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設計> 複習教學設計

複習教學設計

複習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複習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複習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教材第12至26頁的內容。物體的對稱、平移和旋轉。

  教學目標

  1、透過練習,進一步感知物體的對稱、平移和旋轉現象。

  2、使學生能區分平移與旋轉的現象,能在方格紙上畫出圖形沿豎直與水平方相平移後的圖形。

  3、體會對稱、平移和旋轉在圖案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

  學生在方格紙上劃出平移後的圖形。

  教學難點

  使學生體會對稱圖形的特徵,能熟練地在方格紙上劃出平移後的圖形。

  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

  2、指導練習法。

  教具準備

  課件、學具、方格紙等。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本單元我們都學習了哪些主要內容?

  這些知識之間都有什麼關係?你能舉例說明嗎?

  二、鞏固練習

  (一)反饋練習:

  1、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麼是對稱圖形嗎?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你還見過對稱圖形,請舉例說說。

  2、(課件出示)欣賞生活中的對稱圖形風扇、飛機、拖車、水龍頭等畫面。

  3、誰能說出這些圖形有幾條對稱軸?

  4、體會平移和旋轉:

  指名利用教室內的物體體會平移和旋轉,如推窗戶,轉動閥門等。

  5、教師拿出教具和鏡子,透過練習讓學生體會鏡子的特點。

  (二)拓展練習:

  1、找一找哪些字也是對稱的?

  2、請你用積木擺出對稱圖形,比一比看誰擺得又快又好?

  四、全課總結

  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為什麼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見到對稱圖形?

  五、佈置作業

  自己做一張要單元的複習題。

  六、板書設計

複習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透過實驗探究物態變化過程,將熔點、沸點與生活例項結合

  2、能用水的三態變化解釋自然界中的一些水迴圈現象。有節約用水的意識。

  3、能用語言、文字或圖表描述常見物質的物理特徵

  [教學內容、方法與步驟]

  一、 熔化與凝固

  1、熔化:物質由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

  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熱但溫度不變。(圖象)

  條件:達到熔點、繼續吸熱

  2、凝固:物質由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

  晶體在凝固過程中放熱但溫度不變。(圖象)

  條件:達到凝固點、繼續放熱

  3、晶體有一定的熔化(凝固)溫度——熔點(凝固點),非晶體則沒有。

  二、汽化與液化

  1、汽化:物質從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汽化要吸熱。汽化分為蒸發和沸騰兩方式。

  (1)蒸發:在液體表面進行的緩慢汽化。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液體的溫度、液體表面積、液體上方空氣的流動快慢

  (2)沸騰: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的劇烈汽化。

  沸騰時吸熱但溫度不變。

  條件:達到沸點、繼續吸熱

  (3)蒸發與沸騰的區別:位置、溫度、現象

  2、液化: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條件:遇冷放熱。

  如:(冰棒上、湖面上、水壺口)的白氣、(冰飲料、夏天水管)上的水珠等

  自然現象:霧、露、雲等

  三、昇華與凝華

  1、昇華:物質從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昇華要吸熱

  如:樟腦丸變小了,乾冰變成氣態CO2,北方冬天雪人沒化成水就變小了

  2、凝華:物質從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過程,凝華要放熱

  自然現象:霜、冰雹、霧凇、雪

  [學法指導]

  對於液化:看得到的是水珠而非水蒸氣

  [作業佈置]

  1、將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o C的房間裡,冰將( )

  A、能繼續熔化 B、再熔化一會兒 C、不能繼續熔化 D、都有可能

  2、下列方法能使蒸發減慢的是( )

  A、用電吹風把頭髮吹乾 B、瓶裡的酒精用過後及時蓋上瓶蓋

  C、將溼衣服放在陽光下晾乾 D、用掃帚把積水攤開

  3、下列現象中屬於放熱的是( )

  A、小河的水結冰 B、小河的冰融化成水 C、水蒸發成水蒸氣 D、太陽出來後霜化成水

複習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教材77—79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熟練掌握圓的周長、面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的計算圓的周長和麵積。

  2、使學生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有關的問題,增強應用意識。

  3、能發現存在的問題,並加以改正

  教學重難點:

  重點:圓的周長和麵積的計算。

  難點:應用圓的周長和麵積的相關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複習

  1、出示:小明家新買了一個圓形餐桌,它的直徑是2m,它的周長是多少米?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如果一個人需要0.5m寬的位置就餐,這張餐桌大約能坐多少人?

  提問:解決這些問題需要用到和誰有關的知識?

  2、這節課我們就對圓的有關知識進行整理和複習(板書課題)

  二、回顧整理,建構網路

  1.自主整理。

  說一說本單元你學習了有關圓的哪些知識?

  (1) 學生可翻閱課本,並簡要記錄各節要點

  (2) 小組內交流.

  (3) 整理知識點:

  內容

  知識要點

  舉例

  圓的認識

  圓的周長

  圓的面積

  2.小組彙報。

  學生分組彙報整理結果,彙報時其他學生認真聽,完善補充。

  三、重點複習,強化提高

  1.基礎知識

  (1)圓是平面上的( )線圖形。( )決定圓的位置,( )決定圓的大小。

  (2)畫圓時,圓規兩腳間的距離就是圓的( )。

  (3)圓的半徑擴大3倍,它的周長擴大( )倍,面積擴大( )倍。

  (4)正方形的邊長是2釐米,剪下一個最大圓的半徑是( )釐米,周長是( )釐米,面積是( )平方釐米。

  2.判斷:教材79頁的6題。

  學生說出判斷的理由,進一步對基礎知識進行鞏固。

  3.解決問題:

  (1)79頁的4題:明確場地的直徑是8+1+1=10m

  (2)79頁的9題:仔細觀察圖,明確四個扇形合在一起正好是一個半徑1m的圓。

  (3)79頁的10題:

  提問:操場跑一圈是多少?

  讓學生明確圓的周長加上正方形兩條邊的長度,就是操場的周長。

  四、自主檢評,完善提高

  1.判斷題

  (1)圓的直徑等於半徑的2倍。( )

  (2)半徑2釐米的圓,它的周長和麵積相等。( )

  (3)一個圓的半徑擴大4倍,它的面積擴大8倍。( )

  (4)周長相等的長方形、正方形、圓中,圓的面積最大。 ( )(5)半圓的面積就是圓面積的一半. ( )

  (6)半圓的周長就是圓周長的一半. ( )

  2.解決問題:

  練習十七的1、2、3、5題

  小組內評價。

  3.師:誰來評價一下自己這節課的表現

複習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含重點、難點)

  1.透過複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和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的數量關係,能正確熟練地進行解答。

  2.能正確熟練地解答有關稅款、稅後利息等實際應用問題。

  重點:理解“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和“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

  難點:利用百分數的意義靈活的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內容與環節預設個人二度備課課後反思

  一、基本練習(只列式不計算)

  (1)10萬元的5%是多少?(2)一個數的80%是100,求這個數。

  (3)500減少20%後是多少?(4)1000元增加2%後是多少?

  (5)100比某數多10%,求某數?

  內容與環節預設個人二度備課課後反思

  二、知識梳理

  1.某校男生人數比女生少10%。

  ①誰是單位“1”。

  ②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百分之幾?

  ③已知女生有500人,求男生有多少人?

  ④已知男生有450人,求女生有多少人?

  2.把③、④兩題進行比較,然後小結。

  3.105頁第1題,課本105頁第4題,。

  二、稅款的計算方法,利息的計算公式。

  1.複習稅款的計算方法。

  2.複習利息的計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時間(定期整存整取通常還要叫20%的利息稅,因此所得利息只有80%)

  3.什麼利息不納稅?利息與稅後利息有什麼不一樣?

  三、鞏固與深化練習

  1.課本104頁的第4題。

  2.課本105頁的第6題。

  四、小結: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教後整體反思

複習教學設計5

  一.匯入:情景匯入,確定目標。

  同學們,我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詩歌在我國的文學作品中是一顆璀璨的明珠。不管是上至我國第一部詩歌道總集《詩經》,還是下至唐詩、宋詞、元曲,都有很多精典篇章,我們也學習了不少。初中三年我們一共學習了其中三十首,【投影】另外還有二十幾首附詩,不知同學們是否還記得,下面老師就從中點幾篇,大家來背一背。《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天淨沙秋思》、《春望》。

  不錯的,同學們背得很熟,但中考中讓我們背誦整首詩的可能性並不大,它往往是以什麼形式來考查我們呢?(名句填空、詩歌賞析)【師板書】

  二.背一背:看誰記得多,記得牢。

  好,今天我們就一起圍繞這兩點複習。今天我們仍然採用兩組競賽的方式,我們再來回顧一下比賽的規則。【投影】師讀

  今天,我們要看一看哪個組將會在這次詩歌複習競賽中獲勝。A組有沒有信心?B組呢?

  好,下面我們進入第一環節:名句填空。【投影】說到名句填空,這麼多首詩,名句也很多,老師將它們分了類:

  首先請A組同學為B組選題,並指名答題。

  不錯的,都答對了,但你能否到黑板上把它們寫出來呢?請這位同學上黑板來寫一寫,下面的同學拿出本子也寫一寫。

  他寫得對不對?有沒有錯別字?他們應得多少分?

  下面請B組同學為A組選題,並指名答題。你也來寫一寫,下面同學再在本子上寫一寫。有沒有錯誤?他們應得多少分?好,不錯的,兩組打了平手。我們再來看看其餘的題目,一起來回答。

  很好,透過第一個環節,我們知道學習詩歌,首先得把它背上,不但要背熟,而且還要會寫。因為只有會寫了,才能把中考中的名句填空的分數收歸囊中,對吧?!

  三.品一品:看誰理解得深,理解得透。

  當然,學習詩歌,記憶是基礎環節,真正要把握這首詩,還要能理解,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鹽城市中考中一道詩歌賞析題【投影】

  請看題,老師把這道題讀一遍,同學們看看應選哪一個選項。請一位同學來說一說。為什麼選B呢?我們來看一下正確答案。

  不錯的,同學們的理解能力很強,一下子就把這道題做出來了。這只不過是牛刀小試。下面進入第二個環節,搶答題,誰先舉手誰回答,答錯了機會讓給另外一組。【投影】

  經過上一輪的自由搶答,我們來看一看雙方的得分。A組多少分?B組多少分?這一輪A組勝出。B組要加油啊!有沒有信心在下一輪中超過他們?(有)那我們就拭目以待了。

  四.想一想:看誰歸納得好,歸納得妙。

  透過上一個環節的學習,同學們有沒有留意這些題目都是從哪些角度出題的?我們把它們歸納出來,以後自己複習的時候就有章可循了。哪位同學來說一說?有沒有誰來補充。

  同學們說得很好,賞析詩歌無非從這幾個角度入手,請看大螢幕。【投影】

  把握詩歌形象

  推敲關鍵詞句

  品析藝術特色

  理解詩歌主題

  五.練一練:看誰運用得精,運用得活。

  知道了賞析詩歌的一般角度,下面我們進入第三個環節:請同學們作一回中考命題老師,分別就《望嶽》和《杜少府之任蜀川》為對方出三道題,注意出題的角度和提問的方式,並整理好答案,時間5分鐘。

  時間到,先請B組出題,A組接題(指名出題,你請誰答題),A組一共答對了多少題?

  老師也為這首詩編了兩道題,請同學們答一答。

  下面看A組的了,A組出題,B組接題(指名出題,你請誰答題),B組一共答對了多少題?老師也為這首詩編了兩道,請同學們再答一答。

  不錯,兩組同學表現的各有千秋。出題者出得好,題題都問到了點子上,都問到了詩歌賞析的關鍵之處;而答題者答得更妙,句句都答到了位,答得對方心服口服。真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淹啊!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得分情況。最終A組在這次詩歌複習競賽中獲勝,讓我們同熱烈的掌聲對他們表示祝賀,但是B也不要所餒,下一次我們有的是機會。

  六.總結:佈置作業。

  同學們,這堂課我們瞭解複習詩歌的一般方法,也瞭解了詩歌常規的命題角度,其實也學會了自我複習詩歌的方法。同學們的表現都不錯。課後請同學們一方面要將所學的詩歌能熟練背誦默寫,並加以理解。另外運用我們今天所學的知識,自選一首詩,編三道詩歌賞析題,然後我們彙編在一起,打印出來,做個練習,看看誰能做得最好。

  好,這堂課就上到這裡,下課。

複習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透過複習加深學生對整數、小數、分數、百分數、負數的理解,進一步明確有關分數的意義和性質,體會整數與小粗線條、小數與分數、分數與百分數的內在聯絡,完善認識結構。

  2.透過複習,引導學生體會到數在刻畫現實世界中數量關係與空間形式方面的價值,進一步培養數感,為初中數的相關學習打下基礎。

  3.透過複習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獲得成功的情感體驗,發展學生對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整數、小數、分數、百分數的意義及性質。

  教學難點:整數(自然數)、小數、分數、百分數之間的聯絡與區別。

  教學過程:

  一、匯入,揭示課題

  1.出示,錢老師出生於1973年12月24日,那一天的平均氣溫是-1℃,現在身高1.83米,在永勝中心小學教五年級數學。由於平時愛好打籃球,所以班上有的女生,有95%的男生喜歡打籃球。

  2.老師用了哪些數介紹自己的?

  3.今天我們就來複習有關數的知識(板書課題:數的認識的複習)

  二、知識回顧梳理

  1.數的意義

  ⑴整數、自然數

  ①什麼叫自然數?

  ②自然數有多少個?最小的是誰?最大的呢?

  ③什麼數是整數,可以舉例說明。

  ④整數與自然數誰的範圍大?

  ⑵分數

  ①什麼樣的數是分數?在分數的意義中哪個詞很重要?你能說說這個分數的意義嗎?

  你能再舉幾個分數?

  可以分成幾類?

  真分數什麼是真分數<1

  假分數什麼是假分數≥1

  ⑶百分數

  什麼叫百分數呢?

  95%是什麼意思?

  百分數與分數有什麼聯絡與區別呢?

  ⑷正、負數

  舉幾個負數的例子嗎?一般什麼情況下使用負數

  負數<0

  正數>0

  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2.數位順序表及計數單位

  下面的數都有數字2,你能說說各數中“2”所表示的意思嗎?

  23 0.52 203.7

  ⑴生分別說出各個2表示的意思?

  ⑵你能再說幾個不一樣的嗎?

  ⑶整數和小數中數字所在的數位不同所表示的意義也不同。

  ⑷複習數位順序表。

  3.分數的基本性質,小數的性質和分數、小數、百分數的互化

  ⑴用不同的數表示同一個點

  ①生回答

  ②這個點除了用表示還可以作什麼數表示?你能想到幾個?

  你是怎樣整到這些數的?(分數的基本性質)

  這些分數大小相等有什麼不同呢?

  ③0.4=0.40=0.400=0.4000

  這些數是這樣想到什麼呢?

  小數的基本性質

  這些數大小相等,完全一樣嗎?精確程度不一樣。

  ④40%

  ⑤分數的基本性質與小數的基本性質有沒有聯絡呢?

  ⑵2還可以用什麼數來表示呢?

  …… 200% 2.0 2.00 ……

  三、練習

  1.在直線下面的□裡填整數或小數,上面的□裡填分數。

  2.填空

  (1)自然數中最小的三位數是( ),最大的兩位數是( )。

  (2)0.8的計數單位是( ),它由( )個這樣的計數單位組成的,將它改寫成以千分之一為單位的數是( )。

  (3)的分數單位是( ),它裡面有( )個這樣的單位,至少再添( )個這樣的分數單位,它就成了假分數。

  (4)中國人口數是1295330000人,它是一個()位數,最高位是( ),它是由()個十億()個億()個千萬()個百萬()個十萬()個萬組成,這個數約是( )億。

  (5)把5米長的鐵絲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這要鐵絲的( ),每份長( )

  米。

  3.判斷

  (1)負數都比0小。 ( )

  (2)自然數中沒有最大的,也沒有最小的。 ( )

  (3)比45大,比49小的整數只有三個,比0.5大,比0.9小的小數也只有三個。 ( )

  (4)一袋白糖重50%千克,吃掉千克,還剩0.3千克。 ( )

  4. 把下面的數填在適當的括號裡。

  1.78 -15.7 234096%

  (1)冰城哈爾濱,一月份的平均氣溫是( )℃

  (2)六(2)班()的同學喜歡運動。

  (3)李老師身高( )m

  (4)某市今年參加馬拉松比賽的人數是()人

  (5)調查表明我國農村家庭電視機擁有率高達( )

  四、拓展

  88515995 你能從不同的角度介紹這個數嗎?

  五、總結

  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主要整理了有關數的哪些知識

複習教學設計7

  【教材簡析】

  本節課是立體圖形體積的集中整理和複習。教材中的第三個紅點透過回顧立體圖形的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溝通立體圖形之間的聯絡,第四個紅點藉助解決實際問題(製作水桶),複習解決問題的策略與方法。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再現梳理舊知,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進一步掌握四種立體圖形的體積公式及推導過程。

  2、讓學生獨立地經歷“問題-想象-選擇-計算-問題解決”的流程培養學生主動整理知識的意識,注重讓學生學會自己複習的方法。

  3、促進認知策略發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透過製作魚缸,複習解決問題的策略與方法,體會“立體-平面-立體”的知識運用過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再現知識

  師:同學們,小魚要換新家了,你們能幫它選一選嗎?(出示各種魚缸)

  學生自由選擇魚缸

  【設計意圖】為了激發學生的複習興趣,引導學生在熟悉情境中複習,所以本課以“為小魚選擇合適的家”為主線,創設了“魚缸”這一現實情境,將體積的相關知識都融入這個情境之中,把數學問題生活化,生活問題數學化,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進行舊知的回顧整理,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進行知識網路的建構,達到綜合運用,整體提高的目的。

  師:看到這個魚缸,你想到了那些數學知識?

  師適時貼出四種立體圖形。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對這些立體圖形的體積進行整理和複習。(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開門見山引入課題,學生目標明確,直接找到切入點。

  二、梳理歸網,主體內化

  1、回顧梳理

  師:還記得這些立體圖形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嗎?在小組內互相說一說推導過程,找一找他們之間有什麼聯絡?並把你們發現的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課件出示:溫馨提示:

  (1)交流這四個立體圖形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2)觀察前三個立體圖形的體積公式,你發現了什麼?並把你的發現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3)彙報時可以小組選代表彙報,也可以小組四人一起彙報。

  生交流,師巡視

  師:哪個小組願意帶領大家一起彙報推導過程及發現。可以派一名代表上來交流,也可以發揮集體的力量一起上來,每人說一種圖形。

  同學們,咱們還有任務,邊聽邊在腦海中再現這個過程,聽完後,請用手勢進行判斷。一會兒,咱們評評哪位表述的最清楚?我說明白了嗎?

  請學生上臺彙報。

  針對學生的表述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

  【設計意圖】小組合作,尋找發現,引導學生找出這些零散知識之間的聯絡。複習課的目的是查漏補缺,由學生自主回憶知識,教師可以很好的洞察學生知識結構中的斷點和薄弱環節。這樣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師:看得出來。咱們同學的基礎知識掌握的真是紮實,評一評,哪位同學或哪組表述的最清楚?

  學生闡述自己的觀點。

  根據學生的評論進行獎勵。

  師:我們來看溫馨提示二,你有什麼新的發現?

  生:他們的體積都可以用底面積乘高計算。

  師:你的眼睛真亮。這些立體圖形本身有什麼特點?

  生:上下兩個底面都是完全一樣的面。

  師:你也有一雙敏銳的眼睛,其實,具有這樣特點的圖形還有許多,(課件出示)三稜柱、四、五,……,根據剛才的發現推測,他們的體積怎樣計算?

  師:你們和科學家一樣聰明。所有稜柱體的體積都可以用底面積乘高計算。今天咱們只是初步瞭解,進入中學後會具體學習。

  【設計意圖】從學生認知規律來看,知識的學習必須經歷習德、鞏固、遷移與運用幾個階段,而複習則是後兩個階段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由三個立體圖形的特點拓展到所有稜柱體的特點,再由這三個立體圖形體積的計算方法,遷移到稜柱體的體積計算方法。以本節課的內容為平臺為學生呈現出一個更廣闊的視野。

  2、引導建構

  師:請同學們看黑板,立體圖形的體積這一部分的知識現在一目瞭然了,結合剛才的過程,想想,你們以後在複習的時候可以怎麼辦?

  師:結合學生的整理進行梳理。可以先在頭腦中再現相關的知識點,並將知識點進行進行整理、梳理、歸類,就可以將零亂、無序的知識形成一個知識串,以後我們再來回憶的時候就會形成一串知識。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經歷建構的過程,學會建構的方法,在頭腦中形成知識串,促進學生的後續發展。

  3、綜合應用,掌握策略。

  1、師:同學們,假如你是生產商,怎樣選擇下面的材料製作一個魚缸?有幾種方案?

  溫馨提示:

  (1)仔細觀察你手中的圖片,選擇合適的圖片製作魚缸。

  (2)小組內交流解決方案及各自的思考過程。

  2、學生小組內進行,教師巡視。

  3、小組內彙報:說說你們是怎樣製作的?

  結合學生的彙報,概括出學生經歷的“問題-想象-選擇-計算-問題解決”的流程。

  4、同學們,透過這道題,你體會到解決此類問題的一般方法是什麼?

  【設計意圖】教師要勇敢的退,讓學生先說話,把問題交給學生,讓學生積極動腦思考,這樣既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體驗“立體-平面-立體”的知識應用過程。

  三、實際應用,整體提高

  1.開放題

  出示右圖:

  提問:看到這個資訊,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學生自由提問題、自主解決。

  師:出示圓柱體魚缸。將正方體魚缸注滿水,倒入圓柱體中,請你算出圓柱體內水的高度。如下圖

複習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能夠根據已知的資訊,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掌握解題方法。

  2、透過複習,提高學生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透過複習,對已知資訊能夠進行正確處理,能夠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1、在複習的過程中,注重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會根據具體的問題提出相應得解決辦法。

  2、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進一步訓練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設計:

  一、情境創設

  激趣談話:

  同學們,你們有誰去過科技館?門票是多少錢呢?

  春遊的時候我們打算去參觀科技館。我想請你們算算有關門票的問題,行不行?

  二、鞏固探究

  1、第6題:誰來把題目讀一讀?這道題中都告訴了我們什麼資訊?

  2、剛才同學們幫老師解決了買門票的問題,還請同學們幫老師解決一個買書的問題。讀題,解決。

  3、同學們,在前段時間,我校組織了一次“愛心助學”活動,為貧困山區的小夥伴捐款,你捐了什麼?現在老師這有一道關於三年級學生捐款的資訊。

  出示第10題,自己讀一讀題,看一看從題中你知道了什麼資訊?

  自己解答,全班交流訂正,說出是怎麼解的,先求什麼?再求什麼?

  1、下面,我們一起到商店去購物好不好?

  引導學生看圖第15頁,說一說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

  根據題中所提的“能買幾個杯子”這個問題,你能根據圖中的資訊,編一道應用題嗎?

  先自己想一想,然後在小組內互相說一說。

  如果商店裡的這些商品讓你自己選擇,100元錢想買什麼東西?能買什麼?

  交流,糾正。

  5、剛才我們解決的實際問題都是和“錢”有關的,同學們解答的都比較好。下面我們來解決關於交通工具的實際問題,能做得更好嗎?

  交流,解答,糾正。

  6、解決完了汽車的問題,我們來看火車的問題。

  出示第8題,這道題你知道了什麼已知條件?所求問題時什麼?

  要求火車平均每小時行多少千米,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

  三、拓展實踐

  總結:在這節課中,我們複習了什麼知識?要注意什麼問題?

  四、作業:

  作業本上的作業。

  教學反思:

複習教學設計9

  一、複習,創設情境匯入

  1.複習所有的聲母,先認讀卡片上的聲母,再背一背。

  2.創設情境匯入:小朋友們表現得真棒!為了獎勵大家,陳老師決定帶大家去一個好玩的地方,(.課件出示動物園門口的圖片)看! 我們來到了什麼地方?

  二、我會連

  1.匯入:是誰在歡迎我們的到來啊?(出示連線圖)猜一猜(海豚)。

  2.你怎麼知道是海豚的啊?學生各抒己見。

  3.是的,只要我們把所有的聲母按順序連起來,海豚就出現了。

  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4.在實物投影中校對。

  三、我會擺

  1.匯入:你看! 海豚正跳著歡快的舞蹈歡迎我們呢! (出示海豚擺出的類似聲母的圖片)我們一起來認一認。

  2.小組合作:

  (1)匯入:海豚用身體擺出聲母的形狀,你還能用其他的東西擺出聲母的形狀嗎?

  (2)小組合作:先商量分工,誰是組長、彙報員、記錄員,再開始合作。

  (3)各小組彙報。

  四、我會想

  1.匯入:海豚有“海中智多星”之稱,許多科學家們認為海豚是地球上最聰明的動物之一,你想與這麼聰明可愛的海豚交朋友嗎?

  2.示範:海豚姐姐,你好,歡迎你到我們班來,我想和你交朋友。我是陳老師,我姓陳。我的姓裡的聲母ch和你身上的ch是一樣的,很高興認識你。

  3.小組合作:以小組的形式找自己姓裡的聲母。輪流說,空下的同學當裁判,說對的獎一顆小紅星。教師巡查。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大家一起見到了海豚,透過大家的介紹,海豚對我們有了一定的瞭解,接下來它會帶我們去哪裡,去幹什麼呢?我們下節課再繼續。

複習教學設計10

  新課標對常見酸鹼的要求和過去大綱相比,有了很大的調整。從內容要求來看,該部分內容的學習要求整體降低了。《課程標準》對本部分內容的要求是:

  1.知道常見酸鹼的主要性質和用途,認識酸鹼的腐蝕性;

  2.會用酸鹼指示劑和pH試紙檢驗溶液的酸鹼性;

  3.知道酸鹼性對生命活動和農作物生長的影響。

  根據上述要求,結合近年中考要求可知:上述三個方面的要求都是中考的重點要求。因此,複習教學時,如何有效地根據這些內容標準,有效實施教學,是本人教學設計必須關注的重點。

  從《課程標準》要求的三點內容來看,前面兩點是重點,而且考試要求相對高一些;後面一點內容通常以選擇或填空的形式出來,突出學生明確化學與生產、生活等的關係。於是本人的教學設計又重點關注在前面兩點上。

  如何有效實施教學,從而使學生掌握前面兩點內容呢?這是本人教學設計必須重點考慮的問題。設計時,我認為重點要突出酸鹼性質的複習與歸納之上。又由於中和反應是新教材突出的一個方面,它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因此,教學設計時,必須充分強調中和反應這一內容。

  我們知道,複習教學要實現三個方面的功能:一要使學生對相關知識清晰化;二要透過複習,使相關知識系統化和網路化,最佳化學生的認知結構;三要培養和發展學生應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課程標準》的知識要求和複習教學的功能,筆者透過認真思考,決定採用如下的思路進行教學設計:

  一、注重設定問題情景,將裸露的化學主幹知識情景化。即採用合適的情景“包裝”要複習的知識,讓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學習研究常見酸鹼的性質,並進行歸納;然後再將酸鹼的知識應用到新的問題情景中,去分析解決問題,實現酸鹼性質的遷移應用。

  二、透過“問題(情景)——知識歸納(總結)——遷移應用”的教學流程,實現複習教學的三個方面的功能。

  三、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引導、組織等作用,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透過問題討論、方案設計、表達交流,落實過程與方法目標的教育,同時透過問題解決,讓學生獲取成功的體驗,體驗化學知識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中的作用,培養學習化學的情感等。

  根據這樣的設計思路,本人在蒐集有關教學素材的基礎上,採用以下的素材和流程進行教學:

  第一:呈現有關水汙染的圖片,讓學生感知環境汙染的問題及其危害。然後呈現有關環保部門將實驗室廢水納入環境監管的新聞背景,讓學生感知實驗室廢水也必須進行處理後方排放,從而體驗到保護環境必須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

  第二:透過呈現學生進行酸鹼檢驗(用酚酞)的實驗情景,讓學生明確酸鹼與指示劑作用的性質以及中和反應等相關問題,同時明確酸鹼廢水的危害等。進一步鞏固酸鹼的性質和酸性、鹼性廢水的處理方法。

  第三:改變問題情景,要求學生在不限定試劑的情況下,選擇合適的試劑、設計合適的方案,進行酸鹼(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檢驗。不僅鞏固實驗設計方案的要求,而且透過交流與探討,歸納總結酸、鹼的有關性質,形成系統化、網路化的知識結構。

  第四:根據酸鹼之間的相關性質,突出中和反應原理。為使學生明確中和反應的原理和有關應用,設計了與此內容相關的問題,促使學生體驗中和反應在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的應用。

  第五:基於上述設計,在學生明確酸鹼性質的基礎上,設計一個關於食鹽和純鹼的鑑別問題,突出酸鹼性質在鹽鑑別中的應用(有關教學設計見附件)。

  透過本節課的教學,本人和同行們一致認為,本節教學基本達到預期的目的,很好的實現教學設計的要求。大家認為,本節教學及其設計較好的符合複習教學要求和新課標課堂教學要求。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的“新”上:

  一、內容處理“新”:本課教學不是僅為複習酸鹼的性質而複習,不再簡單的列舉酸、鹼的幾條性質,而是將有關的知識置於具體的問題情 景之中,將“裸露”的化學主幹知識進行包裝,將知識置於具體的問題情景之中。

  二、教學模式“新”:本課教學打破過去複習慣用的方式——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逐一回顧酸、鹼的主要性質,而是呈現問題,在問題中隱含相關知識;同時教學注重“斂、散”結合——設定開放性問題,讓學生充分的思考與討論,再討論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出相關的性質;並將有關的性質遷移到新的問題情景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學習方式“新”:知識的複習歸納,不是透過逐一回顧而得到的,而是讓學生透過問題的解決,體驗、歸納、總結相關的化學知識(酸鹼的性質)。這種教學很好的引導學生改變學習方式,注重學生的體驗、思考、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題作用和教師的組織、引導作用。

  由於本人第一次實踐新課程、首次接觸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中考複習教學,儘管在教學設計和實施上作了努力的嘗試,並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認真反思自己的教學,本人認為至少存在以下兩個方面的不足:

  一是教學關注“預設”還是“生成”的問題。由於教學課時緊、內容豐富,因此教學過程中,更多的關注教學任務的執行與完成,即關注“預設”的目標。而對於課堂中“生成”性的目標、內容,則挖掘不夠。這是本節教學的最大不足。

  二是如何有效處理學生活動與提高教學效益的問題。本節教學設計和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雖然已經注意到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問題。但是,由於教學理念還沒有完全轉化,還未能完全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在學生活動的設計上,過於關注活動的頻度,而沒有充分關注學生活動的效度問題,從而影響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透過本節研討課的教學,本人深深體會到:認真學習課程標準理念、把握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學要求,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只有用“心”去研究、體會、感悟,才能符合提高複習教學質量。

複習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小數除法的計算法則,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除法的計算。

  2、會用“四捨五入”取商的近似值。

  3、會根據實際情況,正確採用“進一法”和“去尾法”取近似數。

  4、培養學生分類學習和分析綜合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知識的歸類與整理,知識的綜合運用。

  教學準備:PPT

  教學過程:

  一、整理本單元學習的基本內容

  四人為小組交流上節課的作業:第二單元知識整理

  全班交流。根據學生回答,出示知識圖。

  二、分類練習

  1、複習小數除的計算方法。

  (1)觀察兩列算式,有什麼異同點?

  43.5÷2928.6÷1.1

  18.9÷2720.04÷0.24

  1.35÷153.6÷1.08

  (2)獨立完成,做完後想一想你是怎麼想?

  (3)讓學生說說是怎麼做的,要注意什麼。

  (4)總結:①小數除法中,都是將除數轉化成整數來計算。商的小數點要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②在計算過程中要做到:看清除數有幾位小數需要擴大幾倍,被除數也要擴大相同的倍數,位數不夠,用0補足。

  2、複習迴圈小數。

  (1)觀察最後一題的商,你發現了什麼?

  除了迴圈小數,我們還學了哪幾種小數?怎麼樣的小數是有限小數、無限小數和迴圈小數?你能舉個例子嗎?

  (2)算一算,這些版式的商分別是什麼小數?如果是迴圈小數,請用簡便記法表示。

  5.7÷97÷86.64÷3.3

  (3)把下列迴圈小數用簡便記法表示,再按要求取近似值。

  1.02929…=()≈()0.018383…=()≈()

  0.33333…=()≈()9.675675…=()≈()

  3、複習用計算器求商和探索規律。

  (1)用計算器計算:

  48÷2.37.09÷0.52(保留一位小數)

  1.3÷0.036.509÷0.27(精確到0.01)

  45.5÷3826.37÷3.1(精確到千分位)

  (2)用計算器探索規律:

  24÷8=

  2244÷68=

  222444÷668=

  22224444÷6668=

  ()÷()=()

  說說找到了什麼規律。

  4、複習用小數除法解決問題。

  (1)書36頁第2題。

  (2)練習七第4題。

  先讀題,獨立解題。

  全班彙報流,說一說每一步表示什麼意思。

  5、拓展:練習七第6題。

  三、課堂小結。

  透過複習,我們不僅可以把所學知識透過他們之間的內在聯絡結合起來,達到熟練掌握的目的,而且可以獲得溫故知新的效果。

  四、作業:練習七第1、2、3、5題。

複習教學設計12

  P26頁第1-4題,第6題,完成練習七1、2、6題。

  複習目標:

  1、透過複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並能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理解整數運算定律同樣適用於分數,並能應用這些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理解倒數的意義並掌握求倒數的方法。

  2、進一步提高學生計算分數乘法的熟練程度和靈活進行計算的能力。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整理歸類意識。

  複習重點:

  複習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

  複習難點:

  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複習過程:

  一、複習分數乘法的意義

  1.啟發學生回憶整數乘法的意義:5個12是多少?怎樣列式。

  2.啟發學生回憶本單元學過的分數乘法的意義:

  8/15×5,5個8/15的和,

  8/15+8/15+8/15+8/15+8/15=8/15×5

  3.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就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4.以上幾道題都是分數乘整數,想想,分數乘整數的意義同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嗎?能說說分數乘整數表示的意義是什麼嗎?

  口算75×=×=×=36×=

  以上幾道題有的是整數乘分數,有的是分數乘分數,都可以看成是一個數乘分數,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是什麼?分別說出以上幾道題的意義

  二、複習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

  4、P26第1題。

  板書:

  讓學生看教材第26頁的第1題,問:為了計算簡便,在分數乘法中應該先做什麼?(先約分,再做乘法)在本題中,都有一個因數是整數,約分的時候要注意什麼?(整數與分數的分母約分)

  三、複習分數乘法混合運算及簡算

  問:我們學過哪些乘法定律?它們在分數乘法中適用嗎?然後獨立完成第26頁第2題,練習七第1、4題,再請個別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做的,著重說說在進行簡便運算時運用了什麼定律。

  5、P27頁第4題。

  6、複習倒數:整理和複習第6題。什麼是倒數?怎樣求一個數的倒數?完成教材第26頁第4題及27頁第7題。

  四、練習

  1、口算,完成練習七第1題。

  2、完成練習七第2題、第6題。

  五、作業

  課後作業:必做作業本P13/1、2、3、

  選做作業本P13/4、

  回家作業:必做課時特訓P26-P27/1、2、3、

  選做課時特訓P27/4、5、思維拓展

  板書設計

  整理和複習(一)

  分數乘以整數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

  一個數乘以分數

  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複習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能辨析比喻、排比、設問、反問、誇張、擬人這六種修辭手法。

  2、能夠熟練地運用比喻、擬人、誇張、和反問仿寫、改寫句子。

  3、能夠運用修辭手法自己寫句子。

  教學過程:

  一、說說常見的修辭手法。

  說說什麼是比喻、排比、設問、反問、誇張和擬人。

  (指名生回答,師板書,引出本課複習內容——修辭手法)

  二、總結:

  (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體的、淺顯、熟悉的事物或情境來另一種抽象的、深奧、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種修辭方法。

  (2)排比:把內容相關、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的幾個(一般要三個或三個以上)短語或句子連用的方法。

  (3)誇張:對事物的形象、特徵、作用、程度等作擴大或縮小描繪的一種修辭方法。

  (4)設問:為了突出所說的內容,把它用問話的形式表示出來。(自問自答)

  (5)反問:是用疑問的形式來表達確定的意思。

  (6)擬人:把物當人來寫。

  二、比喻句的辨析

  練習一:請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辭手法:

  1、急忙開啟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 )

  2、在書法家的筆下,它們更能生髮出無窮無盡的變化,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滑如凝脂。( )

  3、為什麼中華民族成為擁有詩歌傳統的民族呢?因為這些美麗而富有魅力的文字。( )

  4、還有什麼別的話比這句最簡單的話更能表達我此時的全部感情呢?( )

  5、團團如果跌一跤,幾個舉重運動員都扶不動他,只能用起重機吊起來。( )

  6、風兒輕唱著歌,喚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

  7、“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摩著你。( )

  讓學生說說修辭手法複習時要達到什麼要求,師總結出示教學目標

  練習二: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的是( )句。

  A、像您這樣的高個兒幹不了這重活兒……

  B、小麗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

  C、皮鞋匠靜靜地聽著。他好像面對著大海……

  D、獵人微笑著說:“在大森林裡,你不能像個客人,得像個主人……”

  E、小珍珠鳥好肥,整個身子好像一個蓬鬆的球兒。

  說說為什麼只有F句是比喻句?

  小結:怎樣識別“像”字句是否是比喻句呢?這就要看句子是否同時具備了以下兩個條件:一是“像”字前後要有兩個不同類的事物;二是這兩個事物要有相似點。如果同時具備了這兩個條件,那就是比喻句;否則,那就不是比喻句。

  三、識別比喻句和擬人句

  練習三:判斷下列句子使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A、每條嶺都那麼溫柔。( )

  B、每條嶺都像慈母那樣的溫柔。( )

  C、興安嶺多麼像少女那樣會打扮自己呀! ( )

  D、興安嶺多麼會打扮自己呀!( )

  學生說說判斷的理由。

  師總結:要區分比喻和擬人首先要弄清楚兩者的特點和區別:

  1、比喻句,就是利用事物的相似性打比方。比基本結構為三部分:本體、比喻詞、喻體。

  2、擬人是指把非人類的東西加以人格化,有三個特點:所寫事物必須具有人的特點;不能出現比喻詞;不能出現表示人物的詞語。一定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當作人來寫,是否給它賦予了人的行為、表情、動作、思維等。

  練習四:

  1、把下列句子補充成比喻句。

  ①紅得透亮的柿子,像( )。

  ②刺蝟渾身長滿了像( )的硬刺。

  2、把下列句子改成擬人句。

  ①天上的星星在閃爍。

  ②小鳥在林間鳴叫。

  ③頑皮的雨滴像調皮的男孩在雨傘上盡情的跳舞。

  ④海棠果像個有禮貌孩子衝著我點頭微笑。

  比喻略去了比喻詞和喻體,就成了擬人。

  練習五:寫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辭手法。

  A海自己醒了,喘著氣,轉側著,打著呵欠,伸著懶腰,抹著眼睛。( )

  B走進這麼大這麼美的草塘,猶如置身於大海之中。浪花翠綠翠綠的,綠得發光,綠得鮮亮,綠得令人陶醉。疊疊的浪花歡笑著,翻滾著,一層趕著一層湧向遠方。這怎麼不使人感到親切,舒服呢?( )

  練習六:按要求寫句子。

  (1)災區的群眾不能忘記那一雙雙來自各地的援助之手。(改成反問句)

  (2)寒風吹到臉上很痛。(改為誇張句)

  (3)煙臺的海,是一幅畫,是一道廣闊的背景,是一座壯麗的舞臺。

  仿寫: 。

  (4)我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是最可愛的人。(改為設問句)

  練習七:以“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來到了公園裡”為開頭寫一段話,用上至少3種以上的修辭手法。

複習教學設計14

  教學內容

  教科書P86~P87頁《整理與複習(二)》。

  教學目標

  1、透過對兩位數加減兩位數、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的整理讓學生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

  2、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算理,熟練的掌握100以內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你學到了什麼?

  1、看圖說一說

  (1)小熊舉的是什麼型別的題?25+2125+27

  (兩位數加兩位數)

  我們在做題時應注意什麼?說一說計算過程。

  (2)小猴舉的是什麼型別的題?65-2265-29

  我們在做題時應注意什麼?說一說計算過程。

  2、統計問題和條形統計圖。

  這一週以什麼天氣為主,適合幹什麼?

  3、購物中的數學問題,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的內容。

  你能提出哪些問題?怎樣計算。

  (1)買羽毛球拍和排球用多少元,找回多少元?

  15+12=27(元)30元5角–27元=3元5角

  (2)買足球和乒乓球拍還差多少錢?

  30+10=40(元)40元-30元5角=9元5角

  (3)籃球、足球和排球一共要用多少錢?

  50+30+15=95(元)

  二、我們的成長足跡。

  (1)請同學們找出自己最滿意的一次數學作業,介紹給同伴,說明理由。

  (2)找最有趣的一道數學題講給同伴聽,說一說自己的解答過程。

  (3)說一說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堂數學課,把這堂課的主要收穫用文字或圖畫的方式記錄下來。

  (4)把以上提到的作業、有趣的數學題和印象最深的課堂記錄裝入“個人成長記錄袋”中。

  三、課堂作業。計算下面各題:

  59+827+2599-3831-24

  63-938+4650-2377+23

  88-5543-3412+963+36

  四、數學遊戲:

  在小組中進行,每人轉三次轉盤,按錢數三次購物,最後看誰購的物品總錢數多誰贏。

  五、實踐活動:

  圖中每個格子代表一個塑膠袋,每天記錄塗色。在做題的同時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的教育。

複習教學設計15

  把強化“高考意識”融合在化學複習教學過程之中強化“高考意識”有著重要的意義:對於教師來說,有利於在複習教學中緊緊把握住學科複習的範圍、深度和重難點,根據高考要求,按識記、理解、分析、應用和綜合各個不同層次的知、能要求組織複習活動,提高備考的質量;對於學生來說,能增強迎考的緊迫感,激發備考的信心和鬥志,根據高考的要求從知識、能力和熟悉高考題型題量、提高做題速度等方面,做好適應性的準備,[高中化學]把強化“高考意識”融合在化學複習教學過程。

  那麼,怎樣強化“高考意識”、並使其貫穿於化學複習過程的始終呢?歸納起來,我們的做法是發揮瞭如下“五個作用”。

  一、發揮“考綱”要求的主線作用

  《考綱》是高考命題的依據,強化“高考意識”理所當然地應當使“考綱”成為教師組織學生複習的主線。由於“考試說明”僅是很簡要的目錄式提綱,為使學生對高考要求的領會明確具體,我們在開始系統複習之前,就把“考試說明”各個專案化解、組編成六個專題,每個專題又劃分成若干單元,形成了《中學化學複習知識體系表解》發給學生,化學論文《[高中化學]把強化“高考意識”融合在化學複習教學過程》。這份“表解”實際上成了教師進行復習教學的提綱;複習進行到哪裡,學生就閱讀到哪裡,從中一目瞭然地明確哪些知識點是必考內容,哪些是考查重點,各考查點之間有何內在聯絡,使學生在整個複習過程中,頭腦裡有“考綱”這根“弦”,發揮了它在高考複習中的主線作用。

  二、發揮歷屆高考題的示範作用

  高考題是高考要求的具體體現,它既反映了高考的範圍、重點,又展示了題型、特點,成了複習教學的“無形指揮棒”。縱觀近年來全國的化學高考題一直保持了相當強的連續性,所以,讓學生以它們為範例,把握來年高考的尺度,這對於強化“高考意識”十分必要。如何發揮歷屆高考題的示範作用呢?我們從以下三方面佈局:

  首先,把近五年高考題收集起來,按中學化學知識的“六大塊”--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又細分“物質結構與元素週期律”、“化學反應速度與化學平衡”、“電解質溶液”三部分)、元素的單質及其化合物、化學計算和化學實驗,組編成八組“高考題專題彙編”,印製出來,複習進行到哪個專題就將與之相關的“高考題彙編”同步發給學生,進行配套訓練。

  其次,我們經常選用歷屆化學高考題中的典型題目作為課堂複習教學的例題,引導學生分析,使學生經常將複習化學基本知識與解答高考題掛起勾來,真正做到複習“雙基”著眼高考要求。尤其是近幾年全國化學高考題採用了若干知識遷移能力的考題,所考的知識有的是教學大綱和教材未涉及的內容,學生只能在考試過程中透過閱讀題目的文字,例如1991年高考題中有關第1000萬種化合物結構式、分子式和同分異構體的推理,就是這類頗具難度的題目。我們在複習中,結合有關知識點,以這樣的

【複習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