會了許多為人處事的道理,也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弟子規》中的《入則孝》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讀了弟子規中的的《入則孝》後,讓我感到十分慚愧。原以為為父母做幾件家務事就是“孝”了,現在才發現其實什麼是“孝”我一點都不懂。反而,父母對我百依百順,照顧到家,我想要的東西想方設法的滿足我,還反倒覺得父母為自己做的是理所當然,甚至有時候他們對自己過於擔心還覺得他們很煩,討厭他們。我實在是太不應該了。

  當父母呼喚我們的時候,應當立即答應,不能遲緩,執行父母命令時應當立即行動起來,不能拖延偷懶。

  當我讀到“父母呼,應勿緩”時,我檢討了自己,發現我們不一樣了,玩電腦、打遊戲??很忙,父母喊好幾聲我根本就不聽,邊打遊戲還邊說:“你煩不煩,叫一聲好了,還連續叫五聲,真討厭!!!”大人過來拍我肩膀,我很惱火地說:“你好煩人哦,你看你看,我這一關沒過去,又被別人打死了,就是你。”如果爸爸媽媽說去樓下買個什麼東西,我會很不耐煩的,不情願的去,心裡還會有所怨言,弟子規,讓我深刻醒悟到自己的錯誤,我會在今後加以改正。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從這句話中我知道了:對父母的教誨,要恭敬的聽明白。對父母的責備,要順從的接受。上高中的時候,因為談戀愛,所以學習成績直線下降,爸爸找我談話,問我為什麼成績會下降的這麼迅速,開始的時候,我會說:下次我一定努力,因此,爸爸也沒有追究,相信了我,隨著高考的臨近,我從班級的前幾名掉到十名之後,爸爸似乎知道了我在上學期間談戀愛,

  不誤正業,很嚴厲的批評了我,我當時特別不服,沒有悔改,和他大吵了一架,現在想想自己真的很過分,說的話一點也不像晚輩,沒有禮貌,弟子規讓我再一次得到了昇華,從此以後,我對待家長的教誨認真聽取。

  父母呼,父母命,父母教,父母責是所有人生命過程中都會出現的事情。這個父母句4次重複父母,說明了父母的重要性。父母把我帶到了這個世界上,給了我生命、給了我體膚、給了我智慧、給了我力量,他(她)們是我的啟蒙老師,是我的良師益友。那麼,我應該怎樣孝順自己的父母呢?

  孝順孝順,首先要從孝順自己的父母開始。

  “孝”的結構是上老下子,是強調血緣延續的重要性。今天的長輩是昨天的小輩,今天的小輩是將來的長輩。小輩不孝敬長輩,你又憑什麼,又怎麼能夠指望當你成為長輩後,你的小輩會孝順你呢?

  孝是沒有條件的。

  冬則溫,夏澤凊。晨則省,昏則定。

  冬天寒冷的時候要伺候父母,使其溫暖,夏天炎熱的時候則讓父母涼快。早上向父母請安,晚上要伺候父母安眠。由此,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東漢年間的黃香,早年喪母,與父親相依為命,冬天黃香首先睡在席子上,用自己的體溫把席子弄暖和。然後,再讓父親去睡。夏天,黃香用扇子把席子扇的涼快一些。這樣父親就能安然入睡了。

  “臥冰求鯉”同樣講的是孝是沒有條件的這個道理的。西晉時期的王祥,母親早亡,他一直和父親及繼母生活在一起。而繼母總喜歡在父親面前挑弄是非欺負王祥。所以,王祥從小也就失去了父愛。即便是在這種情況下,王祥仍然拼命滿足繼母的要求。有一次,繼母病了想吃鯉魚。可大冬天的,河裡的水都結冰了,怎麼辦?於是王祥脫下衣服,趴在厚厚的冰上,用自己的體溫去融化冰。我深深的被王祥的這種孝心感動了。回想自己平時跟媽媽說話時,經常用命令的口氣說:“媽,你快去給我倒杯水”、“媽,你給我點零花錢”??學了《弟子規》之後,我發現我用“您”來稱呼父母了。學著用商量的、請求的語氣和父母說話了。

  父母為我們做得太多太多,當我們蹣跚學步時,是他們用他們溫暖的大手緊握你的小手;當我們生病時,是他們將我們擁入他們暖和的懷抱;當我們學習遇到困難時,是他們為我們耐心的講解。一切的一切都是他們對我們無私的付出。你們發現過嗎?他們頭上已悄悄爬上歲月的痕跡——因我們而生——那一絲絲銀髮??

  感恩父母,他們只需要你以後過得好就好,他們只需要你在他們工作勞累時在他們耳邊輕輕說的那一聲:我愛你們。他們或許也不需要這種溫馨的話語,或許他們所需要的是我們的一個輕輕問候,一個關懷,一個懂事的行為,一個好的成績,對於那些成家立業的孩子,家中父母需要的是他們的常回家看看。

  父母是我們這一生中,為我們付出最多的人,他們毫無私利,毫無所求,他們只是一種默默

  無聞的愛的奉獻,他們為我們付出了汗水,青春,付出了一切,需要的就是我們的開心,我們的幸福。沒有任何人能與他們相比較,我們得懂得一個人的根本,就是去孝敬父母,尊敬父母,可有些孩子連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沒有,整天只知道讀書,成了高分低能的人。父母過分的溺愛孩子,把孩子培養成溫室的花朵,他們往往經不住風吹雨打;還有些孩子不尊敬父母、長輩,認為父母、長輩所做的一切是理所當然的,他們體會不到父母、長輩的良苦用心,這都是不可取的。尊老愛幼是我國的傳統美德,作為新時代的我們也應該具備這種美德。

  《弟子規》給我最大的教誨就是“孝”,這也是給我感觸最深的,讓我今後更加的懂得去孝敬父母,讓我不再刁蠻任性,不再做家中的公主,讓我學會了作為一個乖巧女兒所應該做的事情,從此以後,我要以《弟子規》來時時刻刻檢討自己,端正自己

《弟子規》讀書筆記6

  或許作為學生的同學們會說,現在我們還是學生,這對我們來講還是很遙遠的。真的遙遠嗎?一點也不遙遠。我想問一句:身為學生的我們,除了向父母要錢,你一個月還會打多少次電話回家問候父母,問候家裡的一切呢?不要省幾塊錢的電話費,不要以為父母並不在意這些,要知道在你特地打電話回家關心他們時,他們是很欣慰的。只是我們不懂,所以往往就吝嗇了關心父母的話。你還在等什麼,馬上拿起自己的手機給自己的爸爸媽媽打個電話吧。

  孝,並不是要讓你為父母做上什麼驚人動地的事,實際上最平常最基本的關心、問候又何嘗不是孝道的表現呢?“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人世間最遺憾的事。雖然我們不能像《弟子規》書中寫的那樣“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孝敬父母,但起碼不要讓這樣的遺憾一而再再而三發生。

《弟子規》讀書筆記7

  同學們,守信很重要,你們做到了嗎?

  《弟子規》中“凡出言信為告炸與妄奚可焉”中明白,說出的話,要努力做到,不能反悔,我做到了。

  一次,一位朋友借了我一本《童話故事》,那位朋友說:“下一星期還書(當時星期五)。”我說:“可以。”可是,由於那本書的故事多,他很不可思議地說:“你確定。”我說:“我確定。”他才把書給我,到星期一,我把書還給他,他高興地說:“你這麼守信,以後,我會經常借給你書的。”我笑了一下,走了。

  同學們,守信對人很重要,我們一定記住呀!

《弟子規》讀書筆記8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弟子規》中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一句。

  媽媽給我講這句話的意思是:父母呼喚時,應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答應。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要推辭偷懶。媽媽問我:“你能做得到嗎?”我聽後深感內疚。平時只要爸爸媽媽叫我,我都會假裝沒聽見,只顧玩我的。媽媽要我去做事,我會毫不猶豫地說讓爸爸去做。爸爸說讓我去做事我會說我又不是你的僕人。

  讀了《弟子規》,讓我明白了自己以前是那麼不懂事,要聽爸爸媽媽的話,不要讓爸爸媽媽傷心,做一個勤勞懂事的好孩子。這也是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的表現。

《弟子規》讀書筆記9

  學校的讀書節讓我有了一次機會接觸《弟子規》。品讀後不由得佩服起李毓秀來,竟能編出如此聖明的書來。原本一些同學還說是因為毓秀和育秀字音相同,所以學校才會要求我們朗誦。其實不然,學校之所以選它是因為其中包含的道理或許就是我們一輩子需要做的。

  《弟子規》中有一句話使我感觸頗多。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我們應當學會孝敬父母,正如古人所說的那樣百善孝為先。或許此刻的兒女早已無法做到像古人說的那樣“出必告,反必面。”但我們能夠為父母做一些自我能夠做到的事。比如在家中,父母叫喚我們時,應當一聽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應;父母要我們去做事,我們應當趕快行動,不能借故拖延,或者根本不放在心上,不願意為父母效力;父母教導我們時,應當恭敬地聽而不能夠隨意打斷他們,要將話聽進心裡;我們犯了錯誤,父母責備,應當順從他們並且承擔過失,不能頂撞他們,讓他們悲痛。

  如果一個人能夠孝順,那麼他就有一顆善良、仁慈的心,有了這份仁心,就能夠利益許許多多的人。

  古人黃香九歲為雙親溫席;沈雲英替父親守衛道州府;郯子取鹿乳,供奉雙親;董永賣身葬父;陸績懷橘遺親;王祥為母臥冰求鯉;楊香扼虎救父。

  這些事例足以看出孝悌一向是中國文化的基礎。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應當學習先輩們以父母為首的優良品德,把中華民族以孝為本的精神發揚光大。

  我們要做孝順父母的人!

《弟子規》讀書筆記10

  我們班的特色是背誦《弟子規》。開始我走馬觀花的看了一遍,不懂什麼意思。但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又把《弟子規》拿出來認真地讀了一遍,原來《弟子規》是中國傳統聖賢教育的書籍,它把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優秀的思想道德理念傳承給我們。使我們懂得了什麼叫尊老愛幼,孝敬父母,勤儉節約,寬容大量,什麼是親情,友情等等……以前我不懂得孝敬父母,常常惹父母生氣。有一次,媽媽把飯做好以後放到桌子上,喊我吃飯,我被精彩的電視劇迷住了,沒有答應。媽媽一而再再而三的喊我吃飯,我不耐煩的回答:“你們去吃嘛,我一會再來,喊我幹什麼嘛。”媽媽說:“飯快涼了,快點來吃吧!”我還是等電視劇完了之後才到飯桌上去吃飯。還有一次,媽媽正在廚房裡幹活,叫我幫她把地掃一掃。我根本就沒有理她,只是在電腦上盡情的打遊戲。媽媽過了一會又喊了:“你把地掃了沒有啊?”我還是沒有聽見。媽媽生氣的說: “你這孩子,沒有聽見我叫你嗎!”

  今天,我讀了《弟子規》的入則孝,我很後悔。尤其是有看見後面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說“父母叫我們,應該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可拖延或者推辭偷懶。”反思我自己的行為,羞愧之心悠然而生。勇於承認錯誤是一種美德,現在,我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缺點。《弟子規》是一面鏡子,我要發揚優點,改正缺點,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

《弟子規》讀書筆記11

  假期時,我按照老師的安排,學習背誦了國學文章《弟子規》,文章中雖然有很多的意思不太明白,但也學習到了很多東西,自己也按自己的理解,做了很多事情。文章中印象最深的是:弟子規,聖人訓。守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這段文字的意思是: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和長輩,關心愛護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謹慎,要講信用;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和,要時常親近有道德的人,向他學習。假期中,我做到了尊敬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聽他們的話,為他們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今後,我會更多的學習《弟子規》中的知識,更好的理解。

  我覺得學習國學,就是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能讓我們更文明,更有禮貌,更懂事,更有利於我們現在的小學生成長。所以我以後要多讀書,特別是國學方面的書,多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等我長大了,好做一個傳播中國國學的學者。

《弟子規》讀書筆記12

  近段時間我交了一個新朋友,她叫《弟子規》。《弟子規》就像老師一樣,教我怎樣孝敬爸爸和媽媽、爺爺和奶奶,怎樣和哥哥、姐姐之間和睦相處,怎樣增強和同學們之間的友誼……

  我和她的故事就從一件小事說起吧!有一天中午,我放學回家吃飯,當奶奶給我端來一碗羊肉燴麵,我正要大口大口吃的時候,我忽然想起了《弟子規》中的一句話“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於是,我就放下了手中的筷子。媽媽問我:“晨晨,你怎麼不吃了呢”?我說:“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我要等家裡所有的長輩都來吃的時候我再吃呢”。

  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聽了以後都誇我,“晨晨長大了、越來越懂事了”!我聽了心裡好像吃了蜜一樣甜。於是,我就等大人們都端起碗吃飯時,我才開始吃飯。這一次,我比以前吃飯感到都格外香,很快就把碗裡的燴麵吃完了。

  怎麼樣?這就是我和好朋友《弟子規》眾多故事中的一個故事,她教會我養成了尊重長輩的好習慣,我要和她成為永遠的好朋友!

《弟子規》讀書筆記13

  世界社會的安定、在人的一念心念。時時為人著想就會圓滿安康。要時刻有善念當我聽到心念這個詞的時候,我忽然想到心念是不是心裡的念頭。善念就是心理想的好的念頭。記得以前我聽過一堂課,講的是宇宙的奧秘&&吸引力法則。

  我們要給自己輸入好的程式,好的事情就會發生。我們吸引了正能量,我們就能心想事成。心念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曾士偉教授在講《易經》時,曾經這樣說過,人也是一個小宇宙,大自然中有山,我們的鼻子就是山;天上有28星宿,我們雙手的指關節正好是28個。我們和大自然是緊密相連的。我們經常會聽到天人合一這個詞,這是否說明我們也會具有無限的能量?所以我們要時刻有善念,時時為別人著想。

  對於教育我們的孩子,我們要讓孩子從小時刻有善念,要給孩子貼好標籤,輸入好的程式。《三字經》裡講人之初,性本善。《大學》裡講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明德指的的.就是本善之心。在孩子沒有汙染前,我們要護持好孩子這顆本善之心。讓孩子看到的是一個美麗的世界。

《弟子規》讀書筆記14

  欲治國先齊家,欲齊家先修身,欲修身先正心。

  《弟子規》是根據《三字經》編寫的。其中的禮儀規範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樹,只有根扎得牢,樹才會長得茂盛。做人,只有將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來,一個擁有謙虛恭敬仁慈博愛的心的人,才會在今後的生活、工作中立於不敗之地。就像畫畫,讓沒有繪畫基礎的孩子發揮想象創作是不會創作出一幅優秀的作品的。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憑著自己的意願任意胡為,那他不會被別人接受,他的人生不會快樂。我也沒有接受過正規傳統文化教育,在學習了弟子規後,我就覺得自己有責任和義務在正確理解古老地中華文化的基礎上將這塊文化瑰寶傳承下去。真心希望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能夠認識到這一點,從我們班級教育的一點一滴做起,幫助每一位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須在幼小的時候開始培養。《弟子規》中要求我們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禮、仁、忠等。在做到這些後,它又教了我們一些學習方法,不但要認真學,還要實踐,這樣才能真正地讀好書,成為有用之才。我讀完《弟子規》後,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確實有一定的差距。

  在孝方面,現在想起自己的過去,雖然沒有做過對父母不住的大事,但對他們也沒有盡過多少孝心,反而他們對我千衣百順,照顧到家,我想得到的東西,想方設法地滿足我。父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覺得應該的,有時,父母過於關心自己,哆嗦了幾句,反而責罵他們,討厭他們,那多不應該啊!我的兄弟姊妹較多,經常不顧及父母的感受,因為一些小問題而爭執,在一旁的父母看見了,多難過呀。現在自己既為人子女,又為人父母,該做些什麼呢?一方面,作為子女,應按《弟子規》所講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最起碼做到這些,才能對得住苦養自己成|人的父母。另一方面,自己作為孩子的母親,應正確引導子女誦讀《弟子規》,讓他們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諦,潛移默化,從小養成良好的品行,為日後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這也是作為父母最大的收益。

  在我看來,《弟子規》包含了《孝經》《禮》等傳統思想,特別是在行動方面做了規範。所謂弟子規的規,也就是規範的意思。本來這本書是作為兒童啟蒙讀物的,大約和《三字經》的效用差不多。可是,我們現在的人,普遍缺乏這種教育,所以現在學習這本經典也是恰當的。特別是當今,社會倫理失綱,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籲重新定位我們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關懷,建立和諧社會,和諧世界,學習經典也就顯得尤其必要。

  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認同的過程,而對自身產生影響則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例如,我們學習《弟子規》,背誦下來應該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對一個人產生有益的影響,那就需要時間了。一個人處世必定有一些原則,在他們潛意識中受到這些原則的制約。學習了《弟子規》,就是要把聖人教誨貫徹到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

  書中提及“泛愛眾”。“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這與孔子的“克己復禮為仁”的著名觀點是一致的。我平常生活中不高興時就要跟心愛的人耍耍小性子,賭賭氣,沒有考慮對方的感受,什麼時候傷了對方自己也許還不知道。有時候為了完成一件心裡想的事,雖然出發點是好的,但辦事比較著急,不達目的不罷休,或是沒有注意到方式方法,缺少與別人的溝通,往往事與願違,事情也許辦成了,但達到的效果卻是完全不一樣的。由父母推己及人,其實每個人的感受和我的感受應該是相仿的,都需要關懷和愛。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遇到不如人意的事,要告訴自己,別人怎樣對我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我怎樣去對待別人,“克己復禮為仁”,相信自己一定會做到的。天地間愛是最真摯、最感人的,在同一個地方生活、同一企業工作的我們,應該相親相愛,生活中彼此關心,工作中互相幫助、互助合作,這樣才能共創和諧環境、共建和諧企業。

  《弟子規》這本書是古人從小就讀的書,而我們現在卻很少有人知道(包括我自己,如果不是蔡老師叫我們背這些東西,我也不知道它是何物)怎麼說呢,《弟子規》這本書講的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禮儀孝都在裡面,思想宗旨都是非常有教育意義的,它是教我們如何做人,學會怎樣做人。我們都是上帝的傑作,人生來就是一樣的,那為什麼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人名垂千古,有人遺臭萬年,出生的時候我們是一樣的,但是在後來卻有著天差地別的不同情況。為什麼呢?那就是後天的教育了。人字非常好寫,非常簡單一撇,一捺就是一個人,但是做一個人真的不容易,做一個有作為的人就又是難上加難。記得我們的高中語文老師說過,生活是什麼?痛苦與折磨。人生下來就是為了吃苦的,人這一輩子不知道要經歷多少的坎坷與磨難,人就是在不斷的掙扎中成長。而弟子規就是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告訴我們該堅持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做。

  我們活著總要做些什麼,為父母,為自己,為兒女做些什麼,進而為我們的祖國做些什麼。我們這一輩子都在拼搏奮鬥,都在為著美好的未來生活,我們渴望著人世間這美好的一切,我們都應該堅持著自己的信念,而《弟子規》就是這樣的一本書,它是我們的精神食糧,我們應該將它所說的東西認真品味,或許我們會得到讓你終生受益的東西。。

  書中提到關於“父母”的,我們一需要更多的互動,來交流彼此的心扉。我們需要那一抹溫柔的微笑,來包容對方。我們需要伸出每一雙手編織美麗了未來!讓愛佇立在心中,要我們擁有偕同前進的夢想,做人就是得這樣,聽父母的話,正所謂“不聽父母言,吃虧在眼前。”由此,我們也得孝敬父母,因為父母是我們的老師,教了我們許多道理,關心,照顧了我們一輩子。讓我們也關心他們一點,尊敬他們一點,好好學習,將來考上大學,回報父母的這份情。

  學習《弟子規》,我想不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昇華的過程。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是十分必要的。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變成和諧的社會,這個世界才變成和諧的世界。

  我們需認真地閱讀《弟子規》,真正瞭解《弟子規》中的含義,它將會使你受益匪淺。

  我想,一個人活著就要講點道德,有點品位,這才贏得別人的賞識。而《弟子規》中所講的道理,正是教人倫理綱常的最基本的常識。今後,我還會深入內心地反覆讀誦《弟子規》,從中學會做人處事的道理,真正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這樣既可打造健康、和諧社會,也可提升自己的修養,何樂而不為?

《弟子規》讀書筆記15

  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這點你們做到了嗎?

  《弟子規》中“事勿忙 忙多錯 勿畏難 勿輕略”這幾句說的是做事要認真,不能馬虎,但是我總是匆匆忙忙地做事,改不掉這個壞毛病。

  有一次,從補習班回來,我想看電視,於是就飛快地寫,英語字母寫的也不好,以為都寫完了,就開始看電視,到了補習班,老師檢查作業,突然大吼起來:“仝悅,你的作業怎麼回事,英語字母寫的不好,還少寫了一項作業,並且家長還沒簽名!”我不敢說話,低著頭,心想,下次可得仔細點,真丟人呀!

  以後,我再也不敢這樣寫作業了,作業做得一塌糊塗,還得挨批!

【《弟子規》讀書筆記】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