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傳統文化> 七夕節傳統文化有哪些

七夕節傳統文化有哪些

七夕節傳統文化有哪些

七夕節傳統文化有哪些1

  曬書曬衣

  據載,司馬懿當年因位高權重,頗受曹操的猜忌,有鑑於當時政治的黑暗,為求自保,他邊裝瘋病躲在家裡。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個親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時值七月七日,裝瘋的司馬懿也在家中曬書。令史回去稟報魏武帝,魏武帝馬上下令要司馬懿回朝任職,否則即可收押。司馬懿只乖乖的遵命回朝。另有一種人,在亂世中,以放浪形骸來表達中的鬱悶。他們藐視禮法,反對時俗。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卷二十五說,七月七日人人曬書,只有郝隆跑到太陽底下去躺著,人家問他為什麼,他回答:“我曬書”。這一方面是蔑視曬書的習俗,另一方面也是誇耀自己腹中的才學。曬肚皮也就是曬書。漢代曬衣的風俗在魏晉時為豪門富室製造了誇耀財富的機會。名列“竹林七賢”的阮咸就瞧不起這種作風。七月七日,當他的鄰居曬衣時,只見架上全是陵羅綢緞,光彩奪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舊的衣服,有人問他在幹什麼,他說:“未能免俗,聊復爾耳!”由這幾則小故事看來,就知道當時七夕曬書、曬衣的風俗有多盛了。

  供奉磨喝樂

  磨喝樂是舊時民間七夕節的兒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為傳荷葉半臂衣裙,手持荷葉。每年七月七日,在開封的“潘樓街東宋門外瓦子、州西梁門外瓦子、北門外、南朱雀門外街及馬行街內,皆賣磨喝樂,乃小塑土偶耳”。其實宋朝稍晚以後的磨喝樂,已不再是小土偶了,相反的,越作越精緻。磨喝樂的大小、姿態不一,最大的高至三尺,與真的小孩於相上下。製作的材料則有以象牙雕鏤或用龍延佛手香雕成的,磨喝樂的裝扮,更是極盡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繪木雕為欄座,或用紅砂碧籠當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寶石來裝飾,一對磨喝樂的造價往往高達數千錢。

  七姐誕

  廣州七夕拜仙,已婚女子一般不能參加,但新婚後的新娘在過第一個七夕時,要舉行一次“辭仙”儀式。即在初六晚上祀神時,除了牲醴、紅蛋、酸姜等(取兆得子)以外,還要加上雪梨或沙梨,表示與姑娘節離別之意。

  據《廣州市志》卷十七所載,初七日,舊俗還有女子泛舟遊石門沉香浦的活動。遊艇用素馨花、茉莉花裝飾,稱為花艇。她們信此日為“仙女淋浴日”。石門浦水質清洌,朝夕日出日落時返照兩山,有時會像海市蜃樓一樣在天空出現一些景幻。泛舟者坦希望能有運氣看到奇最的出現,故姑娘們七夕遊石門沉香浦成為一項重要內容,很是熱鬧,也成了一個節日的習俗。

七夕節傳統文化有哪些2

  關於牛郎織女傳說的典籍記載,最早見於《詩經·大雅·大東》:“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皖彼牽牛,不以服箱。”其二為《詩經·周南·漢廣》:“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神女,不可求死。”這些記錄只是牛郎織女傳說的雛形,這幾句話描述了織女沒有織布,牽牛不拉車,顯然,此時描繪的織女星和牽牛星主要還是作為帶有農耕文明和家庭手工業文明的象徵的兩個星宿出現,並沒有出現傳說故事中的主要人物、相互關係和相關情節,這時的織女與牽牛並沒有產生男女關係。後來的《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牛郎織女才開始有了隔河相望的相思形象。到了東漢時期,演繹成織女七夕渡鵲橋的傳說。東漢應劭的《風俗通》記載:“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相傳七日橋首無故皆髡,因為梁以渡織女故也。”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淮南子》“烏鵲填河成橋而渡織女。”《史記》裡也有記載:“四星在危面,匏瓜。牽牛為犧牲。其北織女,織女,天女孫也。天官星佔日:匏瓜一名天雞,在河鼓東。牽牛一名天鼓,不與織女值者,陰陽不和。”到曹植的《洛神賦》裡,才確定了牛郎織女的夫妻關係。而作為夫婦的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大致形成於南北朝時期。當時的《荊楚歲時記》記載:“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織杼役,織成雲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遷。天帝怒,責令歸河東。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會。”

  由此可見,對牛郎織女二星的歌詠,從週末經春秋戰國,再由漢初至東漢、三國、魏晉南北朝,流傳數百年間,才提到七月七日相會。而那時候的七月七日已經是規模不小的歲時節日了。

  七夕起源很早,剛開始時只是作為一個節令。從歷史文獻來看,七夕節起源時間至少在三四千年以前,其起源與星象、物候密切相關。

  據說七夕的節日在戰國時期可能就已經有了。據明代羅頎《物源》記載:“楚懷王初置七夕。”但因作者與所載時間相隔太遠,恐不足信。關於七夕乞巧風俗最早的記載當數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文中記載:“戚夫人侍兒賈佩蘭後出,為扶風人段儒妻,說在宮中時,七月七日臨百子池作于闐樂。樂畢,以五色縷相羈,謂之‘相愛連’。” 又載:“漢絲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開於襟褸。”這兩條記載都可以說明,西漢初宮中過七月七日的盛況,而漢代這些風俗活動中都不見有關牛郎織女故事的記載。由此可見,七夕並非是牛郎織女傳說所衍生出來的歲時節日。

  關於七夕節的起源,我們可以從七夕風俗中去探尋。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星神,也就是對自然的崇拜。《太平御覽》卷三十一引東晉周處《風士記》:“七月初七日,其夜灑掃於庭,露施几筵,設酒脯時果,散香粉於筵上,以祈河鼓織女,言此二星神當會。”此處的河鼓和織女,指的.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牽牛星是視為穀物神,織女則傳說是天帝之女桑蠶神,穀物神和桑蠶神都是我們這個農耕民族的先民極為重視的神袛。那時的人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星宿。至於在七夕拜牽牛和織女二星,是因為兩星的執行七月顯得最為突出。

  “七夕”也來源於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據《太平御覽》記載:“七月黍熟,七日為陽數,故以麋為珍。”“七月七日為良日”,所以把它作為慶賀秋收的吉慶日子。漢魏時把這一天作為集會遊樂的日子。這一天還是天宮神仙們聚會的日子。《續齊諧記》記載:“織女渡河,諸仙悉還宮。”七數在民間表現為時間上的階段性,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完滿。因此,在七夕風俗裡,有乞巧乞福乞情等風俗,都是源於七月七日是良日,以此祈求豐收美滿之意。對時間的崇拜,也延伸到對生命的崇拜上。在七夕風俗中,就有乞子和祭祖的風俗。楊琳在研究七夕節的起源時,結合民俗學相關原理、結合類書、文人筆記、地方誌等相關記載資料,對七夕節的起源問題作了詳細的辨析:七夕節的成因在於“七在古代文化中是個具有生殖魔力的數目,古人將七月七日作為節日是崇拜七這個神秘之數的結果,其實質是對生殖的期盼和膜拜。”因而,在古代,很多女性為了提高自己在社會生活中地位,在七夕節這天往往會進行乞子的活動。

  七夕節是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才與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結合的。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曆一個大動亂時期,百姓長期處於戰亂之中,追求幸福安定的生活願望在現實中很難實現,於是便向傳說中的人物去乞求。此時牛郎織女的故事進一步完善,並與七夕節相互融合,七夕節成為普遍的節日。除了乞巧的習俗外,七夕節在此期間還多了乞求富貴、長壽、生子的習俗,牛郎織女的堅貞愛情也成了人們的情感寄託。由於女性所處的社會地位較低,在封建社會又通常被視為繁衍後代的工具,生下男嬰因而成為女性為提高社會地位的方式之一,求子也因此而成為七夕節民俗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透過分別對牛郎織女神話傳說和七夕節的探源可見,七夕節的起源主要來自古代人民對星辰、對自然以及時間的崇拜,其起源與牛郎織女的傳說是毫無關係的。但隨著牛郎織女神話故事的發展演變及其故事中傳達的人類情感,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才逐漸融合交匯的。

【七夕節傳統文化有哪些】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