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心理學> 學習教育心理學的心得體會

學習教育心理學的心得體會

學習教育心理學的心得體會(精選7篇)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習教育心理學的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習教育心理學的心得體會 篇1

  在教學之餘,我讀了一本對工作非常有幫助的書《教育心理學》,書中廣泛吸取了國內外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成果,集中闡述了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心理問題,其研究目的在於服務教育。透過這段時間學習和反思,自己有很大收穫和體會。在此談一談學習後的一些的感想和收穫。

  一、瞭解了教育心理學的基本內容和框架

  透過學習,自己對教育心理學的知識體系有了比較清楚地認識,對一些基本概念有所瞭解,特別是對學習動機、學習策略、問題解決、心理健康教育、學生心理差異等內容有進一步的深入瞭解。這些有利於自己在教學中根據不同情況,因地制宜,做好教學工作;有利於自己用科學方法指導工作,減少盲目性,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二、更加明白教師和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師這個職業有其工作獨特性。作為一個教師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穩定的心理素質,堅定的意志品質,良好的教育教學能力,能不斷樹立威信,不斷地努力學習和提高,促進自己成為專家型教師。

  教師要善於瞭解學生,知道他們存在不同的心理差異;會辯證地看待問題,面對學生的差異,採取不同教學方法和手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進行分層教學,進行個別化教學;能及時瞭解學生,不斷消除學生的心理困惑,培養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堅持性、獨立性和責任感。

  三、意識到師生交往和課堂互動的必要性

  師生交往是非常重要的人際關係,作為教師要能夠和自然地和每個學生交流、談心,做他們的知心人,相互信任、彼此願意接近。要能夠利用各種方法和手段,建立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有統一的奮鬥目標,師生關係融洽,互相愛護、關心和幫助。

  教師要真正瞭解和理解學生,不要有認識上的偏差。給學生適當的期望值得,促進學生全面成長。

  要在平時的工作中積累經驗,不斷探索學生心理發展規律的方法,形成科學的對待學生的態度。

  四、明確了自己將來工作中的一些基本要素

  1、做好教學工作首先要具備良好的師德和穩定的心理素質。

  要熱愛教學工作,充分認識到教學工作的偉大和重要,對業務進行認真鑽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穩定的心理,對待學生生活上要關心,學業上要嚴格要求,要作到“嚴而不畏,敬而不遠”。

  2、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自己的教學基本功。

  (1)認真作好課前的準備工作:

  寫好教案,在寫好教案的同時,每堂課之前還要充分做好上課的準備,預先對內容進行安排,列出提綱。

  (2)講課時要以學生為中心

  要給學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有良好的教風,要更加嚴格遵守教學的各項規章制度,不遲到早退更不能曠課,嚴格要求自己。注意多和學生進行互動,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

  (3)不斷提高教學基本功。教師僅僅只有一個專業領域方面的造詣是不夠的,還應該有系統的專業知識,有較為豐富的相關專業知識。自己要不斷提高各種能力,適應教學的要求。

  讀書破萬卷,教學如有神,教學要有深的文化底蘊,作為教師更應博覽群書,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多閱讀一些教育書籍,使之成為我教學的方向標

  學習教育心理學的心得體會 篇2

  有幸借繼續教育的機會,學習了《學科教育心理學》,透過這一段時間的網路學習,讓我進一步對學習心理、學科的學與教有了一定的認識,我的收穫很多,主要有如下方面:

  1、行為主義動機理論讓我受益非淺。行為主義動機理論的觀點是,人的某種行為傾向是由先前刺激與反應練習決定的,利用強化刺激可以改變行為傾向。如果學生因學習得到強化,得到好成績、參加比賽獲獎或被家長、教師讚揚,學習動機就會趨強。重新分班之後班級成員整體學習氣氛不強,常有學生作業不交,書寫不認真,聽寫常常沒有幾個100分,佈置的寫話練習也沒有幾個人交,學生呈現出一片低靡狀態。雖然對新班級做了充分的心理準備,我還是感受到了壓力。之前對學生批評、找學生談話等各種方法都不能見效,曾一度讓我萬分焦慮。後來改變策略,改批評為表揚,利用各種方式對班級中表現好的孩子進行大力表揚:寫字漂亮的學生利用平臺進行展覽,而且孩子的作業拍成照片放在班級空間裡讓家長看到,調動家長的力量;每次聽寫得100分的同學拍照片,發到班級群裡;寫話優秀的學生打印出來,一個是在板報展覽,再一個是在班級讀書課上自己朗讀自己的文章,還有就是發到班級群裡讓大家欣賞,半個學期下來,學生的各方面有了很在進步。現在我明白我是充分利用了學習動機理論,強化學生好的方面,讓學生的學習動機得以趨強。

  2、埃裡克森的人格發展理論,把人的一生分為8個心理社會性發展階段,每個階段,個體都會面臨一系列新的發展任務。大部分人都能順利完成這些發展任務,然後又去接受新的挑戰;但也有些人並沒有完成,在下一個發展階段就會面臨危機,在以後的生活中就需要不斷解決這些危機。這個理論讓我開始關心:我的學生在什麼發展階段?

  6-12歲的兒童的發展階段是勤奮對自卑。處於這一階段的兒童主要發展任務是體驗成功帶給他們的勤奮感,即對自己以及對自己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感覺。失敗則會帶來消極的自我感覺,讓兒童自卑。曾聽有專家講過,自卑感是在小學形成的,所以有的國家在小學階段沒有考試。我深深地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有沒有什麼地方讓孩子們感到了失敗呢?每次聽寫後我都會給100分的孩子拍照片上光榮榜,現在我開始想到那些沒有考試100分,沒有得到喜報的孩子會有怎樣的感受呢?他們會不會因此覺得自己失敗了呢?看來這一點要改正,滿分的孩子固然需要獎勵,而那些沒有滿分,但卻從考試中知道了自己學習上的漏洞從而認真改錯的孩子,同樣也需要獎勵,看來我需要再設計另一張進步榜了了!

  總而言之,透過這一段時間對《教育心理學》的學習,我收穫良多。不僅有專 業知識的積累和專業素養的提高,而且對很多學習事件有了嶄新的認識和感悟。

  學習教育心理學的心得體會 篇3

  本學期在學校統一組織的“三個一”讀書活動中,我選擇閱讀的教育專著是郭德俊、雷靂編著的《教育心理學概論》。該書於1998年8月由警官教育出版社出版,全書用十四章25萬字的篇幅從教育心理學研究的物件方法、學生的身心發展、學生的個別差異、學習動機、學習心理、學生心理健康、老師心理等方面進行了引經據典的論述。透過認真閱讀這本教育專著使我這個半路出家的教師對教育的目的意義和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從而間接地提高了我的教育業務素質。下面就我在學習《教育心理學概論》的一些心得體會介紹如下:

  首先我覺得《教育心理學概論》這本書所講的知識是認識論而非方法論。

  全書引經據典的論述貫穿一箇中心思想就是要充分運用現代心理學的知識和方法來組織教學活動,在教學活動中要進行充分的教學設計因材施教實施有效教學。

  其次是《教育心理學概論》中提倡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特別值得我們認真體會和運用。

  《教育心理學概論》中以“學生身心發展”、“學生個別差異”、“學習心理”、“教學心理”、“學校群體心理”、“學生心理健康”六章的篇幅闡述了教學活動是以學生為中心這樣一個思想。一切教學活動的中心都是學生這是一個客觀事實,而現實生活中有個別教師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正是這種認識上的偏差,導致個別教師在學校管理中高高在上不尊重愛護學生甚至侮辱體罰學生、在課堂上只會填鴨式教學方法不能因材施教實施有效教學。只有真正認識到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中心這一客觀事實,才能在學校的教育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從而達到完善學生品德、啟迪學生智慧、提高學生技能的有效教學目的。

  其三是正確定位教師的角色。

  自古以來人們將教師定位為“傳道、授業、解惑”的聖人和智者的角色,但這一定位隨著歷史的變遷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現代教學活動的多樣性決定了教師角色的多樣性。書中對教師的職業角色定位為教書育人、行政管理、心理導向、自我定向四大類角色。作為第一類教書育人角色的教師從品德和能力上必須能承擔人類知識的傳授者和言傳身教的示範者這樣的重任;第二類行政管理角色的教師必須做好學生集體的領導者、課堂紀律的管理;第三類心理導向角色的教師必須做好人際關係的協調者和心理衛生工作者;第四類自我定向角色總體來說成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社會對每一位教師的期望,為了回報社會這一期望教師在自我定向的角色中必須扮好孜孜不倦的學習者和學生家長的代理者。

  作為一名成人教育工作者對我而言,我覺得應定位為學生集體的領導者、課堂紀律的管理者和孜孜不倦的`學習者。只有這樣定位才能夠關心尊重學生為學生服好務、才能夠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才能夠在成人學員的考試中堅持原則維護考試紀律保證考試的公正性,維護好學校的聲譽。

  學習教育心理學的心得體會 篇4

  伴隨我們每個人生命成長過程中,需要的東西有許許多多,有精神層面的也有物質的層面的,有長期的,也有短期的。而我認為,最基本的、也是最長久的恐怕要數信任二字了。特別是在人際交往中,信任二字顯得尤為重要。有了信任,人與人之間就會變得更加和諧,社會就會更加安寧和諧!信任,從精神層面上來說,應當成為和諧家庭、和諧社會的潤滑劑![1]黨的十六大把“社會更加和諧”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之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內容是:一要建立起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會關係;二要全體人民各盡所能、各得其所、和諧相處;三要和諧興國、和諧創業、和諧安邦。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所決定的。而第一項基本內容就是建立起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會關係,可見建立人與人之間信任關係是非常重要的。

  我不知道現在的社會到底怎麼了?人與人之間始終存在著信任的危機,很大原因是人們群體心理的影響,心理學家黎朋認為,群體是一種具有易受感染、模仿、暗示的人群組合;而麥獨孤則強調群體心理“只是粗俗的情緒和粗糙的情感”因而易受他人操縱,缺乏自我意識。難怪現在報紙連篇累牘地呼籲要建立誠信社會。是高樓的林立還是鋼筋混凝土的副作用?是思想的蛻變還是金錢至上?是社會的進步還是人性的倒退?

  信任是什麼?信任,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能力與水平、誠信與忠誠的認知;信任,也是一種自信,是對人鑑別能力的肯定;信任,更一種責任的委託或託付。信任是人際交往的基礎,更是學習工作的原動力所在!

  古往今來,一個人得到信任,就會充滿信心,從而激發內在的無窮無盡的潛能;就會充滿陽光、活得精彩;反之,缺乏了應有的信任就會讓人陷入迷茫無助、就會在十字路中徘徊、就會走向平淡,甚至會走向對立面,造成矛盾和痛苦。

  無論在父母和子女,還是朋友或是戀人之間,信任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最重要的基石。

  在日常生活中,建立信任與毀壞信任都是很容易的。如果你總是被“懷疑”所困擾,那麼你應該努力去建立信任。有以下幾點:

  說到做到:建立信任最基礎的一步就是:你說過的就一定要做到。即便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不管你是沒有去做還是沒有堅持下來,都可能會失去別人的信任。日積月累,那麼信任的基礎就崩潰了。

  不要說謊:聽起來容易?不一定。想想你為了朋友,愛人,甚至是父母而說的一些善意的謊言。有時候如果你講真話,雖然真相可能並不令人愉快,你也會因此得到更多的信任,人們也會欣賞你的坦誠。

  主動提供資訊:當一些問題很模糊時,主動把資訊講給對方,證明自己沒有

  什麼隱瞞。

  打破信任的例子:“你和律師的會面進展如何?” “進展不錯。”

  建立信任的例子: “你和律師的會面進展如何?” “進展不錯。每天有很大的壓力,處理著所有的檔案,但是我們雙方簽署了協議,他說明天就會寄出。” 你說的沒有什麼兩樣—和律師的進展不錯—但是透過主動提供一些資訊,你可以證明自己沒有什麼隱瞞。

  不要遺漏重要的細節:不要遺漏細節的原因是,你很難與遺漏的一系列事情保持一致。人們會開始注意到你所說的話中的矛盾,並且會認為你是個說謊者—即使你只是遺漏了一點點。

  如果你有秘密,就讓大家知道:你沒必要強迫自己放棄最切身的感受和隱私,只為贏得別人的信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但是贏得信任的關鍵是把握好隱私和秘密的界限。現代生活中人們之間缺少溝通,“如果你有秘密,就讓大家知道”就是要主動與人溝通。[3]社會心理學家紐卡姆(T. N. Newcomb)指出,除了心理驅力、不平衡或趨向平衡的壓力之外,資訊對個體態度的改變也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因而他強調了溝通在人際關係中的重要地位。他的基本命題是:當兩個個體彼此主動感知並對第三者建立某種關係時,就會產生對第三者指向的趨同意向,並且假設,這種趨同意向會隨著人際溝通的發展而加強。因此,如果兩個人或群體成員對某一客體的指向產生差別,就會引起個體的不協調感,進而導致溝通頻率的變化。所以溝通是十分重要的,在建立人與人之間信任關係會起到積極地作用。

  不要掩飾真相:“不要說謊”也可以引申為“不掩飾真相”。有時候為了維護自尊,將事實換一種說法,變成更加好聽的說辭,這好像看起來沒有什麼害處。 例如,一個人不承認他自己破產了,而是對別人說他的信用卡丟失了。信用卡的丟失可能沒什麼害處,但是一旦真相暴露,或是對方覺察到你說的是謊言,就會破壞信任。說出真相,不要介意代價。

  保守別人的秘密:不要說別人的閒話,撥弄是非。不要洩露別人的秘密。如果你確實撒謊了,就要承認,有時候說謊是不可避免的。最好是儘早的承認你的謊言,解釋你的動機。如果你被逮住了,要承認,否則就成了另一個謊言了。 當然信任是有底線的,信任也是有度的。信任是基於誠信的基礎,信任是基於對對方瞭解的現實,信任是相互的作用。信任,不是盲目的信任,而是在相互間在彼此深入瞭解的基礎上內心感應!長久的相互誠心交往是相互信任的基礎! 但願人與人之間多些真誠,少些欺詐;多些信任,少些猜忌吧!

  學習教育心理學的心得體會 篇5

  很認真的把紹瑞珍老師的《教育心理學》讀了一遍,感覺是如沐春風,豁然開朗。透過讀書,使得教育教學中的一些做法找到了理論依據;澄清了一些錯誤的、想當然的想法;更是學到了有效教學、學習和管理的方法與技巧。結合自己的閱讀,談談體會。

  一、教育心理學已經不再僅是純粹的理論研究,實際應用越來越多

  以前,見到過幾本教育心理學的教科書,總的感覺是理論敘述比較多,儘管內容很好,但和實踐總有段距離,況且由於自己對理論的認識比較膚淺,導致有些內容無法有效實踐,得不到期待的效果。但在本書中,作者以現代心理學的最新研究成果為背景,系統闡述了教學、學習等諸方面的內容,且和實際情況聯絡密切,比如陳述性知識和程式性知識,從知識的表徵到獲得的過程,以及如何有效保持等各個方面深入淺出的做個介紹,並且因為內容結構組織的好,讀起來也不費勁,確實是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二、教育心理學應該是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必修課

  作為一線教師,很多時候其實就是在根據經驗教學,但僅憑經驗必然導致教師教育教學的專業化水平偏低,而錯誤的經驗給學生帶來的後果更是無法彌補,所以,強調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是越來越重要的事情。

  在陳琦和劉儒德主編的《當代教育心理學》中,提到這樣一個問題:當學生反覆擅自離開座位時,教師應該怎麼辦?按照一般的經驗,教師要提醒學生留在自己的座位上,並且這樣做也能幫助學生記住這條上課的紀律。但研究發現,對於小學生來說,這樣做的結果是學生離開座位的想法會越來越強烈,因為學生是在透過這一行為引起老師的注意,所以,當老師置這些學生於不顧,轉而表揚那些不動的學生,離座率就降低了。由此可見,教育工作不能再僅憑經驗。

  對於如何教學,如何有效教學,如何促使學生理解知識的意義並長期儲存,如何促進能力的提高等等問題,現代教育心理學已經作出了比較有效的研究和解釋,只有遵循科學理論,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才能高效進行。作為教師,如果不能掌握這些理論,不能有意識的應用,至多算是一個教員,一個低水平的教員。

  三、只有掌握教育心理學理論,才能科學、有效的教學

  讀完這本書,最大的收穫應該就是澄清了錯誤觀念,堅定了用科學指導實踐的信心。

  比如書中在談到了原有的知識和技能在有效學習中的作用,並提到了古訓:“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而在自己的教學中,對這條的理解並不深刻,有時根本不去考慮學生原有的知識和觀念,不管學生的情況直接就講。頂多在教學中,考慮學生學過什麼東西,並假定學生已經掌握了這些知識,然後在這個基礎上教學,關注點是學生以其原有知識是否能理解新的知識,但原有知識是否掌握,新舊知識的聯絡如何建構,這個考慮的就少了。

  書中詳細講述了知識學習與保持的策略,自己在教學中,對這些策略的關注度太低,有時只追求自己內容的教學,而忽視了對學生學習策略的訓練。現在看來,這隻能是給學生帶來知識,而不能利用教學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一定程度上也就影響了教學效果。

  四、踐行理論知識,做教育實踐者。

  我們一直在倡導做科研型教師。一線教師如何做科研?研究什麼東西?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在一定的理論指導下,和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聯絡起來。不需要做高深的理論研究,也不能是簡單的教學經驗的總結,而應是聯絡實踐,解決問題,上升到理論。比如,書中談到了品德形成的心理過程,我們就可以據此設計德育目標和過程,在班級管理或者教學中研究如何形成學生的品德,研究實踐中遇到的問題該如何解決,並進一步總結出德育的方式和策略,由此,研究成果也會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

  所以,如果堅定了用理論指導實踐的信心,也就為自己的科研找到了最好的突破口。

  五、提升專業水平,為教育教學把脈開方。

  教育教學需要心理學的資訊和服務,心理學也必須為教育教學服務才能有廣泛發展的前景。而學校的心理輔導老師在這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所以,為師生提供心理學服務應是其工作的應有內涵,而教育心理學的知識將成為心理老師這項工作的堅實後盾。比如,關於專家和新手解決問題的差異研究為教師培訓和年青教師成長提供了理論基礎,心理老師可以據此為學校和教師提供富有成效的指導方案。而透過教育心理學的學習,將會對學生的學習提供最有效的診斷和輔導。為教育教學把脈開方,和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結合起來,心理老師也就能穩固自己在學校教育中的位置。

  學習教育心理學的心得體會 篇6

  上週五的時候,同事說,下週有我來代表語文組來彙報學習心得。沒怎麼想,就答應了。可是沒想到答應好答應,真地做起來還真不好弄。

  我的想法是把自己當年劃的句子整理出來。可是整理一會兒就不行了。當時劃了八百條,那整理起來不就麻煩大了。而時間又極其有限。決定整理到第六章。結果真的整理到第六章,已經是週二了。湛老師說,週四必須東西要出來。因為週日出去的緣故,週二上了六節課。所以回到家,整理了四十幾條就睡了。週四要去聽課,也就是青浦講座,所以週四的課掉到了週三,又是六節課。但是資料還是沒出來,可是自己身體吃不消,於是從十一點左右開始睡,睡到十二點,起床,工作到四點。把摘錄做完了。其間老婆打電話來,對私自買躺椅表示了憤怒。

  週四上午兩節課。第三節上完之後,扒了幾口菜,就和同事們往人民廣場趕,可是還是遲到了十分鐘。回到上海五點半,回到家將近七點。放鬆了一會兒,決定先睡覺。寫完隨筆,睡到一點,然後起來寫發言稿。一直寫到六點。趕到學校給孩子們放三國,自己接著寫。第一節課沒有寫,沒電腦。下面三節課就好多了。到中午吃飯的時候,終於稿子寫好。說是三四五三章,可是自己發現第五章是整理不出來了。吃完午飯,抓緊搞ppt,結果搞到第一節結束才勉強趕出來。人已經疲憊不堪,自己稿子上寫得什麼東西也不知道了。又抓緊再看兩遍。兩點三刻下去,結果教室裡一片狼藉。管理人員不知道在哪裡。

  我講了半個小時不到一點。只講了預設的一半左右。只講了一個詞,學習。實話實說,下面聽懂的絕對不超過五個人,其中還包括華師大的倆個專家。同志們沒有興趣,我說的又是一大堆術語。同志們給面子,不出聲。可是我實在是看不到互動的感覺。後來教授又作了一個簡單的點評。

  自己感覺還可以吧,至少自己又相當於複習了一遍。其他人不作評論,根本就沒聽,也沒興趣評。就當自己痛快嘴吧。

  講完了,心裡的一塊石頭落了地,頓時輕鬆了很多。今天晚上看電視,看小說,睡覺。

  學習教育心理學的心得體會 篇7

  這學期我在教學之餘讀了一本非常有意義、對工作特別有幫助的書《教育心理學》,書中廣泛吸收了國內外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成果,集中闡述了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心理學問題,其研究目的在於服務教育。透過閱讀本書,我有以下收穫:

  一、學習《教育心理學》的重要性。

  《教育心理學》指出教育心理學研究為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論基礎,教育在心理發展中起著主導作用,教育要適應受教育者的心理發展特點;分析了中小學生與成人學習的特點;強調了教師透過認真學習心理學,可以系統而全面地掌握學生認識過程的規律,使教師能夠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在課堂教學中採取相應的措施。作為一名教師,只有瞭解了這些,才能為學生創造出更適宜的學習環境,更好的提高教學效率。

  二、瞭解學生的心理是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礎。

  1、有助於我們提高教學工作質量。

  人的任何活動都是由一定的動機所激發並指向一定的目的的,學習也不例外。學習是複雜的心智活動過程,牽涉到整個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參與。比如感知、記憶、思維、想象等智力因素,構成直接參與學習活動的智力系統。而這些非智力因素,構成了與學習相關的動力系統。其中的動機則是學習活動最基本、最主要的心理動力。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動機強的學生,必然

  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較高的學習積極性,他們在學習中能專心致志,具有深厚持久的學習熱情,遇到困難時有頑強的自制力和堅強的毅力。因此,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就必須千方百計調動學生的內驅力,激發培養他們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效果。

  提高教學工作質量是科學性與藝術性相結合的工作,並不是僅僅掌握某學科的知識就能勝任、駕馭的。這就需要教師掌握並運用一些心理學原理來實施教育教學策略。比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們的興趣、情緒、意志品質和最佳的學習時機,都要求教師採用最佳的手段以最佳化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各種因素。這時,就需要了解學生賴以進行資訊加工一些主要心理過程,獲取知識和發展能力的規律,以及相關非智力因素情況。

  2、有助於我們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

  學習過心理學的教師,就能夠掌握學生品德形成的規律,及在各種因素影響下形成的心理特點,按照共產主義的面貌來塑造一代新人,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因材施。也就是說,教師瞭解了不同時期、不同年齡學生的心理,才能助長學生的優點,矯正學生的缺點。此外,本書還提到了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如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總結法等,可以說從理論上歸納出了研究教育心理學的具體有效的方法。

  三、利用科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育心理學》指出:“透過引入難度適宜,具有啟發性的問題,製造學生心理上的不協調,激發其好奇和求知的慾望;幫助

  學生建立合理的目標體系和積極地學習期望,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興趣、求知慾、自尊心、好勝心、信念、理想等”。作為老師,只有瞭解了學生“內部動機”的作用,才能有目的、有計劃的創設某些外部條件如有效利用反饋和評價、合理利用獎勵和懲罰等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邊厭學為樂學,變被動為主動,從而有效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羅森塔爾效應”的心理預期

  羅森塔爾效應,又稱“皮格馬利翁效應”,指教師對學生的愛、關懷和期待在教育效果上所產生的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有助於學生學習進步,使學生更加自尊、自信、自愛、自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師真實的愛有助於學生智力、情感、個性的順利成長,教師的嫌惡將導致學生智力衰退、精神痛苦,所以我們要把每個學生都看作“雕像”,對每個學生都寄託期望,並給予適當的心理暗示,使學生能夠向著自己所期望的方向發展。

  五、遺忘的規律的啟示

  記憶的加工過程有三個不同階段,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來自環境的資訊首先到達感覺記憶系統,這時的資訊如果被注意則進入短時記憶系統,短時記憶系統的資訊經過複習便可進入長時記憶系統。從理論上講,資訊是可以在長時記憶系統中永久貯存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還是常常體驗到知識的遺忘。遺忘的程序是不均衡的,在記憶的最初時間內遺忘很快,

  以後逐步緩慢。瞭解了遺忘的規律,科學複習和有效記憶尤其重要。我們帶領學生及時複習,合理分配複習時間,進行回憶,進行反覆閱讀相結合,採用記筆記等方法,實現記憶恢復,戰勝遺忘。

  教育心理學內容非常豐富,很多知識都非常專業,作為一名教師,這本書非常值得我去研究和學習, 我會運用這本書裡面的知識,正確運用有效的評價和適當的表揚正面引導的外因作動機的誘導,促使學生的認知興趣得到發展,形成穩定的、積極進取的人格特徵。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整體素質,從而健全他們的人格。今後我還要繼續研讀它。

【學習教育心理學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