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設計> 鄉村四月教學設計

鄉村四月教學設計

鄉村四月教學設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物件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鄉村四月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鄉村四月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鄉村四月》是人教版課標教材四年級下冊第六組圍繞“走進田園,熱愛鄉村”專題的《古詩詞三首》的一首古詩。詩人翁卷以白描手法寫江南農村春末初夏時節的景象,表現了詩人對鄉村風光的熱愛與欣賞,也表現出對勞動生活、勞動人民的讚美。

  【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初步具備了藉助註釋瞭解詩意的能力,而且本班學生在《70首必背古詩》閱讀中已會背誦,但只是流於字面的背誦。作為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挖掘教材的深度,加深對詩句的理解,對意境的想象;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讀出詩的節奏美、語言美、詩境美、詩情美。

  【設計理念】

  1、語文課堂應該成為傳承和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的舞臺。古詩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古詩本身又是一種獨特的民族文化。古詩教學應該引領學生最大限度地走進這種文化,潛心學文,會心涵詠,熟讀精思,切己體察,使這種文化滋養學生心智成長。

  2、在語文實踐過程中注重發揮教材的“例子”功能。強調學習方法的鞏固、遷移,幫助學生掌握規律,形成能力,最終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

  3、感悟古詩,不在詩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詩句背後的情味和意蘊。只有當平面的詩句透過學生地想象生成為一幅幅鮮活的畫面、一曲曲優美的旋律、一幕幕立體的場景時,學生才能投身其中,感詩人所感、想詩人所想,引領學生讀出詩的節奏美、語言美、詩境美、詩情美。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正確讀寫生字“蠶桑”,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和默寫古詩。

  2、過程與方法目標:藉助註釋理解詩的大意,引導學生掌握學習古詩文的基本方法,培養閱讀古詩的興趣,養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詩人對鄉村風光的熱愛與欣賞,對勞動生活、勞動人民的讚美。

  【教學重點、難點】

  1、透過反覆誦讀,多元體驗,引導學生感悟詩情。

  2、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強化學法,自學能力。

  【課前熱身】

  同學們,古詩是中華文化璀璨的明珠。自古以來,優美的詩作浩如煙海,相信你們平時積累不少古詩。能背背有關描寫春天的古詩嗎?

  [設計意圖:在悅耳的古箏聲中,讓學生走進詩的國度,感受一種獨特的民族文化,為走進文字,走進江南鄉村春末初夏時節之景,做好情感的鋪墊。]

  【教學過程】

  一、意象鋪展,切入正題

  走進田園,就像走進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我們欣賞到:那獨特迷人的《鄉下人家》,那異國風情的《牧場之國》,相信這些現代美文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那,古代的鄉村又是怎樣的?

  1、我們跟隨著宋代詩人翁卷一起領略江南的鄉村四月。(板書“鄉村四月”)齊讀課題

  2、四月是什麼季節?那,你心中的“鄉村四月”是怎樣的?

  那是“小橋流水人家”,那是“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3、帶著鄉村的美、四月的美再讀課題!

  [設計意圖: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是新課標的重要理念之一。匯入環節從單元主題出發,回想現代文描繪的鄉村,讓學生抒發對鄉村已有的感受,拉近了文字與生活的距離,使學生學得自然,學得輕鬆,更為用古詩形式感受鄉村的美作鋪墊。]

  二、 通讀全詩,感受詩的節奏美

  1、(出示全詩)誰來說說以前學古詩的方法?

  2、請自由讀古詩,讀上四遍。讀前兩遍,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後兩遍,注意詩句內部的停頓,讀得有節奏、有板有眼。明白嗎?

  3、誰想讀?讀準沒有?

  4、檢查生字“蠶”“桑”

  5、(配樂)讀出詩的節奏。(方法:多誦讀)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對字詞的學習應貫穿小學語文學習的始末,而且四年級學生應逐步培養自能識字的能力。在古詩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反覆誦讀,讀出節奏、讀出韻味。]

  三、理解詩意,感悟詩的語言美。

  過渡:在你們有滋有味的朗讀聲中,詩歌醉人的韻律已經緩緩流出。

  1、讀了這麼多次能結合註釋說出詩意思嗎?請同學們在小組內說說。

  2、彙報:(點撥一二句寫:景;三四句寫:人)

  3、這詩意明白了嗎?趕緊帶著自己的理解,相信你會讀得更好。

  [設計意圖: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組內說說,藉助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學習,藉助註釋,透過交流增進對古詩的理解和整體感悟。]

  四、品味詩句,感悟詩的意境美

  正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如畫的鄉村四月,一定吸引了你的視線,留住了你的腳步。我們就開個詩畫品讀會吧!

  (一)品味第一、二句 (課件出示一、二句)

  1、這兩句,你好像看到了什麼畫面?(板書:綠原、白川、子規、煙雨)

  2、指導品讀:遍、滿(方法:抓詩眼)

  3、除了山陵原野是綠的,還有什麼是綠的?(方法:想畫面)

  4、這畫面讓我想起哪些詩句?(聯絡有關的詩句)

  5、這是絕妙山水畫!我們以讀代品吧!

  6、鏡頭再轉換,你還聽到什麼、看到什麼? “子規”是怎樣啼叫的?

  7、這“雨如煙”什麼感覺?看圖片

  1)把這種若有若無的朦朧美讀出來。

  2)這雨讓你又想起了哪些詩句?

  8、一動一靜的杜鵑煙雨圖已呈現我們面前了!讀出動靜的美感

  9、此時此景,你能用什麼詞語來形容?讓我們一起吟誦這兩句詩吧。

  10、小結:你們真了不起,憑著多誦讀、看註釋、抓詩眼、(調動視覺、聽覺,聯絡詩句)想畫面的法寶就走進青山綠水、杜鵑煙雨圖。

  [設計意圖:對古詩教學而言,“披文入情”必須創設情境,以“意象”為中介想象意境。本教學環節把“綠原、白川、子規、煙雨”巧妙串聯,變抽象為具象,使一幅完美的圖畫呈現眼前,學法的指導也在不經意中得以強化。另外,課堂有意識地想象補白,可以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引發發散性思維,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

  (二)學習第三、四句(課件出示三四句)

  過渡:生活在那裡的人們又怎樣呢?

  1、詩人們,請選用一樣或幾樣法寶,品其中的詩與畫。先小組內切磋切磋。

  2、彙報。

  3、小結:農家生活,人人都有事做,個個都勤勞。(板書:人勤)

  但,想到“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人們怎會不開心?你讀;

  想到“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人們怎會不高興?你讀;

  想到那將是沉甸甸的收穫,人們怎會不興奮?齊讀。

  [設計意圖:此環節強調能力的遷移,體現“扶到放”的過程,使學法不斷的鞏固強化,幫助學生掌握規律,形成閱讀古詩的能力;也體會到詩人對勞動生活、勞動人民的讚美。]

  五、理解詩人,迴歸整體,感悟詩情之美。

  1、是啊,這鄉村四月既是絕美的山水畫,又是勤勞的農忙圖!在詩人的筆下,鄉村四月變得妙不可言。可見,詩人翁卷是一個怎樣的人?

  2、(配樂)那能把詩印在心間嗎?

  3、還能把詩留在筆尖嗎?請默寫。

  [設計意圖:走進文字,走進作者,才能與他們產生共鳴,想他們所想,感他們所感,讀出詩境美、詩情美。熟讀成誦,落實默寫,體現紮實有效的教學。]

鄉村四月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認識“蠶”、“桑”兩個生字,能讀準多音字“了”。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文,讀出詩的韻味。

  3、引導學生抓住“綠遍”、“白滿”、“才…又”等詞語展開想象,體會江南鄉村景色的優美以及人們的勤勞,激發學生對鄉村風光的熱愛和嚮往之情。

  4、結合詩文及相關資料,使學生初步瞭解田園詩的特點,感受田園文化的魅力。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1、導語: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山清水秀,有許多風景優美的地區,吸引著國內外的遊人。你能說出幾處風景名勝嗎?你們說的……都是江南的景色。江南景色如畫,使人過目難忘,歷來就是詩詞文人集聚之地。白居易去過江南,他在《憶江南》中就曾經寫道:“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江南的鄉村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

  2、引導學生結合圖片說說江南鄉村的風光及自己的感受。看到這樣的風光你想說點什麼?

  3、今天就讓我們跟隨宋代詩人翁捲走進江南的鄉村四月(板書課題,指讀)。

  二、初讀正音,讀出詩的節奏。

  1、請大家自由讀這首詩,要讀得字正腔圓。(學生自由讀)。

  2、這首詩中有兩個生字(課件出示“蠶桑”,指讀,簡單釋義《結合“插田》“摘桑養蠶”)。還有一個多音字“了”(出示“了”),大家覺得該怎麼讀?為什麼?(學生讀,教師從結合字義選擇字音角度對學生評價,如:你能根據意思選擇正確的讀音,真是個會思考的孩子)

  3、練讀詩文。

  指幾名學生讀詩文,教師相機評價(如反面評價:你讀得很流利,就是缺少點詩的味道,想想,讀詩該怎麼讀?

  三、結合註釋讀詩文,瞭解大意。

  1、過渡:讀詩還要解意。請大家結合課後註釋互相說一說這首詩的意思,如果哪個詞語不理解,哪個句子說不好,可以舉手找老師幫忙,老師很願意為大家服務。

  2、學生同桌互說詩意,教師巡視指導。

  3、指生說說詩文大意。

  4、指生說說詩中描繪的景物,教師板書(山原、川、子規、雨、人)

  四、抓重點詞語,領悟詩境,體會鄉村的景美,人勤。

  (一)設疑:

  俗話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請大家邊讀詩邊展開想象:你現在就來到了江南的鄉村,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鄉村四月?是從哪些詞語體會到的?

  (二)學生自由讀詩文,標出詞語,說體會。

  (三)師生交流。

  1、引導學生抓住“綠遍”體會景色的美。

  (1)首先引導學生說出對鄉村四月的整體感受——美,然後引導:“你就抓住一個你覺得最美的詞說一說。”若學生只說出詞語,則進一步引導:“綠遍是個什麼樣?具體說一說。”可用“像——”或“讓我覺得——”把感受說具體。評價可以用“你的比方多準確而富有詩意呀!你也快成了小詩人了!”(指兩名學生說,在學生能夠充分表達後板書“綠遍”)。

  (2)補充詩句,感受“綠”的不同韻味。

  過渡:多麼生機勃勃的綠呀!唐朝大詩人賀知章的《詠柳》中也寫到了這富有生機的綠(課件出示《詠柳》生讀),大家看賀知章筆下的綠和翁卷筆下的綠一樣嗎?(引導學生從繪畫的角度比較二人的不同:一個是工筆細描,一個是揮筆塗染。若學生說不出,教師可適當簡筆畫)

  (3)引導學生讀美。(課件出示第一行詩句)導語:“把你的這種感受帶到詩句裡讀出來吧。”(引導學生讀出韻味。可用“你讓我看到了漫山遍野的綠”,“你讓我看到了青翠欲滴的綠”或“你讀得還沒有‘綠遍’”評價。)

  2、與“綠遍”相對應的詞語是哪一個?指出這是古詩中常用的一種方式。依法引導學生體會“白滿”並板書(此環節以學生讀、談為主,簡略處理)。

  3、引導學生體會“雨如煙”。

  (1)首先引導學生說出對鄉村四月的整體感受——美,然後引導學生抓住“如煙”說說感受。可用“像輕紗、像薄霧、像細絲”把感受說具體。(指一名學生說,在學生能夠充分表達後板書“如煙”)。

  (2)擴充套件想象:閉上眼睛,張開雙手,如煙的細雨飄到了你的臉上,落到了你的手心裡,什麼感覺?聞一聞,隨著如煙的雨飄來了——?(若學生自己說的具體,此環節可省略)

  (3)依法引導學生讀美第二行詩句,讀出輕柔舒緩的感覺(課件出示,齊讀)。

  (4)補充詩句,進一步感受“細雨如煙”的美。

  導語:不只是翁卷,好多詩人都寫到了這如煙的雨。大家看:杜甫寫到了:“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韓愈寫到了:“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蘇軾也寫到了:“水光瀲(liàn)灩(yàn)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課件逐句出示,指導學生朗讀)

  (注:以上三個環節可根據學生的實際回答順序調換。當完成一個環節後,教師引導:“我還不能確信,誰還從別的詞語中讀出了鄉村的美?”

  4、過渡:除了美,你還有什麼感受?(引導學生抓住“才…又”體會人們的勤勞並板書)5、這勤勞的人們難道不是鄉村的一景嗎?(板書:鄉村美景)就讓我們再來領略一下這鄉村的美景吧。(配樂讀最多兩遍第二遍可以背)

  6、小結:(是啊,江南的鄉村四月,山川秀美,細雨如煙。這迷人的景色不僅吸引了我們,更吸引了詩人翁卷。)

  五、出示作者,補充詩文,初步領悟田園文化。

  1、交流作者資料。

  (2)出示資料:“翁卷,字讀古,一字靈舒。浙江柳市人。是南宋時期非常有才華的詩人,以善寫田園詩著名,布衣終身。”引導學生質疑:“有才華為什麼還布衣終身?”教師引導:大家能不能從這首《鄉村四月》中找到一些答案呢?(引導學生從板書中找到:對鄉村美景和人民的愛可能是其布衣終身的原因之一《強調》)

  2、過渡:不只是翁卷,還有許多的文人墨客被這優美淳樸的鄉村田園生活所吸引,寫下了一首首膾炙人口的詩歌。

  (課件出示王維《山居秋瞑》、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指讀)

  3、總結:一首首寄託著田園情思的詩歌已經融入到了中華民族悠遠的歷史長河中,成了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板書“田園文化”)。下節課,我們將學習《四時田園雜興》《漁歌子》,我們會繼續徜徉在“田園詩”的涓涓細流之中,繼續感受我們燦爛的千年文明!

鄉村四月教學設計3

  【教學理念】

  追求隨課堂的有效性,讓隨堂課在真實中見精彩,平實中現智慧,樸實中含韻味,踏實中求質量。

  【學習目標】

  1、獨立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三首古詩詞,能默寫前兩首古詩。

  3、藉助註釋、插圖,自主學習,正確理解詩意,在誦讀品味、情景想象中感受優美的田園風光,體驗繁忙緊張的鄉村生活,激發學生對勞動人民的熱愛。

  4、激發學生對祖國詩詞的熱愛,養成主動積累的習慣。

  【學習重點】

  讀懂詩意,熟讀成誦。

  【學習難點】

  想象畫面、體會情感。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解題

  1、六單元的課文,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幅鄉村生活的畫面,隨著課文的學習,我們走進了自然和諧的鄉村人家,遊覽了遼闊寧靜的牧場之國,今天讓我們一起步鄉村四月。

  (齊讀課題)

  2、讀了題目,你就瞭解到什麼?你知道嗎?這四月就是指江南農村春末初夏的時侯,這正是江南農民春耕的時節。

  二、讀通詩句,書寫生字

  1、久居江南的南宋詩人翁卷,如何用詩句記下這時的情景呢?讓我們自由讀讀這首詩。讀的時候,注意讀準字音。

  2、指名朗讀,正音,齊讀。

  3、蠶桑的平舌音讀得真準,它們是今天要學習的生字,會寫嗎?(範書)蠶,天蟲為蠶,第一筆是橫,可別寫成撇;桑葉的桑要想把它寫得美觀,上面的三個“又”就要講究穿插,寫得富有變化,給人高低錯落之感。來,自己抄寫一遍。

  三、疏通字詞,瞭解詩意,想象畫面,體會意境:

  1、剛才我們學寫了生字,讀通了詩句:

  從小學一年到現在我們學了很多古詩,回憶一下,我們是怎樣學習古詩的?首先要藉助註釋,疏通字詞, 接著讀通詩句,瞭解詩意,最後想想畫面,體會情感。下面我們藉助註釋,疏通字詞,瞭解詩意,如果還有不懂的地方請作上記號。

  2、藉助註釋,你知道哪些詞的意思?

  (理解山原、白滿川、子規、了的意思)

  3、大家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嗎?

  第二句過渡:第一句寫出鄉村景美,第二句寫人,鄉村的人又怎樣呢?這句裡你們還有哪些詞理解有困難?

  ⑴ “蠶桑”的意思?剛才我們藉助註釋知道了是結束的意思,再把蠶桑放進句中讀一讀──剛剛結束蠶子和桑葉又插秧,通嗎?蠶桑該做什麼講?(點播:看來理解古詩,不能用常用的分解法或簡單的從字面上理解,要放到詩句中去讀。)誰能借助註釋,再說這行詩的意思?

  ⑵ 鄉村人家多忙呀!難怪詩人說:“鄉村四月閒人少”,這裡的閒是什麼意思呢?你能組詞說一說嗎?(清閒、悠閒、空閒、休閒)哪些詞的解釋放在這最合適?你能說說原因嗎?(你們說得言之有理,老師總結一下你們的說法,其實你們都想說,鄉村每個人都很忙,沒有人閒著呀!由此可見,他們就是這樣勤勞,來,讓我們讚一讚勤勞的人吧!(男女指讀、齊讀第二句詩)

  第一句過渡:這句寫人贊人,而第一句寫景,這句裡你們還有哪些詞理解有困難?

  ⑴ 雨如煙:

  雨像煙霧一樣又輕又小。用你的話連起來說說這行詩的意思。(自說、抽說)你能試著把雨如煙的解釋調到前面來說一說嗎?我們說詩意時,調換一下詞語的順序,這樣就會更通順些,不信你再說第一行詩的詩意,也用這種方法試試。

  ⑵ 簡單疏通詩意後,我們感受到鄉村的景色很美,來讀一讀。(齊讀)

  ⑶ 現在讓我們再一次走進詩句,品味其中的關鍵詞句,或許你對詩人筆下的鄉村四月有些新的認識。

  ⑷ 範讀,邊聽邊想象,鄉村四月是一幅什麼樣的畫面?

  ⑸ 引導:

  綠遍山原就像什麼?放眼望去,山陵和原野滿是的綠色,這綠色像給大地鋪上了一層碧綠的毛毯。(你抓住“遍”字想開去,一用上比喻句,畫面就變得更活了,更美了,更豐滿了。)在大好的春光下,這綠綠得怎樣?到處都是綠色,有深有淺,有明有暗,綠得鮮亮、綠得耀眼,綠得充滿了生機。(這一串排著的話連在一起,讓我們看到的綠色是那麼豐富,是那麼有層次,你的感受細膩了!)

  ⑹ 抓住能引起你想象的詞,聯絡生活的場景,選一行詩,寫寫鄉村四月是一幅什麼樣的畫面?用上學過得好詞佳句就更好了。(放音樂自己寫,再交流)(評:隨著你的描述,我彷彿看到看到一塊塊明鏡似的水田,泛著點點銀光,使鄉村得更純,如同無瑕的翡翠。你豐富的想象,讓我聽到了杜鵑鳥清脆的鳴聲,和著沙沙的雨聲,讓這幅畫卷充滿生機,這真是一首動聽和諧的春之曲呀!)

  ⑺ 再來讀一讀,這次讀的感覺一定不一樣!(自讀、輪讀相機指導)

  ⑼ 鄉村四月有聲有色,有靜有動,色彩鮮亮,充滿生機,多美的田園風光!合上書,閉上眼,想象著畫面,讀出你的感受。(齊背)

  4、春天是萬物復甦的時節,是農家耕種的時節,看著鄉村四月大好的春光,看著家家戶戶忙碌的身影,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詩:“一年之計在於春”,你能體會鄉下人家此時的心情嗎?(他們享受著大好的春光,憧憬著幸福的生活,累並快樂著。)

  5、詩人就這樣飽含讚美之情,寫下了這充滿活力的鄉村美景,放聲朗讀,讀出你心中的情感吧!(齊背全詩)

  6、對著畫面,配上音樂,再吟一吟詩吧。(齊背、抽背)

  四、默寫古詩

  1、多麼精煉的字詞,多麼優美的畫卷,那麼短小的詩句,那麼豐富的情感,讓我們揹著寫下來,回家後推薦給你的朋友吧!

  2、剛才學的這首詩描繪的是春末夏初是江南人家的生活畫面,《田園四時雜興》又寫的什麼時候田園生活呢?下節課接著學習。

  五、板書

  鄉村四月

  綠遍山原白滿川,

  子規聲裡雨如煙。 優美

  鄉村四月閒人少, 讚美

  才了蠶桑又插田。 勤勞

鄉村四月教學設計4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三首古詩詞,能默寫前兩首古詩。

  3、透過誦讀、解讀、悟讀課文,瞭解內容,體會課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

  達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對祖國詩詞的熱愛之情。

  【重點難點】理解詩詞的內容,體會詩人的情感。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前兩首古詩,理解詩意,想象畫面,體會情感。

  2、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兩首詩。

  【教具準備】學生準備有關翁卷,范成大的生平資料,老師準備相應的音樂

  帶。

  【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

  老師:同學們,本單元我們隨作者領略了中外的田園風光,體會到了自然、

  質樸、和諧、靜謐的鄉情,今天,我們再來走進古代詩人為我們描繪的田園美景,學習《鄉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漁歌子》你也一定會陶醉其中的。

  二、交待任務

  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前兩首古詩。《鄉村四月》和《四時田園雜興》。

  三、學習第一首詩《鄉村四月》

  1、作者簡介,翁卷字續古,一字靈舒,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南宋詩人,

  一生沒有做官,他的詩大多講求技巧,詩風清苦。

  2、閱讀詩文:

  ⑴ 自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⑵ 結合註解,理解詩意。

  ⑶ 想象畫面,有感情的朗讀古詩。

  3、彙報交流:

  ⑴ 指名讀詩文,糾正字音。

  ⑵ 理解詩詞的意思: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

  山原:指山陵和原野。白滿川:指稻田裡一片水色,映著天空的光輝。子規:杜鵑鳥。

  句意: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滿是綠色,稻田裡一片水色,映著天空的光輝。天空中煙雨濛濛,杜鵑聲聲,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句意:四月到了,農活多了,鄉里的農民們都在田間地頭忙開了,又是採桑養蠶,又是插秧種田。

  4、讀詩文,想畫面,說感受:

  (播放音樂帶,有感情的朗讀)。詩文展示四月的鄉間充滿生機,一派繁榮

  的景象,同時勾畫了農民在四月裡緊張、繁忙的勞動場景,表達出詩人對鄉村生活的熱愛,對勞動人民的讚美之情。

  四、學習第二首詩《四時田園雜興》

  1、作者簡介:

  範大成:蘇州吳縣人(今江蘇)人,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南宋詩人,他與

  陸游、楊萬里、尤袤齊名,合稱“南寧四大家”。他的詩憂國憂民,多有佳作,晚年隱居,寫了《四時田園雜興》60首,是他一生田園詩的代表作,反映農民的勞動生活和民生疾苦。這裡選的是《夏日》中的一首。

  2、自主學習,瞭解詩意。

  3、彙報交流,體會詩中所表達的情感:

  ⑴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耘田:除去田裡的雜草。績麻:把麻搓成線。

  句意:夏季農民非常繁忙,白天去田間鋤地,晚上要在燈下搓麻成線,農家男女各自忙著自己的事情,各自有自己拿手的本事。

  ⑵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未解:不懂。供:從事。傍:靠近。

  句意:即使那些幼小的孩子,雖然他們不懂的耕種與織布,但也在茂盛的桑樹陰下學著種瓜。

  5、想象畫面,有感情地朗讀,說說你的感受:(配樂朗讀)

  詩文描繪了鄉村大人耕織,孩子也學耕種的情景,展現了農村兒童的天真,

  勤勞,是一副具有濃濃生活氣息的農家耕織的圖畫。

  五、朗讀背誦兩首古詩

  【板書設計】

  1、把詩句補完整:

  ⑴ 綠遍山原( ),⑵ 童孫未解( )

  子規聲裡( )。 也傍桑陰( )

  2、請你說說“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的景象,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3、我會背其他描寫田園的古詩詞。

  【教學目標】

  1、學習《漁歌子》理解詞意,想象畫面,體會詞人的情感。

  2、有感情的朗讀背誦這首詞,並默寫。

  3、想象“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句話的畫面,並描述出來。

  【教具準備】

  1、學生準備張志和的生平資料。

  2、準備優美輕柔的曲帶。

  【教學重點】學習詞的內容,想象詞中描寫的情景。

  【教學難點】結合詞句展開想象,並能描述出來。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上節課,我們領略了兩位宋代詩人為我們展現的田園風光,使我們體會到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與質樸,誰能想象畫面,再來背誦一下這兩首詩。

  二、回顧詞的特點

  1、誰還記的我們第一節課學的一首詞,你們還能背誦嗎?《憶江南》 2、詞有什麼特點:

  詞有詞牌名,是詞的調子的名稱,詞調是寫詞時依據的樂譜。有的詞牌原來就是詞的題目,如《憶江南》《漁歌子》但後人寫的《漁歌子》《憶江南》就與詞牌無關了。詞的句子有長有短。故又稱長短句。

  三、學習第三首詞《漁歌子》

  作者簡介。張志和,唐代詩人,字子同,婺州金華(今浙江金華)人,被貶官後,不再復仕,放浪江湖間,自稱煙波釣徒,著有《玄真子》。

  1、自讀

  課文:

  ⑴ 輕聲讀詞,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⑵ 對照註釋,結合畫面,瞭解詩意。

  ⑶ 有感情的朗讀,體會詩情。

  2、彙報交流:

  ⑴ 指名讀詞《漁歌子》糾正字音。

  ⑵ 說詩句的意思。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句意:西塞山附近,白鷺展翅飛,桃花夾岸的溪水中,鱖魚肥美。(一幅秀麗宜人的水鄉風光)。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句意:頭戴青斗笠,身披綠蓑衣,斜風細雨中垂釣的人兒不想回家。(悠閒自得,溢於其中)

  3、想象畫面,有感情的朗讀,談談你的感受:

  ⑴ 配樂朗讀。

  ⑵ 談談你的感受:

  作者將山前高飛的白鷺、岸邊盛開的桃花,溪中肥美的鱖魚及斜風細雨中頭戴斗笠,身披蓑衣的漁翁,融為一體,構成了一幅清新、優美、充滿情趣的漁翁垂釣圖。展現了詩人悠閒自得的心境,也表達了他對自然風光的熱愛之情。

  4、練習背誦。

  四、總結拓展

  1、學習了三首古詩詞後,你對鄉村生活又有了什麼新的感受?

  2、你還知道哪些描寫田園風光的詩詞,背給大家聽聽。

  【板書設計】

  23、古詩詞三首

  漁歌子

  張志和(唐)

  山鷺

  花水魚 悠然自然

  斜風細雨情趣盎然

  漁翁不歸

鄉村四月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學習掌握這首詩中的生字、詞語;

  2、指導學生理解這首詩的意思及意境;

  3、背誦並默寫這首詩。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這首詩的意思及意境:鄉村四月濃濃春意和優美景色,人們忙於農事而心情愉快的境界。

  教學方法

  1、 在熟讀古詩的基礎上,理解重點詞語,再理解詩意;

  2、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相結合;

  3、 學生討論與教師點撥相結合;

  4、 朗讀、背誦與默寫相結合。

  教學準備

  1、 電教版:教學課件、教學錄音帶

  2、 普通版:掛圖、小黑板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內容

  古詩《鄉村四月》的學習,原文如下:

  綠遍山原白滿川,

  子規聲裡雨如煙。

  鄉村四月閒人少,

  才了蠶桑又插田。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2分鐘):同學們以前學過哪些描寫鄉村景色的古詩啊?誰來背一背。同學們知道的很多,背的也很好。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描寫田園風光的古詩,它是宋代翁卷寫的“鄉村四月”,看他是怎樣寫的。(板書詩題:鄉村四月)

  二、學習古詩:

  1、出示小黑板,展示原文。指名朗讀古詩。讓同學評一評讀的好不好,有沒有錯誤。(3分鐘)

  2、指名說說這首詩的節奏、語氣,讀詩應把握的感情。(5分鐘)

  節奏:223

  語氣:輕鬆愉快

  感情:讀出古詩的優美、輕快、明朗

  3、學習生字(2分鐘):

  了:讀 liǎo ,結束的意思。

  蠶:讀 cán ,上下結構,由“天”“蟲”兩字合成。

  蠶是蠶蛾的幼蟲,能吐絲。

  4、藉助註釋,理解重點詞語。個別詞語可作補充解釋(5分鐘):

  山原:山陵和原野。

  白滿川:指稻田裡的水色映著天空的光輝。川,平地。(補充:“白”在詩中指的是水。人們習慣上把透明物體叫“白”,比如“白酒”、“白開水”等。“川”在詩中指灌滿水準備插秧的稻田。)

  子規:杜鵑鳥。(補充:也就是布穀鳥,大通農村所叫的“長高蟲”。)

  才了:才,剛剛。了,結束。

  蠶桑:給蠶餵了桑葉。這裡把名詞當作動詞來用。

  5、 理解詞語的基礎上,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5分鐘)

  6、 體會這首詩的意境(8分鐘)

  提問:這首詩前兩句寫了哪些景物?

  (生答:綠、山原、水、稻田、子規聲、雨如煙)

  提問:詩人用這些景物描寫了怎樣的景色?表現了什麼? (生答:描寫了“綠遍山原,水滿平川;子規聲聲,雨絲如煙”的景色,表現了鄉村四月濃濃的春意和優美的景色。)

  提問:後兩句寫了什麼事情?表現了什麼?

  (生答:忙於農事的事情。表現人們積極務農的勞動熱情。)

  師小結:說的很好。鄉村四月人們很忙,但忙得有目標—“才了蠶桑又插田”;忙得有樂趣—樂在務農,人們都在田裡,說說笑笑,幹活有勁。這就是這首詩意境的高妙之處。

  7、 指導背誦和默寫(8分鐘)

  指導背誦:前兩句寫景,後兩句寫事。先記寫景,後記寫事。 指導默寫:指一名上黑板寫,其餘學生在下面寫。寫完後集體訂正。

  三、佈置作業(2分鐘):

  蒐集其他描寫田園風光的詩讀一讀。

  板書設計:

  鄉村四月

  [宋]翁卷

  景色:綠遍山原,水滿平川;

  子規聲聲,雨絲如煙。

  景象:閒人少,(忙人多);

  才了蠶桑,又去插田。

  教後反饋:

鄉村四月教學設計6

  教材分析:

  《鄉村四月》是宋朝詩人翁卷的代表作,詩人以白描手法寫江南農村初夏時節的景象,前兩句著重寫景:綠原、白川、子規、煙雨,寥寥幾筆就把水鄉初夏時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來。後兩句寫人,畫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農民形象,從而襯托出“鄉村四月”勞動的緊張、繁忙。前呼後應,交織成一幅色彩鮮明的圖畫。詩的文眼在最後一句“才了蠶桑又插田”。詩的意境優美,處處散發出詩的魅力,不僅表現了詩人對鄉村風光的熱愛與欣賞,也表現出對勞動生活、勞動人民的讚美。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正確讀寫“蠶桑、卷、了”等字詞。

  2、有感情地朗誦、背誦古詩。

  3、體會詩的內容,想象詩中描繪的景物,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培養學生閱讀古詩的興趣和對古詩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鄉村美景圖、朗讀課件、伴讀音樂、事物卡片。

  學生準備:收集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古詩嗎?老師非常喜歡。我們中國是詩的國度,早在唐代就出現過像李白、杜甫這樣偉大的詩人,他們才華橫溢,為我們留下了無數的優秀詩篇,如同午夜的星河一樣燦爛奪目,足以使每一箇中國人為之驕傲。今天,讓我們再來感受一下古詩的魅力,來學一首新詩。(板書:鄉村四月)

  二、弄懂詩題

  師:看到詩題你知道了什麼?

  學生髮言

  師:這是一首描寫江南初夏田園生活的古詩,它的作者是翁卷

  (教師板書:翁卷)

  三、知曉作者

  師:有誰瞭解翁卷給大家介紹一下。

  學生介紹

  教師補充:翁卷,字靈舒,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南宋詩人,很有才華,與趙師秀、徐照、徐璣合稱“永嘉四靈”。一生不曾做官,喜歡田園生活,擅長作田園詩。

  四、整體感知

  師:現在就讓我們隨著詩人的足跡一起走進鄉村四月,去感受鄉村初夏的氣息吧。請同學們自由讀古詩,要把字讀準,把句讀順。初步感知古詩內容。

  (一)、自由讀(二)、指名讀(三)、教師範讀

  (四)、指名讀(五)、齊讀

  五、知詩情、悟詩意

  師:大家剛才讀的非常有味道,下面請同學們在小組內按照以前學習古詩的方法自學古詩。但要完成這樣一個問題:在詩中詩人都描寫了哪些事物,他又是如何將這些事物聯絡到一起的?。

  (生自學古詩。教師巡視)

  學生彙報。

  (一)、品讀美景

  教師根據學生的彙報出示並貼上事物卡片:(見板書設計)

  師:詩人是如何將這八種事物聯絡起來的?(根據回答整理板書,把古詩補充完整。)

  進而理解整首古詩,藉助課件講解“白滿川”。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的大意。師(板書:景美,並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古詩的意思)。教師歸納(山坡上草木茂盛,一片蔥蘢,而稻田裡的水色與天光相輝映,滿目亮白,杜鵑聲聲啼叫,天空中煙雨濛濛。)播放鄉村美景圖。

  (二)、品讀人勤

  師:是啊,這哪裡是鄉村,這簡直就是人間仙境啊?生活在那裡的人一定無比的幸福,此時他們又在幹些什麼呢?(匯入後兩句的學習,重點體會“閒人少”“才了---又---”進而理解這裡人的繁忙與勤勞)指導學生用“才了---又---”作詩。體會“閒人少”的用法。

  師:(板書:人勤,並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古詩的意思。)

  教師歸納(四月到了農民都開始忙農活,沒有人閒著,剛結束了蠶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六、感悟昇華

  師:同學們,透過我們剛才的學習,我知道大家對古詩的內容已經有了進一步的瞭解,我們被美若仙境的田園風光所陶醉,更為這裡勤勞忙碌的人們而心生敬佩,就讓我們帶著這種陶醉之情、敬佩之情再讀古詩,誰願意到前面來讀讀古詩。(播放音樂)

  師:請張開你想象的翅膀!如果你現在就是詩人,此時走在鄉村的小路上,展現在你眼前的是美若仙境的田園風光,你是詩人啊,你陶醉了,你詩意正濃,於是你作詩一首《鄉村四月》。請讀出陶醉之情。

  ----生:(一生讀出陶醉之情)。

  師:請張開你想象的翅膀!你現在就是詩人,此時也走在鄉村的小路上,看著勤勞忙碌的人們,你又怎好意思閒著呢,於是你大筆一揮欣然作詩《鄉村四月》。請讀出敬佩之情。

  ----生(一生讀出敬佩之情)。

  師:同學們你是詩人,你要讚美這裡美若仙境的田園風光……讚美這裡勤勞忙碌的人們……於是你把你的感情融進了這一首詩《鄉村四月》。齊讀古詩,讀出讚美之情

  眾生(讀出讚美之情)。

  師:美若仙境的田園風光,勤勞忙碌的人們,這是多麼賦有生活氣息的畫卷啊!你捨得離開這裡嗎?想把它帶走嗎?美美地再讀讀吧,把它刻在心裡。

  生(背誦古詩)

  師:能背下來嗎?讓我們一起誦讀古詩。

  師:古詩不光可以讀,還可以唱。聽過嗎?想聽嗎?(播放古詩唱詞)

  與學生共同唱古詩,學生齊唱。

  師:大家唱的真不錯!如果你們感興趣,可以用你熟悉的曲調去唱你喜歡的古詩。這首詩我們就學到這。

  七、拓展閱讀:

  師:其實,像這樣描寫田園生活的詩我們曾經也學過一些,比如說孟浩然寫的《過故人莊》還記得嗎?(並引導學生讀)王維也曾寫過一首《山居秋暝》還有印象嗎?學習田園詩,有一位詩人大家一定要知道,他叫范成大,他寫了60首田園詩,教材中也選了其中的一首“四時田園雜興”(教師誦讀)課後我們可以把他寫的田園詩都找出來讀一讀,我相信你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穫。

  師:下課。

  板書設計:

  鄉村四月

  宋 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 景美

  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人勤

鄉村四月教學設計7

  【教材分析】

  《鄉村四月》是人教版課標教材四年級下冊第六組圍繞走進田園,熱愛鄉村專題的《古詩詞三首》的一首古詩。詩人翁卷以白描手法寫江南農村春末初夏時節的景象,表現了詩人對鄉村風光的熱愛與欣賞,也表現出對勞動生活、勞動人民的讚美。

  【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初步具備了藉助註釋瞭解詩意的能力,但只是流於字面的背誦。作為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挖掘教材的深度,加深對詩句的理解,對意境的想象;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讀出詩的節奏美、語言美、詩境美、詩情美。

  【設計理念】

  1、語文課堂應該成為傳承和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的舞臺。古詩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古詩本身又是一種獨特的民族文化。古詩教學應該引領學生最大限度地走進這種文化,潛心學文,會心涵詠,熟讀精思,切己體察,使這種文化滋養學生心智成長。

  2、在語文實踐過程中注重發揮教材的例子功能。強調學習方法的鞏固、遷移,幫助學生掌握規律,形成能力,最終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

  3、感悟古詩,不在詩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詩句背後的情味和意蘊。只有當平面的詩句透過學生地想象生成為一幅幅鮮活的畫面、一曲曲優美的旋律、一幕幕立體的場景時,學生才能投身其中,感詩人所感、想詩人所想,引領學生讀出詩的節奏美、語言美、詩境美、詩情美。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正確讀寫生字蠶桑,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和默寫古詩。

  2、過程與方法目標:藉助註釋理解詩的大意,引導學生掌握學習古詩文的基本方法,培養閱讀古詩的興趣,養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詩人對鄉村風光的熱愛與欣賞,對勞動生活、勞動人民的讚美。

  【教學重點、難點】

  1、透過反覆誦讀,多元體驗,引導學生感悟詩情。

  2、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強化學法,自學能力。

  【課時安排】一課時

  【課前熱身】

  同學們,古詩是中華文化璀璨的明珠。自古以來,優美的詩作浩如煙海,相信你們平時積累不少古詩。能背背有關描寫春天的古詩嗎?

  [設計意圖:在悅耳的古箏聲中,讓學生走進詩的國度,感受一種獨特的民族文化,為走進文字,走進江南鄉村春末初夏時節之景,做好情感的鋪墊。]

  【教學過程】

  一、意象鋪展,切入正題

  在鄉間的`小路上,你會聞到瓜果的芳香;在夜晚的池塘邊,你會聽到青蛙的歌唱;在遼闊的草地上,你會看到成群的牛羊。詩人筆下的鄉村又是怎樣的?我們跟隨著宋代詩人翁卷一起領略江南的鄉村四月。(板書)齊讀課題。

  1、四月是什麼季節?那,你心中的鄉村四月是怎樣的?

  那是小橋流水人家,那是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2、帶著鄉村的美、四月的美再讀課題!

  [設計意圖: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是新課標的重要理念之一。匯入環節從單元主題出發,回想現代文描繪的鄉村,讓學生抒發對鄉村已有的感受,拉近了文字與生活的距離,使學生學得自然,學得輕鬆,更為用古詩形式感受鄉村的美作鋪墊。]

  二、 通讀全詩,感受詩的節奏美

  1、(出示全詩)誰來說說以前學古詩的方法?

  2、請自由讀古詩,讀上四遍。讀前兩遍,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後兩遍,注意詩句內部的停頓,讀得有節奏、有板有眼。明白嗎?

  3、誰想讀?讀準沒有?

  4、檢查生字蠶桑,相機糾正。

  指導蠶的書寫;(蠶,天蟲也。鴻是江邊鳥,蠶為天下蟲。)

  5、(配樂)讀出詩的節奏。(方法:多誦讀)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對字詞的學習應貫穿小學語文學習的始末,而且四年級學生應逐步培養自能識字的能力。在古詩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反覆誦讀,讀出節奏、讀出韻味。]

  三、理解詩意,感悟詩的語言美。

  過渡:在你們有滋有味的朗讀聲中,詩歌醉人的韻律已經緩緩流出。

  1、讀了這麼多次能結合註釋說出詩意思嗎?請同學們在小組內說說。

  2、彙報:(點撥一二句寫:景;三四句寫:人)

  3、這詩意明白了嗎?趕緊帶著自己的理解,相信你會讀得更好。

  [設計意圖: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組內說說,藉助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學習,藉助註釋,透過交流增進對古詩的理解和整體感悟。]

  四、品味詩句,感悟詩的意境美

  正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如畫的鄉村四月,一定吸引了你的視線,留住了你的腳步。我們就開個詩畫品讀會吧!

  (一)品味第一、二句 (課件出示一、二句)

  1、這兩句,你好像看到了什麼畫面?(板書:綠原、白川、子規、煙雨)

  2、四月的鄉村,是詩的世界,如果請你給這首詩的1、2句配上一幅畫,你準備用上那些色彩畫?並說說你的理由。

  如:我準備用( )畫,因為

  3、指導品讀:遍、滿(方法:抓詩眼)

  ?讀到綠遍山原這個詞,你腦海裡彷彿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綠的顏色只有一種嗎?(嫩綠的、深綠的、淡綠的)

  這樣的綠在哪裡可以見到?邊想像邊讀詩。(方法:想畫面)

  教師引導:村莊的周圍,滿是樹;村子前面,是一口池塘,那池水水上有一群白鵝;池塘旁邊,有一大片草地;極目遠望,映入眼簾的是連綿的山

  師:這就是古詩詞的魅力,一個遍就把四月鄉村那綠的世界展現在我們的眼前。把這美的畫面透過你的誦讀表達出來吧。

  4.除了滿世界的綠,你還看到了什麼?(白滿川)

  2.聽讀,想象畫面美

  過渡:淡雅的田園詩是一幅秀美的畫呢!(前面我們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首詩裡有怎樣的畫面呢?來,請閉上眼睛同學們,這個時候呀,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了這樣一個畫面:

  田野裡,山坡上,嫩嫩的、綠綠的小草,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茸茸的綠草,隨著地形的連綿起伏,像是給大地鋪上了一層厚厚的綠絨毯披著一身綠葉兒的桉樹、榕樹,桃樹,這兒一叢,那兒一簇,站立在綠絨毯上,在陽光底下一動一動地放著綠光小河、稻田裡的水滿滿的,映著天空,映著白雲,遠遠看去,白亮亮的一大片,就像一面面亮晶晶的大鏡子小河旁邊的那處楊樹林,漫天飛舞的楊花紛紛飄落,不一會兒,把一大片綠絨毯染成了白色遠遠看去,那已分不清哪是楊花,哪是河水哇!太美啦!

  5、這畫面讓我想起哪些詩句?(聯絡有關的詩句)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6、這是絕妙山水畫!我們以讀代品吧!

  7、鄉村四月,還是童話的故鄉,如果你用心聽,它還是一首交響曲,鏡頭再轉換,你能聽到那些聲音? 子規是怎樣啼叫的?(古詩介入)

  如:我彷彿聽到的聲音是:

  8、這雨如煙什麼感覺?看圖片

  1)把這種若有若無的朦朧美讀出來。

  2)這雨讓你又想起了哪些詩句?

  沾衣欲溼杏花,吹面不寒楊柳風。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9、一動一靜的杜鵑煙雨圖已呈現我們面前了!讀出動靜的美感

  10、綠油油的山原,白茫茫的水田,都籠罩在無邊的煙雨之中。閉上眼,你能感受到清風細雨在撫摸你的臉頰,軟綿綿的,涼絲絲的。側耳聽,天空中傳來了布穀鳥那熟悉的歌聲,歌聲是那樣清脆響亮,是那樣悅耳動聽,在無垠的田野上久久迴盪

  此時此景,你能用什麼詞語來形容?讓我們一起吟誦這兩句詩吧。

  11、小結:你們真了不起,憑著多誦讀、看註釋、抓詩眼、(調動視覺、聽覺,聯絡詩句)想畫面的法寶就走進青山綠水、杜鵑煙雨圖。

  [設計意圖:對古詩教學而言,披文入情必須創設情境,以意象為中介想象意境。本教學環節把綠原、白川、子規、煙雨巧妙串聯,變抽象為具象,使一幅完美的圖畫呈現眼前,學法的指導也在不經意中得以強化。另外,課堂有意識地想象補白,可以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引發發散性思維,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

  (二)學習第三、四句(課件出示三四句)

  過渡:這鄉村四月真是絕美的山水畫。從翁卷的詩中,你除了看到山水風光,還能看到什麼?生活在那裡的人們又怎樣呢?

  1、詩人們,請選用一樣或幾樣法寶,品其中的詩與畫。先小組內切磋切磋。

  2、彙報。

  3、小結:農家生活,人人都有事做,個個都勤勞。才了。。。。。又。。。。。(板書:人勤)

  4、在這繁忙的四月,大人們除了採桑插田,還可能忙什麼呢?小孩子們在忙什麼呢?除了人們,還有誰也忙起來了呢?(播放影片:也許你想象到了這樣的畫面孩子玩耍、青蛙透氣、蝴蝶蜜蜂採蜜,牛兒等待耕種看到這裡,你有什麼感覺?(板書:讚美 景 人)

  師:來到村後的桑樹園,你會看到採桑的人們;村子前面是一望無際的水田,你看,農民伯伯在田間是多麼忙碌。

  想到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人們怎會不開心?你讀;

  想到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人們怎會不高興?你讀;

  想到那將是沉甸甸的收穫,人們怎會不興奮?齊讀。

  是啊,這鄉村四月既是絕美的山水畫,又是勤勞的農忙圖!走進這四月的鄉村,就如同走進了一幅連續不斷的畫卷。讀全詩。

  [設計意圖:此環節強調能力的遷移,體現扶到放的過程,使學法不斷的鞏固強化,幫助學生掌握規律,形成閱讀古詩的能力;也體會到詩人對勞動生活、勞動人民的讚美。]

  五、理解詩人,迴歸整體,感悟詩情之美。

  1、是啊,這鄉村四月既是絕美的山水畫,又是勤勞的農忙圖!在詩人的筆下,鄉村四月變得妙不可言。詩人這樣寫,他此時的心情會這樣嗎?他主要想表達一種怎樣的感情?可見,詩人翁卷是一個怎樣的人?

  2、(配樂)那能把詩印在心間嗎?

  3、還能把詩留在筆尖嗎?請默寫。

  [設計意圖:走進文字,走進作者,才能與他們產生共鳴,想他們所想,感他們所感,讀出詩境美、詩情美。熟讀成誦,落實默寫,體現紮實有效的教學。]

  六、拓展延伸,詩心畫意滿心間。

  (一)古今對照

  1、請拿出練習紙。(播放課件音樂)此時,你走在鄉間小路上,這如畫的四月,你會聽到了想到了請把你感受到的,用現代文寫下來。

  出示:走在鄉間小路上,-----------------------------

  2、彙報。

  [設計意圖:音樂的薰染,調動學生的情感參與。這一環節的拓展,對學生進一步感受鄉村的景美人勤有推波助瀾的作用。古今表達的對照,再次使學生享受語言文字的魅力,實現語文學科本位的迴歸。]

  (二)課外拓展

  1、(課件出示)古往今來,田園是詩人們的寵兒,老師想到了許多田園詩人,如王維、孟浩然、陶淵明等。他們留下不少珍貴的詩篇。走進去讀讀、體會體會吧!

  課件: 村夜 (唐)白居易

  田園樂 (唐)王維

  2、讀了這些田園詩句,老師把自己的感受寫了下來:

  課件出示:巍巍青山、曖曖村落,鄉村是恬靜的;啾啾鳥鳴、聲聲犬吠,鄉村是靈動的;

  裊裊炊煙、霏霏細雨,鄉村是朦朧的;唰唰採桑、簌簌蠶食,鄉村是忙碌的。

  [設計意圖:此環節強調課外知識的拓展與能力的遷移,培養閱讀古詩的興趣,養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師:同學們,江南鄉村的景色如此迷人,此時,我們彷彿已經置身其中,清晨,煙雨濛濛,我們從桑樹上採下一片片綠色的希望;中午,布穀聲聲,我們在稻田裡插下一排排美麗的詩行;傍晚,清風徐徐,我們向天空中放飛天真的夢想;入夜,繁星點點,我們在睡夢中伴隨著青蛙無眠的歌唱。如果能過上這樣的田園生活,一生無憾。

  3、作業:

  1) 把這首詩畫成一幅畫;2)把這首詩描繪的情境寫成一段話; 3)收集並閱讀更多有關鄉村、田園風光的古詩,如《四時田園雜興》《漁歌子》等。 根據興趣選擇其中一項完成。

  這節課我們走進詩的國度,感受到詩的魅力,感受到鄉村生活的情趣!願大家今後的生活詩情畫意!

  [設計意圖:個性化作業,能夠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一位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能有所提高。]

鄉村四月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蠶桑、了”等字詞。

  2.指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體會詩的內容,想象詩中描繪的景物,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培養學生閱讀古詩的興趣和對古詩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抓住重點詞句,感悟詩歌的魅力,同時進行紮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

  教學用具:

  1、課前佈置學生收集描寫春天的詩句;

  2、多媒體裝置。

  教學過程:

  一、舊詩匯入,弄懂詩題,知作者

  1.師:(滿含深情地說)同學們,我國是詩的王國,我們的先人給我們留下了無數優秀的詩篇,他們如同午夜的星河一樣燦爛奪目,足以使每個中國人為之驕傲。現在就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咱們學過的古詩當中有哪些是描寫田園風光的?(誰能大膽讀)

  今天讓我們再來感受田園風光,感受古詩的魅力,來學一首新詩。

  師:齊讀。再讀,讀準字音。讀了這四個字,你讀到了什麼? 師:這是一首描寫江南初夏田園生活的古詩,它的作者是: 師:有誰瞭解翁卷給大家介紹一下。

  教師補充:翁卷,字靈舒,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南宋詩人,很有才華,與趙師秀、徐照、徐璣合稱“永嘉四靈”。一生沒有做官,喜歡田園生活,擅長作田園詩。

  二、學生字,讀古詩,找出兩個多音字。

  三、學習古詩

  1、複習學習古詩:知 詩 人,讀 詩 文,解 詩 意,入 詩 境,悟 詩 情

  2、師範讀(用二二三的形式讀)

  3、自讀,指名朗讀,齊讀。

  4、四人小組合作,藉助註釋瞭解每句詩的意思。

  5、彙報

  (1)品讀景美品讀美景。

  1.但剛才同學們說的只是鄉村四月大概的輪廓,大家能否再清晰地告訴老師,在詩中,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把你們的答案寫在紙上,然後舉起來。

  2.老師隨著學生寫的詞語,問:你看到?你聽到?根據學生彙報板書:山原白川 子規煙雨

  3.引導:

  (1)很多人寫了“山原”,那就首先看看山原:

  a 如果學生都只寫了“山原”/“山”等時——

  師導:你看到的是山原,但詩人看到的是“綠遍山原”,你說這有什麼不同?那是怎樣的山原啊?

  如果學生中有寫“山原”,也有寫“綠遍山原”的時候——師導:(問寫“綠遍山原”的學生)為何你要把“綠遍”寫進去?你寫的時候,腦海裡出現的是怎樣的山原?

  b 輻射:這是他看到的山原,你們看到的山原是怎樣的山原?用筆在“山原”前面加個詞,寫出你想象到的怎樣的山原。(提問3、4個學生,鼓勵學生用不同的詞表現綠,必要時,老師可以示範一句。)

  翠綠翠綠的山原綠得淋漓盡致的山原漫山遍野都是綠的山原??

  c 渲染:多美的綠遍山原,它與反著白光的水田相互映襯,這不就是(引讀——)“綠遍山原白滿川”嗎?

  (2)煙雨

  過渡:更美的是,山原、田野都籠罩雨裡,誰能說說這又是怎樣的雨啊?濛濛細雨??

  渲染:像輕煙般的細雨籠罩著水田和山原如詩如畫如仙境。

  (3)子規

  過渡:最妙的是在這如畫般的景色中,還聽到了??那是怎樣的鳥叫聲啊?

  4.回到整體。

  綠的山原,白的水田,如煙的雨,如歌的子規聲,誰能用自己美好的語言,把這兩句詩的意思連起來說說?

  你們很不簡單,這十四個字你們說出了一大串,說得太美了。

  我們千言萬語道不盡的正是詩人的十四個字啊!這簡簡單單的十四個字不再是幾個字了,它變成美若仙境的畫卷,讓人置身一種美妙的境界中,這就是詩的魅力。讓我們一起帶著這種美的感覺,一起品味這兩句詩吧。

  板書:景美

  (2)品讀人勤。

  過渡:是啊,這哪裡是鄉村,這簡直就是人間仙境啊?生活在那裡的人一定無比的幸福,此時他們又在幹些什麼呢?

  1.讀後兩句詩,問:他們在忙些什麼?(採桑養蠶,插秧種田)

  2.採桑養蠶,插秧種田是農民的必修課,這是多麼勤勞的村民啊,讀出感覺。

  3.問:他們僅僅是在採桑養蠶,插秧種田嗎?是那些詞告訴你的:(閒人少),也就是說那裡的什麼人多(忙人多)

  4.想象他們在忙些什麼。(在黑板的一邊寫下學生提及的農活,如忙餵雞、忙放牛、忙犁田、翻土、種樹??)

  5.質疑:詩人為什麼不痛痛快快地寫忙人多得了,卻要寫閒人少呢?

  (詩人用三個字就給人豐富的想象,婉轉含蓄,化繁為簡,哪個更妙?這就是詩的魅力啊!)

  6.從“才了??又??”你感受到了什麼(繁忙)

  7.是啊,簡單的3個字寫出了一片繁忙的景象,寫出村民勤勞的形象.板書:人勤

  我們也來學詩人作兩句詩吧,把沒寫進詩歌的忙也寫進去,比如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餵雞又??

  8.鼓勵學生作詩。

  如果不說鄉村四月,而是說我們的校園生活,大家能否也作幾句詩?如每到六月我們都忙著做什麼?那我就以“校園六月閒人少”為前一句,下一句怎麼用“才了??又??”接讀詩。

  五、感悟昇華

  師:同學們,透過我們剛才的學習,我知道大家對古詩的內容已經有了進一步的瞭解,我們被美若仙境的田園風光所陶醉,更為這裡勤勞忙碌的人們而心生敬佩,就讓我們帶著這種陶醉之情、敬佩之情再讀古詩,誰願意到前面來讀讀古詩。(播放音樂)

  師:請張開你想象的翅膀!如果你現在就是詩人,此時走在鄉村的小路上,展現在你眼前的是美若仙境的田園風光,你是詩人啊,你陶醉了,你詩意正濃,於是你作詩一首《鄉村四月》。請讀出陶醉之情。生:(一生讀出陶醉之情)。

  師:請張開你想象的翅膀!你現在就是詩人,此時也走在鄉村的小路上,看著勤勞忙碌的人們,你又怎好意思閒著呢,於是你大筆一揮欣然作詩《鄉村四月》。請讀出敬佩之情。生(一生讀出敬佩之情)。

  師:同學們你是詩人,你要讚美這裡美若仙境的田園風光??讚美這裡勤勞忙碌的人們??於是你把你的感情融進了這一首詩.

鄉村四月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生字,正確讀寫“規、插”等字詞。有感情地朗誦、背誦、默寫古詩。

  2、過程與方法:在討論、朗讀、交流中體會詩的內容,想象詩中所描繪的景物,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

  3、在誦讀中體會勞動的快樂,養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詩意,體會詩的意境。

  教學難點:理解詩意。

  教學方法:以讀為本,讀議結合、小組合作、適時點撥。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認識生字,理解詩意,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田園,現代都市人所向往的地方:那裡有田園綠野、小橋流水,那裡有炊煙裊裊、詩情畫意。“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是鄉村孩子在田野裡盡情奔跑、玩耍的寫照!“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是鄉村獨特的風景。多少詩人用情濃意切的詩筆寫下了一首首讚美農村景色的詩篇。宋代翁卷.就是其中一位。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鄉村四月>這首古詩,跟隨詩人到鄉村去走一走吧!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回憶古詩的學法。(知詩人,解詩題抓字眼,明詩意想意境,悟詩情)

  作者簡介:教參28頁。

  從題目中,你讀懂了什麼?想知道什麼?(江南農村初夏時節的景象)

  (三月,春天將結束,四月,夏天剛來到,稱初夏)

  引導學生看23頁四幅圖,說說看到了什麼?

  詩人用一首什麼樣的詩來描繪這一幅幅色彩鮮明的圖畫的呢?

  二、初讀古詩,理解詩意。

  1、師範讀古詩。

  2、學生自由讀古詩,圈出生字,提出不懂的問題。

  認讀生字。

  3、針對學生提出的不懂的問題,引導學生透過多種方法來解決問題。

  綠遍山原:山坡是綠的,原野是綠的,綠的樹,綠的草,綠的苗,滿眼皆是綠色。

  看圖,全是綠的嗎?河流,稻田裡的水泛著白光,(白滿川)讀到這你有什麼感受?

  總結:這是一幅多美的畫哇,你能用優美的語言來描述嗎?真的是滿目是綠啊!稻田裡的水在陽光的對映下,泛著白光,波光粼粼,這就是“綠遍山原白滿川”。

  讀一讀。扮演詩人吟誦。

  作者還看到了什麼?看第二幅圖(雨如煙)

  這雨如煙,是怎樣的雨?(濛濛細雨)除了像煙,還像什麼?(像紗、像一層薄薄的霧)

  對啊,同學們,你們看,把這山原籠罩的,不是煙,不是霧,是那春雨啊,飛菸捲霧弄清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描寫的就是這春雨啊!

  雨是如煙的,應該讀得輕些。

  最妙的是在這如畫般的景色中,還聽到了……(杜鵑的叫聲)

  綠原、白川、子規、煙雨,寥寥幾筆就把水鄉初夏時如畫的美景勾勒出來了。讓我們用美的聲音把這種美讀出來吧!

  在這詩一般的畫卷裡,農民又在幹什麼呢?請你再趕快讀讀看。(採桑養蠶,插秧種田)

  “了”是什麼意思?是忙完了採桑才去種田嗎?是僅僅就做這兩件事嗎?是哪些詞告訴你們的?

  想象他們在忙些什麼。(在黑板的一邊寫下學生提及的農活,如忙餵雞、忙放牛、忙犁田、翻土、種樹……)他們雖然忙碌,心卻是快樂的。讀出快樂。

  質疑:詩人為什麼不痛痛快快地寫忙人多得了,卻要寫閒人少呢?

  (詩人用三個字就給人豐富的想象,婉轉含蓄,化繁為簡,哪個更妙?這就是詩的魅力啊!)

  剛才我們說前兩句詩寫得很美,現在我覺得學完三四句,這首詩更美了。你們知道為什麼嗎?

  詩一般的畫卷和人們勞動的歡樂和諧地交融在一起,使得鄉村的四月變得更美了。

  現在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三、想象意境,體會情感。

  請一名學生讀詩,想想用什麼樣的語氣讀。

  其他同學閉眼傾聽,在傾聽中想象你看到的景象。

  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在這樣的景象中,你有什麼感受?

  (德育滲透:勞動是光榮的,勞動是快樂的)

  讓我們再一次在朗讀中體會鄉村的美麗,感受勞動的快樂。

  四、課堂小結,總結寫法。

  1、這首詩寫的是什麼?表達了什麼思想感情?

  2、給你感受最深是哪句詩?能用自己的感受讀一讀嗎?

  3、這首詩在寫法上有什麼特點?(有聲有色,有動有靜,寫人以閒少做反襯,突出農民的辛勞與繁忙)

  五、佈置作業

  背誦古詩。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識記生字,指導寫字。

  教學過程:

  一、認讀生字。

  二、識記生字。看看已經記住了哪些字,還沒有記住了字,自己想想用什麼辦法可以記住它?如果有困難,可以和同桌合作,也可以向老師和同學請教。

  三、指導書寫。

  注意插的筆順。

  四、佈置作業。

  蒐集有關描寫田園生活的詩。

  遊山西村(南宋)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不要笑話農家臘月做的酒渾濁,

  豐收之年有豐足的佳餚款待客人。

  一座座山,一道道水,懷疑會無路可行的時候,

  忽然看見柳色濃綠,花色明麗,又一個村莊出現在眼前。

【鄉村四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