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設計> 《背影》教案設計

《背影》教案設計

《背影》教案設計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背影》教案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背影》教案設計1

  師:大家都喜歡唱歌吧?

  生:喜歡!

  師:有一首歌很美很美,不知同學們聽過沒有?它就是著名的歌唱家閆維文演唱的《母親》,請同學們欣賞並體會歌中流露出的母愛……(播放此MTV)

  生:(欣賞體會)

  師:歌曲聽完了,那位同學能談談你的感受。

  生A:聽完這首《母親》,我深深體會到了母愛,尤其是那句“你躺在那病床上,有人她掉眼淚……”我很感動,因為我就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因此,我認為母愛是無私的、是偉大的。(還有幾位同學也要說)

  師:是的,母愛是偉大而神聖的,千百年來哺育著一代代人幸福地成長。與母愛相比,父愛卻往往被忽視,也許是因為父親平時都比較嚴肅的緣故吧?其時,父愛也同樣偉大。下面,我們就來學習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寫的一篇歌頌父愛的文章《背影》,來共同體會這人間至情。(板書課題)

  讀

  師:請同學們聽老師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情感,聽後,對老師的朗讀情況給予評價。(配樂朗讀課文,播放音樂)

  (學生欣賞課文,入情入境)

  師:課文聽完了,哪位同學能對老師剛才的朗讀情況給予評價。

  生B:我來說,則才老師讀的很好,有感情,很投入,聲音也很好聽。

  生C:但是老師,有一個字您讀的不對,文章的最後一段中的“舉箸提筆,諸多不便”的“諸”,您讀成了四聲,應該是一聲。

  師:謝謝二位同學對老師的幫助,老師讀文時,你們剛才聽得很認真。相信,這節課你們一定會表現得十分優秀!接下來請自由朗讀課文。注意把握情感及語速、語調。

  (生自由朗讀,師巡視指導)

  師:請幾位同學來讀讀課文。

  (生D讀1-5自然段)

  師:讀得真不錯,感情很飽滿。

  (生E讀6自然段)

  師:語速、語調掌握的很好,很有感情,同學們看看他讀的有沒有美中不足的地方?

  生D:他讀錯了一個字,應該是橘子(jú)。

  生F:他讀的聲音小。

  師:(笑)是這樣嗎?你給同學們讀讀吧!(生F朗讀課文,生鼓掌)

  師:讀得好!朗讀不僅要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還應該聲音宏亮,注意抑揚頓挫,請同學們齊讀第7段。

  (生齊讀第7段,讀後生自覺地鼓掌)

  師:(鼓掌)讀得太棒了,連老師都被感動了!

  悟

  師:課文讀完了,下面我們看一看本文寫了一件什麼事?抒了什麼情?(播放課件)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生默讀、思考、自言自語)

  生G:本文寫了父親為“我”送行,並給“我”買橘子。“我”很受感動,令“我”終身難忘這件事。

  師:很好,誰還能說一說作者抒發了怎樣的感情?

  生A:抒發了父親對兒子的疼愛之情。

  生D:抒發了父親對兒子的疼愛及兒子對父愛的感念之情。

  師:說得很準確。大家看看作者是按著什麼思路完成本文的?也就是幾寫背影呢?(師播放問題:1.著重寫的是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看見的背影?2.文章(2-5)段寫了什麼?起什麼作用。)小組成員可以共同完成。

  (生以四人為一組共同探討。時而竊竊私語,時而大聲爭論。師巡視指導,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

  師:我們先討論到這裡。哪個小組先發表自己的見解呢?

  生H:本文四寫背影,分別是開篇點題:過鐵道買橘子刻畫背影:父子分手,惜別背影:文章結尾照應開頭,照應背影!

  生J:那還不如說1.點出背影。2.刻畫背影。3.惜別背影。4.照應背影。

  師:說得都很準確,但哪位同學說的更精確些?

  生:第二位同學!(齊答)

  (師板書,四寫背影)

  師:讓我們看下一個問題,本文著重寫的是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看見的背影?

  生J:是在車站看見父親爬月臺買橘子時的“背影”。

  師:對,也就是“望父買橘”的背影,下面我們看第二題:文章(2-5)段寫的是什麼內容?在文章裡起什麼作用?誰願意回答?

  生K:(2-5)段寫的是事情的經過,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生G:我認為2-5段是事情經過,但作用應該是為下文引出背影作鋪墊。

  師:說得很好,還有哪位同學能夠補充?

  生D:還有,讀了(2-5)段,我感到一種悲涼、慘淡的氣氛。

  師:對,所以說文中的(2-5)段的作用是:為引出背影作鋪墊,把背影置於特定的環境中,為全文定下感情基調,使整篇文章流露出一絲淡淡的哀愁。

  師:我們來重點分析“望父買橘”的背影。同學們,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或角度來刻畫“望父買橘”這個背影的?請討論、回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研討)

  師:看到大家安靜、整齊的樣子,老師就明白了,你們討論好了,哪組先發表意見呢?

  生L:(搶先站起來)我們先說,我們的意見是分別從外貌、動作及側面烘托這幾個角度來刻畫的。

  師:很有見解,那你能說說是哪些語句體現出來的?

  生L:描寫外貌的語句有:“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描寫動作的語句有:“蹣跚地走,慢慢探身下去,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體現側面烘托的地方是:“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用眼淚烘托這個感人的背影。

  師:你剛才的回答很具體,請坐,大家同意嗎?(生鼓掌表示同意)

  師:同學們請再看“望父買橘”的內容,父親的外貌,一身布衣,而我是紫毛大衣,這說明什麼?

  生L:說明父親自己什麼都捨不得,對兒子卻什麼都捨得,父愛是無私的。

  師:是的,在家庭生活中,你們有沒有類似的父愛呢?

  生K:我就得到過,我的爸爸是工薪階層,工資並不高,平時過日子很仔細,甚至有點小氣。但是對我卻很大方,我喜歡“李寧”牌的運動鞋,他就給我買了一雙,可他卻穿著地攤上買的處理品,我很感激我的父親,我一定會報答他的。

  生M:我也有過類似的經歷,我從前不理解他,但是現在我明白了,父親是偉大的。

  師:聽了同學們的訴說,我也很感動,讓我們繼續看課文,去體味父子之情。請同學們找出父親過鐵道,買橘子的動作中,關鍵的詞語。

  生C:蹣跚地走、攀、縮、微傾,這幾個詞語我認為很關鍵。

  師:我同意你的意見,能說說你的感受是什麼?

  生C:父親的愛子之心是那麼強烈,這樣的父愛催人淚下。

  師:說的太好了,所以此時文中的“我”看到這一幕時流下了悔恨、感激、慚愧的淚,因為自己的不懂事和自作聰明。用淚水烘托這個感人的背影(板書)。現在請同學們在文中找一下“我”的不懂事和自作聰明。(生看課文,時而小聲討論)

  生J:第5段中,當父親講價錢時,我總覺得他說話不大漂亮,還自己插嘴,還有本段中當父親讓茶房好好照應我時,我心裡暗笑他的迂。

  師:很好!剛才我們分析的這個背影是全文故事情節中的重中之重,是全文的主腦,可以說,文中描寫的這個背影是“我”終身難忘的一幅父子告別圖,正如電影畫面裡的慢鏡頭:影愈淡而情愈濃,人愈遠而心愈近。所以這個背影刻畫的很細緻,屬詳寫。可見,詳略的原則是為了突出重點。請同學們滿懷深情地朗讀“望父買橘”的文字。(生有感情地朗讀)

  師:這篇散文的感人之處還體現在樸實無華,卻飽含深情的語言上,請同學們找出課文中父親送兒子上車過程中說的四句話,體會特點及句中飽含的深情。我們可以合作完成。(生分組討論,交換意見,老師指導)

  師:現在哪個小組來回答?

  生C:老師,我們組共同討論的結果是有這樣四句,第一句是“不要緊,他們去不好。”第二句“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第三句是“我走了,到那來信。”第四句是“進去吧,裡面沒人。

  師:看來,你們組剛才討論情況還是很優秀的,哪個小組的同學願意體會第一句話?

  生N:我們組!(有幾個組爭先恐後的站起來)

  師:(笑)好,最先起立的這位同學請回答。

  生N:父親怕我在路上有什麼閃失,所以決定親自送我,體現了父親對“我”的愛高於一切。

  師:最好說“我”在父親的心目中高於一切。嗯,很好!當時“我”家的情況是禍不單行,又加上生存的巨大壓力,父親應該急於謀事,可是為了“我”他卻堅持親自送行,可見父愛之偉大。

  生Q:老師,我們組來說第二句。

  師:可以。

  生Q:當時父親已經把送上車,可以走了,可是父親還覺得儘夠心意,於是要過鐵道為我買橘子,其實過鐵路學容易,父親也知道,但為了兒子,再苦也心甘,體現了父親的關懷無微不至。我也有過類似的經歷,所以我最能體會此時的父愛!(生鼓掌)

  師:太讓人感動了!你是一個懂事的孩子。

  生P:我說第三句,父親擔心我旅途安危,告訴我寫信給他,這樣他才能放心。

  生A:不是有句話說“兒行千里母擔憂,其實,父母都是一樣的。”

  師:是這樣的。

  生F:我們組說第四句。“進去吧,裡面沒人。”這句話是父親走了幾步之後又回頭說的。可見父親對兒子的依依不捨。“裡面沒人”說明父親又想到“我”的行李,可見父親什麼都為兒子著想。

  師:是的,這些話語樸實而簡潔,句子蘊含深深的愛子之情,這是一篇“平中見奇,樸中見巧”的散文藝術精品,和朱自清其它散文比較,像《春》、《荷塘月色》等,都是語言優美,富有詩情畫意的、寫景抒情的散文。除此處之外,文章中還有哪些語句能體現父愛?

  (生找出並體會)

  師:當然,文章之所以感人,還因為作者寫出了自己的感情,抓住最動情的一瞬間進行描寫,表達自己對父愛的突然感悟,從而引發讀者更深地感受生活。說到感受生活,我想起了一首歌,每當我聽到它時,便想起我的父親,為了全家的生活,他早出晚歸,飽嘗了生活的艱辛。現在我把它帶來了,(師播放崔京浩演唱的《父親》)

  師:誰能跟MTV一起唱,表達情感!?

  (師,生共唱《父親》課堂氣氛達到高潮)

  師:除了這首歌以外,其實以“父愛”為主題的作品還有很多,請同學們注意蒐集。在我們中國,孝敬父母,疼愛子女是美德。可是歷史在發展,人類在進步,我們祖國傳統的父母對兒女的愛,似乎有些“溺愛”,造成了中國孩子多多少少顯得“弱”一些,有這樣兩個故事,或許會給你一點啟示。

  (播放故事片斷,一個故事是說中國一個極普通的家庭,當孩子惹了禍回家時,母親憂愁地說:“孩子,你什麼時候才能長大,不讓媽媽這麼操心呢?”別一個故事,發生在美國,年輕的母親受了別人的欺負後在難過,才幾歲的兒子走了過去,對母親說:“媽媽,別難過了,誰欺負你了,我要保護你,等我長大了我會保護你的!”)

  師:你看了後有什麼感想呢?這兩種不同的父母之愛培養出來的孩子,你更欣賞哪一種?

  生:(齊答)第二種。

  生H:因為這樣的孩子將來才能適應21世紀人才競爭的形勢。

  生D:才能面臨“適者生存,強者發展”的考驗。

  (四)結:

  師:同學們,這篇散文的確使我們的心受到了很大的觸動,我們生活在愛的氛圍中,卻忽略了所得到的愛,直到有一天,你忽然發現,媽媽的眼角上爬上幾道魚尾紋,爸爸的青絲中增添了幾根白髮,才會發覺到我們對父母索取的太多太多,而給予的太少太少了。我們應該怎樣回報父母呢?難道僅僅做一個孝順的孩子嗎?不,不是的!我們還應該從提高自身素質做起,奮發圖強,努力向上,迎接新時代的挑戰,創造美好的未來!中國的孩子,堅強些!

《背影》教案設計2

  教學目標

  ① 知識和技能:整體感悟文章內容,體會父子情深,品味樸實、飽含深情的語言,從而提高學生語言感受的能力。

  ② 過程和方法:學習本文,閱讀方法上以朗讀訓練為重點;內容探究上, 以學生自學為主, 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

  ③ 情感態度價值觀:透過學習文章引導學生觀察父母的生活與情 感,主動為父母分憂解難。

  教學重點

  整體感知文章內容,體會樸實、飽含深情的語言,感悟作者由感情的聚焦點——背影所抒發的真摯親情。

  課前準備

  學生:強調文章預習,自讀文章,圈點生字詞。勾畫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難問題。

  教師:①準備文章的範讀。②製作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教學內容

  ① 整體感悟文章內容。② 深刻體會 那份父與子之間的情感。

  教學安排 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 匯入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文章和一般文章有一個很大的不同。一般文章要是寫人,往往寫人的神情和音容笑貌。這篇文章卻不是這樣。它只寫了人的一個背影。可是,這篇寫背影的文章自1925年寫成,一經發表,便立刻轟動了文壇。直到現在,一直備受讀者推崇。這是為什麼呢?它究竟好在什麼地方?今 天我們就一起學習這篇文章,領略它獨特的魅力。

  二 教學新課

  (一)檢查預習

  ① 檢查生字詞。

  A 給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注音:

  交卸 奔喪 狼藉 勾留 妥貼 躊躇 迂 柵欄 蹣跚 瑣屑

  ② 介紹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蘇人。現代散文家、學者。

  《背影》是記實散文,寫於1925年。作者曾說:“我寫《背影》,就因為文中所引的父親的來信那句話。當時讀了父親的信,真是淚如泉湧。我父親待我的許多好處,特別是《背影》裡所敘述的那一回,想起來跟眼前一般無二。我這篇文只是寫實,……”

  (二)感知文章內容

  ①教師配樂範讀文章,學生體驗作品的語感和情感。

  ②學生自由朗讀文章,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或跟多媒體讀)

  ③帶問題朗讀文章。 ( “讀”是學生接觸文章的開始,也是學生自主與文章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在這一部分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品味而不要流於形式。 )

  大螢幕投影出示問題組:(學生劃出有關語句。)

  A 文章中“父親”在給“我”送行過程中,為兒子做了哪些事?

  B 其中哪一件事最讓你感動?為什麼?

  C 試用一句話概括文章內容。

  (答案不必拘泥,不必完美無瑕,只為能培養學生讀書習慣、表達能力。 )

  (三)把握文章思路(投影填空)

  文章第一句話,點明“我最不能 忘記的是父親的背影”。然後時間就回到了八年前的冬天,我從北京到 ,跟著父親,喪事完畢,我回北京時與父親同行。到南京的第二日須渡江到 ,父親為我 ;到了車站,父親為我;臨別時,父親為我 。最後,時空回到八年後(1925年)的北京,寫別後對父親的 。

  (徐州 奔喪回家 浦口 親自送行 照看行李 講定價錢 送子上車 揀定座位 叮囑兒子 囑咐茶房 買橘送行 深切思念)

  三 小結

  透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發現了一段父子之間的“親情”。要求大家課下進一步加強朗讀 ,更深層次的挖掘本文的“情”。

  四 作業:字詞作業 有感情的朗讀全文

  五 板書:

  背影 朱自清

  時間:八年前的冬天

  地點:北京——徐州——南京、浦口——北京

  人物:父親、我

  事件:買橘送行

  第二課時

  一 匯入

  父母對子女的愛大都在日常細微的事情上流露出來,《背影》所寫的就是這樣的平凡小事,卻能讓人想到父母平日對自己的種種愛心,讓人動心流淚。

  二 研讀課文

  (抓準:敘事過程中人物的行動、語言、心理、肖像最能體現人物的思想、性格、情感。)

  (一) 自主合作探究

  ①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析,若遇到有深度或理解不透的地方大膽提出來,共同探討學習。

  [提示質疑]

  A 找出課文中父親說過的五句話,用 雙直線劃出來,並認真體會其中蘊含的情感。

  B 文章寫了“我”幾次流淚?找出文中幾 次寫“流淚”的句子,用直線劃出來,並認真體會。

  [教師引導]

  A a提問:父親說第一句話是在什麼情況下說的?“我”與父親見面的背景如何?

  祖母死了 ; 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 (禍不單行,家境慘淡)

  提問: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

  (重點詞:“死、交卸、禍不單行、狼藉、變賣典質、虧空、喪事、慘淡、賦閒”等)

  提問:這些沉重的精神和物質負擔均壓在父親身上,但他對兒子說的話是憂傷的嗎?

  (讀“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一句,體悟理解父親對兒子的愛——寬厚豁達。)

  b提問:父親的第二句話是在什麼情況下說的?

  (護送兒子過江上火車。“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他們”是單指茶房那一類人, 包括了其他任何人,表達父親情感的細膩的一面。)

  c請找出父親送兒子上車的過程說的三句話,並體會所含的意思。

  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我走了,到那邊來信!

  進去吧,裡邊沒人。

  (這些話蘊涵著許多憐惜、體貼、依依不捨的意思)

  [教師小結]父親深愛著自己的兒子。

  B a 悲哀之淚:見父親,睹家境,想祖母

  b 感動之淚 :望親買橘,父子離別

  c 傷心之淚:再現背影,淚光瑩瑩

  [教師小結]兒子體諒父親。

  ②小結

  作者所寫的只是父親送兒子上火車、給兒子買橘子、送行這樣一些小事,卻從中可以感受到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兒子的感動以及對父親的依依不捨之情。

  (二)重點研讀

  ①文章中寫到背影的共有四處,其中哪一處最使你感動?把“背影”的內容用波浪線劃出來,並有感情朗讀。

  ②[投影填空] 讀一遍課文第五段(“我說道:‘爸爸,你走吧’……我的眼淚又來了。”)畫出描寫父親穿戴和動作的詞語。然後合上課本,完成下面填空練習。

  我看見他戴著______,穿著黑布______,深青布_______,________地走到鐵道邊,慢慢_______支,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________著上面,兩腳再向上________;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_________,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提問質疑]

  A這裡運用的是什麼描寫?

  (肖像和行動描寫,重點寫衣著和動作。)

  B父親的外貌有什麼特點?這樣寫有什麼用意?

  (“黑布小帽”、“黑布馬褂”、“深青布棉袍”,全是黑色的。)

  (鼓勵學生自由發言,如:a父親在守孝期間,體現了父親的孝順。b和“肥胖”的身子構成一致,更顯得壓抑沉悶,有助於對“背影”的理解。c父親性格內向,不愛說話,黑色突出這一性格特徵。)

  C父親過鐵道時的行動描寫有什麼特點?找出其中的詞句,並加以體會。

  (蹣跚、慢慢探身、兩手攀著上面、縮、微傾;這些動作描寫,表現出父親行動的困難、艱難。)

  D“蹣跚”形容了怎樣的狀 態?平地走路尚且“蹣跚”的的父親,“探”“攀”“縮”“傾”該多麼艱難!具體說說父親這些動作的艱難情況。

  (要引導學生透過感受這些動作,體會父親的愛子之心。)

  E探討:父親過鐵道既然如此困難,為什麼還堅持為我“過鐵道買橘子”?

  (各抒已見,互相補充。)

  F“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 的淚很快流下來了。”這時,兒子心中翻湧著哪些思緒?說說你的理解,越具體越好。

  (要引導學生體會兒子終於理解了父親愛心的過程。淚水中交織著感激、憐愛、愧疚等思緒。)

  ③[朗讀語段] 集體誦讀這些句子,注意語調、語速、語氣。

  三 反思

  (一)文中哪兩處地方用了“聰明”一詞?文中“聰明過分”“太聰明”兩個短語的含義是什麼?

  [教師總結](一處:在父親與腳伕討價還價時,我覺得掉面子,說“聰明過分”是深深的自責,是嘲弄自己“少年不識愁滋味”。二處:對父親囑咐茶房後,自責“太聰明”了,較前句內疚更甚。)

  (二)緊抓文末一句感嘆,把握全文情感線索,概括文章的主題。

  四 教師總結

  本文透過對父親背影的描寫,於敘事中表現了父親對兒子的深情至愛,兒子對父親深深的思念之情。

  五 作業

  1 將全班同學分為“頌父組”與“頌母組” ,從日常生活中找出父親或母親令人可敬的生活事例,以“我說父親(母親)好”為主題開展辯論會。

  2 記下父親的生日,儘自己心意為他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六 板書

  背影 朱自清

  點題

  難忘背影

  家境:祖母去世、禍不單行

  送別前:細心關照 父親疼愛兒子

  父子情深 描寫背影

  買橘子:周到入微 兒子憐愛父親

  再現背影

  附錄: 朱自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救濟糧

  朱自清是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1948年初,人民解放戰爭進入最後階段,6月,北平學生掀起了反對美國扶植日本軍國主義的運動。此時,朱自清身患重病,又無錢醫治,但他毫不猶豫地在寫著“為表示中國人民的尊嚴和氣節,我們斷然拒絕美國具有收買靈魂性質的一切施捨物資,無論是購買的或給予的。”的宣言上籤了自己的名字。8月初,朱自清病情加重,入院治療無效,12日逝世。那時他年僅50歲。臨終前,朱自清以微弱的聲音諄諄叮囑家人:“有件事要記住,我是在拒絕美國麵粉的檔案上籤過名的,我們家以後不買黨配給的美國麵粉!”

  朱自清——一位愛國的知識分子。從小,他就在良好的環境生活,以至於他養成了平和中正的品性和嚮往自然美的情趣。在朱自清的大半生中,他都在不斷的寫作,最終,他才發現,散文才給予他最美的享受,這不僅陶冶了自己的情操,同時也在世界文壇中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他愛國勝於自己的生命,他不顧一切的為死去的愛國同仁討回公道,並且叮囑家人堅決拒買美國麵粉,可見他的一顆愛國赤子之心。我敬仰他,他就我們的榜樣。

《背影》教案設計3

  【請學新課】

  親愛的同學,當提到父愛或母愛之時,你的腦海裡是否閃現出一幅幅動人心絃的畫面?是否能描畫出來?唐代詩人孟郊在《遊子吟》中寫道:"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詩中母親為兒子一針一線,細細密密縫補衣服的鏡頭,表現出母愛的細密綿長、深沉博大。這個鏡頭成為聳立在人們心目中的母愛的豐碑。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也有異曲同工之妙。作者用飽蘸感情的筆觸、質樸的語言,為我們描寫了一位在逆境中仍愛心拳拳的父親,為兒子買橘子時的蹣跚而偉岸、笨拙但堅韌的頂天立地的背影,感人至深,催人淚下。這個鏡頭則堪稱是慈父的不朽雕塑。

  【學習目標】

  1、瞭解朱自清的生平,瞭解本文.寫作背景。識記以下字詞:“躊躇、狼藉、慘淡、迂、蹣跚、頹唐、觸目傷懷、瑣屑”。

  2、學習作者抓住人物形象的一個特徵,在特定的環境下進行細緻描寫的特點。

  3、學習透過理解關鍵詞語的含義,體會語句所表達的父子之間的濃濃親情。

  【整體感知】

  1、瀏覽全文,你認為這篇文章寫的主要事件是什麼?

  2、仔細想一想,以“背影”作為課文題目有什麼作用?

  3、你能否發現文章中一共幾次寫到背影?分別有什麼作用?其中寫得最詳細的背影是在什麼情況下見到的?

  4、課文中對於“我”面對父親的“背影”,“淚很快地流下來”寫得很詳細,那麼,“我”流淚是因為什麼原因呢?

  【重點難點導學】

  1、口述父親過鐵道買橘子的過程,在這段文字中哪些詞語富有表現力?

  2、作者看到父親的背影,為什麼“我的淚很快流下來了”,為什麼怕他看見?

  3、父親為什麼“心裡感到很輕鬆似的”?

  4、送別過程中父親共說了幾句話,這幾句話的含義是什麼?

  【總結規律】

  《背影》寫的是家庭遭遇變故的情況下,父親送別遠行的兒子時的一番情景,表現了父親雖然屢經掙扎仍不免破產的可悲境遇,以及由此而生的感傷情緒,所寫是普通的生活感受,用的文字也不多,可是卻很感動人,具有強烈的藝術效果。原因何在呢?

  作者善於捕捉特定情境中的最富有表現力的形象特徵來刻畫人物、抒寫感情。作者對父親的背影既有直接描寫,也有間接描寫。就直接描寫而言:先作外貌描寫,寫衣貌,然後用特寫鏡頭精細地描寫父親爬月臺的動作;而作者自己的感情變化有力地烘托出背影,是間接描寫。作者選擇了父親穿過鐵道去給他買橘子時的“背影”這個形象特徵,加以集中地具體地描繪,從而充分地表達出了當時父子之間那種骨肉至情,獲得了感人的藝術效果。

  課堂練習

  一、積累運用:

  1.給加點字注音。

  躊躇( ) 蹣跚( ) 頹唐( ) 瑣屑( )

  晶瑩( ) 狼藉( ) 簌簌( ) 柵欄( )

  2.說說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含義。

  (1) 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

  (2)唉,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瞭。

  二、課內精讀:

  讀下面一段文字,然後回答問題:

  我說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我看那邊月臺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1我趕緊拭乾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硃紅的橘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2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裡很輕鬆似的。過一會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頭看見我,說:“進去吧,裡邊沒人。”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裡,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⑴ 文中刻畫父親形象的最突出的表現手法是_________描寫。

  ⑵ 文中寫“父親”外貌後,先後寫“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有什麼含義?

  ⑶ 選文中寫父親走路“蹣跚”,這是因為父親________________。文中有三個動詞寫出了父親爬上月臺不容易,它們是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⑷ “我”的一“拭”一“攙”表現了“我”怎樣的心情?

  ⑸ “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裡很輕鬆似的。”這句話有什麼含義?

  ⑹ 這段文字兩次寫到父親的“背影”,前一次寫得詳細,詳寫背影的作用是?

《背影》教案設計4

  教學目標:

  1.在朗讀中體驗記實散文表達的真情實感。(重點)

  2.學習本文準確用詞的表達效果(難點)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整體把握結構,體驗文章感情

  一 提出學習課題《背影》,讓學生先讀“預習提示”,標出有關作者和本文介紹性的文句。

  二 匯入

  據“預習提示”介紹,本文是一篇記實散文,可見文中敘寫的是作者朱自清本人的親身經歷。記實散文,貴在“實”字,它以真情實感撥動讀者心絃,引起思想感情的共鳴。下面讓我們跟隨配音朗讀,去感受當年朱自清先生年青時代所經歷的那段哀婉動人的父子相愛相憐之情。(播放音像,初步體驗)

  三 理清思路,把握結構。

  問:文題“背影”,全篇共有四處地方出現“背影”一詞。請找出來,並說說它們各自在結構上有什麼作用?全文內容共有哪幾部分構成?明確:開頭點出難忘“背影”,直抒思念之切,引出回憶;然後追敘來朧去脈,具體描寫南京車站父親為兒買桔的“背影”;最後寫對父親的不盡思念,淚光中又浮現當年父親的“背影”,結束全篇。因此,文章可分為難忘“背影”、追憶“背影”、再現“背影”三個部分。

  四 以讀助解,體驗本文真摯感情

  1.選一個學生試讀第二、三段,大家評議是否讀出了文章的感傷,說清應該用怎樣的語氣朗讀及其理由,從而達到理解這一層次選材立意的教學要求。

  明確:這兩段敘寫禍不單行的慘淡家境,為寫“背影”渲染悲涼的氣氛。此時父子的心境都充滿著感傷,哀愁,因此朗讀要用低緩的語氣語調。

  2.第四、五段敘寫在南京父親送行前的細心關照,只需用一段敘述口吻朗讀即可。但對“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那時真是太聰明瞭!”兩句,要讀出自責悔恨的感情。

  3.第六段具體描寫了兩處“背影”,因表達的感情不同,讀法應該有所不同:可分開來比較朗讀:

  (1)找到父親買桔的“背影”,描寫文字(“我看見他戴著……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想想:看到父親爬過月臺去買桔的“背影”,“我”為什麼會“流淚”?應該怎樣朗讀?尤其是哪幾個動詞要重讀?

  明確:“我”的流淚是被父親那種不顧年老體胖、不辭艱難費勁為兒買桔的至愛深情所感動。朗讀時要有深沉、動情的口吻,特別對“探”、“爬”、“攀”、“縮”四個表笨拙、艱難、費力的動詞要重讀。(再讀一遍,當堂完成背誦)

  (2)請同學朗讀“我再向外看時……眼淚又來了”一段話。想想:這段最後一句話(“等他的背影……又來了”)中看到父親離去的“背影”,“我”這時的流淚又是為什麼?應該怎能樣朗讀這句話?

  明確:前次的流淚是因感動而落淚,此次的流淚則是因離別難捨而傷心落淚,表達的是渴望最後再看一看父親的真摯感情,而這種感情又集中落實在“再”字與“找”字上,因此這兩個音節要重讀。

  4.有表情地把第二部分朗讀一遍,讀出作者表達的感情來。

  五 課堂訓練:(口頭作文)

  本文寫的是平凡瑣事,但表達了真情實感,因此讀來感人。今天的孩子們趕上了好時代,父母傾注了更多的愛。每個同學在讀《背影》時,都情不自禁地會聯想起自己的父親,回想起一幕幕難忘的往事情景。請你說說記得最真切的“那一回”。

  六 課外作業(課文練習四、五、七)

  第二課時

  朗讀體驗訓練

  一 有表情地集體背誦買桔“背影“的細節描寫。指出表情朗讀成功的關鍵在於準確理解文章表達的感情,把握好感情基調,據此而選擇恰當的語氣語調、快慢節奏與重讀音節。

  二 朗讀訓練。(以最後一段為朗讀材料,按下面程式進行)

  1.先請學生上臺試讀,大家評論得失。

  2.明確:本段敘述離別後幾年來,父親的老境頹唐及“我”對父親的思念,因此,交織著哀愁傷感與不盡的思念。朗讀時要放慢節奏,且充分利用停頓。文中“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一句是悲傷情感的高潮,要上揚。而最後一句則要低沉語氣緩緩結束,以渲染無盡的思念之情。

  3.播放二胡曲《豫北敘事曲》伴奏的配樂朗誦示範。

  4.學生嘗試配樂朗讀。

  三 總結全文,指導學生概括本文中心

  四 課外作業(課文練習二、八)

《背影》教案設計5

  課時安排

  1課時

  學習目標

  1、領會文章所表現的父子之間的親情,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2、學習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個特徵在特定的環境下進行細緻描寫的特點。

  3、品味文章寓深情與質樸的語言。

  學習流程

  教·學添補

  一、預習檢測

  1、瞭解作者

  作者(1898-1948),字佩弦,江蘇省揚州人,、、學者、。有詩文集《蹤跡》、《歐旅雜記》,以及一些文藝論著,收在《朱自清文集》裡,《背影》是散文。

  2、給下列加橫線字注音

  交卸( )奔喪( )橘子( )

  晶瑩( )迂腐( ) 瑣屑( )

  柵欄( )差使( ) 照看行李( )

  二、走進文字,整體感知

  朗讀課文,思考下列各題

  1、本文寫了一件什麼事?請找出本文的文眼。(文眼就是文章的字眼兒,讀出了文眼,就讀出了中心。文眼常常出現在開頭或結尾。)

  2、文中一共寫了父親幾次背影?

  三、合作探究,研讀賞析

  1、作者所描寫的背影是在什麼境況下的一個背影呢?

  2、文章四次對“背影”的描寫中,哪一次給你的`印象最深? 作者是如何具體描寫這一特定環境下的“背影”的?

  3、作者善於在敘事和描寫中抓住最能表現人物內心世界的語言或動作,用平易樸實的語言去表達人物的真情實感。文章中有很多處體現了這樣的特色,請同學們以文中父親所說的四句話為例,談談自己的體會。

  四、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請對你的父母說一段話,說一說自己感受到的父母之愛。

《背影》教案設計6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學習用擷取法,構建文章,體會父子情深,品味樸實、飽含深情的語言,從而提高學

  生品味語言的能力和從寫作中精選材料、謀篇佈局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這是一篇敘事紀實散文。學習本文,閱讀方法上以朗讀訓練為重點;內容探究上,

  以學生自學為主, 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在寫作練習上,學習運用擷取法

  來敘事抒情的訓練。引導學生用整體感知、重點研讀、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的模式來掌握內容,領悟內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味文中血濃於水的濃濃親情,從感情的聚焦點背影中發掘深深的父愛,陶冶學

  生愛我親人、 愛我生活的高尚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體會樸實、飽含深情的語言,感悟作者由感情的聚焦點背影抒發的真摯親情。

  難點:明確文章背影與 父子深情和諧統一的結構特點;體會文章餘音嫋嫋、情思綿綿的意蘊。

  教學準備

  教師製作CAI課件(含動畫歌曲《背影》,CCTV-3電視散文詩《背影》,歌曲《父親》)

  教學流程設計

  一、 設定情境,匯入新課 。

  欣賞動畫歌曲《背影》,感受父子深情。

  二、 作家作品(教師講授)

  (一)朱自清介紹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蘇省揚州市人,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有詩文集《蹤跡》、《歐旅雜記》,以及一些文藝論著,收在《朱自清文集》裡 。

  《背影》是記實散文,寫於1925年。作者曾說:我寫《背影》,就因為文中所引的父親的來信那句話。當時讀了父親的信,真是淚如泉湧。我父親待我的許多好處,特別是《背影》裡所敘述的那一回,想起來跟眼前一般無二。我這篇文只是寫實,

  (二)《背影》介紹

  《背影》,一篇娓娓道來的文字,何以在文壇不朽?正在於它是一記情感的重錘,重重地敲擊在人的心靈共鳴點上。父子親情,罄竹難書。但在這裡,背影的一瞬化作了永恆,一個背影力敵萬語千言的傾訴。背影,恰似一道情感的閃電,照徹千千萬萬顆赤子之心。

  三、整體感知。(師生互動)

  (一)思考問題

  1. 本文寫的主要事件是什麼?

  買橘送別

  2. 本文出現了幾次背影,表達了什麼中心?

  思念父親,惦記背影 (1)

  父子深情 望父買橘,刻畫背影 (6)

  父子分手,惜別背影 (6)

  別後思念,再現背影 (7)

  (二)朗讀並分析、重點研討

  1.在送行過程中,父親為兒子做了哪些事?

  ①親自送行 ②照看行李 ③講定價錢 ④送子上車

  ⑤揀定座位 ⑥ 叮囑兒子 ⑦囑咐茶房 ⑧為子買橘

  2. ① 其中哪一件事最讓你感動?為什麼?

  買橘送別。因為最能表現父子深情。

  ② 有感情地朗讀買橘子的背影,分析作者是怎樣細緻刻畫這一背影 的?

  父親的穿戴: 黑 深青 . 穿著樸素 心情沉重。

  走路的姿勢: 蹣跚 . 年紀較大 腿腳不便。

  爬月臺動作: 攀 縮 . 行動不便 步履艱難。

  3. 父親對兒子的關懷,除了為兒子做了這麼多細小繁瑣的事,用了外貌和動作描寫以外,還用什麼描寫方式表達這種關愛?

  語言描寫:

  (1)、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2)、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3)、我走了,到那邊來信!

  (4)、進去吧,裡面沒人。

  四、合作探究(生生互動、師生互動)

  你認為父親為兒子做的這些事普通嗎?為何兒子會多次流淚?

  a: 祖母死了。

  特定的情境:

  b: 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 (禍不單行,家境慘淡)

  C: 為父親的所為而感動。

  五、拓展延伸

  (一)歌曲欣賞 感受父愛

  崔京浩演唱的《父親》

  那是我小時侯/ 常坐在父親肩頭 /

  父親是兒登天的梯 / 父親是那拉車的牛 /

  忘不了粗茶淡飯 / 將我養大 /

  忘不了一聲長嘆 / 半壺老酒

  等我長大後/ 山裡的孩子往外走 /

  想兒時一封家書/千里寫叮囑 /

  盼兒歸一袋悶煙 / 滿天數星斗

  都說養兒能防老 / 可兒山高水遠他鄉留 /

  都說養兒為防老 / 可你再苦再累不張口 /

  兒只有輕歌一曲 / 和淚唱 /

  願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

  (二)話題作文導寫(教師講授)

  《蠟燭》中寫道:南斯拉夫老太太把她的黑色大圍巾拉直了,顫巍巍的走了紅軍戰士們目送著她走遠了。這位平凡的母親的背影已定格在戰士們的心中;《背影》中寫道: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眼淚很快地流下來了。這位樸實的父親的背影,也已深深銘記在兒子的心中;《老王》一文中也寫道:他一手拿著布,一手攥著錢,滯笨地轉過身子。我忙去給他開門,站在樓梯口,看他直著腳一級一級下樓去,直擔心他半樓梯摔倒。這位微不足道的普通人的背影已鐫刻在作者乃至諸多讀者的心中。你心中最深刻的背影是誰留下的?是什麼樣的?為什麼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請以背影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

  (1)題目自擬。

  (2)要寫出真情實感。

  (3)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4)600字左右

  :作文要在我們的生活中選取某一個事件,從中擷取能感動人的背影,進行細緻的勾勒或描畫,表現積極的價值取向,即立意要正確,能引起讀者的感情共鳴。例如:《背影》選取了父子在車站送別事件中,擷取父為子買橘子時的背影,抒發父子深情。《蠟燭》截取了南斯拉夫老太太埋葬蘇聯戰士後離去的背影,表現人民反對戰爭,呼喚和平的良好意願。《老王》截取了老王送給作者香油與雞蛋後下樓梯時背影,表達了作者關愛不幸者的善良品格。

  六、教學探討與反思

  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雖然被父母濃濃的愛包裹著,但大多卻認為理所當然,很少真

  切的來體驗一下父母的拳拳愛子之情。這樣,在教學過程中還應多加強感情渲染的力度。

《背影》教案設計7

  學習

  目標 1.知識與技能:

  a掌握生字詞的音、形、義。

  b整體把握文章的內容,理清思路。

  c學習作者巧妙的構思。

  d學習作者用細緻的描寫.樸素的語言著力突出背影,深切感受父愛.

  e體會關健性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f注意體會作者的心理變化.

  2.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理解父母、熱愛父母的思想感情。

  教學

  重點 整體把握文章的內容,理清思路。

  教學

  難點 學習作者用細緻的描寫.樸素的語言表達深沉博大的父愛.

  2.理解關鍵語句的含義和作用.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大螢幕出示我國著名畫家羅中立的代表作《父親》,配以背景音樂。)

  面對這樣一位蒼老而可敬的父親,他的眼神、他的手勢無一不向我們展示他對生活的熱愛,我們不由升騰起一種尊重之情。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位值得我們尊敬的父親,認識父親那高大感人的背影,感受濃濃的父子之情。

  二.預習檢測:

  1.學生交流你所瞭解的作者.

  朱自清字佩弦,現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江蘇揚州人,原籍浙江紹興,文學研究會成員。曾在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任教。抗日戰爭結束後,積極支援反對***反動統治的學生運動。1948年8月因貧病在北平逝世。著有散文詩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遊雜記》等。他的散文以語言洗練、文筆秀麗著稱。

  正音.釋義:

  瑣屑xiè 頹唐tuí 差使chāi 交卸xiè

  奔喪sāng 狼籍jí 簌簌sù蹣跚pānshān

  迂腐yū 觸目傷懷chù 不能自己jǐ 變賣典質zhì

  賦閒fùXiān惟一wēi舉箸zhù橘子jú

  妥貼tuǒ柵欄zhà拭乾shì晶瑩jīngyíng情鬱於中yù

  三.內容新授

  (一).速讀課文,把握內容

  速讀(5分鐘)

  檢測速讀情況,搶答內容知多少?

  ①作者為何寫此文?(可用最後一節中的話回答)

  讀父親的信知道父親年老體弱,還惦記我和我的兒子。

  ②文章主要寫了哪件事?

  車站送別父親給我買橘子的事。

  ③那年“我”幾歲了?到什麼地方去?為什麼而去?

  20歲到北京去讀書。

  ④當時他們的家境怎樣?

  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禍不單行。

  ⑤本文是什麼體裁?(散文)線索是什麼?

  本文線索表面上是以作者的行蹤為線索,即徐州見父買橘子,北京讀書倍思父親,然而貫穿始終,時隱時現的一條主線則是“背影”,全文是以此為中心。

  (二).理清思路:(見板書)

  小組討論本文層次結構。

  全班討論,確定後教師板書。

  (三).朗讀課文,進一步探究作者構思的巧妙

  學生設計探究要不少於兩題。

  班內交流探究題。(師預測)

  本文三部分安排的巧妙性

  點題--具體寫背影--再次點題

  第二部分各層的關係

  第一層交代家境,渲染悲涼氣氛;

  第二層送行前關照為寫“背影”作鋪墊;

  第三層具體寫父親買橘子時的背影。抒發真摯感情,表達了父親一片愛子心。

  四.佈置作業

  1.掌握文中的字詞.形音義

  2.結合課後練習題熟讀課文

  3.我們從小在父母的關愛中長大,每個人思考自己受父母關愛的一件事。

  五.板書.

  背影朱自清

  開篇設疑惦記背影(思念父親)1

  回 悲涼氣氛(別時家境)2-3

  憶 鋪墊背影(細心關照)4-5

  往 刻畫背影(望父買橘)6

  事 惜別背影(父子分手)6

  別後思念再現背影(別後懷念)7

《背影》教案設計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明確文章的線索,體會父子情深,品味樸實、飽含深情的語言,從而提高學生品味語言的能力和從寫作中精選材料、謀篇佈局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在閱讀方法上,以朗讀訓練為重點;內容探究上,以學生自學為主,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在寫作練習上,學習運用擷取法來敘事抒情的訓練。引導學生用“整體感知、重點研讀、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的模式來掌握內容,領悟內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味文中血濃於水的濃濃親情,陶冶學生愛我親人、愛我生活的高尚情感。

  教學重點

  1、四次背影、四次流淚的描寫作用。

  2、感受深切的父愛,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文中父愛的體會及主旨的體現

  課前準備

  1、預習; 2、小黑板、朗讀錄音、錄音機。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匯入。

  1、師述:同學們!我想你在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了唱一首歌唱母愛的歌,你們說是哪一首歌呀?(《世上只有媽媽好》),母愛是最偉大的,可你們知道嗎?父愛也是最了不起的。不是有這樣一句話嗎:“父愛如山”,到底這句話是對還是不對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第7課,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2、走近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蘇省揚州市人,散文家、詩人、學者。 名篇有《綠》、《春》、《荷塘月色》。作品收在《朱自清全集》裡。

  《背影》是記實散文,寫於1925年。作者曾說:“我寫《背影》,就因為文中所引的父親的來信那句話。當時讀了父親的信,真是淚如泉湧。我父親待我的許多好處,特別是《背影》裡所敘述的那一回,想起來跟眼前一般無二。我這篇文只是寫實,……”

  3、明確學習目標。(小黑板出示)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中蘊含的父子深情。

  (2)理清文章結構層次,理解背影的線索作用。

  (3)學習本文抓住人物特徵刻畫人物的方法,品味樸實簡潔的語言。

  二、檢查預習。

  1、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見黑板)

  2、指導學生理解詞語:

  根據詞義寫出詞語

  (1)因為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蹣跚)

  (2)紛紛落下的樣子。(簌簌)

  (3)亂七八糟的樣子。(狼籍)

  (4)細小而繁多(的事)。(瑣屑)

  (5)衰頹敗落。(頹唐)

  三、整體感知課文

  (一)朗讀課文:——播放朗讀

  (二)思考問題討論問題:

  1、本文寫的主要事件是什麼?

  (父子浦口送別)

  2、全文共寫到父親幾次背影的?課文的結構是怎樣的?

  以“背影”為線索組織材料,

  第一次(在第1段):懷念父親 惦記背影

  第二次(在第6段):望父買橘 刻畫背影

  第三次(在第6段):父子分手 惜別背影

  第四次(在第7段):別後思念 再現背影

  全文脈絡清晰,結構嚴謹。

  3、為什麼要多次描父親的背影呢?(為了突出父疼子)哪一次寫背影最具體呢?(第二次)

  讓學生齊讀課文第六段

  4、本段運用了哪些方法來描寫父親?為什麼寫得這樣詳細呢?

  四、小結:

  在你的生命過程中,父母的關愛一直陪伴在身旁,請你隨時留意,一定會有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個片段。

  五、作業。

  1、完成課後習題“一 1”

  2、熟讀課文,找出文中你覺得寫得精彩的文段,並說說理由。

  第2課時

  一、匯入。

  上節課我們開始學了朱自清的《背影》,感知了文中的內容,瞭解文中對背影的描寫,本節課我們再繼續來學習。

  二、舊課複習。

  請根據課文填空:(投影9)

  我看見他( ) 著黑布小帽,( )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 )到鐵道邊,慢慢( )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 )過鐵道,要( )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 )著上面,兩腳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 )下來了。

  歸納段意:買桔子送別

  三、問題探討。(小黑板)

  1、朗讀第六自然段。思考:本段從哪些方而來描寫父親?先勾畫出相關的詞語或句子,再想一思這樣寫有何作用?

  明確:

  (1) 外貌:

  ○1父親的穿戴:黑、深青。 作用:表明家境不好,心情憂傷

  ○2父親的體態:肥胖。 作用:表明行動不便,艱難。

  (2)動作:

  ○1走路的姿勢:蹣跚 作用:年紀較大、腿腳不便

  ○2爬月臺時的動作:攀、縮、傾 作用:行動不便、步履艱難

  老師點評:這四句話都很簡短,意思也很平常。這樣簡短平常的話是否缺乏感情?不是,樸素的言語中往往含有深摯的愛意;平淡的話語裡往往隱藏著不平靜的心情。

  兒子上車前:

  “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父親當時急於謀事,在生存的巨大壓力之下,憂心如焚,但是兒子在他心目中高於一切,惟恐兒子路上有什麼閃失,所以最後決定還是由自己親自送。

  “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 不要走動。” 父親已經把兒子送上車,已經關照得無微不至,兒子也勸父親可以走了,而父親還覺得沒有儘夠心意,看見站上有賣橘子的,便要去給兒子買橘子。過鐵道不容易,自己受點累,能讓兒子受用,他是心甘情願的。他還生怕兒子跟著出來,忘了行李。父親的關懷真是無微不至。

  兒子上車後:

  “我走了,到那邊來信!” 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兒子回到北京來信報平安,才能放心。

  “進去吧,裡邊沒人。” 走了幾步就回頭,可見心裡還是惦記著兒子,依依不捨。又想到兒子所帶的行李,叫兒子小心,什麼都為兒子著想。

  小結:同學們寫作時,要善於用樸素的語言寫出深摯的情感;選材時,也要善於選擇那些平常而又飽含深情的素材。

  過渡語:

  有人說過: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父母對兒女的恩情!下面我們再一同來感悟一下作者所寫的“父親送我上車”時的情形。

  2、質疑:(小黑板)

  (1)父親在怎樣的情況下送我上車的?

  (2)如何理解文中兩次“聰明”?

  (3)父親穿的是用什麼做的衣服?我穿的又是用什麼做的大衣?從這穿的衣服說明了什麼?

  (4)作者這樣寫父親送我上車有什麼意義?(為寫背影作鋪墊)

  3、閱讀最後一段後,探討:(小黑板)

  (1)課文結尾寫父親的背影,是在“晶瑩的淚光中”,這是為什麼?

  父親信上說到了“大去之期”,說明他的身體和心境都到了日薄西山的地步,想到父親對自己的許多好處,想到父親的背影,作者不禁淚如泉湧。

  (2)“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能與他相見!”

  課文最後又寫到父親的背影,有什麼作用?

  ■ 這個“背影”寄託著作者對父親的深沉的思念,

  ■ 寫思念,是為了烘托父親的愛子之情,深化文章主題。

  4、文中到底寫到幾次流淚?這幾次的所流之淚有何不同?

  (四次流淚:悲哀之淚;感動之淚;感傷之淚;傷心之淚)

  小結:

  從這一文我們可以感受到:

  世間的愛千萬種,

  惟有父母之愛最無私。

  時間的長河可以帶走一切,

  但帶不走父母的愛。

  它已深入我們的骨髓,

  溶入我們的血液。

  這愛留在我們的心中,

  時刻溫暖我們的生命歷程。

  朱自清的這篇散文處處都流露出濃濃的父子之新,難怪朱自清父親讀《背影》有言:1928年,我家已搬至揚州東關街仁豐裡一所簡陋的屋子。秋日的一天,我接到了開明書店寄贈的《背影》散文集,我手捧書本,不敢怠慢,一口氣奔上二樓父親臥室,讓他老人家先睹為快。父親已行動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鏡,一字一句誦讀著兒子的文章《背影》,只見他的手不住地顫抖,昏黃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

  請同學們課後,再去認認真真地反覆閱讀,體會文中流露出的情感。

  五、作業。

  1、完成課後習題

  2、寫你父親(或母親)送你上學的一個“背影”或一個場面。

  3、課外閱讀幾篇寫父愛,母愛的好文章,寫一篇讀書筆記.

  六、板書設計

  1、背影

  開頭設疑————————點出背影 第一次流淚:悲傷

  望父買橘————————刻畫背影 第二次流淚:感動

  父子分手————————惜別背影 第三次流淚:惜別

  結尾思念————————再現背影 第四次流淚:思念

《背影》教案設計9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體會關鍵性語句的含義和表達作用。

  2、學習本文匠心獨具的傳情藝術和精巧的構思。

  過程與方法:

  1、透過聽讀、朗讀等方式從整體上充分感知,精讀重點文段。

  2、滲透學習方法,引導學生解讀文字,能把握關鍵語句體會情感。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味父子深情,激發孩子理解父母、熱愛父母的思想感情。學習作文也學習做人。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感悟作者由聚焦點——背影抒發的真摯親情。

  2、教學難點:感悟父子情深,讓學生受到情感薰陶與感染,形成自己的體驗。

  三、方法指導

  先學後導、自主合作、以朗讀法、圈點批註法、問題探討法等學習方式為輔學習本文。

  四、教學資源的採用

  1、媒體資源

  2、學生查詢有關朱自清及《背影》的有關資料進行交流。

《背影》教案設計10

  教學目標:

  1.體會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徵、選擇最佳角度命題立意、組織材料的.寫作方法。

  2.學習本文記敘事實,不加任何修飾渲染的樸實自然的語言。

  3.體會本文表現的民族傳統美德,父親對兒子的一片深情。

  教學設想:

  這篇課文與上篇課文不同。《這不是一顆流星》反映的生活貼近學生實際,而本課反映的是舊社會家庭親人的關係。前者是父親心目中的兒子,後者則寫的是兒子心目中的父親,人物形象的懸殊,也構成了課文完全不同的內容。但作為記敘性文章,在.寫作方法上還是有很多共同點的,而思想感情上的家庭親情,同樣是一脈相承的。

  教學本文,重點應放在特定環境下父子深情的特定表達方式,抓住文章命題立意的角度和文章線索來作為分析的突破口;還應抓住本文獨特的寫人記事的樸實自然的語言,從中體會字裡行間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本文可分兩課時講授。第一課時主要是劃分段落層次,分析貫串全文的線索,側重完成第一個教學目的;第二課時則以重點語段、語句的體會為主要教學內容,側重完成第二個教學目的。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突出往事回憶的結構形式;用“背影”連線貫串故事情節的藝術構思。

  一 佈置預習(可在課前進行)。

  ① 讓學生認真閱讀一遍課文。

  ② 結合課後練習三、七體會課文。

  本文分三部分,第二部分分三層,概括出它們的主要內容,並找出起、訖語句。

  二 教師導語(先板書出課題)。

  《背影》是一篇著名的記實性散文,也可以說是回憶性散文,同《這不是一顆流星》一樣,屬於記敘文。本文寫於1925年,至今已六七十年,一直被廣大讀者所傳誦,多少年來也一直被選入教材,哺育了幾代人。對於過樣的名篇,我們應認真閱讀、學習。

  本文作為一篇記敘文,與《這不是一顆流星》有很多相同點,如都是寫家庭親情,都是從生活中選取典型的、生動的材料、都是透過一定的情節線索來組織材料、透過場面和人物的描寫來表現中心意思。在這些相同點中,又各有不同的表現方法,閱讀時要善於在學習新課文的過程中,聯絡舊課文,比較鑑別,從中融會貫通,得到一些新的啟發。

  我們在閱讀《這不是一顆流星》時,是從分析結構形式入手,弄清故事情節及表現形式。本課的學習也應該這樣。

  三 引導學生讀準字音,解釋詞義。

  交卸():卸,解除、除去。“交卸”,用於某種職務。“推卸”,用於某種責任。

  奔喪(),喪,有關死人的事,名詞。奔喪,在外地趕回辦理尊親喪事。喪,別讀,丟掉,失去。動詞。

  躊躇(),猶豫不定。另,形容得意。

  迂腐(),拘泥保守。迂腐,拘泥於舊的準則,迂,另意“迂迴”,曲折、繞遠。

  蹣跚()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

  頹唐(),精神委靡,意氣消沉。

  瑣屑(),指細小繁雜的事。

  晶瑩(),光潔透明。

  四 朗讀課文。

  找學生朗讀課文,最好分三個部分,找三個同學分別朗讀,提出朗讀要求。

  五 引導學生劃分段落層次,掌握結構形式。

  1.本文如分成三個部分,應怎能樣分法?

  教師引導學生找出三個部分的分界線,劃出三個部分後,歸納大意,要求用同樣的語式(字數、結構形式大體相同),訓練概括能力。

  “那年冬天“是現在與回憶的分界線。“這幾年來”是回憶與現在的分界線。第一部分,首段,第二部分,首、末之間的段落;第三部分,末段。各部分的大意可以歸納如板書所示:

  ① 開篇寄思

  ② 往事回憶

  ③ 結尾懷念

  此板書上的概括不是唯一的,概括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允許學生有自己的表述方式,此處千萬不能約束學生髮揮自己見解的能力及創造能力。當然,這種概括必須是正確的。這裡有個嚴格的界限,也必須讓學生了解並掌握。

  如學生能用“背影”作線索概括,也應肯定:

  ① 不忘背影

  ② 描寫背影

  ③ 思念背影

  2.本文的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體部分,按照文章敘事的層次又可以分成幾層意思呢?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教師小結。

  中間部分可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交代父子分別時的家境

  第二層次:送行前父親的細心關照

  第三層次:送行時看到父親的背影

  還可以有別的概括,比如:中間部分可分為兩個層次:

  第一層次:交代家境

  第二層次:浦口送別

  在第二層次“浦口送別”中又可以分為三個小的層次:

  第一、 細心照顧

  第二、 車站買橘

  第三、 車門話別

  3.在劃分段落層次時,應從開始就告訴學生,文章本身的結構形成是固定的、是客觀存在的。我們劃分層次應力求符合作品本身固有的思路及其結構形式,但由於讀者認識的差異、角度的不同、目的的不同,往往有不同的分法。這就是作具體分析。有的是這樣分也可以,那樣分也未嘗不可;有的則是絕對不行。劃分層次還是有原則的,不是可以任意劃分的。學生進入中學開始,就有這樣的認識,養成獨立閱讀和分析的習慣,比教師“一言堂”、只接受教師的現成結論的灌輸性教學,不知要強多少倍,不必擔心學生會有損失,也不必擔心達不到教學目的。

  六 引導學生弄清情節線索,體會取材角度。

  本文用什麼把全文的故事情節連線起來並且貫串起來?是很容易找到的。這就是“背影”。

  現在,要弄清楚:

  1.作者是怎樣用“背影”來貫串並連線全文的?

  教師提問、引導學生回答並隨時歸納。

  本文在幾處寫了“背影”?

  本文在四處寫到了“背影”。

  這四處寫“背影”各是在什麼情況下,每次有什麼不同的特點?

  第一次在開頭,不忘背影。

  第二次在浦口送別時,望父買橘時的背影。

  第三次在車門話別,望著背影消失在人群中。

  第四次背影的出現,是怎樣隨著文章情節的推進而有不同的表現力的呢?或者說,文章對父親的回憶是怎樣以“背影”為線索連貫起來的呢?

  可以做這樣的理解,板書設計如下:

  情節線索

  開篇寄思──不忘背影

  交代家境──烘托背影

  望父買橘──刻畫背影

  車門話別──注望背影

  結尾懷念──再現背影

  2.作者為什麼選擇:“背影”這樣的角度來命題立意,並用它組織材料、結構成文呢?

  教師可引導學生作短暫的交談、自由討論,然後集中發言,教師擇優肯定、適當補充。

  作者所以選取“背影”這種特殊的角度來反映父親的面貌,基於表現內容的需要,體現著高明的藝術構思:

  (1)可以表現父親在特定環境下的形象特點。作者家境衰落、父親老境頹唐、心情憂鬱,用“背影”來表現。最能體現人物的這種境遇與心境。

  (2)可以給讀者以自由想象的廣闊天地。作者不正確描寫次親的面貌,而以“背影”出現,結合文章內容,讀者可以展開自己的想象,使父親衰頹的形象更具豐富的內涵。

  (3)藝術視角的創新。作者不落俗套,不隨人後,開拓了藝術表現的新領域,給人以生動、新穎的感受。

  這三點對初一學生來說,認識上可能有一定差距,只要求能夠一般的理解即可,重點在於提高認識,不要求掌握。故教師講清楚,不必整理筆記。

  七 引導學生比較本文與《這不是一顆流星》一文在結構形式、情節線索方面,在選取材料組織材料方面,以及寫法上都有相同之處。試作比較。

  《這不是一顆流星》的結構形式是:

  “現實──回憶──現實”

  《背影》的結構形式也是:

  “現在──回憶──現在”

  《這不是一顆流星》以熊皮手套為線索貫串全文;《背影》則以背影為線索貫串全文。

  《這不是一顆流星》的主體部分選擇病房這一場合表現主人公的活動;《背影》的主體部分則選擇“車站送別”這一特定環境重點描寫。

  《這不是一顆流星》選取孩子關心阿婆凍傷的手這一主要情節來表現主題;《背影》則選取“浦口送別”這一主要情節表現父子深情。

  佈置作業

  1.做課文練習一、四、五。

  做練習一,將重點劃在書上。熟讀課文第6自然段,並學習重點分析。

  可按照這樣的順序思考:①寫了什麼,②怎麼寫的,③好在哪裡。將思考的結果寫在練習本上,準備課上口頭回答。

  2.做課後練習二。

  這一題要認真思考,有明確的觀點,簡要整理成文字,準備在課上口頭回答。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樸實語言、平凡細節的深刻內涵;父子間的深摯感情。

  教學步驟:

  一 教師導語。

  上節課著重分析了課文的段落層次、情節線索,以及從“背影”這一新的視角命題立意選材組材的意義,並與《這不是一顆流星》作了對比。這節課要著重體會本文樸實自然的語言,體會作者怎樣捕捉生活中的細節、平凡的細小事情來敘事抒情。

  下面,沿著課文的順序,挑出一些重點語句或語段,細細體會作者語言的特色,樸實無華的語言中如何飽含著深情。

  二 引導學生體會重點語句。

  作者在文中三次寫了流淚,每次寫法各有什麼不同,各自在什麼情況下,表達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文中作者三次流淚,都是在三個部分的最緊要時刻。

  第一次流淚是在交代家境衰敗的情況下,見著父親,面對家破人亡的景象,“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這次掉淚表現出觸境傷情的悲哀。這一次掉淚,引出父親的在文中為數不多的重要話語:“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父親的這幾句話,表達的感情是很豐富的,很深沉的。這裡有父親對兒子的體貼。

《背影》教案設計11

  〖教學目標與訓練重點〗

  1、掌握“狼藉”“躊躇”“蹣跚”“頹唐”“瑣屑”等詞語的音形義,《背影》教案。

  2、領會本文所表現的父子之間的親情,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3、學習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個特徵在特定的環境下進行細緻描寫的特點。

  4、透過理解關鍵詞語的含義,體會語句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重點〗

  對父親背影的描寫的效果與作用

  〖難點〗

  體會樸實的語言中所包含的深情

  〖教學要點〗

  1、朗讀訓練

  2、詞語訓練

  3、初步理解文章的內容與結構

  〖教學過程設計〗

  一、匯入

  介紹作者及背景匯入,學生閱讀註解。補充:朱自清寧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愛國者。

  二、檢查預習(學生板演)

  1、預習提示中的字詞的注音解釋

  2、補充:柵 迂 不能自已 惦記

  三、朗讀課文

  點撥:注意讀出感情,以最後一段為示範

  四、默讀課文,勾劃以下表現以下內容的語句

  1、人物、事件、地點

  2、不能理解的詞句

  3、自已認為感人的地方

  4、寫背影的語句

  五、整體理解

  1、這篇文章寫的主要事件是什麼?

  2、這篇文章主要寫誰?我?父親?我和父親之間?我的家庭困難?

  3、文章總寫的一句話是,為什麼“最不能忘記”?

  4、文章一共寫了幾個背影?其中寫得最詳細的背影是在什麼情況下見到的?

  5、給文章劃分一下段落層次,初中二年級語文教案《《背影》教案》。

  點撥:

  1、明確主要事件與次要事件。

  2、明確主要人物,文題為背影,寫的是父親的愛子之情。這點學生很容易混淆。

  3、引導學生體會總寫點題

  4、5初步理解學生對文章層次結構的把握。

  六、說話訓練:口述父親過鐵道買橘子的經過

  七、板書總結

  1、學習重點:字詞、朗讀

  2、文章主要內容與結構

  八、作業佈置

  1、造句

  A、禍不單行

  B、晶瑩

  C、躊躇

  2、描寫父親的一個背影

《背影》教案設計12

  教學模式名稱:“讀、悟、賞”式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整體感知課文,梳理文章脈絡,學習刻畫人物的方法,體會語言特點。

  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父子之間的深情,認識中華民族的這種傳統美德並懂得透過提高自身素質來回報父母及祖國。

  教學重點:分析“望父買橘的背影”的描寫方法。

  教學難點:二至五段對錶達中心的作用。

  課前準備:教師蒐集歌曲《母親》、《父親》、樂曲《記憶》,用FLASH和POWERPOINT製作課件。學生蒐集與“父親”有關的作品。

  教學媒體設計闡述:該媒體是用Flash和PowerPoint製作的課件,透過Flash製作出父親背影效果,達到影愈淡而情愈濃,人愈遠而心愈近的效果。在PowerPoint中利用文字、圖片、影像和歌曲的串插使學生體會父子間的深情,認識中華民族的這種傳統美德並懂得透過提高自身素質來回報父母及祖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匯入新課,創設情境。

  師:大家都喜歡唱歌吧?有一首歌很美,不知同學們聽過沒有?它就是著名歌唱家閆維文演唱的《母親》,請欣賞並體會歌中流露出的母愛……(播放此MTV)

  生:欣賞音樂,進入情境,聽後,談感受。

  師:是的,母愛是偉大而神聖的,千百年來哺育著一代一代人幸福地成長。與母愛相比,父愛卻往往被忽視,也許是因為父親平時都比較嚴肅的緣故吧?其時,父愛也同樣偉大。下面,我們就來學習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寫的一篇歌頌父愛的文章《背影》:來共同體會這人間至情。

  師:板書課題。

  新課講授。

  1.檢查預習情況:生字、生詞、作者簡介。(以小組為單位,組長檢查後彙報檢查情況)

  2.師範讀課文,(放音樂及相關畫面)教師範讀(1-4段),其餘幾段由學生推薦朗讀水平高的同學繼續讀,學生讀後,及時評價。

  3.自由朗讀課文,大體上感知課文內容,讀後回答:本文寫了什麼事?抒了什麼情(螢幕或小黑板)

  師:指導朗讀,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

  明確問題:本文寫了父親為我送行並爬月臺為我買橘子這件讓我終身難忘的事情,抒發了父親對兒子的疼愛及兒子對父愛的感念這情。

  4、默讀課文、梳理文章脈絡。

  生:默讀課文、小組討論:

  作者的思路是怎樣的?(即幾次寫背影)。

  著重寫的是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看見的背影?

  文章(2-5)段寫的是什麼內容?在文章裡起什麼作用?(螢幕或小黑板)

  生:討論後回答

  師:明確、板書

  文章四次寫背影;即點出、刻畫、惜別、照應背影。

  重點寫的是在車站看見父親爬月臺買橘子時的“背影”。

  (2-5)段寫的是事情經過。作用是引出背影作鋪墊,把背影置於特定的環境中,為全文定下感情基礎。

  第二課時:

  5、重點分析“望父買橘”的背影。

  師提問: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或角度來刻畫“望父買橘”的背影。

  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回答。

  師:明確、板書。

  外貌: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父親是一身布衣,而我“紫毛大衣”)

  動作:蹣跚地走,慢慢探身,攀、縮、徽頃,(愛子之心是多麼強烈,這樣的父愛催人淚下)

  側面烘托:用眼淚烘托這個感人的背影。(此時的淚是悔恨、感激、慚愧的淚)

  這個背影是全文故事情節中的重中之重,是全文的主腦。可以說,文中描寫的這個背影是“我”終身難忘的一幅父子告別圖,正如電影畫面裡的慢鏡頭;影愈淡而情愈濃,人愈遠而心愈近。所以這個背影刻畫的很細緻,屬詳寫。可見,詳略的原則是為了突出重點。請同學們滿懷深情的齊讀第6段“望父買橘”的文字。

  6、揣摩語言,體會特點

  師:這篇散文的感人之處還體現在樸實無華,卻飽含深情的語言上,請同學們找出課文中父親送兒子上車過程中說的四句話,體會其特點及句中飽含的感情。

  生:小組討論、回答。

  師:明確(螢幕或小黑板)

  “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我走了,到那邊來信”。

  “進去吧,裡面沒人”。

  句:父親當時急於謀事,在生存的巨大壓力之下,憂心如焚,但是兒子在他心目中高於一切,惟恐兒子路上有什麼閃失,所以最後決定還是由自己親自送。

  句:父親已經把兒子送上車,已經關照行無微不至,兒子也勸父親可以走,而父親還覺得沒有儘夠心意,看見站上有賣橘子的,便要去給兒子買橘子。過鐵道不容易,父親也看在眼裡,自己費點事,能讓兒子受用他是心甘情願的。他還生怕兒子跟著出來,忘了行李。父親的關懷真是無微不至。

  句:父親又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兒子回到北京來信報平安,才能放心。

  句:父親走了幾步就回頭,可見心裡還是惦記著兒子,依依不捨。他又想到兒子所帶的行李一刻也不能疏忽,叫兒子小心,什麼都為兒子著想。

  師:這些話樸實而簡潔,句中飽含著父親的愛子之情。本文是一篇“平中見奇、樸中見巧”的散文藝術精品,和朱自清其它散文比較,像《春》、《荷塘月色》等,都是語言優美、富有詩情畫意、文質兼美的寫景抒情的散文。除此處之外,文章中,還有哪些語句體現你愛?

  生:在文中找出有關父愛的語句並回答。

  7、聯絡生活,感受父愛。

  師:當然,文章之所以感人,還因為作者寫出了自己的感情。透過一件細小的事情,捕捉到生活中最美的形象、也是最動情的一瞬間進行描寫,表達自己對父愛的突然感悟,從而引發讀者更深地感受生活。說到感受生活,我想起了一首歌,每當我聽到這首歌時我便想起我的父親,為了全家的生活,他早出晚歸,飽嘗生活的艱辛。現在,我把它帶來了,它就是崔京浩演唱的《父親》。請大家和我共同感受父愛。誰能跟著MYV一起唱,表達情感!(播放MTV)

  8、擴大知識面,培養蒐集資訊的能力。

  師:除這首歌以外,其實以“父愛”為主題的作品還有很多,不知同學們有沒有蒐集到?

  生:把蒐集到的各種作品拿出展示,精彩的、感人的還應讓學生講述一下。

  9、學習遷移、教材開發。

  師:孝敬父母,疼愛子女,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歷史在發展,人類在進步,我們祖國傳統的父母對子女的愛,似乎有些“溺愛”造成了我們中國的孩子多多少少顯得“弱”一些,就朱自清本人來說,舒禾在《尚在旅途》中寫到:“朱自清算不上強者,好多年都在寂寞困愁裡度過,形成了低調的人生”。朱自清在《盛年自懷》中寫到:“前塵項背遙難忘,當世權衡苦太苛,剩欲向人賈餘勇,漫將頑石自蹉磨。”這證實了他淡泊的人世態度。

  有這樣兩個故事,或許會給你一點啟示。(播放故事片斷)

  一個發生在中國,另一個發生在美國。

  中國:一個極為普通的家庭,當孩子惹了禍回家時,母親憂愁地說:“孩子,你什麼時候才能長大,不讓媽媽這麼操心呢?”

  美國:電視裡播放的一部故事片,有一個鏡頭:年輕的母親在啜泣,才幾歲的兒子對母親說:“媽媽,別難過了!誰欺負你了?我要保護你!等我長大了我要保護你!”

  師:你看了後有什麼感想呢?這兩種不同的父母之愛培養出來的孩子,你更欣賞哪一種?

  生:各抒已見。

  總結:

  師:同學們,這篇散文的確使我們的心受到了很大的觸動,我們生活在愛的氛圍中,卻忽略了所得到的愛,直到有一天,你忽然發現,媽媽的眼角上爬上了幾道魚尾紋,爸爸的青絲中增添了幾根白髮,才會發覺到我們對父母索取的太多太多,而給予的太少太少了。我們應該怎樣回報父母呢?難道僅僅是孝敬父母,做一個聽話的孩子嗎?(不、不是的)我們還應該從提高自身素質做起,奮發圖強,努力向上,去適應21世紀人才競爭的今天,去面臨“適者生存、強者發展”的現實考驗,同學們!中國的孩子!堅強些!真正地去面對世界,接受生活的挑戰吧!

  背影朱自清

  板點出外貌

  書刻畫動作

  背影

  設惜別語言

  計照應(烘托)

《背影》教案設計13

  教學設想:

  本課是名家名篇,主要圍繞特定環境中背影的描寫,來表現父親的愛子之心和作者的念父之情。教學適合採用自主參與活動的教學方式,實施探究性學習,掌握自主式學習的方法。教師首先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透過閱讀感悟這篇文質兼美的散文;以自編提綱卡的學習方式,將本文的內容系統化。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文章抒發的父子間看似平淡實為深切的感情。

  2、體會文章的語言特色以及作者抓住某一特定情景展開內容的寫法。

  教學難點 :

  學習在敘述和描寫中抒發感情的方法,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

  教學過程 :

  一、匯入 課文:

  同學們,有誰知道孟郊的《遊子吟》這首詩嗎?

  (教師用幻燈片打出,師生共同朗誦這首詩。)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詩歌讚頌的是誰?(它是歌頌母愛的。)世上只有媽媽好,很多的詩和歌都是詠贊母親的,說明母親的確偉大。然而,父親偉不偉大呢?同學們愛自己的父親嗎?今天,我們來感受一篇表現父子情深的散文--《背影》。

  二、整體感知課文:

  1、檢查預習情況,正音正字。(打投影片)

  差使(chāi) 交卸(xiè ) 奔喪(sāng) 遊逛(gung)

  躊躇(ch?u ch) 柵欄(zhà ) 蹣跚 (p?n sh?n) 瑣屑(suǒ xiè)

  2、由學生自由上臺寫出其它的生字詞,集體討論解決。

  3、簡介作者及背景: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蘇省揚州市人。現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歐遊雜記》等,收在《朱自清文集》裡 。 《背影》是記實散文,寫於1925年。作者曾說:我寫《背影》,就因為文中所引的父親的來信那句話。當時讀了父親的信,真是淚如泉湧。我父親待我的許多好處,特別是《背影》裡所敘述的那一回,想起來跟眼前一般無二。我這篇文只是寫實,

  三、初讀課文,找出課文中父親說過的五句話。

  1、由生活匯入 :根據同學們的觀察,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二人哪個人的話語多些呢?父親一般沉穩少言。朱自清的父親也一樣。大家找找看,父親一共說了幾句話,用直線劃出來。(以快速閱讀抓文章重要資訊為突破口,分組討論。)

  2、提問:父親說第一句話是在什麼情況下說的?我與父親見面的背景如何?

  a:祖母死了 ; b: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 (禍不單行,家境慘淡)

  提問: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

  (重點詞:死、交卸、禍不單行、狼藉、變賣典質、虧空、喪事、慘淡、賦閒等)

  提問:這些沉重的精神和物質負擔均壓在父親身上,但他對兒子說的話是憂傷的嗎?

  (讀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一句,體悟理解父親對兒子的愛寬厚豁達。)

  3、父親的第二句話是在什麼情況下說的?

  (護送兒子過江上火車。不要緊,他們去不好!他們是單指茶房那一類人,包括了其他任何人,表達父親情感的細膩的一面。)

  提問:兒子遠行,父親開始決定送還是不送?

  (先不送後又送。)

  提問:父親為什麼送呢?表達了父親對兒子哪一側面的愛呢?

  (忙、不送、囑茶房甚仔細、不放心、頗躇躊。抓住躇躊一詞,反覆悟解,聯絡前文背景介紹,體會父愛的深沉而細膩。)

  4、請找出父親送兒子上車的過程說的三句話,並體會所含的意思。

  <1>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3>進去吧,裡邊沒人。

  <2>刻畫背影(望父買橘)

  <4>再現背影(別後懷念)

  2、課文哪兩個地方實寫父親的背影?

  a:父親買橘子爬月臺的時候;

  b:父親送子時,下車往回走,混入人群的時候。

  3、著重寫父親背影的是哪一處?把背影的內容劃出來。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顯出努力的樣子)

  提問:這裡運用的是什麼描寫?

  (肖像和行動描寫,重點寫衣著和動作。)

  4、父親的外貌有什麼特點?

  (黑布小帽、黑布馬褂、深青布棉袍,全是黑色的。)

  提問:這樣寫有什麼用意?(鼓勵學生自由發言)

  (如:①父親在守孝期間,體現了父親的孝順。②和肥胖的身子構成一致,更顯得壓抑沉悶,有助於對背影的理解。③父親性格內向,不愛說話,黑色突出這一性格特徵。)

  5、父親過鐵道時的行動描寫有什麼特點?找出其中的詞句,並加以體會。

  (蹣跚、慢慢探身、兩手攀著上面、縮、微傾;這些動作描寫,表現出父親行動的困難、艱難。)

  探討:父親過鐵道既然如此困難,為什麼還堅持為我過鐵道買橘子?

  (各抒已見,互相補充。)

  6、集體誦讀這些句子,注意語調、語速、語氣。

  7、第一處和第四處寫背影在文章結構上有什麼作用?

  (第一處點題,第四處照應,前後一體。)

  8、請找出本文的文眼。

  (文眼就是文章的字眼兒,讀出了文眼,就讀出了中心。文眼常常出現在開頭或結尾。)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四、精讀課文,捕捉作者的情感特點:

  1:課文寫了我幾次流淚?找出文中幾次寫流淚的句子。

  a:悲哀之淚:見父親,睹家境,想祖母

  b:感動之淚:望親買橘,父子離別

  c:傷心之淚:再現背影,淚光瑩瑩

  2、文中哪兩處地方用了聰明一詞?文中聰明過分太聰明兩個短語的含義是什麼?

  (一處:在父親與腳伕討價還價時,我覺得掉面子,說聰明過分是深深的自責,是嘲弄自己少年不識愁滋味。二處:對父親囑咐茶房後,自責太聰明瞭,較前句內疚更甚。)

  3、本文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前後討論,互相啟發,儘量統一答案)

  (褒義詞貶用,感情色彩發生了變化,表明我自作聰明,這不聰明,主要是突出我對父親所做的事情不理解。展現父親對兒子的無微不至的關心疼愛,為後邊寫背影作鋪墊。)

  4、緊抓文末一句感嘆,把握全文情感線索,概括課文的中心意思。

  本文透過對父親背影的描寫,於敘事中表現了父親對兒子的深情至愛,兒子對父親深深的思念之情。

  五、拓展遷移:

  1、上面我們對課文內容進行了分析,大家是否有這種體會:同樣是透過極平凡的小事來寫人,我們往往寫得十分乏味,而《背影》卻寫得深切感人。這是為什麼呢?現告訴大家一個秘訣:寫散文有一條重要原則,就是要善於選擇表現角度。本文表現角度的選擇上有什麼特點呢?請同學們分組討論,然後舉手發表自己的看法。

  (提示:1、表現角度新穎獨特。本文選擇背向的特定角度,以飽含深情的筆觸,全力抒寫父親的背影,令人拍案叫絕。2、表現角度能集中反映出描寫物件的內在精神。父親買橘子爬月臺的背影,是全文的聚光點:父親的慈愛和迂執、艱難和努力、困頓和掙扎,都凝聚在這一點上;父子之間分離時深沉的愛也傾注在這一點上;兒子對父親一生的零星印象,以及百感交集的思緒都聚會攏來了,從而形成一個有機的藝術整體。)

  2、將全班同學分為頌父組與頌母組,從日常生活中找出父親或母親令人可敬的生活事例,以我說父親(母親)好為主題開展辯論會。

《背影》教案設計1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明確文章的線索,體會父子情深,品味樸實、飽含深情的語言,從而提高學生品味語言的能力和從寫作中精選材料、謀篇佈局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閱讀方法上以朗讀訓練為重點;內容探究上,以學生自學為主,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在寫作練習上,學習運用擷取法來敘事抒情的訓練。引導學生用“整體感知、重點研讀、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的模式來掌握內容,領悟內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味文中血濃於水的濃濃親情,從感情的聚焦點——背影中發掘深深的父愛,陶冶學生愛我親人、愛我生活的高尚情感。

  教學重點:對父親背影的描寫的效果與作用

  教學難點:體會樸實的語言中所包含的深情

  第一課時

  一、匯入

  介紹作者及背景匯入,學生閱讀註解 補充:朱自清寧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愛國者。

  二、檢查預習(小測試)

  1、預習提示中的字詞的注音解釋

  2、補充:柵 迂 不能自已 惦記

  三、朗讀課文 點撥:注意讀出感情,以最後一段為示範

  四、默讀課文,勾劃以下表現以下內容的語句

  1、人物、事件、地點 2、不能理解的詞句

  3、自已認為感人的地方 4、寫背影的語句

  五、整體理解

  1、這篇文章寫的主要事件是什麼? 2、這篇文章主要寫誰?

  3、文章總寫的一句話是 ,為什麼“最不能忘記”?

  4、文章一共寫了幾個背影?其中寫得最詳細的背影是在什麼情況下見到的?

  5、給文章劃分一下段落層次。

  點撥:

  1、明確主要事件與次要事件。

  2、明確主要人物,文題為背影,寫的是父親的愛子之情。這點學生很容易混淆。

  3、引導學生體會總寫點題 4、5初步理解學生對文章層次結構的把握。

  六、說話訓練:口述父親過鐵道買橘子的經過

  七、板書總結

  1、學習重點:字詞、朗讀 2、文章主要內容與結構

  八、作業佈置

  A組 描寫父親的一個背影

  B、C組 造句 A、禍不單行 B、晶瑩 C、躊躇

  反思:

  九、板書設計

  一、難忘“背影”,思念之情,總起點題(1)

  二、回憶往事(2-6)

  三、再現“背影”,照應開頭

  那年冬天”是現在與回憶的分界線。“這幾年來”是回憶與現在的分界線。第一部分,首段,第二部分,首、末之間的段落;第三部分,末段。各部分的大意可以歸納如板書所示。

  第二課時

  一、課前提問:常識和字詞

  二、授課過程

  1、本文的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體部分,按照文章敘事的層次又可以分成幾層意思呢?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教師小結。

  中間部分可分為兩個層次:

  第一層次:交代家境 細心照顧

  第二層次:浦口送別 車站買橘

  車門話別

  2、引導學生弄清情節線索,體會取材角度。

  本文用什麼把全文的故事情節連線起來並且貫串起來?是很容易找到的。

  這就是“背影”。現在,要弄清楚:

  (1)作者是怎樣用“背影”來貫串並連線全文的?

  教師提問、引導學生回答並隨時歸納。

  (2)本文在幾處寫了“背影”? 本文在四處寫到“背影”。

  這四處寫“背影”各是在什麼情況下,每次有什麼不同的特點?

  第一次、在開頭,不忘背影。寄情

  第二次、在浦口送別時,望父買橘時的背影。刻畫

  第三次、在車門話別,望著背影消失在人群中。惜別

  第四次、在結尾,淚光中再現背影。思念

  (3)作者為什麼選擇“背影”這樣的角度來命題立意,並用它來組織材料、結構成文呢?

  教師可引導學生作短暫的交談、自由討論,然後集中發言,教師擇優肯定、適當補充。

  作者所以選取“背影”這種特殊的角度來反映父親的面貌,基於表現內容的需要,體現著高明的藝術構思:

  ①可以表現父親在特定環境下的形象特點。作者家境衰落、父親老境頹唐、心情憂鬱,用“背影”來表現,最能體現人物的這種境遇與心境。

  ②可以給讀者以自由想象的廣闊天地。作者不正面描寫父親的面貌,而以“背影”出現,結合文章內容,讀者可以展開自己的想象,使父親衰頹的形象更具豐富的內涵。

  ③藝術視角的創新。作者不落俗套,不隨人後,開拓了藝術表現的新領域,給人以生動、新穎的感受。

  3、引導學生體會重點語句。

  作者在文中三次寫了流淚,每次寫法各有什麼不同,各自在什麼情況下,表達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第一次流淚是在交代家境衰敗的情況下,見著父親,面對家破人亡的景象,“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這次掉淚表現出觸境傷情的悲哀。這一次掉淚,引出父親的在文中為數不多的重要話語:“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父親的這幾句話,表達的感情是很豐富的,很深沉的。這裡有父親對兒子的體貼和勸慰,也流露了父親在逆境中的淡淡的哀愁,同時,也可以看出父親內心深處不甘受命運擺佈、不怨天尤人的自我寬解、自求振作的複雜心情。

  第二次流淚是在浦口送別時,作者眼看父親跨過鐵道蹣跚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這次掉淚是情不自禁,為父親的背影所感動。這一次掉淚,因為是在車站上,又是在臨別之前,特定的情況決定了作者的舉止,“我趕緊拭乾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又是一次複雜的心態顯示。怕父親看見了要傷心,應是趕緊拭淚的主要原因;怕別人看見了不僅是怕自己顯得不雅,而且也怕要給父親帶來難堪。

  第三次流淚是在讀到父親來信中那種感傷之詞時,出現了“晶瑩的淚光”。這一次閃出“淚光”,應是別父兩年多的現在,即執筆為文的時候,想象兩年多前離別時的情景,不禁黯然長嘆。這種在“淚光”中再現“背影”時,戛然而止,與開頭不忘背影相呼應,其震撼讀者心靈的力量有如撞鐘,餘音不絕。

  教師在講授時,應隨問隨答,隨寫板書,語調中要能傳達出語言本身的感染力量。

  三、反思:

  佈置作業;A組 完成《創新設計》;B、C組 做課後習題三

  板書: 第一次、在開頭,不忘背影。寄情

  第二次、在浦口送別時,望父買橘時的背影。刻畫

  第三次、在車門話別,望著背影消失在人群中。惜別

  第四次、在結尾,淚光中再現背影。思念

  第三課時

  一、教師導語

  上節課著重分析了課文的段落層次、情節線索,這節課要著重體會本文樸實自然的語言,體會作者怎樣捕捉生活中的細節、平凡的細小的事情來敘事抒情。

  下面,沿著課文的順序,挑出一些重點語句或語段,細細體會作者語言的特色,樸實無華的語言中如何飽含著深情。

  二、授課過程

  1、引導學生體會重點語段。

  本文4、5、6段,特別是第6段的描寫,是全文的核心段落,集中表現了作者“最不能忘記的”父親的背影。我們應認真閱讀、體會。

  (1)指定學生朗讀4、5、6三個自然段。

  4、5段主要是寫父親送別時的細心照顧,朗讀時要求學生劃出寫父親言行的語句。

  6段主要寫作者眼中的父親的形象和言行,朗讀時要求學生劃出重點語句。

  (2)引導學生分析4、5段。【圍繞重點語句】

  4、5段寫父親浦口送別時對兒子的處處關心,都是透過兒子的觀察和感受來表現的,著重寫了父親的動作行為和語言。作者的敘述,毫不修飾,唯其樸實,始覺真切。表面看來,作者似乎是在那裡向友人述說那次父親送別的情景,事無鉅細,原原本本;實際上,作者的述說卻經過了精心的挑選,每一個細節都滲透了父親年老頹唐、境遇不佳而對兒女卻一片深情的特有表現。

  作者很細緻地敘述了父親在送與不送上的猶疑不決。這一過程表面看好像是多餘之筆,其實恰好極其生動自然地反映了父親在老年光景慘淡力不從心的情況下,愛子的特殊心態。“說定不送”則“再三囑咐茶房”;“終於不放心”,躊躇之後還是“決定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勸”也無濟於事。“我”已經二十歲了,其實用不著送。正是在這種可以不送、應該不送而又終於送了的反覆過程中顯示了父親對兒子關心的周到入微。

  其次是怎麼送。父親年紀大了,本可一切讓兒子自己去做。但他不,卻事必躬親。先是“照看行李”,後是“忙著講價錢”,再是“囑咐路上小心”“不要受涼”等。做這些看來對於一個成人兒子的多餘的事,已經足以使人感受到愛子情切;而“我”之不放心,暗裡笑他“迂”、事後又自責等一系列的敘述,就更反襯出父親愛子之“執著”。作者兩處責怪自己“那時真是太聰明瞭”,語言樸實真切,感人至深,寫得也真是太高明瞭。

  (3)引導學生分析第6段。

  第6段集中描寫了父親爬過鐵道買橘子的情景。這是全文的精華,點題的文眼,寫出作者留在心靈深處的永記不忘的“背影”。這裡,作者不惜筆墨,詳細寫了父親的外貌特徵(胖、穿戴黑帽褂)、動作特徵(“蹣跚”、“慢”、“探身”、“手攀”、“上縮”、“努力”),極力勾繪出父親行動艱難時的背影。正是這個“背影”,反映了父親家境衰落的頹狀;正是這個“背影”,反映了父親送子遠行的困頓;也正是這個“背影”,激起了作者從未有過的感激、憐愛之情。

  橘子買回來了,父親“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裡很輕鬆似的”,這一個簡單的動作,淡淡的描寫,卻十分逼真地發掘出父親完成自己的心願後的某種心理上的滿足。兩句簡單的言語,是經過作者精心挑選的,“我走了,到那邊來信!”這正是一個父親臨別前最重要的囑咐;而走了幾步又回頭,叫兒子“進去吧,裡邊沒人”,更顯出老人關懷留戀之情。兒子望著父親的“背影”,這時的感情已達到了最深的境界。

  分析結束後,按照板書提示,讓學生再讀一遍第6段課文。由一人朗讀、教師範讀或大家默讀均無不可,應視班級學習和紀律狀況而定。

  2、引導學生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本文表達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是兩方面的。一是父親對兒子的一片深情。是一種特定條件下的特有的愛心。這種親子之愛,帶有那個時代特有的印記,帶有那時父親特有的境遇所賦予的情調,還帶有年老的父親送子遠行所特有的情緒。因此,這種感情,既有慘淡,哀傷的一畫,又有關懷、體貼的一面,具有相當複雜的內涵,不能作簡單的理解。 課文中的另一種思想感情,是兒子對父親的懷念、憐惜和感傷之情。這是兒子的這種複雜的感情,才襯托了父親的那種複雜心情。這兩種感情在文中是互相依存、互相映襯的。

  三、達標反饋

  教師檢查課後練習二,指定學生作答,大家可以討論,各抒己見。教師歸結時把握這樣兩點:

  ①文中的確流露了“淡淡的哀愁”,這種情緒要作具體的、歷史的分析。

  ②文中思想感情的基調是父子情深,是惜別之情。作者在文中表現的父親的感情,哀愁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應在逆境中鎮定、寧靜的深沉心情。

  四、佈置作業

  A、B組.完成課後練習二、三寫成簡短文字,可以列條說明,務必觀點明確、層次清楚。

  C組抄寫第6段部分語句: 從“我看那邊月臺的柵欄外”到“我的淚很快流下來了”。 從“我再向外看時”到“心裡很輕鬆似的”。

  反思:

  板書設計

  思想感情

  慘淡、哀傷

  關懷、體貼

  兒子的思父之情

  懷念、理解

  憐惜、感傷

《背影》教案設計15

  教學目標

  1.揣摩文章樸實而簡潔的語言,感悟文字中蘊涵的父子深情。

  2.仔細研讀父親爬過鐵道去買橘子時的“背影”,學習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徵進行細緻描寫的方法。

  3.聯絡自己的生活,進一步體會親情的內涵。

  4、透過學習課文引導學生觀察父母的生活與情感,主動為父母分憂解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味洋溢在字裡行間的人間至情。

  2、體會文章的語言特色以及學習抓住人物特徵刻畫人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在敘述和描寫中抒發感情的方法,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

  教學過程

  一、匯入,激發情感,創設氛圍

  提問:

  1、在你的生活中誰最令你感動,最令你感動的是什麼?

  2、而在我們今天所學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朱自清的《背影》中誰是令他最感動的人呢?而最令他感動的又是什麼呢?

  (第一問的設計體現語文與學生生活的聯絡,讓學生由生活中的具體形象出發;第二問旨在激起學生的閱讀需要,同時,也體現了對預習的要求)

  二、朗讀訓練

  1、聽錄音朗讀(選一段節奏舒緩情調感傷的音樂)

  要求:將那些自己讀不準的字標出記號;將自己不能理解的詞語框出來

  2、正音練習

  奔喪(bēnsān躊躇(chóuchú)交卸(xiè)迂(yū)腐

  頹(tuí)唐瑣屑(xiè)晶瑩(yíng)差(chāi)使

  簌簌(sùsù)狼藉(jí)賦(fù)閒柵(zhà)欄

  教師對這些詞領讀兩遍。

  3、朗讀:

  1、2段一組同學讀,3、4段二組同學讀,5段全班同學讀,6段三組同學讀。(朗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而我們學生最薄弱的也是這一點,是順其自然,還是切實去改變,我選擇後者,初一時期是訓練朗讀的關鍵時期,如果此時不加以強化,到了高年級再去補已經很難有成效,心理學認為人發展某種能力具有關鍵期,朗讀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就在小學和初中階段。根據學生實際,初一第一學期朗讀要求為正確,對一些學生讀不準的詞語,採用英語學習中學單詞的方法,教師進行領讀。)

  三、圈點批註與整體閱讀訓練

  1、閱讀全文,用規定符號進行圈點批註,批註要點:

  ⑴詞語:不能理解的用橫線,認為用得好的用框框

  ⑵關鍵語句(或寫得好的語句)用波浪線

  ⑶有疑問的地方,用括號再加問號

  ⑷用雙豎線和單豎線劃分文章層次

  (這一環節主要用於學習讀書方法,形成不動筆不讀書的習慣,既是對課文的進一步熟悉,又是個種發現式的學習過程,當然畢竟是初一的學生,不能做太高的要求,能夠有所批註,不論對錯都是可貴的)

  2、簡要說說批註的地方並理由(找成績好的同學,旨在給其它的同學做出示範,教師可在學生閱讀時巡視,找那些批得較好的同學發言。教師可根據此收集反聵資訊)

  3、詞彙積累──課堂練習二

  (寫完後對照課本,找出寫錯的字並改正)

  (詞彙是語言的材料,切實落實,此練習一方面設計聽的能力,一方面練習詞的意義,一方面練習正確書寫,一石三鳥)

  4、閱讀嘗試練習(提問討論)

  ⑴“我”與父親最後一次相見是在什麼時候?什麼地點。

  (理解記敘要素)

  ⑵我與父親是在一種怎樣的背景下見面的?從文中找出寫見面的背景的句子。寫出了怎樣的一個背景。

  ⑶文中一共寫了幾個背影?哪次寫得最具體、細膩?在這次描寫中,哪些詞語用得好?為什麼?

  明確:

  a①難忘背影②刻畫背影③惜別背影④再現背影

  b.(提示:找動詞、形容詞)如:“探”表明父親胖動作不靈便,下鐵道小心翼翼;“攀”既寫出了月臺的高度,又可以想象到父親爬月臺的吃力;“縮”:兩腳無處可蹬,把怎樣爬寫得更細緻;“肥胖的身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把父親爬月臺是的艱難動作,寫得栩栩如生。

  ⑷文中一共寫了作者幾次流淚,找出這些語句?

  睹家境、想父母---悲哀

  望父買橘---感激淚(體貼父親)

  父子離別---不捨

  再現背影---傷心

  以上問題,讓學生探究、討論、並交流,教師歸納。

  ⑸對本文的中心有以下幾種看法,你認為正確的是,簡要說明理由。

  ①表現父親疼愛兒子

  ②表現父親的生活艱難和老境頹唐

  ③表現兒子體諒父親

  ④表現父親憐愛兒子,兒子體諒父親,父子之間的美好親情

  (重點討論解決2、5)

  (嘗試練習的設計的目的是檢測整體閱讀的效果,同時解決一些次要的目標。提問5的設計可視作是對此課的總結)

  5、品味鑑賞(探究學習)

  (1)本文語言平淡中蘊涵深情,請從文中找出兩個句子加以品味。

  (2)課文寫作者一見父親的背影就流淚,為什麼?

  (3)文末作者再次寫到父親的“背影”,有什麼作用?

  (4)朗讀課文,仔細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5)仔細觀察課文彩頁中羅中立的油畫父親,說說畫中的“父親”給你留下了怎樣地印象。(拓展)

  課後習題

  1、完成課後練習七(不借助其它參考書,做在書本上)

  2、熟讀課文。

【《背影》教案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