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歷史> 完璧歸趙歷史典故

完璧歸趙歷史典故

完璧歸趙歷史典故

完璧歸趙歷史典故1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釋義】完:完整;璧:寶玉。將寶玉完整地歸還給趙國。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主人。

  【歷史典故】

  戰國時期,趙惠王得到了一塊稀世珍寶——和氏璧,秦昭襄王聽說後,也想得到這塊寶玉,便派使者帶著書信來見趙惠文王,說:“秦王情願拿出十五座城池來換這塊和氏璧,不知趙王是否答應?”

  趙惠文王拿不定主意:給吧,怕上當,不給吧,又怕得罪秦國。這時有個宦官對趙王說:“我向大王推薦一人,此人名叫藺相如,他見多識廣,足智多謀,我想讓他去秦國,肯定能將這件事處理妥當。”於是,趙惠文王就派藺相如為使者,出使秦國。

  藺相如來到秦國後,就獻上和氏璧,哪知秦王看了讚歎不已,根本沒有歸還的意思。藺相如看了暗暗著急,這時,計上心來,他對秦王說:“大王,這塊璧上有一個小小的汙點,讓我指給大王看吧!”秦王聽了信以為真,把和氏璧遞給了他。

  藺相如拿著和氏璧,退到一根柱子旁,對秦王說:“看來大王並非誠心用十五座城池來換和氏璧,那就莫怪人小無理了。大王要是逼我的話,我就連同這塊璧一同撞在這根柱子上!”秦王怕傷了璧,忙命人拿出地圖,將要交換的城池指給藺相如看。藺相如心知他只是做做樣子而已,於是對秦王說:“和氏璧不是一般的璧,趙王在送璧之前,齋戒了五天,大王也應齋戒五天,並在朝堂上舉行隆重的儀式,我才敢把璧獻上。”秦王無奈,只得答應了藺相如的要求,準備齋戒儀式。

  藺相如晚上則偷偷地派人帶著和氏璧回到了趙國。到了第五天,藺相如不慌不忙地對秦王說:“秦國很少有講信義的君主,所以我怕受騙,就把璧送回去了。天下都知道秦國是強國,趙國是弱國,大王如果真想要那塊璧,就先把十五座城池割讓給趙國,趙國一定將璧呈上。”秦王很生氣,但藺相如說得句句在理,只能就此作罷。

  【成長心語】

  俗話說:“受人之託,忠人之事。”當我們的身上肩負著別人的託付時,心中便也有了相應的責任感,這是一種美德、一種信譽,也是一種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藺相如憑藉自己的智慧與膽識,將趙王的託付順利完成,這就是一種擔當。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只有像藺相如一樣勇於擔當責任,才能獲得朋友的信任,從而得到最大的回報。

完璧歸趙歷史典故2

  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派使者帶著國書去見趙惠文王,說秦王情願讓出十五座城來換趙國收藏的一塊珍貴的“和氏璧”,希望趙王答應。

  趙惠文王就跟大臣們商量,要不要答應。要想答應,怕上秦國的當,丟了和氏璧,拿不到城;要不答應,又怕得罪秦國。議論了半天,還不能決定該怎麼辦。

  當時有人推薦藺(音lìn)相如,說他是個挺有見識的'人。

  趙惠文王就把藺相如召來,要他出個主意。

  藺相如說:“秦國強,趙國弱,不答應不行。”

  趙惠文王說:“要是把和氏璧送了去,秦國取了璧,不給城,怎麼辦呢?”

  藺相如說:“秦國拿出十五座城來換一塊璧玉,這個價值是夠高的了。要是趙國不答應,錯在趙國。大王把和氏璧送了去,要是秦國不交出城來,那麼錯在秦國。寧可答應,叫秦國擔這個錯兒。”

  趙惠文王說:“那麼就請先生上秦國去一趟吧。可是萬一秦國不守信用,怎麼辦呢?”

  藺相如說:“秦國交了城,我就把和氏壁留在秦國;要不然,我一定把璧完好地帶回趙國。”(原文是 “完璧歸趙”。)

  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到了咸陽。秦昭襄王得意地在別宮裡接見他。葡相如把和氏壁獻上去。

  秦昭襄王接過璧,看了看,挺高興。他把壁遞給美人和左右侍臣,讓大夥兒傳著看。大臣們都向秦昭襄王慶賀。

  藺相如站在朝堂上等了老半天,也不見秦王提換城的事。他知道秦昭襄王不是真心拿城來換璧。可是璧已落到別人手裡,怎麼才能拿回來呢?

  他急中生智,上前對秦昭襄王說:“這塊璧雖說挺名貴,可是也有點小毛病,不容易瞧出來,讓我來指給大王看。”

  秦昭襄王信以為真,就吩咐侍從把和氏璧遞給藺相如。

  藺相如一拿到璧,往後退了幾步,靠著宮殿上的一根大柱子,瞪著眼睛,怒氣衝衝地說:“大王派使者到趙國來,說是情願用十五座城來換趙國的璧。趙王誠心誠意派我把璧送來。可是,大王並沒有交換的誠意。如今璧在我手裡。大王要是逼我的話,我寧可把我的腦袋和這塊璧在這柱子上一同砸碎!”

  說著,他真的拿著和氏璧,對著柱子做出要砸的樣子。

  秦昭襄王怕他真的砸壞了璧,連忙向他賠不是,說:“先生別誤會,我哪兒能說了不算呢?”

  他就命令大臣拿上地圖來,並且把準備換給趙國的十五座城指給藺相如看。

  藺相如想,可別再上他的當,就說:“趙王送璧到秦國來之前,齋戒了五天,還在朝堂上舉行了一個很隆重的儀式。大王如果誠意換璧,也應當齋戒五天,然後再舉行一個接受璧的儀式,我才敢把璧奉上。”

  秦昭襄王想,反正你也跑不了,就說:“好,就這麼辦吧。”

  他吩咐人把藺相如送到賓館去歇息。

  藺相如回到賓館,叫一個隨從的人打扮成買賣人的模樣,把璧貼身藏著,偷偷地從小道跑回趙國去了。

  過了五天,秦昭襄王召集大臣們和別國在咸陽的使臣,在朝堂舉行接受和氏璧的儀式,叫藺相如上朝。藺相如不慌不忙地走上殿去,向秦昭襄王行了禮。

  秦昭襄王說:“我已經齋戒五天,現在你把璧拿出來吧。”

  藺相如說:“秦國自秦穆公以來,前後二十幾位君主,沒有一個講信義的。我怕受欺騙,丟了壁,對不起趙王,所以把壁送回趙國去了。請大王治我的罪吧。”

  秦昭襄王聽到這裡,大發雷霆。說:“是你欺騙了我,還是我欺騙你?”

  藺相如鎮靜地說:“請大王別發怒,讓我把話說完。天下諸侯都知道秦是強國,趙是弱國。天下只有強國欺負弱國,決沒有弱國欺壓強國的道理。大王真要那塊璧的話,請先把那十五座城割讓給趙國,然後打發使者跟我一起到趙國去取壁。

  趙國得到了十五座城以後,決不敢不把璧交出來。”

  秦昭襄王聽藺相如說得振振有辭,不好翻臉,只得說:“一塊璧不過是一塊璧,不應該為這件事傷了兩家的和氣。”

  結果,還是讓藺相如回趙國去了。

  藺相如回到趙國,趙惠文王認為他完成了使命,就提拔他為上大夫。秦昭襄王本來也不存心想用十五座城去換和氏壁,不過想借這件事試探一下趙國的態度和力量。藺相如完璧歸趙後,他也沒再提交換的事。

完璧歸趙歷史典故3

  典源出處: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wei)趙王書,願以十五城請易璧。……(趙)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宦者令繆賢曰:‘臣舍人藺相如可使。’……於是王召見,問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強而趙弱,不可不許。’……王曰:‘誰可使者?’相如曰:‘王必無人,臣願奉璧往使。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趙王於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璧有瑕,請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髮上衝冠,謂秦王曰:‘……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復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於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秦王度之,終不可強奪,遂許齋五日,舍相如廣成傳。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於趙。”

  釋義用法:

  藺相如奉和氏璧出使秦國,有勇有謀,據理力爭,終於挫敗秦王的詭計,使和氏璧安然返歸趙國。這是一個有名的歷史故事。後用此典或表示事物完好歸回;或表現大義凜然的氣概,機智果敢的精神;或以此璧形容貴重難得的寶物。

  用典形式:

  頭碎柱:金·元好問:“壯志相如頭碎柱,赤心嵇紹血沾衣。”

  回趙璧:宋·張元幹:“睨柱倘觸回趙璧,思鱸安用過吳儂?”

  全趙璧:宋·文天祥:“不是謀歸全趙璧,東南那個是男兒!”

  衝冠發:明·吳易:“到而今,薪膽向誰論,衝冠發。”

  連城貴:唐·元稹:“在楚裂地封,入趙連城貴。”

  連城璧:明·陳子龍:“時清自棄連城璧,遇險終須萬斛舟。”

  抱璧還:清·王夫之:“絳節生須抱璧還,降箋誰捧尺封閒?”

  相如璧:元·王逢:“連城不換相如璧,百結何妨子夏衣。”

  重連城:宋·辛棄疾:“商量詩價重連城,相如老,漢殿舊知名。”

  秦璧歸:宋·范成大:“莫嫌憔悴沈腰瘦,且喜間關秦璧歸。”

  酬趙璧:清·王士禛:“十五名城酬趙璧,何如談笑請咸陽。”

  璧終全:宋·羅綺:“齊好無移竿尚在,秦酬有爽璧終全。”

  入貢全璧:宋·汪元量:“入貢能全璧,懷歸不獻圖。”

  完璧歸趙:清·黃景仁:“脫囊生贈吳三尺,完璧全歸趙百城。”

  趙璧猶全:宋·范成大:“鄭環信美非吾寶,趙璧猶全任汝歸。”

  指圖睨柱:宋·蘇軾:“君不見秦趙城易璧,指圖睨柱相矜誇。”

  怒髮衝冠:宋·岳飛:“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能回趙璧:宋·黃庭堅:“能回趙璧人安在,已入南柯夢不通。”

  睨柱吞嬴:宋·文天祥:“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衝冠發。”

  先生令趙重:宋·范成大:“正倚先生令趙重,寧容驕子詫胡強。”

  恨不逢相如:金·元好問:“割城恨不逢相如,佐酒恨不逢朱虛。”

【完璧歸趙歷史典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