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師> 幼兒園教師美術教育隨筆

幼兒園教師美術教育隨筆

幼兒園教師美術教育隨筆

幼兒園教師美術教育隨筆1

  我覺得幼兒的美術活動必須放手讓幼兒主動去嘗試各種活動,從而產生敏銳的感知,發現美的特徵。

  有一次在畫太陽時,我並沒有給幼兒出示任何的示範和範例,因為我知道單純的模仿會扼殺孩子最寶貴的想象力。於是,我就讓幼兒戴上了墨鏡去戶外觀察想象,而後有引導幼兒自由討論:你看到了什麼樣的太陽?有的幼兒說:"我看見了一個太陽媽媽,她的頭髮卷卷的。"有的幼兒說:"我看見了一個太陽姐姐。"幼兒各抒己見,氣氛相當活躍。在孩子們盎然的興致下,我讓孩子們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最美的太陽畫下來,而不給任何的範畫。孩子們動手了,不一會兒,我就發現:可一給太陽姐姐塗了個大花臉,小曼給太陽媽媽畫上了卷卷頭,藍藍給太陽公公畫了五彩的光芒。總之,孩子們都畫出了不同形態在他們心中最美的太陽。接著對那些有一定繪畫基礎的孩子提出更高要求:"看誰的草地最美?""看誰的草地有小蟲給小雞吃?"絕不強求孩子都來同樣的內容,鼓勵孩子畫得與別人不同。這充分說明當幼兒有

  1、瞭解深刻的審美情感體驗後,才能激發出創作的動機,如果要求幼兒機械地臨摹教師的作品,那麼美術活動就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術訓練了。如:讓孩子反覆地畫波浪線、曲線,幼兒就會不耐煩,不感興趣,效果也不理想。如果在繪畫這些畫時創設情境,例如畫綿羊的毛練習螺旋線,畫大獅子的頭髮練習曲線,畫小帆船駛出的波浪練習波浪線,再加上動作或音樂,根據節奏畫各種線條,幼兒的學習興趣就會提高,畫起來也特別帶勁,也能取得好的效果。

  幼兒對美術活動--彩繪的興趣還來源於自己的自信。教師只有做到充分肯定每個幼兒美術的作品,增強幼兒的自信心,才能使每位幼兒都體驗到成功與快樂。

  在美術活動中,我把工作的重點放在了活動的過程中,注重在活動中把握住幼兒的情緒情感,用啟發、誘導的方法挖掘幼兒的潛能,讓幼兒充分發揮各自的想象,並一直採用正面評價的方式來鼓勵每個孩子的點滴進步,對其不足的地方則用商量或建議的語氣提出修改的意見,真正做到讓每個幼兒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自信心。多鼓勵,少批評,逐步培養幼兒對繪畫的自信心是很重要的。幼兒需要鼓勵與讚賞。當他們作出一幅畫時,老師適時說一句讚賞的話,可以成為幼兒進一步學習的動力,及時給予適當的鼓勵,可以培養和增強他們的興趣,建立和鞏固他們的自信心。每一次活動結束時,要展示所有孩子的作品,這本身就是對幼兒創作的肯定;而在繪畫過程中,教師隨時觀察幼兒情緒,傾聽其繪畫時的語言,及時發現其思維閃光點,給予鼓勵,並激勵所有幼兒積極想象。讓孩子們更好的在美術彩

幼兒園教師美術教育隨筆2

  今天美術活動時,孩子們都在認真地給小花傘塗色,我巡視了一圈,看著孩子們的小花傘不如我想象的那麼好,我就拿起油畫棒幫他們添幾下,修一修。“陳廣浩,你這個傘邊上沒有塗到,像老師這樣按序從上往下塗,不要著急。”“顏色要均勻,不能留空白的地方”,我走到豆豆身邊對她說。她低下頭去開始進行加工。

  過了一會兒,大部分的小朋友都畫好了,我看見何昊辰小朋友還在認真地塗著,我走過去一看,好多地方沒有塗均勻,我正想幫他修改時,他很快拿走畫紙,對我說:“老師,我自己來。”當時我愣住了,看著何昊辰的眼神好像在對我說:老師,這是我的小花傘,我自己用心能塗好,上面的圖案是我的想法,你為什麼要破壞我的作品呢?是呀,我們老師總自以為是地為孩子的作品進行修改,為了讓作品看起來更加錦上添花,可是孩子們卻不這麼想,他們都想自己獨立完成自己的作品,這樣才能真正嚐到成功的喜悅。

  《綱要》藝術領域目標指出:要讓兒童“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明確指出,成人“不能用自己的審美標準去評判幼兒,更不能為追求結果的‘完美’而對幼兒進行千篇一律的訓練,以免扼殺其想象與創造的萌芽。”所以在幼兒藝術活動中,教師們認識到:感受、喜歡、大膽表現才是我們在藝術活動中應該追求的教育價值,我們的藝術教育活動不是以造就藝術家為最終目的的,藝術教育是透過藝術活動,提高幼兒對藝術的興趣,培養幼兒的藝術審美創造力,發展幼兒智力,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藝術啟蒙教育。兒童藝術活動更多的需要情緒、情感的支援,所以我們應該變過去的“要我畫”為“我想畫”“我能畫”。我們要做的是為幼兒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支援幼兒大膽地表達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達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

幼兒園教師美術教育隨筆3

  記得剛進小班,一上美術課總會有一些聲音“老師,我不會畫”,如果老師不加以指導,他們會呆呆地坐上一節課,然後面前仍舊一張白紙,有時握著小手畫幾個,他們還是不敢下筆。不會畫?是從來沒接觸過蠟筆從來沒上過幼兒園的孩子嗎?不!除了極個別膽子比較小的孩子外,尋找發出這樣聲音的,往往是那些曾經上過一段時間幼兒園,平時畫畫還不錯,塗色塗得非常均勻,在老師心中畫畫技能達到良好以上的孩子。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其實孩子不是“不會”,而是“不敢”,分析下原因:1、“畫的像”觀念的毒害。0-3歲孩子的繪畫還處於塗鴉期,3歲之後向象徵期發展,然後是圖示期,進入小學才能真正達到寫實期。但是現在很多家長和某些個體幼兒園的教師往往以畫得像不像來衡量幼兒的作品,對於幼兒天馬行空不按老師要求的塗鴉會被批評為亂畫,成人錯誤的價值觀導致幼兒思維的禁錮,過高過嚴的要求使幼兒不敢下筆。2、小肌肉發展不夠,現在孩子大多為獨生子女,平時動手的機會較少,因此小肌肉的發展較弱,對於油畫棒的駕馭不是很熟練,技能上的缺失也是孩子不敢的一個因素。

  找到了原因,怎樣才能消除孩子的心結,讓他們快樂的拿起油畫棒,隨意塗鴉呢?首先是讓孩子敢畫,我反覆強調只要你畫了在紙上留下油畫棒的痕跡就是成功,都給與鼓勵和表揚,同時不批評孩子在繪畫內容和表現上的差異。另外學期初的幾次教學活動我都選擇了非常簡單的內容,而且變換內容和形式多次畫,像畫直線,我們進行了麵條、小兔吃青草、小雞的籬笆等活動,畫圓圈則有吹泡泡、給小鴨洗澡、糖葫蘆、串珠等內容,熟悉的內容幼兒更願意嘗試,同時反覆畫也鞏固了幼兒繪畫技能。

  但是常規的美術活動還不能完全消除孩子的緊張,所以我運用趣味教學法在遊戲情境中進行教學,激發他們繪畫的興趣。

  1、現實情境法:在添畫“麵條”、“小雞的籬笆”、“吹泡泡”等活動,我在紙上畫好碗、小雞、吹泡泡的人等畫面,讓幼兒身臨其境地添畫。如在撕貼畫“好吃的蛋炒飯”的開始部分,我模擬幼兒所熟悉的情景圍上圍裙,放上煤氣灶和鍋碗等:“媽媽要做蛋炒飯了,你們想吃嗎?”一下子就吸引了每一個幼兒,並引起了幼兒的討論,紛紛幫我出主意。這時我就可以將事先準備好的各色手工紙撕開來做成黃黃地蛋、綠綠地蔥、白白地米飯,放在鍋中炒,一碗香噴噴地蛋炒飯就做好了,激發幼兒自己做的願望。

  2、實物模仿法:在“幫媽媽繞絨線”中,我先出示毛線激發幼兒幫媽媽做事的興趣,五顏六色的毛線也對幼兒用色進行暗示,然後徒手模仿繞毛線動作體驗螺旋線從小到大的軌跡,再在紙上進行作畫,示範時還可以請個別特別不敢畫的孩子上來演示,使他們能放下“我不會”而大膽作畫。

  3、故事法。以故事來引出繪畫,像添畫籬笆時,我先以故事的口吻告訴孩子,有隻狐狸要來吃小雞,我們幫雞寶寶做個籬笆。然後透過照片讓幼兒觀察什麼是籬笆,籬笆上的竹竿要插得密狐狸才鑽不進來。透過故事的演示幼兒繪畫的時候興趣濃厚,而且農村孩子對籬笆有生活經驗加上照片和之前畫直線的經驗鋪墊,孩子都能動手繪畫。

  4、遊戲法。雖然小班幼兒年齡較小,但仍需要掌握一些剪、貼、畫、撕、捏等簡單的美術技能。如果教師設定一些有趣的遊戲,這些技能能在邊做邊玩中不知不覺地掌握的。比如要讓幼兒掌握剪的技能,讓幼兒為娃娃家剪麵條,為肯德基剪薯條,為娃娃家剪長條做彩鏈,幼兒在遊戲中掌握剪刀和膠水的使用。而在進行繪畫“吹泡泡”活動時,讓幼兒在室外吹泡泡,追趕泡泡,學習吹泡泡的兒歌,用瓶蓋印畫泡泡,用油畫棒畫泡泡,多領域的活動讓幼兒多方位的感知,在玩中畫,畫中玩,大大提高幼兒的興趣,激發幼兒的創作慾望。

  5、多途徑多工具繪畫。對於小班幼兒,如採用單一的油畫棒作畫,時間一長,孩子就會失去興趣。所以我給予孩子作畫的材料和工具是豐富的富有變化的如:棉籤、瓶蓋、習慣、顏料、油畫棒、樹葉等。這樣,孩子就會覺得很好玩,很有意思,這樣他們才願意去參與。如:在“魚媽媽和魚寶寶”的'活動中,孩子們運用靈巧的手指在畫好的魚身上點畫,幫助魚媽媽和魚寶寶穿上了好看的魚鱗衣服。在“鞭炮”中孩子使用棉籤來畫鞭炮,不僅幼兒興趣濃厚而且作品顏色鮮豔,畫面生動。在這樣生動有趣的繪畫活動,既填補了幼兒表達意圖和表現能力之間的鴻溝,又使他們在每次參與活動前,對活動產生了一份神奇和新鮮感。興趣有了,他們就能自信的去參與了。

  教學要有法,教時無定法,貴在能得法。實踐證明,“興趣是的老師”。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能真正地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引導幼兒對美術產生興趣,同時為他們創造輕鬆和諧的學習環境。在活動中針對幼兒的個體差異,給以一定的鼓勵,多給予幼兒一些愛心和耐心,更多的是多一份責任心。有效地促進每一位幼兒的繪畫能力在原有基礎上得以提高,使他們逐漸想畫,愛畫,敢畫,會畫,從而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對美術產生興趣,從而為美術碰撞出藝術的火花。

幼兒園教師美術教育隨筆4

  對於剛上中班的孩子,繪畫的能力還不是很強,我決定先來一次塗色鞏固的練習,為了迎合孩子們的興趣,我印了很多白雪公主、奧特曼、公雞、花貓、螃蟹、長頸鹿等圖案,供孩子們練習塗色,中班美術教育隨筆。在塗色前,認識了一遍蠟筆的顏色,並給孩子們說,我們要用紅色的,綠色的、藍色的的這些漂亮的顏色去塗,黑色只能用在頭髮上,白色塗了看不出來所以不要用。

  塗色練習開始了,我巡迴整個教室,瞭解並指導孩子塗色的技巧,大半的時間過去了,我走到清清面前,一看,怎麼什麼也沒圖,仔細一看,他正在用白色的蠟筆使勁往貓咪身上圖,我說“老師不是說了,不要用白色的蠟筆塗顏色嗎?”他是一個不太善於言表的孩子,想說些什麼,一旁的孩子都說“貓咪是白色的啊~”這時我才恍然大悟,心中也暗暗想:恩,貓咪的確是白色的,而且我印的是一隻,pettycat,動畫片裡也是白色的。我拿起他的紙,看了好久,貓咪雖然是用白色的蠟筆塗的,但是塗得非常認真細膩,連黑色的輪廓線上也沒有蘸到白蠟筆。

  其實,畫畫只是表意的,白色的貓咪真是孩子想心中想要表達的,我的目的只是讓孩子練習塗顏色,不必拘泥於什麼顏色,黑色白色或者是紅色,都是一些漂亮的顏色,可是引導孩子不要使用某種顏色而讓畫面絢麗,卻對孩子的審美產生了誤區。孩子的作品應該隨性一些,可以不要去追求型,追求色彩的豔麗。

  讓我想到,今後在班級開展塗鴉活動時,在活動中應該多給孩子一些空間,讓孩子自由發展。

  由此,我明白了,繪畫是一種表現創作活動,有著很多的想象創作空間。幼兒園的繪畫作品雖然沒有什麼特殊的藝術價值,但繪畫本身卻對兒童的感知能力、記憶能力、想象能力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孩子的好奇心,使他們對繪畫感興趣,老師要為他們提供輕鬆快樂的繪畫氛圍,充分考慮到孩子的自主性,給予幼兒充分表現的空間,允許幼兒的個別差異,以及個性化的出現,成人應以幼兒的眼光去欣賞孩子的畫,每個孩子的畫都是與眾不同,想象都是很豐富的,畫中都有著天真活潑、生動稚拙的美,

幼兒園教師美術教育隨筆5

  小小班、小班孩子因為年齡較小,繪畫技能也比較差,因此老師在進行美術教學的時候很有必要藉助範畫,給孩子一個很形象直觀的形象,便於幼兒掌握。可是如何選擇範例,如何有效地運用範例,如何把握呈現範例的有效時機,是值得我們去思考和交流的。

  針對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繪畫水平,我們在選擇範例的時候,我認為應該選擇具有趣味性的,又貼近幼兒生活的。如:小班添畫活動—我的小毛巾、香香的餅乾,塗色活動—可愛的毛毛蟲等。另外,在活動中,可以適當運用孩子的作品作為範例,這樣會比運用成人的作品更能調動起小班幼兒繪畫的積極性。

  選擇好了範例又如何給幼兒呈現範例呢?這也是有一定技巧的。很多老師都習慣於在活動前就把範例掛在牆上或貼在黑板上,其實這樣對孩子的創造力、想象力的發展是不好的。小班幼兒愛模仿,如果範例出示過早,孩子便會不知不覺跟著模仿起來,出現“千人一面”的現象。所以,活動前,教師必須認真思考,範例在何時呈現,呈現的範例能幫助老師解決什麼問題。如:在小班美術活動《大泡泡,小泡泡》中,孩子們在自己吹出的彩色泡泡上進行想象添畫,但小班幼兒因為受技能限制,能想卻不能畫,孩子們想象出泡泡像棒棒糖、像太陽、像輪胎、、、、、如果在這時出現泡泡畫的範例,孩子們的思維一定會受到限制,添畫的內容也一定會模仿範例,範例雖然對孩子的表現技能有了一定幫助,但卻扼殺了孩子的想象。經過考慮,我決定把範例放在幼兒添畫後進行。但在添畫前如何解決技能問題呢?我請了一位幼兒上來示範,然後與孩子們一起討論如何添畫。在孩子們添畫後,再一起來欣賞教師的範畫。這時,範例的作用是幫助幼兒對已有經驗的提升。如:一個泡泡可以添畫成娃娃臉、小魚;兩個連在一起的泡泡可以添畫成眼鏡;兩個合在一起的泡泡可以添畫成雪人;一串泡泡又可以添畫成糖葫蘆。教師示範的豐富性,可以擴充套件幼兒的思維,引發再創作的積極性,同時會把這種經驗遷移到今後的添畫活動中去。

【幼兒園教師美術教育隨筆】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