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寒食節> 寒食節作文

寒食節作文

寒食節作文六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寒食節作文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寒食節作文 篇1

  談到清明節,就必須要提起寒食節。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為一。現在,清明節取代了寒食節,寒食節拜介子推的習俗,也變成清明掃墓的習俗了。

  今年清明,我們家按照清明節的習俗到外面買來了青糰子。趁著空閒的時候,我又來到了王國維網上紀念館。你瞧,這位國學大師正在專心致志的研究學習呢,他目不轉睛地盯著書本。我為他點燃了一支白燭,並留言道:“我們新一代的接班人,一定不讓您失望,我們肯定會好好學習,不辜負您和祖國對我們的期望。”

  留完言,我似乎感覺到自己身上的擔子很重,這擔子裡裝著祖國和“國學大師”王國維對我們中華兒女的期望。這期望是什麼?當然是好好學習,將來成為國家之棟樑,為祖國做出點兒貢獻,給國旗上的那五顆星爭光添彩!

寒食節作文 篇2

  或許很多人都知道清明節,但卻很少有人知道在清明節前一兩天還有一個寒食節。關於寒食節還有一個割肉讓主子充飢,卻又不求回報的故事。

  原本我也不知道由這個故事,後來是在書上偶然看到。看到後我便被他的氣節所深深的震撼了。對於某些人來說介子推的行為想法有些許的愚昧。然而我卻不這麼認為,這和急功近利只為功利的人,對於做事前先考慮對自己影響的好壞的'人來說,是多麼的引人深思。

  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飢。後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文公〕,封賞有功之臣。唯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他帶母親隱居綿山,不肯出來。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逼其下山。誰知介子推母子寧願被燒死也不肯出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綿山改名為介山,並修廟立碑。同時,還下令在介子推遇難的這一天,“寒食禁火”,舉國上下不許燒火煮食,只能吃乾糧和冷食。古代的人們都非常崇敬介子推的氣節,“寒食禁火”的習俗,被後人流傳下來,形成了寒食節這個特殊的紀念節日。

  民俗專家介紹說,漢代以前,寒食節禁火的時間較長,以一個月為期。整整一個月都吃冷食,對身體實在不利,漢代改為3天。寒食節從晉國開始後,延續了不少年代,中間也有嚴禁寒食習俗的,如三國時期的曹操。但時間不長,“寒食禁火”之風又在民間自發興起。從先秦到南北朝時期,寒食節都被當作重大的節日。唐朝時也仍然被作為全國性的隆重節日,不少文人墨客都寫過關於寒食節的詩文。

  專家表示,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為一。晚唐、宋以後,禁火冷食的習俗日趨淡化、消衰。到了元代,許多人基本上已不再沿用此習俗。明清時期,寒食節期間已經不再禁火,也不要求人們寒食了。

  趙之珩說,寒食節禁火冷食的習俗,連同寒食節本身,在我國大多數地區慢慢消失了。或者說寒食節成了清明節的一部分。但知道和了解這個節日,有助於人們挖掘我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和民俗內涵,非常有意義。

寒食節作文 篇3

  前幾天上語文課的時候,語文老師給我們講了一篇關於寒食節的課文。講的是一個名叫介子推的人,在他的主公重耳逃亡在外的時候,他一直跟隨左右。在重耳餓昏了以後他就把自己的肉割給重耳吃,才得以存活下來。

  在重耳當了國君之後他卻忘記了,曾經割肉救自己的介子推的事情。介子推並沒有據理力爭沒有宣功邀賞。而是帶著他的母親隱居綿山。

  重耳為了逼他下山接受自己的封賞,就放火燒山。可介子推寧願被火燒死都沒有下山。結果介子推就被火給活活燒死了。之後身為晉文公的重耳就把每年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禁火節。晉國的人為了紀念這位有著高尚氣節的人,而把這個節日一代代傳了下來。

  聽完這個故事後,我的感觸很多。同時我也決定以後再這一天裡只吃冷食。今天就是寒食節了,我決定不吃熱飯,紀念介子推這個有獨特氣節的人。

寒食節作文 篇4

  劉禹錫有句詩,“世上空驚故人少,集中唯覺祭文多。”像我這樣的年紀還不至於如此境地,但在這樣的日子,驀然回頭依舊有親人和朋友再不能如面,不由讓人感慨萬千。

  前天晚上想起以前的日記,閒翻幾頁就找到了外婆。小時候最高興的時候就是到外婆家,她慈祥的眼神,如今每每想起恍若就在身邊。外婆過世的時候,外公沒有哭,他那個年代的人,即使永別也不會當眾哭出來,他只是跟在棺槨後面,一直望著車走遠,久久不肯回頭。他們是七十多年的夫妻,那種痛苦只有他自己知道。外婆走後外公一下老了很多,他在屋裡呆不下去,常常在外面走。他說很悶,說姥姥走了以後就感覺沒有家了,到哪裡都不是家,連住了幾十年的屋子也覺得又冷又暗,沒有一點溫暖。家!家是什麼?外公的家就是姥姥,老人都盼著多看看兒孫,其實兒孫就是他們的家。兩年後外公也走了。

  前年一別十幾年的同學聚了一次,驚聞和我同宿舍的阿虎,兩年前在山上挖土,因塌方而死,那時他結婚僅倆月。我們嗟嘆不已之際,誰知別後僅半年,軍又亡於車禍,留下兩歲的孩子而去。

  平常忙忙碌碌,絕少想起他們,記得年小時想起生離死別,就覺得無法承受。但是人就是這樣長大的,在經歷之中磨練自己。就像那年奶奶的大姐去世前,我陪奶奶看她。九十歲的姨姥姥閉著眼側身躺在床上,奶奶喊著,“大姐,大姐!”她慢慢轉過身來望了一眼,又轉過去閉上了眼睛。“大姐!你認得我嗎?”奶奶又喊了幾聲,“認得!”“我是誰?”“你是三妹”“你想吃什麼”姨姥姥不作聲,只是搖頭,而後轉過身去再不做聲。我感覺她實在是累了,真的想睡了。我以為奶奶會哭,奶奶卻沒有哭。

  失去了才感覺沒有了,現有的更應彌足珍惜。歲月如流水,孩子越來越大,父母越來越老,感覺還是孩子的自己,臉上也有了皺紋。歲月往復,代代更迭,是件很殘酷的事,但唯有此我們才會珍惜,唯有此我們才會有情。

寒食節作文 篇5

  寒食,是中國傳統節日,在農曆清明前一天或兩天。節日期間,只能吃涼東西,因此人們又稱寒食節為冷節、禁菸節。

  寒食節為什麼要禁火?相傳,這與一個叫介之推的隱士有關。

  介之推又叫介子推,是春秋時代晉國人。在晉公子重耳流亡飢渴難耐之時,曾“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晉文公歸國即位後,介子推不居功邀賞,揹負老母隱逸綿山,結廬深谷,草木為食。文公親往綿山訪求子推,卻找不到他的蹤跡,就派軍士在山前山後舉火焚林,想逼子推出來。火烈風猛,延燒數里,三日方息。子推矢志不移,堅不出山,最後母子相抱,死於枯柳之下。晉文公大為悲痛,撫樹長嗟,為表達懷念之情,命人伐下此樹製成木屐,以後晉文公每每想起介子推,禁不住低頭對著腳下的木屐說:“悲乎足下。”“足下”一詞即源於此,是對對方的敬稱。為表彰介子推的高風亮節,晉文公為之立祠,並改綿山為介山,還規定在介子推死日全國禁火三日只吃冷食。以後相沿成例,於是就有了寒食節禁火的習俗。

寒食節作文 篇6

  “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沉水嫋殘煙。夢迴山枕隱花鈿。”

  望寒食已至,午睡初醒的李清照遠眺山川,眼波流轉,將筆沾滿了墨,在紙上行雲流水,筆走龍蛇,鐵畫銀鉤,鸞漂鳳泊,莞爾著勾勒寒食春景與民間習俗——“ 海燕未來人鬥草,江梅已過柳生綿。黃昏疏雨溼鞦韆。”

  公元前636年,晉文公率領手下,面朝巍峨綿山,腰別利劍,儼然王者,作拱手之勢,高聲道:“介子推先生, 寡人思君為清廉者,望君出仕成卿。”深山密林中, 介子推緩緩走出,披頭散髮,素衣簡冠,答曰:“吾甚謝君之讚賞,然小人自願盡孝於家母,隱於山林,還望君王成全!” 晉文公為使自己曾經的恩人——介子推做官享福,只得下令放火焚燒山林,欲逼其出山。可未曾想,介子推寧可與老母共焚,也不求功名利祿。晉文公頗為感傷,含淚下詔:“自今日起, 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

  寒食節誕生。它延續了2600 多年。隨後,清明節被定義為寒食節的後曲,定在寒食的後一天。

  寒食在古代,意義非凡。

  大唐初春,一個寒食之日,不許焚火,正值寒春料峭,人們紛紛外出。白居易獨倚樹下,烏鵲啼鳴,伴著掃墓人之哀泣,讓詩人文思泉湧,妙手偶得: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同樣是唐朝的寒食,韓翃立足高原,視野寬闊,全城景物,盡在望中。人間都邑,春意濃郁,籠罩全城,處處飛花。春風拂過,吹入御苑。詩人萬般欣喜,提筆寫下前兩句:“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傍晚時分,詩人慾踏歸途,卻隱隱看到,皇宮內有亮光閃現。寒食禁火沿襲己久,還未天黑,皇宮內怎得走馬傳燭?原是正值寵臣弄權,政治腐敗,詩人無盡悲涼,又提筆寫下後兩句:“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蘇軾貶為黃州團練副使三年了,早已轉官為農。這年寒食,劇風盛雨,打落海棠。雨聲連綿,輾轉反側,憂心田地,難以入眠。蘇軾沒有點燈,他知寒食禁火,由寒而感,命運多舛,蘸墨揮毫寫下:“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寒食在古代,總予人教益,予人傷懷,予人深思,予人博愛。而今,寒食這一節日,卻己銷聲匿跡。

  不知是寒食與清明合併,還是清明取代了寒食。清朝過後,過寒食的人愈發罕見了。長達2600多年曆史的寒食節,竟在現代化的社會中,漸漸被淡忘了。終於,在20世紀的一個寒食清晨,人們失去了對這一天的記憶,腦海中,再無寒食。沒有人注意它,沒有人挽回它。人們只記得清明。

  就像雄鷹在空中翱翔,人們只看到了雄鷹,卻忘記了背後給予它生命,養育它的母鷹!

  今年,清明的前一天,我睜開惺忪的雙眼,走出自己的房間,望著客廳牆上的日曆,似是想到了什麼,對母親說:“您知道嗎? 今天是寒食節。”“寒食?節?一個新節日嗎?”母親微笑著回應,說完便轉身點開煤氣灶,準備做早餐。淡藍色的火焰輕輕晃動,熾熱在鍋底蔓延,愈加旺盛,旺盛著炙烤我的眼我的心。忽覺一陣悲涼襲來,為一個節日的遠去陡然而生的悲涼。

  寒食節,人們習慣了點火。

【寒食節作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