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數學課後反思

數學課後反思

數學課後反思集合15篇

數學課後反思1

  平面圖形的拼組是在一年級上冊認識了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之後,透過動手拼組進一步認識平面圖形的一些特徵及圖形之間的一些關係。圖形的拼組是一節操作性很強的課,主要是讓學生透過參加活動親身體驗、合作交流來體會平面圖形的特徵。

  每次上新課時,我都格外用心,我喜歡學生接受新知識時表現出的新鮮,喜歡自己上新課時表現出的熱情。這兩天上了圖形的拼組,雖然圖形都是上學期所接觸過的,不過增加了一些動手操作的部分,學生似乎顯得更為活躍。一年級的學生太喜歡自主了,讓他們自己動手安排活動或是在老師指導下活動,他們的熱情度會比平時增加一倍,所以有時候我的課堂思路總像斷了線的風箏,我無法迴避他們激情充滿幻想的問題。為了更好的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我設計瞭如下的教學流程:

  一、複習回顧,探究發現。

  二、動手操作,感悟新知。

  三、鞏固練習,綜合運用。

  四、總結,引入下節。

  經過實際教學和反思之後,我覺得這節課有如下可取之處,也是自認為亮點的幾處:

  1、新課伊始,帶領孩子們回顧已經認識的平面圖形,並讓孩子大聲地將他們叫出來,隨著各種圖形“蹦蹦跳跳”地進入,隨即也帶來了兩個問題。將孩子們的興趣調動起來的同時也將要解決的知識點拋了出來。可謂“巧妙”。

  2、將教材重新調整,把作風車調到最後的綜合運用環節。這個做法來自於領導的大膽創新和對學情的準確把握。應該說直接受益的不僅是我的學生還有我。把這個環節放到最後,我們都是輕鬆的。當看到孩子們用他們靈巧的小手和我一起幾乎同步將風車做好時,我感到由衷的高興。對教材的重組可謂“英明”。

  3、課件發揮的巨大作用使我深刻感受到了媒體對教學的強大推動力。看著可見孩子們學得高高興興的同時,看得是清清楚楚,那最後當然就是聽得明明白白。

  4、 與孩子一起動手才能體諒孩子、學會等待。今天這節課我始終和孩子一起動手操作,所以對時間的把握、可能遇到問題的估測就都做到了心中有數,我不止一次地說:“老師等你!”感覺整堂課的環節還是較為清晰的,比較適合孩子的學習節奏。

數學課後反思2

  《千米的認識》是在學生掌握了米、分米、釐米、毫米等長度單位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的基礎上,讓學生認識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比較大的長度單位千米。

  “千米”是一個較大的長度單位,它不象之前學習的那些長度單位一樣看得見、摸得著,能比劃。建立“1千米的表象也比較困難,往往上課時只能照本宣科,讓學生知道1000米=1千米,然後就是一大串的練習。其實,正因為這部分知識對三年級學生來說缺乏感性認識,所以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就成了本節課的難點。在教學中,我經過課前準備、課中實踐和課後鞏固三大步驟,較好地突破了這一難點。

  一、課前準備。在上千米的認識前一天,我專門抽下午自習的時間,帶著學生來到操場,用測繩和同學們一起測量了10米和100米,並讓學生分別走一走10米和100米,數一數要走多少步,大約要用多少時間?然後指出:10個100米就是1千米(初步感知1千米有多長),我們的操場一圈大約是100米,繞操場走上10圈大約就是1千米,讓學生明確:千米,是一個較大的長度單位,在計量較遠路程的時候,通常要用到千米。

  二、課中實踐。讓學生回憶走100米的情況,讓學生思考幾個100米是1千米,根據昨天走100米所用的步子數和時間來推算走1千米需要多少步、花多長時間。這一系列的活動意在讓學生在課前走一走、量一量的基礎上,再透過估一估、算一算、說一說等豐富的活動中更充分、更深刻地理解1千米的長度。然後,為了更準確的體驗1千米有多遠,我帶領全班同學帶上測繩,從學校出發往丁家坑方向測出了1000米,和同學們一起走這1千米,再回來的時候,和同學們一起數步數,看時間。透過這一實踐,學生總算是對1千米有了比較感性、準確的認識。

  三、課後鞏固,為了讓學生了解生活中“千米”的應用,我收集了一些有名的山峰、河流、公路及大橋的長度資料和步行,騎腳踏車、小汽車,飛機,宇宙飛船1小時的速度(以千米為單位的),透過多媒體投影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感受到長度單位“千米“的廣泛使用,並讓離家較遠的學生在下一次回家的時候,估算自己家到學校的路程是多少千米。透過這些活動,最終使學生建立了比較明晰的“千米”概念。突破了教學難點。

數學課後反思3

  (一)

  這節課的認知目標、技能目標和情感目標都達到預期的設想。特別是學生對周長的概念充分理解,我覺得在教學周長時我排程了學生的多種感官,而且在周長意義理解上層層遞進。細細解釋:“指一指”讓學生體驗“邊”的封閉。“摸一摸”讓學生感知邊和麵的關係。在這兩個活動中,學生明白“邊”“線”,明白從哪裡起就到哪裡結束才是一週的長度。這兩個活動使學生獲得豐富的周長表現,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畫一畫”從生活中實物化的周長過渡到圖形化的周長(即描出來的線),“說一說”將周長外顯的概念形態(物化的周長、描出來的周長)內化為無形的語言概念,促成周長概念的進一步昇華。其次 , 我覺得較為成功的是周長的測量和計算。

  本節課讓學生掌握計算周長的方法是其中一個重點。我事先準備了一些規則和不規則的圖形,讓學生四人小組合作測量計算,這樣放手讓學生在自主思考、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發現測量計算周長的一般方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再次體驗、感悟周長的含義,並幫助總結計算簡單圖形的周長。最後,在測量有曲邊的圖形周長時,藉助細線,很自然地滲透了“化曲為直”的數學思想。

  (二)

  《國家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探索和富有個性的過程。”也就是說,學生學遠的周長習數學並非單純的依賴模仿和記憶,數學學習過程的實質上學生主體富有思考性的探索過程。所以,數學知識的探索軌跡,作為學生是否主動參與的標誌,展現於課堂教學的全過程。

  本節課探究的課題“圓的周長”,藉助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從“圓周長意義”的理解,立足於學生的親身體驗和自由表達;“圓周長公式”的建構,則是藉助於學生主體的測量、計算、自學、推導、論證等充分的實踐活動而展開的。可以說,每個知識點的發現,都是學生自主探索的成果,而不是學生被動接受的結論。探索,作為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達到了最大化。

  課堂上,生動有趣的探索內容,可以給予學生愉悅的人文體驗;開放寬鬆的課堂環境,可以給予學生充分的人文自由;恰到好處的鼓舞激勵,可以給予學生強烈的人文尊嚴;各抒己見的思想交鋒,可以培養學生民主的人文作風;標準嚴密的知識表達,可以培養學生嚴謹的人文精神;課堂生活的親生經歷,可以培養學生初步的人文道德。 “你還想知道哪些關於圓的知識呢?”“究竟什麼是圓的周長呢?誰能試著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請你大膽猜想,圓的周長與什麼有關呢?”“究竟圓周長與直徑存在著怎樣的關係呢?下面,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要求圓周長,只要知道什麼就可以了?請舉例證明你的想法。”都是探索過程中人文交融的真實體現。

  對於小學數學教學而言,知識的探索是一條明線,它在課堂中的存在形式是“貫穿”;人文的交融是一條暗線,它在課堂中的存在形式是“滲透”;筆者認為,只有兩者有機整合,讓課堂成為“自主探究”與“人文交融”的平臺,才能真正體現課堂教學“關注學生現實,著眼學生未來”的宗旨。

  (三)

  這節課的教學,讓學生進入一個生動活潑、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活動,以學生為主體的、和諧的課堂氛圍。學生興趣高漲,進行了充分的活動,並且自主探索,在充分的體驗中,感悟到了周長的實際含義。教學過程比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標的“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這一理念。

  1、明暗雙線交融,關注三維目標

  以小螞蟻的引領為主線,小螞蟻從“客人”到“同學”,最後到“小螞蟻考一考我們”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小螞蟻――這個使學生平視的形象融合在整個課堂中,從象小螞蟻一樣描邊線,到小螞蟻提出的問題,讓學生關注自己、關注他人――小螞蟻。以周長的認識為暗線,實現過程性和知識目標――經歷周長的認識過程,理解周長的含義。兩條線相互交融,共同著力於學生的發展。

  2、動手體驗數學,動腦提煉數學

  學生在學習過程,透過自己動手,用手摸物體的邊線一週,用筆描樹葉和圖形的輪廓,測量周長等親身體驗周長的意義與測量方法,學生學習興趣高漲,使學生把周長這個抽象的概念與生活中具體的事例聯絡起來,在親身體驗和經歷中真切的感受周長。同時,在體驗之後動腦提煉周長的含義:選擇一個圖形,比較快地測量出它的周長;測量老師的腰圍時,先讓學生估測老師的腰圍,然後選用合適的工具實際去測量,藉此來估計自己的腰圍。透過這個環節,學生在初步體驗的基礎上上,拓寬對周長意義的理解,實現了對周長的深入建構。

  3、鼓勵猜測,激發自主學習熱情

  我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地進行數學想象,以激起學生飽滿的學習熱情和積極的思維,促進學生自主探究。如“∠”有沒有周長?這一問題的設計,鼓勵孩子進行大膽猜測。()有的孩子說有,而有的孩子說沒有,這一矛盾的激化,孩子們很自然地投入到研究中。在老師的指導下,應用所學知識,透過猜測、思考、討論、表達等數學活動,主動探索出“角”沒有周長,只有封閉圖形才有周長。從而進一步認識周長。

  反思至此,我最大的感觸是: 優點與遺憾是每一堂課必經的兩道風景。我這節課的遺憾是:在每一次活動進行總結時 引導學生進行總結時,要多給學生機會說說。在測量腰圍時,有的學生隔著很厚的衣服從外面測量腰圍,出現了很不準確的估算結果,教師指導不到位。 如果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能冷靜珍視每一堂課,化遺憾為經驗,我們的課堂不就達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了嗎?圓圖形的認識

數學課後反思4

  《9加幾》是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第10單元《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第一課時,我設計了9加幾這節課,目的在於透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學生在已有經驗和知識的基礎上自己得出計算9加幾的方法,並初步理解湊十法的思維過程;讓學生經歷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這一過程,初步感受到數學源於生活,獲得成功解決數學問題的喜悅,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用數學的意識。上完課後,我對教學環節進行了深刻的反思。

  成功之處:

  1、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根據小學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上課伊始,我從學生熟悉運動會匯入主題圖,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認識到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資訊,存在著許多需要解決的數學問題,從而誘發孩子們主動地發現並提出問題,積極地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讓他們在具體的情境中始終精神飽滿地參與教學活動。

  2、讓學生經歷自主探索的過程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建構主義學說也認為,數學學習的過程是一個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數學知識、方法、思想等必須由學生在完成活動中自己去理解、感悟、發展,而不能單純依靠教師的講解去獲得。根據上述理念,我在教學中緊緊圍繞學生的心理,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知識結構的實際出發,讓他們透過開運動會的主題圖,透過觀察、交流、討論,主動建構自己的認知結構。在講湊十法這個環節,我設計了先讓同學們動手擺小棒,來算9+4等於多少?讓學生上黑板來擺一擺,說一說。在說的過程中,有的說一根一根數的方法,知道 9+4=13。有的說:從9往後接著數,不管哪一種方法我們都不要反對。教師應開放自己的思想,開放學生的思維,提倡演算法多樣化,只要是學生自己動腦想出來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引導孩子再動動腦筋,能不能想出更好的方法,讓老師和同學一眼就能看出有多少根小棒呢?逐步引導孩子說出湊十法,因此,凡是孩子們能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我決不包辦代替,做到讓孩子們多思考、多動手、多實踐,提高他們的參與程度,最大限度地拓寬他們的思維,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

  3、不足之處:

  讓學生說的環節過少,沒有做一定量的練習題。但我堅信,透過不懈的努力,在指導老師和其他同事的幫助下,我一定會盡快的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數學課後反思5

  教學目標:

  1、能運用口訣解決一些相對開放的計算題。

  2、能從較複雜的的問題情境中選擇有用的資訊,靈活解決實際問題。

  3、在解決問題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發現能力和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林較複雜的問題情境中恰當選用需要的數學資訊,靈活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複習應用口訣

  1、用各種方式背誦1-6的乘法口訣

  2、出示:( )*6=( )

  學生獨立完成,並說說用了哪句口訣?

  討論:怎樣能填出所有的算式呢?

  3、( )*5=( ) 4*( )=( )

  過程同上。

  4、第22頁第8題。

  (1)獨立完成。

  (2)交流: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問:有哪幾題只需想一句口訣就能得出結果?

  5、第22頁第9題

  (1)獨立完成

  (2)問:你是按怎樣的步驟做的?分別是由“幾個幾相加”的?

  二、“小小售貨部”

  1、出示貨架:餅乾4元,蛋糕3元,巧克力6元

  2、學生購買

  要求:(1)用“我想買幾個什麼,也就是幾個幾,算式是,我要付幾元”這樣的話語表述。

  (2)問:他用了哪句口訣?

  3、問:當學生要買9包餅乾,可是不會計算付多少錢時。

  (1)關於9的口訣我們沒有學過怎麼辦呢?

  (2)四人小組討論。

  (3)分析:用拆分的辦法—9包餅乾就是9個4元,也就是5個4元,再加上4個4元,或6個4元,再加上3個4元。

  三、解決問題

  1、第23頁第10題

  (1)第1小題

  獨立解決

  你選擇圖上的哪些資訊呢?為什麼只要看有幾座房子就可以了呢?

  問:為什麼用乘法解決呢?

  (2)第二小題

  過程同上

  2、第23頁第12題

  (1)小組合作:估計—哪家栽的桃樹多?多幾棵?

  彙報交流

  (2)列式解答

  (3)問:為什麼求小蘭家的桃樹既可以用加法計算,也能用乘法計算?而求小芳家的桃樹只能用加法計算呢?

  3、第23頁第13題

  (1)四人合作並評價:你想給哪種車裝輪子?裝幾輛?列式算一算一共要用多少個輪子?

  (2)全班交流並進行評論。

  四、課堂總結(略)

  課前思考1:

  用乘法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材透過呈現不同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列乘法算式解決其中的問題,加深對乘法含義的認識,增強數學應用意識,體會所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課前思考2:

  在解決問題時,關鍵並不是讓學生列出算式就行了,而是要讓學生學會分析題目,讀懂題目,然後在參與解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加強學生跟學生間的互動作用,透過同桌互相合作和小組合作可以提高學習效率。

  課前思考3:

  透過本課的學習孩子應該能熟練地應用口訣計算乘法。如看到乘法算是就立即想到對應的口訣。看到口訣就立刻能說出兩個對應的乘法算式。

  在利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完成,在自主完成的基礎上開展交流。能用自己的語言說出對題意的理解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課後反思1:

  這部分解決實際問題需要學生學會對圖畫資訊進行蒐集和分析,對一些問題,要學會用正確的方法進行處理。

  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放手讓他們自主分析問題,可以採用同桌互相交流的形式擴大學生參與的面。

  口訣和算式之間的關係很重要!學生如知道了一句口訣可以解決那幾個算式,對解決問題也很重要!

  課後反思2:

  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對於乘法和加法的概念有些小朋友混淆了。如:幾個幾相加,和是多少?幾和幾相加,和是多少?有些小朋友是沒看清題目,但有些小朋友不知道應該用什麼方法列式了,所以還要加強對乘法意義的練習。

  課後反思3:

  單獨的乘法型別的解決實際問題的題目學生容易分析出“幾個幾相加”,可以用乘法計算並解答,但在這之間加入一些純加法的題目(上學期學的解決實際問題的題型)學生就不能從中分析出正確的數量關係,不能正確列式,出現混淆的現象,說明對乘法的意義還是掌握的不夠牢固。

數學課後反思6

  小班孩子活潑好動,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比較短,他們容易受到外界環境與自身情緒的支配影響,小班孩子的思維還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因此,對數學這種抽象枯燥的內容,他們多為不易理解和興趣不足,所以大多孩子對於數學的學習還需要對具體實物的探索和體驗。將抽象的數學知識滲透於孩子感興趣的遊戲之中,讓數學活動更加趣味化、情境化、遊戲化,透過與周圍具體實物的互動作用,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數學,將數學知識內化成經驗,激發孩子對數學的興趣,促進孩子的發展。《一起去郊遊》是“好夥伴”主題中的一個數學活動,主要是創設讓孩子們排隊、以“坐車”去郊遊的情境中,區分出自己在隊伍裡的具體位置,辨別認清前與後。

  外出郊遊是孩子生活中非常喜愛的,每次提到去春遊,孩子們都會興奮不已,記得很清楚。活動開始,我請請5個孩子模擬坐坐車的情境,許多不經常舉手的孩子也積極的舉起了小手。就此我也趁機表揚了孩子們的積極參與,在我的鼓勵下,孩子們舉手的次數更多了。因為第一輛“車”為個別孩子的示範嘗試,所以在選擇這5個小朋友的時候我注意到5個孩子的日常表現,當我問道:“熙熙,請你站在寶怡前面;雨璇,請你站到浩文後面,他們都基本能正確的做出反應,一些未請到的孩子也被感染,情緒一直很積極主動,有時請到前面的孩子動作反應稍慢時,下面有些心急的孩子早就開始提醒他們了。

  藉著孩子們的積極性,我又馬上請孩子們仔細觀察誰的前面是誰,誰的後面又是誰,在我的提示下,孩子們紛紛舉手,要求孩子們用完整的話:“xxx的前面是xx,後面是xx”的句式進行表述。看到孩子們對“坐車”去郊遊的遊戲興致很高,於是我又隨機創設了一個集體操作遊戲,讓孩子們稍微改變了前後的位置方向,變成了4輛汽車,坐在第一個孩子就是汽車的駕駛員,將繩圈作為汽車方向盤,孩子表現的很開心。坐上“汽車”後,我引導孩子們觀察xx前面坐著誰,後面又坐著誰?自己前面是誰?後面又是誰?隨後,我請孩子們用“開火車”的語言形式表述“我的前面是xxx”“我的後面是xxx”“我坐在xx的前面”;“我坐在xx的後面”;以小組為單位,每組一個句式,給每個孩子都能有表達的機會,滿足了孩子們想說願意說的想法。

  當然,每次的活動都會有一些亮點與不足之處。整個活動中最大的亮點就是能夠從孩子角度出發,為孩子創設了一個情境化、趣味性強的情境,寓教於樂。同時,我發現在活動中適當的表揚、讓每個孩子都有表現的機會是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當然有亮點也會有不足,本次活動的最大不足就是細節方面還是不夠到位,可以適當的給孩子安排一個與活動相關聯的遊戲活動可能對孩子的學習更有幫助,讓孩子在有趣的遊戲活動中鞏固前後的認知,例如可以在體育遊戲中前後做運動等等。活動的不足總會在反思中才能被發現,其實如果在活動前能夠考慮的再全面細緻些,那可能活動中的不足也會減少。我們常說,細節決定成敗,但往往我們會忽視一些小的細節,也許我們多多關注細節會對我們教學帶了更大的幫助。

數學課後反思7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執教的用數學一課是人教版小學數學實驗教材第三冊P59的內容。

  新的課程標準對“用數學”內容的呈現,注重用學生熟悉和喜愛的事物和事例設計情境,為學生髮現數學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提供生動有趣的資源。讓學生“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並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是《標準》(第一學段具體目標)要求。

  那麼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就要為學生創設發現數學問題的情境,組織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問題的活動。讓學生參與收集數學資訊根據數學資訊提問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引導學生有條理的觀察,初步提出問題。還要注意緊密聯絡學生身邊的事例,讓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使學生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一.創設故事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播放《大象運木頭》的童話故事,讓學生從畫面中收集數學資訊,然後讓學生提出問題並彙報解決的方法,學生自由提問。在此環節中,重點強調乘法的含義。讓學生在思考中,在師生交流中,明白題中的數量關係,明白為什麼用乘法計算。

  二.新課

  課件出示動物聚會的圖畫,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資訊資源。先讓學生自己收集數學資訊,然後讓學生提出用乘法解決的數學問題,並選擇自己喜歡的問題解決。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經歷觀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三.實踐練習

  設計了兩個情境:1、小兔子採蘑菇學生根據圖上的資訊自己提問題並獨立列式計算。使學生逐漸清楚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同時加深學生對乘法意義的理解。2、肯德基的圖片

  學生很喜歡吃肯德基,所以對這個情境比較感興趣,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絡在一起,擴大了學生思維的空間,讓學生在提出和解決與自己直接相關的實際問題中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拓展練習

  學生聯絡身邊的事,自己編一道用乘法解決的數學問題。

  再次回到完整的用數學形式,真正提高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實際的教學中也出現了很多值得探討和改進的地方,比如學生看圖時,應注意指導學生看圖的方法。教師的語言有時不夠簡潔,有些地方處理的過於草率等。希望聽課的領導和老師們多提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數學課後反思8

  “9的乘法口訣”是乘法口訣教學的最後一部分內容。透過前面1—8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學生的認知水平已經到了一定的程度了,而且也有了編口訣的經驗了。所以,在教學9的乘法口訣時,情境教學對學生也沒什麼期待了,因此在教學時直接開門見山:

  “今天我們要學習9的乘法口訣,猜猜看9的乘法口訣有幾句?誰能來介紹一下?”這樣課一開始就讓學生明白本節課的教學任務,讓學生自己來介紹9的口訣是哪幾句,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之後,讓學生自主編寫9的乘法口訣。現在編寫口訣對於學生們來說已經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了,所以全班檢查下來只有幾個學生還有些小錯誤,其他學生都能夠很正確的填寫礎的乘法口訣了。在交流時,我比較注重的是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編寫出9的乘法口訣的。

  這樣做能讓學生加深對9的乘法口訣的理解。

  編寫出口訣後,最重要也是最難的就是記憶9的乘法口訣,如何指導學生記住口訣呢?本節課在讓學生理解了9的乘法口訣每一句的意義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去尋找9的乘法口訣的規律。學生們能發現很多的規律,如相鄰的每兩個積都相差9;積的個位上的數字和十位上的數字相加為9;除第一句外,其他上下兩句十位上的數字和個位上的數字相反……在學生說了很多規律後,我引導學生理解另一條規律:幾個9就比幾十少幾。這樣一方面培養學生觀察、推理概括的能力,另一方面又為記憶9 的乘法口訣作鋪墊。

數學課後反思9

  方差屬於數學中的機率統計範疇,它的特點是與生產及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緊密聯絡,對學生統計觀念的形成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教學目標:

  1、理解方差的意義,會用方差公式求樣本資料的方差

  2、透過對實際問題的探究,形成方差的概念

  3、以積極情感態度,探索問題,進而體會數學應用的科學價值。

  教學的重點是:方差概念形成過程

  難點:方差概念形成過程

  一、實現教學目標的措施

  為了使學生對分析資料的知識和方法形成整體認識,本節課沿著實際問題的提出產生方差的必要性方差公式的探索和推導方差公式的使用解決實際問題鞏固練習總結反思,這樣的主線設計的。

  問題的提出:課本是由國家射擊隊選拔運動員的問題引入的,創設了一個很好的問題情境和統計知識的背景,但資料比較複雜。所以我改用了甲、乙兩人五次考試的成績,甲:85,90,90,90,95;乙:95,85,95,85,90;那學生計算起來比較簡單。

  方差公式的探索和推導:學生會對下列問題有疑惑:1.為什麼不能用各個資料與其平均數的差的和來衡量這組資料的波動大小呢?

  1、求平均數: 甲=90,甲同學成績與平均成績的差=0

  乙=90,乙同學成績與平均成績的差=0

  所以不能用各個資料與其平均數的差的和來衡量這組資料的波動大小。

  2、為了防止正、負偏差的相互抵消,為什麼對各資料與其平均數的差不取其絕對值,而將其平方呢?

  各資料與其平均數的差不取其絕對值,而將其平方後還是不能比較它們波動的大小。

  3、如果兩組資料不一樣多,怎麼解決資料個數的影響?

  可去掉甲中的一個90分。從而推匯出方差的概念和公式。

  這樣層層設疑,步步推進,教師和學生一起解決問題,確定知識點,使學生在一次次的解決問題中體會方差概念的發生發展形成過程。

  學生對於公式比較難記住,可讓學生分成四個步驟:①求平均數②求差③求差的平方和④再求平均數。

  解決實際問題:為了培養學生會應用方差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對例1的教學中,我始終只做一個引領者,學生是解決問題的主人。在解決問題時,學生會容易漏寫最後兩步,因為 ,所以甲比乙更整齊。

  鞏固練習:學生獨立完成課本後的練習,時間充裕的時候還可以多在練習冊上練幾題。加深學生對方差的理解和提高他們運用知識的能力。

  以上過程中,老師自始至終地充當引導者,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教學風格,注重培養了學生的能力和良好的學習態度,很好地完成了這節課的教學任務,達到了既定的教學目標。更主要的是能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主意識,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思維。

數學課後反思10

  在一年級的時候,同學已經認識了兩個長度單位:釐米和米,能體驗1米和1釐米的長度,理解1米=100釐米。本堂課是在實際活動中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長度表象。透過實際丈量使同學學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度量物體的長度,理解1米=10分米、1分米=10釐米、1釐米=10毫米,並能在實際操作中靈活運用。反思自身的教學,有以下可取之處與缺乏之處。

  勝利之處:

  1.確立難點,重組教材。教材中是認識分米在先,而我在複習舊知的基礎上先引入毫米的認識,我想毫米是同學現在認識到的最小的一個長度單位,對同學來說有一定的難度。

  2.藉助多媒體的一些演示,使同學建立直觀的表象。如毫米的認識,我讓同學利用手中的直尺進行學習。首先引導同學觀察尺子上從哪裡到哪裡是一釐米,然後找一找1毫米是從哪裡到哪裡,1毫米和1釐米是什麼關係?再借助多媒體把1釐米長度放大,使同學能清晰地觀察到:1釐米被分成了10小格,每小格是1毫米。透過數一數得出1 cm =10 mm,形成毫米的概念。

  3透過用手比劃長度單位的遊戲,手腦並用,加深印象。同學知道了一毫米有多長,但印象不深。如何使同學在腦中建立1毫米的表象,除了用眼觀察,還需要用手比劃。讓同學仔細觀察1毫米的長度,然後用手指比劃出1毫米,。透過動手比劃,加深同學對毫米的印象。

  缺乏之處有許多:

  1、雖然準備了較多實物,以為同學很熟悉,就出現了一下,沒有讓同學摸一摸感知它們的長短。

  2、1釐米的“一半”(中間的長線表示)就是5毫米,引導同學發現,可以不用逐一小格的數。

  3、畫線段時應該演示,提醒同學注意畫上端點,標上長度,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

  4、班級人數多,操作活動多時,同學的注意力易分散,課堂的節奏、課堂的調控也是值得我考慮的問題,如上課指令應非常明確,讓同學很明確何時“開始”何時“結束”

  5、為人處世低調的我,不知不覺中會把把這種低調的情緒帶入了課堂,給予他們的激情和鼓勵太少了。對於二年級的小朋友來說,他們需要老師給予更多鼓勵與肯定的話語。

  6、課件的取與舍,怎樣少而精的用在點子上,課堂上如何不被課件牽著鼻子走,而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適時的調整。

數學課後反思11

  在秋天這個美麗的季節裡,處處都蘊涵著教育契機,秋風起來了,五顏六色的秋葉飛舞起來了。

  顏色、形狀各異的樹葉不僅可以讓幼兒感受到秋天的美,還是幼兒進行數學活動的好素材。《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絡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物件。”及“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樹葉分類》就是結合季節特徵,與主題活動中的內容相結合,充分調動幼兒的已有經驗,根據樹葉的大小顏色的差異,讓幼兒透過操作遊戲進入樹葉的世界,去探究、去發現、去思索,去學習按圖示分類。

  在教學過程中,給樹葉分類是活動的主要部分,我遵循了層層深入,循序漸進的原則:“樹葉寶寶都一樣嗎?有什麼地方不一樣?(顏色不一樣)樹葉寶寶可真多,住在一起真擠呀,看我這裡準備了三個房間,你有什麼辦法幫它們分一分呢?”先是引導幼兒從最簡單的按顏色特徵開始分類,為後面活動打好基礎。“那麼多不同的樹葉都是一家人,住個一個房間裡太擠了,我們按顏色不同讓他們分別住在了三個房間裡,他們住舒服了,雖然他們顏色不一樣,住在了不同的房間裡,但他們是一家人,都是樹葉寶寶。”幫助幼兒理解分類的含義,知道整體集合和部分集合的關係。接著出示顏色大小不同的樹葉,讓幼兒自由探索按樹葉的一種特徵分類,循序漸進,每個孩子都有操作的機會。

  同時運用分類圖表讓幼兒更形象直觀地感知分類的方法,鞏固對集合概念的理解。第三次分類時幼兒在學會單個特徵分類的基礎上再根據樹葉的兩個特徵進行分類。“看,我們剛才有那麼多的樹葉,把大筐裡的樹葉寶寶都送到了4個小筐裡,不管是綠樹葉、紅樹葉,大樹葉、小樹葉,它們都是樹葉。”分好後又鞏固了幼兒對整體集體和部分集合的理解。這樣層層遞進,讓幼兒能更好地掌握按物體特徵分類的方法。

  在活動中我透過遊戲化的情境,操作活動、遊戲活動積極主動的引導幼兒動腦、動手。同時最大限度的發揮他們的主動性,透過教師和幼兒互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與孩子一同發現觀察、經驗交流,讓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教學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數學課後反思12

  讓同學真正成為活動的主動者,才幹讓同學真正的感受自身是學習的主人。在圖形的教學中,根據學習內容的特點,注重操作,注重實踐,可以讓教學達到最高效。

  就正如探究圓錐體積計算方法的學習過程,同學可以不再是實驗演示的被動的觀看者,而是參與操作的主動探索者,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同學獲得的不只是新活的數學知識,同時也獲得了更多的是探究學習的科學方法,探究勝利的喜悅以和探究失敗的深刻反思,在這樣的學習中,同學會逐步變的有思想、會考慮、會逐漸發現自身的價值。同時,在操作與實踐的過程中讓一些學習困難的同學也有參與的興趣,讓他們也能感受數學學習的快樂,使他們懂得他們也可以透過玩掌握到數學的知識。

  讓每個同學都經歷“猜測估計———設計實驗驗證———發現演算法”的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在教師適當的引導下給於同學根據自身的設想自由探究等底等高的圓錐體和圓柱體體積之間的關係,圓錐體體積的'計算方法。讓每個同學都經歷一次探究學習的過程。同時對於學習困難的同學該學習方法也是降低了他們對知識的掌握的難度。

  出現了驗證等底等高的圓錐體和圓柱體體積的方法。湧現出了對圓錐體體積計算公式中“1/3”的不同理解,實現了學習戰略的多樣化,豐富了同學的學習資源。雖然同學的學習用具是固定的,但是他們所採用的方式卻是不一樣的。這也證明了同學是有著各自不同的思維方式的。

數學課後反思13

  整個教學是成功的,具體表現在:學生始終以積極的態度投入每一個環節的學習中,在主動進行探究的過程中,對“÷2”的演算法有了具體的認識,並且分析思考出分數除以整數的一般性計算法則。

  (1)、學習內容來自於生活。

  這節課中,選擇了生活中打毛衣用的紅毛線,用它作為研究問題的著眼點,讓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猜測和思考,創設了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情景。

  (2)、解題方法來自於學生。

  面對新知識的學習,不是教師去講解,而是讓學生自主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學習空間,學生的思維是發散的,學生的方法是多樣的。學習活動中,學生自己去思考、去經歷、去交流,對“÷2”的研究確實很到位,想出了畫圖的方法和計算的方法,而且計算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從研究的結果看,說明學生有很強的求知慾,有去經歷學習過程、探索過程的強烈熱情,這是學生個體的需要,也是張揚學生個性的過程。這一過程恰恰體現了學生們具有學習的主動性和主體意識。

數學課後反思14

  教學目標

  1.結合“火車裡程表”,經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讀常見的火車裡程表,解決里程錶中的數學問題,提高獲取資訊的能力,增強應用意識。

  2.初步嘗試藉助直觀圖和線段圖理解題意、表示數量關係,積累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

  3.在與他人交流時,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能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感受數學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點

  會讀常見的火車裡程表,解決里程錶中的數學問題。

  教學難點:

  能用直觀圖或線段圖表示數量關係。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國慶節假期你們都去哪裡旅遊?玩得開心嗎?淘氣在國慶節的時候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玩,他不僅玩得開心,而且在玩的過程中還發現了很多數學問題?我們一起去看看他發現了哪些數學問題?

  二、學習新課。

  1.出示行車路線圖和里程錶。

  (1)學生獨立觀察,從中獲取相關的資訊。

  (2)找出表格中的每個資料在路線圖上分別是哪一段?並指一指。

  先指名說一說,然後同桌兩個人互相說一說。

  2.你能提出問題嗎?老師有一個問題想請你們幫忙,願意嗎?

  (1)出示問題:保定到石家莊有多少千米?

  (2)學生動手在路線圖上畫一畫,並在圖上標出相應路段的資料。弄清北京到保定,北京到石家莊,保定到石家莊分別是哪能一段路程。

  (3)你還會用其他的方法表示他們之間的關係嗎?

  學生試著畫一畫。

  展示學生的不同表示方法。

  重點看學生的線段圖。

  說一說線段圖與行車路線示意圖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每一段表示的資料都一樣。

  不同點:淘氣畫圖是“線段”並改變了方向。

  (4)你會向他一樣試著畫一畫嗎?

  學生獨立畫圖。

  畫完後同桌交流,說一說圖中每一部分所表示的意義。

  (5)你能試著解決這個問題嗎?

  學生獨立計算:277-146=131(千米)

  集體交流計算方法,說清楚每個數量在圖中表示的是哪能一段路程。

  (6)你還想用這種方法來解決哪能兩個相鄰城市之間的路程?

  學生先說一說。

  自己在練習本上完成。先畫一畫,再解決問題。

  4.老師有一個問題:保定到鄭州有多少千米?你會解決嗎?

  (1)學生結合行車路線圖和里程錶,在圖上找一找、畫一畫、再進行計算。

  (2)集體交流,說說你的想法。689-146=543(千米)

  5.你還會求出哪兩個城市之間的路程?

  自己畫圖,列式解決問題。

  6.老師發現有同學列出了這樣的算式:813-689,你知道他求的是哪兩個城市之間的路程?

  (1)學生對照里程錶,在路線圖中找一找,再畫一畫。

  (2)說一說求的是哪兩個城市之間的路程。

  7.一列火車從北京出發,已經行駛了約300千米,你能在圖中標出火車的大概位置嗎?

  學生在圖中標一標。

  三、教師小結:

  這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火車裡程表,並解決了里程錶中的數學問題。大家回顧一下這節課的學習,想一想我們這節課用什麼方法來幫助自己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

  學生說一說。

  用線段圖表示題中的數量關係簡潔明瞭,而且還能幫助我們弄清數量關係,理解題意,是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的一位好夥伴,希望大家以後都能與線段圖交朋友,他會帶給我們很大的幫助。

數學課後反思15

  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中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係的一門科學。它不僅僅是一系列的概念、原理和執行方式,也不僅僅是一種能力,而是“科學推動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一個處理過程或是一種思考方法”。由於數學在各個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即使是在幼兒的生活中,也經常遇到有關數與形的問題。而新綱要也指出,幼兒要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遊戲中一些簡單的問題。當然,隨著新綱要的頒佈與實施,使得我們廣大的幼兒園教師在自己的實踐中不停的思索,逐漸改進著數學教學活動中的教育教學方法、教育教學策略。

  本次幼兒園的課堂教學評比,我抽到的課題是大班數學“他們一樣長嗎”。在教學設計和教學活動結束以後,我對本次課題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反思如下:

  一、教案設計。

  (一)《綱要》在科學領域中指出:“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又好奇心和求知慾;”而大班的科學領域的教育目標和內容中指出,認識量,包括:區別和比較物體各種量的差異,感受量的守恆 ,在比較物體量的差異時,初步理解量的相對性。根據這一指導,我將本次的目標設定為:

  1、喜歡進行數學活動,樂意動手操作。

  2、能夠自己找到方法測量、比較物體的長度。

  3、透過探索發現長度守恆規律。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大致環節設計如下:

  1、幼兒動手操作,尋找測量、比較的方法。

  2、引導幼兒探索,發現長度守恆規律。

  3、幼兒操作練習。

  設計初衷是怕幼兒在比較物體長短的時候,找不到正確的方法,所以想在第一環節讓幼兒操作,看看有多少種方法,最後,我們一起討論總結出最為正確、有效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再進行第二環節,讓幼兒在比較的過程中感知長度守恆。但是第二條目標的制定並不是非常的嚴謹,如果修改為:幼兒透過動手操作,找到正確的比較方法。更能更為貼切一些。

  而且,在第二環節的探索,發現長度守恆的過程中,卻設計成了比較,瞭解長度的相對性這一內容,致使活動過程與目標不相符,沒有真正的為目標而服務。

  二、教學活動。

  因為大班的幼兒已經學習過自然測量,所以,在第一環節中,將問題“他們是不是一樣長?你是怎麼知道的?提出以後,幼兒就開始比較了。幼兒比較的方法非常多,有的是用一端對齊的方法比較的,有的是用自己的手指進行測量的,還有的小朋友是藉助工具進行測量的。孩子們說的非常好,但是,教師在總結的時候,只是將孩子們用的方法進行了總結,並沒有進行提煉,提煉出一種最為準確的方法,這樣在之後的環節中,就不用總是反覆提醒。

  在探索長度守恆的過程中,我們進行了兩種操作:一種是進行比較,瞭解長度的相對性。再就是將同樣長度的物體,改變他們的擺放位置、改變形狀,進行比較,最後得出結論,相同長度的兩根繩子,不管他們的位置和形狀如何改變,他們的長度始終是一樣的,在這一環節中,教師想給予幼兒的太多,但是,卻適得其反,讓幼兒對兩個概念“相對性、守恆”認識的都不夠深入,其實,在這裡,教師可以完全捉住一點,進行的再深入一點,可能會更好。

  在最後幼兒的操作練習中,教師為幼兒設計了操作材料,教師給幼兒的是標記圖,讓幼兒根據標記找到實物進行比較,但是,因為標記圖設計的可能不是非常合理,給幼兒造成了混淆,讓幼兒以為就是直接比較標記圖,這也是需要改進的地方。

  三、整體反思。

  在整個活動設計與活動進行的過程中,教師自己對守恆的概念沒有完全的理解,並且在一次活動中,想給予幼兒的東西太多,其實,教師可以完全抓住守恆這一點,設計不同的環節就完全可以了,本次活動其實重點是認識量的守恆,但在真正的教學中,比較的成分卻佔了大半。有點本末倒置。

  教師的成長是在不停的實踐與反思中實現的,相信透過本次活動,我對大班量的守恆的概念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與認識。在以後的再次實踐中,發揚憂點,改進本次活動中的不足。

【數學課後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