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總結範文> 高二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

高二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

高二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

  總結是在某一時期、某一專案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後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發揚成績,快快來寫一份總結吧。你想知道總結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二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二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1

  神經調節:

  1、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神經系統

  細胞體

  神經系統的結構功能單位:神經元樹突

  突起神經纖維

  軸突

  神經元在靜息時電位表現為外正內負

  功能:傳遞神經衝動

  2、神經調節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的結構基礎:反射弧

  組成: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

  (分析綜合作用)(運動神經末梢+肌肉或腺體)

  3、興奮是指某些組織(神經組織)或細胞感受外界刺激後由相對靜止狀態變為顯著的活躍狀態的過程.

  4、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

  神經纖維受到刺激時,內負外正變為內正外負

  以電訊號的形式沿著神經纖維的傳導是雙向的;靜息時膜內為負,膜外為正(外正內負);興奮時膜內為正,膜外為負(外負內正),興奮的傳導以膜內傳導為標準.

  5、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突觸

  突觸前膜由軸突末梢膨大的突觸小體的膜

  ①突觸的結構突觸間隙

  突觸後膜細胞體的膜樹突的膜

  ②突觸小體中有突觸小泡,突觸小泡中有神經遞質,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到突觸後膜,使後膜產生興奮(或抑制)所以是單向傳遞.(突觸前膜→突觸後膜,軸突→樹突或胞體)

  ③在突觸傳導過程中有電訊號→化學訊號→電訊號的過程,所以比神經纖維上的傳導速度慢.

  6、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

  ①神經中樞位於顱腔中腦(大腦、腦幹、小腦)和脊柱椎管內的脊髓,其中大腦皮層的中樞是級中樞,可以調節以下神經中樞活動

  ②大腦皮層除了對外部世界感知(感覺中樞在大腦皮層)還具有語言、學習、記憶和思維等方面的高階功能

  ③語言文字是人類進行思維的主要工具,是人類特有的高階功能(在言語區)

  (S區→說,H區→聽,W區→寫,V區→看)

  ④記憶種類包括瞬時記憶,短期記憶,長期記憶,永久記憶

  孟德爾實驗成功的原因:

  (1)正確選用實驗材料:①豌豆是嚴格自花傳粉植物(閉花授粉),自然狀態下一般是純種;②具有易於區分的性狀

  (2)由一對相對性狀到多對相對性狀的研究(從簡單到複雜)

  (3)對實驗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

  (4)嚴謹的科學設計實驗程式:假說—演繹法,即觀察分析—提出假說—演繹推理—實驗驗證。

  三、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

  (1)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

  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在減數_成配子過程中,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到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後代。

  (2)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

  在F2代中:

  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在減數_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生命活動的基礎

  組成生物體的無機化合物和有機化合物是生命活動的基礎。

  生命現象的出現

  多種化合物只有按一定的方式有機組織起來,才能表現出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現象。

  生物組織還原性糖、脂肪、蛋白質的鑑定

  顏色反應:某些化學試劑能夠使生物組織中有關有機物產生特定顏色。

  還原糖(葡萄糖、果糖)+斐林→磚紅色沉澱;脂肪可被蘇丹Ⅲ染成橘_被蘇丹Ⅳ染成紅色

  蛋白質與雙縮脲產生紫色反應(注意:斐林試劑和雙縮脲試劑的成分和用法)

  三生命的基本單位——細胞

  考試佔比12~15%

  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區別

  常考的真核生物:綠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黴菌、蘑菇)及動、植物。(有真正的細胞核)

  常考的原核生物:藍藻、細菌、放線菌、乳酸菌、硝化細菌、支原體。(沒有由核膜包圍的典型的細胞核)

  注:病毒即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原生動物(草履蟲、變形蟲)是真核。

  顯微結構模式圖

  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

  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

  化學成分:蛋白質和脂類分子

  結構:雙層磷脂分子層做骨架,中間鑲嵌、貫穿、覆蓋蛋白質

  特點:結構特點是一定的流動性,功能特點是選擇透過性。

  功能:①保護細胞內部②交換運輸物質③細胞間識別、免疫(膜上的糖蛋白)物質進出細胞膜:

  1.自由擴散:高濃度運向低濃度,不需載體和能量(O2、CO2、甘油、乙醇、脂肪酸)

  2.主動運輸:低濃度運向高濃度,需要載體和能量。意義:對活細胞完成各項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

  (主要是營養和離子吸收,常考小腸吸收氨基酸、葡萄糖;紅細胞吸收鉀離子,根吸收礦質離子)

  細胞質基質內含有的物質和細胞質基質的功能

  細胞膜以內、細胞核以外的`部分,叫細胞質。

  功能:含多種物質(水、無機鹽、氨基酸、酶等)是活細胞新陳代謝的場所。提供物質和環境條件。

  線粒體和葉綠體基本結構和主要功能

  線粒體:真核細胞主要細胞器(動植物都有),機能旺盛的含量多。呈粒狀、棒狀,具有雙膜結構,內膜向內突起形成“嵴”,內膜基質和基粒上有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階段的場所,生命體95%的能量來自線粒體,又叫“動力工廠”。含少量的DNA、RNA。

  葉綠體:只存在於植物的綠色細胞中。扁平的橢球形或球形,雙層膜結構。基粒上有色素,基質和基粒中含有與光合作用有關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場所。含少量的DNA、RNA。

  1、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反射

  2、反射:是指在中樞神經系統的參與下,動物或人體對內外環境變化作出的規律性應答。

  3、反射的結構基礎:反射弧

  4、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五個部分。

  5、反射活動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

  6、興奮:是指動物或人體內的某些組織(如神經組織)或細胞感受外界刺激後,由相對靜止狀態變為顯著活躍狀態的過程。

  7、神經衝動:是指在神經系統中,以電訊號的形式沿著神經纖維傳導的興奮。

  8、靜息狀態:是指在未受刺激時,神經纖維所處於的狀態。膜外側帶有正電荷,膜內側帶有等量的負電荷,整個神經元細胞不顯電性。

  9、靜息電位:指未受刺激時,神經元細胞膜兩側的電位表現未外正內負。

  10、興奮狀態:指受刺激後,神經元細胞受刺激部位膜外側帶負電荷,膜內側帶有等量正電荷的狀態。

  11、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是以電訊號(區域性電流)的形式傳導的。

  12、突觸小體:指神經元軸突末梢膨大呈杯狀或球狀的結構。內有突觸小泡,小泡內有神經遞質。

  13、突觸:指突觸小體與其他神經元的細胞體、樹突或軸突相接觸所形成的結構。包括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後膜。

  14、只有軸突末梢的突觸小泡內有神經遞質,所以,興奮只能由軸突末梢傳遞給其他神經元。

  15、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於突觸後膜的受體。

  16、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是單向的。

  17、語言功能:是人腦特有的高階功能,包括與語言、文字有關的全部智力活動,涉及聽、說、讀、寫。

  18、語言中樞:位於人大腦左半球,為人腦特有。

  19、語言中樞功能障礙:

  ⑴、W區功能障礙:不能寫字;能看懂文字,能講話,能聽懂話。

  ⑵、V區功能障礙:不能看懂文字;能寫字,能講話,能聽懂話。

  ⑶、S區功能障礙:不能講話;能看懂文字,能寫字,能聽懂話(運動性失語症)。

  ⑷、H區功能障礙:不能聽懂話;能寫字,能看懂文字,能講話。

  1.群落演替的原因

  ①環境不斷變化,為群落中某些物種提供有利的繁殖條件,但對另一些物種生存產生不利影響。

  ②生物本身不斷的繁殖,遷移或者遷徙。

  ③種內與種間關係的改變。

  ④外界環境條件的改變。

  ⑤人類活動的干擾。人對生物群落的影響遠遠超過其他的自然因素。

  2.演替的型別

  (1)初生演替

  ①概念:在一個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原來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發生的演替。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進行的演替。

  地衣階段→地衣階段→苔蘚階段→草本植物階段→灌木階段→森林階段。

  ③特點:演替緩慢。

  (2)次生演替

  ①概念:在原有植被雖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如能發芽的地下莖)的地方發生的演替。如火災過後的草原、過量砍伐的森林、棄耕的農田上進行的演替。

  一年生小灌木→一年生小灌木→多年生小灌木→灌木→喬木。

  ③特點:演替快速。

  (3)總結

  ①演替概念中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所代替,這裡的“代替”不是“取而代之”,而是優勢的取代。

  ②群落演替的過程可劃分為三個階段

  a.侵入定居階段。一些物種侵入裸地定居成功並改良了環境,為以後侵入的同種或異種生物創造了有利條件。

  b.競爭平衡階段。透過種內或種間鬥爭,優勢物種定居並繁殖後代,劣勢物種被排斥,相互競爭過程中共存下來的物種,在利用資源上達到相對平衡。

  c.相對穩定階段。物種透過競爭,平衡地進入協同進化階段,資源利用更為充分有效,群落結構更加完善,有比較固定的物種組成和數量比例,群落結構複雜、層次多。

  ③演替的趨勢:生物數量越來越多,種類越來越豐富,群落的結構也越來越複雜,穩定性增強。

  ④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比較

  分類依據:群落演替發生的起始條件

  演替的種類初生演替次生演替

  起點尚無生物

  和土壤已有土壤、生物、植物地下莖或種子

  形成群落

  所需時間經歷時間長經歷時間短

  速度較慢較快

  影響因素自然因素人類活動較為關鍵

  例項裸岩上的演替棄耕的農田上的演替

  3.知識延伸

  (1)演替現象一直存在,貫穿於整個群落髮展的始終。

  (2)氣候條件適宜時、棄耕農田可演替出樹林,而在乾旱的荒漠地區只能演替到草本植物或稀疏灌木階段。

高二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2

  減數絲

  同點1.染色體複製一次,細胞連續次1.染色體複製一次,細胞只次

  2.同源染色體在減數第一次出現聯會、四分體、非姐妹染色單體互換等現象2.有同源染色體,但不發生聯會

  3.一個精原細胞形成4個精子或一個卵原細胞形成1個卵細胞+3個極體(退化)3.一個體細胞形成2個體細胞

  4.子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比親代細胞減少一半4.子細胞中染色體數目與親代細胞相同

  相同點1.細胞程中均出現紡錘絲

  2、染色體在細胞程中都只複製一次

  3.都出現有同源染色體

  5.精子和卵細胞形成過程的異同

  精子的形成卵細胞的形成

  不同點1個精原細胞可形成4個精細胞;精細胞再經變形作用形成4個精子由於細胞質不均等1個卵原細胞只形成1個卵細胞,3個極體逐漸退化消失;無變形作用

  相同點染色體的行為變化相同:即染色體複製發生在減數第一次間期;在減數第一次,同源染色體發生聯會,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減數第一次束時,同源染色體分開,染色體數目減半;減數第二次著絲點姐妹染色單體分開

高二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3

  植物的激素調節

  1. 達爾文的實驗

  實驗結論:單側光照射能使胚芽鞘尖端產生某種影響,當傳遞到下部伸長區時,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長快。

  2. 鮑森·詹森的實驗

  實驗結論:胚芽鞘尖端產生的影響,可以透過瓊脂片傳遞給下部。

  3. 拜爾的實驗

  實驗結論:胚芽鞘的彎曲生長,是因為尖端產生的影響在其下部分佈不均勻造成的。

  4. 溫特的實驗

  實驗結論:造成胚芽鞘彎曲的是一種化學物質,並命名為生長素。

  產生:植物體內??運輸途徑:從產生部位到作用部位5. 植物激素?作用:影響植物生長髮育??實質:微量有機物

  [解惑] (1)溫特實驗之前的實驗結論中不能出現“生長素”,只能說“影響”。

  (2)證明“影響”是“化學物質”而非其他訊號,並對該物質命名的科學家是溫特;提取該物質的是郭葛,其化學本質為吲哚乙酸,由色氨酸合成。

  (3)上述實驗中都設定了對照組,體現了單一變數原則。

  6、生長素的產生、運輸和分佈

  (1)合成部位:主要在幼嫩的芽、葉和發育中的種子。(2)分佈部位:植物體各器官中都有,相對集中地分佈在生長旺盛的部分。

  (3)運輸

  ?極性運輸:從形態學的上端運輸到形態學的下端。

  ?非極性運輸:成熟組織中可以透過韌皮部進行。

  7、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兩重性

  (1)實質:即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

  濃度: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2)表現?器官:敏感程度:根>芽>莖

  ??發育程度:幼嫩>衰老

  (3)嘗試對生長素的兩重性作用曲線進行分析

  ?曲線中OH段表明:隨生長素濃度升高,促進生長作用增強。

  ?曲線中HC段表明:隨生長素濃度升高,促進生長作用減弱(但仍為促進生長)。 ?H點表示促進生長的最適濃度為g。

  ④當生長素濃度小於i時促進植物生長,均為“低濃度”,高於i時才會抑制植物生長,成為“高濃度”,所以C點表示促進生長的“閾值”。

  ⑤若植物幼苗出現向光性且測得向光側生長素濃度為m,則背光側的濃度範圍為大於m小於2m。

  ⑥若植物水平放置,表現出根的向地性、莖的背地性,且測得莖的近地側生長素濃度為2m,則莖的遠地側生長素濃度範圍為大於0小於m。

  8、頂端優勢

  (1)現象:頂芽優先生長,側芽受到抑制。

  (2)原因: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積累到側芽,側芽附近生長素濃度高,發育受到抑制。

  9、生長素類似物:具有與生長素相似生理效應的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如α?萘乙酸、2,4?D等。

  生長素的作用機理:透過促進細胞縱向伸長來促進植物生長。

  10、各種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見圖)

  (1)協同作用的激素

  ①促進生長的激素:生長素、赤黴素、細胞分裂素。

  ②延緩葉片衰老的激素:細胞分裂素和生長素。

  (2)拮抗作用的激素

  ①器官脫落

  ②種子萌發易錯警示 與各種植物激素相聯絡的5點提示:(1)植物激素是在植物體的一定部位合成的微量有機物,激素種類不同,化學本質不同。(2)生長素有極性運輸的特點,其他植物激素沒有。(3)植物激素具有遠距離運輸的特點,激素種類不同,運輸的方式和方向不一定相同。

  (4)植物激素具有調節功能,不參與植物體結構的形成,也不是植物的營養物質。(5)利用生長素類似物處理植物比用天然的生長素更有效,其原因是人工合成的生長素類似物具有生長素的作用,但植物體內沒有分解它的酶,因而能長時間發揮作用。

【高二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