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指數函式及其性質課後反思

指數函式及其性質課後反思

指數函式及其性質課後反思

  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始終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始終圍繞著本堂課的教學目標;始終圍繞著本堂課的重難點;在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上進行設問和引導,關注學生的認知過程,強調學生的品德、思維和心理等方面的發展。重視討論、交流和合作,重視探究問題的習慣的培養和養成。同時,考慮不同學生的個性差異和發展層次,使不同的學生都有發展,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在教學的過程中,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有意地設計了一些鋪墊和引導,既鞏固舊有知識,又為新知識提供了附著點,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具體做法如下:

  一、在學校導學案式教學的大環境下,讓學生提前在前一個晚上根據學校統一編寫的學案,圍繞課本進行課前預習,完成學案課前預習部分,讓學生對本節內容的知識點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

  二、在創設問題情境時,除了採用莊子學說的例子,還引用了生活實際中的摺疊紙張問題。這種做法充實了例項,讓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實際。根據前面學過的分數指數冪的運算,學生預習時很容易得到兩個具體函式,並讓學生觀察這兩個函式的特點,加深對定義的感性認識,為順利引出指數函式定義作鋪墊。實踐證明效果很好。

  三、引出指數函式概念後,設定探究題,這是本節的一個難點,為突破難點,提示學生預習時進行小組討論,課堂展示大膽質疑,深刻認識到底數a的取值範圍,若底數為負數,冪出現無意義情況很多不便研究;若底數為1,則無論指數取何值,它總是1,沒有對它研究的必要。為了避免上述各種情況的發生,所以對底數有了規定。認識清楚底數a的特殊規定,指數函式解析式的特點。才能深刻理解指數函式的定義域是R;併為學習對數函式,認識指數與對數函式關係打基礎。這樣做學生真正理解了指數函式的概念。

  四、在指數函式圖象和性質之前,學案中設定了一個表格,讓學生畫出問題情境中的兩個函式圖象,由特殊到一般有利於學生認識指數函式圖象,這樣也做到了前後呼應。預習時提示學生,我們學習了函式的那些性質,指數函式有這些性質嗎?

  五、運用指數函式性質比較兩個數的大小問題,我在點撥時強調此類問題的三個步驟:

  1、建構函式並指明函式的單調區間及相應的單調性;

  2、自變數的大小比較;

  3、函式值的大小比較。

  六、畫圖驗證,結合幾何畫板演示和學生自主去探究畫圖,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體現數形結合的思維方式

  如,第(3)題:1.70.3,0.93.1

  本小題是前兩小題的昇華,是函式值具體分佈情況的應用。

  底數不同,指數也不同的'兩個冪怎樣比較大小?怎樣構造指數函式?構造幾個?引出中間變數1。數形結合在同一座標系內畫出與的影象,並標出點(0.3,1.70.3),(3.2,0.93.1)。既可以引導學生找到中間變數1,也可以驗證答案。

  我在本堂課的不足之處:

  1.對學生的原有的認知水平掌握不足,因為是早上第一節課,對學生的預習情況瞭解不夠深度,所以沒有在課堂上學生掌握的最佳時機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氣氛不是很活躍。

  2.因為本校學生的數學素養比較薄弱,本人在講解新課的時候自己講得偏多,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得不夠。

  3.指數函式概念部分的教學時間稍多,後面教學過程函式單調性的應用教學時(比較大小)稍顯倉促,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不夠,因此違背了教學設計的初衷。

  4.如何將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方式進行整合從而使課堂教學效果更最佳化,這將是以後重點研究的課題。就本節課而言,無論板書還是投影,均有些匆忙。而且在作圖教學時應該更大激發學生的熱情,給他們更多的自主權。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在學生合作等方面加強指導,注意平時的培養與提高。

  5.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回答的問題,我總是想方設法使之不出一點差錯,即使是一些容易產生典型錯誤的稍難問題。而且發現學生沒有按著自己預想的方向回答時,有點沉不住氣。不過我稍稍平靜後能及時調整過來,再想辦法使學生能夠理解。

【指數函式及其性質課後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