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心得體會> 校本研修心得體會

校本研修心得體會

校本研修心得體會15篇

  我們心裡有一些收穫後,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校本研修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校本研修心得體會1

  教學質量的提高,關鍵是教師。只有教師的水平提高了,課上的生動了,才能真正的吸引住學生眼球,才能真正落實素質教育。因此我要求自己不僅要教好,更要做好自我學習,積極參加專業培訓學習,努力提升自身的理論和教研水平。

  我充分體驗到了網路互動式教學與交流的便捷,比如上網觀看優質課,研讀優秀著作與論文,積極與同事交流討論,線上提問、發表評論。透過這一系列的專業化學習,我感覺受益非淺,可以說是一次心靈成長的歷煉。期間,為自己充電,吸收新知識、新觀點,新的教學方式。為了能把所學的知識轉化為實踐,我積極參加鎮級、區級一系列公開課,理論指導實踐,從中我得到了研修中獲得了不少啟發。另外,我還積極反思實踐,積極撰寫論文和案例。時代在不斷的變化發展,我應加快步伐,跟隨時代的腳步,讓自己的教學成績更上一層樓。以上是我加入研修以來想法體會的總結,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能在研修茶座的指點下,取長補短,更新教學理念,累積教學經驗,爭取在科學教學領域可以有更長足的進步。

  我對“校本研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明白了“校本研修”的精髓所在,有以下收穫:

  一、提高了對“校本研修”的認識、明確了“校本研修”的目的。

  校本研修是以學校所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學校發展的實際需要為選題範圍,以學校教師作為研究的主體,透過一定的研究程式得出研究成果,並且將研究成果直接用於學校實際狀況改善的研究活動。校本研修是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學校發展,保證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的新的推進策略。

  校本研修的目的是讓教師成為教學,研究和進修的真正主人。

  二、提高教師的思想素質,認識終身學習的重要性,是迫在眉捷的任務。

  目前,有一部分教師的認識還不到位,認為現有的知識足已滿足學生的需要,使得教師輕視學習,對教師的繼續教育持抵制態度,因此,提高教師對學習的認識,是十分必要的。終身學習是當今社會發展的重要任務,也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做不斷學習之人,來完善和提高自我。

  三、為教師提供最合適的培訓管理模式調動教師的學習積極性。

  (1)培訓管理模式改革的具體目標。教師繼續教育要在每一個教師需要的時候、方便的地點,以最好的方式方法提供必要的知識和技能,以幫助教師不失時機地獲得所需要的東西。

  (2)採取協商式培訓形式。這是指在教師繼續教育課程內容的選擇與組織、教學方案的設計與實施、培訓結果的分析與評估等方面由教學雙方共同參與、協商進行、合作完成。協商式培訓的基礎在於:

  ①不同的人由於內在素質結構的不同而呈現出多元發展趨勢。每一位教師都具有區別於他人的個人和專業發展需要,最適合一個人專業發展的環境可能完全不適合另一個人的發展。為此,繼續教育應鼓勵教師採用自己偏愛的學習形式,來實現自我選擇的目標。當教師養成了自定目標和自選實現目標的活動方式的習慣時,他們的教育水平就會得到提高。

  ②教師具有自我教育能力。首先,他們能恰當選擇學習目標。教師個體對自己的學習需要能作出最適當的判斷,他們有能力自我導向,並自主學習。其次,當教師開始並設計了自己的學習活動後,他們的使命感增強,因而學習的效率高。再次,教師是根據個人的需求判斷來選擇自己的學習目標的,因而,這種學習動機是最強烈的,對教師的個體行為產生的影響是最大的。

  今天研讀《校本研修面對面》,談到教師專業發展和資訊科技的關係,作者認為:現代資訊科技在教師專業發展中起著巨大作用。資訊科技正在改變著教師的行為習慣和工作方式。對於自覺學習的人,資訊科技是一個重要的資源庫,善於利用,可以促進教師的快速成長。

  四、資訊科技在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中有以下作用和途徑:

  1、教學設計與交流:分享教學設計;交流和討論;反思和總結。

  2、網上學習與交流:學習理論,同伴互助,工求進步。

  3、書寫教育部落格:記錄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和總結,展示自己的風采,實現線上交流。

  4、課堂實錄與反思:將自己的課堂教學實錄放在部落格裡,自己可隨時隨地進行觀摩和反思,便於提高和總結。

  走教師專業化發展之路,不能等,不能看,不能靠。自己一定要主動出擊,要實踐。要變要我進步為我要進步。

  五、做個學者,使自己更加豐富;做個實踐者,使自己快樂;做個研究者,使自己幸福。

  1、陳大偉教授的《校本研修面對面》這本書,讓我們從思想上對校本研修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作為追求和體現自己理想的一種實踐,本書努力追求教師發展的“三維目標”,力爭促進教師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2、從內容上看,本書既重視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熱點和難點問題;而且重點討論成長的方法,討論怎樣反思、怎樣研究、怎樣促進同伴互動、怎樣觀課和討論課、怎樣與專家對話與交流等問題。

  3、讀了陳大偉教授的《校本教研面對面》一書,感悟到教師素質提高的緊迫與深遠的意義。站在教育教學的第一戰線上,我渴望走出一條獨屬於自己的專業化發展之路,期待著透過自己的努力,能改變目前的現狀:更新自己的觀念,轉變僵化的思維方式,借鑑更新更好的手段和方法,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努力使自己由一杯水變為一桶水一缸水,專而能博,儘量讓自己更優秀,教育教學更加左右逢源,應付裕如。以先進的理論武裝自己,指導自己的實踐,在實踐的基礎上總結提高,切切實實“向40分鐘要質量”,不斷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藝術。

  4、陳教授在書中給我們指出了一條路::“在每一個教師具體的行為模式中,都內隱著教師一定的理論和策略,並且承載著教師的價值追求和情感取向。”現代資訊科技為我們的專業化發展提供了新的條件,我們可以使用一些錄音,選擇一些聲情並茂的畫面等種種方法來吸引學生,讓學生樂學、想學,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從簡單、實用、常見的例子入手,提出問題讓孩子們自己探索、學習,這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我們自己的個性特色。

  5、這本書使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校本研修要有更務實的態度,教師要敢於自我解剖,要有不斷自我提高的意識,要善於合作,善於反思,更要有一種隨時學習的意識。我相信,只要真正把工作落到實處,校本研修必將百花齊放。

  在今後的工作,我們將充分利用學校自身的資源,以打造“學習型教師組織”為根本目標,促進我校全體教師專業化發展。為培養一批師德高尚、教技精湛、知識淵博的教師隊伍而努力。

校本研修心得體會2

  xx年3月25日至xx年11月30日,我省全面鋪開進行了歷時八個多月的“國培計劃(xx)“---xx省網路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培訓。 我有幸參加了這次培訓,這次培訓不但全面,而且細緻,有專家對教材的精彩解讀和分析;有課堂實錄;還有耐人尋味無窮的經驗之談。本次培訓,讓我們有機會聆聽眾多專家、學者乃至國內的數術界權威人士的講座,傾聽他們對英語教學的理解,感悟他們的英語思想方法等。從規劃自我--課堂設計--實施教學--自主研修等幾個階同步段的學習培訓,讓我們從各個層面更新理念,從如何做個好老師,到課堂的實施同時線上線下互動研修,異彩紛呈。

  培訓雖然結束了,但卻帶給我們思想上的洗禮,心靈的震撼、理念的革新。推動網路研修和校本研修整合專案,對於探索現代資訊科技與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資訊化引領校本研修模式的創新,最佳化研修內容,保持校本研修的常態化持續性和系統性,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具有積極的支撐與引領作用。本次培訓學習讓我收穫頗豐!

  一、網路為教師自我反思提供了有效平臺

  網路教育教學資源為教師自我反思提供了條件。過去教師要想學習教育理論、瞭解教育資訊,只能靠學校或個人訂的有限幾本教育教學雜誌,以及圖書館中已陳舊的理論書籍,學習渠道極為狹窄。網路的明顯優勢在於其擁有無限的資訊資源,而且不受時空限制。網路上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為教師自我反思提供了條件。

  二、網路為教師交流提供了有效平臺

  教師交流是校本教研中的關鍵環節。合作與交流可以把教師個人的聰明才智進行加工凝結在一起,最後綜合成遠遠大於單個教師研究的簡單相加效果。校本教研中的同幫互助,就是教師群體之間相互探討教育教學問題,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聲,在一個群體中有不同思想,鼓勵教師大膽評點,各抒己見,促進教師共同成長。在網路時代,網路技術將全世界融合為一個大家庭,讓我們同處於一個村落。校本教研中的互助同伴不僅侷限於學校內部教研組或課題組,還可擴充套件到校際教研活動、網路上的教師群體,給教師與教師以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提供了更好的平臺。

  三、網路為教師專業引領提供了有效平臺

  強大的網路平臺是實現教育資源共享的有效途徑,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學校要積極建立網路平臺,鼓勵教師走進網路,構建自己的話語舞臺和獲取教育教學資源的資訊通道。網上學習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很好實現了向專家學習、請教,同專家交流、對話的可能。網上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教學資源,教師們不用走出家門,就能觀摩到大量優秀的課例,吸取豐富和最新的專業知識,掌握先進的教學方法。在網路時代,每位教師的成長與網路發展息息相關。教師要掌握基本的網路操作能力,積極利用網路教育教學資源和網路交流工具,充分地進行網路交流和學習活動,為校本教研開闢新的舞臺,促進自身專業更快發展

  四、建立基於網上學習的以校為本的研修平臺

  以多媒體計算機和網路通訊為代表的資訊科技體現了當代最偉大、最活躍的生產力。網路技術的迅猛發展與普及,對教育思想觀念、教育理論、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等均已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網路的巨大優勢在學校教育領域已經有了充分的體現。鑑於學校的資源有限,網上學習就成為研修的有效手段。網路為教師自我反思、教師交流、專業引領等校本教研的三個核心要素提供了有效平臺。

  雖然培訓已經結束,但作為教師的提高學習永遠不會結束!相反,這是繼續教育一個新的起點,今後希望能夠多參加類似的培訓。在日常工作中積極參與學習,時刻關注學生,關注課堂,在課堂教學組織中,發現問題深刻反思尋找解決問題途徑;同時注重協作。積極參與學校教研組開展的一切活動,與同學科同課頭老師協同合作,共同推進學校我將要針對本次培訓認真做好反思,整理學習筆記,把我們在假期中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去,邊實踐邊總結邊反思,不斷鞏固所學知識,真正做到學用結合,聯絡實際,學以致用。

校本研修心得體會3

  帶著夏的餘溫,嗅著秋的氣息,9月20日,我有幸作為黃石市初中語文學科代表,前往江城武漢參加了“國培計劃(20xx)”——湖北省中小學校本研修指導者培訓。

  時間如白駒過隙,一轉眼,十天的國培生活接近了尾聲。十天紮紮實實的培訓,緊張而又充實,既有省內外專家的精彩講座,也有校本教研示範學校的觀摩學習;既有學員之間的熱切深入討論,又有個人成長規劃的交流展示。聆聽,我們吸納了先進的教學理念;探討,我們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交流,我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反思,我們收穫了寶貴的精神財富。101名學員,由陌生到熟悉,由相識到相知。回想這段培訓時光,有感動,有領悟,有思索,也有激動的瞬間……

  學習中開啟智慧

  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裡,在屬於自己的圍城中,載著膚淺的知識儲備,帶著困惑與迷茫前行在教育的路上。對於一名有著二十多年教齡的老教師而言,僅靠這些“糧食供給”在教育道路上無疑是無力遠行的。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幸運的我參加了此次培訓,能夠現場接受來自省內外專家和各地名師的“面授”,他們給我們帶來的是一嘲頭腦風暴”,是一份精神盛宴。他們的新理念、新觀點使我如沐春風,不僅開拓了我的視野,而且開啟了我的智慧。

  “校本課程,為每個學生的需求而設計”,慢條斯理的曹書德老師介紹了全國知名課改名校北京十一中“選課走班,無行政班”經驗,讓我們這些一直困頓在傳統教學中的“井底之蛙”大開眼界,也看到了中國教育未來的希望。陳大偉教授“人因思而變”的觀點讓我看清了教學的本質。“你為什麼這樣教?”“除了這樣教,你還想過怎麼教?”“如果你下次教,你會做出什麼樣的調整和改變?”從提供思想轉變到促進思想,改善學生在課堂上的生命狀態,讓學生經歷美好的課堂生活,我們的課堂就沒有了旁觀者。張祖春研究員對《中小學教師專業標準》基本內容中三個維度解讀概括為:願教,樂教——能教,配教——會教,善教,不僅通俗易懂,不只讓我明確了教師的專業標準的內涵,更是在潛移默化中教會了我們該怎樣去建構學生的核心價值觀。華中師大的郭元祥教授提出的“發展性課堂”正好觸到了我們國家“應試教育”的痛處。蔣紅森老師更是用他的魅力給我們上了一堂語文專業指導課,讓我明白了語文教學“有選擇,才有效益”,語文課“教什麼”永遠比“怎樣教”更重要,校本教研的著力點在於建設良好的語文學習生態,站在學生的角度教學,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

  反思中醍醐灌頂

  有學習,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碰撞;有碰撞,才有思想的火花!十天來,我的思維被啟用,心得體會《國培校本研修心得體會》。在收穫新的教學理念的同時,我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工作。華師博導郭元祥教授講《深度教學:理念與策略》時,舉朱自清的《背影》為例,解讀背影的意義後,我突然明白:作者不僅是在述說一種親情,也是在詮釋生命和死亡的意義,看父親的背影離去就是在目送生命的離開!死亡是什麼?就是看著親人的背影離自己漸行漸遠而無法挽回!我反思自己怎麼講了很多遍《背影》就沒有講出深意,如果我教學中多角度審視文字,換一種方式去追問文字的意義,我現在還會是個教書匠嗎?我還會教學離開教參就無所適從嗎?黃岡市教科院黃建軍老師講《備課改革:“兩改六落實”方案》時,講到不少教師不研《課標》,不鑽教材,一味尋找各種各樣的備課材料,全部實行“拿來主義”。我反思自己過去的教學,拿到一篇課文,自己讀懂多少,讀到什麼層次?上課講的都是教參上的東西,沒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這樣的課堂學生怎麼有收穫,怎麼會得到提高?我一直奇怪自己怎麼越來越不會教課了,現在明白了備課中不研究教材、研究學情、研究教法,開發教學資源、自我閱讀,是在不斷修煉自己的內功,教師的內功深了,備課才有底蘊,有深度,有針對性。語文教師應該給學生開啟一扇學習語言文字之門,引領學生對看似平常的語言文字進行揣摩思考,讓學生感悟到語言文字的魅力。試想我們教師現在有幾個真正靜下心來去讀書的?我們連課程標準規定的學生必讀作品都沒有讀過,我們怎麼指導學生讀書?我反問自己:我做到這些了嗎?我現在知道自己為什麼不是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教師的原因了!

  研修期間,我們還始終思考一個問題:農村落後地區教師校本研修積極性本來就不高,為什麼大多老師還不願參加培訓學習?就這一問題我曾經與省繼教中心王金濤主任在報告現場進行互動交流,並引起參訓學員們的興趣。說老實話,對有專家答疑認為是教師幸福觀出現偏差,是因為教師工資待遇低所造成,我有疑惑也有了自己思考後的答案。的確,教師工資待遇低是教師當前工作熱情不高,懶於提升專業素養的主因,但問題是我省今年大幅度提高了教師工作待遇,是不是老師們會自覺湧向通往自我成長的校本研修幸福之路呢?我看主要是我們整個校本研修生態出現了問題,北京市十一中學的學生自主選課、走班制校本課程改革,為我們找到了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和方法。試想,如果把你調入北京十一中,你有讓學生自覺選你的課並喜歡上你課的自信嗎?你還敢不自覺參與校本研修嗎?

  收穫中暗下決心

  豐富多彩的國培內容讓我反思很多,也收穫很多。十天緊張有序的國培學習,專家、教授們的殷切教誨,高屋建瓴的理論,鮮活生動的課例無不在我的心裡泛起漣漪。38位“頂天”“立地”的省內外專家名師授課指導,101個“志同道合”的同伴互助交流研討,我收穫著新的理念帶給我的快樂,帶給我的震撼!順利完成了傅華強主任提出建立優秀教師“同仁圈”,完成“四個一”即結識幾個學科專家、深交幾位同行朋友、研究幾個專題問題、分享一項特色成果的培訓要求和目標。

  一個人能走多遠,看他與誰同行,一個人有多優秀,看他有什麼人指點,一個人有多成功,看他與什麼人為伴。有了名師的指導,我暗下決心:培訓結束就是我經過“修煉”之後的重新開始,我一定用這些新的理念服務學校、服務老師和學生。葉顯發教授要求我們做一個研究型的大師,而非教書匠。我們可能在教學業績上達不到大師水平,但至少在思想方法上要遵循大師的思路。比如力求創新,不要重複,不要竊喜於小巧小技。力求每節課都上得紮紮實實,讓學生課課有收穫。再比如多讀書,讀書能夠豐富我們的教學理論,提升我們自身的素養,進而指導我們的課堂教學,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培根在《談讀書》一文中說:“凡有所學,皆成性格。”同樣,作為教師,只有透過閱讀的不斷積澱,才能使自己的課堂具有“性格”。還有,我過去一直頭疼的作文課,我要按蔣紅森老師、陳水明老師講的辦法,教會學生觀察生活,思考生活,寫出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努力在教會學生“怎樣寫”和“寫什麼”上下功夫,做到規劃有序,指導有效,以人為本。評上高階教師職稱後,我給自己定下了一個目標,成為在地方上有所作為的名師,20xx年評為“陽新十大名師”以後,我曾迷茫過,現在,國培給我指明瞭今後努力的方向。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要有所長進,有所追求,力求變教書匠為研究型名師,並引領更多教師走上校本研修的“修煉”之路。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行走在校本研修的路上,任重而道遠。培訓學習雖然拉上了帷幕,這一刻的結束,意味著新的征程又將開始,對於我來說,未來的教育之路還很長很長,我會帶著這些及時補充的能量,用學到的新理念為導向,在這條並不平坦的道路上勇敢前行。培訓總是有限的,但開啟的心智給了我廣闊的天地與無窮的動力。培訓是暫時的,但進取是終生的。我堅信:有志者,事竟成!

校本研修心得體會4

  早就聽過“校本研修”這一說法,但對於“何為校本研修”、“校本研修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校本研修有哪些特點”等,頭腦中是一片模糊。近日我靜心拜讀了《校本研修的理論與實踐》這本書,我感覺和校本研修走近了許多,頭腦中一些模糊不清的概念也逐漸變得清晰起來。現將自己學習的研修心得總結如下,以期自己的工作在今後更上一個新臺階。

  一、提高了對“校本研修”的認識、明確了“校本研修”的目的

  校本研修是以學校所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學校發展的實際需要為選題範圍,以學校教師作為研究的主體,透過一定的研究程式得出研究成果,並且將研究成果直接用於學校實際狀況改善的研究活動。校本研修是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學校發展,保證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的新的推進策略。

  二、提高教師的思想素質,認識終身學習的重要性,是迫在眉捷的任務。

  目前,有一部分教師的認識還不到位,認為現有的知識足已滿足學生的需要,使得教師輕視學習,對教師的繼續教育持抵制態度,因此,提高教師對學習的認識,是十分必要的。終身學習是當今社會發展的重要任務,也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做不斷學習之人,透過不斷的反思來完善和提高自我。

  三、網路學習是校本研修的一條路徑。在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中有以下作用和途徑:

  1、教學設計與交流:分享教學設計;交流和討論;反思和總結。

  2、網上學習與交流:學習理論,同伴互助,共求進步。

  3、書寫教育部落格:記錄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和總結,展示自己的風采,實現線上交流。

  4、課堂實錄與反思:將自己的課堂教學實錄放在部落格裡,自己可隨時隨地進行觀摩和反思,便於提高和總結。

  四、走出“校本研修”的誤區

  1.校本研修不是課題研究

  以前,我一直以為校本研修就是傳統的科研課題研究,認為就是申請立項,收集資料,撰寫論文,然後去發表。透過讀了校本研修,我才走出誤區。其實校本研究就是行動研究,是解決教師的實踐智慧問題的行動研究。

  2.校本研修不是簡單的組織教研活動

  現在許多學校把校本研修淡化為學校的日常工作或視為教研組織活動,其實這是個誤區。教研組佈置工作,檢查工作,以及以教研組名義組織的學習,都不能算作真正意義上的校本研修。校本研究是研究問題,而不是完成任務。校本研修必須把教學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梳理出來,對其進行深入的思考,歸納出解決問題和改善現狀的方案,然後用實踐去驗證。

  3.校本研修不是簡單的備課,聽課,評課。

  簡單的為上課做準備的備課活動不能稱之為研修活動,校本研修主要是行動反思,即先有教學行動,然後對其進行反思,在反思的基礎上做出改善後繼行動的方案,再投入到新的行動中去。

  4.校本研修不是僅僅是教師的研究

  校本研修的主體雖是教師,但沒有校長的組織,沒有上級教研培訓部門的指導,也是不能取得成效的。

  這本書使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校本研修要有更務實的態度,教師要敢於自我解剖,要有不斷自我提高的意識,要善於合作,善於反思,更要有一種隨時學習的意識。我相信,只要真正把工作落到實處,校本研修必將百花齊放。

校本研修心得體會5

  本次培訓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理論性的培訓,主要以講座的形式開展,包括元業輝老師的<學生傷害事故安全處理方法>的講座,鮑明旭老師的的講座,下午王月秋老師的講座,楊亞飛老師的講座等.為了能夠更好地吸收這次培訓的精髓,指導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特此作如下小結。

  透過這次培訓更加深入瞭解到一些新的教育模式和相應的教學策略。其二,透過暑期的集中學習,我的最大感受就是“老師不能只是一桶水,而應是一條奔流不息的河流。” 充分認識到課程改革所涉及的課程是全新的,涉及到的知識是很廣泛的,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不斷地學習,學習新的知識,古今中外、文史地理、方方面面的知識都有要學,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要涉及其他知識,也就是知識面要廣,要增強自己的文化素養,這樣才能適應新時期的需求。

  我感覺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學教師,既需要有紮實的學術根底,廣闊的學術視野,不斷更新知識、追逐學術前沿的意識,又需要把握教育的真諦,瞭解青少年發展的規律,掌握現代教育資訊科技,具備熱愛學生、關心學生的創造性,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教師既要做“經師”,又要做“人師”。 教師的素養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思想完善和知識豐富;教師的行為,也直接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 如果學生需要一杯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在資訊社會,教師就要不斷補充知識能量,才能更被學生受到尊敬。

  通過幾天的培訓,我認為作為教師還應該做到不放棄一個學生。作為一名教師應該看到每一位學生的閃光點,不應該只重視成績優秀的學生而忽略了那些後進生。如果老師能夠關注到他們的話,說不定我們就能挖到寶了。否則又怎會有後積勃發、大器晚成之類的詞語呢。要“點燃學習的動力”,要小心地呵護兒童天生具有的學習動力。面對學習中感到無助、無力的學生,我們需要認真分析產生動力不足的原因,幫助他們重新燃起學習熱情,而不是放棄他們,這是我們教師肩負的重任。

  上面這些都是關於這次暑期培訓的一些收穫和我的感受。那麼接下來我想談談我在以後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如何做好自己的工作。

  其一,和那些有著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相比,我的教學經驗太膚淺了,所以,在今後的日子裡,我要向每一位老師學習和討教,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好。

  其二,作為一名老師應該要博學求精。就是說在自己的學科知識上要不斷的提高水平,還要在其他方面有所涉及。因為現在都在講學科的整合,那麼教師應該要求自己能有淵博的知識,不一定要讀的很深,能有些基本的瞭解就可以了。而且這對我們自己在教學方面也有幫助的。現在的教科書更趨於實用性和時代性。因此,我要不斷的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知識水平。

  其三,在教學中應該不斷的學習新課程標準,在教師的不斷成長的過程中要努力的完善自我,做受學生歡迎的教師,做好前輩們的學生。從他(她)們的經驗之談中,知道了自己有太多的東西需要向前輩們請教學習,他(她)們滿含激情的講授感染了我,無形中我的壓力告訴我要:手勤心勤、虛心請教,快挑戰自己,做一個勇敢的前行者。

  在教育工作中,我積極尋求師傅的指導和幫助,努力學習教育的方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勤勤懇懇,努力使自己在工作中多一點科學的方法、藝術的手段,讓每一個孩子都展開笑顏。

校本研修心得體會6

  通過幾個月的網上研修學習,我個人感覺在這次學習中收穫很多,盤點收穫,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在這培訓過程中,我學習到了優秀教師好的教學方法,以及新的教育理念,獲得了教育專家的珍貴講評。雖然每天線上學習感覺有些累,但與收穫知識無法比擬。業務水平有了一個很大的提高。短暫的培訓學習即將結束,在此就與大家交流我的一點心得與體會:

  一、轉變教育理念,實施差異教育。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教師面對的是學生的未來,而不是個人眼前的榮譽和利益,要立足於學生的成長。因此教書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從大處著眼。部分教師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習慣於只看眼前,不顧將來,以剝奪學生個性為代價換取教師的師道尊嚴。創造力有早晚,先後之分,越是有個性的人,創造力越突出,個性是創造的前提,把個性多樣性作為一種有價值的東西,一種財富來加以接受和引導,我們眼中就會沒有差生,只有差異。實施有差異的教育,實現有差異的發展。

  二、以身示範,情感育人。搞教育不能搞形式主義,這是一種不理智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因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其階段性,不能強求一致,無法整齊劃一。而真正能夠給學生以偉大啟迪和深刻影響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細節。一個好老師受同學歡迎,其實並沒有什麼法寶,也許就是總能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及時的表揚,真誠地賞識他們。僅僅有責任心是不夠的,變單純的“責任”為豐富的“情感”,去面對學生之間出現的各種情況。

  三、定位班主任的角色,以前就知道班主任應該是班級的組織者和管理者,但卻只是停留在知道有這麼個說法,而從沒去考慮過如何去把這一角色在自己身上轉換或者定位,更不知道該轉換定位到哪個方向上。如今透過這次的培訓,使我深深的意識到班主任應該做到: 。再次,根據每一課的實際需要,在課堂教學中靈活運用多樣的教學方法,如講述法、講解法、談話法、直觀教具演示法、綱要圖示法、講讀法和發現教學法等。

  實踐證明:要上好每一節課,教師應該在自己全部歷史教學活動中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並且要擁有自己獨有的風格,這樣,才能使歷史課堂鮮活起來。 為了更好地推進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教師應該認真研讀新課標,學習課改精神,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把新課改的理念融入到我們的教學實踐中去,不斷地去改進之,完善之。在此,我們真心地祝願歷史教學能真正發揮她應有的價值,歷史教育亦將青春永駐。

校本研修心得體會7

  xx年8月——9月對我來說,是一段難忘的回憶。我們在珠江時報實習,可以說這是我們第一次正式與社會接軌踏上工作崗位。剛開始時有期待也有忐忑。我明白工作與學校的學習生活有很大區別,我們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一方面,要將自己歸零,還原空瓶狀態;另一方面,要獨立,不能再依賴別人,就像指導老師所說:出來社會,你傷心難過了,如果別人不顧及你,那是正常的事,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如果別人顧及你了,你應該視為驚喜,並且滿懷感激之情。我們就在這樣一種心態下,走向工作崗位,開始為期6個星期的實習生活。

  我被安排到南海新聞部。說是安排,其實是報社根據我們的興趣愛好進行調配的,相比其它部門,如社群報和新媒體,我更希望學會寫最常見的新聞體。帶我的記者老師是戴歡婷老師,第一天她跟我說,接下來有個綜治大行動系列報道,她負責三電和教育專版,任務將會很重。當時我心想:任務重好啊,我們正式來報社學習的,而且實習時間只有6個星期,任務多可以學到多一點東西。在往後的日子裡,正如老師所言,忙得不可開交。當別人休息時,我經常外出採訪;當別人上網時,我在辦公室寫稿;而週末,難得休息,我也在加班,對我而言,每天已沒有星期之分,這樣充實的日子正式我所企盼的。我相信鑽石是在壓力下造成的。

  在報社裡,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外出採訪、寫稿件,有時聽聽採訪時錄下的錄音,把錄音整理成文字。除了綜治行動的專題報道外,日常一般都是寫訊息,大約800——1000字左右,比專題要好寫很多。

  下面我將透過做人與業務兩方面寫我在珠江時報實習的體會和收穫:

  做人方面:

  要有禮貌。禮貌是處理人際中最基本的要求,我在報社時稱呼帶我的記者為老師,其它認識的記者就叫xx姐、xx哥,不認識的直接用“您好”,說實話,我連搞衛生的阿姨都不遺漏。見面打個招呼,那才比較有可能有後續。

  要懂得感恩。我很幸運,我跟的記者對我非常好,經常帶我去改善伙食,空閒時間也去逛逛街,更重要的是教了我很多東西。我也一直懷著感恩之心,臨走時,我給她送了一盆可以防輻射的花(目前還沒發芽),花名叫勿忘我,希望老師能明白我的心意。

  要察言觀色。作為實習生,我們可能缺乏社會經驗,但是我們多的是學習的機會。處處留心皆學問。要學習別人是怎麼做的,下次自己該如何做。比如在實習期,搭乘電梯時,我會走在前面按鍵;在飯桌上,我會端茶倒水,(剛開始時經常在猶豫是不是坐錯位置了,還有也猶豫自己有沒有資格倒水,嘻嘻……);中午老師要休息了,我會關燈,並把窗簾拉上;要是有人打噴嚏,我也會將空調調到一點溫度......我認為做這些並不是奉承,而是表達真誠。

  要有內涵。這是人際關係中要求較高的一點。如果自己肚子裡沒有內容,如何來吸引別人來和你聊天、交朋友?所以我們一定要學習更多知識、增長更多見聞,做一個有墨水的人,將身邊的人吸引過來。

  業務方面:

  要學以致用。記得第一天的工作時將pdf中的文字打出來,整理完後我才發覺我們在課堂上學過用軟體轉換格式,但是在實際運用中,往往忘記了這一技能。這說明學習得還不夠紮實!後來寫稿中,我也發現我們的理論學習與現實操作確實有一定的差距,這是不爭的事實。課堂上學的一般都是通識的,在工作中,每一個公司、每一個崗位、甚至每一個職員都會有自己的風格,雖然如此,但不代表我們不需要學理論知識,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只能盡力學好通識,讓它日後與實際工作接軌,學以致用,發揮它的價值。

校本研修心得體會8

  本著知曉高中教育教學規律,領悟六中特色管理理念,掌握學科教學工作本事,基本勝任教育工作崗位的目的,我校啟動了20xx年新分配教師崗前校本培訓工作。

  在第一天的培訓中,陳慶洪書記介紹了新學校建設的情景,回顧了學校的發展歷史。他要求所有新分配教師要制定好個人發展規劃,要繼承和發揚學校優良傳統,勤勉刻苦,為自身的發展奠定基礎,為學校的發展建功立業。何煒主任回顧了“315”高效課堂的探索之路,並就導學案的規範編制等對新分配教師提出了要求。

  第二天,朱競豐校長對全體新分配教師進行了青年教師的適應與成長的專題講座,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八字方針:實幹、勤奮、刻苦、創新。朱校長還從戰略高度強調了“315”高效課堂建設的重要性,要求所有新分配教師要認真參與“315”高效課堂建設,以科學規範地編制導學案為抓手,為繼續有效的建設高效課堂貢獻自我的智慧。虞加強主任系統地講解了教學五認真,要求新分配教師按規範操作,並以規範為基礎進行創新。

  第三天午時,在科研培訓處的組織下,由何煒主任帶隊,全體新分配教師觀摩了金剛毅教師執教的“315”展示課。課後,每位新分配教師就導學案的編制、小組合作、師生互動、PPT的使用、作業講評等提出了自我的見解。

  第一輪培訓分為校史介紹、師德培訓、教學管理、學生管理四大類。前三類由科研培訓處負責實施,學生管理類由政教處專職負責。分別由王元兵主任、王蘇萍教師主講。第一輪培訓的最終一項活動是新教師主題演講展示,請大家暢談個人教育夢想與學習感想。校領導到場聆聽並作了互動交流。第二輪培訓將主要由教研組負責實施。

  在此輪培訓中,全體新分配教師近距離感受了學校領導的寶貴教學經驗,先進的教學思想,勤勞樸實的工作狀態。也感受了“315”高效課堂,大家普遍感到收穫頗豐。

校本研修心得體會9

  一、培訓可以提高青年教師的素質

  隨著我國教師的地位及待遇不斷提升,教師已成為人人羨慕的職業,越來越多的畢業生加入教師隊伍,這有利於師資結構最佳化,調整和補充短缺學科的教師,打破“教師專利”的壟斷,遏制體系內部的近親關係,為教育事業注入新鮮活力。但就青年教師自身而言,那種僅憑一紙文憑而打發漫漫教學生涯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每一位青年教師都應該認識到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所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培訓則是提高青年教師素質的重要途徑,因此,青年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消除不參加培訓、不繼續學習照樣可以上講臺的片面認識,明確只有參加相應培訓才能使自己在各方面逐漸走向成熟,迅速適應“由學生到教師,從讀書到教學”的角色轉變,在教學中才能掌握靈活的方法,以認真的態度、新穎而廣博的知識深刻透徹地理解教材,樹立良好的信念和高尚的師德,使自己樂觀向上,有所作為。透過培訓逐步理解和實踐學校的辦學理念,並將個人的發展與學校的發展統一起來,在學校的發展中實現自身價值,為學校的建設與發展儲備一支結構最佳化、富有活力的年輕隊伍。

  二、培訓可以使青年教師與教育現代化相適應

  教育的進步使社會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部分中青年教師在教學中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如在知識結構方面,知識更新速度慢;在教學方面,存在著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缺乏對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與發展的探討,缺乏對學生思維動態的把握,不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能力;在教學手段和方式上,一些教師不注重結合教學特徵來進行教學藝術的研究和方法的改進,忽視現代化教學手段,滯後於傳統授課方式,影響教學效果。針對以上問題,學校應根據實際情況,改變“只重使用不重培訓”的觀念,加強對中青年教師多形式的培訓。如在加速教師的知識更新方面,應根據學科專業特點,鼓勵教師參加以拓寬知識視野、更新教學方法為目的的短期培訓班,鼓勵教師到其它辦學理念先進的學校訪問學習,力求教師把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教育資訊現代化方面,教師要進行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全方位變革,現代教育要求為廣大學生提供更新的思維方式,更多的教育資源和更豐富的教育內容,多媒體、網路、實驗等教學輔助手段已成為其重要載體,中青年教師必須掌握必要的教學技能及現代教育技術,提高教育教學工作的水平,鼓勵教師利用先進的教學技術輔助手段進行教學,培養中青年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教師教學提供多樣化的發展平臺。學校透過建立科學化、人性化的培訓體系,採取定期與不定期、短期與中長期等多種培訓方式,把以理論知識為主的培訓轉變為思想政治和業務能力的全面培訓,注重教師實踐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幫助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最佳化知識結構,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和特點,逐步實現由單一的教學技能培訓向綜合素質培訓的轉變,充分利用網路等現代遠端教育手段,讓教師感受“零距離”培訓,由被動轉變為主動,透過網路請教知名專家、學者,獲取自己最需要的知識資訊,把學到的知識最佳化為自己的成果。

  總之,教師培訓工作是一項全域性性、戰略性的系統工程,是保證教師永遠蓬勃向上、不斷進取的最佳方式,一所學校的發展離不開一流的師資隊伍,任何一所學校都應堅持以全新的理念辦學,構建科學的培訓模式,加大對教師培訓的支援力度,增加培訓經費,讓教師在培訓中不斷體驗到生命的意義,不斷開發潛力,超越自我,真正做到創新、務實、與時俱進,力爭使學校逐步擁有一支學科能力強、結構合理、綜合素質高的師資隊伍,確保學校和諧發展。

校本研修心得體會10

  校本研修心得體會今年的校本培訓和學習的過程中我感覺到受益匪淺,透過這次中學習,我本著認真學習,認真領會的態度,從優秀教師及學校領導們一場場精彩的教學故事演講及講座中,我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教學經驗的發展與養成是與老師日常認真的教學工作分不開的。於是,我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一些對教育教學工作很有見解的專家們以鮮活的例項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下面是我透過培訓獲得的幾個方面的體會:

  一、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當好組織者

  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與課改前相比,新課程更具有靈活性和開放性,常常讓我們覺得有些難以駕馭,課堂教學中過多的表現為束手無策。原因是教學過程中,教師面對教材中精彩紛呈的學習活動,還不習慣讓學生自主學習,更不習慣參與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聽了專題講座,使我明白,我們不僅需要轉變觀念,更應該觀察和探究學生的學習方式,及時瞭解他們的認知情況,要充分信任學生,相信學生完全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應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因此我們要變換角色,將課堂有效地讓位給學生,讓學生真真切切地成為學習的主人。一堂新課開始,可以透過新課的匯入設計、學習氛圍的創設,教材所蘊含的興趣教學因素、課堂內外的各種資源來喚起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引導學生產生學習的意願和動力。然後,教給學生探索、發現的方法,讓學生會探索、會發現。教師除了必須把學生自學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步驟外,還需精心設計每一次自學的目標、內容,同時加強自學方法的指導。

  二、創設良好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新課程所倡導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都是建立在學生的積極參與基礎上的。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實踐證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參與的深度與廣度,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每一個學生都發言就是參與嗎?專家的觀點是:“應該說,站起來發言是參與,但從另一方面上看,也許這只是一種行為的參與,關鍵要看學生的思維是否積極參與,學生所回答的問題、提出的問題,是否建立在細緻思考的基礎之上,每一個學生的發言是否會引起其他學生的思考;要看參與是不是主動、積極,是不是學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學生交往的狀態,思維的狀態,不能滿足於學生都在發言,而要看學生有沒有獨立地、認真地、縝密地思考。” 簡單的問答式,一問一答,學生好像忙得不亦樂乎,但實際上學生的思維仍在同一水平上重複;一些活動表面上看熱熱鬧鬧,學生能積極參與討論並準確地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但很少有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表面上看是互相交流、師生互動,實際上是用提問的方“灌”,直到讓學生認同教師事先設計好的答案。師生、生生沒有真正地互動起來,是我們今後教學過程中非常值得注意的問題。那麼,怎樣調動學生的“思維參與”呢?專家認為,應當創設恰當的情境,巧妙地提出問題,引發學生心理上的認知衝突,使學生處於一種“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狀態。同時,教師要放權給學生,給他們想、做、說的機會,讓他們討論、質疑、交流,圍繞某一個問題展開辯論。教師應當給學生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進行充分思考,給學生充分表達自己思維的機會,讓學生放開說,並且讓儘可能多的學生說。條件具備了,學生自然就會興奮,參與的積極性就會高起來,參與度也會大大提高。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徵、結合教學內容組織多種教學活動,儘可能地讓學生經歷知識的發生過程、引導學生去探索、去發現,讓學生去體驗成功與失敗,在成功中品嚐喜悅、從失敗中尋求經驗;鼓勵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在小組活動和大組交流中顯示自己的才華,鍛鍊自己的能力。

  三、認真做好教學評價、學習過程評價評價主體多元化

  評價方式多樣化,將量化評價方法與質性評價方法相結合,讓學生成為評價主體中的一員,評價方式多樣化,將量化評價方法與質性評價方法相結。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以上是我參加培訓的一點感悟,我想,作為一名課改的實施者、操作者,我們應積極投身於課改的發展之中,成為新課標實施的引領者,在與全體教師共同致力於新課標的研究與探索中,積極地與團體進行合作與協商,切實以新觀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學,切實發揮新課標在新時期教學改革中的科學性、引領性,使學生在新課改中獲得能力的提高。同時為教師自身角色的適應和發展奠定基礎,不斷完善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創造性和專業發展的能動性,滿腔熱情地自主提升專業化的水平。

校本研修心得體會11

  從開學一直忙到現在,天天忙,手不停,腦袋卻越來越空。還好,這幾天被安排去參加暑期校本研修管理者培訓班,終於可以靜下心來思考一些問題,寫一些心得體會。

  先來說說自己總的觀點,我覺得開展暑期校本研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必須的。具體說:對於教師而言,平日裡忙於教育教學,能用於提升自己業務水平和專業素養的時間並不多,加之時代發展的速度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所以不知不覺我們很多教師都已經開始落後於時代,因此必須開展暑期校本研修補充“營養”;對於學生而言,不同的學校有著不同的學生群體,有的學校以城市獨生子女為主,有的以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為主,有的以本地農村子弟為主,面對不同的學生群體就必須選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管理模式,但是我們在師範,以及書本中學到的都是統一的,無差別的技能與方法,因此必須透過有本校特色的校本研修進行細化與完善;對於學校而言,它的發展完全依賴於教師的發展,沒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就沒有一個學校的未來,因此開展校本研修是關係到一個學校命運與前途的大事。

  在這裡,我還有一個很特別的認識,那就是作為教師隊伍中的老教師也必須參加到校本研修中去。在培訓的過程中,也聽到一些領導對於老教師參加校本研修有著不同的意見,比如說,年齡大思維定式難以改變,知識結果老化不容易培訓等等。但是我堅持自己的觀點,校本研修是全校教師的事情,作為教師隊伍的一種重要組成部分,老教師也應該積極參加,認真學習。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看法,也從實際工作中得來的。最近幾年,學校的青年教師多了起來,但是他們往往來校不久就會染上懶散、懈怠甚至無目標無理想的毛病。一開始,我也覺得奇怪,漸漸的我發現問題還是出在他們與老教師的相處上。說實在的,學校這些老教師的敬業精神一直讓我崇敬,有些老教師臨近退休依舊奮戰在網教育一線,但是我們有些青年教師,往往是看不到老教師身上好的地方,卻總盯著他們身上的一些毛病,比如沒有創新精神,沒有工作業績,上課相對較少,工作任務相對較輕,錢卻拿得不少。時間一長,這些青年教師的衝勁很快就會被消磨光了。因此,如果放鬆對老教師參加校本研修的要求,就是為消極培訓開了綠燈,青年教師勢必將難以管理。所以,我覺得老教師參加校本研修不但是提升他們自身的素養,也能為青年教師起到很好的帶頭作用。

  一口氣寫下來,都是自己的一些淺薄的看法,沒有認真整理過,而且很多是我根據自己學校的情況,談的一些思考,希望不要誤導他人了。

  最後,我說說自己對於校本研修的幾點疑慮:1、市教育局要求的統一內容經過兩次甚至是三次的輔導傳授,到達教師耳中的時候,還能不能保證質量;2、對於校本研修與績效工資掛鉤,我是贊成的,但是在現在的這種情況下如何體現,如何考核,看來依舊有很大的難度。3、對於條件較為落後的學校,在沒有空調,甚至是沒有電風扇的教室中進行長時間的集中學習,是否有一定的困難?

  以上三點,我在大組交流發言中,也做過詳細的闡述,尤其是第二條,我認為要想辦好校本研修必須要將教師的學習情況與績效工資掛鉤,只有當績效工資不但再是新時代的“大鍋飯”,能真正以績效準則,那麼校本研修必定能成功的推行下去。

校本研修心得體會12

  20xx年XX月XX日我參加了XX鎮校本研修——關於有效落實教學目標的培訓,本次培訓“進一步有效落實教學目標”為校本研修工作思路,以實現不斷創新新課程背景下的校本培訓模式為重點,以“練習為主線”的教學模式,堅持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不斷提高教師的創新素質,提升教育教學理念、教育教學能力、科研意識與水平,主題式校本研修培訓心得體會。

  一、再次更新校本研修觀念。

  這次校本的培訓,給我帶入了一種求學的氛圍。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要在教學這片土地上找到自己的樂園,學習才是唯一的路!我深深地意識到:一名優秀的教師沒有先進的教學理論充實自己,那麼,他的教學在達到一定程度後就難以提高了,而要想成為一名優秀教師,就要努力地提高自身素質,理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課堂教學能力等。所以回到課堂後,我更加努力,仍不斷蒐集教育資訊,學習教育理論,增長專業知識。我更注重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模式,有效落實教學目標,努力提高課堂效率,從而更快達到真正提高自己的目的。參加這次培訓,但更多感到的是責任、是壓力!這次的培訓學習,一方面,對我既有思想上的洗禮。另一方面,我也有了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澱,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這是收穫豐厚的一次培訓,也是促進我教學上不斷成長的一次培訓。

  二、校本研修是提高教師素質,促進學校發展的根本途徑,心得體會《主題式校本研修培訓心得體會》。

  在校本研修中,要認真制定明確的研修目標和完善的研修制度,開發研修資源,打造研修團隊。配合學校組織的一系列研修活動,集中力量解決學校發展和教師發展要解決的全域性問題和共性問題,不斷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和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從問題出發,讓問題引導學習,帶動研修。

  在課堂裡,學與教是整體不能割裂,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按照“以學論教”的思路。學生該讀的讀了沒有?學生該聽的聽了沒有?該做的做了沒有?該想的想了沒有?該說的說了沒有?哪些是學生該讀、該聽、該做、該想、該說的內容,教師應是明白人。特別在教學中及時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進而把問題當課題進行研修,這是課堂改進的瓶頸和關鍵。

  四、開展有效課堂教學研究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認真開展有效備課,有效課堂教學、有效作業設計和評價的研究,嚴格要求自己,在每次聽節課程之後,及時和大家共同討論分析,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取長補短,互相幫助,共同提高。

  五、強化自我反思,不斷自我提升。

  反思,是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一種有效方法,反思自己備課時是否遇到了什麼困難,是否調整了教材,為什麼調整教材;反思上課時是否發生了意料之外的問題,自己是怎樣及時處理的;反思自己本節課有哪些比較滿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經過不斷的反思與積累,自己及時掌握“第一手材料”,悟出了一些道理,豐富、完善了自己的課堂教學,最大限度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總之,在工作中, 一份春華,一份秋實,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淚水,有收穫信任的喜悅,也有困惑的苦惱。讓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願化為熱愛學生的一團火,將自己最珍貴的愛奉獻給孩子們,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開絢麗的花朵。

校本研修心得體會13

  教師只有始終保持繼續學習的熱情和能力,把不斷更新觀念、汲取新知、開闊視野作為適應形勢發展和自身素質提高的必須,才能正確把握學校教育發展的方向,使自己的教學水平適應形勢的需要,不斷走上新的臺階。

  一、重視教育政策和教育理論的學習,切實轉變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

  1、注重學習型團隊的打造和教師終身學習力的激發

  教師只有始終保持繼續學習的熱情和能力,把不斷更新觀念、汲取新知、開闊視野作為適應形勢發展和自身素質提高的必須,才能正確把握學校教育發展的方向,使自己的教學水平適應形勢的需要,不斷走上新的臺階。近年來,學校把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當作提升教師綜合素質的重要任務來抓。我們精心討論制定了“二期課改”精神的學習方案,引領教師把握新課程改革的內涵,並透過教師成長袋的形式激勵教師靜下心來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學 習。如今,本校教師新課程的核心理論可以說是耳熟能詳,對校本研修中的重要環節——“校本研修”所要遵循的幾個環節“自主反思、夥伴協作、專業引領”更是津津樂道,為教師不斷更新觀念、自覺實踐新型的教學行為提供了可能。

  2、幫助樹立正確的質量觀

  我們把指導和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質量觀作為“校本研 修”的重要內容之一。首先,我們不斷提高教師對學校嚴格執行課程計劃意義的認識:每個教師都明確,嚴格執行課程計劃是不能退的底線,以犧牲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和健全身心的培植做代價來換取

  的語數外學科成績的提高是不值得的,嚴格意義上來講是一種教育道德的淪喪。 其次,我們從學校發展規劃的角度,對“質量觀”作了如下的界定:經過若干年的努力,學校的綜合教育質量達到中上水平。在日常的教學常規管理上,每學期,我們對任何一門學科都進行“質量監控”,從整體上來把握學校的教學情狀況。

  二、“校本研修”要重視倡導教師在工作中的學習

  1、“校本研修”的內容選擇要根據學校中教師的原有基礎、工作現狀和實際需要而展開,充分體現“校本研修”出它植根於學校的特徵。

  由於學校中教師發展的不平衡,培訓的內容必須體現具體性、針對性的。如:我校教師隊伍中原先存在著“出力不討好”的現象——教師有良好的意願,也肯付出,但有時急功近利,方法簡單,從而導致家長、學生的不理解、不配合,甚至不開心的狀況。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曾作了專題的培訓,不僅從法律意識角度幫助教師完成角色意識的轉變,而且,從為師者的責任、目標、從形成教育合力的角度幫助教師轉 變觀念、掌握讓學生真心順從、讓家長理解的技能(如:與家長、學生溝通,談話技巧

  的培訓)。現在,很多教師都在自己的反思中提到了這方面的轉變。特別是近年來每學期的學生、家長的問卷調查和座談會上對教師教學態度的滿意率非常高。特別是一些轉學而來的學生及家長更是對我們的教師讚不絕口。

  2、“校本研修”中教師在工作中的學習,必須與其實際的工作緊密結合 我們認為,“工作與學習的不可分”是設計“校本研修”的具體活動的原則之一。 “教師在工作中學習”應當之無愧地成為“校本研修”的主要形式和根本點——在這種探究與研

  討的過程中,每個參加的人員都經歷著學習的過程。而往往這種培訓更易受到老師的認可和歡迎。我校語文組在工作中發現作文教學難於把握,大家就此問題作為學習研究的專題。 總之,幾年的實踐,帶給了我們走向成功的信心。儘管我們尚沒有產生過“跨越式”的飛躍,但我可以自豪地說:這種立足於教師不竭動力挖掘、立足於學校教師可持續性發展的“校本研修”,卻使我們邁出的每一步都感到紮實。

  寧陝縣皇冠小學

  20xx.09

校本研修心得體會14

  時代進步的潮流和社會變革的趨勢,不斷向我們幼兒教育提出改革和發展的新課題,我們在學習與反思中實踐,注重幼兒園的內涵發展, 以教育科研為先導,積極推進新課程實施、不斷轉變教師教育觀念,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一年來,我們以幼兒發展為本,結合本園實際,加強“教”和“學”的研究,提高教師保教能力,穩中求進,推動幼兒園保教質量,促幼兒健康發展。

  一、加強隊伍建設,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一個過程,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是我園師訓的一項重點工作。

  1、加強理論學習,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利用頭腦風暴 教師沙龍 案例交流等多樣的形式,間週一、三 、五的固定時間,由輔導員、科研組長、科研主任負責,在園中開展園本培訓學習活動 針對大家的熱點、焦點問題以及困惑進行集體學習交流和探討。鼓勵教師人人做業務學習的主人,理論聯絡實際,針對一個問題進行思想的碰撞,激發教師的思考與探索。逐步讓老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明確方向,轉變觀念,大膽創新。有效的提高了教師們的思想認識和教育能力。

  2、加強教師師德培訓,提高教師的師德修養 。透過定期有效組織教師政治學習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加大宣傳力度,規範教師行為,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全面提升教師的師德修養和育德能力。促進師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透過政治學習、師德培訓、主題演講等等活動進一步提升本園教師的師德規範,加強了教師的責任感、使命感,促使師德水平上新臺階。

  3、開展傳幫帶教活動。抓住機會,開展多渠道的外部培訓。本學期開展多次與向化片幼兒園的跨校聯合體交流活動。既有青年教師評優活動的探討,又有骨幹教師與新教師結對協議帶教活動。同時讓每個教師有走出去的機會,為教師創設更多的實地考察機會,開闊視野,豐富實踐知識。

  4、在園內開展分層次、多渠道的帶教培訓工作,進行了分層分類的帶教培訓,使每個層次的教師都學有方向、學有目標。尤其加強了新教師的指導和培養,鼓勵青年教師開展自學和自培,不斷充實自己並用新課程理論來指導實踐,培養她們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青年教師分別在片級、縣級教研活動中公開教學活動,得到同行和領導的好評。同時我們還繼續著眼於對骨幹教師的培養,給骨幹教師壓膽子、搭舞臺、促成長,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輻射引領作用。

  5、加強過程管理。在日常工作中以 “六個一”活動為抓手,在認真組織開展集體教學活動的相互觀摩交流活動;教師自制教玩具評比;聽課筆記、備課筆記評比等活動,透過豐富多彩的交流活動努力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在管理方面園領導定期與不定期對保教工作進行檢查,重平時巡視的實況記錄,注重採集資訊和積累資料。檢查結果向本人公開,優秀事蹟加以及時肯定和弘揚。

  二、加強新課程實施的研究,提高幼兒園教學活動質量。

  1、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學活動的質量是關鍵,為此加強對課程管理顯得尤其的重要。

  首先我們以《綱要》和《指南》的為指導,結合我園實際,將我園研究課題相關的彩陶藝術教育活動巧妙而有效地融入到新課程中去,將我們課題研究的內容和新教材主題內容進行替換、整合。同時本學期又調整了幼兒園的一日活動的安排,確保遊戲、生活、運動、學習各課程之間的平衡,使幼兒的一日活動安排更科學合理。

  其次,在實施新課程過程中,本著“因人而異”的原則,對個層次的教師提出不同的要求,對組長以上的老師實現放權,對三年以內的新教師和五十以上的老教師實行“”,既規定主題內容、規定教學進度。完善對老師的聽課、評課制度,提高老師對活動設計和評價的能力,同時對實習老師及時給予指導,使其順利完成教學實習任務。

  還有就是深化幼兒園特色教學。“彩陶藝術教育”是我園上學期確立的縣級重點課題,為了更好地開展課題實踐活動,我們以科研組為核心,確立本學期開展的系列活動,教師人人參與活動,月月有特色教學內容。特別關注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新課程理念和行為的落實,如:關注孩子的經驗、關注教材的園本化等等。

  2、加強教科研活動的實效。

  教科研活動是教師學習交流互動的平臺,尤其要講究效率和質量。

  首先我們的教科研活動由業務園長負責,間周定時間,定主題,定主角,激發教師的主人意識,積極參與活動的組織、研討、交流。組長能做到每次活動有充分準備,積極圍繞討論研究的主題,透過靈活多變的形式開展活動,努力營造寬鬆、愉悅的教研氛圍,充分調動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建立合作教研模式,廣開言路,促進教師去主動學習、自我提高,在研討中感悟學習的真諦。同時教科研組長每次活動都有活動實況的詳細記錄,包括記錄每位教師發言次數、內容和簡要觀點等,注重過程性資料積累。

  其次在內容上,我們根據幼兒發展需要,樹立目標意識,選擇適宜的主題研討內容,開展了教育科研活動。本學期我們教科研組主要以集中教研為主,以專題討論為切入點,轉變教師教育觀念。主要圍繞關於主題“為幼兒創設豐富的語言環境”、“保證教學的有效性”、“如何更好的組織和開展語言活動”、“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如何幫助新教師快速成長”等一系列專題研討。 大家就相關的內容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透過大量的資料詢查,進行經驗的分享交流。 讓我們老師 在邊學習、邊實踐、邊思考中對教學有了一些新的感悟。本學期,我們還多次組織教師之間的交流活動觀摩,透過觀看、評價與反思,尋找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高教師的教學實踐水平。

校本研修心得體會15

  校本教研越來越受到學校和教師的關注,透過學習培訓以後,就我學習到的校本研修的方法與大家共同探討:

  要解決教育教學、教育科研、教師培養、學生輔導等一系列問題,要細化具體的措施,就要進行校本研修。

  因為很多學校一個年級的班級有很多,也分成了幾個層次,這樣的校本教研對任教低層次班級的教師針對性就不強,甚至還會誤導他們,這就要求校本教研在集體研究的基礎上也必須開展分層研究。集體研究主要研究教學的重難點、教學方法、學生學法、教學進度等年級教學的統一問題;而分層教研是同一層次的教師針對本層學生的具體情況來研討教學目標、教材的處理、作業和訓練的取捨等問題。

  課堂訓練的效果比學生作業的效果好,這一點已經得到了大家廣泛的認同。但很多學校所採用的課堂訓練題不是隨機拼湊就是原題“下載”,質量普遍不高,效果不理想。其原因就是校本教研中不重視,一般就是隨便委託一位老師找一套試題就了事。細目表協作模式是要求組內骨幹教師作為負責人,先根據確定的訓練內容制訂課堂訓練的雙向細目表,然後將出題任務分配給每位教師,讓他們根據細目表的要求去選擇或編寫習題,最後由負責人統一定稿。這樣可以提升教師的參與熱情,減輕他們的工作量,提高課堂訓練題的質量;同時也可以透過訓練效果反饋教師出題的水平,提升教師的能力。對於不同層次的班級,也可以採用這種方法,效果很好。

  教育科研是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但容易在教育科研中出現“兩頭熱、中間冷”的狀況。在校本教研中開展教育科研,首先應同大家一起商定本組要開展的課題,同時要求每位教師選擇一個小課題。要讓教師學會研究,感受研究,喜歡研究,組長就要起到真正的引領作用,要讓研究工作制度化,注重研究的過程,應用研究成果,達到“研究即工作,工作即研究”的理想效果。

【校本研修心得體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