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設計> 畫楊桃說課設計

畫楊桃說課設計

畫楊桃說課設計

  一、教材簡析

  《畫楊桃》是人教版實驗教材第六冊第三組中的一篇課文,這組教材圍繞“怎樣看問題,怎樣想問題”這個專題編寫,《畫楊桃》是其中一篇精讀課文。它主要講圖畫課上,老師讓“我們”畫楊桃,“我”把看見的楊桃如實地畫成五角星的樣子,受到同學們的嘲笑,老師教育“我們”看到什麼樣子就應畫成什麼樣子,使“我”受到很大的啟發,透過生活中的平常小事說明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教育我們做事、看問題要實事求是。本篇文章內容貼近學生生活,淺顯易懂,樸實的語言講述一個樸實的道理,是可以讓學生細細品味,感悟做人的道理的好材料。三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他們能聯絡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能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樂,初步能夠透過閱讀有所感悟,獲得思想啟迪。根據文字特徵和對學生的學情分析,將本課教學目標預設如下:

  1、透過自讀自悟,創造性評價等語文實踐,懂得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會有所不同,領悟到做事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2、認識6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叮囑、想當然、前排、靠邊、一幅畫、審視、嚴肅、半晌、和顏悅色、熟悉、教誨”等詞語。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具準備

  一個楊桃。

  三、教學設計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對話”意味著平等與交流,意味著合作與探究。所以本課教學把學生看作是鮮活的生命體,努力實現文字與生命的對話,設計了以下兩個教學板塊:初讀感知、期待對話和以讀悟理、經歷對話。

  (一)初讀感知,期待對話。

  期待,在學習上表現為一種迫切求知的心理狀態。只有讓學生產生與文字對話的期待,學生才會主動走進文字,和作者進行心靈溝通。板書課題後,教師請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式來讀書。可以默讀,可以朗讀,可以兩個人,也可以小組讀。經過充足時間的朗讀後,指名學生逐段朗讀來檢查字音。因為課文中間有不少人物對話,學生閱讀起來可能有困難,所以這裡安排學生在分角色朗讀中弄清對話者和對話的內容,掃清閱讀障礙。特級教師支玉恆認為,學生讀書後,一定會有一種“讀完了就想說一說的衝動。”因此教師請學生第二遍默讀課文,讀完了,請學生自由站起來說說自己對課文的理解、體會、心得,或者感覺、感受和疑問。這樣設計的意圖不但是為了培養學生自讀自悟、表達質疑的能力和習慣,也使老師瞭解了學生初讀後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和疑難所在,為下一步的教學,提供了學情參考。從對文字特徵和對學生學情分析情況來看,學生理解和疑問的重點應該是“角度不同,樣子不同”和“是什麼樣,畫什麼樣”這兩個點上。這樣經過初讀初悟,激發了學生與文字對話的慾望,產生了一種深入閱讀的期待。

  (二)以讀悟理,經歷對話。

  在這個板塊中,設計三個讓學生與文字展開對話的環節。讓學生在情感的驅動下,走進文字,與文字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拉近距離,引發情感共鳴,從而產生“獨特的理解、感受和體驗。”

  1、在語文實踐中與文字對話。

  《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滲透綜合性的語文實踐活動,淡化學科界限,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在這個環節中,教師請學生畫楊桃。把楊桃放在教師中心的位置上,讓學生各自畫自己所看到的楊桃,並這樣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按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去畫;不會畫的,再讀課文,邊看、邊讀、邊畫;只畫輪廓,不必細描。”教師有意把楊桃放在教室中間的位置,學生可以有四面八方各種不同的角度。在作畫的.過程中,教師請學生朗讀“能夠知道正確作畫”的有關課文內容,也就是課文倒數第二自然段的這句話:“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這樣透過邊讀、邊看、邊畫的語文實踐,讓學生親身實踐、親自體驗課文所講的事實,並進一步理解這些事實所蘊含的道理。人們要做到“是什麼樣,畫什麼樣“,並不像說的那麼容易,必須像課文中父親和老師說的那樣“不要想當然,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也必須像文中的“我”那樣“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這些道理,經過讀書思考與實踐體驗的結合,經過學生與文字的充分對話,學生理解起來會十分深刻。

  2、在創造性評價中與文字對話。

  在學生作畫的過程中,教師收集幾幅具有典型性的學生作品,把他們用投影儀放大,請學生以“作品的作者有沒有讀懂課文”為題,對作品進行評價。這裡作為評價者,首先要把課文讀懂。教師引導學生用課文中的這幾個句子來指導評價:“老師看了看這幅畫,走到我的座位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臺上的楊桃。”“老師請這幾個同學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學生如果讀懂了,他會走到圖畫作者的座位上去審視楊桃,然後進行評價。這裡就有了兩重意義上的評價,既有評價者對圖畫的評價,又有師生對評價者的評價。然後,再請作畫者來讀課文,讓他用課文中的語句來說明自己為什麼能畫得很正確,即課文中的這句話:“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對於畫得不正確的作品,則重點讓學生聯絡課文中父親和老師的話,來認識畫錯的原因。在整個評價過程中,始終堅持聯絡課文語句去評說實踐中的實際事物,讓學生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學會閱讀,提高認識能力,落實本課的教學重難點。

  3、在拓展性閱讀中與作者對話。

  這裡,教師請學生回過頭來想:“剛才我們作畫和評價時引用的課文語句,大多在哪些段落中?”學生會指出是課文的第1-2自然段和倒數第2-3自然段。教師請學生朗讀這幾個段落,引導學生抓住重點段落中的重點語句理解課文,準確把握文章的內容和思想。然後,請生齊讀課文最後一段,討論“一生受用”的含義。最後,引導學生“跳”出課文,從“畫楊桃”這一特定事件中,把思考引向更廣泛的領域:畫楊桃要“是什麼樣,畫什麼樣”,那麼做其他事情呢?經過師生舉例說明,最後歸結出“實事求是”四個字。進一步落實本課教學的重難點。

【畫楊桃說課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