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春節> 老北京春節習俗

老北京春節習俗

老北京春節習俗

  隨著春節的腳步離我們越來越近,過節的氣氛與衝動也越來越強烈。那麼老北京春節習俗有哪些呢?下面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老北京人過年,一般從“臘八”開始,一直延續到元宵節後。舊時北京的一首民謠中說:老婆老婆你別讒,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過幾天,漓漓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首,三十晚上鬧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

  臘月初八:熬臘八粥

  臘月初八,家家熬臘八粥,傳說這天為佛祖得道之日。當年釋迦牟尼用缽化緣,化得五穀雜糧充飢,後人為了紀念他,在每年的臘月初八也用多種米、豆熬粥供佛。

  臘八粥是用八種當年收穫的新鮮糧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為甜味粥。而中原地區的許多農家卻喜歡吃臘八鹹粥,粥內除大米、小米、綠豆、 臘八粥材料豇豆、小豆、花生、大棗等原料外,還要加肉絲、蘿蔔、白菜、粉條、海帶、豆腐等。

  臘月二十三:祭灶

  灶神,俗稱“灶王爺”。祭灶是舊曆到來的訊號,老北京人稱“過小年”。這天家家戶戶都要舉行祭灶儀式,人們在灶君神像前供上關東糖、清水和秣草,送灶君爺“上天”。人們如此尊重這位灶君,是為了讓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舊時,每當臘月二十日過後,孩子們就唱起了上面的歌謠,並且盼望著大人們快些買回糖瓜來。“糖瓜”是一種用黃米和麥芽熬製成的粘性很大的糖,把它抽為長條型的糖棍稱為“關東糖”,拉制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堅實而裡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

  但在屋子裡遇熱後就變成了又粘又硬的糖疙瘩。這種粘性很大的麥芽糖,在晉代的《荊楚歲時記》中就有記載,當時稱為“膠牙餳” (音形)。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一首詩中也寫道:“歲盞後推蘭尾酒,春盤先勸膠牙餳”。由此可見,在唐朝它已與美酒一樣,成了春節期間必備的佳品。到了明清時代,麥芽糖又被派上了新用場,成了祭祀灶王爺時,粘糊其口的武器。

  臘月二十四:掃房

  臘月二十四的傳統是掃房子,按早年間民間的傳說,“塵”與陳舊的“陳”是諧音。在農曆正月新年前,掃去家中的一切塵土,意味著去除舊一年的陳舊東西,把不好的“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以此來迎接新的一年。這一習俗充分寄託了人們破舊立新的美好願望和辭舊迎新的強烈祈求。

  過去人們信奉萬物有神靈的說法,因此在民間傳說中認為,到了二十四這天,所有的神仙都不再管人世間的事情,而是回到天庭去述職,也就是彙報這一年來的工作情況,而留在人間的只剩下一些值班的小神,像是土地爺在維持秩序。這樣看來,這個時候即使是把自己家的房子翻過來,也完全不用顧慮任何東西,因為神仙們都不在了。因此,大家就利用這難得的機會搬移物件或砂塵亂飛,這樣也不怕會衝犯家中神明,所以古人就定下這一天是可以用來大掃除的日子。

  臘月二十五:做豆腐

  俗語說“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臘月二十五,最重要的習俗有兩項:一是“二十五,糊窗戶”;另一項是“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臘月二十三祭了灶,臘月二十四掃完了房子之後的臘月二十五,老北京人就該糊窗戶了。過去的北京人,家家戶戶都住在四合院裡。那個時候的房子,沒有我們現在這麼多的玻璃門窗,更多的則是那種帶窗欞的、上下對開的、在窗欞上貼上宣紙或白紙或報紙的、窗欞把窗戶分成了一個個的小格子、格子裡面被貼上了窗花的窗戶。現如今,居住在樓房裡的人們,“糊窗戶”是大可不必了,貼個窗花、貼個福字、掛副對聯,還應該是必不可少的程式。

  說起來,這“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實際上是老北京人在準備春節期間必備的所有“年貨”的開始。豆腐的“腐”與幸福的“福”諧音,因此豆腐代表著祈“福”。

  據考證,豆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發明的。南宋朱熹在他的《豆腐》詩中寫道:“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術,安坐獲泉布。”

  有趣的是,時至今日,一些地方還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風俗。究其因,是當地傳說灶王上天彙報後,玉帝會下界查訪,看各家各戶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樣,於是各家各戶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瞞過玉皇的懲罰。傳說歸傳說,吃豆腐渣實則是古代生產力低下,沒有那麼多好吃的,同時也是先民勤儉節約美德的寫照。

  臘月二十六:去割肉

  民間諺語:“臘月二十六 ,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所謂殺豬,當然是殺自己養的豬;所謂割肉,是指沒養豬的貧困人家到集市上去買過年吃的肉。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為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節民間傳統臘月二十六燉大肉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

  從臘月二十六開始,豐盛的年夜飯就要陸續“出鍋”了。人們上街置辦著過年的貨物,乾鮮果品、大魚大肉,都是人們集中採購的目標。燉鍋肉,對於舊時的窮苦人來說絕對是一種奢侈的願望,但是在過年的時候願望終於實現了。燉大肉,昔日香飄一條衚衕,如今香飄整棟樓房。聞著誘人的香味,就算是肚裡不缺油水的人,也準能掉下一串哈喇子,挑塊兒瘦的就酒,揀塊兒肥的解饞,一鍋燉肉便是人們心中最樸實的年夜飯,與山珍海味比起來更過癮、更實惠,吃來吃去也沒有膩的感覺。

  吃“年肉”講究要吃紅燒肉,因為肉本身就代表著富裕的意思,而紅燒肉則更能表示來年的日子紅紅火火的富裕十足,因此,一碗熱氣騰騰泛著肉香的紅燒肉是多少人在臘月二十六這天期盼的。即使是到了今天,家家的日子都越過越紅火,但是在臘月二十六置辦點大肉也是成為了許多人都沒有忘記的老傳統。

  臘月二十七:宰年雞

  到了臘月二十七,春節的腳步是越走越近,近的我們彷彿都聽見了除夕的鐘聲。家家戶戶,大街上全都熱鬧了起來。在昨天吃過了美味的燉大肉以後,今天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宰雞”。民謠中“臘月二十七,宰年雞”,指的就是這個意思。

  那麼為什麼要在二十七殺雞呢?這其實還是取得諧音,“雞”同“吉”,有吉利、吉祥如意的意思,這樣一說大家就好理解了吧。其實,臘月二十七殺雞也是有講究的'。殺好的雞,不在當天吃,要一直放到除夕才能吃,而且,除夕夜吃的時候也不能吃完,要一直留一點。因為,本身代表了大吉大利,所以節日期間,天天都要在餐桌上見到雞,這樣才算圓滿。另外,因為老理講究初一不能動刀,所以,這些東西當然也就要提前準備好了。

  說到在臘月二十七這天殺雞,不同的地區還有一些不同的講究:在北京,老北京人除了在這天要準備雞肉外,還要準備其他的各種肉類,蔬菜等等吃食,為的就是能準備出一桌豐盛的年夜飯和家人一起分享;而在天津,講究只能用公雞,因為要取漂亮的外觀和其雄赳赳的氣派。另外,這天宰好燉熟的公雞要在除夕晚上的年夜飯上吃,需擺放在桌子中間,而且必須是整隻放,不能切塊。

  臘月二十八,把面發

  “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這是兩句關於臘月二十八的民謠,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到了農曆的臘月二十八這天無論是發麵還是做饃,總之各家各戶是要開始準備主食了。

  臘月二十七準備了過年要吃的肉類,到了二十八這天,就該準備麵食了。過去,還沒有現代比較方便的發教粉,普通的面提前幾天多做好了十分容易壞,只有發麵不愛壞,於是二十八這天就發麵,準備正月初一到初五的主食,同時,這也是因為初一到初五期間不能動火蒸饅頭。

  在這天,太原人要蒸好“糕兒饃饃兩笸籮”;河北人則是“蒸棗花”預備除夕祭禮祖宗作供品;河南人也是“二十八,蒸饃炸圪塔。”只有北京人慢半拍,在這天才“把面發”,等到二十九才“蒸饅頭”。

  臘月二十九:蒸饅首

  “二十九,蒸饅頭。”在我國春節的民俗中,在這天要把臘月二十八已經發好的白麵蒸成饅頭,誰家的饅頭蒸得大、蒸得好,在新的一年裡,誰家就會蒸蒸日上,討個好彩頭。家家還要蒸棗糕、年糕、豆包,在豆包上還要點上紅點或用“八角”(大料)印上紅印,還喜歡把豆包做成刺狀(用綠豆做眼,再用剪刀把豆包上剪成刺狀),寓意“招財進寶”。

  年三十:吃餃子守歲

  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藉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

  老北京人的年夜飯,主要就是吃餃子。包餃子要有肉、有菜,取“有財”的諧音。剁餡要全家輪流剁,邊剁,邊說“剁小人”。在除夕之夜,還有守歲的習俗。守歲就從吃年夜飯開始,大家慢慢地吃,一邊暢談,一邊品嚐美酒,直到深夜。而在午夜12點的鐘聲響起時,大家就會一起歡呼,吃餃子,喜迎新年的第一天。

  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裡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夾雜著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大年初一:拜年

  初一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開始拜年,北京的廟會也都在這一天開始。按照老北京的習俗,初一這一天,女婿要先看岳父岳母,現在一般都是初二的時候,女兒女婿才回孃家拜年。老北京人對拜年非常重視。接待的人家要準備食盒,裡面放著各式乾果,稱為“吉利果”。不論來多少撥兒人拜年,食盒裡面一定要滿,以表示對客人的尊重和祝福。

  守歲直到天明,可還不能就寢。洗漱順溜,收拾乾淨利索了,還得給長輩作揖拜年,磕頭送祝福去。

  大年初一小孩子最喜歡的,這作揖磕頭,可以換來一個個壓歲錢紅包。新年從這一天開始,孩子們開啟那新年的紅包,也開啟紅紅火火的一年。

  拜年介紹

  家庭中團拜之後,男子在這一天的主要任務是出外拜年。

  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清代拜年形式較複雜。這是由於各個階層人士的社會地位不同,所帶來的習俗也不一樣。

  拜年也稱“辭歲”。有特殊關係的人,新年辭歲是必須遵例而行的。如京師大臣必須給皇帝辭歲;王公府第中的“包衣人”、“府哈喇”必須給本府主人辭歲;本族的晚輩必須到設有“杆子”、“板子”、“影堂”的族長家辭歲;無論已婚或未婚的女婿,必須到岳父家辭歲等。

  除了上述情況外,即是一般的親戚之間、同行同事之間、鄰里之間的拜年。在拜年過程中,凡遇年長者,須三叩頭。叩頭方式旗人、漢人亦有不同。旗人只叩頭不作揖,而漢人在叩頭前後均作揖。在拜謁過程中,如主人不在家,就向該家中堂上首叩三個頭,猶如主人在上,叫“朝上磕”。在京郊農村,有的主人雖在家,也有“朝上磕”的,主人在旁答謝。如系平輩受拜之家,須擇日回拜。

  清代的官場中,對拜年較為重視,為了不徒勞往返,便舉行“團拜”。這種集體拜年好處很多,故其生命力也較強,民國之後更為盛行。甚至直到新中國成立後的50年代、60年代,各單位、團體、工廠等,每逢春節,除舉行會餐外,還有團拜之風。其實在節假日人們互相走走,溝通感情,交流思想,是件好事,但不可流於形式,浪費時間。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拜年也出現了新形式,如電話拜年,既快又好,互不耽誤,有發展之勢。

  值得一提的是,老北京拜年是男人們的事,各家婦女不到“破五”不許出門送賀,即便很近的鄰里,只能在院中說話,也不許進屋,即所謂“忌門”之陋俗。每當除夕夜,院內鋪上芝麻秸時起,即等於宣佈“忌門”開始,正月初六,婦女才開始互相道賀。

  大年初二:拜財神借元寶

  初二早上,天沒有亮的時候就要起床,煮餛飩吃,因為餛飩長得象元寶。

  初二這一天,是老北京人拜財神的日子。商家一般拜武財神——關公。百姓家拜比干。因為百姓認為比干沒有心了,一定沒有私心,辦事一定能公正。

  過去,初二一大早,京城的百姓無論富的窮的,都會趕往廣安門外的五顯財神廟。有的開汽車,有的趕著馬車,有的坐著人力車,非常熱鬧,老北京人到廟裡面借“元寶”,以求新的一年萬事順利。

  在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回孃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這一天,回孃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孃家的小孩,並且在孃家吃午飯,但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

  大年初三:老鼠娶親的日子

  大年初三又稱赤狗日,與“赤口”同音,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傳說這天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不過這個習俗早已過時,因為現在人們難得春節團聚,對此已經淡化許多。

  老北京還有這麼一個說法,但不是特別的流行,一般是以南方搬到北方,還有就是從鄉下搬到城裡的家庭有這種習俗。

  據說,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有北京人早早的上床休息,把燈熄了,還要把鞋藏好了,以防老鼠給叼走了。有的在炕洞,頂棚等地放一些米。如果這一天,住平房的小孩聽到頂棚上有老鼠跑來跑去,老奶奶就會說是老鼠要娶親了。

  大年初四:逛廟會走親戚

  大年初四是祭財神的日子,過去,老闆想將某人“炒魷魚”,這天就不請他來拜神,對方也就心知肚明,自個收拾走人。還有傳說說,灶王爺這天要來查戶口,因此也不宜遠出。

  除此之外,逛廟會從初一就開始逛,老北京人給親戚拜完年都會到廟會逛逛。

  春節逛廟會

  北京春節期間,另一番盛況就是廟會和民間組織的各種花會。舊時的北京城內及郊區,共有七百餘座廟宇,春節期間,大小廟宇均向香客、遊人開放。在廟內及門前設有集市,稱做廟會,北京廟會以白雲觀、大鐘寺、東嶽廟等處最為著名。

  郊區的花會在春節期間最為活躍,幾乎村村都有,花會表演的專案繁多,有高蹺、旱船、太平鼓、地秧歌、幡會、獅子、小車、竹馬等。有些村子還要搭上大棚,懸燈結彩,表演各種節目。

  喜氣洋洋的氣氛,五顏六色的年畫,劈啪做響的鞭炮和人們暖融融的心情交織在一起,給人們帶來了歡樂和溫暖。

  大年初五:夥計就怕老闆夾包子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要“趕五窮”,包括“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鞭炮從裡往外放,邊放邊往門外走。說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都轟將出去。這天,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

  還有一種說法是,初五這一天被稱為破五,也就是破除禁忌,初一說的那些禁忌可以破除。

  店鋪裡面的夥計最害怕這一天的晚飯,因為這一天的晚飯,如果老闆給夥計夾了一個包子,那就意味著這個夥計吃完這頓飯就要捲鋪蓋卷兒回家了。

  大年初六:買燈碗兒等待“順星”

  大年初六,商店酒樓才正式開張營業,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亞於除夕的境況。傳說這一天最受歡迎的是當年滿12歲的男孩,因為12是6的二倍,這叫六六大順。這一天,每家每戶要把節日積存的垃圾扔出去,這叫送窮鬼。

  商家在初六開始製作一種泥質的小燈碗兒,因為初八傳說是眾星下界的日子,每個人都有一個能夠保佑自己的星星,老百姓會買小燈碗兒回家,在初八晚上要舉行“順星”儀式,祈求新年一切順利。

  老北京的春節習俗,實際上是一種抹不去的民俗文化,它蘊含著家人團聚的溫馨,辭舊迎新的輕鬆和期望,這是一個充滿歡樂和美好理想的古老傳統節日,已紮根於人民心目之中,所以才能延續二千多年至今。它還將世世代代延續下去,向後人向世界傳播這古老民族文化資訊!

【老北京春節習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