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寒食節> 寒食節作文

寒食節作文

寒食節作文彙總七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寒食節作文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寒食節作文 篇1

  或許很多人都知道清明節,但卻很少有人知道在清明節前一兩天還有一個寒食節。關於寒食節還有一個割肉讓主子充飢,卻又不求回報的故事。

  原本我也不知道由這個故事,後來是在書上偶然看到。看到後我便被他的氣節所深深的震撼了。對於某些人來說介子推的行為想法有些許的愚昧。然而我卻不這麼認為,這和急功近利只為功利的人,對於做事前先考慮對自己影響的好壞的人來說,是多麼的引人深思。

  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飢。後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文公〕,封賞有功之臣。唯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他帶母親隱居綿山,不肯出來。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逼其下山。誰知介子推母子寧願被燒死也不肯出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綿山改名為介山,並修廟立碑。同時,還下令在介子推遇難的這一天,“寒食禁火”,舉國上下不許燒火煮食,只能吃乾糧和冷食。古代的人們都非常崇敬介子推的氣節,“寒食禁火”的習俗,被後人流傳下來,形成了寒食節這個特殊的紀念節日。

  民俗專家介紹說,漢代以前,寒食節禁火的時間較長,以一個月為期。整整一個月都吃冷食,對身體實在不利,漢代改為3天。寒食節從晉國開始後,延續了不少年代,中間也有嚴禁寒食習俗的,如三國時期的曹操。但時間不長,“寒食禁火”之風又在民間自發興起。從先秦到南北朝時期,寒食節都被當作重大的節日。唐朝時也仍然被作為全國性的隆重節日,不少文人墨客都寫過關於寒食節的詩文。

  專家表示,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為一。晚唐、宋以後,禁火冷食的習俗日趨淡化、消衰。到了元代,許多人基本上已不再沿用此習俗。明清時期,寒食節期間已經不再禁火,也不要求人們寒食了。

  趙之珩說,寒食節禁火冷食的習俗,連同寒食節本身,在我國大多數地區慢慢消失了。或者說寒食節成了清明節的一部分。但知道和了解這個節日,有助於人們挖掘我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和民俗內涵,非常有意義。

寒食節作文 篇2

  清明節 每年的四月四日是傳統的清明節,清明祭掃墳墓是和喪葬禮俗有關的節俗。 現在我來講清明節的來源。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很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飢。後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大事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在外的隨從。唯獨介子推拒絕封賞,帶著老母親隱居山中 ,不肯出來。 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他想,介子推一定會帶著老母出來。誰知這場大火卻把介子推母子燒死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只能吃生冷的食物,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二為一。

  清明節掃墓,可以讓我們年輕的一代瞭解祖先在世時的奮鬥經歷。 現在我來講清明節的來源。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很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飢。後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大事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在外的隨從。唯獨介子推拒絕封賞,帶著老母親隱居山中 ,不肯出來。 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他想,介子推一定會帶著老母出來。誰知這場大火卻把介子推母子燒死了初一—作文:清明節見聞記700字3篇。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只能吃生冷的食物,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二為一。 清明節掃墓,可以讓我們年輕的一代瞭解祖先在世時的奮鬥經歷。

寒食節作文 篇3

  前幾天上語文課的時候,語文老師給我們講了一篇關於寒食節的課文。講的是一個名叫介子推的人,在他的主公重耳逃亡在外的時候,他一直跟隨左右。在重耳餓昏了以後他就把自己的肉割給重耳吃,才得以存活下來。

  在重耳當了國君之後他卻忘記了,曾經割肉救自己的介子推的事情。介子推並沒有據理力爭沒有宣功邀賞。而是帶著他的母親隱居綿山。

  重耳為了逼他下山接受自己的封賞,就放火燒山。可介子推寧願被火燒死都沒有下山。結果介子推就被火給活活燒死了。之後身為晉文公的重耳就把每年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禁火節。晉國的人為了紀念這位有著高尚氣節的人,而把這個節日一代代傳了下來。

  聽完這個故事後,我的感觸很多。同時我也決定以後再這一天裡只吃冷食。今天就是寒食節了,我決定不吃熱飯,紀念介子推這個有獨特氣節的人。

寒食節作文 篇4

  在清明節前的一、兩天,是我國古代的一個傳統節日——寒食節。寒食禁火的習俗相傳是紀念介子推的,這一習俗還有一段“火燒綿山”的故事呢。

  介子推是春秋時晉國人,在晉公子重耳避難出逃期間,介子推追隨重耳十九年。重耳逃難途經衛國,飢餓難當,介子推便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煮成湯讓重耳吃。重耳感激不已,誇介子推有“割股奉君”之功。當重耳回晉國執政(號晉文公)後,賞賜隨從人員時,唯獨忘了介子推。介子推背上老母,進入綿山(今山西省介休縣境)隱居起來。晉文公醒悟後,便親自到綿山求訪介子推,但介子推卻不肯相見。晉文公決定舉火焚林,以為這樣做,孝順的介子推為了保全老母的性命,定會出來。沒想到介子推寧死不肯出山,和老母相抱燒死在一棵大樹下。晉文公將他葬在綿山,並改綿山為介山。同時,傳令全國,禁止在介子推忌日生火做飯,這天只准吃冷食。這便是寒食節的由來。

  由於寒食節正值春末,野外空氣清新,景物宜人,是野遊的好日子。古人是很重視這個節日的,一到這天,不論官民,家家禁火,戶戶寒食。現在,寒食節已不時興,而與清明節自然合一了。

寒食節作文 篇5

  你或許知道清明節的習俗和清明節的來歷。但你卻不一定知道在清明節前的一兩天,還有一個名為寒食的.節日。抑或許你會覺得寒食節是清明節中的一部分。然而寒食節卻已經獨立存在了兩千多年了。它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富有深刻意味的故事。

  寒食節有一個傳說是發生在戰國時期。晉獻公的一個妃子為了讓自己的兒子繼位而設計謀害死了太子的申生。太子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而到處流走逃亡。逃亡中唯有介子推一直跟隨左右。

  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

  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揹著老母躲進了綿山。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尋,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樹洞,洞裡好象有什麼東西。

  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節。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節復清明節。晉文公將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菸火,只吃寒食。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節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常把書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佑銘。他勤政清明節,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此後,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麵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此後,寒食、清明節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

寒食節作文 篇6

  劉禹錫有句詩,“世上空驚故人少,集中唯覺祭文多。”像我這樣的年紀還不至於如此境地,但在這樣的日子,驀然回頭依舊有親人和朋友再不能如面,不由讓人感慨萬千。

  前天晚上想起以前的日記,閒翻幾頁就找到了外婆。小時候最高興的時候就是到外婆家,她慈祥的眼神,如今每每想起恍若就在身邊。外婆過世的時候,外公沒有哭,他那個年代的人,即使永別也不會當眾哭出來,他只是跟在棺槨後面,一直望著車走遠,久久不肯回頭。他們是七十多年的夫妻,那種痛苦只有他自己知道。外婆走後外公一下老了很多,他在屋裡呆不下去,常常在外面走。他說很悶,說姥姥走了以後就感覺沒有家了,到哪裡都不是家,連住了幾十年的屋子也覺得又冷又暗,沒有一點溫暖。家!家是什麼?外公的家就是姥姥,老人都盼著多看看兒孫,其實兒孫就是他們的家。兩年後外公也走了。

  前年一別十幾年的同學聚了一次,驚聞和我同宿舍的阿虎,兩年前在山上挖土,因塌方而死,那時他結婚僅倆月。我們嗟嘆不已之際,誰知別後僅半年,軍又亡於車禍,留下兩歲的孩子而去。

  平常忙忙碌碌,絕少想起他們,記得年小時想起生離死別,就覺得無法承受。但是人就是這樣長大的,在經歷之中磨練自己。就像那年奶奶的大姐去世前,我陪奶奶看她。九十歲的姨姥姥閉著眼側身躺在床上,奶奶喊著,“大姐,大姐!”她慢慢轉過身來望了一眼,又轉過去閉上了眼睛。“大姐!你認得我嗎?”奶奶又喊了幾聲,“認得!”“我是誰?”“你是三妹”“你想吃什麼”姨姥姥不作聲,只是搖頭,而後轉過身去再不做聲。我感覺她實在是累了,真的想睡了。我以為奶奶會哭,奶奶卻沒有哭。

  失去了才感覺沒有了,現有的更應彌足珍惜。歲月如流水,孩子越來越大,父母越來越老,感覺還是孩子的自己,臉上也有了皺紋。歲月往復,代代更迭,是件很殘酷的事,但唯有此我們才會珍惜,唯有此我們才會有情。

寒食節作文 篇7

  寒食節,我國傳統節日,也叫禁菸節,冷節,一般在清明節的前一兩天。這一天禁止煙火,只吃冷食,據說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晉國大臣介子推。

  春秋時,晉獻公的妃子酈姬想讓自己的兒子成為儲君,於是就在晉獻公的食物裡下毒,嫁禍給太子申生,並汙衊公子重耳是同謀。重耳得到訊息以後,帶領介子推等賢士連夜出逃。晉獻公認為重耳不辭而別,有謀反之心,就下令追殺公子重耳,從此重耳踏上了逃亡之路。有一次,重耳餓的頭暈目眩,忠心的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塊肉,讓重耳吃了充飢。逃亡路上,很多隨行的人都離開了重耳,但介子推一直追隨左右,悉心照顧重耳。正重耳十分感動。

  歷盡千辛萬苦,重耳終於回國做了君主,是為晉文公。晉文公對與他同甘共苦的臣子進行了封賞。不巧襄的弟弟叛亂,晉文公忙著出兵援助周襄王,竟忘了封賞介子推。後來在別人的提醒下,晉文公猛然想起還沒有封賞介子推的事,心中十分愧疚,立刻派人尋找。可是介子推早已和母親隱居到綿山去了。晉文公想請他出山,便下令搜山,卻沒有找到。有大臣建議放火燒山,逼介子推出來。晉文公同意了。一時間,綿山上濃煙滾滾,火光沖天,可介子推始終沒有出來。大火熄滅後,大家

【寒食節作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