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生物/化工/環保/能源> 冀教版七年級生物第二章知識點

冀教版七年級生物第二章知識點

冀教版七年級生物第二章知識點

  在平時的學習中,說到知識點,大家是不是都習慣性的重視?知識點就是掌握某個問題/知識的學習要點。為了幫助大家更高效的學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冀教版七年級生物第二章知識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

  1、食物中含有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和維生素等六類營養物質

  (糖類是主要的供能物質;蛋白質是構成細胞的基本物質;水是構成細胞的主要成分。)

  2、糖類、脂肪、蛋白質都是組成細胞的主要有機物。並且能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3、人體需要含鈣、磷、鐵、碘、鋅的無機鹽。

  4、人體缺乏維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缺乏維生素A:皮膚乾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東西)、乾眼症等。缺乏維生素B1:神經炎、腳氣病(維生素B1缺乏症)、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缺乏維生素C:壞血病、抵抗力下降等。缺乏維生素D:佝僂病、骨質疏鬆症等。維生素D可以促進磷、鈣的吸收和骨質發育。

  第二節:消化和吸收

  食物在消化道內分解成可以被細胞吸收的物質的過程叫做消化。

  1、消化系統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組成

  2、消化道

  (1)口腔——消化道的起始部位,內有牙齒、舌和唾液腺。

  (2)咽和食道——食物的通道,既沒有消化作用也沒有吸收作用。

  (3)胃——消化道中最膨大部分,有暫時貯存食物和初步消化蛋白質的作用。

  (4)小腸——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小腸的起始部位為十二指腸)

  (5)大腸——暫時貯存糞便,既沒有消化作用也沒有吸收作用。

  (6)肛門

  3、消化腺

  (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澱粉酶能初步消化澱粉(澱粉麥芽糖)

  (2)胃腺——分泌胃液,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質

  (3)腸腺——分泌腸液,腸液含有多種酶,能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

  (4)胰腺——分泌胰液,胰液含有多種酶,能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

  (5)肝臟——分泌膽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

  注意:唾液腺、胰腺、肝臟位於消化道外,胰腺和肝臟分泌的消化液注入到十二指腸後與食物接觸。胃腺和腸腺位於消化道內。

  6、小腸中含有三種消化液:膽汁、胰液、腸液。

  7、適於小腸消化和吸收功能的特點:①小腸長5—6米②小腸內表面有環形皺壁

  ③皺壁表面有小腸絨毛

  8、澱粉、蛋白質、脂肪的消化情況

  澱粉:在口腔開始被消化,,需要的消化液是唾液、腸液、胰液,最終產物是葡萄糖。

  蛋白質:在胃開始被消化,需要的消化液胃液、腸液、胰液,最終產物是氨基酸。

  脂肪:在小腸開始被消化,需要的消化液是腸液、膽汁、胰液,最終產物是甘油、脂肪酸。

  第三節:關注合理營養與食品安全

  1、合理營養是指全面而平衡的營養。

  2、營養學家將食物分為五類,形象設計成平衡膳食寶塔。

  從下往上依次是:穀類———果蔬類———魚蛋類———豆奶類————油脂類

  3、保證每日三餐,按時進餐;早、中、晚餐的能量應當分別佔30%、40%、30%左右。

  二、時刻注意食品安全

  ①食用蔬菜水果之前,應該浸泡、沖洗,或削皮;②買食品時,應注意檢驗是否合格,是否變質等;⑶發芽的馬鈴薯和毒蘑菇等有毒食品不要食用;

  如何用生物學的基本觀點統領生物學的學習

  樹立正確的生物學觀點,可以更迅速更準確地學習生物知識。所以在生物學學習中,要注意樹立以下生物學觀點:

  1、生命物質性觀點生物體由物質組成,一切生命活動都有其物質基礎。

  2、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觀點包括兩層意思:一是有一定的結構就必然有與之相對應功能的存在;二是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結構來完成。

  3、生物的整體性觀點系統論有一個重要的思想,就是整體大於各部分之和,這一思想完全適合生物領域。不論是細胞水平、組織水平、器官水平,還是個體水平,甚至包括種群水平和群落水平,都體現出整體性的特點。

  4、生命活動對立統一的觀點生物的`諸多生命活動之間,都有一定的關係,有的甚至具有對立統一的關係,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就是對立統一的一對生命活動。

  5、生物進化的觀點生物界有一個產生和發展的過程,所謂產生就是生命的起源,所謂發展就是生物的進化。生物的進化遵循從簡單到複雜,從水生到陸生、從低等到高等的規律。

  6、生態學觀點基本內容是生物與環境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也是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生物與環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

  使用顯微鏡知識點

  1、顯微鏡的構造

  鏡座:穩定鏡身;

  鏡柱:支援鏡柱以上的部分;

  鏡臂:握鏡的部位;

  載物臺:放置玻片標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兩旁各有一個壓片夾,用於固定所觀察的物體。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圓孔,叫光圈,每個光圈都可以對準通光孔,用來調節光線的強弱。

  反光鏡:可以轉動,使光線經過通光孔反射上來。其兩面是不同的:光強時使用平面鏡,光弱時使用凹面鏡。

  鏡筒:上端裝目鏡,下端有轉換器,在轉換器上裝有物鏡,後方有準焦螺旋。

  準焦螺旋:①粗準焦螺旋:轉動時鏡筒升降的幅度大;②細準焦螺旋:轉動時鏡筒升降的幅度很小。

  2、顯微鏡的使用

  (1)取鏡和安放

  (2)對光

  (3)觀察

  (4)收鏡裝箱

  3、從目鏡內看到的物像是倒像,觀察的物像與實際影象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動方向和視野中物象的移動方向相反。放大倍數越大,觀察到的物像就越大,但觀察的視野範圍就越小,觀察到數目就越少。

  4、放大倍數=物鏡倍數×目鏡倍數

  5、在顯微鏡下觀察的生物標本,應該薄而透明,光線能透過,才能觀察清楚。因此必須製成玻片標本,常用的玻片標本:切片、塗片、裝片(注意三者區別,分為臨時和永久的)

  6、英國物理學家羅伯特。虎克觀察軟木薄片,發現了細胞。

【冀教版七年級生物第二章知識點】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