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藝術> 讀《課堂提問藝術》有感

讀《課堂提問藝術》有感

讀《課堂提問藝術》有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課堂提問藝術》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課堂提問藝術》有感1

  逆向設計作為一種設計理念,可以指導一節課或者是專案式學習的教學設計,目標是讓學生理解大概念,從而建構觀念,最終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理解是核心素養形成的基礎,所以當今的教育界提出了要為理解而教的口號,真正做到這一點需要我們的潛心思考和研究。

  之前,張宏偉老師來到咱們學校做講座,我沒有聽到他上課,只是聽他說設計思路就已經心潮澎湃,在短短的一節課中,他就讓學生重新認識了數學。

  他提出的全景式數學,從生活出發,讓學生明白生活到處是數學的影子,數學是上帝創造的語言,用來幫助我們理解世界。如果說這是一節課的靈魂,那課堂上的思考就是這節課的骨肉,他上完每一節課都要反思:是否始終關注了學生如何思考,有多少時間和精力是用在數學思考力的培養上的。他引導學生思考的方式,就是一個個環環相扣的問題。所以,我們要為理解而教,必須先做到為理解而提問。

  《課堂提問的藝術》是兩位有30年教學經驗的美國老師編寫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為理解而提問。

  一、什麼是課堂提問應該改變的?

  在設定提問的目的上過分注重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學任務,強調提問的檢查功能;在問題的型別上,過於傾向設計低水平的識記性問題;這些瑣碎的內容,對於學生來說並沒有多少價值。

  在問題的設計上,隨意性、偶然性太大,沒有掌握科學、合理的提問技巧。多數問題問著問著就變成了死衚衕,並不通達,與目標的達成並無關聯。

  在提問的反饋上,有些教師會引導學生分享結果,但他們的課堂最終都演變成一場學生或者教師的獨角戲,所有的交談內容都是為了證明一個唯一正確的答案,對學生的錯誤回答處理偏簡單化、重複化。

  總之,課堂上教師的提問處於可"控制"地位,而學生往往處於答問的"失語"狀態。

  二、怎樣才能有效提問?

  理解是什麼?書中的解釋是:理解意味著學生能夠利用自己的思維認識、思考技能,把所學知識和與理解、解決現實問題連線起來,是概念獲得、建構或者同化的過程。簡單地說,理解就是理論與實踐碰撞出來了火花。

  為了達到這一目標,作者提出了Qu:Est教學策略,它可以分成三類:收集策略、搭橋策略、錨定策略。觀察、回憶、比較、對照、分組、貼標籤、分類分別對應了認知的不同水平。

  真正的有效提問是什麼樣的?一個好的問題,能夠一石激起千層浪。

  我們首先會探討那些能集中、引導和調節學生初始的思考成果的問題,也就是聚焦核心問題。教師必須學會從學生的視角來看待問題。

  每一個策略都圍繞著核心問題展開,也就是具有認知性提示的問題。也就是相當於逆向設計中的基本問題,屬於上位知識範疇。

  對學生而言,核心問題提示的思維操作,連線當前對內容的個人理解與新知識之間的通道。所以,必須明確核心問題的屬性。問題表述必須清晰簡潔、中心明確、具有開放性。利用動作詞彙聚焦思維操作,比如"你可以告訴我橘子有什麼特點嗎?"這就是一個失敗的核心問題。核心問題的主幹以"什麼"、"以什麼方式"或者"怎樣"為主體。

  一旦學生對我們的核心問題做出回答,我們必須立刻意識到需要補充哪些問題才能幫他們生成高質量的回答,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這裡需要設計一些加工性問題,用於激勵學生更全面地理解課堂內容,並建構一個更完善的認知操作。例如:"你怎麼知道那個的?""你為什麼那麼說?""你有什麼證據可以支援你的想法?"這些問題就是在搭腳手架,給學生一個個支架去解決核心問題。

  三、生物課堂有效提問的案例

  從一個探究光照對黃粉蟲的影響小實驗的設計說起,讓學生透過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分析出來影響實驗的客觀因素,改進實驗工具,增強邏輯推理能力,形成嚴謹科學的探究態度。

  圍繞核心問題與學生的對話,應用書中的加工性問題提問方式讓學生完整地回答出核心問題,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透過這本書,讓我知道如果說教學過程是理解性教學的核心,那麼有效提問就是整個教學的生命線。在課堂上多一個好的問題,就在點亮學生的思想,培養學生理科思維。為概念理解而教學不能只是教育改革的一個口號,它必須在我們的課堂中變成現實。研究之路任重而道遠,我們一直在路上……

讀《課堂提問藝術》有感2

  我十分羨慕那些藝術家們,憑藉自己對生活的熱愛與執著,總是把美輕而易舉地展現在我們的眼前,把美隨心所欲地注入人們的心間。他們在創造美的同時又肆意播灑著。藝術家在我的眼裡似乎成了美的化身!然而劉顯國老師卻說:“教學藝術是藝術中的藝術。”這讓我心頭一震:“什麼,難道教師也可以像搞藝術的人一樣彰顯美,揮灑美嗎?”當我合上書本時,我已經深深明白劉老師那話中的含義了。在這裡我領悟到教學藝術的美,我知道教師就是這種美的締造者!

  書中有這麼一則例子:一堂閱讀指導課上,一位老師讓學生看書幾分鐘後提問:“沙漠裡的奇怪現象是怎樣產生的?”學生髮言很積極,有的舉起了手,的有搶著說:“是因為沙!”“是沒有地下水!”“是海市蜃樓!”……教師責問:“誰叫你們亂哄哄的?不知道紀律嗎?”一位學生舉手發言說:“是因為沙漠被曬熱了產生的。”回答顯然不完滿,但並不離譜。教師冷冷地說:“是這樣嗎?我們這裡也有沙,也有曬熱的時候,有那些現象嗎?片刻,見一位學生眼望窗外出神,“某某你說說看。”“我說不清楚。”這個同學站起來囁嚅地答道,老師責備道:“那你還心不在焉!我以為你懂了呢。站著想清楚了再說。”全場默然,不知所措。以後,這位教師課堂提問,學生常常無語相對!我想,從中足以看出教育者智慧的重要性了!藝術是需要智慧的,缺少了它,美感也隨即消失了!課堂美不美,教師的提問和評價顯得極為重要。

  在我們的教學中就普遍存在著這一現象:越是到高年級的學生上課發言越不積極,即使有人發言也是寥寥無幾。或許從中我們可以審視一下自己的提問方式以及對學生回答時的評價方式。我們是否追求過課堂教學美?扼殺了美即便是扼殺了學生回答的興致和情趣,必然會激起厭學的心理。學生厭學乃教學的最大失敗。因此,在課堂提問中,老師要精心地預設,備課前進行精雕細琢,把自已對教學的熱愛,對學生的熱愛傾注於課堂,抓住興趣點、疑難點、發散點進行提問。這樣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課堂提問藝術》這本書列舉了好些案例供我們參考,我想這正是作者良苦用心所在,因為這些案例就如同是一個個有趣的故事吸引著讀者,從中我收穫頗多。愛思考的你或許能從中得到更多啟示呢!

  如教魯迅先生的《藥》一課時,在交待了寫作背景後,就可提問:課文的題目為什麼用一“藥”字?有什麼寓意?《藥》這篇課文有明、暗兩條線索,明線寫什麼?暗線寫的是什麼?瑜兒的墳上平空添了一個“花環”,作者的用意何在?然後讓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這樣提問,既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交給他們一些學習方法。不用詳細講析,學生經過鑽研,就能理出課文的藝術結構,領會其內容,閱讀能力也就會自然得以提高。

  再如教學《項鍊》一課時,為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可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除了課文的這種結尾法外,你能想到另外比這更好的結尾法嗎?你設想的'這種結尾法和課文的結尾法相比哪種方法好?為什麼?經過這樣的一問,學生的思維閘門打開了。教師設想了好幾種結尾法,經過反覆討論比較,同學們明白了課文的情節到最後作者來這樣一個意外的結尾,叫人感到驚奇(遺失了假項鍊,賠償了真項鍊)。“謎底”不在小說中間揭曉即借佛來思節夫人在結尾處的幾句話來點明“唉!我可憐的瑪蒂爾德!可是我那掛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這樣即有餘味可尋,又昇華了主題,使讀者從結尾處回溯全文。這種結束之妙,遠非其他任何結束之法可比。

  俗話說:“提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一半。”優秀的教師都十分講究“提問”藝術,總是想方設法投石激浪,透過提問啟開學生思維閘門,讓其自己提問,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我想這也正是我們這些一線教師去努力的。

  課堂美不僅對提問有講究,傾聽也是非常重要的,這好比是製作藝術品的一道工序,做好了便可以錦上添花了!

  用欣賞的眼光耐心傾聽學生的回答吧,不要中途打斷學生的發言,學會用學生的眼光看世界,正確理解學生的發言。傾聽時用自己特有的智慧及時做出總結,使學生獲得明晰的結論。確切表揚正確的回答,要鼓勵學生補充或糾錯。若回答得好的不表揚,有錯誤的不糾正,聽這任之,會使提問流於形式,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學生不恰當的回答,不要打擊他們的積極性,要對回答加以保護。象文中第一個例子中的教師只是簡單地否定,面露不悅,語含諷刺,無疑會挫傷學生答問的積極性。何況教師提出的問題實在來得太突兀,必然要全文了解透徹,然後須善於概括,才能回答得較完美。如果注意學生心理,以平等和藹的態度、真誠熱情的語言,把他們的“負反饋”調整為“正反饋”,就既能使學生掌握正確的知識,又能保護其發言的積極性。再說學生的回答方式,舉手發言固應大力提倡,有時七嘴八舌未嘗不是好事。它正是學生“專心聽講,勤于思考”的反映,正是他們思維活躍,求知慾強的良好心理特徵的表現。

  讀完這本書還有一個讓我印象極為深刻。那就是作者說理舉例相結合,如此生動又簡潔明瞭的表達最討我這種人歡心了。當然,這得歸功於筆者的精思巧設。他說提問應堅持“四忌四宜”。(1)忌俗宜新。一個小故事,一條民間諺語,一句順口溜引出的提問,往往令人耳目一新。反之,提問落入俗套,久而久之,則令人生厭,頓生乏味之感。(2)忌碎宜精。問,要問在點上,多而散是提問之大敵。它不能民展智力,反而使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耗費在無滋無味的提問當中。(3)忌灌宜導。提問應擺正學生的主體地位,正確處理教學與學生思維的“同步”關係,吃透教材,因利就勢,徐徐“導”來。(4)忌平宜曲。把“文如看山不喜平”換成“問如看山不喜平”,“跳一跳,摘到桃”,教師的提問要拐幾個彎,有一定的難度,讓學生多跳跳,而不是送給學生“摘桃子的梯子”。朋友,當你讀了這小段文字是否也有所感所悟呢?

  讀過此文,我對照了一下自己在平時課堂時的提問,感觸頗深。看來提問還真是一種藝術,能塑造課堂的氣氛美。好的課堂氣氛,令學生如沐春風,如飲甘泉,人人輕鬆快樂,個個心馳神往。加上教師語言美以及教學時的節奏美,將會令課堂教學充滿藝術美。讓我們在實踐中多斟酌多探討如何新增自己的課堂藝術修養吧!努力地讓學生美美地享受課堂,愛上課堂,盡心地讓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讓思維之花越開越豔麗。倘若高年級的學生依然能像低年級的孩子一樣活躍在課堂的答問中來,那將是多享受的一件事,那種感覺一定很美很美……

讀《課堂提問藝術》有感3

  讀劉顯國教授的《課堂提問藝術》一書,感觸頗深,受益菲淺。聯想起自己的工作實際,深知課堂提問是一門高雅的藝術。

  對於提問我想作為教師的我們在課堂上是經常用到的,但是如何做到課堂教學有效提問呢?當我讀到《新課程實用課堂教學藝術》之課堂提問藝術時很受感悟。大家都知道,提問是一種最古老、最常用的教學方式,很早以前就受到人們的重視。特別是現在新課程課標更加要求教師在課堂上達到有效提問,記得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就常用富有啟發式的提問進行教學,之後,《學記》並繼承和發展了這一思想,指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這就是說:“教師要善於引導,而不是勉強牽拽,要激勵而不是壓抑;要啟發而不是代替學生去做結論”。

  如果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就很容易因其他事物而轉移注意力,使課堂教訓效果下降。但是如能適時地加以提問,引導學生思考,就可以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之中並能啟用課堂氣氛。透過提問不僅可以啟用課堂氣氛,引起學生關注,而且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教材的重點、難點,掌握學習方法;還可以啟發學生積極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訓練學生駕馭語言的能力。由提問到思考的途徑,不僅使學生獲得知識和智慧,還養成了善於思考的習慣和能力。提問的潛力如此巨大,我們何不利用它挖掘它呢?

  結合本人的教學經驗,並在聽取其他教師的授課經驗,我總結了初中物理課堂提問的幾種方法如下:

  一、聯絡學生的知識,層層深入提出問題,匯入新課。例如在講解串聯電路的特點時,我設計瞭如下問題:亮度可調節的檯燈的亮度(或收音機音量的大小)與什麼有關?改變電流大小有哪些方法?改變電阻有哪些方法?我們學過的什麼儀器可調節電流的大小?滑動變阻器如何連線在電路中?進而提出滑動變阻器串聯到電路中後,各部分電路中的電壓、電流如何?自然匯入了新課。這樣設計的問題,結合學生熟悉的事物,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

  二、聯絡實際列舉式提問。在單元或綜合複習時,由學生聯絡所學的物理知識,列舉日常生活中的例項,來說明物理現象或原理。例如:“舉例說明分子是運動的”,“舉例說明應用槓桿原理的工具”。這一類問題有利於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努力搜尋記憶中的生活知識,在相互啟發下,可舉出更多的例子。我處理這一類問題的方式,一般是將學生舉的例子簡要記在黑板上,再由學生分辨哪些舉例是對的,哪些錯了。然後再把對的進行分類。這樣處理可以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三、物理知識應用性提問。學生如果在教師的啟發下,運用學過的物理知識成功地解釋或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和問題,他們不但會感到一種學以致用獲得成功的喜悅,而且還能激發積極思考,培養運用所學的知識動手動腦解決實際問題的好習慣。“熱水瓶是如何防止熱傳遞的?”這是教師提問的一般方式,學生也能作出正確回答。我嘗試改成這樣的問題:熱水瓶外層玻璃破碎後為什麼不保溫;新買的熱水瓶不保溫可能是什麼原因?對照實物讓學生對不鏽鋼保溫杯與常見的玻璃保溫杯的保溫原理和保溫效能進行分析及比較,在課堂上引導學生作出正確解答。如果有條件,針對課堂提出的問題,安排學生課後進行一些小實驗、小修理、小製作,對加深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更有幫助。

  四、引起爭論,激發思考的提問。爭論可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於活躍狀態,透過爭論解決的問題,理解特別深刻,其效果是一般性講解所無法達到的。容易引起爭論的,往往是生活中碰到的現實與物理原理表面上相“矛盾”,或者平時形成的概念與嚴格定義的物理概念不一致的問題,設計一些問題,引起學生的爭論,對澄清學生的錯誤認識大有好處。例如力學中“力是不是物體運動的原因?”

  以及“在平地上挑著東西前進做不做功?”等問題,引導學生對照所學的知識進行分析辯論,收到的效果比較理想。

  總之,課堂提問要針對初中學生的特點,儘量結合生活實際,設計能引起學生興趣、激發學生積極思考的問題,並注意在提問中點撥啟發學生分析問題。

【讀《課堂提問藝術》有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