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讀《聽王榮生教授評課》有感

讀《聽王榮生教授評課》有感

讀《聽王榮生教授評課》有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聽王榮生教授評課》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聽王榮生教授評課》有感1

  這兩天在家裡花了很長時間閱讀《聽王榮生教授評課》一書,我知道這是一本對於語文教師專業成長極具影響力的專著,因此採用了精讀的方式,邊讀邊勾畫邊思考,收穫很大。

  書中的評課有一篇是針對鄭桂華老師的《安塞腰鼓》,正好自己20xx年也在公開課上執教了這篇課文,因此格外感興趣,想看看王榮生教授是怎樣評這節課的。

  鄭桂華老師的那節課是王榮生教授極為推崇的一節好課。我先是翻看附在後面的課堂實錄,錄影匯入,好像也是平常的,大部分老師都想到了,然後讓學生談談感受,這個也尋常,接著是讓學生找找哪些句子傳遞這種感覺更強烈一些,從這個環節開始,鄭桂華老師開始引導學生關注文字中的語言的形式,並思考為什麼這樣的形式能更好的表達作者的情感,學生起初感到有難度,可是經過小組合作學習,經過老師的巡視,慢慢有人說出了一些門道,並且後面說得越來越好,用詞專業,對句子和詞語明顯敏感起來,教師最後引導學生理解作者感情與表達形式之間的關係。

  王榮生教授的評課,首先是覺得這節課的整個學生學習狀況,就是語文課堂的生態,是學生在語文課堂的經歷,是在其他語文教師的課上很少能看到的景象。我理解,這個意思是說,真正的好的語文課堂生態應該是學生經歷一個成長的過程,從一開始的不懂到後來的懂了,乃至於還要繼續學習下去。反觀我們的好多公開課,的確不具備這樣的課堂生態,比如有的太順了,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非常順利的完成了一節課,沒什麼難度;比如一節課下來,學生並沒有那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倒是想早點結束,感到很累,但教師有感覺,因為自己表演的很精彩,學生是不是真的成長了並不重要……

  接著談到教學的流程。王榮生教授認為,教學的流程,應該根據學生的學情導向這堂課的終點,表現為課堂的生態,就是學生跟著老師走。語文課堂教學的流程,走向是預設的,關節點是精心設計的,但不是僵硬的,它依據地勢而流動,依據學情而可變化,因而具有教學現場的適應性,為教學內容的生成留下了廣闊的空間。

  流程的連貫非常重要,而連貫實際上就是各個環節之間的關係問題。王教授舉了另外一個教學設計的例子,分為五大環節,把朗讀、探究、感悟、體驗、創造這些東西都囊括了,但就是這樣一個十八般武藝都使盡的教學設計,卻被王教授批為胡說八道。因為這些環節是環環不相扣,要麼是方法本身錯誤,要麼是淺嘗輒止,不顧學情忙著跳至下一個環節等等,簡直無法用連貫一詞形容啊。

  不過,這個教學設計中的朗讀的方法,我以前一直認為很好,認為可以調動學生興趣,現在才知道其實是為了表演給聽課的人看,學生們花心思的是怎樣合作表演好,根本不是在追求優美的朗讀。

  最後,王教授談到了教學內容的落點,就是在一個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實際所學的東西。比如,鄭桂華老師關於詞語、句式的教學環節,落點在學生的感覺,並引向感覺的細膩和豐厚,而另一個教學設計則是落在了含糊不清的美點上,而且要求理性的分析,學生只能模仿教師的示範。教學內容相差不大,差別的關鍵在於如何選擇落點,也就是你選擇這個教學內容是想讓學生學到什麼?想達到什麼目的?

  聯絡自己的那節課,我的課堂生態如何呢?我的流程連貫嗎?我的教學內容落點正確嗎?想著想著,不覺需要努力的地方還有很多啊。

讀《聽王榮生教授評課》有感2

  每一個老師都希望自己能成為優秀的老師,都希望自己的每一堂課上得精彩。那麼,怎樣的`語文課才是一堂好課?我想:這是很多老師都想弄明白的一個問題。平時,我也看了一些課例,也看了不少專家學者的點評,我發現,同一個老師的課堂設計,在不同的老師、專家看來,都會有不同的優缺點,真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讓人無所適從。

  作為一個老教師,我自己備課時也考慮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環節的設計,教學方法的使用,教學活動的安排,但用心最多的是“怎麼教”的問題。評價一堂課的好壞,也是看老師是不是充分調動學生,學生有沒有真正的被調動起來,師生交流是否自然融洽,課程的設計有沒有亮點等等。很多情況下都是這樣跟著感覺走。

  國慶假期,我有幸讀了《聽王榮生教授評課》這本書,使我受益頗深。每個學期學校都要組織老師們上公開課,也號召老師們多聽課,有些老師認為語文課很簡單,人人都能聽得懂。俗話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對於語文課,很多人不認為自己是外行,但讀了這本書後,我都覺得自己是外行。

  王教授所說的教學內容不等於教材,對於同一個學校的師生來說,教材都是一樣的。老師和同學都沒有選擇的自由。他說的教學內容應該是我們通常認為的教學重點,同樣的教材可以有很多知識點,也有很多的切入點,針對不同的學生,教學重點的選擇可以不同。同一篇教材每一節課的教學內容也不相同。教學方法不是唯一的,可以朗讀,可以辯論,可以分組討論,也可以編課本劇,可以講析,可以播放電影,這是具體的教學內容決定的。

  王教授認為:方法是否合適的依據由教學內容來確定,“每種方法都有優點和缺點,當一種教學方法被合適的人用於合適的地方併產生合適的效果時,它就有效,反之就無效。”他的這句話我是這樣理解的,我覺得學習內容要根據學生的實際來確定,而方法的選擇固然要考慮教學內容,也離不開學生和老師的實際情況。《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立,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於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

  我們要站在學生的角度選擇教學內容。我經常考慮的問題是這堂課我要教什麼,很少考慮學生要從中學什麼。王教授建議我們在觀課評教時,重點關注兩個關聯:第一,想教什麼與實際在教什麼的關聯。第二,教了什麼與學生實際學了什麼的關聯。第一個關聯,我的理解是關於“課時目標的科學定位與落實”的問題,也就是教學目標的實現。第二個關聯,強調的是“教與學的一致性、有效性”的問題。有效教學是教師永恆的追求。正因如此,王教授認為:“反思自己想教與實際所教之間的關聯,審議自己所教與學生實際所學之間的關聯,反思和審議自己想教、所教、學生所學與語文課程目標的關聯,應該成為語文教師校本教研的主題,應該成為語文教師專業知識發展的主要途徑,也應該作為語文課堂教學研究的主要任務。”

  教學內容的選擇是由教師作出的,一定要結合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王教授提到的一堂好課的標準讓我更有了明晰的方向。

讀《聽王榮生教授評課》有感3

  王教授提出了一個疑問:我們的學生究竟是在學“教師的語文”還是“課程的語文”?

  我不禁嚇出了一身冷汗! 回想語文課堂上我到底在教什麼?——當然教我理解的語文課!學生課堂上到底在學什麼?——當然在學我所理解的語文課!——因為我提出的所有問題,我早已胸有成竹,學生當然只能“按我的要求來回答我的提問”,如果學生回答的內容跟我預設的不一樣,我會循循善誘地、一步一步地把他引導向我想要的答案。——這幾乎是每個老師的答案! 可是,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自己的學習體驗在哪裡?學生的個人思考在哪裡?……

  如果一個人的時間被安排得滿滿的,他怎麼可能思考?如果一個學生的思想已經完全被限定,他怎麼可能思考! 一個人如果不思考,就不會有自己的看法、見解、思想,那他怎麼會去想別人所未想,發前人所未發,做別人所未做?他怎麼會有各種奇思妙想去發明、去創造?我想,當年的牛頓坐在蘋果樹下,肯定不會是在寫作業,他一定是在自由的思考,當上帝將蘋果拋下來時,正好回答了他苦思冥想的問題——正是思考誕生了舉世聞名的萬有引力理論。 如果我們的孩子在課堂上,永遠被老師牽著鼻子思考,聽話地“按老師的要求來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稍微出格一點就要被老師否定,所有的思考都已經有了現成的答案,那麼,我們又憑什麼要求我們的孩子熱愛學習、思維發達、創造力豐富呢? 錢學森教授生前曾經提出這樣一個疑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這一問題困擾了我們很多很多教育者,我想,王榮生教授的這篇評課感言,似乎也在默默地探討這個問題,讓我悚然警悟,讓我深深地反省、思考:怎樣才能讓學生做一棵有思想的蘆葦?

【讀《聽王榮生教授評課》有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