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職業規劃及測評> 職業規劃職業規劃

職業規劃職業規劃

精選職業規劃職業規劃模板8篇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你有為自己做過職業規劃嗎?該為自己做一個職業規劃了。好的職業規劃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職業規劃職業規劃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職業規劃職業規劃 篇1

  前段時間,清華北大兩名學生退學後重考再上北大的新聞讓人驚訝了一番。據媒體報道,這兩名學生當初之所以選擇退學重新踏入高考考場,都是因為對之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如今,他們再次憑藉高分考入北京大學,選擇了新的專業。

  選錯專業,後果很嚴重

  聽起來這故事很有幾分傳奇色彩,看似一段佳話。可是事實上,事件所反映出來的關於專業選擇、關於職業規劃的問題,是真實而嚴重的存在著的。

  事實上,進入大學後發現專業難合口味的學生並非少數。據調查顯示,超六成受訪者承認自己在報考專業時是“盲目的”;超7成受訪者表示,如果有可能,想重新選擇一次專業。而兩位學霸的獨特經歷只能算是個例,對於其他學生並沒有太大參考意義。

  對大多數人來說,從大學退學重新參加高考代價太大,更何況最終能否如願考入心儀的大學和專業,也存在諸多不確定。而如果堅持在自己不喜歡或者不適合的專 業讀下去,有可能會影響未來的發展,甚至浪費了時間卻最終學無所成。可以說,選錯了專業可能就意味著整個人生道路的傾斜。

  避免錯誤,需要多方行動

  針對大學生“學非所願”問題,近年來一直有所討論,不少人都提出過自己的建議。選專業和就業的過程不僅與考生有關,還涉及到中學、高校等各個方面。

  在學校方面,應該建立靈活完善的轉專業制度,給予大學生更多選擇權。很多學生在經過大一一年對本專業內容初步熟悉和了解之後,會想要調整專業,而有些學 生則是因為調劑等原因,被分配到不喜歡的專業。這種情況下,高校不妨給予一定程度上的選擇自由,在第一學年的整體分數等相關考核合格的情況下,適當程度的 放寬選擇的空間,給學生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

  但是,這種“試錯”的過程終究要耗費很大的時間和精力成本。與其在報志願階段因為相關知識 的欠缺和對自我認知的模糊,造成對專業選擇的倉促或者是錯誤的決定,學生們不如儘早開始進行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這種規劃不在於選擇具體的職業,不是簡單 查詢就業資訊和技巧,而是要在長期的學習和實踐過程中,逐漸認識到自己的個性特點、興趣能力所在,並學會把自身優勢轉變成職業興趣和人生追求。

  要完成這一點,中學校方的責任可謂非常重大。如果學校能在日常的學習中潛移默化的注意培養學生的相關意識,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找到興趣愛好所在,進而確定職業傾向,那麼就能極大提高學生與專業的匹配度,為今後的職業發展打下更紮實的基礎。

職業規劃職業規劃 篇2

  實習屬於職業規劃的第一步,所以一定要趁早。功利性地說,它是未來找工作的一個鋪墊;此外,對於一個沒有走上工作崗位的學生來說,實習也可以幫助自己開闊眼界,提高待人接物的能力,重新修訂自己的職業目標等。

  第一次實習,不管工作再瑣碎,再乏味,先把它做起來。在可能的條件下,對實習工作可以有以下幾個要求:

  一、優先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崗位

  小瓊的第一份實習,是在親戚的介紹下做了公關,之後,她再找實習時,只要是與公關相關的工作,她都能輕易得到;但其他型別的工作,她甚至連面試機會都沒有得到過。

  二、工作單位儘可能比較正規,各部門齊全

  在一個正規的公司裡可以體會到公司健全的管理模式。如果你不喜歡自己現在的實習崗位,你可以在部門齊全的公司裡看看,有哪些其他崗位是自己喜歡的,適合的。

  透過實習可以獲得的:

  一、工作能力的提高

  工作能力的提高不意味著你多學會幾種EXCEL技巧,打字變快了,而是體現在一些非常抽象的層面上。比如:以前,小瓊說話語速很快,她的上司說這樣會讓對方覺得,她對說話的內容沒有把握,而且沒辦法很好的記住說話的內容。所以小瓊放慢了說話的速度,而且談吐也沉穩了。這在有很多社會經驗的人看來完全是不值一提的,但對於沒走上社會的小瓊來說,就是很大的收穫。

  二、提升責任心

  在實習工作裡,你要為你的工作負責。雖然比正式員工承擔的責任小得多,但還是經常有你不認識的人,跑到你的上司那裡提到你的工作成果。這些都壓迫著你把事情做到最好。

  三、更瞭解你未來的工作

  在正式的實習裡,你可以充分了解到你這一類工作的職責和人才需求。而且,你可以透過各方面瞭解到,你這個崗位在不同行業、不同公司裡的狀況,這對未來找工作很有幫助。

職業規劃職業規劃 篇3

  大學生擇業難、人生規劃混亂、理想不明確、信念缺失等,是現階段高校大學生自身發展較難逾越的困境。 Super 生涯發展理論的發展實質與生涯發展階段劃分以及人生彩虹圖的繪製,讓高校職業生涯教育進入了新的天地,而我國高校現階段就業指導與職業生涯規劃所出現的困境與訴求,要求高校職業規劃教育對先進理論進行借鑑。

  1.Super生涯發展理論與職業規劃概述

  1.1、Super 生涯發展理論

  Super 誕生於美國,是生涯發展理論的開創者。 他認為,人一生的職業生涯發展並非由一次選擇完成,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隨著個體與社會的影響不同而不斷地修改與完善, 最終達成了職業生涯的發展,這是 Super 職業生涯發展理論的核心所在。 對於其整個生涯理論而言,共分為成長、探索、確立、維持和衰退等五個階段,對應五個階段的是人一生不同的年齡時期,根據不同時期中人的需求的不同與職前職後的不同,Super 認為個體角色在職業生涯發展中扮演者多重的角色,並根據時間節點角色的不同繪製了“生涯彩虹圖”。總體而言 Super的生涯發展理論主要突出的是發展與生涯之間的關係,生涯處於不同的階段,發展有不同的目標;發展的不同的最終導致的生涯結果也不同。 因此,“發展”是 Super 生涯理論的本質。

  1.2、職業規劃發展

  縱觀西方職業規劃發展史大概經歷了四個不同的發展階段,一是職業指導階段,也是“職業指導”的誕生時期,主要是特質因素理論下的人員與職位匹配的模式;二是個人發展階段,主要代表是羅傑斯的來訪者中心療法,主要強調的是自我成長與自我認識,主導尊重人的自由發展;三是生涯輔導階段,此階段中 Super 集心理學的多項分支與社會學、人格發展理論等,首次使用了“職業生涯”概念,成功推動了職業指導方向和職業選擇轉變的,具有里程碑意義;四是生涯發展國際化階段,眾多的流派顯著的共性則是:將生涯輔導推向一個以注重個體生涯發展歷程為重心的方向,使生涯發展走向正規,主要表現是原本單純的解決就業問題轉向了實現自我的發展模式。

  2.高校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對生涯發展理論的訴求

  2.1、時代發展對高校職教生涯發展理論的訴求

  我國高校的職業規劃教育實質最初為平衡結構性供需,讓有用的人到需要的崗位,讓需要人才的單位獲得人才,主要是資訊的傳遞與分佈;發展到自主擇業時期,就業指導工作主要是為大家提供資訊釋出平臺,讓有技能的人能夠走到自己喜歡的崗位上,是對興趣的擴大,也是對人盡其才和人性解放的助推。隨著大學擴招的推進和就業大軍的湧進,崗位稀少逐漸成為擺在大學生面前的擇業困境,而學生自身能力潛能卻受制於傳統高校教育模式,受到一定程度壓抑。因此,生涯發展理論是對高校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的縱向推進,也與當前時代發展環境所急需的發展方向相吻合。

  2.2、大學生自身生涯規劃對生涯發展理論的訴求

  大學生進入社會,預示著將步入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中,在激烈的競爭角逐中,“生活不相信眼淚”的各種“真理”將擺在大學生面前。社會節奏在發展過程中逐步加快,對於人才的需求更是有別與傳統需求模式,從單一性的人才到能力多樣化的人才需求已成為社會主要需求,社會需求對與高校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大學生在高校中的學習時間相對充裕,對自身能力的提升有多種多樣的渠道,這為社會提供多種需求的人才奠定了學習時間基礎,也對學生在學校期間進行有效的職業規劃提出了更詳盡的要求。 社會的發展,不同於學校的慢節奏,也不同於學校的“兒女情長”,大學生步入社會後,如果沒有清醒的具有彈性空間的職業生涯規劃,尤其是在社會生存過程中一旦出現與職業生涯規劃有悖的情況, 則會萌生過多的挫折感,一旦習慣性的挫折感出現,整個人生的求職、擇業、修改生涯發展的時候都出現與既往問題出現而無法客觀對待的心理暗示。

  2.3、社會各界對高校職教生涯發展理論的訴求

  隨著社會發展程序的不斷推進,市場化的競爭態勢已經發展為社會主流態勢,社會各界對人才的需求,需要有良好發展潛力的人才,尤其是能夠懂得適時委曲求全、適時奮力拼搏、適時以退為進的高情商、高逆商人才,是社會始終追求的綜合人才。大學生在高校中,如果能夠真切的學會職業生涯規劃發展的知識,並將其輔助與自身的發展規劃中,必然會在社會殘酷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至少能夠透過不同的角色和不同時期不同崗位所指向的晉升路徑中,適當的調整自身的理想與目標。沒有良好職業規劃的大學生,在社會中成長必然出現“無所適從”的迷茫感,一旦走進與自己人生理想差距較大的工作崗位,必然出現與理想背棄的發展路徑。 理想的背棄與社會的淘汰相比,屬於生存與生活層面的不同,因此,社會各界需要高校對大學生進行職業規劃教育管理,以避免出現難以“承受”各類壓力的“人才”。

  2.4、教育體系對高校職教生涯發展理論的訴求

  大學生,進入高校教育體制中的年齡多為 16-20 歲,正處於人生髮展的青春期,也是人生當中可塑性最強時期之一。 高等教育體系對大學生的培育要求,不僅僅是傳授知識,也是傳授生存的能力,更是傳授為國家等做貢獻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在高校培育的大學生中,傳統的“天之驕子”已經“蕩然不存”,取而代之的是高學歷的“打工仔”身份,身份的變換正式人生處於不同時期的角色定位,職業規劃教育成功的大學生往往擁有對自身準確的職業生涯規劃定位,而教育失敗的“成果”則是“橫衝直撞”的找不到發展突破口的學生。 教育體制整體定位要求,所培育的大學生均擁有良好的職業生涯規劃發展能力,來確保教育“任務”的完成。 而我國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發展相對緩慢,尤其是發展的眼光看待職業生也規劃的教育體系暫時還沒有全部形成,所以,生涯發展理論下的高校職業規劃教育也是教育體系的自身訴求。

  3.Super生涯發展理論對高校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的啟示

  3.1、高校規劃教育階段的針對性

  高校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是學生走出校門快速融入社會的先決條件,是有別於傳統就業教育的重要表現。 Super 五個階段中,是人生不同年齡段的不同表現,也是同一個時段中對事物的五個不同方面的認識,如何幫助大學生認清楚抽象、具象共存的五階段的重要性,需要高校職業規劃教育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指導。 一是認識五階段的重要性,只有明瞭五個階段各自的特點,才能更準確的應用五個階段的特徵對自身進行階段性規劃;二是認識五階段的邏輯性,五個不同的階段具有各自階段的特徵標示,只有認清之後才能制定行之有效的“人生”定位,才能完成目標等在不同發展期的修訂與彈性修復的設定;三是認識五階段的迴圈性,五個階段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但是不是一個閉塞的單一迴圈,而是一個週而復始的迴圈。 每一個迴圈都具有不同的角色,比如:大學生經過“成長”和“探索”,一旦“建立”了較固定的適應模式,同時“維持”了大學學習生活之後,又要開始面對另一個階段———準備求職。 原有的已經適應了的習慣會逐漸衰退,繼而對新階段的任務又要進行“成長”、“探索”、“建立”、“維持”與“衰退”,如此週而復始。

  3.2、大學生主觀思想的主動性

  生理健康的人是具備主觀思想的人,無論是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什麼樣的機遇,均是主客觀選擇的結果,而主客觀的選擇不同最終導致的結果也不同。高校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是客觀最佳化主觀的過程,主觀的成長是未來職業生涯發展中具有主動性重要因素,沒有主觀的爭取與發展,無論何種職業生涯規劃都將無從談起。 因此,利用 Super理論核心對大學生進行主觀思想主動性的培養,一是讓大學生具有發展的思維,發展對於生涯規劃而言是必備條件,尤其是在社會經濟發展日新月日的新時代,沒有發展的思維將難以規劃出具有前瞻性的人生;二是讓大學生擁有職業生涯規劃的能力,使其對自身的自我擁有準確的、至少偏差不大的定位,從而才能形成具有發展的規劃能力。三是讓大學生擁有主動性的思維,主動性是生涯發展的必備條件,沒有主動性的生涯發展不具有建立性和維持性,最終將半途而廢。

  3.3、大學生生涯發展的生活廣度培育

  大學生的職業規劃教育已經不能僅僅侷限於為擇業而規劃,也不會進入因規劃而擇業的理想環境。 在一生生涯的彩虹圖中,橫向層面代表的是橫跨一生的生活廣度。 對於生活的廣度, 可以理解為 Super的年齡推廣而增加的生活“長”度的廣度,也可以理解為知識、能力等的廣度,增加生活的廣度,一是增加見聞廣度,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所誕生的資訊量是巨大的, 沒有廣度見聞的大學生不論是步入社會還是在學校階段所作出的職業規劃也是不完整的, 也存在欠缺考慮與有失客觀規劃的實際,因此增加見聞廣度,是能實事求是制定職業規劃的首要前提,也是能夠發現生涯規劃錯誤路線的技能因素之一。 二是增加能力廣度,能力的作用不言而喻,是扣開成功大門的金鑰匙,也是豐富自我增加人生籌碼的重要力量,沒有能力的廣度,就難以形成綜合型能力人才,對於職業生涯規劃實施過程中所遇到的難點與所要修整的問題也將無從下手,因此,能力的廣度是未知未來順利執行規劃的基礎。

  3.4、大學生生涯發展的生活空間拓展

  生活空間是 Super 彩虹圖中的橫向面,表達的是人一生的生活廣度,在 Super 的五個階段中,主要的人生髮展階段內,各個階段還有小的階段,舒伯特別強調各個時期生活空間劃分有相當大的彈性。 生活空間拓展也是人生閱歷的廣度,生涯發展中閱歷是一個人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對社會生活及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中所遇到的問題,能有及時做出正確的決策,或有相應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在一個弱肉強食的社會中,社會經驗將直接決定著他的人生高度,缺少了必要的社會經驗,很有可能會一事無成四處碰壁。在某種程度上,社會經驗決定了人生高度,對其人生起到了推動作用。因此,高校職業規劃教育要盡力的拓展大學生的生活空間,廣闊多維的生活空間能夠開闊大學生的視野和眼界。因此也會有許多大學生去利用這個多維的空間去創造一些屬於他們自己的生活空間。

  科學的職業規劃教育,是成就“優質”大學生的良好途徑,是踐行高校教育體系就業指導的正確方向。 Super 發展理論支撐下的發展思維,也是我國高等教育可以擇優借鑑的重要理論,對高校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的縱深開展具有指導意義。 在未來的人才需求方面,不但需要擁有專業技能的人才,更需要能夠及時為自己生涯發展進行規劃的綜合性人才, 只有能夠主動為拓展自身生活廣度與生活空間的大學生,才能在職業生涯發展中立於不敗之地,才能更容易成就規劃的目標與夢想。

  【參考文獻】

  [1]樊錚玉.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理論研究[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xx(7):42-42.

  [2]張涵.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視野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研究[J].河南教育:高校版,20xx(12):68-69.

  [3]胡豔,張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江 西科技師範大學學報,20xx(1):95-98.

  [4]黃蘋.民辦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 規劃教育的現狀與對策 [J]. 中 國青年研究 ,20xx(7):99-101.

  [5]王穎.可持續發展視角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研究[J].赤 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xx(13):261-263.

  [6]劉甜甜.聯動理論視域下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研究[J].職教論壇,20xx(14):22-25.

職業規劃職業規劃 篇4

  近年來,職業生涯規劃這一概念逐漸“火”了起來,不僅高中生,大學生,甚至工作十幾年的人也開始考慮對自己進行理性的職業生涯規劃與設計,並求助於一些職業諮詢公司、應用一些專業的工具來輔助進行職業生涯設計。但他們面臨兩個問題:首先,國內職業諮詢人員層次不一,許多人根本沒有心理學相關知識,應用的測評工具也五花八門,例如有的公司甚至應用卡特爾16PF,加州青年人性格問卷,甚至智商、動手能力等測評工具輔助進行職業規劃。其次,聘請專業的職業諮詢師費用比較高,超出了許多大學生能夠隨的範圍。許多人,尤其是大學生,不得不考慮自己進行職業生涯規劃,但這樣更需要藉助一些心理測量工具對自己進行深入的剖析。

  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如何選擇相關工具輔助自己進行職業生涯設計呢

  其實,不同的心理測量工具有不同的應用目的,例如:卡特爾16PF、加州青年人性格問卷是人格個性的測量,瑞文推理是邏輯推理能力測驗。真正為職業生涯開發而編制的心理測量非常少,目前國外的成名理論只有三種:

  Holland的職業興趣理論——強調興趣與職業的匹配

  Myers-Brigs的人格理論——強調職業與性格的吻合

  Edgar Schein的職業錨理論——強調價值觀、能力及興趣,甚至個性的融合

  一、職業興趣(又稱職業傾向)測驗

  霍蘭德是美國著名的職業生涯指導專家。他強調:同一型別的人與同一型別的職業互相結合,才能達到適應狀態。而“人”在一生,面臨著許多職業的選擇、工作的選擇、職位的選擇、甚至具體專案的選擇,這些選擇是否能與其型別相匹配,自然也是影響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例如傾向與“人”共事並且在該方面頗具技巧的人能在於他人的交往中獲得樂趣,並且喜歡人際交往中的領導、勸說、教導或諮詢等事務;對“資料”王國頗感興趣並具備一定才能的人傾向與透過詞語和符號表達出來的數字和抽象概念打交道;喜歡實用機器、工具、器械的個人則屬於喜歡“事物”的人,他們喜歡在實際的物理環境中解決問題。喜歡觀念的人可以從事抽象的、利用想象的工作。

  根據霍蘭德理論,職業興趣分為六種型別,每個人都歸屬於職業興趣中的一種或幾種型別。如下:

  社會型:

  共同特徵:喜歡與人交往、不斷結交新的朋友、善言談、願意教導別人。關心社會問題、渴望發揮自己的社會作用。尋求廣泛的人際關係,比較看重社會義務和社會道德。

  典型職業:喜歡要求與人打交道的工作,能夠不斷結交新的朋友,從事提供資訊、啟迪、幫助、培訓、開發或治療等事務,並具備相應能力。如:教育工作者(教師、教育行政人員),社會工作者(諮詢人員、公關人員)。

  企業型:

  共同特徵:追求權力、權威和物質財富,具有領導才能。喜歡競爭、敢冒風險、有野心/抱負。為人務實,習慣以利益得失,權利、地位、金錢等來衡量做事的價值,做事有較強的目的性。

  典型職業:喜歡要求具備經營、管理、勸服、監督和領導才能,以實現機構、政治/社會及經濟目標的工作,並具備相應的能力。如:專案經理、銷售人員,營銷管理人員、政府官員、企業領導、法官、律師

  常規型:

  共同特點:尊重權威和規章制度,喜歡按計劃辦事,細心、有條理,習慣接受他人的指揮和領導,自己不謀求領導職務。喜歡關注實際和細節情況,通常較為謹慎和保守,缺乏創造性,不喜歡冒險和競爭,富有自我犧牲精神。

  典型職業:喜歡要求注意細節、精確度、有系統有條理,具有記錄、歸檔、據特定要求或程式組織資料和文字資訊的職業,並具備相應能力。如:秘書、辦公室人員、記事員、會計、行政助理、圖書館管理員、出納員、打字員、投資分析員

  實際型:

  共同特點:願意使用工具從事操作性工作,動手能力強,做事手腳靈活,動作協調。偏好於具體任務,不善言辭,做事保守,較為謙虛。缺乏社交能力,通常喜歡獨立做事。

  典型職業:喜歡使用工具、機器,需要基本操作技能的工作。要求具備機械方面才能、體力、或從事與物件、機器、工具、運動器材、植物、動物相關的職業有興趣,並具備相應能力。如:技術性職業(計算機硬體人員、攝影師、製圖員、機械裝配工),技能性職業(木匠、廚師、技工、修理工、農民、一般勞動

  調研型:

  共同特點:思想家而非實幹家,抽象思維能力強,求知慾強,肯動腦,善思考,不願動手。喜歡獨立的和富有創造性的工作。知識淵博,有學識才能,不善於領導他人。考慮問題理性,做事喜歡精確,喜歡邏輯分析和推理,不斷探討未知的領域。

  典型職業:喜歡智力的、抽象的、分析的、獨立的定向任務,要求具備智力或分析才能,並將其用於觀察、估測、衡量、形成理論、最終解決問題的工作,並具備相應的能力。

  如:科學研究人員、教師、工程師、電腦程式設計人員、醫生、系統分析員

  藝術型:

  共同特點:有創造力,樂於創造新穎、與眾不同的成果,渴望表現自己的個性,實現自身的價值。做事理想化,追求完美,不重實際。具有一定的藝術才能和個性。善於表達、懷舊、心態較為複雜。

  典型職業:喜歡的工作要求具備藝術修養、創造力、表達能力和直覺,並將其用於語言、行為、聲音、顏色和形式的審美、思索和感受,具備相應的能力。不善於事務性工作。

  如:藝術方面(演員、導演、藝術設計師、雕刻家、建築師、攝影家、廣告製作人)音樂方面(歌唱家、作曲家、樂隊指揮)文學方面(小說家、詩人、劇作家

  根據Holland的理論:一個人的職業興趣會影響到職業的適宜度。當他從事的職業與其興趣相吻合時,就可能發揮出能力,容易做出成就;反之可能導致其原有才能的浪費,或者必須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成功。

  在長期的職業生涯過程中,“職業興趣”並非一成不變的,例如:一個在管理崗位上工作了10年的管理人員,他的職業興趣一般都是“企業”傾向。實事上,許多成功人士在做著與職業興趣偏離的工作。當然,我們做與自己“職業興趣”吻合度高的工作,可能工作更快樂,更容易發揮出自己的能力。

  北森諮詢師杜若建議:對學生和工作經驗較少的人,可以將Holland的職業興趣測試作為一種工具來幫助自己進行職業生涯設計,可以更容易發揮出自己的能力。但對有較多工作經驗的人而言,其價值觀、人格全面形成,而且有一些行業的經驗,在職業選擇時就不應該僅僅從職業興趣一個方面進行考慮。

  二、MBTI人格理論

  MBTI以瑞士著名心理學家Carl G。 Jung(卡爾。容格)的心理型別理論為基礎,後經兩位作者,母親Katharine Cook Briggs與女兒Isabel Briggs Myers研究並發展了前者的理論並把卡爾。容格的理論深入淺出地變成了一個工具。並廣泛地應用於職業發展、職業諮詢、團隊建議、婚姻教育等方面,是目前國際上應用最廣的人才測評理論。

  它通過了解人們在做事、獲取資訊、決策等方面的偏好來從四個角度對人進行分析,用字母代表如下:

  精力支配:外向E ——內向

  認識世界:感覺S ——直覺

  判斷事物:思維T ——情感

  生活態度:判斷J ——知覺

  其中兩兩組合,可以組合成16種人格型別。實際上這16種類型又歸於四個大類之中,在此我們將四個大型別篩選,並總結如下:

  SJ型:忠誠的監護人

  具有SJ偏愛的人他們的共性是有很強的責任心與事業心,他們忠誠、按時完成任務,推崇安全、禮議、規則和服從,他們被一種服務於社會需要的強烈動機所驅使。他們堅定、尊重權威、等級制度,持保守的價值觀。他們充當著保護者、管理員、穩壓器、監護人的角色。大約有50%左右SJ偏愛的人為政府部門及軍事部門的職務所吸引,並且顯現出卓越成就。其中在美國執政過的41位總統中有20位是SJ偏愛的人。

  SP型— 天才的藝術家

  有SP偏好的人有冒險精神,反應靈敏,在任何要求技巧性強的領域中游刃有餘,他們常常被認為是喜歡活在危險邊緣尋找刺激的人。

  他們為行動,衝動和享受現在而活著:約有60%左右sp偏好的人喜歡藝術、娛樂、體育和文學,他們被稱讚為天才的藝術家。

  我們熟息的歌星麥當娜、蘭球魔術師約翰遜、音樂大師莫扎特等都是具有SP性格特點的例子。

  NT—科學家、思想家的搖籃

  達爾文、牛頓、愛迪生、瓦特這些發明家、科學家你一定不陌生吧

  NT偏愛的人有著天生好奇心,喜歡夢想,有獨創性、創造力、洞察力、有興趣獲得新知識,有極強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是獨立的、理性的、有能力的人。

  人們稱NT是思想家、科學家的搖籃,大多數NT型別的人喜歡物理、研究、管理、電腦、法律、金融、工程等理論性和技術性強的工作。

  NF — 理想主義者、精神領袖

  NF偏愛的人在精神上有極強的哲理性,他們善於言辯、充滿活力、有感染力、能影響他人的價值觀並鼓舞其激情。他們幫助別人成長和進步,具有煽動性,被稱為傳播者和催化劑。

  約有一半的人在教育界、文學界、宗教界、諮詢界以及心理學、文學、美術和音樂等行業顯示著他們的非凡成就。

  大部分人在二十歲以後會形成穩定的MBTI人格,從此便很難變化。MBTI的人格會隨著年齡的增加、經驗的豐富逐步發展完善。根據MBTI的理論,對於MBTI中任何型別的人而言,均有相應的優點和缺點,適合自己的工作環境,適合自己的崗位特質。使用MBTI進行職業生涯開發的關鍵在於如何將個人的人格特點與職業特點進行結合。

  MBTI理論注重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工作的內容,例如:對於ENTJ型的人而言,並不能說他適合,或不適合做總經理助理,關健在於總經理助理這一職位是能否讓ENTJ型的人領導、掌管、組織和完善一個機構的執行體系,以便讓它有效運轉並達到計劃目標、能否讓ENTJ型的人從事長期計劃的設計,創造性的解決問題,對各種各樣的問題提出創造性而合乎邏輯的辦法等。

  北森諮詢師朱楊開建議:對於大學及大學畢業生應該採用MBTI而不是職業興趣來輔助進行職業生涯設計,它不僅可以提供適合的崗位、適合的崗位特質,工作環境,而且可以提出優缺點及並給出發展建議。

職業規劃職業規劃 篇5

  不知從何時起,人們習慣了以10年來劃出分水嶺,70後、80後便是這樣的產物,而如今90後更是被推上了風口浪尖,成為人們指摘的物件,這其中難免與90後個人成長的.背景相關。90後一登場便被貼上了許多“標籤”,諸如“不靠譜”、“幼稚”、“叛逆”、“隨心所欲”等等。一時間,這些“標籤”似乎成了一個貶低情商和智商的代名詞,這給即將步入職場的新人無疑造成了不小的心理壓力。90後真的就如“標籤”所描述的那樣嗎?鑑於此,不少90後正在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做著改變“標籤”的努力——

  “網招聘”改變“不靠譜”印象

  如今,第一批90後已踏上了尋找工作的征程,由於從小嬌生慣養、沒吃過苦,有些人不免會暴露出迎難而退的心理,從而出現了一些對待找工作態度散漫、找不到滿意的就回家“啃老”的現象。但是,也並不可以這些個別現象來全盤否定90後,因為他們中絕大部分仍在找工作的大潮中爭做弄潮兒,還別出心裁地發揮出“網生代”的優勢,網上求職、微博應聘等形式被他們充分利用,給找工作增分不少。

  “學姐,這次應聘我和許多大我兩三歲的學長學姐同時競爭一個崗位,你能給我些好建議嗎?”這是財政學專業大四畢業生餘駿前不久在微博上給同專業一位學姐的留言。“面試的時候,學長學姐的回答確實比我成熟、穩重,不過我也做了很多功課,已經把這家企業的企業文化研究了一遍,還逛了許多關於面試技巧的論壇,現在要做的就是揚長避短了,讓HR看到我積極、有創意、有熱情的一面。”

  餘駿的這番話,不禁讓人覺得這個90後相當靠譜,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他果然“殺”入了終極面試,和許多碩士生同臺競爭。雖然過程中他也出過小失誤,沒能及時把材料交到HR的手上,但他並沒有就此放棄,而是幾經周折找到了HR校園宣講的下一站,把材料當面交給了他,“當時他都認出我了,說沒想到我會主動追來,衝這股勁兒也會給我個機會。”餘駿笑著說。“剛開始我的父母還不理解,說我成天在電腦上閒玩兒,現在我用事實證明了自己的靠譜。”

  學合作改變“妄自尊大”

  90後成長於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階段,他們的父母作為改革開放的第一代受益者,大多為他們提供了較為富裕的生活環境,特殊的成長背景讓他們也更自信,甚而有些唯我獨尊,這便使得諸如“我行我素”、“特立獨行”、“團隊合作意識差”等標籤落到了他們的身上。因此,不少90後在融入職場後,一方面在改變自己的“獨行”,加強與他人的交流溝通,另一方面也把自己這代人的“獨特”作為一種新鮮的氣息帶入職場。

  陳鼕鼕剛到某貿易公司工作的時候,穿著帶洞洞的牛仔褲,揹著打有鉚釘的潮包,頭髮更是染成了黃色的波波頭,這樣的造型出現在辦公室中確實很“刺眼”,引來議論紛紛。起先她覺得這不過是自己的著裝風格,別人看不慣也無所謂,而一次和同事的聊天卻改變了她的想法。“那位姐姐告訴我,其實她並不是看不慣我的‘潮’,而是在工作場合,職業化的著裝是對工作的尊重,也是贏得客戶信賴的條件之一,我才恍然大悟,自己以前覺得她們是老古板的想法實在是太幼稚了。”從此,她也穿上了套裝出現在辦公室,不過她的電腦桌面上依然是各種“非主流”的神情冷峻、著裝怪異的長髮帥哥,“在不影響工作的前提下,還是想保留自己的一些個性,有時我也給同事們講講耽美、穿越之類的,她們都挺感興趣的。”

  “剛工作的時候我也輕狂過,把同事當白痴,給老闆留下一種近似瘋狂的印象,現在想想挺傻的。”劉昊回憶起入職培訓時,他的意見沒被團隊採納,固執己見的他決定“單幹”,結果熬了幾個通宵也沒有做完那份設計,而其他同事在合作下完成的案子受到了老闆的表揚,“那件事對我觸動很大,以前覺得自己做什麼都能行,碰了釘子才知道合作的重要性,現在我更願意做參與者,和同事們多交流,大家一起完成一個案子,又有效率又有溝通的快樂。”

  有了職業規劃 不再“隨心所欲”

  輿論不斷放大90後的反叛、非主流、標新立異,他們中確實存在隨心所欲去創業、盲目樂觀而不切實際之人,這多半與他們沒有豐富的人生閱歷,而又普遍受到網路上流行的成功學的影響,加之爆棚的自信心,使得不少人動輒就要做“創業家”,結果換來的卻是“空想家”的標籤。但也不能一概而論,並非所有90後的“反傳統”都是大逆不道,登上職場舞臺的他們,也在認真地規劃著自己的未來,一步一步地實現夢想。

  今年從藝校畢業的姚安毅然決然地放棄了那些人們眼中的傳統職業,沒有捧著簡歷去人山人海的人才市場,找一份家長們覺得“穩定”、“靠譜”的工作,而是和某舞蹈工作室簽約,做了一名舞蹈教師。“大二大三時我一直在舞蹈社團任社長,很多成員因為要做實習,或忙出國,就退出了社團,但我卻一直堅持了下來,因為我知道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是什麼、想要的又是什麼。”上學期間,姚安就利用課餘時間到一些舞蹈工作室做兼職,領舞,甚至打雜之類的工作他都做,“跳舞不是我的心血來潮,更不是別人眼中的不務正業,它正是我的職業規劃,在打工中我也在瞭解不同工作室的運作模式,為自己今後的創業打下基礎。”

  現在他每天的生活忙碌而充實,一早起來上網搜尋各種各樣的舞蹈影片來鑽研,自己下載並剪輯舞蹈的配樂,下午和學員們一起練舞,晚上還要看一些關於舞蹈的專業書以及影片,有時一學就是一個通宵。“我要趁現在專心練舞,多參加比賽,取得一些成績來增加自己創業的砝碼,以後我也要開辦屬於自己的舞蹈工作室。”姚安胸有成竹地說。

  “舊標”換“新標” 只需假以時日

  現在,不少90後已經加入到實習生的大軍行列,這群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在企業看來,雖有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自信,卻也貼著“任性”、“浮躁”、“自私”、“缺乏吃苦耐勞精神”等標籤。為了改變企業的“印象”,許多90後在實習中表現出了踏實、肯幹,有的人甚至不求實習工資,只求有機會學習、鍛鍊。

  漢語言文學專業的馮艾楠一週有三天都要早上五點起床去趕班車,到位於開發區的一家外企實習,兩個月前,她從BBS上獲悉這家企業正在招人力資源部助理,只提供一頓午飯,沒有工資,工作地點還在距離學校十分遙遠的開發區。她卻對此毫不介意,“現在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給自己賺經驗,辛苦點兒沒什麼,能鍛鍊自己就行。”從此,她無論颳風下雨,都保證不缺勤,不遲到。久而久之,人力資源主管們開始讓她接觸專業技能,教給她一些薪酬製表方法、面試技巧等,“有的同學去實習,因為剛開始的端茶倒水感到厭煩而沒堅持下來,其實這些也是一種敲門磚。”艾楠深有體會地說。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他們歡迎的是主動積極的實習生,許多90後往往前勁兒很足,但是耐力不夠,這也是引發他們“被標籤”的原因之一。不過,像艾楠這樣的實習生也被貼上了“自己找事做”、“主動去思考”等優秀“標籤”。

  事實上,各種“標籤”的背後都與90後的成長背景密切相關,一代人因其所處的時代、所生活的環境被貼上一些“標籤”是在所難免的,70後、80後也各自有過,因此沒必要過分指摘。總有一天,90後也會成長,摘掉那些不符合職場的“老標籤”,貼上職場所需的“新標籤”,需要的無非是時間和磨鍊,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職業規劃職業規劃 篇6

  10年職場路,4次轉型,王小冬只相信一點,變是永恆的,不變也許才是不正常的。

  20xx年,剛剛從韓國回國的王小冬,帶著一大箱子論文資料回到北京,本科學習法律、研究生唸的是金融,兩個專業有著無窮的選擇空間,具有英語和韓語雙語優勢的王小冬,很快就被三星公司相中,但職位有點意外——為三星做廣告,其實就是負責三星電子產品的線上推廣。這份工作不僅薪水可觀,而且由於掌握了媒介購買的權利,成為了名副其實人人爭搶的“金飯碗”。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一年過去後,他竟然主動辭職。

  大勢面前要下得了狠心

  周圍的朋友和家人都不理解,因為王小冬去的是一家規模很小的公關公司。“那個時候,公關行業還不規範,人們覺得廣告策劃是創意行業,公關就是服務行業,我從三星這樣的大企業跳槽到一家公關公司,簡直就是在毀滅自己的職場人生。”王小冬笑言,自己這個70後一點也不典型,比80後還喜歡跳槽。

  但外人並不知曉的是,那一年他無意中看到了一本書,對他產生了強大的影響,這本神奇的書就是定位理論創始人艾·里斯和女兒勞拉·里斯合著的《廣告的沒落,公關的崛起》。書中詳細闡述了新營銷時代,顧客與企業之間溝通模式的巨大變革:如果僅僅依靠廣告的直接推廣模式,將很難獲得真正良好的傳播效果。出於對行業趨勢的判斷,王小冬堅決地開始了從廣告向公關的一躍。

  加入這家公關公司之後,他開始負責索尼一款筆記本的公關宣傳。一開始進入工作,他突然發現自己必須變革角色,他不再是“甲方”,而成了“乙方”,而且小企業不能像大企業那樣分工明確,自己要負責多個領域的職責和業務。可就是面對之前未曾想到的遭遇和挫折,王小冬也乾得很過癮,“我覺得自己有了更大的自主權,也和市場連線得更加緊密,和以前那種坐在空中樓閣的感覺完全不同。”

  接下來的兩年間,由於在消費電子行業裡不錯的業績,他得以進入一家世界知名的公關公司。但他很快發現自己不適應,因為這家公司有著過於嚴格的管理模式和既定的工作思路,使得他的很多創新想法難以落地。

  就這樣兜兜轉轉了四年,在消費電子乃至整個IT行業,王小冬已經在業界小有名氣,可他不僅沒有感到輕鬆,反而有點迷茫。迷茫的原因,還在於沒有實現他心中對這個行業的理想和抱負。在他看來,公關才是真正的創意行業,需要推出更多有創意的專案和活動,需要與企業以及媒體聯手進行深度傳播,而不僅僅只是成為客戶的工具和傳播的渠道,公關應該成為品牌推廣的樞紐而非渠道。

  20xx年,一個真正的轉折點終於來到,王小冬再次跳槽,這次的東家是全球最大也是實力最強的公關公司萬博宣偉。可剛剛接手工作就出現了問題,他當時負責一個防毒軟體公關專案,由於廠商的產品出現技術問題影響到很多人的正常工作,一時間來自外界眾多攻擊和非議,這都讓王小冬和團隊如坐針氈。

  “遇上這樣的困境,作為公關也許是很被動的,但很多規定動作還必須完成,我們必須衝在最前面,解釋調和並最終平息事件。”王小冬坦言,那段日子裡,他只有一個信念,就是要堅持下去。他不斷向媒體以及公眾透過多種渠道進行溝通,漸漸獲得了外界的認可與理解。

  不過,就在這段黑暗的時間裡,他的盡職和耐心,讓集團高層印象深刻。結束了這個專案後,就在他準備去休假調整之際,接到了一個特殊的調令——加入消費品組,從洗髮水開始做起。

  從消費電子到消費品,看似都在消費,其實卻差異很大,面對的媒體以及客戶的要求都大相徑庭,幹了四年卻要從頭開始,王小冬坦言,自己有點憂慮。

  逼出來的徹底轉型 職場如戰場,最忌諱的就是去打沒準備的仗。

  仔細思索之後,他突然有點茅塞頓開的感覺,“我一下子有點頓悟,董事長為什麼會派我去做完全沒做過的領域?他希望我不一樣的思路和做法,能夠在這個領域開闢新的空間和市場。”王小冬坦言,想通這一點後,他立刻開始開始著手研究。

  眾所周知,寶潔的洗髮水,剛剛來到中國時,推廣的概念主要是針對普通白領和家庭主婦,強調柔順和去頭屑作用。而沙宣作為寶潔旗下的高階品牌,一直主打的口號是“美髮大師研製的傑作”,“美髮沙龍產品”,這個定位與寶潔之前的品牌調性大相徑庭。如何讓消費者接受沙宣並且升級護髮體驗,王小冬認為,必須為產品品牌做更加豐富的定義。

  在王小冬看來,髮型和髮質只是時尚妝容和造型的一個部分,而消費者要展示的是自己整體的美感。就洗髮水而說洗髮水,就頭髮而說頭髮,都是片面的。沙宣需要傳遞給消費者獨特的時尚品味和潮流風範,而要展示理想中的時尚形象,最佳的平臺自然是時裝秀場。

  選擇什麼樣的品牌進行合作呢?經過多次調研和篩選,知名華裔設計師王大仁自創的Alexander Wang成為王小冬主攻的物件。王大仁設計的產品很受年輕一代的歡迎,富有個性和前衛感覺,與沙宣宣揚的特立獨行的氣質很吻合。但很多人並不知道,這樣高大上的合作竟然是陌生拜訪促成的。王小冬親自給王大仁發出的一封封郵件,和對整個專案的獨特創意,最終打動了王大仁。20xx年的沙宣廣告中,兩位來自中國的世界級超模孫菲菲和杜鵑穿著Alexander Wang的服裝,展示專門定製的獨特髮型,一時間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當時也恰逢Alexander Wang在中國開店並且進行市場推廣,藉助其品牌優勢,沙宣國際範、個性化的形象讓消費者印象深刻。而不僅是與國際知名設計師的合作啟動,在之前的推廣中,王小冬和團隊大膽推出了首家網路線上虛擬沙龍提升客戶體驗。

  這些創新很快獲得了市場的追捧,正是在20xx年,王小冬開始全面領導公司在北京的消費品公關業務。在近兩年中,無論是韓國頂級化妝品雪花秀進入中國,還是巴黎老佛爺北京西單旗艦店開幕,又或是北京杜莎夫人蠟像館揭幕等等,背後都有著王小冬和團隊的身影。短短兩年不僅獲得了原有客戶的認可,王小冬還單槍匹馬拉來了高達20xx萬元的新業務,被同事戲稱為工作狂、“姐夫王”。

  “這是一個公關的黃金時代,企業要學會如何和消費者溝通,才能獲得相應的回報和增長,而身處這個時代,又無限可能等著我們去發掘!”王小冬強調。

職業規劃職業規劃 篇7

  人才的職業化趨勢日趨明顯,一個人的職業化程度的高低決定了他的未來的發展,是否具備職業化的意識和職業化的技能、知識,直接決定了發展的潛力和成功的可能。

  作為一個現代化的人才,必須緊跟時代步伐,用最新的理念和技能武裝自己,以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並能很快脫穎而出,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和更大的發展前途。

  一個職業化的人才必須具備五項素質,分別是動機、知識、行動、技能和良好的習慣,這五項技能的英文首字母的組合為mkash,即所謂的職業化人才的mkash原則。

  他將這五項必備素質比喻為一個車輪,象徵車輪帶動人才滾滾向前之意。

  m,即motivation(動機),動機就像車輪的軸心,處於核心地位,動機的大小和強弱決定了車輪的運轉速度和執行狀況,積極心態影響下的動機會加速車輪的運轉,同樣可以加速人才的成功與成長,反之,消極心態影響下的動機則對人才的成長不利,不但不利於人才的成長,反而起到了很大的破壞作用。所以我們必須正確認識動機對我們成功的激勵性作用,積極調整自己的心態,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工作和挑戰,不斷激勵與超越自我,實現我們的目標和遠景。

  其餘的4項素質就像車輪的4根撐條,支援車輪的運轉。

  k,即knowledge(知識),做任何一項工作,首先要具備的就是應對那份工作的專業知識,要做的好還得具備與其相關的其他知識,以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支援工作的開展。我們說職業化的人才必須具備專業化知識,做管理的懂管理知識,做財務的懂財務知識,做營銷的懂營銷知識,沒有專業化的知識,無論如何也無法做到職業化,也就無法在激烈的競爭中得到認可,更談不上發展進取。所以專業化的知識很重要。

  s,即skill(技能),技能是支援人才開展工作必要手段,只有知識,沒有技能,也是寸步難行,試想,一個管理人員不具備溝通的技能,怎麼與人溝通,怎麼開展工作,沒有人際交往技能,怎麼與同事合作,怎麼管理下屬?這些都是我們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當然還有許多更高層次的技能需要掌握,要看我們做什麼工作。技能的鍛鍊應該提高到與知識同等的高度,並高度重視,才可能將知識轉化為力量,轉化為效益。

  a,即action(行動),具備了良好的動機,專業化的知識,熟練的技能水平是不是就可以了呢?不是。接下來一個重要的素質就是行動的能力。有的人方方面面都比較優秀,知識水平很高,能力很強,可就是做不出出色的工作業績。原因就處在行動能力欠缺上。湯姆彼得斯說過:快速制定計劃並採取行動應該成為一種修養。我們非常同意他的觀點。要想成為一個職業化的人才,就必須改掉猶豫不覺,瞻前顧後,拖拖拉拉的辦事作風,在自己認準的事情上認認真真地採取行動,用行動來證明一切,而不是自己的慣性的假想。

  h,即habit(良好的習慣),習慣決定命運,這句話一點都不誇張。職業化的人才必須具備良好的習慣,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都要時刻注意自己的習慣,改掉曾經的不好的習慣,慢慢養成職業化的行為習慣。良好的習慣給人美的印象和感覺,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你成功。

  具備以上五項素質的人才就像是加滿了油的汽車,使不完的勁,朝著成功的方向前進!

職業規劃職業規劃 篇8

  在剛開始上這門課的時候,大家都很疑惑:為什麼剛剛踏入大學大門的新生要上這門課。當然,教務處提供的課程表上僅有的“就業指導”四個大字更讓我們不知所以然。畢竟覺得自己離就業還是比較遙遠的事情,應該在高年級再開這門課。當然現在已經明白我們所學的這部分其實是職業生涯規劃,是就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在大一開設,除為以後的真正的就業指導做準備外,更多的是讓我們學會規劃自己大學四年的生活,有效充分的利用大學時間來有針對性的對就業而學好自己的專業。

  人的一生有很大一部分時間是花費在自己的工作中,工作對人一生的意義重大,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當代大學生畢業後的出路一般都是兩條:一是就業、二是繼續深造。無論哪條路,都是需要學生在大學期間做好準備與調整,但是有一部分學生對自己的奮鬥目標還很模糊或者不明確,往往當意識到自己需要做什麼時,已經為時已晚。職業生涯規劃課就很好的為我們指點迷津,給我們指出了一條清晰的規劃思路。

  我是一個絕對的以興趣為導向的人,對我來說做一個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是最痛苦的。那如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同時對此有濃厚興趣的工作呢?這一切的疑惑將我引到了職業規劃的面前。認識一門課程,總是有一段曲折的歷程,上了第一節課覺得蠻好玩的,把大學生的學業與就業問題當作高深的理論來講,我覺得很有必要讓我們意識到大學生就業的現狀,以及就業的形勢和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首先,課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就是學會分析自己。透過分析,認識、瞭解自己,評估自己的能力,理解自我的性格及情緒變化,發現自身興趣及特點,明確自身的優劣勢,提前給自己一個定位,然後制定符合自己興趣與特長的職業生涯路線,確定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讓大學從起點就為將來做準備。

  課程所教的是職業規劃,但我以為我們學會的應該是規劃——需要規劃的不只是職業。很多時候,沒有規劃的行動是低效的,規劃有助於我們安排好日常生活的輕重緩急。在沒有規劃時,我們很容易就會陷入與目標無關的旁事中。忘記了目標、主要的事,便會成為瑣事的奴隸。有句話是這樣講的:“智慧是懂得該忽視什麼的藝術。”的確如此。而規劃便能使我們緊抓工作的重點,提高做事效率,縮短步向成功的道路。這是我的第二點感悟:規劃可以提高效率。

  學習了該課之後,我認為與其在進入職場後嘆息迷茫,不如現在進行職業規劃的探索。職業規劃是要依據個人的特殊情況、特殊才能,考慮社會背景等多方面主客觀因素,結合職業發展的階段,提出相應的發展目標、擬定實現目標的工作和教育的一個綜合體系。做一個適合自己的、合乎現實的職業規劃,不僅能幫助我們學生在進入職場時省時省力,還能幫助我們能健康發展職業能力。在大學階段,為自己規劃一條職業之路是很有幫助的。

  其次,我覺得進一步規劃,讓我對適合自己的行業和公司型別有了瞭解。思索自己的職業環境要求和職業目標計劃,讓我對職業有了一個細緻的描繪。現在我比較清晰的理清了自己的職業系統,進行了相應的職業規劃,撥開迷霧,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職業之路。但是我也瞭解現實變化很多,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職業規劃進行,所以我有了心理準備,面對不同的情況適時調整職業規劃的細節,長期目標是明晰的,職業自我係統是明確的。

  總之,從大方面來說,我們需要明晰自己將來想要成為怎樣的人,從事怎樣的工作,即為自己的人生確定一個方向。有了方向,接下來就要思考在通往人生方向的道路上我們具體該怎麼走,才能達到這個目標——大學四年在專業上自己要怎樣學習,在課餘怎樣提高自己的能力,怎樣與人溝通交流、建立人際關係,怎樣利用各種機會培養和鍛鍊自己等等。職業生涯規劃重在有一個方向,具體的實施細節還需要在不同的階段根據自己認知和實際情況進行分析調整,做出不同階段的計劃,以讓自己不斷向目標靠近。

  作為即將踏入社會的大學生,認識到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應當認清自己的方向,堅定信心不動搖,以自信、自強、自立的形象迎接挑戰。雖然我的就業指導課感想就要結束,但是我的真正行動才剛剛開始。現在我要做的是邁出艱難的一步,朝這個規劃的目標前進,要以滿腔的熱情獲取最後的勝利。

【職業規劃職業規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