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生物/化工/環保/能源> 生物學習心得體會

生物學習心得體會

生物學習心得體會(通用21篇)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生物學習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生物學習心得體會 篇1

  20xx年4月14-15日,我參加臨沂市初中生物學課堂教學研討會活動,無疑給自己的專業成長帶來了不小的衝擊,使我受益良多,現將我的感受總結如下:

  一、教師角色發生了徹底的轉變新的課堂教學,教師所扮演的角色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教師不再是純粹的“教書匠”,也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課堂活動的組織者,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我所感覺到的,上課的老師在課堂上不像是“老師”,反而像一位朋友,沒有一味的去講授知識,而是幫助學生透過一系列的引導,讓學生主動的獲取知識。比如:魯橋一中的黃老師與學生的互動性很高,不再是那種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的單一模式,透過採取互動授課的方式,讓學生對生物課更加感興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強調要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快樂中不自覺地記住很多知識,而且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學生所記住的東西往往是很多的,並且能深入的理解其中的精髓。我覺得這是我最應該向老師學習的地方。

  二、學生主體地位得以實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課堂上主動求知、主動探索的主體;教師是教學的主人,是學習過程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這次教研活動中,“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體現最為深刻,教師充分相信學生,並尊重學生的學習活動和結果,耐心聆聽每一位同學的意見,適時給予鼓勵和點撥,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讓每一位學生在和諧、寬鬆的內部環境中去獲得新知,變被動為主動,轉客體為主體。比如汶上縣二實中的何敬霞老師教學中,讓學生自己親身感受蝗蟲等生物的身體結構,並加以引導學生正確做法,結果不言而諭,學生的情感得以昇華。使本堂課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教學方法的轉變和課堂形式的多樣化教師不在是知識傳授者,打破了傳統的講授法和練習法為主的課堂教學,而是綜合運用了觀察法、討論法、小組合作學習等多種教學方法,培養了學生各個方面的思維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課堂效果,在教學中,尤其給學生創設觀察的情境和思考的餘地,讓他們有機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例如:在練習的設定上,何靜霞老師採用娛樂節目開門大吉的形式出示問題,既活躍了課堂,又激發了學生們的熱情,真正實現了課堂形式的多樣化和教學方法的靈活性原則。

  總之,透過這次聽課學習研討,我發現了自己在教學中的許多差距與不足,也從優秀教師那裡獲得了許多經驗與感悟,今後我將不斷反思,不斷努力,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真正喜歡學習、學會學習、獲得知識、提高能力,也使自己不枉為人師。

  生物學習心得體會 篇2

  學生學習習慣問題。學生剛從小學踏入初中,一些適合中學學習的良好習慣還沒養成。比如:上課強調重點內容時還不能進行自主的標記;對知識欠缺整合歸納能力;不懂得前後知識的聯絡等等。但隨著課程的進行,直到現在,學生各方面能力已經有了一定的加強,但還沒有達到完全不需要老師指導的程度,所以在今後的教學中,除了教授文化知識外,仍需要注意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

  學生對於《生物學》這門學科的認識。學生在日程的生活學習中已經積累了一定的關於生物學的淺顯知識,但由於從未系統正面的接受過生物學科的教育,學生對《生物學》這門課具體研究的問題還不太瞭解。但隨著課程進行,直到現在,學生已經學習了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光合作用、顯微鏡的使用,種子的萌發等等內容,對生物這門課從微觀到宏觀都已經認識過了,所以在今後的教學中,應注意理論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使學生隨學隨用。

  今後開展課程應注意的問題。首先要繼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自主學習能力、知識架構能力已經整體思想的建立等。在培養學生這些能力的時候應注意,不能一擁而至更不能三天大魚兩天曬網,應該循序漸進,結合所學知識的特點,運用合適的方法策論。其次,在教學中要多拿生活中的事物舉例。學生學習生物興趣,主要來自於與生活實踐的結合,在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解釋生活現象的過程中,學生徹底理解知識,消化知識,並且培養出極大的學習興趣。再次,注意教學多使用一些現代教育技術,順應時代的發展,使學生感受不一樣的課堂。現在的初中生都是一群零零後,他們生活的時代是一個科技高度發展的時期,從小接觸各種電子產品,所以在教學中可以使用現代教育技術,使學生感受到與時俱進的教學模式。最後,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由於生物這門課,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絡,所以在課堂上要注重灌輸學生積極正面的價值,使學生以後能更好的自主處理問題。

  生物學習心得體會 篇3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現代生物科學的發展尤其依賴科學實驗。在生物教學中,實驗、學習和觀察等實踐環節對我們掌握生物學知識、科學方法、培養我們的動手能力和形成科學素質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正是因此,從我們開始接觸生物這門學科開始,就不斷有生物實驗課程,鍛鍊我們各式各樣的能力。

  但是,也的確是上過各式各樣的生物實驗課,我才更加深刻的感受到這次做的現代生物技術綜合實驗對我的影響有多大。

  首先,我一定得提的,便是金衛華老師,還有金老師給我們提出的實驗要求。

  獨到的實驗安排,讓我聽後為之一震,因為從初中開始,甚至是大學的前兩年間,沒有一位老師有提過,要求我們在學校安排好的實驗課時間以外也能來實驗室做實驗,當然這大概也與我們的生物技術試驗的內容安排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一直以來,我們都循規蹈矩的準確服從著課程表給我們定下的規則,而金老師卻輕描淡寫,揚手舞舞便打破了籠罩著我們多年的“囚籠”。有時,我甚至會暗想,伴隨著這種思維限制的打破,是否也會激發出我們名為想象力的翅膀,讓我們能夠在知識的世界中翱翔呢?

  好好,不能扯太遠,還需要拉回我心得的主題——實驗!老師在第一次課上,對我們詳盡的講解了我們此學期需要完成的一系列實驗。其中全是環環相扣,嵌合緊密,有點一招即失,滿盤皆輸的壓力,不過我們更多的是懷著一種躍躍欲試的激動,恨不得立馬動手,靠著自己學來的知識,認真的完成這套實驗,並且還能看到最終那令人欣喜的結果。就這麼妄想著妄想著,我們從第二週開始的現代生物技術綜合實驗的漫長旅程。

  由於,老師沒有硬性的要求實驗時間,我們便是一有空閒就往實驗室裡鑽,也就少了以前實驗課上出現的,因為部分實驗儀器的數量缺少,同學們每次做實驗都是你推我嚷的,造成了實驗興趣的流失。以至於做實驗的態度越來越渙散,甚至只是簡單的走下過場而已,幾次實驗課下來,熱情全無。但按照金老師的提議來,大家來實驗的時間不同,使得對儀器使用的時間錯開,減少了為爭搶儀器或是藥品而嘈雜不堪的場面,實驗也變得順利了許多。

  金老師會很體諒一些先開始忙活的同學,在黑板上寫清他們實驗大概會做到的步驟和注意事項,後面實驗的準備物品和要求,然後開始在忙於實驗而奔走中的同學之間晃悠。觀察我們的實驗操作,或是時不時提點解釋一下我們實驗步驟的緣由;實驗藥品的作用;如何做會得到更好的結果;實驗沒有得到好的結果或是做的失敗了的原因。可是,隨著實驗的發展,後來更多的時候,是我們在看過書本上要求的實驗步驟後,去纏著金老師,圍在他周圍,問他關於實驗的各種問題,就算同樣的問題被問過許多次,金老師依然是和藹的笑著一一解答我們的疑問,他的平易近人,他的悉心教導,他的不驕不躁,他的耐性與笑容都深深的打動了實驗中的每位同學。

  其實,他的這種教學方式,亮點就在於此,自主實驗迫使我們會仔細品味步驟中的點滴;實驗過程中的出現的各種問題,就要求我們會去思考如何排除,繼續實驗;實驗結果的不理想,更是強迫我們能認真回顧實驗中的任何細節,找出問題所在,也會需要我們去深入瞭解這步實驗的機理,用藥品的理由,實驗操作要求等。這些自己透過自己動手動腦而逐步累積起來的經驗,是在以往任何時候都沒有獲得過的,那時,只知道按照老師和書本上寫的步驟來,根本不在意為什麼要這麼做,於是少了對實驗的探究,能學到的東西自然也減少。

  生物學習心得體會 篇4

  20xx初中生物新課標再次強調了生物課程的基本理念即:面向全體學生、提高生物素養、培養探究能力。針對這些理念,結合我校的教學實際和學生特點,我認為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應該從以下方面著手,努力改變現有的課堂教學模式。

  第一、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 注重人文精神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生物學教學要求大膽改革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提倡和積極實踐啟發式、討論式、合作式、探究式教學,加強生物學實驗教學,積極採用計算機網路等多媒體輔助教學,使生物學和資訊科技整合,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互動起來。同時注重對學生的個別輔導,使每個學生都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促進他們的個性發展,新課標和新教材很好地體現了上述的精神。

  課程強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強調深入到學生的認知世界,透過參與學習過程,在看、聽、說、聞思全方位得到深刻的體驗。課堂不僅是學科知識的殿堂,更是人性養育的聖殿,是學生成長的舞臺,是學生髮揮創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有了認知的過程、學習興趣、熱情、動機得以加強,內心體驗和心靈世界得到了豐富,有了親身的體驗,學習態度和責任,對個人價值的認識,就可能有進一步發展。新課程指導下的學生不應是“我的眼中只有自己”,而應是關愛他人,透過和他人的接觸、交流、溝通,懂得尊重人、體諒人。新課標要求寓教於樂,寓教於情,以情動人,以情感人。

  第二、倡導“開放式”教學,變革原有學習方式

  教育資訊化,使得教育資源共享變成現實,計算機網路作為知識傳播的有效途徑,正得到前所未有的應用。新課標和新教材就是適當引進了合作式教學,加大了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與合作力度,實現了生物學課堂的開放性在這種開放式課堂中,學生學會了相互協作,學會了在和他人交流中獲得資訊的方法,處理資訊的能力。這對培養學生的開放思想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新課標要求學生由過去被動、機械、僵化的學習方式變為主動、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由過去“要我學”變為“我要學”。如何實現這一轉變,關鍵是課堂是否能真正交給主體的學生,老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宰者、統治者、演講者,而是學生的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

  第三、落實實驗教學,培養學以致用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實驗要求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合作探究的能力,不光重視實驗的結果,更要重視實驗的過程,要求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這也是新課程評價的一個重要內容,實驗材料、用具等發動學生自己準備,學生準備的過程就是學習思考的過程,分析辨別的過程。

  傳統教學往往只重視知識的獲得,而對於知識的獲得過程和獲得知識後的應用重視不夠,因此造成死記硬背、機械記憶的學習狀況,學到的知識是死知識,不能付諸於實踐。現在的課堂無論是學生提出問題,還是老師和學生合作學習,都離不開解決實際問題,學以至用嗎,讓學生從身邊的生活實際中體會到生物知識的重要性。

  第四、注重課堂教學的過程評價

  學生學習積極主動傳統教學只注重期末考試、升學考試這些終結性評價,忽視了過程性評價,這樣造成學生輕視學習過程,只重視學習結果,學習的主動性和合作性差,課改後的評價落實到每節課上,無論學生的提問,回答問題,蒐集資料,做實驗的過程等,這樣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力,把課上課下的每一節環節都做的很認真、很投入,從而強化了學習過程,間接影響了學習結果,使學生的各種技能和能力得到廣泛培養和提高。

  總之, 新課程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合作,學會探究,新課程將以創新為中心,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激發學生創造的慾望,勇於創新。新課改教師要先行。學高為師,德高為範,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充電,學習新知識,提高自身修養,貫徹新課標的指導思想,更新理念,改進教學方法,爭取成為一名合格的、成熟的生物教師。

  生物學習心得體會 篇5

  7月21號至28號,我參加了高中生物教學研討會。本次會議的主要內容是全省生物優質課大賽,共有來自湖北省各縣市的33名選手參賽。選手們新穎的教學設計,清晰的教學思路,精緻的PPT課件,巧妙的實驗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幽默風趣的教學語言以及充滿活力的課堂氣氛都讓我記憶深刻。下面談談我在本次學習中的一點收穫與體會。

  在所有的優質課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應城二中易輝老師的《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這一課。易老師很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他採用中學生普遍愛看的電影《蜘蛛俠》片段做匯入,緊接著又給同學們展示了生物學熱門話題黑寡婦蜘蛛以及發光水母,極大的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由此引出本節課內容蛋白質。由此我想到,生物是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只要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他們學習的慾望,一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也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怎樣把課本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絡起來,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在講到蛋白質的組成單位---氨基酸的結構簡式時,易老師以甲烷的結構簡式做類比,用詼諧幽默的語言由甲烷類推到氨基酸,並把自己比作一個氨基酸,左手代表氨基,右手代表羧基,頭代表R基,下肢代表H原子。這樣既生動形象,又便於學生掌握氨基酸的結構通式。在講到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蛋白質時,易老師更是充分調動學生,讓幾個學生代表不同的氨基酸,手拉手就構成了肽鏈,手與手連線的部位就形成了肽鍵,並讓學生自己隨機組合連線在一起,從而體會蛋白質多樣性的原因。易老師把複雜、抽象的問題形象化、具體化,讓課堂充滿激情,活潑自如。這不是填鴨式的課堂,而是一節寓學於樂的課,是值得我們所有生物老師學習的一堂課。

  此外,參加這次優質課比賽的老師們都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注重讓學生透過自己的實驗探究來構建知識,這些也正是我們學校所提倡的。透過觀摩學習,我意識到,要想真正讓學生自己構建知識體系,把知識理解透、掌握牢,單靠導學案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在課堂上還應該經常創設一些情景、讓學生自己動手做一些小實驗、開展一些趣味活動、適當運用多媒體動畫展示一些抽象的知識等等,要做到把生物學科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絡起來,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中來,真正實現知識的自我構建和問題的自我發現與解決。

  總之,上一節課,不難;上好一節課,卻非易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需要不斷反思,不斷學習,不斷提高,將自己的所學所悟運用到四環節生本高效課堂中來,不斷最佳化自己的教學。做一個用心探究課堂的老師,讓知識在課堂中輕舞飛揚,讓自己在課堂中釋放魅力,讓學生在課堂中綻放光彩!

  生物學習心得體會 篇6

  20xx年11月1-4日,我有幸參加山東省初中生物教學能手評選觀摩活動,這讓我很自然的想起了去年差不多同一時間的山東省初中生物優質課,上一次的指導、促進、監督與激勵依然在自己的頭腦中,而這一次無疑又給自己的專業成長帶來了不小的衝擊。感謝王老師的積極組織以及學校的支援為我的成長提供如此好的學習機會。

  這次講課的內容是

  1.描述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2.解釋人的性別決定,23位老師代表了山東各個地區的最高水平,他們各具特色、獨具匠心,為前來觀摩學習的老師展現了別樣風采,令前來與會的教師為之喝彩。而我透過本次學習也感受頗多:

  一、教師過硬的基本功

  每位老師能夠在如此場面寵辱不驚,關鍵就是基本功紮實。簡練而到位的語言,清晰的嗓音,語氣語調富有親和力、帶有鼓勵性,對學生的回答及時評價並且多元化,課堂氣氛輕鬆愉悅。當然教學基本功不僅包括教師的語言、板書等,更應包括對教材的把握、挖掘分析、重新組織、策略的合理運用的能力以及應對突發狀況的處理能力等。而這些教師無不做的恰如其分。單就講好普通話給課堂增色這一點又有了切身的體驗,這也給我講好普通話,擺脫“濟普”帶來了壓力和動力。

  二、注重創設情境巧妙匯入新課

  高效巧妙的匯入新課,成為了各位選手吸引學生與聽課教師的一把利器。像煙臺的王愛娟老師在講《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時就巧妙的以父親的耕作日記的形式來呈現生產生活中出現的與呼吸作用相關的現象或行為,並且能夠貫穿始終。還有十三中的李美玲老師就以自己一家人的照片匯入,由外貌的遺傳自然聯絡到性別的遺傳,進而引入到新課的講解。好的開頭就是成功的一半,一個有趣的匯入就可以很快將學生拉回課堂。

  三、準確地把握教材但又不拘泥於教材,對教材進行了科學的整理和運用

  在這一方面很多老師都根據講解的需要對教材進行二次開發,以更好的達成學習目標。如在《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節的講解中,有的老師將三個演示實驗的順序微作調整。還有很多老師為了講解植物的其他器官也可以發生呼吸作用,又將教材進行了拓展,準備了充分的實驗材料演示給學生,如葉片、花、果實等,透過這樣一個小小的演示實驗就可以說明教材中一個很抽象的概念。

  四、注重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

  每位老師根據所教內容的特點,採用自主探究性實驗、邊教邊實驗、學生參與的演示實驗和觀察演示實驗等不同的實驗方法,共同的指導思想是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探究學習之中。對於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在學生的討論交流之後,逐步對現象進行分析,深入到問題的本質,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對於實驗的處理,能分組的不演示,能演示的不能由課件中的影片代替,儘可能的增加實驗的直觀性、可操作性。在《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節中,許多老師還精心設計了實驗裝置,把實驗驗中常用的廣口瓶、漏斗等換成了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飲料瓶、洗手液瓶、注射液瓶、注射器、保溫杯等,將其改裝成實驗器材,給學生親切感,給與會的老師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實驗材料也由一種拓展成了幾種。在《人類染色體與性別決定》一節中,許多老師也突發奇想,用橡皮泥、卡片等來讓學生演示出性染色體在親代與子代之間傳遞的過程,見到如此熟悉的器材,自然積極表現,並且都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另外,對於教材給定的實驗方案不是直接呈現給學生而是讓學生在明瞭了實驗原理之後自行設計實驗,教師給以簡單的指導。只有學生自己“悟”出來的過程和結論,才是學生真正理解的,學生才會設計實驗,才會明白研究方法,才會去應用。

  五、目標的達成清晰自然

  越是一節好課,越是上的樸實不做作,越是讓人覺得這不是教師的舞臺,而是孩子的天下。而教師恰恰起到了這個偉大的“幕後”作用。23節省教學能手課聽完,給我的總體感覺是很樸實,很自然。但是細細品味,每一環節之間過渡自然,銜接自如,透過設定合適的問題情境過渡到下一環節。雖然有實驗,會出現不是預期的實驗結果,而教師恰可以利用這種不同更好的詮釋知識讓課堂顯得更加真實,也凸顯了教師教育智慧。另外知識目標僅僅是三維目標之一,在學生親自動手完成實驗以及討論交流的的過程中也很好的達到能力目標與情感目標,真的做到了“潤物細無聲”。

  六、團隊合作,發揮集體智慧

  這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無論幹什麼都需要集體的力量。在集體備課的過程中,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學習,不斷進步,同時在交流中還可能迸出創新的火花,讓教學思路更加清晰。

  參評老師的的優點和亮點還有很多,這些讓我在受益的同時也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學,現談談自己的感觸。

  1.一堂好課應該順暢、自然,每個環節的連結都要過渡自然,這是教學中我們應該關注的細節,而細節決定成敗。

  2.教師的基本功要過硬,無論是普通話、板書還是形態、表情、課堂評價等都要在平時紮實練習,好的板書清新美觀,流利的普通話使學生感覺輕鬆愉悅,豐富的表情使課堂靚麗活潑。

  3.課堂提問要講究技巧。提出的問題不應該過於簡單或過難,要有一定的思維力度,讓學生需要經過一定的思考才能回答出來。引導學生思考時提出的問題要適當,逐步深入,確實遇到較難的問題了,則需要我們及時的點撥。即“引導是關鍵,點撥是輔助”。

  4.平時要多學習多研究不斷提高個人素質與能力。多聽多看才能發現不足,多研究才能彌補。

  以上是我對本次聽課一點粗淺的認識,總之每一位老師都有我要學習的地方。透過一次次學習也更能發現自己的不足,並確定自己努力的方向,將學到的嘗試運用的教學中,逐步提高和完善自己。

  生物學習心得體會 篇7

  新課標用高度概括的語言,表述了生物學的基礎性重要性。生物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生物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生物課程的內容要滿足社會和學生雙方面的需要,生物課程應具有開放性,課程的評價應能促進科學素養的形成與發展的基本理念。

  新的課程、新的標準、新的教學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學理念,教學原則來支撐,而這些理論的實踐者,就是教師,可見轉變教師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師對課改的認識是實施課程改革的關鍵。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改變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透過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已被各種利於學生髮展的新型教學模式所取代。在課堂上,教師應該怎樣引導才能調動學生主動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的思考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書本內容表面,這是一個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認真研究的課題。要讓學生主動思考,教師就必須對學生提出問題,只有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才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和解決新問題的實際能力。

  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生物教師?首先要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刻領會其中的精神實質,更新科學教學理念。生物課的教學要注重初中學生與生俱來的對周圍世界的探究興趣和需要,強呼叫符合初中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要注意把對學生“學”的關注轉向對學生周圍世界的關注。要進行科學探究方面的訓練,瞭解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原理、方法、要點,認識科學探究的性質及在科學中的核心作用等。同時還要補充必要的生物基礎知識,生物教師必須具有堅實而廣泛的基礎知識,必須瞭解主要生物學基本事實、理解其基本概念,知曉和弄懂某些輔助性的實驗知識和理論知識。此外,科學教師還要對基礎內容、學習方法、教學方法、學生情況等各個方面都有所瞭解,並把這些知識應用於生物教學。初中生物教師必須具有指導那些基於學生所提問題而進行的探究活動所需要的種種技能,必須參與研究和改進教學、評價和課程設定等的新方法和新途徑。自覺參加各種教學實踐,在實踐中鍛鍊、提高自己。教學工作是很複雜的,需要不斷學習、不斷總結和思考。教學的新知識、新技能和新策略有多種來源,可以來源於研究,來源於新教材新手段,來源於對先進教學法的報道,來源於同事,來源於專家,來源於對教學的自我總結,來源於對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的思考,等等。所以教師的教學實踐過程也是教師教學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只有不斷參加和經歷各種教學實踐活動,才能把自己錘鍊成一個合格的科學教師。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所以,教師只有透過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思考和總結,才能提高自己的科學教學水平。

  生物學習心得體會 篇8

  10月19日—20日,在XX名師工作室的帶領下,我與劉銀華老師有幸參加了首都師範大學舉行的2xx中學生物教學研討會。近距離聆聽各位專家對課標、教材的解讀以及課堂、科研的經驗介紹,受益匪淺,總結如下:

  1、課怎樣上?教為提升學生思維能力,提升學科核心素養而教。

  研討會邀請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初高中生物教學大綱修訂工作牽頭人劉恩山教授作《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解讀,普通高中生物教材編寫主持人趙佔良研究員介紹高中生物學新教材特點,教學評價研究院胡興昌教授作了基於核心素養的考試評價的介紹。

  這一次的高中課改站在“立德樹人”的制高點落實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包括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和社會責任。關於生命觀念,劉教授列舉“生物的多樣性和適應性是進化的結果”這一重要概念,指出不同水平概念教學的“保質期”不同。教材透過數十個生物學術語、概念如“嘗試透過化石記錄、比較解剖學和胚胎學等事實,說明當今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嘗試透過細胞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等知識,說明當今生物在新陳代謝、DNA結構與功能等方面具有許多共同特徵”等來形成“地球上的現存物種豐富多彩,它們來自共同的祖先”這個生物學觀點,最終形成“生物的多樣性和適應性是進化的結果”的生命觀念。因此在我們的教學中,始終要牢記我們所講的每一節課、每一段內容都要服務於學生長久生物學概念的形成,最終達成生命觀念的素養培養。

  關於科學思維,科學思維是基於事實和嚴密推理以期達到更好結論的方法。學生不是接受知識的容器,一堂課,培養學生高品質的思維尤為珍貴。透過教材的範例,幫助學生提升管理思維結構,使用理智標準、應用邏輯、權衡事實形成良好的思維正規化、習慣和工具。質疑是思考的視角,實證是判斷的尺度,邏輯是辯論的準繩,透過不斷對學生提出科學思維的學科要求,達成學生自主、自律、自我監控和自我糾正的思維習慣,讓清晰、準確、質疑、客觀、邏輯、深刻成為思考和決策的原則。

  關於科學探究,繼續強調科學探究,堅持生物學教學改革的方向。透過探究,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理解科學家如何思考和工作,加深對生物學知識的理解,更好地認識科學的本質特徵。關於社會責任,劉教授指出我們並不為社會責任而教社會責任,社會責任是滲透在生物課程之中的,將不斷滲透的生物學觀念作為學生考察和思考社會科學議題的視角和立場,用生物學的規律進行判斷、作出決策。

  基於生物學科核心素養,趙佔良教授介紹了新教材的編寫工作思路。從老教材到新教材,實現從“著眼於學生掌握生物學領域中核心的基礎內容”轉變為“以生物學核心的基礎內容為載體,提升學生的觀念、思想、探究能力和社會責任”。透過例舉具體的章節變動指導教師理解教材安排的意圖。基於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研討會安排了《細胞學說》、《葉綠體色素的提取與分離》、《其他植物激素》三節公開課與專家點評,展現了當今一線教師應該如何圍繞新要求展開工作而最終為培養符合要求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而不斷努力。

  2、教科研怎樣展開?要像一名科學工作者一樣探究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然後才是教導我們的孩子。

  首都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何奕騉教授透過講述自己從無意中讀書讀到德國科學家恩格爾曼的好氧菌與葉綠體實驗開始,然後引導博士不斷尋根究底,透過“質疑—研究—再質疑—再研究”直至引導博士生完成博士生論文的寫作。而在這個過程中,何教授只是不停地發問和提供解決問題的可能途徑。何教授幽默風趣、聊天式的講談中,讓我們感受到科學研究不僅僅發生在科研所,可以發生在一本書中、一節課中甚至一篇文章一句話中,重要的是,這個人是否有善於思考的大腦和善於思考的心。同樣,愛在顯微鏡下看這看那的張柳老師,透過勤快地看、細緻的發現、合理的歸納總結,也看出了與眾不同的鏡下細胞世界。唐俊穎老師和沈璟老師,介紹了自己獨創的校本課程,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努力實踐,引導學生從發現中學習生物,尋找問題的答案,在此過程中實實在在地培養學生的生物學核心素養。

  北師大二附中的倪川老師更向我們展現了一名專業素養極高、善於冷靜思考的高中生物一線教師形象。他帶領學生借鑑工程學原理與實驗技巧相結合自制模型3D列印,採用DIY分光光度計定量研究酶促反應速率,將生物學中的工程技術與數學相結合,採集實驗資料分析實驗得失,客觀質疑資料中的疑問,他帶領學生研究具有臨床意義的腸道炎症生物檢測器等等。倪老師將有限的課文資源進行無限的挖掘,構建了STEM理念下獨特的生物課堂。同樣的教材在不同的教師那裡產生了不同的教學效果,達成不同程度的核心素養培養目標。怎樣利用教材和挖掘教材正是一線教師要不斷鑽研的問題,而這,恰恰就是教科研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所以教科研哪裡來?來自一顆好問的心和勇於解決問題的勇氣和能力。

  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生物科學不斷髮展,學生不斷成長變化,教師唯有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才能當好一名教師,當好一名好教師。這次培訓不僅僅讓我瞭解了高中生物學的新發展,更激勵我在今後的日子裡不斷鑽研教材教法,首先把自己變成一個研究型的教師,其次才能教好生物學科。

  生物學習心得體會 篇9

  一、聆聽了多位專家的講座:

  在學習期間,我們有幸聆聽了朱正威、汪忠、黃原、張迎春、安書成、馬曉雄、王哲之、李高峰、陶銘等多位專家的講座。這些專家的講座主要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有助於專業提升的,如黃原、安書成、王哲之、陶銘等專家的;第二類是課改培訓類的,如朱正威、汪忠、張迎春、李高峰等多位專家的講座;第三類是提高師德修養類的,如馬曉雄教授。

  二、在專家指導下參與了多項研討:

  在各位專家的指導下,我們又開展了多項討論,其中既有教學目標制定的討論,也有針對陝西地區部分優秀教師提供的教學案例的教學討論。黨全明老師、肖邦國老師、閆峰老師都為我們帶來了優秀的教學案例或教學展示,都很值得我們學習和研討。

  三、參加了多項實踐和參觀活動:

  在陝西師大的半個月裡,我們也進行了三次考察或參觀,在這三次考察或參觀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陝西的生物多樣性和經濟發展、生態環境建設的有機統一。

  四、心得體會:

  1.專業知識得到了提升:在這半個月的學習中,我們的專業知識在專家的指導和幫助下,有了一定的加深和拓展,也瞭解了一些現代生物學的發展趨勢。如黃原老師的生物進化、安書成老師的生命活動調節等課程。我們都是一些工作十多年、二十多年的“老教師”,專業知識的更新沒有年輕老師快,這是我們這些所謂“老教師”的不足,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還要能夠像在培訓期間這樣,不斷向給我們培訓的專家請教,並要多讀書,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素養。

  2.新課程教學有了新感受:透過課改專家的培訓,對幾節課例的研討,使得我們對新課程教學有了新的認識,這比我們自己摸索、同事探討提高的要快得多,得到的也更多。我相信,透過本次培訓,我們所有成員,一定會在將來的新課程教學實踐中有更多的體會,也會有更多的收穫。

  3.對師德修養有了新的認識:馬曉雄老師給我們開設了《現代師德修養》專題講座,對師德修養作了細緻、新穎的分析,也給我們分析了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具有的基本的修養。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一定會不斷提高自己的師德修養,規範自己的師德行為。

  4.感受陝西的特色經濟:陝西地處黃土高原,這兒原本森林茂密,後來由於過度開發,導致水土流失嚴重。現代陝西人深刻認識到了這一點,不斷改善自己所生活的生態環境,在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把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改善進行了有機統一。把一些有地方特色的經濟林木作為環境改造的樹種,做到了既改善了環境,又提高了經濟收入。陝西特色的經濟林木有石榴、板栗、葡萄、蘋果、柿子、棗等。

  5.對撰寫教育教學論文有了新的領悟:雖然自己以前也撰寫和發表了一些論文,但對論文的撰寫認識還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還有許多方面需要提高。透過本次陶銘老師的講座,我對教育教學論文的選題、撰寫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在今後的教學教研過程中,撰寫論文相信也將更加得心應手。

  雖然只有半個月,但我的收穫含有很多。感謝各位專家的`悉心指導,感謝教育部為我們提供的本次交流學習的機會,我一定會以本次培訓為契機,為生物教學和新課程改革作出自己的貢獻。

  生物學習心得體會 篇10

  雖然教學十多年了,但對於聽課還是不能夠抓住關鍵點,只是從表面上看課堂熱熱鬧鬧,學生活動豐富多彩,教師語言組織嚴謹有序,教師思路清晰明瞭,教學內容多或是少。沒有再深入地去探討教學目標是否符合課標,教學活動是否有效,學習目標是否達成,是否關注了科學素養的養成性培養,是否能對學生可持續發展服務------

  雖然今天的聽課帶有了一定的任務性,但在聽課過程中我還是一直沒有什麼感觸,沒有對教學新方法的欣喜,沒有對複習課的厭煩,也沒有對千篇一律教學思路的排斥,只是以一種習慣的、接受式的狀態聽課。聽課後密老師的幾句話卻使我觸動很大:迎考試的複習課對我們生物學科其實真的是一種褻瀆。本來很鮮活的具有生命的知識,在複習課中卻顯得枯燥而毫無生氣,學生也由學習新課時的靈動活潑變得麻木被動,思維能力沒有被髮展,所學知識卻已被埋沒,不懂的依舊不懂,曾經熟悉的卻已模糊,初識生物的興趣蕩然無存。這對我們生物學老師是一種無奈,對學生卻是一種悲哀。

  在一定的評估制度下,我們老師以功利性的應考為取向,儼然成了課堂的壟斷者,一張學案几套試題牢牢地束縛住學生,過於不放心的千般叮囑和機械性的訓練禁錮了學生的思維。

  幾堂課聽下來,我們可以發現學生問題回答的流暢,檢測題做得工整準確,表面上看達到了教學目的,可是我們能夠評價的只是知識點的掌握,做題能力的掌握情況,而對於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人的生命能否得到可持續是無法顯現實評價的。而學生能在課堂中展示出來的東西,在科學素養髮展層次上被認為是最低層次的。所以我一直糾結於這個問題:是隨波逐流追求成績還是擯棄功利促學生髮展?很矛盾也很無奈。

  聽過幾個報告後,特別是李靜和申瑜的報告給我的感觸特深,李靜的“教育首先要幫助學生成為具有人性的人”,申瑜的“鍥而不捨求真求實”讓我幡然醒悟,生物課堂應該上成生物課堂的樣子,它不是單純的知識傳輸場,它應該是洋溢著生命激情和充盈著幸福體驗的課堂,他是能讓每一個生命都能夠得到自我確認、智慧發展與人格境界不斷超越升化的課堂。

  生物學教學,不能脫離了生活實際,不能只為了考試而教,而應真正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為學生的生活服務,為了學生一生的發展服務。當下我需要的是解開矛盾,衝破無奈,傾注熱情,全身心的融入教學。唯有如此,課堂才能啟用學生思維的火花,才能喚醒生命的潛能,才能讓每一個生命向著求真求美的境界發展。

  按語:生物課堂上,不能只有理性知識的堆砌,而更應有情感的生命的交流和靈動,好的課不僅是真的,更應該是美的,是享受的!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積。真正的教育是從照顧人的心靈入手的,以知識的陶冶與智慧的激發來‘照料人的心魄’,使人的心智保持健康和良性運作的姿態,實現生命內在的和諧和心靈的善美,提升人的生存境界,在此過程中實現人生的幸福追求。

  生物學習心得體會 篇11

  “你若比別人強一點,別人可能會嫉妒你;你若比別人強一截,別人會敬佩你;你若比別人強一大截,別人就會學習你。”這是教育專家XX老師在報告上的發言,鏗鏘有力,令人深思。的確,無論做為一所學校還是教師個人,這都是發展的硬道理。

  XX年XX月XX日—XX日,在X校長的帶領下,我們一行12人懷著敬畏和激動地心情參加了衡水中學承辦的“第XX屆全國高中教師專業發展論壇暨高三教學策略研究會”。會議中有教育專家XX老師的專題報告、高三年級主任XX老師的經驗交流、生物學科代表高考策略分享、並觀摩了公開示範課、課間操…短短兩天的時間,對於衡中的瞭解儘管是走馬觀花、蜻蜓點水,但印象深刻,感觸頗多。

  本次大會的第一項就是教育專家XX老師所作的“從高考看教師的專業素養”的專題報告,在報告中X老師指出:教育是一門藝術,而藝術在於創新;教育是一門科學,科學在於求真。想成為優秀的教師,更要把教育當成自己人生的事業來奮鬥,因為這是教師生存和發展的“根”。身為一名年輕教師我們更應該始終保持一種積極向上、不斷學習、不斷進取的心態,透過讀書學習提升自己,“包裝”自己,也只有自己的能力和文化素養上去了,我們才能去影響學生、指導學生,使學生健康的發展,才不至於“毀人不倦”。X老師還幽默風趣地說:教師還要具有做人的價值和教書育人的理念,不然教不好書,育不好人,愧對人師。因為這是教師發展的“魂”,我明白這話的分量真的很重。最後,X老師明確指出:作為教師要做的不僅僅要把知識灌輸給學生,更要去喚醒和點燃學生學習的希望。身為高三教師,在高考的最後階段,具體要抓好個性化輔導、抓好考試說明、抓好落實…因為“行百里者半九十”,這是教師的“道”。他指明,衡中也正是有這麼一批專業素養極高的教師,才取得了如此大的輝煌成績。正如衡中老師自己說的,“衡中的經驗我們是帶不走的”,這讓人感覺到衡中厚重的文化積澱和濃濃人文素養,也不是我們一天兩天能夠學得到的。

  緊接著高三年級主任XX老師為我們做了題為“用創新實幹托起衡中夢”的專題報告。在報告中我們得知他們的學校管理和教育理念,從中我受到很多的啟發。他們學校中層幹部中,年輕教師佔了大多數,充分體現了學校管理的機制讓幹事創業的人,有機會、有舞臺展示自己的才華,從而推動學校的發展。學校採用和諧、快速、求真務實,改革創新的管理模式,實行“高戰位決策,低重心執行,近距離服務,走動式管理”,以“素質教育更能提高升學率”的管理理念進行管理。據李老師介紹,青年教師走進衡水中學,第一步目標就是要拿到“教師合格證”,成為一名正式的“衡中教師”。學校制定了青年教師“過關制”,只有透過各項考核,才能成為一名正式的“衡中教師”。為了幫助青年教師“過關”,學校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開展各種形式的青年教師業務技能比賽,把青年教師送出去進修,組織青年教師到全國各地名校參觀學習。另外,還建立“師徒制”,每一名青年教師都要自己找師傅,骨幹教師也要自己找徒弟,明確導師職責,規定師徒活動內容,認真學習訓練,直到考核成功。考核成功成為合格教師之後,教師又設有5個等級的榮譽稱號,分別是希望之星、教學骨幹教師、最受學生歡迎的教師、優秀學科帶頭人、功勳教師,學校以此引導教師不斷攀登新的高峰。透過這樣的措施,引導教師由“合格的教師”向“優秀的教師”轉變,由“職業型”教師向“事業型”教師轉變。正是在這一系列轉變中,一大批教師脫穎而出,成為科研型、專家型教師。有了這麼一支戰鬥力極強的教師隊伍,衡水中學有今天的成績很正常。

  老師之間不僅有競爭,學生之間也有。

  “兩眼一睜,開始競爭”這是是衡水中學流傳的一句口頭禪。五點半學生上早操,學生早晨起床十五分鐘穿衣、收拾床鋪、洗漱、整理衛生,然後到操場列隊出操,在這短短的時間裡就包含了七個“爭”:爭起床速度,爭宿舍衛生的質量,爭到操場列隊的早晚,爭早操佇列是否整齊,爭步伐是否矯健,爭口號是否響亮,爭精神面貌是否朝氣蓬勃,學生就在這種競爭之中開始了一天的學習與生活。在這裡,我們看不到絲毫的散漫和萎靡,課間學生都是手拿課本快步跑過校園,進入各個辦公室和學習場所,教師們也是腳步匆匆,備課區裡安靜無聲。在這樣一種強烈的學習、積極向上、充滿朝氣、充滿活力、充滿鬥志、充滿競爭的氛圍裡,有誰不受感染?有誰能不奮發前行呢?

  在衡中,學校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工作,校園處處滲透著德育教育。校園中我們隨處可見巨幅的宣傳畫,通往學校的大路兩側、食堂門口、教學樓的牆壁上,甚至是廁所的門板上…這些宣傳畫大部分是學生取得的優秀成績,20xx年高考的輝煌成績在校門口醒目地掛著,清華北大學子的照片和事蹟介紹遍佈整個校園,連教學樓的柱子上也裹著優秀學生的勵志誓言。一幅幅照片,一個個事蹟,一句句話語無不激勵著衡中學子積極進取、奮力前行。

  “十佳班長”、“學習之星”、“進步之星”“可愛之星”的評選,表彰。考入北大清華學生及省市文理狀元的照片,留言。校訓、“天道酬勤”等標語無不激勵著學生努力學習,奮力拼搏。

  每個教室的門口都有班訓,班級口號,班主任管理理念。走廊內各種學習方法指導,勵志的條幅等,這都能很好的激勵學生努力學習。

  課間,我們看不到學生在追逐打鬧、走東竄西,也看不到學生在路上邊走邊吃、隨地亂扔,看不到學生的奇裝異服,也看不到學生使用手機、mP3等現代化的通訊工具,衡中的校風純正,學風濃郁,師生激情燃燒,這也為此次參觀學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總的感覺,衡水中學的很多理念和做法與我們差不多,只是他們做得更好、落實得更實,更精細。有些方面我感覺我們可以借鑑,教學方面:發揮年級備課組的集體智慧,逐步建立各學科的學案庫,為課堂教學的多種形式奠定基礎。平常安排作業課,老師批改不過夜,講評及時有針對性。精選習題和試題,搞好強化訓練,規範化訓練。教研方面:制定好每一階段教學計劃和目標,使教學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數,減少工作的盲目性,隨意性,並切實搞好落實。新授課、複習課、專題課、單元小結課必須有自己的模式,發動全組成員積極參與課型完善,發揮集體智慧並應用到教學中去。且注意學科試題的積累,以後考試不能貼題,要電子稿,教研組統一儲存,建立學科題庫。班級管理: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就是軍令,有令必行、行之有效。培養集體作戰意識,激起奮進的鬥志是班級管理的最大收穫。增加對學生的感情投入,加強和學生的親和度。透過面批作業、交流等形式以及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感人學生,讓學生感到可親可敬,從增強學習的熱情和信心,這樣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集體協作方面:加強組內團結合作,完善團隊建設,明確分工,合力備考。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文化建設方面:注重環境育人,營造人人談學習、人人在學習、時時在學習的校園氛圍。

  但是我感覺向衡水中學學習,也不是照搬照抄他們的種種現成的經驗和方法。照搬照抄、生搬硬套不是我們學習的真諦,因為每個地方、每所學校的背景不同,起點不同,文化底蘊不一樣,同樣的做法可能效果不盡相同。所以,我們學習要講究實效,應該根據我們自己的具體情況,用衡中人那樣追求卓越的精神,讓他們那些成功的經驗和做法在我們這裡推陳出新,象一顆優良的種子,在我們的土壤上落地生根,發新芽、長新枝,這才是我們走向成功的關鍵。

  作為一名xx高中的年輕班主任,我感覺學習回來的當務之急是要把衡水中學學生的自強自立精神、模範守紀精神、吃苦耐勞精神以及他們青春飛揚風采傳達給我們自己的學生,讓我們xx高中鍛鍊堅強的意志、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激發每一個學生的熱情和朝氣。

  同時,作為xx高中的一名青年教師,我門只有透過不斷的看書學習,不斷的歷練,不斷的反思,才能不斷的提高,做“事業型”教師,做優秀的教師,做XX老師說的“讓其他人學習的教師“,我相信我可以,我也相信透過我們大家的努力,xx高中的明天也會更加的輝煌。

  生物學習心得體會 篇12

  20xx年8月21日至22日,我非常幸運地參加了贛榆縣暑期生物骨幹教師培訓。在培訓學習中,專家與名師的報告以鮮活的案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論引領,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衝擊;結交了一群優秀的同行朋友,探討了諸多疑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頗感自己的責任重大、知識貧乏。透過這次培訓,收穫頗豐、感想頗深:眼界開闊了、思考問題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許多疑問得到了解決或者啟發。對我們的教育與新課程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在這裡,我要衷心地感謝贛榆縣教育局給我們創造了這樣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這次培訓學習,我聆聽了贛榆縣教育局教研室宋世亮老師20xx年生物中考試題分析和關於中學教師做課題研究的報告,贛榆縣實驗中學陸吉龍老師的六模組建構式課堂教學設計的講座,贛榆縣外國語學校邵玲老師的關於生物命題的專題報告,再一次深深地感受到:一個人能走多遠,看他與誰同行;一個人有多優秀,看他有什麼人指點;一個人有多成功,看他與什麼人相伴;有幾位好同伴,將會成就你的一生。

  在貫徹新課改精神的過程中,宋世亮主任帶來的思想道德教育,鼓勵教師安心是最高的境界;他像一位老朋友一般,與大家一起談人生、談工作,激發教師負起責任、開拓視野;勉勵教師不辱使命建設現代教育;激起我心中的許多感想。宋主任鼓勵我們初中生物教師多做課題研究,多讀書,多思考,多動筆寫教學心得。聽了宋主任的報告後,我對自己的心態作了一個調適,樹立了新的正確的教育觀,並將以良好的心態投入到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去。做人要有一個好心態,一個好心情。愛事業、愛學生,輕輕鬆鬆地當老師,快快樂樂地幹事業。放下包袱,拋卻沉重,讓微笑永遠綻放在臉上!要善待學生,尊重生命。要善於引導,做到能理解、寬容。要透過改變目標、改進方法、轉換活動、合理宣洩、調整認知等幾個方面向名師靠近,促進自己向大師方向發展。這次學習,我學到了自信,學到了方法,感悟至深。

  陸吉龍老師六模組建構式課堂教學下角色的轉變,教會了我們設計、研究的方法。陸老師向我們展示了一種活靈活現的教學氛圍,更是讓我感受到建構式課堂教學清新的氣息。正如古人說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授人以漁不如授人以漁場”。作為一名教師,我認為這種觀念的形成是很重要的。有了這個觀念的引導,在今後課程改革中儘管可能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挫折,堅信我會去探索、解決,而不是躲避,因為希望就在前面!我們以前評課總是在關注教師的設計和講授,而很少關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參與度,也很少去體察學生的情感和需求。

  邵玲老師用實際事例展示編題命題的方法及要點,使我在編題命題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瞭解,茅塞頓開,提高了自身的素養。這種命題方式的重大轉變,是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教師之間團結合作、共同發展的需要。透過這次學習,讓我清醒地認識到:專家和名師能夠恰當把握教學生成,是與他們辛勤的付出、不斷地積累總結分不開的。“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是他們的最好寫照。作為一名參加培訓的教師,要在教學中學會反思。在反思中總結,真正提高教學能力,爭做一個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

  生物學習心得體會 篇13

  透過學習新課標,體會到新課標提出的基本理念仍然是:生物新課程面向全體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生物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以及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充分體現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新課程三維目標,但做了許多的修改。具體心得總結如下。

  1、降低部分具體內容要求:

  “科學探究”主題:在發展科學探究能力方面,將“實施計劃”中的“評價證據、資料”改為“嘗試評價證據、資料”,適當地降低了對學生的能力要求。出於同樣的考慮,將“表達交流”中的“撰寫探究報告”改為“寫出探究報告”。

  “生物體的結構層次”主題:原“說明顯微鏡的基本構造和作用”的要求提的比較高,這意味著不僅要求學生能“說出”顯微鏡的基本構造和作用,還要能從光學和成像原理的角度加以說明。修訂後改為“說出顯微鏡的基本構造和作用”,顯然比較適合初中學生的實際水平。

  “生物與環境”主題:原“解釋某些有害物質會透過食物鏈不斷積累”的要求提的比較高,改為“舉例說出某些有害物質會透過食物鏈不斷積累”。原要求屬於理解水平,要求學生能“把握內在邏輯聯絡;與已有知識建立聯絡;進行解釋、推斷、區分、擴充套件;提供證據;收集、整理資訊等”,而現要求屬於瞭解水平,只要求學生“再認或回憶知識;識別、辨認事實或證據;舉出例子;描述物件的基本特徵等”,現要求明顯減輕了學生的負擔。

  “生物多樣性”主題:原“形成生物進化的基本觀點”的要求提的比較高,改為“認同生物進化的基本觀點”,這就使原先要求達到“領悟水平”(具有穩定的態度、一致的行為和個性化的價值觀念等)的高階的情感目標要求,變為“反應水平”(在經歷基礎上表達感受、態度和價值判斷;做出相應反應等)的中級情感目標要求。

  2、增加部分具體內容:

  《標準》在“生物多樣性”主題中的變化包括具體內容增加了“苔蘚植物”、“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軟體動物”、“兩棲類”、“爬行類”的主要特徵以及它們與人類生活的關係,內容比較廣泛,學生學習後對地球上的生物會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這種認識是公民科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把握課程標準的難度要求,明確義務教育階段課程的目標指向是公民素養而不是專業素養。

  3對“前言”的文字作了較多的修改:

  《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實驗稿》)認為,“生物科學是自然科學中發展最為迅速的科學之一。生物科學研究在20世紀取得了許多重大突破,例如DNA分子結構和功能的揭示、哺乳動物體細胞克隆的成功、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實施等,這標誌著本世紀人類將進入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的新時代。生物科學研究成果更加迅速地轉化為社會生產力,顯現出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生物科學也向著更加關注人類自身的方向發展。隨著與物理學、化學、數學以及其他各學科之間不斷交叉、滲透和融合,生物科學已經日益呈現出主導學科的地位。同時,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在解決人口增長、資源危機、生態環境惡化、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等諸多問題方面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有力地促進了現代社會文明的發展。”“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新研製的《實驗稿》在繼承我國生物科學教育優勢的基礎上,力求更加註重學生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學技術的最新進展;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更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標準》期望每一個學生透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對今後的職業選擇和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好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

  而《標準》則改動為“生物科學從20世紀中葉以來發展極為迅速,取得了許多重大突破。例如,分子雙螺旋結構的發現、哺乳動物高度分化的體細胞克隆獲得完整個體的成功、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完成等,這標誌著本世紀人類已進入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的新時代。生物科學研究成果更加迅速地轉化為社會生產力,顯現出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時,生物科學也向著更加關注人類自身的方向發展。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在解決人口問題、資源危機、生態環境惡化和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等諸多問題方面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有力地促進了現代社會文明的發展。隨著與物理學、化學、數學以及其他各學科之間不斷交叉、滲透和融合,生物科學已經日益呈現出主導學科的地位。”“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本標準在繼承我國生物科學教育優勢的基礎上,力求更注重學生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的最新進展,更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更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本標準期望每一個學生透過學習,能夠對生物學產生更濃厚的興趣,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對今後的職業選擇和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好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科學精神、創新意識和環境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修改後不僅文字更加通順、更富邏輯性,更重要的是體現了對科學精神、創新意識、環境意識的重視

  總之,新課程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合作,學會探究,新課程將以創新為中心,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激發學生創造的慾望,勇於創新。新課改教師要先行。學高為師,德高為範,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充電,學習新知識,提高自身修養,貫徹新課標的指導思想,更新理念,改進教學方法,爭取成為一名合格的、成熟的生物教師。

  生物學習心得體會 篇14

  透過自學課例研修,學習和分析網上的生物課例,讓我對課堂教學的技能認識和理論認識有所提高,希望在未來五個月的頂崗實習中能夠把這些認識和以往說課的經驗運用上,以下是我對課例分析的感悟和總結。

  首先,要注重理論聯絡實際。

  課本上很多生物知識與我們的生活相關,但單憑課本的解述則略顯抽象,很多學生選擇背誦記憶,這樣既不利於學生對知識的長久記憶,也不利於學生完成課後練習題。所以應該將課本知識與生活例項結合起來,減小知識的抽象化,增加趣味性,讓學生直接易懂並能學以致用。例如在學習《葡萄糖是人體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這一章節時,可以舉出病人輸液時輸葡萄糖來提供營養這一例項。這樣不僅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提高學生學有所用的成就感,增加學習積極性,還可以幫助學生舉一反三,拓展知識。

  其次,要注重課本知識與實驗的結合。

  觀察和實驗不僅是高中生物的一部分必學知識,也是學習高中生物知識的途徑之一,並且新課標已經開始注重學生實驗探究能力的培養。所以在涉及到實驗的章節,既要充分利用實驗過程來解釋生物知識,又要透過生物知識來鍛鍊學生動手實驗的能力。要保證每個學生都親自參與實驗的全過程,讓學生透過親自動手實驗來驗證該知識,並加深印象地記住知識。這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認識和記憶才更加深刻。

  再者,要對每個章節的重點、難點、易錯點有所側重。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把知識講完,還要在講的過程中,透過問答等方式,瞭解學生對知識理解的程度,然後對知識的講解做出調整。對於知識重點應在備課時精心的佈置並做出具體講解,對於知識難點和易錯點則應該具體講解、舉例說明或對比記憶,並且準備一些隨堂練習,幫助學生們理解和記憶。

  還要準備好課堂教具、教學課件等輔助教學工具。

  適當的教具或影音工具可以使知識點的講解事半功倍。形象生動的教具和影音工具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但是教具的準備一定要形象生動貼近生物知識,課件一定要具有嚴謹性和科學性,緊貼生物課本。否則也會起到反效果,所以我們也要精心學習和準備製作教具、課件。

  除此以外,還要注重與學生的互動,儘量有一個輕鬆活躍的課堂氛圍;及時瞭解學生的自己講課方式的意見,反思不足並改進;借鑑學習其他教師的教學經驗,多聽不同老師的課,取長補短;嚴謹科學地備課,不斷鞏固教學技能。

  以上是我自學課例研修的總結與感悟,希望能在實習實踐中有所體現。

  --- XX一中 生物 鄭XX

  生物學習心得體會 篇15

  初中生物實驗包括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分析實驗現象能力、實驗設計能力、綜合應用能力。因此,組織好實驗教學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我在實驗教學中的一些反思如下:

  1.明確觀察目的和任務

  觀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生動的感性認識形式,它往往透過多種感覺器官的聯合活動,並在思維的參與下進行的。在觀察時,必須對觀察者預先提出一定的目的或任務,擬定一定的計劃,按計劃仔細地觀察,提出問題,尋求某種答案,這樣才能保證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觀察的事物中。例如: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實驗,實驗目的是要求學生在觀察中認識細胞壁、細胞質、細胞核和液泡。觀察前教師應強調細胞膜緊貼在細胞壁內壁上不易辨認,有些細胞核也不太清楚,要調好光圈,光線強弱要控制適當。使學生按照老師提出的目的要求去觀察。觀察的結果好壞,可由教師檢查,檢查方法可採取教師提問學生回答,也可讓學生繪製觀察的標本圖示,這樣一定能達到觀察的目的。在該實驗中,還應該強調在撕取洋蔥內表皮時要小塊的,如果太大塊,在蓋蓋玻片時,容易產生氣泡,影響觀察。

  2.對每個實驗,應首先把重點、難點提前告訴學生,同時圍繞重點、難點提出思考題或應注意的關鍵問題,讓學生在預習時有明確的目的、有思考的內容、有議論的話題。

  並經常參與學生們的討論,指導課外興趣小組對實驗內容進行預演,培養實驗課小骨幹,讓他們在實驗課上充當小老師的角色,既發揮了實驗小骨幹的作用,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充分對比觀察

  運用縱橫比較進行觀察,同中求異或異中求同。對比觀察能使學生從平常的現象中發現不平常的東西,從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差異以及從差異中找出共同點或因果關係。如在觀察葉片的結構實驗中,教會學生對比觀察上表皮和下表皮,上表皮細胞排列更緊密一些,更整齊一些,氣孔較少,而且緊挨著柵欄組織(柵欄組織像一排柵欄),這樣,學生在實驗中就會有針對性,便於觀察,從而減少盲目性,且印象深刻。

  4.先整體觀察後區域性觀察

  教師要指導學生全面進行觀察,抓住事物的各個方面及其發展變化的全過程,這樣才能達到認識事物的目的。例如:觀察根毛和根尖的結構,先用肉眼觀察認識根的形態,掌握直根系、鬚根系、主根和側根的形態特徵,進而用放大鏡、顯微鏡觀察根毛的位置,根尖的結構,認識和掌握根冠、生長點、伸長區及根毛區的細胞結構特點。

  區域性觀察即細微觀察,要求學生在觀察過程中抓住事物最本質的屬性,捕捉它們之間的細微差異,從而發現事物各個側面的特點。例如:在組織學生觀察花的形態和解剖花的結構實驗中,首先觀察水稻花與桃花的形態,我們向學生

  提示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桃花盛開的時候會招引許多蜜蜂前來傳粉?為什麼水稻花盛開的時候卻很少見到蜜蜂及其它昆蟲前來傳粉?從而使學生認識和掌握風媒花與蟲媒花的形態特徵上的區別。緊接著老師指導學生進行兩種型別花的解剖,仔細觀察桃花子房基部的突起結構桃花的蜜腺,弄清花蜜產生的原因。而觀察水稻花結構時卻沒有這種蜜腺結構,使學生弄清蟲媒花與風媒花的結構差異。透過解剖觀察使學生認識了兩種不同型別的花在本質屬性方面的區別。

  5.重複觀察

  為了保證觀察的結果可靠性,觀察的次數要多,否則就難以區分偶然發生和一貫現象,也就是巴甫洛夫所說的“觀察、觀察、再觀察”,他深刻地揭示了觀察的嚴肅性和科學性。由於學生自身能力、性格、知識水平的不同,在實驗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速度上的差距。對待這種現象筆者的做法是:劃分實驗小組時要根據以往瞭解的情況進行合理搭配,在此基礎上對實驗速度特別慢的小組再進行強化指導,或把他們落下的個別次要步驟“演示”完成,以幫助他們在實驗結束後享受到成功的喜悅,為今後的學習樹立信心。對實驗過程中出現問題的學生應講清楚道理佈局嚴格要求,有時甚至手把手地教,以形成規範化操作。對每個實驗,允許各實驗小組在結果上出現一定的偏差,但實驗步驟非經允許不得更改(探性實驗除外)。當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出現了一些錯誤操作並且會影響實驗結論時,應引導學生分析原因,找到補救辦法,以防學生一錯再錯,偏離正確方向,影響對實驗結果的分析,形成相關知識的錯誤定勢。

  此外,在實驗完成後還進行了必要的總結,以活化知識、豐富學生知識面,結合具體、有針對性的問題進行分析,對學生的思維進行適時得當的點撥、引導,有助於他們將平時所學的被肢解了的知識系統化,從而既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又起到思維輻射的作用。

  生物學習心得體會 篇16

  這次初中生物教師培訓方式新穎,拋棄了傳統培訓的說教方式,讓我們真正參與到培訓中。在課堂中我既重溫了作為學生對課堂的感觸,又體會了作為老師對於課堂的評價。這是我以往的培訓和平時的教學中所體驗不到的。

  這次培訓讓我開闊了視野,培訓中大量的活動參與,讓我們重新體驗學生的角色,平日都習慣了在三尺講臺上講課的我們重回課堂,體驗學生的心態和感受。很多專家老師的文章觀點獨特新穎、方法理念先進。在和這些老師交流的過程中,我和各位同行互相討論,交流,認真學習他們的經驗,結合自己的教學來思考,反思自己的教學,讓我受益匪淺,業務水平有很大提高。

  這次培訓讓我轉變了觀念。研修中大量的教法應用,讓我深受啟發,許多活動設計都是我很少使用甚至未曾想到過的。透過與專家、同行的互動交流,專家的精闢見解,以及同行的好方法、好點子,使我明確了素質教育的方向和要求。透過深入學習,我更加明確自己作為一名教師必須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闊的文化視野、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從而增強了自身學習的危機意識和責任感。

  這次培訓讓我懂得了反思的重要。透過本次培訓各位專家、老師對同一課程內容的不同處理,在思想上碰撞出的火花,我清醒地認識到:教無定法,貴在反思。教案的精細固然重要,但課後的反思更不能少。在教學中,我缺少的並不是理論,也不像初上講臺的老師一樣缺乏經驗,而是平時教學活動之後及時的反思、總結。正像一位專家所說,與其寫三年的教案,不如認真寫好一年的反思與總結。

  這次培訓也讓我發現了自己的不足,明確了努力的方向。以往對於賽教課,學生應試的忙碌,讓我幾乎無暇思考怎樣的課堂才適合學生。這次培訓讓我遠離喧囂和忙亂,又重新體會到了學習的快樂。我希望自己能將這種快樂延伸,不僅僅在培訓中得到快樂,並把培訓中所學到的運用於教學之中,讓學生葉從我的課堂中得到快樂,得到知識。

  生物學習心得體會 篇17

  1月17到18日在瓊山二中進行了生物物理化學培訓。本次培訓凝聚了眾多教育專家和教育戰線的廣大教師,教研員,教育行政領導的心血和智慧。透過對新課標的學習,是我更加清晰的明確了教學當中的靈魂就是“我們為什麼而教。我們要讓學生‘瞭解,理解,掌握,會操作技能。”同時也是我更加清楚教材結構及重點,及如何教學。

  一、教材分析

  初中《生物學》,在原有的基礎上,曾填了新內容,影象更加立體化,是學生生有更加清晰的印象,如,知識方面:強化了重要概念。透過精簡、整合等方式,適當增加和減少內容。教材的部分內容體現缺少層次性和系統性。教材的部分內容缺少實驗科學探究活動。新教材用陳述句來描述概念的內涵,教材強調改進探究指導(如多提供可供選擇的實驗材料);加強科學方法的提煉和總結;等等,以提高探究活動可行性。反映生物科技進展,更新課外閱讀材料。練習題增加題型,幫助概念的建構和應用,更新插圖,使新教材更加系統化。

  二、教學方法

  (一)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成為學生的朋友和榜樣。

  需要從如下幾個方面努力:第一,教師需真情對待學生,關心愛護學生。第二,展現教學過程的魅力,品味教學成功的喜悅。第三,完善個性,展現個人魅力。

  (二)教學中應堅持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探究,為學生個性充分發展創造空間:與生物課改相適應的基本學習方式是探究學習,其教學過程要體現學生活動的自主性、探究性,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探究性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學會發現,學會探究,形成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先將問題進行分類,確定觀察、探究的順序,討論出科學、可行的實驗方案進行探究,再分析現象,得出結論。

  (三)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

  生物學教學要求大膽改革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提倡和積極實踐啟發式、討論式、合作式、探究式教學,加強生物學實驗教學,積極採用計算機網路等多媒體輔助教學,使生物學和資訊科技整合,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互動起來。同時注重對學生的個別輔導,使每個學生都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促進他們的個性發展,新課標和新教材,很好地體現了上述的精神。

  幾天的培訓,是我對新課標有了新的理解與體會,是我明確以人為本的教學態度。在教學過程中要把學生當做朋友。教學資源共享成為本次培訓的一大收穫。但對具體實施仍有一定的困惑,還須在實踐中不斷學習、總結和反思。

  生物學習心得體會 篇18

  說完對金老師和老師教育方式的看法,其次我想談談,我在這樣的教學指導下獲得的收穫。

  我是一個很懶散的人,以前做實驗,大部分都是照本宣科,很少動腦筋去思考實驗的前因後果,對臺上老師的講解也都是一知半解的混著。但是,這次實驗著實讓我很費了一番腦子,有深入的去了解箇中原理,實驗操作的機理,儀器的使用方法,幫助我糾正和熟練許多操作,同時讓我認識到自己以前的迷糊與不負責任,也讓我體會到全身心的投入到一件事中,是如此快樂和滿足,還得到了好多在課堂上永遠無法獲得的知識。下面,具體說說看我的幾件不小的收穫。

  有小到大來敘述,分有這樣一些。第一件,混實驗室久了,我有了可以“變出”任何大家想要的器皿的“功能”,只要是實驗室裡有的且我們熟知的物品(老師打包裝起來的不算),無論是藥品試劑,還是不同規格的量筒試管,我都可以摸出來,省去了四處找老師尋求幫助的時間和氣力。第二件,學會了配置許多的試劑,於是知道了不同的試劑配置需要注意的問題,鞏固了某些藥品相關的知識,並且在多次配置時,得出了一個結論:如果不是很熟悉的試劑配方,最好是拿一個專門的本子記錄下來,以備不時之需,這樣一來,以後實驗也不會因為試劑的問題而手忙腳亂。第三件,實驗步驟需要仔細的斟酌其中的奧秘,每一步如此走,自然有前人的用意,畢竟這些實驗都是過去的科學家研究出來的精華繼承,理解了他們的意圖和原由,做起實驗來會更加的得心應手也不易遺忘或出錯。第四件,這件是我最大的心得,也不全是從此次實驗中得來,且也不是隻能運用於做實驗中,這份心得是:在決定要做的事情後,最好考慮清楚行動時會需要用些什麼,做些什麼,將準備工作做好,為後續行動鋪墊,按其規律列好清單,會使得實驗或者任何別的事情做得更加順利,有條理,排除做過多無用功的可能性,提高了效率的同時還降低錯誤失誤的出現機率,成功率也會增高。

  以上是我這個學期裡,從現代生物技術綜合實驗裡得到的一些心得。我希望在下個學期裡,我能將自己從這裡得到的心得,學習應用到其他的實驗甚至是學習生活中去,擴充自己的知識,拓寬自己的視野,增厚自己的底蘊,加強自己的能力,不敢放言稱自己要成為未來生物界中的一流人才,只能勉勵自己成為一個不負眾望的有用的人。

  生物學習心得體會 篇19

  暑假伊始,為期三天的培訓很快就結束了,經過這次的培訓學習,我的收穫很多,感觸也很深,希望這些收穫能夠很快的運用於我平時的'教學中去。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我意識到知識淘汰的加速,迫切地希望來充實自己知識的儲備,來改變自身知識結構和對現代資訊科技的貧乏,上進之心催促著我工作之餘的學習不能滿足需求,而培訓無疑給我帶來了希望,我渴求借此機會得以滿足。在集中培訓的這段時間內,我認真地聆聽了傅孝溪、付安平、譚家蓉、呂信芬、匡謙娜、胡學軍專家的講座和經驗介紹以及體會等等。在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集中培訓中我掌握了許多先進的教育理念與方法。新的課程理念、新的教學方法、新的評價體系,都使自己對生物教學與教研工作有了新的審視和思考。

  例如市教科院的胡學軍老師所講到的生物學與人文教育,把我們從文學的角度帶入了生物,如果在教學中用大量的詩詞,不僅能夠更好的理解生物學的知識,也能夠增長他們的文學修養。這也是我們以後教學的一個新的方向。

  武珞路中學的匡謙娜老師給我們提供了大量的圖文資料,都來源於她平時的教學。往往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太過空泛,使得學生不知所云,無法理解,如果能夠像她這樣引入大量的直觀圖片和影片,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付安平老師是一名很有心的老師,他贊成初中教師可以投身科研之中,從他高產的論文量裡面可以看出,他確實付出了很多,自己“創造”了很多新的概念和理念,這不正是新課標所倡導的創新精神麼?不僅學生要創新。老師也要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才行。

  短短的幾天培訓中,有培訓者和教師之間的平等交流,來自實踐中的問題和困惑也能向專業人士請教;在這裡可以與所需相統一,這能很好地讓教師驅走困惑,在頭腦中注入真正的可以轉化為教學行為的新理念。培訓只是一個手段,培訓只是一個開端,對於培訓給予的清泉,我要讓它細水長流。我更要把這次培訓的精髓貫徹到我的日常教學工作中去,讓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新的突破和提高。

  生物學習心得體會 篇20

  我作為一名西藏偏遠地區的生物學科老師,都沒有參加過生物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提升培訓學習,這次培訓對我來說是一次很好的機會。國培收穫更多,現將學習心得總結如下:

  一、專家引領,思想振盪。

  無論是報告還是授課,都讓人耳目一新。眾多專家、優秀教師的教學觀給了我深深地震撼,他們課堂上那種渾然天成,對比鮮明的教學風格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每當腦海裡回映特級教師們上課時信手拈來的精妙發問,形象生動的講解,令人如沐春風。我想這些都是他們平日裡下功夫、花時間進行教學實踐、教學研究、經驗積累,歷練了基本功相當過硬,所以才會達到現在教學隨心所欲的境界。各位專家、學者從自己切身的經驗體會出發,暢談了他們對教育教學各個領域的獨特見解。給我們展示未來中國教育的遠景,在專家的引領下,我的思想受到極大的震撼,我們平時思考的太少。平常我們在學校中,考慮地都是如何上好一堂課,對於學生的長期發展考慮地並不多,更勿論著眼於教育的發展遠景,作為新時期的教師,這方面實在太欠缺了,這次培訓使我認識了不足,明確了的方向,更激發了我學習的動力和實踐的潛力。

  二、同行交流,共促成長。

  本次培訓,每位培訓教師都有豐富的生物教學經驗,教學的外部條件也非常相似。因此,學習期間,我們不僅聆聽專家的講座,並且成員之間的互動交流成為我們提高自己生物教學業務水平的一條捷徑。在培訓過程中,我積極嘗試與其他學員之間的交流,在交流過程中,瞭解到各校的生物課程的開展情況,並且注意到他們是如何處理新課程中遇到的種種困惑,以及他們對新課程教材的把握與處理。在培訓中,我們不斷地交流,暢所欲言,提出許多的觀點和問題,都是生物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引起全體學員的一致共鳴,對於我們今後的教學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教師教學基本技能展示、案例研究設計和教學資源的共享,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撥雲見日,使我對教育教學的理解更加透徹,為今後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重視實踐,審視自我。

  培訓讓我認識到:一節好的生物課,新在理念、巧在設計、贏在實踐、成在後續。一節好的生物課,要做到三個關注:一是:關注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和認知需求,關注學生的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是一節成功課堂的必要基礎。二是:關注生物:抓住生物的本質進行教學,注重生物思維方法的滲透,讓學生在觀察、操作、實驗、討論、交流的過程中有機會經歷生物學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真正體驗生活中到生物學,樂學、愛學生物;三是關注課堂,不要有“做秀”情結,倡導“簡潔而深刻、清新而厚重、靈活而實際”的教學風格,展現思維力度,關注生物教法、學法,體現生物課的靈魂,而課堂中教師不時的“裝糊塗、留空間”也是一種教學的智慧和方法。

  透過培訓,使我懂得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需要靜下心來採他山之玉,納百家之長,慢慢地走,慢慢地教,在教中學,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尋求符合實際的教學風格,求得師生的共同發展,求得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透過培訓,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壓力變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終成為一名學生喜歡、家長信賴的教師,就要不斷更新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理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課堂教學能力等。這就需要今後自己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努力學習各種教育理論,勇於到課堂中去實踐,相信只要透過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會有所收穫,有所感悟。在實際教學中,我將積極嘗試與同行之間的交流,在交流過程中,瞭解新情況、新問題,制定新措施、新對策,真正做到彼此之間的“相長”,對今後的教學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四、注重反思,提升教學。

  這次培訓,使我提高了認識,理清了思路,新課程強調了“教”服務於“學”,把學生置於教學的出發點和核心地位。教師應該以學生的心理發展為主線,以學生的眼界去設計教學思想,預測學生可能的思維活動並設計相應對策;使我對教師在課堂上的角色定位有了新的認識,是一次對自己“教育潛意識結構”的深層改造,及時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反思、調控。今後我將以此為起點,讓“差距”成為自身發展的原動力,不斷梳理與反思自我,學會在學習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在提高中完善,在完善中創新,促使自己不斷成長,讓自身的業務水平不斷地提高,雖然培訓結束了,但思考沒有結束,行動更是沒有結束。我將帶著收穫、帶著感悟、帶著信念、帶著滿腔熱情,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汲取專家的精華,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讓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獲得成長,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更上一個新臺階。

  在以後的生物教學中,我將努力做到:

  第一,多進行課堂觀察,課例研究,自我反思。觀察每位教師的教學特色、聽取建議,結合自己以往的教學實踐總結經驗得失。

  第二,不斷學習,提升自我。讀書是提高自我素養的良好基礎。一桶水早已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了,我要不斷學習,從專家引領、名師指導、課堂實踐、互動交流的全過程學習,成為長流水。

  第三,加強交流、善於總結。他人直言不諱的意見與建議可能是發現不足、認識“廬山真面目”的有效途徑。在教學中要聽真言,慎思考,善總結,納百家之長,補已之不足,久而久之對我大有裨益。

  第四,關注學生,精心備課。在今後的工作中給自己定好位,課下精心研究《課標》,挖掘教材,靈活使用教材,做到功夫下在備課上,效果出在課堂上,走“學習、反思、研究、實踐”相結合的專業發展之路。

  這次培訓讓我受益匪淺,感謝培訓為我提供這麼難得的學習機會,感謝諸多專家、名師及為此付出辛苦的各位領導和工作人員,讓我心存感謝、感激和感恩,希望今後還能有更多這樣的學習機會,伴我進步、促我成長,使我在教育生涯的軌道上大步前進!

  生物學習心得體會 篇21

  透過一週的網路培訓學習。讓我們聆聽了幾位專家的精彩講座,使我對初中生物新課程的教材分析與教材內容的處理以及教學方法改變有了很大的感觸和想法,對過去的傳統教法和新教法有了不同的認識,遠端教育培訓改變了我們的學習方式。它把教育培訓從實際課堂搬到的網路虛擬空間裡,為我們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嶄新學習方式。在這裡,我們除了能閱讀相關理論知識的文字圖片資料外,還可以觀看一些名師授課的影片,觀摩各種型別的優質示範課錄影資料。

  透過學習,交流、研討、評論等,不但豐富了我的理論知識,讓我對新課改革後的初中生物教學工作有了更深一層的領悟,使我的教學技能得到提高。總結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技能得到提高

  透過網路上一些老師具體的課堂案例學習、專家的經典點評,使我認識到應該如何把握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例如,透過培訓我掌握了上好一節生物課:一、備好課;二、把握好課堂。把握好課堂:首先精心匯入,最好匯入時激起學生的興趣。其次中間環節做好調控。最後收好尾。

  透過網路上一些老師具體的課堂案例學習、專家的經典剖析,使我們認識到應該怎樣突破教材的重點難點;怎樣才能深入淺出;怎樣才能順利打通學生的思維通道、掌握一定的學習要領,形成良好的生物素養;怎樣才能將一根根主線貫穿於我們的日常教學過程之中。

  二、在網路培訓中體現了感性教學,激發自身學習興趣,變被動為主動。

  由於傳統的教學方式存在著種種弊端,學生缺少對生物的正確認識。課堂教學正在發生深刻的變革,首先應努力讓學生熱愛生物這門課,有學習生物的激情。這就要求我們要抓住學生的心理建立相應的問題,問題不在於多而是在於精,問題難度不在大而是要適合,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把學習知識的過程變成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生物課上靈活巧妙地創設生物學習情境和氛圍,從而全面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求知慾望。由“要他們學”變為“他們要學,樂意去學”。

  三、在網路培訓中體現了實施探究式教學,培養學生生物素養。

  在生物教學中傳授給學生生物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如何學習,如何求知,如何思考並解決問題的能力。老師作為課堂教學的操縱者、主導者,應巧妙設定一些探究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探究,真正體現“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另外,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還應多留給學生提出問題的機會,充分思考問題的機會,引導學生不受課本上框框的約束,完全可以超越課本,延伸課本。教師更應該關注的是學生的反應,應善於捕捉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抓住某一亮點並進行鼓勵。

  四、在網路培訓中體現了教學方法——因地制宜

  針對國內外的各個地區新課改的瞭解,我發現各個地區課改大的方向是相同的,但是一些細微的內容是因地而異的,要以當地具體的學生情況而定。所以形式還是很變通的,透過對國外各個學校現有的情況來看,我們的教學方式確實有一些保守、放不開。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越來越是趨勢。而相應我們的老師在教學方法上也要進步,比如在一次生物技能大賽中,一位老師用傳統教法和一位老師用導學案形式教學,他們倆的課都非常精彩,由於都有十多年的教齡,因此知識挖的很深,但是方法卻截然不同。傳統教法的老師,他的語言功底相當的厲害,可以說很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怎麼說呢應該是很有人情味。而實行導學案的一名教師,他把學生分組完全把課堂交給學生,他只充當一個主持人的角色,在課前給每組實驗任務,課上來發表他們的討論和分析結果。這不僅提高了他們分析問題的能力也充分的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因此,這種教學模式我有很大的感想就是課堂要交給學生,我不能再一味的講,而今後具體該怎麼做是我一直應該思考的問題。

  透過這次網路培訓學習,使我受益非淺,使我在教學理念及方法有了更大的提高,為我今後的教育教學作了堅實的鋪墊。總之透過這次培訓使我明白新課程改革關注的是學生的終身發展和個性發展,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們將充分注重對課標的重視和挖掘,更多從社會的需要和學生的發展出發,結合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並緊密聯絡生活實際和社會實踐設計恰當的教學過程,為學校培養合格的學生,為社會培養合格的公民。最後我想引用一話“智慧有限、潛能無限、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來激勵我今後的教育工作。

【生物學習心得體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