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設計> 《設計的覺醒》讀後感

《設計的覺醒》讀後感

《設計的覺醒》讀後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設計的覺醒》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設計的覺醒》讀後感1

  設計師工作的原點是觀察。觀察世界,觀察人類,觀察文化。

  只要是對人類的生活方式有著認真的思考,那麼即使是做行政或是商務工作的人,也會具有與時代同行的設計感受。而如果在社會和生活中適當發揮出這種感受,就會增添生活的設計感並形成高度的文化。

  人就是有這種天性,在痛苦的時候,會想著或許明天一切就會好起來,而在幸福的時候又會隱隱不安於未來可能遭遇的不幸。

  其中很多問題和想法,也常浮現在自己頭腦裡。讀時覺得自己很被理解,時而又豁然開朗。生活體驗與設計思考的高度融合令人佩服和羨慕。“設計師工作的原點是觀察。”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讀完一段一抬頭,覺得眼睛似乎變亮了,耳朵也更靈了,感官放大,頭腦也自由起來,好像事物若隱若現的關聯馬上就可以一一呈現在面前。而一處意外的關聯往往會成就一個設計靈感。只是,這感覺轉眼即逝了。

  田中一光的獨特經歷自是很吸引人,從一個從小對電影戲劇抱有濃厚興趣的他到日本戰後平面設計界的領軍人物,一路走來,在他的經歷中我也能同時看到戰後日本社會從貧困到豐衣足食,再到商品過剩包裝,最後反思生活方式,產生在商品裡追求合理的設計的訴求。過剩包裝也就像是現在正在發展的中國,所以我也深受感發,今後的中國在設計上必然要經歷反思著去設計。

  作為一名設計師應當如何進行思考,以及如何謀求生存,鍾老師也常說一定要拓展視野,未必鑽的有多深,卻什麼都得拿的來,錢沒了還能賺,青春可不等人吶,做人應該心胸寬廣、坦率真誠,設計應該多接觸古典與傳統,那樣可以把設計更好地結合文化,凡是都應該親身體驗,用眼睛看、用手摸、用大腦思考,時代走向,製造的大潮流,總是在思考,在不斷髮展自己的想法,在擴大自己的視野,創意的不斷變化是非常自然的,設計還應該多交流,交流是設計的中心,田中一光與奈良京都國內國外很多設計師都有交流來往包括一些其他行業都有交流。

  田中一光有這樣的觀點:出國學習,什麼都要一個人來做,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次非常好的鍛鍊機會,身體可以休息但頭腦不可以休息,設計應該更加人性情趣,不應該禁慾造型。

  我們也應該像他一樣,沐浴在陽光而把苦惱深深地埋藏在心底,要堅強而自信的奮鬥到最後,然而作為一個人,當他面對朝陽向前進發的時候,能夠溫暖那可冰冷心靈的,或許只有那張草稿紙,而他最厭惡的,卻也是那張紙。設計是糾結的,但是我們必須在糾結中,糾結出設計。艱苦的修煉還需繼續。

  生活中處處皆是設計我們要善於學習善於設計善於利用做什麼事都要輕鬆快樂不應太刻意注重義務性的工作。

  這是我完完整整讀完的第一本書,我的大學生活不過只有一年多了,時間越來越寶貴,大概以後只有假期才有時間看書寫讀後感了。不過如果能抽出時間,我一定繼續讀書的。因為我相信如果說讀書就是思維和想象的旅行,那麼寫作即是其中提煉出來的思考。

《設計的覺醒》讀後感2

  今天讀完了田中一光先生的這本文集。

  書中的文章都不長,路上床前順手翻開一頁就能開始讀。回想起曾經在北京的地鐵裡和荷蘭的火車上,本來是浮躁的環境,讓人很難隨意就扎進書裡,卻能多次片刻間被文中寥寥數語“秒殺”,特別受感動。要是能這麼入了夢鄉,延長這感動的時間,那真是件美事兒!我有一邊看書一邊劃的習慣。這本恐怕是被我劃的最花的一本了。即便如此,合上末頁,覺得只領會了表層,意猶未盡。真想馬上再重溫一遍!

  大多數介紹設計作品的書或文字,都採取直線式的介紹方式。某位設計師,a,b,c,d一步步走下來,然後有了最後的設計作品。但凡寫過簡短的作品介紹的人都清楚,這種介紹方式,看似是條理清晰,符合邏輯的,當然這也是由於各種(潛在)甲方的限制,卻不一定能反映出設計過程中所受到的各種因素的影響,以及過程中的隨機性。不過,我以前所接觸的各種書、雜誌,大多是這樣了。(恐怕是主題需要集中的緣故,而文集的主題可以相應的散開來。)也曾感嘆過,其實它們並沒有展示出,或教給我真實的思考和設計過程。因為我只看到那隻結成的蘋果,以及其所在的`那枝枝幹,以及部分根莖等。但是看不清整棵供給養分的大樹,更不知土壤、大氣等環境。

  之前對田中先生的作品,也只是膚淺的知道那些特徵鮮明的幾何形。但這本書為我展示了其後的大樹。正所謂“未知的已知”。先生回想著他從小觀看歌舞伎的日子,借品茶、品嚐料理、介紹他認為是“日本設計之源”的琳派繪畫等娓娓道來令他醉心的日本美學和其與西方美學的異同。(這讓我非常希望能去京都做一次深度遊!)文中多次探討西學東漸對日本戰後社會發展的諸多影響,以及國際化背景下日本設計何以體現獨特的日本文化。這對國內當前的設計行業發展狀況也很有借鑑價值。其中很多問題和想法,也常浮現在自己頭腦裡。讀時覺得自己很被理解,時而又豁然開朗。先生生活體驗與設計思考的高度融合令人佩服和羨慕。“設計師工作的原點是觀察。”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讀完一段一抬頭,覺得眼睛似乎變亮了,耳朵也更靈了,感官放大,頭腦也自由起來,好像事物若隱若現的關聯馬上就可以一一呈現在面前。而一處意外的關聯往往會成就一個設計靈感。只是,這感覺轉眼即逝了。

  田中先生文筆樸實細膩,字裡行間透著令人陶醉的淡淡香氣。(朱鍔也功不可沒阿!)我想他肯定是個“溫潤如玉的謙謙君子”,肯定也是個從不停止思考的可愛工作狂老頭子。彷彿我能看到他每天站在街頭的人流中,衝著某處街景出神的樣子。

  總之這是本很叫人享受的書。

《設計的覺醒》讀後感3

  書中的文章都不長,大多數介紹設計作品的書或文字,都採取直線式的介紹方式。某位設計師,a,b,c,d一步步走下來,然後有了最後的設計作品。但凡寫過簡短的作品介紹的人都清楚,這種介紹方式,看似是條理清晰,符合邏輯的,當然這也是由於各種(潛在)甲方的限制,卻不一定能反映出設計過程中所受到的各種因素的影響,以及過程中的隨機性。不過,我以前所接觸的各種書、雜誌,大多是這樣了。也曾感嘆過,其實它們並沒有展示出,或教給我真實的思考和設計過程。因為我只看到那隻結成的蘋果,以及其所在的那枝枝幹,以及部分根莖等。但是看不清整棵供給養分的大樹,更不知土壤、大氣等環境。

  之前對田中先生的作品,也只是膚淺的知道那些特徵鮮明的幾何形。但這本書為我展示了其後的大樹。正所謂“未知的已知”。先生回想著他從小觀看歌舞伎的日子,借品茶、品嚐料理、介紹他認為是“日本設計之源”的琳派繪畫等娓娓道來令他醉心的日本美學和其與西方美學的異同。(這讓我非常希望能去京都做一次深度遊!)文中多次探討西學東漸對日本戰後社會發展的諸多影響,以及國際化背景下日本設計何以體現獨特的日本文化。這對國內當前的設計行業發展狀況也很有借鑑價值。

  其中很多問題和想法,也常浮現在自己頭腦裡。讀時覺得自己很被理解,時而又豁然開朗。先生生活體驗與設計思考的高度融合令人佩服和羨慕。“設計師工作的原點是觀察。”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讀完一段一抬頭,覺得眼睛似乎變亮了,耳朵也更靈了,感官放大,頭腦也自由起來,好像事物若隱若現的關聯馬上就可以一一呈現在面前。而一處意外的關聯往往會成就一個設計靈感。只是,這感覺轉眼即逝了。

  田中先生文筆樸實細膩,字裡行間透著令人陶醉的淡淡香氣。總之這是本很叫人享受的書。下面摘抄幾段我劃過的段落,和大家分享。

  -我的二十一世紀(1993)

  人就是有這種天性,在痛苦的時候,會想著或許明天一切就會好起來,而在

  幸福的時候又會隱隱不安於未來可能遭遇的不幸。在古代的日本,有一種叫做“空寂”的美學。破損的茶碗被用金色的漆修補,

  而漆本身的美滲入到茶碗中。這種以破損後修補而成的茶碗為自豪的觀念,蘊含

  著至深的哲理。所謂世界只有物質是無法成立的,顯示的或許就是這種強烈對比中的自豪。

  我認為,思考受傷地球的再生,重新認識非西歐文明,脫離整齊劃一的歐陸風格,控制對舒適的過度追求,減少華而不實的國際交流,彌合由認知不同而產生的思想衝突,找回對非光滑閃亮之物品的審美等,這些都是二十一世紀設計的最大課題。

《設計的覺醒》讀後感4

  (一)田中一光的經歷和性格

  今天下午本來想翻看一會就繼續寫作業,結果又讀了兩小時,《設計的覺醒》讀後感。因為後來實在是被田中的經歷和性格所吸引了。

  田中一光的獨特經歷自是很吸引人,從一個從小對電影戲劇抱有濃厚興趣的小孩到日本戰後平面設計界的領軍人物,一路走來,在他的經歷中我也能同時看到戰後日本社會從貧困到豐衣足食,再到商品過剩包裝,最後反思生活方式,產生在商品裡追求合理的設計的訴求。

  與田中的經歷相比,給我更多感觸的卻是他的性格。

  田中似乎對生活中的一切有關設計的元素都有強烈的好奇心,促使他謙虛地不斷從各處來源,無論是國內國外平面設計的流派,還是從歌舞劇,日本傳統戲劇中汲取養料,獲得創作靈感。

  對感興趣的事情,他總是富有激情地去做,比如大學時參加的戲劇社團,剛工作時迷上的美國爵士樂,步入平面設計界時常常模仿的吉野原良設計風格。難能可貴的是,在每次痴迷和效仿之後他沒有成為“吉耶原良第二”,而總能將他人的風格融匯到自己的風格中。

  在田中的這種求索精神和激情裡,我總能看到自己的人格的影子,雖然經歷,環境,時代不同,但在性格上我和他同樣具有強烈的求知慾,渴望創造力的展現。雖然設計和我目前的專業關係不大,但看到田中憑著旺盛的求知慾和創造力在設計界從初出茅廬到屢獲獎項,嶄露頭角,再到引領日本平面設計的潮流,我的內心總是為之所動。

  我已經把田中一光列入我心中的World Builder List了。

  (二)田中一光的設計所

  田中一光要求設計所的新人在工作三年之後獨立去海外遊歷,回來的時候要寫清楚學到的東西,向設計所報告。田中是很看重個人獨立思考的,創意只能在一個人的腦中完成,而不是由很多人討論商定出來了。他認為出國遊歷是構成人的重要因素。

  在設計所裡,田中大展廚藝,買好時令的蔬菜,不斷挑戰新做法。看完書中的描寫,我突然發現既然廚藝是可以獨創的,而不是我以前想象的照著菜譜加料。那大概挺有意思吧,有時間一定試試,而且要認真嘗試。

  題外:我的大學生活不過只有一年多了,時間越來越寶貴,大概以後只有假期才有時間寫書評了。不過如果能抽出時間,我一定繼續寫的。因為我相信如果說讀書就是思維和想象的旅行,那麼寫作即是其中提煉出來的思考。

《設計的覺醒》讀後感5

  在《設計的覺醒》這本書中,田中一光一直用平時的語言向我們娓娓道說了他這一生設計思考的覺醒過程。

  設計的作用在於尋找功能和社會間的特點,在功能足以說明一切的前提下,裝飾成分是可以節制的,如何把握節制的度是考驗一個設計師是否成熟的標尺。

  1980年代是日本經濟快速發展的鼎盛時期,針對大眾過剩消費打來大量浪費的社會現象,田中一光敏感地察覺到設計可以介入大眾生活發揮社會影響力的作用。從日常生活角度入手,倡導“資源迴圈再利用”,為企業提供了將設計轉化為生產力和核心競爭力的新方法,更從基本觀念入手向設計灌輸了“合適就好”的生活方式新理念,在社會上產生了極大影響。在設計文化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了無印良張的產品,無印良張的產品能夠很好地傳達出我們想要傳達的思想,因此,比起過度造型,過度使用色彩的商品,無印良張不僅提供了相對便宜的價格,而且還在社會中構築了知性生活的形象。但在崇尚奢侈品消費的大環境裡,無印良張卻推出以“日常”作為主打的日用品,不能不說是種強烈對比。

  為了突顯商品或商店的信用而為相同的商品加上不同的標籤,我覺得是“品牌性”對商品本身的過分參與,對於那些把商標去掉的話,就不再具有其商品性格特徵的商品來說,強調功能而品質又穩定統一的無品牌商品,反倒是中對照,在一個浮躁的環境裡更能獲得知性群體的認同。

  其實,無印良品的誕生是對現代文明高技術的一種抵抗,從這一層面上講,世界上的知性群體,都會產生共鳴,都會團結起來。但隨著經濟的發展,我感到,無論是設計,還是消費態度,在二十一世紀都會有很大的轉變。那種認為“永遠光滑閃亮的物品才是新的”的美感意識,連同“稍微有細小劃痕就退貨或丟棄”的消費觀念,在二十一世紀都將面臨巨大的轉變。非必要的改版換代,每季必發的時尚新品,以及在本質上缺乏創新的新商品開發等,總讓我覺得其中的思想已落後於今天的時代。總而言之,二十一世紀的設計,會處於更多樣化與更高科技的環境裡,但同時,也走到了需要重新審視人類價值觀與標準的時候。

  《設計的覺醒》這本書的目標是為讓人們瞭解在中國經濟日益強盛,設計日益為大家所重視,同時又出現了各種困惑的現在,試圖讓大家透過田中一光的設計思考,去了解對於那些平日裡司空見慣的、在普通不過的日常我們其實是多麼“不瞭解”,進而讓人們站在新知識的肩膀上,邂逅新鮮的“設計”,讓“設計”在自己的身體中覺醒。

  設計的覺醒過程,就是設計師在日常生活中對生活認知不斷覺醒的過程,這意味著司空見慣的東西里也有大量的值得我們去再發現的未知部分,“覺醒”是設計應該扮演的重要角色,《設計的覺醒》就是試圖給我們提供接近設計覺醒的入口。

【《設計的覺醒》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