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師> 形容教師的詞語

形容教師的詞語

形容教師的詞語

形容教師的詞語1

  誨人不倦 廢寢忘食 埋頭苦幹 兢兢業業 盡心盡力

  一絲不苟 文思敏捷 聰明過人 青出於藍 一鳴驚人

  桃李爭妍 後繼有人 默默無聞 孜孜不倦 德才兼備

  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 循循善誘 潛移默化 和藹可親

  無微不至 勤勤懇懇 良師益友 桃李芬芳 教導有方

  辛勤勞碌 教 無常師 能者為師 青出於藍 師道尊嚴

  研桑心計 一字之師 尊師重道 春風化雨 嘔心瀝血

  蠟炬成灰淚始幹

  循循善誘

  誨人不倦

  桃李滿天下

  桃李滿門

  先聖先師

  良工心苦

  門牆桃李

  良師出高徒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

  桃李天下、師恩似海、

  教無常師 良師益友 能者為師 青出於藍 師道尊嚴

  研桑心計 一字之師 尊師重道 春風化雨 嘔心瀝血

  蠟炬成灰淚始幹 循循善誘 誨人不倦 桃李滿天下

  桃李滿門 先聖先師 良工心苦 門牆桃李 良師出高徒

  鞠躬盡瘁 誨人不倦 良師益友 師道尊嚴 教導有方

  默默無聞 孜孜不倦 德才兼備 辛勤勞碌

形容教師的詞語2

  師道尊嚴 本指老師受到尊敬,他所傳授的道理、知識、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後多指為師之道尊貴、莊嚴。

  出處:《禮記·學記》:“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

  師嚴道尊 本指老師受到尊敬,他所傳授的道理、知識、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後多指為師之道尊貴、莊嚴。

  出處:《荀子·致士》:“師術有四,而博習不與焉。尊嚴而憚,可以為師。”《禮記·學記》:“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

  授業解惑 授:教,傳授。惑:疑難。傳授學業,解除疑難。

  桃李春風 比喻學生受到良師的諄諄教誨。

  桃李之教 指老師的教誨。

  無師自通 沒有老師的傳授就能通曉。

  出處:唐·賈島《送賀蘭上人》詩:“無師禪自解,有格句堪誇。”

  學如穿井 穿:鑿通。求學如同鑿井。比喻在學習當中,學到的知識越深也就越難,因此為了獲得更深的學問,必須要有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

  學無常師 求學沒有固定的老師。指凡有點學問、長處的人都是老師。

  出處:《論語·子張》:“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言傳身教 言傳:用言語講解、傳授;身教:以行動示範。既用言語來教導,又用行動來示範。指行動起模範作用。

  出處:《莊子·天道》:“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

  研桑心計 研:計研,一名計然,春秋時越國范蠡的'老師,善經商;桑:桑弘羊,漢武帝時的御史大夫,長於理財。形容善於經商致富。

  出處:漢·班固《答賓戲》:“研桑心計於無垠。”

  一字之師 改正一個字的老師。有些好詩文,經旁人改換一個字後更為完美,往往稱改字的人為“一字師”或“一字之師”。

  出處:宋·計有功《唐詩紀事》:“鄭谷改僧齊己《早梅》詩:‘數枝開’作‘一枝開’。齊己下拜,人以谷為一字師。”

  衣缽相傳 中國禪宗師徒間道法傳授,常常舉行授與衣缽的儀式。比喻技術、學術的師徒相傳。

  出處:《舊唐書·神秀傳》:“昔後魏末,有僧達摩者,本天竺王子,以護國出家,入南海,得禪宗妙法,雲自釋迦相傳,有衣缽為記,世相付授。”

  尊師貴道 尊敬師長,尊重其所傳之道。

  一字師 指訂正一字之誤讀,即可為師。亦指更換詩文中一、二字的老師。

  出處:五代·王定寶《唐摭言·切磋》載李相讀《春秋》,叔孫婼之“婼”應讀“敕略切”,李誤為“敕晷切”,小吏言之,公大慚愧,“命小吏受北面之禮,號曰‘一字師’”。

  白首北面 北面:古以南面為尊,北面為卑,此指學生敬師之禮。謂年老猶拜師受業。

  出處:《文中子·立命》:“夫子十五為人師焉,陳留王孝逸先達之傲者也,然白首北面豈以年乎?”

  百年樹人 樹:種植,栽培。比喻培養人才是長期而艱鉅的事。

  出處:《管子·權修》:“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百世之師 世世代代的老師,指才德高尚而永遠可為人師表的人。

  出處:先秦·孟軻《孟子·盡心下》:“聖人,百世之師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冰寒於水 冰比水冷。指後來居上。比喻學生勝過老師。

  出處:荀子《勸學》:“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不堪造就 指沒有培養前途。

  出處:茅盾《蝕·追求》八:“第三是學生們既然做不出文章,便是不堪造就,應當淘汰出去──這是清校。”

  傳道受業 受:通“授”。傳授道理,教授學業。

  出處:唐·韓愈《師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減師半德 謂只學到老師的一半。

  出處:宋陳善《捫蝨新話·右軍書東坡字魯直詩》:“若乃學退之而不至者為孫樵;學淵明而不至者為白樂天,則以所謂減師半德也耶。”

  教無常師 受教育不必有固定的老師。

  出處:《尚書·鹹有一德》:“德無常師,主善為師。”

  口傳心授 指師徒間口頭傳授,內心領會。

  出處:明·解縉《春雨雜述·評書》:“學書之法,非口傳心授,不得其精。”

  老師宿儒 宿儒:原指長期鑽研儒家經典的人,泛指長期從事某種學問研究,並具有一定成就的人。指年輩最尊的老師和知識淵博的學者。亦作“老手宿儒”。

  良師益友 良:好;益:有幫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幫助的好老師和好朋友。

  出處:《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季氏》:“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良師諍友 良:好;諍:敢於直言。很好的老師,能夠直言相勸的朋友。

  能者為師 會的人就當老師。即誰會就向誰學習。

  出處:《禮記·學記》:“能博喻,然後能為師。”

  青出於藍 青:靛青;藍:蓼藍之類可作染料的草。青是從藍草裡提煉出來的,但顏色比藍更深。比喻學生超過老師或後人勝過前人。

  出處:《荀子·勸學》:“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青過於藍 青從藍草中提煉出來,但顏色比藍草更深。比喻學生勝過老師,或後人勝過前人。同“青出於藍”。

  出處:宋·朱熹《答呂季克書》:“其所著書乃如此,若《原說》者,則可謂青過於藍矣。”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山谷下》:“東坡蓋學徐浩書,山谷蓋學沈傳師書,皆青過於藍者。”

  青藍冰水 “青出於藍,冰寒於水”的略語。比喻學生超過老師或後人勝過前人。

  出處:清·陳康祺《燕下鄉脞錄》卷四:“桐城派古文,望谿開之,海峰繼之,至惜抱而其傳始大,此天下之公言也。惜抱出於劉門,世幾有青藍冰水之喻。”

  孺子可教 指年輕人可培養。

  出處:《史記·留侯世家》:“父去裡所,復返,曰:‘孺子可教矣。’”

  出處: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儒林列傳上》:“帝謂孔僖曰:‘今日之會,寧於卿宗有光榮乎?’對曰:‘臣聞明王聖主,莫不尊師貴道。今陛下親屈萬乘,辱臨敝裡,此乃崇禮先師,增輝聖德;至於光榮,非非所敢承。”

  尊師重道 道:指教師指引的應該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師傳授的知識。尊敬師長,重視老師的教導。

  出處:《後漢書·孔僖傳》:“臣聞明王聖主,莫不尊師貴道。”

  名師出高徒 高明的師傅一定能教出技藝高的徒弟。比喻學識豐富的人對於培養人才的重要。

  桃李遍天下 比喻學生很多,各地都有。同“桃李滿天下”。

  桃李滿天下 桃李:指培養的後輩或所教的學生。比喻學生很多,各地都有。

  出處:《資治通鑑·唐紀·武后久視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

  三人行,必有我師 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指應該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習。

  出處:《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樹:培植,培養。比喻培養人才是長久之計。也表示培養人才很不容易。

  出處:《管子·權修》:“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形容教師的詞語】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