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有餘數的除法評課稿

有餘數的除法評課稿

有餘數的除法評課稿(通用13篇)

  文字像精靈,只要你用好它,它就會產生讓你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無論我們說話還是作文,都要運用好文字。只要你能準確靈活的用好它,它就會讓你的語言煥發出活力和光彩。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有餘數的除法評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餘數的除法評課稿 篇1

  在本課中,老師創設情境,讓學生動手操作,建立表象,讓學生利用已有知識和經驗,給學生提供思考空間。在初步嘗試後,再次例題操作,加深認識。透過一層層遞進認識後,引導學生自主探索餘數和除數關係。這樣經過學生的觀察、操作、猜測、推理等活動,讓學生自己找到規律,解決問題。

  在數學過程中,學生思維活躍,積極性高。在本課的教學中,讓學生從動手擺小棒的活動中,直觀感知。從課堂反饋的情況來看,教師一旦給學生提供了創造的空間,學生的想象力是十分豐富的,有的學生擺的是三角形,有的學生擺的是正方形,小金魚等。在此基礎上,透過讓學生說說他擺小棒的過程,促使學生認識到活動本身蘊涵的教學內容和數學模型之間建立聯絡,緊接著結合學生用10根小棒擺三角形這個例子,讓學生嘗試列式計算,學生有擺的圖形為基礎,從課堂反饋的資訊來看,學生實現了知識的主動建構。教師適時進行列豎式的指導。

  在教學餘數和除數的關係時,先鼓勵學生大膽猜想,然後繼續利用小棒,以4人小組為單位進行分小棒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思考:剩下的小棒數怎樣時,就還能再分。剩下的小棒數怎樣時,就不能再分。學生明確剩下的小棒數少於小朋友的人數時,就不能再分了。剩下的小棒數多於小朋友的人數時,就可以再分,直到剩下的小棒數少於小朋友的人數時,就不能再分了。學生運用不完全歸納法,概括並再次明確餘數小於除數。

  總之,整堂課下來效果較好,學生知識掌握的比較到位,並且學生有興趣,在思維上給了學生延伸的空間。

  有餘數的除法評課稿 篇2

  數學是一門結構性很強的學科,小學數學中的概念往往是一個個地分散出現的,即使注意到它們之間的聯絡,一般地說也是有限的,在教學到一定階段,就要引導學生對概念間的內在聯絡,對學過的概念作穿線結網,促進學生腦中的概念結構系統化。課前讓學生看書對所學知識進行“梳理”,對所學的知識進行系統整理,達到提綱挈領的目的。透過整理串通“通”知識,融合貫通,使學生感悟知識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使平時所學的“分散、零亂、細碎”的知識點結成知識鏈,形成知識網。課上應放手讓學生在組內交流自己整理的知識,形成各異,互助評價,開展爭辯。這樣有利於主體性的發揮,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體驗成功,同時也可以培養他們的概括能力。學生複習了知識後,體驗到了學習數學和獲得成功的快樂。最後組織學生討論歸納這些知識點,並說說各知識之間的聯絡和區別,形成網路。

  有餘數的除法評課稿 篇3

  本節課透過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係,運用此關係探索假分數與帶分數的互化方法,理解假分數與帶分數的互化算理,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推理、歸納、交流的能力。讓我感受最深的是,整堂課的節奏非常平穩,課堂很樸素,給人的感覺很真實。

  整節課教學有以下特點:第一,教學重點把握準確,教學過程做到了突出重點,同時在這個教學環節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自己透過合作探究得出分數與除法的關係,然後教師抓住這個重點,加以鞏固。第二,教學線索清晰,使課堂內容緊湊而井然有序。第三,講授新知的過程注重學生的自我探究。比如在研究分數與除法關係時,讓學生小組交流後說出它們之間的關係。第四,在探索假分數與帶分數的互化時,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觀察比較課本上的方法,然後讓學生歸納出假分數與帶分數的互化算理,在這個環節上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本節課我個人認為有如下值得商榷之處:

  第一,根據實際教學情況,本節課的內容是不是有點過多?感覺每個環節過渡得較快,成績較差的學生有點跟不上來。

  第二,學生在探索假分數與帶分數的互化方法時,教師是否可以把假分數化成整數的方法引匯出來。

  有餘數的除法評課稿 篇4

  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是理解有關0的除法算式的含義,能進行正確計算。即交流有關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得出“0除以任何一個不是0的數,都得0”的結論。為了讓學生能夠順利的學會本節課的有關內容,教學過程中,韓老師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1、匯入運用的是講故事,講豬八戒分西瓜的故事,孫悟空有四個西瓜,本來想師徒四人每人一個,可豬八戒搶著分,自己偷偷的把西瓜都吃掉了,然後對孫悟空說:“我吃了四個西瓜,剩下的你們三個人分吧!”孫悟空聽了非常生氣,就問學生,你們知道孫悟空為什麼生氣嗎?他們分到幾個西瓜?學生回答:“0個”又問:“你們怎麼知道的。”有學生說:“豬八戒把西瓜都吃掉了,也就沒有西瓜了,所以他們沒有分到西瓜,沒有也就是0個西瓜了。”引導其列出有關0的除法算式,這樣學生對於0的除法有了初步理解。

  2、然後讓孩子們說一說在生活中舉出有關0的除法的問題。如孩子們說出了媽媽買了0個蘋果,平均分給我,媽媽和爸爸三個人,每個人分到幾個蘋果?透過孩子們舉的例子,然後在黑板上板書一列有關0的除法,讓學生觀察,你發現了什麼?小組交流,得出“0除以任何一個不是0的數,都得0的結論。為什麼是除以任何一個不是0的數呢?韓老師也做了強調,讓孩子們理解0除以0是沒有意義的。整個教學過程都非常順利,學生的理解水平有了進一步提高,特別是對於0的除法理解比較透徹。

  3、接下來設計了幾個鞏固練習,第一個是口算,全是0除以一個不是0的數,讓孩子們快速的說出答案,對於“0除以任何一個不是0的數,都得0”這一結論加以鞏固。第二個和第三個練習是有關0的除法和乘法計算,透過寫得數,填空,進一步對0的除法鞏固,也複習了前面學習的0的乘法。

  有餘數的除法評課稿 篇5

  今天下午聽張老師講“小數乘除法的複習課”,講到某個環節,張老師就上去講了一會兒。

  聽完這一節課後,感觸頗多。現把張教師與學生互動的環節及思考記錄如下。教師要求學生在練習本上做,並要求學生“能口算的就口算”,幾分鐘過後,郭老師發現大部分同學已完成,就開始了對答案,其中有的同學回答錯誤,就又讓其他同學更改過來。就在對完馬上結束時,張老師走上講臺。張老師笑容可掬地說:“同學們,剛才郭老師說,能口算的要口算,那麼大家看,剛才哪個題能進行口算?你是如何口算的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對每一個題目的口算方法、口算過程進行了充分的展示。我就在想,真高!這個過程中,難到不是學生在複習應用小數乘法中的簡便運算嗎?但是張老師又沒有說“下面我們複習小數乘法中的簡便計算”而不是把複習的內容蘊含在六道小小的口算題的口算過程中。收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像第一題2.4×3=7.2學生的口算方法是先把2.4分成0.4和2,再用2×3=6,0.4×3=1.2,1.2+6=7.2。第二題2.4×5張老師引導學生髮現口算方法與第一個題目相同了。這不是同學們在口算過程中,就複習了乘法分配律.嗎?

  有餘數的除法評課稿 篇6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是學生在學習了相關的口算和估算的基礎上進行的,本節課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初步學會一位數除兩位數,商是兩位數的筆算方法,並能正確地進行筆算。

  田老師這節課我覺得以下三點值得學習:

  1、數學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田老師能把計算教學置入現實情景之中,把探討計算方法的活動與解決實際問題融於一體。本課不但充分利用了教材中提供的資源創設情景,還能結合現實生活,讓學生經歷發現、提出數學問題、探索計算方法、解決所提數學問題的全過程。課始,老師選擇熱愛自然、保護環境、植樹節作為筆算除法的開篇情境,使學生體會到植樹活動中也有數學,同時培養了學生的環境意識。讓學生根據情境提問,激活了學生的問題意識。這點就為整節課的順利開展定下了一個好的基調。

  2、兩道例題的講解上都採用了讓學生在分小棒的過程中理解算理,學會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豎式寫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動腦能力。加強了學生對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算理的解。這種動手操作和豎式板書相結合的方法,非常直觀,非常形象。對教學目標的達成有一個直接的幫助。

  3、田老師的板書和書寫的指導非常細緻,可以看出她在對學生的書寫習慣的培養是下了功夫的。每一筆,每一畫都非常認真,還課前畫好了格子。學生也會學著她的樣子,對豎式中的每一條橫線都用尺畫得那麼直。老師的榜樣示範作用非常明顯。

  我覺得遺憾的地方:

  1、本節課的重難點是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後,如果有餘數,應該與下一位上的數合在一起繼續除的道理。而在例1和例2的豎式比較時,應該重點強調反問一下,十位上除後的餘數和除數有什麼聯絡。因為當時學生沒有理解透,以致於在後面的練習中有幾個學生出現了相應的錯誤。

  2、練習的設計雖然形式多樣,但沒有層次感,沒有梯度,而且改錯題的出現我認為非常突然,沒有出現在它該出現的地方。練習的設計應該出現一些有點深度和適當難度的訓練。

  有餘數的除法評課稿 篇7

  今天早晨我們共同觀了年輕教師萬方的一節數學課,再次感受到年輕的激情與活力,這節課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我也看到了一些值得再商榷的地方。下面我談談我對的感受:

  一、三個優點

  1、注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

  課堂上,萬老師多次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追問,引導同學們把話補充完整、說出這樣理解的理由、鼓勵同學們存在不同的思考方式,特別是在分6個草莓和分7個草莓的列示對比新授環節,連續有3名同學表達自己觀點,循序漸進的說清了,同時也掌握了。

  2、構建和諧課堂,循循善誘,充分體現自然美。

  走進萬老師的課堂彷彿步入了江南水鄉,給人一種溫婉的感覺,像是我們常常提到的婉約派教師。整個課堂非常和諧,學生在其中也會有一種放鬆的感覺,跟隨老師一點一點探索數學知識,順應和促進了學生自然發展。

  3、板書設計簡潔明瞭。

  首先是幻燈片的製作力求簡練,合理利用幾張課件進行直觀演示,幫助學生理解。其次是黑板上的板書,左與右形成鮮明的對比,讓學生一目瞭然。

  二、兩點值得商榷的地方

  1、難點突破力度不夠。與萬老師對話交流:

  這節課的難點在設計層面是如何預設的?

  在執行層面課堂中突破難點了嗎?有餘數與沒有餘數的對比;算式與圖的結合。

  突破難點的時候進行了幾次對比?學生對餘數的認識深刻嗎?結合實物就容易理解各部分關係,脫離實物,數會非常抽象。(餘數的來歷滲透數學歷史文化,是否可以放在前面學習餘數的地方,幫助學生準確理解餘數的意義,餘數、商、除數和被除數之間的關係)

  2、教法略顯單一、學法指導略欠靈活。

  全課萬老師主要採用對話交流的方式進行講授,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更多的透過語言表達進行交流。如果在新授和練習鞏固環節,類似匯入環節指導學生擺一擺、圈一圈、練一練、填一填,調動學生的學習激情,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邊操作邊對應理解被除數、除數、商和餘數的數量關係,就能很好的對搞清楚商和餘數的名數就能做好鋪墊。

  三、一點改進建議

  1、我想,很多問題是共性的,也包括我自己,在未來的課堂上,做到三個充分:充分把握學情,充分研讀課標,充分挖掘教材。

  最後,非常感謝萬老師為此節公開課做出的努力,也感謝大家的參與。

  有餘數的除法評課稿 篇8

  案例:

  1、探索計算7.98÷4.2的思路。

  談話:那我們遇到的新問題,能不能把它轉化成我們以前學過的知識來解決呢?我們一起小組討論一下,先來看要求(出示要求:一、請同學們想一想你準備怎樣計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二、在小組裡互相說一說你的想法。三、把你的想法寫下來。)

  2、學生在小組裡活動,教師巡視,注意收集資源。

  學生中可能出現以下兩種情況:

  (1)分別把7.98米和4.2米轉化成用“分米”作單位的數量,再進行計算;或分別把7.98米和4.2米轉化成用“釐米”作單位的數量,再進行計算。

  (2)把7.98÷4.2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79.8÷42

  追問:轉化的依據是什麼?(商不變的規律)

  3.方法最佳化

  討論:上面的兩種思路有什麼共同的地方?(板書:除數是小數——除數是整數)

  那比較這兩種方法,談談你的觀點。

  引導學生理解:兩種方法都正確,但方法1有侷限性,計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我們一般採用方法2,根據商不變的規律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運用這種方法可以計算所有除數是小數的除法。

  評價反思:

  有比較才能有鑑別,透過兩種方法的比較,學生進一步明確解答的方法及道理,懂得選擇的目的,並在對比分析中找出簡便的、使用更具有普遍性的方法。教師首先站在尊重學生,相信學生,瞭解學生的立場上,放手讓學生自己嘗試,自己探索。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透過自我反思,透過生生之間的交流提示反思,相互啟發,相互互補,逐步透過辨證的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的過程中領悟知識的本質過程。學生只有在親身經歷的探索過程中,學生的思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才能體驗到經過努力克服困難,獲得新知的快樂。在計算教學中,雖然透過學生的嘗試探究,最終篩選擇優得到計算的方法,但是必要的鞏固練習是必須的。這就要求在課堂的時間安排上有所調整。嘗試,探索的過程是花費時間的,要保證在一堂課中有練習的時間,就要老師設計有層次,有組織的練習,達到探究與練習兩不誤。而且也給予學生髮現自我,相互合作交往的機會。恰如成人世界中在學術上的爭論對事不對人,有利於學生良好的心理素養的培養。真正創造濃濃人文情感的課堂氛圍。

  有餘數的除法評課稿 篇9

  劉老師講的是《有理數的除法》,整個課堂能夠依據新課標的要求,能夠較好的完成教學任務,課堂氣氛較為活躍,學生能夠積極參與。

  個人發言、評點:

  引入有理數的除法法則是由乘法類比而來的,讓學生覺得不生疏、容易理解,容易掌握;再就是結合學生在小學已經學過的倒數和剛學過有理數的除法法則,很容易求出一個負數的倒數,通過幾個例子總結出倒數的求法;在此基礎上透過做一做,讓學生體會和總結有理數的除法法則二,並讓學生感受用哪個法則計算比較簡單,然後通過當堂檢測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從而圓滿結束了本節課的教學任務。

  當然也有一些不足,需要同事們指出,讓我在以後的教學中加以改正。

  教態自然,板書條理,思路清晰,重點突出,難點突破有方。我們面對的教學物件是已具備一定知識儲備和一定認知能力的個性鮮明的學生,因此關注學生的情況對教學是十分有必要的。

  老師板書示範,講計算題要寫“解”,格式要規範。本節課在鼓勵和引導學生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學習,讓學生體驗知識產生和發展的全過程。

  板書規範,多次讓學生上黑板,體現了主體作用。本年齡段的學生學習積極性高,探索慾望強烈,但數學活動的經驗較少,探索效率較低,合作交流能力有待加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好調控。本節課教師在這一點上做的比較成功。

  本節課從乘法自然過渡到除法,運用類比法得出,應在目標出示,檢測方面再做得合理、全面些。

  過渡自然,體現學生主體,老師主導作用。教師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時做的恰如其分,使知識的產生過程水到渠成,學生容易理解與掌握。

  應著重強調分數倒數的求法。本節課引入與過渡恨自然,展現了教師深厚的教學功底,同時也體現出教師在備課時真正做到了知己知彼,既熟知教材,又瞭解學生。

  學生的計算能力太差,分式的約分掌握不好,在今後的學習中加強鍛鍊。

  孟春曉:小數與分數相除,應強調轉化問題。透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培養學生自立的精神。在學習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及時反思自己出現的問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我認為本節課的目標和重難點確立的是客觀合理的,本課的教學也很好的完成了上述任務,並且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有餘數的除法評課稿 篇10

  《同底數冪的除法》一節內容比較簡單,一個要點是同底數冪的除法的運演算法則,另一個是零指數冪及其應用。王老師很好的把握了這一點

  一、深入淺出,發掘教材內容。

  從教學目標的設定來看,突出表現了“體會冪的意義”。“整式的乘除”的運算基本就是冪的運算,透過加深對冪的理解和冪的乘法運算的'鞏固,對整式的運算也起到鋪墊作用。

  二、循循善誘,引導探求新知。

  在推導“同底數冪的除法”法則的時候,利用“乘、除互為逆運算”,降低學生理解除法法則的難度,同時也加強了對除法法則的理解。並且在引導除法法則的時候,從“數”到“式”,也就從具體到抽象,幫助學生理解記憶法則。

  三、層次分明,反覆鞏固練習。

  在安排練習的時候,先是填空,重在掌握運演算法則,後是解答,強調解題格式。且練習的難度在逐步提高,體現了練習的層次感。

  四、小組合作,共建和諧課堂。

  在教學的過程中,分小組討論,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參與,提高課堂收益面,體現了師生和諧的氛圍。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王老師始終面帶微笑,語氣平易近人,教態自然,板書工整,具有很好的教師素養。

  有餘數的除法評課稿 篇11

  《口算除法》是教材78-79頁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除法基礎上繼續學習,重點是學生掌握用整十數除的口算方法,並能比較熟練地進行口算,難點是估算的方法和步驟。

  田老師本著“高效課堂,有效訓練”的原則,提倡“把思維還給學生,讓創新走進課堂”,並且面向全體學生來進行教學。我個人認為這節課的設計有以下幾點成功之處:

  一、設計環節緊湊和諧,重點突出,練習搭配合理

  這節課的內容是用整十數除整十數、幾百幾十數的口算,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同時又是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筆算除法的重要基礎。因此這部分口算內容是必須熟練的

  1、田老師利用孩子們爭強好勝的性格特徵,出示了一組口算題透過比賽搶氣球的遊戲匯入新課。這一組口算題也為這節課的口算教學作了鋪墊。

  2、田老師利用分氣球的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根據圖中的資訊,提出數學問題,從而引導學生引出口算除法。在分氣球時,田老師讓學生體驗將83個氣球分給幾個小組,每組19個氣球的情境,從而得到除法算式83÷19≈4,而不是選擇按照課本上的設計把80個氣球分給各個小組,每組分20個,這一設計,有利於學生突破估算這一難點。

  3、然後田老師讓學生透過討論、交流、彙報的方法,主動探索口算方法,並把口算除法的方法表述出來,重點在於讓學生理解和會描述想乘算除和表內除法這兩種口算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索過程,獲得新的口算方法。每個環節後都設計有相應的口算練習,設計中涉及到了豎式書寫的內容,這為後面的筆算埋下了伏筆,同時注意給每個學生都提供較多的練習機會,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練習口算,提高口算能力。

  二、重視算理探究過程,提倡“說計算”。

  理解算理、掌握演算法是計算教學的關鍵。設計中,田老師注意讓學生主動探索口算方法,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索過程,獲得新的口算方法。我覺得這樣的設計很好,這個階段學生“說計算”的能力甚至比“做計算”更重要。因為一方面這考驗著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另一方面“說計算”對學生對算理的理解、反應的靈活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充分體現演算法的多樣化。

  演算法多樣化是計算教學改革的一個新的理念,探索口算方法的過程,體會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老師預設到了用乘法算除法還是把除數轉化為一位數的除法。如讓學生討論80÷20演算法時,學生能說出:因為8÷2=4,所以80÷20=4;還有20×4所以80÷20=4;還有透過想除法的意義:80裡面有4個20,得到80÷20=4……

  當然,在田老師處理教學時有值得我們思考的地方:

  1、由83÷19≈4過渡到80÷20=4時,是田老師自己說出來的除法算式,這裡是否可以在引導學生在估算83÷19≈4時,由學生估算方法得到,從而使課堂更加自然。

  2、複習準備部分已經展示過“80裡面有()個20”,而在討論80÷20=4演算法的時候,田老師自己講出了“80裡面有4個20”的方法,而不是給學生更多的引導,讓答案從學生口中說出。

  總之田老師這堂課思路清晰,語言精練,板書明瞭,學生參與度高,並且重點突出了學校要求“把思維還給學生”的教學理念!值得我們大家認真學習與仔細品味!

  有餘數的除法評課稿 篇12

  郭老師對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準確,教學設計合理,讓學生在教學情境中自主探索,動手實踐,使學生學會用數學的頭腦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能力。本節課充分體現了新教學理念所倡導的自主學習。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願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小學生學習的動力。本節課針對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郭老師創設了學生喜聞樂見、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透過讓學生分蘋果這一情境複習了已學知識,透過幫小猴分蘋果展開問題,並把分蘋果這個情境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使學生自覺的融入新知識的學習,併產生了學習的興趣和探究的慾望。在這一環節中,郭老師為學生根據書中已經給的資訊提問問題,提高了學生動腦思考和表達的能力,激發了學生學習新知的積極性。

  二、重視學生的操作能力,使學生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

  本節課以學生操作為主。透過學生用小棒代替分蘋果分一分,分到的分蘋果要同樣多、平均分問題的設計活動,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探究與發現的空間,雖然是學生操作,但每一次操作之前,郭老師都能提出明確的要求,讓學生知道本次操作的內容及操作後的要求,因此課堂上學生操作不是無序的,而是緊張有序地在進行,這就使操作具有了實效性,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帶著問題,動手中又積極地思維,達到動與靜的結合,觀察與思考的有機結合。學生透過操作、獨立思考、小組交流、等方法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交給了學生,使學生明確了"平均分"的含義。

  三、重視練習題的設計,進一步鞏固所學新知。

  郭老師設計了形式多樣,富有挑戰性的練習題,增加了練習的趣味性,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起到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郭老師生動的兒童化語言和運用豐富多樣的獎勵措施,滿足孩子們成功的喜悅的心理需求,維持孩子們學習新知的興趣,進一步加深了對除法的理解。

  郭老師這節課充分體現了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郭老師敢於放手,給學生的活動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較好地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整個教學過程中,分一分、擺一擺、說一說、練一練,無一不是學生在主動探索與操作,可以說,正是由於教師敢於放手,才有了學生的主動探索與思考,才有了學生主動學習、動腦、動口的機會,才有學生的全員參與,才形成了學生主動學習的心態,才有了學生的主動體驗,在郭教師創造的和諧、民主、可以充分發展的環境中,讓學生的潛能得到了一定的開發,郭老師這節課是一節高效的課堂。

  有餘數的除法評課稿 篇13

  今天聽了同課異構活動程老師和葛老師做的《口算除法》一課,有很多的感觸。兩位老師上課語言親切,簡潔,各自展示了數學教學的魅力,符合新課標的理念,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小組活動,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教學效果好。

  1、課前與學生的溝通方法不同,但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葛老師用“我很棒”,“我們都很棒”這樣的鼓勵語言,讓學生充滿自信開始今天的學習,而程老師是利用大家喜歡的動物,期待和一起學習的小動物,帶著期盼,集中精神開始今天的學習。

  2、教學中,兩位老師都緊緊抓住本課的重點,對口算除法的整十數除以一位數的算理,進行小組互動,動手操作,教師演示等方法,讓學生對口算除法的算理理解透徹。葛老師在小組自主活動基礎上,引導學生歸納幾種計算方法,並找到最優的一種,程老師利用小棒的平均分明白計算的算理,二位老師都將本課的重點突出,讓學生掌握了算理。

  3、教學中課堂練習環節設計多樣、精煉。葛老師利用小試牛刀,男女比賽,火眼金睛會判斷,生活中的數學等新式各異的練習,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並開展比賽,讓學生產生競爭意識,而且更加嚴格要求自己認真計算。程老師利用咱陽泉的旅遊景點,帶領學生旅遊的同時,解決實際問題,在激發學生學習的同時,也對學生進行了熱愛家鄉的教育。

  4、兩位老師都遵循新課標理念,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作為合作者、引導者,在教師的引導下,輕鬆快樂的學習,將課堂還給了學生,教學效果良好。

  改進建議:

  1、小組活動組織有序,起到活動的作用。但活動規則一定要讓學生明白,這樣才能有序、有目的的活動,在有限的時間裡活動有效。

  2、加強評價,運用激勵評價的方法,更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變枯燥的計算教學。

【有餘數的除法評課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