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設計>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學設計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學設計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學設計(精選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教學設計(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感受蘇詞的豪放風格。

  2、瞭解作者渴望為國效力的思想與壯志未酬的苦悶,正確理解“人生如夢”的思想情緒。

  3、理解作者透過詞體現的人生觀。

  教學重點:

  透過語言品味詞作的豪放。

  教學難點:

  透過理解“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討論、體會蘇軾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進而感受蘇軾的人格魅力。

  教學方法:

  誦讀法、賞析法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宋代的詞,明確是分為兩個派別,即婉約與豪放。婉約,內容不外乎是離愁別緒,閨情綺怨。而豪放派便恰恰與其相反,內容比較寬闊浩蕩,氣勢恢宏,讓人讀後有種痛快淋漓的感覺。蘇軾是第一個用“豪放”作詞的,並開始寫作打破傳統詞風的詞,《念奴嬌·赤壁懷古》便是其豪放詞風的代表作。

  二、解題:

  念奴嬌赤壁懷古觀眼前之景

  (題目)思歷史之事

  抒一己之情

  三、研讀課文,學生整體把握全詞內容,感受蘇詞的豪放風格。

  1、上闕寫的景色有什麼特點?如何描寫?

  明確:景——雄奇壯麗景物描寫的豪放

  “大”字寫出了長江奔騰而來,洶湧澎湃的氣勢。“千古”則寫出了歷史長河的浩瀚渺遠。

  作者從時間和空間上,把江水、浪花和千古風流人物融為一體,為全詞設定了一個極為廣闊的空間和甚為悠久的時間背景。為全詞奠定了昂揚的基調。

  2、這幾句中哪幾個字用得好?請大家展開想象,為我們描繪一幅赤壁美景。

  明確:“亂”寫出山石險怪,“穿”寫出高峻陡峭。

  “驚”寫浪花洶湧,“拍”描繪出水石相搏的情狀。

  “卷”字寫出浪花四濺,狂瀾奔騰起伏的異景。

  作者從形狀、聲音、以及顏色三方面,用了比喻、誇張、擬人的手法描繪了赤壁的壯闊景觀,並暗寫赤壁之戰驚心動魄的場面和英雄豪傑們的雄姿,表現了作者的豪邁奮發。

  3、面對這如畫的江山,作者想到了誰?為我們塑造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下片著力塑造周瑜,為何要插入“小喬初嫁了”這一細節?作者為什麼用“初嫁”,而非“出嫁”?

  明確:人——英雄人物周瑜形象的豪放

  周瑜蘇軾

  年齡34歲47歲

  婚姻幸福美滿屢遭不幸

  外貌英俊儒雅早生華髮

  才華文韜武略才華恣肆

  職務東吳都督團練副使虛職

  際遇功成名就功業未成

  情場、官場、戰場,場場得意;黃州、惠州、儋州州州失意。

  情——功業無成感時傷今的豪放

  4、討論“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是積極還是消極?

  ①就詞論詞。一方面,作者贊一代儒將周瑜的豐功偉績,抒發個人貶謫失意、功業無成的感慨,這本身就是內心積極地一種表現。另外,作者在千古人物被淘盡的大江之畔,想到人生如夢,自己的一生又算得了什麼,看到了人的渺小,他能迅速從惆悵失意中解脫出來,表達了蘇軾特有的情懷。

  ②結合同期作品進行探討。《赤壁賦》中作者雖然借客人之口道出了“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感慨,可勸解友人時“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作者從“變”與“不變”兩種角度去看待水與月,巧妙地消釋了友人的悲哀。這其實也是作者內心矛盾鬥爭的結果,遇到煩惱時,換一個角度,原先的煩惱也就煙消雲散了。蘇軾對人生憂患的化解,表現在詞中就是一種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定風波》更是能體現出他坦蕩達觀的處世態度,上片一句“一蓑煙雨任平生”活脫出一個履險如夷、泰然自處、任天而動的仙人形象。下片“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多麼從容,多麼豁達。

  ③儒釋道相容幷蓄的思想。向學生介紹蘇軾的思想宏博開放,儒道釋相容幷蓄,政治上以儒家思想為主導,人生修養上則以釋道思想為主。當身處逆境時,佛老思想就成為他求得自我解脫的精神武器,由此而形成了一種隨緣自適、淡泊無為、超然物外、曠達樂觀的處世態度。

  ④成就與遭際對比。作者一生一貶再貶,越貶越遠,可詩、詞、文、繪畫樣樣精通,其它方面也並非淺嘗輒止,走到哪裡都深受人民的愛戴。在密州,他第一次遭受貶斥時,為了捕蝗蟲,抗旱災,從早到晚奔忙在田間地頭,親身體驗農民的疾苦。後來到徐州,為了抗洪排險,他整天身披蓑衣,腳穿草鞋,在最危險的地方出現,親自指揮戰鬥。在杭州,杭州鬧饑荒,有瘟疫,他自費購藥,設定了醫院還熬粥、煎藥送給過往的行人。他的行動救了幾千條命。還是在杭州,他疏浚六井,建築長堤。他每到一個地方都得到當地民眾的愛戴和信賴。甚至在被貶到海南的儋州生活窘迫的情況下,他仍然關心民生疾苦。這種品德實在可貴。

  四、評價《赤壁懷古》的藝術價值,引導學生進一步體味豪放派詞人蘇軾詞作的整體風格

  (餘秋雨:沒有黃州被貶,一道天光就不能射向天際。)

  蘇軾的豪放詞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從題材來看,懷念古代的英雄及其豐功偉業;

  2、從主旨來看,是抒發對英雄的讚美和壯志難酬的慨嘆;

  3、景物描寫來看,描寫的都是意境高遠、雄渾壯闊的景物;

  4、豪放的抒情方式與修辭手法:直接抒情。詞中“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不借助任何景物和事物,而是作者直接對有關人物、事物等表明愛憎態度的一種抒情方式。詩詞中有很多種修辭手法,如誇張、擬人、對比、比興、比喻、借代、設問、反問、對偶、反覆等。而這首詞中運用得最多的是比喻、借代和誇張。首先來看比喻,“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作者便用雪來比喻那被石頭激起的浪花,形象生動,將浪花那種潔白表現得完美無比。而在後面,作者便用“羽扇綸巾”來借代周瑜,讓其的雄英姿發在讀者面前盡情地展現,使人心生崇拜之情與敬佩。這些修辭手法都是表現了一種豪放的氣概,描繪了一種寬闊的氛圍。而此詞中最能突出蘇軾豪放派詞風的是誇張手法的運法。如“亂石穿宮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將眼前的亂山大江寫得雄奇險峻,渲染出古戰場上的氣氛和聲勢。憑藉著誇張手法,作者用廖廖數十幾個字便把石之險山之高浪之大形象地表現地讀者面前。這一切,修辭手法的運用對其豪放風格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5、豪放的語言詞句都運用得非常準確,生動,傳神,於是產生一種豪放的氣勢。詞中最能體現豪放風格的就是動詞和形容詞的運用。動詞如“穿”、“拍”、“卷”三個動詞運用得非常的絕妙,它們從不同的角度訴說不同的感覺,描繪的陡峭山崖、洶湧駐浪、滔滔長江,都集中地體現了古赤壁戰場那令人驚心動魄的雄奇景象。再來看形容詞,“亂”、“驚”這些形容詞也如那動詞一樣,較好地體現了赤壁的那種波瀾壯闊的情懷,讓讀者如親臨其境,感覺那份博大。這些能體現豪放派風格的詞被作者信手拈來,為其服務,擁有著最大氣的感覺。

  《念奴嬌赤壁懷古》這首詞集中體現了豪邁雄健、慷慨奔放的詞風。

  結論:我們應該學習蘇軾積極、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

  五、課堂小結

  全詞以江山之勝,英雄之業為題材,以縱橫之筆將懷古、詠史、寫景、抒情熔為一體,視野開闊,境界宏大,氣勢磅礴,格調雄渾豪邁,是豪放詞的代表。

  六、拓展加深,佈置課後作業

  課後查閱一些資料,思考比較柳永《雨霖鈴》和《赤壁懷古》的異同,就其思想內容或藝術特色寫一篇短評。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學設計2

  一、啟發談話,激發興趣

  許多古人,每見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懷。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臨洞庭憂蒼生,歐陽修遊滁州而醉山水。他們心為山動,情為水發,錦文華章噴薄而出,留下許多千古絕唱。宋代詞人蘇東坡來到歷經滄桑的赤壁古戰場,同樣情難自已,醉書一曲《念奴嬌》,讓世人傳唱。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蘇軾的這篇傳世佳作——念奴嬌·赤壁懷古》

  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赤壁風景圖及蘇軾原作。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讓學生對赤壁風光有一個直觀的認識,為學生有效理解課文埋下伏筆。)

  二、整體感知,瞭解內容

  1、學生自讀課文,完成自讀思考題

  (1)運用多媒體播放影片範讀。(要求:全神貫注,注意範讀的語氣和感情。)

  (2)查詢資料,理解作者及創作背景。

  (3)藉助註解和工具書正音、正義,疏通詞語

  (4)在粗通詞語的基礎上齊讀課文,感受文章。(初步領會全詞的意蘊。)

  (5)說說你對這首的感受。(初步體驗豪放風格。)

  (6)提出你自己不能獨立解決的難題。

  2、小組討論,交流自學所得。

  3、教師小結。

  (鼓勵學生質疑,既可以培養學生髮現問題的能力,又可以為教師進行有的放矢的點撥引導提供前饋資訊;小組交流討論,既可以共同分享學習資源,又可以培養學生合作的意識和合作能力。)

  三、品味鑑賞,體景悟情

  1、賞析上闋

  (1)有感情朗讀上闋,討論完成下表。

  文中用了哪些富有表現力的字詞描寫了赤壁怎樣的景色?用了什麼修辭?從幾個角度?基調怎樣?營造了怎樣的詩歌意境?

  (作者抓住懸崖、陡壁、怒濤、波浪這些可視性極強、變化宏大的形象,大刀闊斧,橫畫縱抹,描繪了一幅奇險雄偉的畫面,格調高昂。)

  (2)面對壯美的赤壁景觀,對活動在這裡的英雄人物,作者又是具有怎樣的情感呢?

  (大江滔滔,猶如歷史長河,英雄人物的`業績,被淘洗變淡。這些英雄人物現在又在何方呢?不盡的懷念從中可見。是啊,“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錦繡河山必然產生、哺育和吸引無數的英雄人物,而三國時期正是英雄輩出的時代,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猛張飛一聲斷喝長板陂上,俊呂布方天畫戟無人能敵,諸葛亮運籌帷幄世所難當。)

  (解讀上闋,品味語言,賞析作品壯美的景語。)

  (3)上闕末句有何作用?(承上啟下。)

  2、賞析下闋

  (1)自由朗讀下闋,思考問題:作者是從哪幾個角度描寫周瑜的?基調怎樣?

  作者自身的狀況又是怎樣的?基調怎樣?

  (2)怎樣理解這一矛盾(感奮與感傷)?

  (結合蘇軾的生平思想來看:蘇軾,北宋著名文學家,眉山人。二十歲中進士,力圖有所作為。他覺察到北宋國力的軟弱和遼夏軍事政權的嚴重威脅,希望能抵制外辱,立功疆場。他的政治思想比較保守,宋神宗時,王安石當政,行新法,他極力反對,寫詩諷刺。結果被新派官員彈劾誹謗朝廷,捕之入獄。後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時一度遷為翰林學士。又貶惠州,遠徙瓊州。終逝於常州。)

  (3)對周瑜的追述表現的是一種理想,而落泊失意是一種現實,感情基調的矛盾實際反映的是是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作者又是如何解決這種矛盾的?

  (“逝者如斯夫”,人生美好卻短暫,於是有人嘆息不已,“人生苦短”;有人及時行樂,“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有人借酒消愁,“與爾同消萬古愁”;也有人玩世不恭,“一場遊戲一場夢”。那麼,蘇軾又是如何對待的呢?“人生如夢”,人生是短暫的虛幻的,又何必執著?灑酒入江,以酒祭月,是希望萬古愁懷隨江而去。感慨和動作中現出一種超脫與曠達。)

  3、總結全文

  內容:感懷、寫景、詠史、抒情

  基調:昂揚、感奮、豪邁、蒼涼

  全詞寫景、懷古、抒懷,三者完美結合,渾然一體。

  (以上教學環節,對文中極具藝術魅力的字、詞、句進行推敲的過程,既是閱讀積累文言詞語的過程,也是訓練學生語感、提高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的過程。)

  四、拓展延伸,比較提高

  1、閱讀比較課文與元曲的異同。

  問人間誰是英雄?有釃酒臨江,橫槊曹公。紫蓋黃旗,多應借得,赤壁東風。更驚起南陽,便成名八陣圖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東。

  問題:詞在哪些語句體現了一種什麼氣勢?與本節課進行對比分析異同。

  2、閱讀比較豪放詞和婉約詞的風格差異。

  詞風分婉約與豪放兩種,“婉約者欲其詞調蘊藉,豪放者欲其氣象恢宏。”俞文豹《吹劍錄》中形容婉約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形容豪放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形象地說明了婉約詞與豪放詞風格的巨大差異。前面我們學習了柳永的代表作品《雨霖鈴》,其景悽美,其事纏綿,其情淒涼,“楊柳岸曉風殘月”說不盡的感傷悽婉,融情於景。

  問題:這兩首詞在風格與基調上有哪些不同?

  3、有人說“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中含有消極成分?試結合作者生平及寫作背景,談談自己的看法。聯絡現代生活實際,說說當代青年應該樹立怎樣的人生觀。

  (本詞表現了蘇軾複雜矛盾的思想。蘇軾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響,他一方面仰慕屈原、諸葛亮、陸贄等經世濟時的人物,希望尊主憂國,渴望建功立業;一方面又酷愛陶潛,追慕老莊,在險惡的政治逆境中能夠保持超然物外的曠達態度。又跟和尚親密往來,精通禪學。儒、道、佛三家思想,本來是矛盾的,但蘇軾習慣於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區別對待,採用“外儒內道”的形式,把它們統一起來,從而構成了蘇軾世界觀中既有積極進取的精神,又交織著齊生死、等是非的虛無態度。這首詞中壯麗江山、英雄業績,既激起了他豪邁奮發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產生“人生如夢”的感慨。這首詞具有感奮和感傷的雙重色彩。蘇軾的感傷是由於建功立業的激切熱望不能實現而萌發的,我們應當更多地體會他對事業對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傷感。“人生如夢”反過來也可以激發我們對人生的追求,這也正是這首詞的理趣所在。從語言上體會這首詞,也是“奮”壓倒了“傷”。意境壯闊,風格豪放,反映了蘇軾的寬闊胸襟。)

  (這是個拓展性話題,不在於形成統一的結論,而在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在珍惜生命、奮發有為的同時,只有擺脫患得患失的羈絆,才能獲得一個歡樂的人生。並且透過思想爭鳴,可以使學生樂於進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強領悟,共同提高,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奠定基礎。)

  【評析】

  以上教學設計體現了三個方面的特色:

  1、注重比較,在比較中促進學生認知的發展。“有比較才能有鑑別”,易於行成課堂教學的興奮點,活躍學生的思維;易於學生舉一反三,學會思考,學會學習,達成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為此,本教學設計安排了兩次比較性閱讀,一是將課文與同題材、同風格的元曲進行類比閱讀,強化學生對豪放詞內容與風格的印象;二是將課文與《雨霖鈴》進行反比閱讀,讓學生整體把握豪放詞和婉約詞截然不同的審美風格。透過多層次比較閱讀,加深學生對古典詩歌的文化底蘊,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2、重視學生的閱讀過程和閱讀體驗。“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閱讀教學要以讀為本。本教學設計始終以誦讀作為理解賞析課文的主要手段,從範讀到齊讀、有感情閱讀,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地“讀”課文,“激昂處還它個激昂,委婉處還它個委婉”,有利於學生理解賞析課文內容,感受豪邁奔放的風格。

  3、注重古典詩詞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絡,引導學生用歷史的眼光和現代觀念審視古代作品,為學生個性化地解讀古代作品提供了空間。本教學設計中打破傳統課堂教學中繞開有爭議的問題的常規做法,讓學生對蘇軾的人生觀進行爭鳴,在學生各抒己見的基礎上,聯絡現代生活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學設計3

  一、教學理念

  本課教學設計是以《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為依據,從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出發來設計教學目標。同時本課也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人文功能以及注重語文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地發展的思想來指導整個教學設計。

  二、教材分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的全日制普通高階中學教科書必修三第二單元唐詩宋詞中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這一單元的教學目標是鑑賞唐詩宋詞,在反覆誦讀中,運用聯想和想象,探究它的意境。本篇是此單元第八課《詞七首》中的第三首,它是承接前面兩首婉約派詞風的詞作之後,是第一篇豪放派風格的詞作,在本單元中地位十分重要,所以我們必須重視對本詞的學習。本詞運用了烘托和映襯的表現技巧,用豪邁的情調抒寫胸中塊壘,表達詞人對古代英雄的讚美和自己壯志未酬的感慨。

  三、學情分析

  本課的授課物件是高中二年級的學生。此階段的學生的特徵是他們的認知內驅動力和自我提高驅動力是他們學習的主要動力,高二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加強了,對新的知識具有更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因此,需要為他們營造相對自由、活躍的課堂氣氛;從心理上看,高二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仍處於不斷的發展變化當中,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突出對學生的人文教育,並需要老師積極引導和啟發。

  四、教學目標

  鑑於以上的教學理念、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我設定了以下的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誦讀詩詞,感悟本文的豪邁詞風

  2、過程與方法目標:培養學生的文學鑑賞能力和審美能力。(教學重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詞人豐富的思想感情和曠達豪放的意境,在詞的藝術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淨化自己的情懷,樹立愛國、報國的宏大志向。(教學難點)

  五、教學法

  1、誦讀感悟法

  2、談論歸納法

  3、合作探究法

  六、教學過程

  一、渲染意境,激發興趣

  《滾滾長江東逝水》音樂匯入,同時多媒體將展示赤壁的圖片。在課堂上渲染一種曠達豪放的情境,讓學生在影像的感染下進入新課的學習。

  依據:詩歌是藝術創作的結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古詩教學中,以圖片和音樂相配合的教學匯入可以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創造出生動形象的藝術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整體感知,質疑釋疑

  1、聽讀

  先聽錄音範讀,接著學生再齊讀三遍。同時請兩位同學分別朗讀,整體感悟全文的豪邁情懷。

  依據:此環節運用了誦讀感悟法,體現了知識與能力目標即誦讀詩詞,感悟本文的豪邁詞風。詩歌是需要吟誦的。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作為中華文化瑰寶的宋詞更是需要反覆誦讀,方能感悟其永久的魅力。透過誦讀,激發學生的想象,並促進其會意、入境、動情。

  2、質疑

  在誦讀的過程中讓學生自己獨立思考,並提出問題

  3、釋疑

  老師把大家提出的問題歸納成幾個方面,然後分組討論,並選出代表發言。最後老師點評總結。

  依據:這兩個環節的設定運用了討論歸納的教學法,是為了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從無到有,從質疑到釋疑,是閱讀和思維能力的發展與提高。這也體現培養學生的文學鑑賞和審美能力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三、自學探索,交流評議

  在這個環節。我設定了三個問題。

  1、本詞的上下闋分別寫的是景和人,這樣寫的目的何在。

  2、如何理解“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3、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豪邁的詞風,請你歸納。

  依據:設定的三個問題由淺到深,層層遞進,符合學生的認知和接受心理。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學是交給學生藉助已有的知識去獲取新知的能力,使學習成為一種活動。施教之功貴在導學。本環節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在自己先前的知識積累的條件下思考新問題,探索新知識。

  四、溫故知新,佈置作業

  結合以前的學習以及課後收集的資料,請同學們談談“我心中的蘇軾”,文體不限,課後寫一篇隨筆。

  依據:作業的設定是為了加深對作品的理解。溫故方能知新,讓學生課下蒐集資料,也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體現了新課標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有利於學生的多元的個性化解讀。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瞭解蘇軾的生平和思想,瞭解詞的寫作背景

  2、透過比較閱讀,引導學生初步掌握賞析詩詞的步驟方法,提高學生理解鑑賞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透過閱讀學習,理解詞中寫景、詠史、抒情為一體的手法。

  2、透過教師點撥、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拍岸”“裂岸”“強虜”“檣櫓”的不同以及結尾的理解。

  3、透過朗讀,理解豪放詞特點及詞的情感。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蘇祠豪放的特點,體會作者渴望建功立業的情感和壯志未酬的苦悶,學習他曠達胸襟和進取精神。

  教學重點:理解詞中寫景、詠史、抒情融為一體的寫作手法。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渴望建功立業的壯志與壯志未酬的苦悶。學習他曠達的胸襟和進取精神。

  教學過程:

  一、匯入課文

  1、猜猜作者

  中國著名作家林語堂曾評價一個人。我們今天就上他的課,猜猜他是誰?

  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一個大書法家,一個創新的畫家,一個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一個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一個酒仙,一個小丑(幻燈片投影)

  2、學生介紹蘇軾、瞭解蘇軾

  二、學習課文

  1、教師範讀(配樂)

  2、明確詞牌名、題目及詞的類別:懷古詩

  明確懷古詩特點:觀眼前之景寫歷史故事抒一己之懷

  3、速讀上闕。提問:(觀眼前之景)最有氣勢的是哪句?(自由發言)

  明確:“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推雪”

  提問:哪幾個字富有表現力?來說說看。

  分析:“穿”寫出亂石高聳入雲的動態,化靜為動。描摹出山勢之險要、高峻。“拍”描摹出赤壁水勢洶湧澎湃。“卷”表現出驚濤驚天動地、波瀾壯闊的氣勢。

  三句運用誇張、擬人、比喻等手法,從形狀、聲音、顏色等方面寫出赤壁雄奇壯美、波瀾壯闊的景象。(板書:描壯美之景)

  提問:有版本作“驚濤裂岸”,試和原文比較,你認為哪個更好?(自由闡述)

  明確:“拍”更好些,“擬人”的使用,使得更形象,動態感強,而且其中還暗含聲響。“裂岸”是從“形”上來寫,這和第一句的視角重複了。三句分別從形、聲、色三個角度寫的。所以不能用“裂岸”。

  生齊讀感受赤壁的壯美,領略蘇祠的豪放。

  4、提問:作者在描摹了壯美之景後,用了一句過渡句過渡到寫什麼上?

  明確:由“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過渡到歷史人物上。

  5、提問:作者站在赤壁古戰場上想到了誰?他有何特點?(依文找特點)

  明確:英俊瀟灑文武雙全年輕有為鎮定自若……

  “小喬初嫁了”襯托出周瑜年輕有為,春風得意

  “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表現周瑜的儒雅、風度翩翩

  “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刻畫了周瑜從容自若,指揮若定的形象。

  6、提問:“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有版本作“檣櫓灰飛煙滅”,你認為哪個更好?

  明確:“強虜”是突出敵方強大,襯托周瑜的英雄形象。“檣櫓”是借代,代指曹操的八十萬水軍,更能體現水軍的特點。

  7、提問:三國時期,有很多的風流人物,為什麼蘇軾想到的卻是周瑜?(出示圖表,學生分組討論)

  人物周瑜蘇軾

  年齡3447

  生活幸福美滿貧困潦倒(妻子早亡)

  外表英俊瀟灑早生華髮

  職位東吳大都督黃州團練副使

  成就功成名就一事無成

  明確:感嘆自己雖身懷報國之志卻得不到統治者的信任和重用。借周瑜之酒杯,澆自己之塊壘,所以才有了“多情應笑我”的感嘆。(板書:嘆風流之人)

  8、提問:對詞人情感的理解,有人認為此時蘇軾善於自我解脫、自我安慰,比較曠達;也有人認為此時的蘇軾比較消沉,憤懣無法排解,只好寄情山水,你怎麼看?(學生討論)

  明確:曠達多於消沉

  蘇軾和周瑜相比,蒼涼和消沉之情是難免的,但蘇軾畢竟是蘇軾,他沒有真正消沉,他特想得開。他在想:所有風流人物都將隨歷史的潮流而被滌盪了,即便周瑜這樣的風流人物不也被浪淘盡了嗎?人生就如夢一般,何必過於執著呢?,所以特別灑脫,把酒灑在地上祭祀江月,這其實就是林語堂評價的“他是天生的樂觀派”。(板書:抒曠達之情)

  9、齊讀下闕並自由朗讀試著背誦這首詞

  三、小結並佈置作業:

  懷古詩:觀眼前之景寫歷史故事抒一己之懷

  課後閱讀(1)林語堂《蘇東坡傳》

  (2)餘秋雨《東坡突圍》

  四、在齊聲朗讀中下課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1、有感情的朗誦本詞;

  2、體會作者借懷古抒發自己壯志未酬的抱負;

  3、賞析豪放派詞氣勢磅礴的風格。

  教學重點:有感情的朗誦本詞,並體會詞人借懷古抒發自己壯志未酬的抱負。

  教學難點:賞析豪放派詞氣勢磅礴的風格。

  課時:一節課

  教學方法:朗誦、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一部《三國演義》,展示了無數的英雄豪傑,當我們回首這些千古英雄時,一定有許多的感慨湧上心頭,豪放派詞人蘇軾在緬懷這些英雄時抒發了怎樣的豪情鬥志呢?今天,讓我們踏著音樂,走進三國,走進赤壁,走進《念奴嬌 赤壁懷古》。(用電視劇《三國演義》的片頭曲《滾滾長江東逝水》的伴奏,作為背景音樂,創設情境)

  二、生生對話,瞭解作者

  1、回憶作者,指生回憶作者,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政治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

  2、簡介背景:北宋元豐五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遊赤鼻磯,作詞抒懷。這時蘇軾年已四十七,事業無成,政治失意,借懷古以抒發自己壯志未酬的抱負。(老師總結,點選幻燈片,學生更好地瞭解作者的感情)

  三、朗誦課文,生生對話

  1、欣賞課文朗誦:注意朗誦的語氣。(結合影片,配樂朗誦,讓學生從視覺、聽覺上感受,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2、學生自由朗誦,指三名學生朗誦,後全班齊讀。(學生朗誦,配以背景音樂,創設情境,有種美感。)

  四、檢查預習,疏通詞意。(指生說詞意,教師總結。)

  1、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2、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五、賞析詞意,師生對話

  (一)朗誦並思考:齊讀上闋,思索:

  1、在上闋中,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這些景呈現出怎樣的特點?又由景想到了什麼?

  2、“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在詞的結構上起什麼作用?()

  (二)朗誦下闋,思考問題:

  由赤壁的景,作者憶到了周瑜,那麼下闋塑造了周瑜什麼樣的形象?(儒雅,指揮若定,泰然自得,風流倜儻)

  六、合作探究,師生對話

  三國時期,人才輩出,可懷想的人物甚多,但作者蘇軾為什麼獨想起周瑜?(學生討論,交流意見。用周瑜和蘇軾的資料對比,學生理解起來更清晰,更直觀。)

  周瑜年僅34歲就在赤壁之戰中取得勝利,成為英雄,而自己已年將半百,卻被貶謫,功業無成,怎能不在感慨中生髮仰慕之情呢?這正是作者一生追求理想的豪邁心情和迫切建功立業思想的表現。蘇軾對周瑜“讚揚”的同時慨嘆自己。

  七、拓展延伸,對話自我

  本詞是蘇軾豪放詞的代表作,說說其“豪放”表現在哪些方面?(結合戲曲來體會教師播放京劇版的《念奴嬌 赤壁懷古》,學生欣賞、思索,指生回答。用歌曲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豪放派詞的風格。)

  八、課堂小結

  全詞以江山之勝,英雄之業為題材,以縱橫之筆將懷古、詠史、寫景、抒情熔為一體,視野開闊,境界宏大,氣勢磅礴,格調雄渾豪邁,是豪放詞的代表。

  九、課堂練習

  默寫句子:

  本詞的過渡句是

  直接寫周瑜形象的句子是

  十、課後作業:

  周瑜是戰場上的英雄,“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蘇軾是文壇上的英雄,詩詞歌賦、書法繪畫都有建樹頭上戴著“豪放派之祖”的桂冠;袁隆平是科學上的英雄,研究成功的雜交水稻解決了數億人的溫飽。你心目中的英雄是怎樣的?請以“英雄”為題,寫一篇300字的隨筆。(幫助學生理解什麼樣的人被稱為英雄,提升自我。)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