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育> 如何與家長溝通的教育隨筆

如何與家長溝通的教育隨筆

如何與家長溝通的教育隨筆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說起隨筆,大家應該都有印象吧?隨筆,顧名思義就是隨筆一記,篇幅一般比較短小。想要更多的瞭解隨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如何與家長溝通的教育隨筆,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如何與家長溝通的教育隨筆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學校”,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越來越被重視,為孩子的教育許多家長可謂動足腦筋。但在實際生活中,還是有很多年輕的父母忽略了孩子教育,特別是在農村,同樣是獨生子女的爸爸媽媽,從小被家長寵愛,因此,當孩子出生後,由於缺乏家庭責任感,他們把孩子全權交給了爺爺奶奶,而那些相對還比較年輕的祖輩們也樂此不疲,當活動需要爸爸媽媽配合時,爺爺奶奶也都以他們忙來搪塞,但真正出現問題時,年輕的家長總喜歡把問題歸結於教師,殊不知現在的教育需要的是家園的配合、社會的共同努力。如小班新生,我們從與家長的交流中得知95%的孩子由祖輩帶著,70%晚上都跟祖輩睡覺,其中每天給孩子的講故事、交流的微乎其微。那麼爸爸媽媽們在做什麼?玩電腦、打牌、上夜班(大部分)、外面玩……還不乏長期不回家的。於是,把家長分成三類,開展針對性的家長工作。

  1、重視、積極型。

  此類家長的育兒觀念,我們可以從孩子的著裝、談吐等方面就能直接感受到,他們會主動與教師交流,商討孩子教育的點滴,會把孩子的進步與不足及時與教師溝通,達成教育的一致。對幼兒園的各項活動能表現出積極的態度,還會出謀劃策參與班級管理。對於這種家長,我們以委以重任,如班級家委會主任、園家委會成員等職務,讓他們充分發揮家長職能,讓他們成為教育的支持者、宣傳者。

  2、淡然、一般型。

  此類家長屬於慢熱型,他們中一部分比較內向不善交流,一部分由於工作確實忙無法脫身,往往認為把孩子交給老師就可以了,孩子的基本情況也都是在老師不停的問訊中瞭解到的。對於這些家長,我們採用積極、主動的態度,隨時與他們溝通孩子的教育問題,聊聊家庭情況等等,讓他們逐步敞開胸懷,放下工作加入到班級管理中來,長此以往,他們將會成為很好的朋友、有力的支撐者。

  3、漠不關心型。

  此類家長往往是集寵愛於一身,祖輩也特別能幹,所有的事情都不需要操心,因此,這些家庭的孩子往往畏縮、缺乏自信,當出現問題時,家長比較衝動。對於他們,我們需要的是耐心,首先是耐心做好祖輩工作,讓他們逐步放手。其次是耐心做好年輕家長的思想工作,從根本上轉變他們的觀念,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育兒觀。最後是耐心教育他們的孩子,讓他們在孩子的進步中感悟教育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我們還要認真做好家訪工作,從行動上得到家長的理解、支援。

  家長工作,是一項具體工程,只有認真、細緻的做好家長工作,我們的家長將成為教育工作中有力的支持者、合作者。

如何與家長溝通的教育隨筆2

  家長們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教育有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所以作為老師的我們應該重視對家長資源的利用,把她當成教育的個重要組成部分。只要充分的利用家長資源做到家園同步,孩子才能得到更好的的發展。而如何與家長更好的溝通也是老師的一個必要性任務和難點,以下是我在工作中總結出的幾點經驗:

  一、透過家教園地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

  平時老師與家長交流的時間只有入園或離園那麼一點時間,因此透過家長了解孩子成了老師的一個問題。於是我們便充分的利用的家教園地這個小欄目,我們把孩子近階段在園的情況簡要的記錄到專門的小本子,這樣不管家長什麼時候來都能清楚的瞭解到孩子在園的情況,同時我們還透過家教園地讓家長與家長、家長與老師一起交流和探討更適合孩子的教學方法,做到家園同步。

  二、透過“快樂星期天”增進與家長的溝通、交流

  為了能與家長能更有機會面對面更好的交流,可根據社會發展、家長的實際情況與幼兒的發展情況開設了“快樂星期天”的活動(利用星期天組織家長與幼兒一起進行有意義的活動。如:才智大比拼)在每次的活動中95%的家長都能夠積極的參與和配合,還能提出自己的寶貴意見起到了家園一致的效果,同時老師與家長有更多面對面交流的時間並且在不知不覺之中增進了家長對老師的信任度和配合度,總之“快樂的星期天”不僅愉悅了老師、家長、孩子的身心,還增進的大家的感情、信任度、配合度。

  三、透過網路的途徑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

  隨著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現代化的通訊工具湧入家庭,尤其是多媒體的使用,教學網路的出現。我園也有了自己的教學網路,我們把這功能廣博的網路運用在教學上,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也是教學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近年來我園給每個班級都申請了一個電子郵箱,給老師與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提供了機會。當我們開啟班級的郵箱時總能看到家長在家教育孩子中所遇到的問題、孩子在家的發展情況、家長對老師、阿姨工作的肯定,同時老師們也會響應的給予他們回應。

  四、設立“幼兒成長檔案”進行隨時的溝通

  根據大部分家長因為上班幫,常常是來去匆匆連個逗留的時間都沒有這一特點,我們可以設立一本“幼兒成長檔案”放置幼兒的書包,這樣老師、家長可以透過成長檔案被記錄幼兒在園、在家的表現以做及時的溝通同時提出所互相要配合的事項等,這樣可以更好的做好家園同步,以便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如何與家長溝通的教育隨筆3

  家長工作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工作幾年來,遇到過形形色色的家長,一直以來認為家長工作是由老師做的,而忽視了與家長溝通,今天,園裡組織生活老師學習“保育員如何更好的與家長溝通”,聽了吳老師的經驗交流,明白了家長工作的重要性,從中讓我學到了很多經驗,其實保育員和老師一樣每天都接待孩子與家長,與家長打交道。因此,保育員和家長的溝通也是幼兒園家長工作的一部分,孩子們的時間大部分在幼兒園,與老師有著親緣,衣食,生活習慣等多方面的親密關係。俗話說:“老師是孩子的樣子,孩子是老師的影子。”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孩子的一舉一動常常是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的結果。要做好幼兒園的工作,首先應做好家長的工作。

  記得一位哲人說過:“掌握了溝通,你就掌握了世界。”是的,有生命就有溝通。人與人有了溝通,消除了隔膜,增進了相互的瞭解,也就成了朋友。老師同家長溝通,使家長感受到你對其子女的關心,瞭解了其子女在園的表現及教師的教學動態,以便自身在家給予相應的輔導和教育,鞏固和提高了在園的教育成果。同樣的,在溝通中教師也瞭解到幼兒在家各方面的表現情況,並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從而達到家園同步。做好家長工作,不僅對孩子、家長素質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而且對老師自身素質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那麼如何和家長溝通呢!首先,要給家長樹立一個良好的保育員形象,做到心中有孩子。除認真完成本職工作外,也要和孩子心貼心,關心每一位幼兒的生活,協助教師照顧好每一位幼兒。清晨,當家長把孩子交給我們時,對有事要交代的要誠心聽取家長的囑咐,給家長帶去一份安心。

  離園時,當家長問及孩子的情況時,及時地配合教師彙報孩子的飲食起居,並適時地結合孩子的身體狀況,給家長一些建議,指導家長更合理地安置孩子的飲食、床褥、衣服……這些細心的指導會讓家長更放心,更信任我們保育員,拉近了家長和我們的距離。其次,為幼兒創設清潔衛生、井然有序的生活環境,家長走進乾淨又清爽的活動室時,家長一定會感受到保育員的辛勞,地上、桌上一塵不染,連孩子們的衣服都是摺疊得很整齊,各類幼兒物品井井有條,各就其位,無不體現保育員對孩子的責任心。尤其是臥室,每一張床鋪疊得平平整整,每天保持通風,定期消毒,並適時地主動提醒家長給孩子增減被子、洗曬被子。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嚴格執行幼兒安全、衛生保健制度透過學習。但我深知在與家長的溝通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語要委婉

  我們不要使用“你應該”或“你必須”這樣命令性的字眼,而應該說“我認為??”或“你認為怎樣?”這些婉轉、協商性質的詞語,這樣家長更樂意也更容易接受我們的建議。當然也不能過於謙虛,在確定無疑時,語氣也應該十分肯定,讓家長相信你的意見是不容質疑的。

  2.要有針對性

  在解答家長的疑惑、給家長建議時,一定要有針對性。要針對孩子的實際情況,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要仔細認真的觀察每位幼兒,瞭解他們的性格特點,生活習慣,興趣愛好,優缺點以及你採取了哪些教育措施,需要家長的怎樣配合等等,不能模糊不清,泛泛而談,讓家長不著邊際,聽似全有理卻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從而產生失望情緒,進而對教師的工作能力產生懷疑。

  3、換位思考,用誠懇的態度以心換心

  孩子在集體活動中有時手或頭碰破一點皮,家長接孩子時十分驚訝、十分心痛是肯定的,而有的教師表現得若無其事的態度,認為家長大驚小怪,那麼,一件小事立即會使家長覺得教師對自己孩子不夠關心,對工作不夠負責,進而影響家長與教師的關係,給家園溝通設定了障礙。如果教師從孩子父母的角色去心疼孩子,或是換個角度想想,如果受傷的孩子是自己的孩子,那就會很自然的理解家長的心情,處事態度也會大不相同,那麼家園溝通就不會受阻。

  總之,無論運用何種方式、何種技巧與家長溝通,最為關鍵的是要以誠待人,以心換心,同時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和理論水平,這樣才可以架起心與心之間的橋樑。

如何與家長溝通的教育隨筆4

  家長工作是幼兒園的一項重要工作,教師如何與家長溝通、交流是一門藝術。作為一名工作不久的新教師,甚是挑戰。《幼兒園工作規程》第四十八條指出:“幼兒園應主動與幼兒家庭配合,幫助家長創設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向家長宣傳科學保育、教育幼兒的知識,共同擔負教育幼兒的任務”。教師要與家長建立平等合作的夥伴關係,共同生成適宜於促進每個幼兒最大限度發展的教育。

  我園處於新建一年的一個嶄新的幼兒園更是一個挑戰,尤其是我園今後的發展方向是“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努力把我園建設成為樂園、花園、文化園”。那麼,幼兒園教師該如何有效的與家長溝通呢?我透過收集有關資料整理成以下幾點。

  一、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技巧

  (1)一句話溝通法。這種辦法是針對那些孩子本身在各個領域的各專案標發展中不存在明顯的問題而家長也很少過問的。這樣的孩子和家長是最讓老師省心的,如果我們對自己稍微放鬆一些,就可以不去和這樣的家長溝通。家長不主動找你,並不代表家長就不想了解孩子在園的各種情況,相反,他們只是由於時間關係或不願給老師添麻煩等原因而壓抑著自己。於是,我們針對這樣的家長採取了一句話溝通法,即利用接送環節用一兩句話向家長反映情況,如:今天某某學會了……今天某某吃了幾碗飯等等,當你說完後,往往會看到家長會心的微笑。

  (2)引起注意法。這種方法是針對那些孩子本身在某一領域的某一方面或多個領域的多個方面存在問題,但是沒有引起家長的重視。由於家長對幼兒教育理念不太瞭解,又被親情矇住了眼睛,認為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即使有點缺點也會樹大自直,所以對孩子的情況不太關注。對於這樣的家長我們就採取了引起注意法。過程是這樣的:

  (3)真情感動法。這種辦法是針對那些孩子本身在各領域的發展中不存在問題,但家長有許多的不放心。每天圍著老師問這問那。對於這樣的家長我們就採用的是真情感動法,即:將孩子在各領域發展中的點點滴滴及時向家長彙報,尤其家長特別關注的問題,我們要在日常工作中認真觀察,細緻指導,耐心細緻的向家長反映情況,讓家長感到老師瞭解孩子,關注孩子。他的孩子在老師心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老師會為孩子的進步而高興,為孩子的失敗而難過,用我們細緻的工作感動家長,讓家長相信我們,支援我們!讓家園共育的合力促進孩子更快,更好的發展。

  二、家園溝通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一)要尊重家長。我們要以平等的態度來對待家長,尊重他們的人格與觀點,要耐心、虛心、誠心的聽取家長的一些合理有益的建議,努力營造和諧、輕鬆、愉快的交流環境,這樣家園才能保持協調一致。

  (二)要肯定孩子。教師一句微不足道的稱讚,都會讓家長感到高興,直至影響對待孩子的態度,如“你真棒!老師喜歡你。”而這種獎賞性的行為和語言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孩子繼續努力的心理。同時這種肯定也能使家長輕鬆、自信、愉快地面對教師,主動向教師提出孩子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或育兒的困惑,期望得到教師的指點與幫助。這樣,交流的主題就會得到延伸,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交流。

  (三)教師應耐心輔導家長運用科學的育兒方式。許多家長由於對孩子年齡特點不瞭解,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一味的溺愛,甚至放縱。而老師應透過各種方式啟發、引導家長,讓他們瞭解孩子的身心特點,更新教育觀念,掌握正確的育兒方法。

  (四)對家長要一視同仁。家長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學歷、職位、性格均有所不同。無論家長間存在什麼樣的差異,教師應該學會與每一位家長交流,讓每位家長都能感受教師的關注或重視。這就需要教師深入地瞭解家長,以便有針對性地與家長溝通。

  (五)教師應以“換位”的思維方式與家長溝通。我們好多老師現在還很年輕,尚沒有為人父母的角色體驗,有的即便是已經做了母親,在與家長溝通時,常常會遇到難以達成共識的局面,這就要求教師瞭解父母的角色,並從父母的角色去體會家長的心情和需求。

  (六)要充分發揮語言藝術的魅力。在家園交流中,雙方難免會談到孩子的缺點,作為教師,應客觀的向家長告知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而不應該摻雜主觀色彩和情緒。教師應一分為二的觀點與家長交流。教師在與家長溝通時,應多站在家長的角度去關心孩子,理解家長的心情,如果教師真誠對待每一個幼兒,她與家長之間的交談一定會順利進行,它會讓孩子家長感受到教師是誠意喜愛關心自己的孩子,因而家長就會更容易接受教師的意見和建議,使家長堅定了教育好孩子的信心。

  (七)對孩子共同的愛是溝通的基礎。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教育好孩子。溝通是雙向的,家長的積極參與是溝通的必要條件,由於各種原因,如工作忙或不好意思給教師添麻煩等,不少家長很少主動與教師溝通,這對家園共育十分不利。因此,我們教師要鼓勵家長採用多種形式與教師溝通。

  三、教師和家長談話時要遵循以下原則:

  (一)切忌“告狀”式的'談話方法。這樣會讓家長誤認為老師不喜歡甚至是討厭自己的孩子,從而覺得自己的孩子在班裡會受到不公正待遇而產生抵制情緒。

  (二)和家長溝通要講究談話的策略性和藝術性。要讓家長相信我們,尊重並聽取我們的意見,要讓家長感到教師在關注自己孩子的成長和進步,感到老師比他們更深入地瞭解孩子。同時,要抓住時機向家長了解孩子的情況,以請教的態度耐心的聽取家長的意見,使家長產生信任感,從而樂意與教師進行充分的交流,以達到預期的目的。

  四、教師應透過多渠道,採取多種方法與家長溝通

  1、家長委員會。

  老師們要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幼兒園大型家園共育活動,可請家長委員會代表參與制定方案並一起組織實施。還可透過家長委員會真實瞭解家長們的心聲。

  2、家長辯論會。

  老師舉出幾個班上幼兒最具代表性的事例,以家長為主,讓家長分析討論,各抒己見。在激烈的辯論中,家長們更新教育觀,對照事例,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併產生學習和參與各種教育活動的興趣。待家長們發言完畢,教師再有的放矢的發表意見,表明觀點,介紹經驗,其效果事半功倍。

  3、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是幼兒園與家長溝通的一個重要視窗。老師們似乎已習慣於用更多的心思來設計欄目、尋找內容,而忽略了家長參與的深度與廣度。我們為什麼不準備一塊小天地,將家長請到家長園地中來。如“誇寶寶”欄目可寫孩子在家的表現;“我的育兒心得”讓家長暢所欲言;“我的問題”可寫上家長的困惑等等。家長園地不能只是教師唱“獨角戲”,要調動家長積極參與的興趣,為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搭起一座彩橋。

  4、家園共育袋。

  我們可給每個孩子準備一個家園袋。每週,我們都將幼兒所學的內容及作品全部放入袋中,由於袋裡裝著孩子們小小的成果,家長們會很樂意每個週末將袋子帶回家,週一再帶入幼兒園。另外,家長對老師的工作有何意見、要求都可寫下來裝入袋中,以助於老師工作的提高。家園共育袋使忙碌的家長能更瞭解幼兒的發展情況,無聲的交流促進了教師與家長的溝通。

  5、個別化的家園溝通。

  由於每個孩子個性的不同;家庭環境的不同;家長文化素質的不同,大量的通常性的溝通是個別化的。個別化家園溝通的方式有家訪、約談、家園聯絡冊、電話、便條以及接送孩子時的交談等。個別化的溝通要著重於針對每個幼兒不同的問題和不同的家長在教育上的問題而進行,以促進每個孩子的身心發展為目的。

  教師與家長的溝通雙方都有責任,但教師更應主動些,並且要努力為溝通渠道創造條件。幼兒教師要真正從狹隘的教育觀中走出來,必須充分認識到:家長工作的最終目的在於實現家園合作,共同為幼兒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

  總之,教師與家長的溝通,主要靠幼兒教師做出努力。教師常常要換位思考,善於與不同型別的家長相處,遭到家長誤解時教師要保持冷靜,善於自控;遇到矛盾時,教師要主動反思,為暢通渠道做出努力。

如何與家長溝通的教育隨筆5

  密切的聯絡,以便更好的掌握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也方便家長與老師,從對方的角度瞭解孩子。來觀察孩子的近態,如果孩子出了什麼事情,也方便解決。也有很多老師表示,再與家長的交流中,往往想表達的主題與家長理解的不一樣,不知道才能更有效的來溝通?

  (一)尊重家長,以禮相待

  不論去家訪還是家長來學校來了解情況,班主任都要以禮相待,尊重學生家長的人格,特別是要尊重所謂“後進生”和“不聽話”孩子家長的人格。避免動輒就向家長“告狀”、當眾責備他們的子女。

  (二)選擇時機,事先約定

  和家長進行溝通時,最好採用事先約定的方式。有的班主任在與學生髮生矛盾而無法解決時,請家長協助,而家長一時抽不出身,而仍然堅持要求家長趕來,結果問題不能解決,反而使矛盾激化。有的家長來訪,而自己又沒有時間接待,把家長晾一邊,只會導致家長牢騷滿腹。

  (三)精心準備,真誠交流

  事前要充分了解學生,包括學習成績、性格特點、優點和缺點、家庭基本情況以及你為這個孩子做了哪些工作等,最好擬一個簡單的提綱。這樣在與家長交流時,就能讓他產生老師對他的孩子特別重視的感覺以及班主任工作細緻、認真負責的好印象。這樣從情感上就更容易溝通。

  (四)語氣委婉,讓家長對自己的孩子充滿信心

  和家長交流時,班主任最感頭痛的是面對“後進生”的家長。面對孩子可憐的分數,無話可說;面對家長失望的嘆息,無言以對。對於“後進生”,我們不能用成績來否定一個學生,要儘量發現其閃光點,要讓家長看到孩子的長處,看到孩子的進步,看到希望。對孩子的缺點,不能不說,但不要一次說得太多,不能言過其實,更不能用“這孩子很笨”這樣的話。在說道孩子的有點時要熱情、有力度,而在說到孩子缺點時,語氣要舒緩婉轉,這樣就會讓家長感到對他的孩子充滿信心,他才會更主動的與老師交流,配合老師的工作。

  (五)謙虛誠懇。專心聽講

  在與家長談話時,班主任如果能謙虛誠懇,專心傾聽,會讓家長感到自己很受重視。即使是一個牢騷滿腹,怨氣沖天,甚至最不容易對付的家長,在一個具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善於傾聽的班主任面前,也會被“軟化”得通情達理。要認真耐心的聽家長那個傾述,同時還輔以眼神、動作,間或插以“對”或“是”這樣的短語呼應;同時要表現出對家長心情的理解,坦誠的與家長交流,這樣可以對學生情況有更全面的瞭解。有時家長比教師更容易發現教育過程中的問題。因此,教師要放下“教育權威”的架子,經常向家長征求意見,虛心聽取他們的批評和建議,以改進自己的工作。這樣做,也會使家長覺得教師可親可信,從而誠心誠意的支援和配合教師的工作,維護教師的威信。

【如何與家長溝通的教育隨筆】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