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寒食節> 寒食節的由來及習俗

寒食節的由來及習俗

寒食節的由來及習俗2篇

寒食節的由來及習俗1

  寒食節習俗,有上墳、郊遊、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中國過往的春祭都在寒食節,直到後來改為在清明節。但韓國方面,仍然保留在寒食節進行春祭的傳統。寒食節是山西民間春季一個重要節日,山西介休綿山被譽為“中國寒食清明文化之鄉”,每年舉行隆重的寒食清明祭祀(介子推)儀式活動。

  山西民間禁火寒食的習俗多為一天,只有少數地方仍然習慣禁火三天。晉南地區民間習慣吃涼粉、涼麵、涼糕等等。晉北地區習慣以炒奇(即將糕面或白麵蒸熟後切成骰子般大小的方塊,曬乾後用土炒黃)作為寒食日的食品。一些山區這一天全家吃炒麵(即將五穀雜糧炒熟,拌以各類乾果脯,磨成面)。

  寒食節,民俗要蒸寒燕慶祝,用麵粉捏成大拇指一般大的飛燕、鳴禽及走獸、瓜果、花卉等等,蒸熟後著色,插在酸棗樹的針刺上面,裝點室內,也作為禮品送人。

  主要習俗可分為以下幾方面:

  1.禁菸冷食:寒食節古代也叫“禁菸節”,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國人追憫先賢之情執著,從東漢到南北朝屢禁屢興,唐代皇家認可並參與。蘇軾的《望江南超然臺作》中的“且將新火試新茶”說的就是寒食之後詩人煮茶的行為。

  2.拜掃祭祖:寒食節掃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視為“野祭”。唐代編入《開元禮》“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掃(寒食拜掃附)”中,成為官方認同並倡導的吉禮之一。後演變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廟、祭先賢;百姓上墳等。時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墳地,致祭、添土、掛紙錢,然後將子推燕、蛇盤兔撒於墳頂滾下,用柳枝或疙針穿起,置於房中高處,意沾先祖德澤。

  3.寒食飲食: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麵、寒食漿、青精飯及餳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盤兔、棗餅、細稞、神餤等;飲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數十種之多。其中多數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盤兔,俗有“蛇盤兔,必定富”之說,意為企盼民富國強;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風亮節……。

  4.寒食插柳:柳為寒食節象徵之物,原為懷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荊楚歲時記》就有“江淮間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門”的記載,安徽、蘇州等地還盛行戴芥花,佩麥葉來代替柳枝。據各地史籍記載:“插柳於墳”、“折柳枝標於戶”、“插於簷插柳寢灶間”、“亦戴之頭或系衣帶”、“瓶貯獻於佛神”、“門皆插柳”,故民間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紅顏成白首”之說。

  5.寒食踏青:也叫踏春,盛興於唐宋。宋·李之彥《東谷所見》載:“拜掃了事,而後與兄弟、妻子、親戚、契交放情地遊覽,盡歡而歸”。明代《帝王景物略》記京效踏青場景為:“歲(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輿者,騎者,步者,遊人以萬計。”可謂盛極。

  6.寒食鞦韆:鞦韆原為古代寒食節宮廷女子游樂專案。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載“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竟豎鞦韆,令宮嬪輩戲笑以為宴樂。帝呼為半仙之戲,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彥博詩《寒食日過龍門》,詩中描寫為“橋邊楊柳垂青線,林立秋千掛彩繩。”

  7.寒食蹴球:盛行於唐,宋《文獻通考》載:“蹴球,蓋始於唐。植兩修竹,高數丈,絡網於上,為門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勝負。”史載:唐德宗、憲宗、穆宗、敬宗都喜蹴球,《州府元龜》載:“唐德宗貞元十二年二月寒食節帝御麒殿之東亭,觀武臣及勳戚子弟會球,兼賜宰臣宴饌。”宋代也有《太祖蹴鞠圖》。

  8.寒食詠詩:寒食節時,文人們或思鄉念親,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靈感頓生,詩興大發,詠者甚多。據查,僅《全唐詩》就有唐玄宗、張說、杜甫、韓愈、柳宗元等名人名家詩詞三百餘首,宋金元詞曲也有一百餘首,成為中國詩歌藝術中一枝奇葩。此外,寒食節時期還有賜宴、賞花、鬥雞、鏤雞子、牽鉤(拔河)、鑽木取火、放風箏、鬥百草、拋堶(瓦石器玩物)等許多活動,極大地豐富了中國古代的社會生活。

  9.春天淨腸:一般來說,野外的狗熊在冬眠結束後,春天第一件事情就是找點青草吃。因為青草富含纖維素,吃了以後容易腹瀉。狗熊清理下自己腸胃中積攢了一個冬天的廢物,接下來才好吃東西。據動物學家說,狗熊在春季腹瀉前,往往都蔫頭蔫腦的,但一旦調理順了,接下來就歡實了。這寒食節的食品結構安排,是不是和狗熊的腹瀉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呢?比如說涼皮吧,好多醋,加上好多豆芽菜黃瓜絲之類的,富含纖維素,用來清理腸胃最合適不過了。從中國人的飲食結構來看,春節期間吃了不少大魚大肉,等到了天開始暖和的時候,確實也應該像狗熊一樣清理一下腸胃。不僅可以健體,還能讓頭腦清醒清醒,解決下春乏的問題。

  寒食節去野外採集野菜,不僅鍛鍊身體,而且也滿足了人體所必須,一舉兩得。最後,還要說說春季養生中的精神調節問題。前面說過,女子傷春,在寒食節期間出來散散心,勾搭勾搭小夥,能夠預防精神上的疾病。男子雖然不傷春,但在春季肝氣過盛,容易精神失常的時候,緬懷下先人,寄託哀思,起到了悲克怒的作用。對肝的調理是相當有好處的。經過了五千年的文化滋潤,寒食與清明合二為一,成為緬懷故人,激勵生人的節日。

  寒食節的源頭,應為遠古時期人類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離不開火,但是,火又往往給人類造成極大的災害,於是古人便認為火有神靈,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後再重新燃起新火,稱為改火。改火時,要舉行隆重的祭祖活動,將穀神稷的象徵物焚燒,稱為人犧。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後來的禁火節。

  禁火節,後來又轉化為寒食節,用以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名臣義士介子推。傳說晉文公流亡期間,介子推曾經割股為他充飢。晉文公歸國為君後,分封群臣時卻忘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願誇功爭寵,攜老母隱居於綿山。後來晉文公親自到綿山恭請介子推,介子推不願為官,躲藏山裡。晉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結果介子推抱著母親被燒死在一棵大樹下。為了紀念這位忠臣義士,於是在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稱為寒食節。

  漢時,山西民間要禁火一個月表示紀念。三國時期,魏武帝曹操曾下令取消這個習俗。《陰罰令》中有這樣的話,”聞太原、上黨、雁門冬至後百五日皆絕火寒食,云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長半歲刑,主吏百日刑,令長奪一月俸”。三國歸晉以後,由於與春秋時晉國的“晉”同音同字,因而對晉地掌故特別垂青,紀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習俗又恢復起來。不過時間縮短為三天。同時,把寒食節紀念介子推的說法推而廣之,擴充套件到了全國各地,於是寒食節成了全國性的節日,寒食節禁火寒食成了漢民族的共同風俗習慣。

  “二月江南好風景,故人此日共清明。”這是清代常州詩人黃仲則的詩句。清明節不僅是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更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的春季儀式。常州的民俗專家、著名老房子畫家季全保說,常州人清明節的傳統老習俗可謂非常豐富,早晨要吃過年時候的大團子,家家戶戶門框要插柳和桃花枝,掃墓上墳祭祖的`時候要飄紙錢。

  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

  在常武地區,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荊楚歲時記》稱:“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寒食節的起源,據說是與春秋的晉國公子重耳的臣屬介子推有關。重耳流亡國外十餘年,介子推護駕有功,當重耳返回故國即位,介子推卻躲入深山,避官上位。重耳以放火燒山企圖逼出介子推,不料山火卻將介子推燒死了。為了紀念介子推淡泊名利的高風亮節,民間便有時日禁火之舉。在古代寒食禁火,只能吃冷食,家家戶戶在節前就紛紛製作甜幹餅、鍋攤餅、冷粥以便下嚥充飢,寒食節裡街上賣幹餅的小販特別多。有詩云:“草色引開盤馬地,蕭聲催暖賣餳餅。”今天,寒食禁火的習俗早已銷聲匿跡了。因為連續幾天吃冷食畢竟對身體有害,它的消泯應是社會生活形態的進步。但介子推淡泊名利,激流勇退的精神,值得紀念。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寫的“寒食帖”,就是對寒食節最好的寫照和詮釋。

  早飯吃過年蒸的油煎大團子

  常州人清明節一大早,家家戶戶門框上要插柳條和桃花枝,以鮮豔的紅綠祛除隔年的邪祟。為什麼要插柳枝?《齊民要術》稱:“取楊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門。”清明是鬼節,借柳枝避邪驅鬼也在情理中。還有一說是紀念詞人柳永,他死後每年清明節,人們在路邊插柳作為悼念,這種習俗也延續下來了。而小孩子則是把柳枝編成圓形環圈戴在頭上,或把柳枝連葉帶皮捋到頂梢,成一柔軟可以抖動的“柳球”。也有人家將豔麗的桃花插在簷下的門環上,以示清明臨門,平安報春,藉以辟邪,帶來福祉。

  除了這些,清明節當天,常州人早飯會吃沒有餡的糯米大團子。大團子是春節前就做好了的,放在冷水中泡著,要一直吃到端午節。清明那天,拿出大團子,切成一片一片的下鍋用油煎,根據自己的口味放糖或鹽。也有人家會放點柳葉在裡面,意為添“青”。常州人還有在清明節吃青糰子的習俗,做青糰子要到田頭路邊去採一種叫“綠茱頭”的野生植物葉子,回來後洗淨,揉出綠汁液來,經過濾煮沸後和米粉而做成青糰子。

  上墳要在墓頂“飄紙錢”

  清明是掃墓祭祖的節日。節前,常州人有“上墳”的禮俗。添土修墓的時間多利用在清明節前夕,先將墳上的雜草清除,並加土整修,如果墓碑上的字型模糊不清,還要用油漆描寫,使其清晰。以白錢紙放在墓頂,用泥塊或瓦片壓住,叫做“飄紙錢”。修葺完開始祭拜,點燃香燭,擺上酒菜、糕團,按長幼輩份依次跪拜,同時焚化錠箔。清明節“吃祠堂酒”,也是常武地區人過節的一項活動。掃完墓要到祠堂去,在族長帶領下行禮,中午喝祠堂酒,睦族敦宗,祈求祖宗保佑,閤家平安。

  舊時,清明日常州在東嶽大帝及府縣城隍廟內,要例行出巡,民間稱“出會”。整個出會儀式隆重而整齊,彩旗幡揚,隊伍中有云車、踩高蹺、掮臺閣、燒臂香等等,在城鄉極盛。所到之處家家戶戶在門口設香案迎奉,晚上再度出巡,謂之“夜會”,更是熱鬧非凡。在出會期間,鄉人還會邀請各路戲班,搭戲臺唱“春臺戲”,引來各路鄉親,透過“春臺戲”祈求國泰民安,五穀豐登,家庭和睦。

  放“斷線鷂”與蕩蕩秋

  清明期間萬物復甦,春意盎然,綠草如茵,城裡人也紛紛外出郊遊踏青。特別是孩童將柳條做成帽子戴在頭上,三五成群在野外放“斷線鷂”(即風箏)。民間將清明節視作春季放風箏的最後一天,故稱“斷線鷂”。因為田裡的小麥已經拔節,不能再踏,往往在放鷂子時將線剪斷,任其飛去,寓意這年的晦氣也同斷線的鷂子一起飛走,放走的風箏是不能撿回來的。下午,小孩子們還會在樹上掛兩根繩子“蕩蕩秋”玩耍。“寒食清明盪鞦韆,酷似飛鳥益身體”。記得小時候還有的人家以柳條穿上小麻糕掛於屋內高處,至“立夏”日取下來給小孩吃,以取“高高在上預防疰夏”,這是沒有科學根據的,只是一種美好象徵。清明節踏青要天氣晴朗,農諺有“清明要明,穀雨要淋”、“清明斷雪,穀雨斷霜”、“清明曬得柳柳枯,又有乾麵又有麩”,“龍城閒望愛晴天,何處風光在眼前。寒食桃柳千樹開,清明日出萬家煙”。

寒食節的由來及習俗2

  寒食節在每年冬至(二十四節氣之一)後的105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一般在清明節的前一到兩天,又有“禁菸節”、“冷節”、“百五節”之稱。因寒食節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一、寒食節是為了紀念誰?

  春秋初期的晉國,內亂不已,晉國公子重耳為避禍,出國逃亡19年,嚐盡了人世間的艱辛。在這顛沛流離的逃亡途中,介子推一直追隨重耳,不離左右。有一次,他們斷炊絕糧,陷入困境,介子推割下了自己腿上的肉,供重耳食用充飢。後來重耳回國,做了晉國國君,史稱晉文公。接著,晉文公對一直跟隨自己逃亡的臣僚論功行賞,唯獨把介子推給忘了。介子推也不向晉文公邀功請賞,而且更不恥與那些挾功求祿的勢利之人同朝為臣,就帶著母親隱居到今山西介休縣內的綿山。晉文公知道後,追憶起介子推的忠誠,十分後悔,就親自去請介子推下山。介子推卻躲起來,堅決不肯與晉文公見面。為了逼介子推出山,晉文公就下令火焚綿山。不料介子推守志不移,寧願被火燒死,也不肯出山,結果他與母親雙雙抱樹而死。文公見燒死了救命愛臣,疼痛不已,就把介之推葬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於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後相沿成俗。

  寒食節從春秋起,距今已有兩千六百多年的歷史,比端午節的發生還要早358年。雖經東漢周舉、三國曹操、後趙石勒、北魏孝文帝等多次禁斷,卻屢禁屢興,蔓延全國。

  唐玄宗順應民意,頒詔將寒食節拜掃展墓編入《開元禮》中,並定為全國法定長假。“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古為一人。深冤何用道,峻跡古無鄰。魂魄山河氣,風雷御宇神。光煙榆柳火,怨曲龍蛇新。可嘆文公霸,平生負此臣。”唐代詩人盧象這首《寒食》詩,所言即是寒食節的來歷“之推綿山焚身”的故事。

  二、寒食節習俗

  1.禁菸冷食:寒食節古代也叫“禁菸節”,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國人追憫先賢之情執著,從東漢到南北朝屢禁屢興,唐代皇家認可並參與。

  2.拜掃祭祖:寒食節掃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視為“野祭”。後演變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廟、祭先賢;百姓上墳等。時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墳地,致祭、添土、掛紙錢,然後將子推燕、蛇盤兔撒於墳頂滾下,用柳枝或疙針穿起,置於房中高處,意沾先祖德澤。

  3.寒食飲食: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麵、寒食漿、青精飯及餳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盤兔、棗餅、細稞、神餤等;飲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數十種之多。其中多數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盤兔,俗有“蛇盤兔,必定富”之說,意為企盼民富國強;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風亮節……

  4.寒食插柳:柳為寒食節象徵之物,原為懷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荊楚歲時記》就有“江淮間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門”的記載,安徽、蘇州等地還盛行戴芥花,佩麥葉來代替柳枝。據各地史籍記載:“插柳於墳”、“折柳枝標於戶”、“插於簷插柳寢灶間”、“亦戴之頭或系衣帶”、“瓶貯獻於佛神”、“門皆插柳”,故民間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紅顏成白首”之說。

  5.寒食踏青:也叫踏春,盛興於唐宋。宋·李之彥《東谷所見》載:“拜掃了事,而後與兄弟、妻子、親戚、契交放情地遊覽,盡歡而歸”。明代《帝王景物略》記京效踏青場景為:“歲(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輿者,騎者,步者,遊人以萬計。”可謂盛極。

  6.寒食鞦韆:鞦韆原為古代寒食節宮廷女子游樂專案。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載“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竟豎鞦韆,令宮嬪輩戲笑以為宴樂。帝呼為半仙之戲,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彥博詩《寒食日過龍門》,詩中描寫為 “橋邊楊柳垂青線,林立秋千掛彩繩。”

  7.寒食蹴球:盛行於唐,宋《文獻通考》載:“蹴球,蓋始於唐。植兩修竹,高數丈,絡網於上,為門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勝負。”史載:唐德宗、憲宗、穆宗、敬宗都喜蹴球,《州府元龜》載:“唐德宗貞元十二年二月寒食節帝御麒殿之東亭,觀武臣及勳戚子弟會球,兼賜宰臣宴饌。”宋代也有《太祖蹴鞠圖》。

  8.寒食詠詩:寒食節時,文人們或思鄉念親,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靈感頓生,詩興大發,詠者甚多。據查,僅《全唐詩》就有唐玄宗、張說、杜甫、韓愈、柳宗元等名人名家詩詞三百餘首,宋金元詞曲也有一百餘首,成為我國詩歌藝術中一枝奇葩。此外,寒食節時期還有賜宴、賞花、鬥雞、鏤雞子、牽鉤(拔河)、鑽木取火、放風箏、鬥百草、拋堶(瓦石器玩物)等許多活動,極大地豐富了我國古代的社會生活。

【寒食節的由來及習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