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設計> 寓言教學設計

寓言教學設計

寓言兩則教學設計8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寓言兩則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寓言兩則教學設計1

  教學思路:

  這篇課文,是用兩則生動有趣的寓言,揭示出深刻的道理。教學時,先讓學生帶著問題看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接著學生根據閱讀要求自學課文,找出不理解的地方,從而進一步瞭解課文。之後,教師指導學生學習。讓學生自由討論並交流讀了這兩則寓言說明了什麼道理。最後讓學生談一談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是否遇到過像《亡羊補牢》和《南轅北轍》這樣的事情。還可以讓學生說說還知道哪些寓言。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生詞,能夠正確讀寫。

  2、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兩則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兩則寓言的寓意。

  教學準備:相關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提問匯入。

  1、同學們,你們知道什麼是寓言嗎?你們讀過寓言故事嗎?(板書:寓言)

  “寓”,是寄託的意思(板書);“言”,講道理。寓言的意思就是透過一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告訴人們一個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啟發和教育。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兩則寓言。兩則就是兩篇的意思。我們先來學習第一篇:亡羊補牢。(板書)

  2、讀題,誰知道“亡”、“牢”分別是什麼意思?

  (“亡”的意思是失去。“牢”畜的圈。)

  3、誰能連起來把題目解釋一下?

  (羊丟失以後修補羊圈。)

  二、初讀課文。

  1、畫出課文中的生字生詞,不明白的查字典和聯絡上下文解決。

  2、邊讀邊思考,這則寓言說明了什麼道理?你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嗎?

  三、檢查複習。

  指名讀課文,糾正讀音,提醒學生應注意的問題。

  讀音方面:

  “羊圈”的“圈”是多音字,在本文中讀“ju4n”,不要讀成“qu1n”。

  “窟窿”的“窿”讀輕聲。

  字形方面:

  “叼”:左右結構,左邊最後一筆是“提”,不要寫成“撇”。

  “悔”:左右結構,左邊是“忄”不要寫成“十”右下方是“母”字,不要把兩點寫成豎。

  “修”:左右結構,右下方是“三撇”,不要寫成“三點”

  詞語解釋:

  叼走:銜在嘴裡拖著。

  街坊:鄰居。

  勸告:說服,講清道理,使人感動聽從。

  後悔:懊惱過去做得不對。

  四、學習課文內容,理解寓意。

  1、出示課件,思考:《亡羊補牢》寫的是一件什麼事?

  (養羊人第一次丟羊後,不聽街坊的勸告,第二天又丟了羊。他後悔沒有聽街坊勸告,趕緊把羊圈修好,從此,再也沒有丟羊。)

  2、養羊人對街坊的勸告開始是怎麼想的?後來又怎麼想的,怎麼做的?結果怎樣?

  (1)讀書,小組討論。

  (2)班上交流。

  開始想:羊丟了,修圈已晚,沒用。

  後來想:如果現在不補羊圈,就不是丟一隻、兩隻的事,而會丟得更多。因此現在修還不晚。做:動手,堵上,修得結結實實。

  結果:從此,他的羊再也沒有丟過。

  五、小結

  1、明確寓意。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人有了錯,只要認真改,就不算晚。

  2、聯絡實際,談感想。

  六、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

  七、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複述《亡羊補牢》的內容和寓意)

  今天,我和同學們合作,學習一個新的成語故事。

  板書課題:南轅北轍

  請學生觀看動畫片《南轅北轍》問:動畫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二、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拿出字典,自己讀書,試著讀懂課文。

  遇到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生字。

  教師可以啟發學生找找生字的特點,比如:

  “轅”和“轍”都有車字旁,表示和車有關係。

  “固”很有趣,古表示它的讀音,大口框表示它的意思是非常結實,可以組成“堅固”、“牢固”。

  “駕駛”都是形聲字,“馬”表示意思,“加”、“史”表示字的讀音。“賓士”這兩個字在電視廣告上見過。

  2、在小組內互相聽讀課文,讀通課文之後,看看有沒有不懂的問題提出來。

  3、學生質疑。

  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

  三、再次朗讀,解決問題。

  1、請大學帶著剛才的問題再讀課文,看看你有什麼發現。(邊讀書邊思考)

  2、我們要想解決剛才的問題弄清到底是誰不明白,就應該弄清車下的人跟朋友說了什麼,我們該怎樣來讀他們的對話呢?

  3、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後學生評價(可以反覆讀或老師範讀)

  4、 請同學們在小組內分角色讀書,並討論剛才的問題。

  四、討論。同學們,到底是誰不明白,誰來談一談?

  不是車下的人不明白,是而車上的人不明白。因為透過讀書我們知道,是車下的人告訴車上的人去楚國應該往南走,往北走錯了。所以,是車上的人不明白。

  (老師對同學們的發言給予充分的肯定性評價)

  透過學習本文,你明白了一個什麼道理?

  體會寓意:

  透過學習知道一個人如果走的方向不對,是實現不了目標的。

  五、表演課文。

  下面我們跨越時空,飛到古時候去感受一下南轅北轍的故事,我們把這個故事演一演吧!(學生分角色表演)

  六、課堂延伸

  1、假如車上的人來到我們中間,你想對他說些什麼?

  2、如果自己做錯了事情,朋友給你指出來,你該怎麼辦呢?

寓言兩則教學設計2

  一、授課時間:5月12日——13日

  二、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於求成;對意外的收穫不要存有僥倖心理做事要老老實實,成功要靠誠實的勞動。

  3、能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三、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感悟寓意。

  2、難點:“寓、截”的識記。“費、望、算”的書寫。感悟寓意。

  四、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課件、投影儀

  五、教學主要方法:

  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朗讀感悟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1、提問:你讀過成語故事嗎?舉例說說。

  (像《刻舟求劍》那樣,講一個有趣的小故事,用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啟發,這樣的小故事叫“寓言”。學習“寓”字。

  2、本課的兩則寓言,講的是什麼故事?這兩個故事各說明什麼道理?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讀課文。

  (二)自學課文,自讀感悟。(學習第一則寓言)

  1、讀(邊讀邊標出自然段,圈出生字。)

  2、記(想利用多種識字方法識記生字)

  3、想(你讀懂了什麼?)

  4、問(這則寓言,說明了一個什麼道理?)

  (三)小組合作討論。

  1、檢(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2、讀(分自然段讀課文,評一評誰讀得好,為什麼?)

  3、議(這則寓言說明的道理)

  ◎指名學生朗讀課文第1自然段,並回答:那個人為什麼在田邊轉來轉去?你是從哪個詞語中看出來的?他的心情怎樣?

  巴望——盼望的意思。

  焦急——心裡特別著急。

  這個人急切地想讓自己田裡的禾苗長得快些,天天去看。由於心情急切,感到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於是他在田邊焦急地轉來轉去想辦法。(這是故事的起因。)

  ◎指名學生朗讀第2、3自然段,並回答:那個人想了什麼辦法幫助禾苗生長?他自己感覺怎樣?

  筋疲力盡——形容非常勞累,沒有一點力氣了。

  白費——白白地耗費。本課指白費力氣。

  一大截——一大段。

  他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裡拔,還認為“力氣總算沒白費,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這是故事的經過。)

  ◎指名學生朗讀第4自然段,並回答:拔苗的結果怎樣?

  結果禾苗都死了。(這是故事的結果。)

  ◎指名學生按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簡要複述故事。

  (四)揭示寓意

  (一)提問:禾苗為什麼都枯死了,這個人錯在哪裡?

  1.禾苗只能自己慢慢生長。把禾苗往高裡拔,它的根被拔斷了,所以禾苗死了。

  2.這個人急於求成,所以把事情辦壞了。

  3.這個人錯就錯在不管禾苗的生長規律,急於求成,拔苗助長,結果事與願違,把事情辦壞了。

  (二)自己遇到過哪件事,因為急於求成結果辦壞了?(舉例)

  (三)你讀了《揠苗助長》這則寓言,懂得了什麼道理?

  辦任何事情如果急於求成,不按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去辦,反而會把事情弄糟。

  (五)指導書寫。

  1、分析字型及結構。

  2、師寫生看。

  3、生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1、認讀詞語。

  寓言 寓意 焦急 焦慮 喘氣 計算 算盤

  一截 攔截 丟失 費力 浪費 盼望 張望 氣喘噓噓

  2、看圖講故事。

  3、說一說《揠苗助長》這則寓言的寓意。

  4、這節課我們將用上節課學習《揠苗助長》的方法來學習另一則寓言。齊讀課題。識記“守”。

  (二)自學課文,自讀感悟。

  1、讀(邊讀邊標出自然段,圈出生字。)

  2、記(運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3、想(你讀懂了什麼?)

  4、問(這則寓言說明了什麼道理?)

  三、小組合作

  1、檢(檢查生字識記情況)

  2、讀(評一評準讀得好,好在哪裡?)

  3、議

  (這則寓言說明的道理)

  ◎《守株待兔》裡的那個種田人是怎樣得到一隻野兔的?以後他是怎麼做的?結果怎樣?

  討論第一個問題:

  一隻野兔從樹林裡竄出來,一頭撞在田邊的樹樁上死了。種田人急忙跑過去,沒花一點力氣,白撿了一隻又肥又大的野兔。

  ——誰能回答得簡單一點?

  一隻野兔撞在樹樁上,死了。種田人白撿了一隻野兔。

  ——按問題回答:那個種田人是怎樣得到一隻野兔的?(先說“誰”,再說“怎樣得到”,最後說“一隻什麼樣的野兔”。)

  那個種田人白撿了一隻又肥又大的野兔。

  那個種田人白撿了一隻撞死在樹樁上的野兔子。

  比較兩個句子。思考:他為什麼能撿到?第二個句子說得更明白。

  第二個問題。

  種田人白撿了一隻野兔以後:

  想:要是每天能撿到一隻野兔,那該多好啊。

  做: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

  ——他的想法能實現嗎?為什麼?

  種田人的想法不能實現。因為野兔由於跑得快而撞死在樹樁上,是一件極偶然的事情,不可能天天有野兔撞死在樹樁上。

  ——你從哪裡知道野兔是由於跑得快而撞死在樹樁上的?

  “一隻野兔從樹林裡竄出來”,“竄”是亂跑、亂逃的意思。所以說野兔跑得很快。

  “丟下鋤頭”是什麼意思。

  “丟下鋤頭”就是不種田了,一心只想等到野兔。

  討論第三個問題:

  結果:兔子沒等到,莊稼全完了。

  (3)指名學生按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簡要複述《守株待兔》這個故事。

  四、揭示寓意

  (一)樹立形象靠感受。

  1.朗讀《守株待兔》,想想那個種田人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2.討論:那個種田人太傻了,野兔不可能總撞死在樹樁上。

  (二)分析錯因要思考。

  1.提問:那個種田人錯在哪裡?

  2.討論。

  (1)那個種田人白撿了一隻撞死在樹樁上的兔子,就想每天能撿一隻,那是不可能的。

  (2)那個種田人把偶然性當成必然性,不懂得事物是發展變化的,存在僥倖心理,希望還能不勞而獲。

  (3)那個種田人丟下鋤頭,守株待兔,兔子沒等到,莊稼也完了。

  (4)那個種田人錯就錯在存有不勞而獲的僥倖心理,結果把事情辦糟了。

  (三)揭示寓意需提煉。

  1.讀了《守株待兔》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麼道理?

  《守株待兔》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不能存有不勞而獲的僥倖心理。(寓意)

  2.“守株待兔”這個成語就來源於這個故事。成語“守株待兔”是用來比喻不主動努力,而存有萬一僥倖的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穫。

  五、指導書寫。

  1、分析字型及結構。

  2、生試寫“守、肥、樁、比”,評價後再寫。

  3、生抄寫生字。

  27、寓言兩則

  揠苗助長:急——拔苗——苗死

  做事不可急於求成

  守株待兔:幹活——撿兔——等兔——等不到

  莊稼全完

  對意外的收穫不要存有僥倖心理。

  八、作業佈置。

  1、把課文中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課外:閱讀寓言故事

寓言兩則教學設計3

  (簡介寓言〕寓言和童話一樣,也是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寓言的特點是篇幅比較短小。在生動、

  形象的故事裡隱含著一種規勸或是諷刺的意義。常常在結尾時點出這層寓意。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多是虛構的,有的是人,有的是動物或其他東西被擬人化了。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簡介伊索及《伊索寓言問

  伊索是公元前六世紀古代希臘的寓言家。相傳他是一個被釋放的奴隸,經常引用寓言故事和奴隸主進行辯論,後來被德爾斐人殺害。《伊索寓言》實際上是古希臘流傳於民間的 寓言故事,因為伊索是一個善於說寓言故事的人,這些故事被後人蒐集起來,就叫做《伊索寓言》了。

  (寓言理解〕

  一、教師在上課前,找一名朗誦較好的學生請他作準備,老師給以適當輔導。上課時,讓他為全班同學表情朗誦這則寓言。最後一句揭示寓意的話不朗誦出來。聽的學生不看課文,只是聽朗誦,記下故事情節,分析寓言的寓意。

  二、請用一句話點明這則寓言的寓意。看誰理解得深刻,表達得準確。然後開啟課本和原文對照,教師評析學生的發言。

  三、默讀一遍課文,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裡背誦下來。教師給最先舉手的同學記下所 用時間,並不許他(她)再看課文,但可以默想,準備到臺前背誦。多數學生舉手後教師記下所用時間。請記得最快的學生到臺前背誦,大家補充、更正。比一比誰記憶力最好,找出記得最好的學生,請他談談是如何背誦的。(實際上,背得快的學生~定是理解、分析得比較好的學生。)

  四、在學生談背誦體會的時候,教師順理成章地引入對內容的分析。

  (內容分析〕

  討論下列問題:

  一、赫耳墨斯化作凡人瞭解雕像價值的目的是什麼,在瞭解之前,他心裡是怎麼想的?(他化作凡人的目的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尊重。他以自己和宙斯、赫拉相比,人們肯 定會更尊重他。所以,想到人間證實一下他的想法。)

  二、赫耳墨斯“笑”的心理活動是什麼?(他認為宙斯的像只值一個銀元,太不值錢了,流露出輕視宙斯的J動理。)

  三、赫耳墨斯得知他自己的雕像一錢不值(白送)時,可能會有什麼想法?(從他驕傲的心理去推測。)

  蚊子和獅子

  〔寓意理解)

  一、請一位同學表清朗讀這則寓言。最後一句不讀。

  二、討論:這則寓言的寓意是什麼?下面的歸納概括學生只要答對一點即可,鼓勵相互補充、辯論,挖掘故事比較豐富的寓意。(①打敗過大人物卻被小人物打敗了。②驕兵必政。③一物降一物。④人貴有自知之明……)

  (內容分析〕

  一、蚊子第一吹吹喇叭是什麼心情?(信心十足地認為自己比獅子強,流露出驕傲的情緒。)

  二、蚊子第二次吹喇叭又是什麼心情?(得勝後,更驕傲了,要炫耀一下自己的勝利。)

  三、發揮想象力,設想一下蚊子被蜘蛛網粘住以後,會是怎樣的,請具體描述一下你想象中的情景。

寓言兩則教學設計4

  《紀昌學射》是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29課《寓言兩則》中的第一則。這則寓言講的是紀昌學習射箭,飛衛告訴他先要下功夫練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個目標,不能眨一眨”;二是“練得能夠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的東西”。紀昌一一照做。等練好了眼力,飛衛才開始教他開弓放箭。後來,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動的事闡明瞭無論學什麼技藝,都要從學習這門技藝的基本功入手。當然從另一個角度看,還可以體會到學習者的恆心和毅力對學習結果的重要作用。

  “學源於思,思源於疑”。好的問題能一石激起千層浪,能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能激發學生去探索問題,解決問題興趣。我們都知道課題是課文的眼睛,所以在教學時我抓住課題,讓學生根據課題質疑,課上學生也能夠抓住文眼提出了好幾個問題,如:紀昌向誰學習射箭?紀昌是怎樣學習射箭的?當學生提出問題後,我會以鼓勵性的語言來激發更多的學生大膽提出疑問。

  雖然這則寓言比較簡單,但是學生在總結課文主要內容時回答得還不夠完整,這時我並沒有急於打斷學生,而是透過引導式的語言讓他們完善答案,比如:你說的還能再具體些嗎?你還有需要補充的嗎???這樣的語句來引導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答案。在這節課的伊始,我設計了學生朗讀課文的環節。第一個舉手站起來的學生是我們班平時不太敢舉手的同學,當她流利的讀完課文時,我以讚揚的語氣鼓勵了她,並且給了她一個滿意的微笑,從而讓這位同學知道自己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並且鼓勵她今後更要大膽的舉手回答問題,這樣也會鼓勵其他不敢舉手回答問題的學生。

寓言兩則教學設計5

  第一課時

  亡羊補牢

  〖教學目標

  1、理解亡羊補牢這個成語的意思。

  2、理解寓言內容,正確回答課後問題,懂得寓言的寓意。

  3、練習用“從此”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並能聯絡學習、生活實際,發表感想。

  〖教學用具

  錄象、自制教學幻燈片等 。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1、說出“掩耳盜鈴”的意思。

  2、回憶學習“掩耳盜鈴”的方法:

  圖文結合 理解內容 反覆朗讀 悟出道理 聯絡分析 加深理解

  二、講讀第一則寓言──《亡羊補牢》(出示課題)

  1、釋題: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 。亡羊補牢──羊丟失後修理羊圈。

  2、分節讀文,質疑:

  糾正讀音:街坊 坊讀輕聲

  窟窿 窿讀輕聲

  質疑:

  3、看錄象,思考問題,理解大意:

  那個養羊人丟失第一隻羊後,聽了街坊的勸告是怎樣想的?(用──劃出)結果怎樣?

  當養羊人第二次丟失羊後,他是怎樣想的?(用~~~~劃出)結果怎樣?

  4、細讀課文,歸納寓意:

  幻燈出示:“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幹什麼呢?”

  ⑴ 把這個反問句換成肯定句: 羊已經丟了,修羊圈沒有用。

  ⑵ 問:修羊圈有沒有用?為什麼?

  (修了羊圈就不會再丟羊了,有用而且一定要修。)

  ⑶ 比較句子:“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幹什麼呢?”“羊已經丟了,修羊圈沒有用。”(反問句語氣更強,突出了養羊人根本沒有想到後果,執迷不悟。指導朗讀,用毫不在意的語氣讀出。範讀,個別讀,齊讀。)

  ⑷ 討論如果你是養羊人,你會怎樣做?

  過渡:由於養羊人沒有你們正確的想法,所以就出現了又丟了一隻羊的結果了。

  出示句子:他很後悔,不該不接受街坊的勸告。

  ⑴ 理解填空:養羊人現在感到很──,明白了應該──街坊的勸告。

  ⑵ 比較句子:他很後悔,不該不接受街坊的勸告。

  他很後悔,應該接受街坊的勸告。

  (前一句兩個“不──不”雙重否定,突出表明了養羊人知錯改錯的決心。)指導學生讀出“後悔、知錯”的語氣。個別讀,範讀,齊讀。

  ⑶ 從哪些地方看出他真的後悔呢?用“”劃出有關的詞語。(“趕快、結結實實”可看出他的行動上改過了)指導讀出重音。

  ⑷ 討論:養羊人現在才後悔,現在才動手修羊圈晚了嗎?

  5、朗讀全文,思考:

  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什麼道理?

  四人小組討論:個別答,然後老師小結。

  小結:這則寓言故事說明了一個人做錯了事,及時改正還不遲,改正得越快,錯誤造成得惡果就越小。現在我們通常用亡羊補牢這個成語比喻發生錯誤後及時糾正,補救還不算晚。

  三、指導複述課文,聯絡生活實際談感想

  四人小組討論,指名談談。

  四、堂上練習

  1、指導造句:

  從此──

  先讀書上得例句,理解詞語意思後,再試說句子。

  五、作業

  1、熟讀本則寓言,試背。

  2、說出“亡羊補牢”成語的意思。

  第二課時

  南轅北轍

  〖教學目標

  1、理解句意,讀懂《南轅北轍》的故事內容,體會其中的道理。

  2、透過自學質疑、討論解疑、興趣表演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學素養。

  〖教學重點

  理解《南轅北轍》故事內容,認識其中的道理。

  〖教學難點

  體會、領悟道理。

  〖教學具

  大黑板 多媒體課件

  〖預習要求

  閱讀課文,初步瞭解故事內容。

  〖教學過程

  一、自學質疑

  1、自由閱讀,個人質疑:

  ⑴ 可質疑詞句意以及個人想了解的問題。

  ⑵ 個別指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閱讀。

  2、學生說問題,教師歸納問題:

  詞義:盤纏 硬要。

  問題:“南轅北轍”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南轅北轍》中那個做車人是怎麼想的?他的朋友又是怎麼想的?誰的想法對?為什麼?

  3、組織閱讀課文:

  ⑴ 齊讀;

  ⑵ 自由讀;

  ⑶ 個別指導。

  二、討論解疑

  1、隨機閱讀,結合課文,聯絡實際理解詞義。

  盤纏(路費) 硬要(一定要)

  2、通讀課文,進一步認知課文。(讀中思考問題)

  3、學習小組組織討論:

  ⑴ 組長負責結合組員。

  ⑵ 針對問題討論,組長歸納小組意見。

  ⑶ 選代表作答。(可以把這個機會讓給膽小的同學,讓他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三、小組彙報、講讀課文

  1、組員彙報形式(自由選):

  讀文作答 口頭說答 自由表演

  2、評點講析:

  ⑴ 動畫演示故事梗概。(結合演示評析學生作答內容,加深對課文的瞭解。)

  ⑵ 自由閱讀、分角色閱讀,理解問題。

  ① 角色:坐車人;

  ② 角色:朋友

  ⑶ 結合課件動畫、生活實際,認知“坐車人”和“朋友”誰對誰錯。

  課件片段說明(動畫展示) 北▲

  結果:離楚國越來越遠

  南▼ (楚國)

  3、引申闡發道理:

  ⑴ 總結故事內容 ,複述故事。

  ⑵ 講說道理,理解南轅北轍詞義。

  本來要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走,比喻行動和目的相反。

  ⑶ 結合實際、課件演示深刻理解故事。

  告訴我們做事要明確方向,如果方向錯了,無論條件多好,也不能到達目的。

  四、興趣表演、加深理解

  1、自由閱讀,指名複述。

  2、小組結合,導演故事:

  ⑴ 分擔角色;

  ⑵ 人物語言、動作、表情。

  3、總結小評,啟發教育:

  做事要明確方向不能背道而馳。 聽取別人善意的意見。

  五、作業佈置

  1、把《南轅北轍》故事講給別人聽。

  2、根據自己學文體會,寫讀後感。

  3、蒐集古代寓言故事:

  以羊替牛、濫竽充數、狐假虎威、高山流水、曾參殺人、畫蛇添足、後來居上、井底之蛙、驚弓之鳥、庖丁解牛、買櫝還珠、拔苗助長、疑鄰偷斧、愚公移山、曾子殺豬、打草蛇驚、紙上談兵。

寓言兩則教學設計6

  學習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讀懂課文內容,瞭解故事始末,感悟寓意.

  3.教育學生只要有恆心和毅力,就有可能攀登到光輝的頂點.

  學習重點

  瞭解課文內容,理解紀昌學射和扁鵲求治到不治的經過。

  學習難點理解寓言所包含的寓意。

  教具、學具準備生字卡片

  活動1.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你知道我國古代有哪些神射手?讓學生獨立思考各抒己見初解課文。

  活動2.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對字詞有哪些質疑?學習生字,釋詞掌握識字方法,理解重點詞識字釋詞。

  活動3.再讀課文,瞭解故事的梗概兩則寓言各講了件什麼事?討論交流:課文講了件什麼事讀文交流,彙報成果瞭解寓意。

  活動4.細讀課文,理清故事內容飛衛讓紀昌分哪兩步練習眼力呢?讀文討論討論並回答深入理解寓意。

  拓展昇華你對兩則寓言的體會是什麼?分組討論各小組選代表回答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1.你認為蔡桓公怎麼樣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

  2.你覺得是什麼害了蔡桓公的性命?

  3.你想對蔡桓公說些什麼?

  板書設計

  扁鵲治病蔡桓公(諱疾忌醫)

  皮膚小病不信

  請治皮肉之間不高興比理睬

  腸胃非常不高興

  不治―深入骨髓渾身痠痛---病死

  作業設計

  1.將下面技能與其基本功搭配連線。

  射箭練腕力

  唱歌練基本招式

  書法練眼力

  武術練丹田之氣

  教後反思

寓言兩則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這兩則寓言的寓意。

  2、學會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勸告等詞語的意思。

  3、能用自己的話將這兩則寓言講出來。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入題

  1、上學期我們學過一則寓言叫做《刻舟求劍》,講了個什麼故事,誰能說說!

  2、這位刻舟求劍的人在上岸後能不能找到他丟失的劍?這個故事諷刺了──

  3、像這樣用一個短小的故事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或是諷刺一些人,說是寓言。

  4、今天我們要一起來研究第九課《寓言兩則》

  二、題意

  1、寓就是寄託、包含的意思。言則是講道理。

  2、則的意思是?(篇)

  3、這兩則寓言又將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或是諷刺了哪種人。先來研究第一篇,跟著我一起寫課題──亡羊補牢。

  三、初讀課文

  1、讓我們先來看看這篇故事講了什麼?請大家自由講課文,瞭解故事。

  2、誰能不看書,用自己的話將故事講給大家聽聽?

  3、聽了同學講的故事,課題中的亡是什麼意思?能從課中文找出一個詞來解釋牢嗎?

  4、牢的願意是指關性口的圈,而課文中指的是羊圈!

  5、瞭解了課意,再去讀課文,用一句話完整的句來概括課題的意思。

  四、精讀課文

  1、亡羊就是丟失了羊,故事中,這位養羊人,共丟了幾頭羊,都是怎麼丟的,從課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讀一讀。

  第一次:一天早上,他去放羊,發現少了一隻。

  ⑴ 這羊少的原因是什麼?

  ⑵ 窟窿:注意窿讀輕聲;記字寫字;理解字義──洞。

  ⑶ 因為__________所以養羊的人少了一隻羊。

  第二次: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發現羊又少了一隻。

  ⑴ 這回丟的原因是什麼?

  ⑵ 依然是那個窟窿惹的禍。你想對養羊人說些什麼?

  2、街坊也像你們一樣的熱心,當他在第一次丟羊的時候,就在勸他了,找出來讀讀。

  3、對著街坊(解釋:鄰居)的好言相勸,養羊人卻是那麼地怎樣?(說出他的不在意,無所謂)

  4、第二次丟羊後,養羊人心情大不一樣,他非常地──後悔!此時,他又想些什麼,做些什麼?

  5、是啊,從圖中我們也可以看出。用你的話來說說看吧。

  6、以後,羊圈裡的羊再也不丟了!

  五、體會寓意

  1、試想,當然勸過他的街坊正在好路過這兒,他會說些什麼?

  2、丟了兩次羊了,如果再不修羊圈的話,後果會?

  3、由此可見,像養羊人這樣的錯誤,只要( ),就( )。

  4、所以在亡羊補牢後面還有一句話,就是──未為遲也(為時不晚)。

  5、在生活學習中,我們一定也有類似的現象,聯絡生活的實際,四人一小組說說看。(環境汙染、防眼近視)

  六、認讀生字

  1、本文還有幾個需要識字的生字:

  寓、街坊、窟窿

  2、書寫提醒。

  〖板書設計

  亡羊補牢

  第一次 第二次

  丟 丟

  不補 趕快堵

  又少 再沒丟

  未為遲也

  第二課時

  南轅北轍

  一、複習匯入

  1、上節課,我們一起了解了寓言《亡羊補牢》的寓意,知道只要( ),就( )。

  2、本節課,我們將一起研究另一則寓言,板書:南轅北轍

  3、有知道這個故事的嗎?來說說看(師適量補充)

  二、瞭解故事

  1、聽了故事,你想說什麼?

  2、這位要去楚國去的人,能到到他的目的地嗎?

  3、轅是車槓;轍是車輪在路上留下的痕跡。這個寓言告訴我們什麼呢?(轅向南轍向北,比喻行動與目的相反,結果離目標越來越遠。)

  三、精讀故事

  1、楚國在南邊,這個人卻要往北走,我們都知道這是不可能實現的,他的朋友也在苦苦地相勸。找出他與朋友的對話,同學一起來讀讀。

  2、分角色讀。點評(讀出了朋友的不解、誠懇,讀出了他的固執)

  3、用上雖然但這個名式來解釋一下,這個人到不了楚國的原因。

  (雖然他的馬跑得很快,但離楚國越來越遠)

  4、朋友一連串的問題也沒有讓這位固執的人方向,只能看著他越走越遠,讀課文的最後一段。

  5、看著越走越遠的車伕,你想對他說些什麼?

  四、課外延伸

  1、這個成語來源於《戰國策·魏策四》,是發生在戰國後期的一個故事。想聽聽嗎?

  戰國後期,一度稱雄天下的魏國國力漸衰,可是國君魏安釐王仍想出兵攻伐趙國。謀臣季梁本已奉命出使鄰邦,聽到這個訊息,立刻半途折回,風塵僕僕趕來求見安釐王,勸阻伐趙。季梁對安釐王說:今天我在太行道上,遇見一個人坐車朝北而行,但他告訴我要到楚國去。楚國在南方,我問他為什麼去南方反而朝北走?那人說:不要緊,我的馬好,跑得快。我提醒他,馬好也不頂用,朝北不是到楚國該走的方向。那人指著車上的大口袋說:不要緊,我的路費多著呢。我又給他指明,路費多也不濟事,這樣到不了楚國。那人還是說:不要緊,我的馬伕最會趕車。這人真是糊塗到家了,他的方向不對,即使馬跑得特別快,路費帶得特別多,馬伕特別會趕車,這些條件越好,也只能使他離開目的地越遠。說到這兒,季梁把話頭引上本題:而今,大王要成就霸業,一舉一動都要取信於天下,方能樹立權威,眾望所歸;如果仗著自已國家大、兵力強,動不動進攻人家,這就不能建立威信,恰恰就像那個要去南方的人反而朝北走一樣,只能離成就霸業的目標越來越遠!魏安釐王聽了這一席話,深感季梁給他點明瞭重要的道理,便決心停止伐趙。

  2、古人還用文字記錄下這個故事:

  出示:今者臣來,見人於太行,方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面?曰:吾馬良。臣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數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

  3、讀這篇古文,感知古文的不同。幾千年前的故事,你來品味品味,看能不能理解。

  五、寓言故事

  1、說說你收集到的寓言,看看大家能不能領會你所說的故事說,含著一個怎樣的道理。

  2、聽了這麼多的故事,的確讓我們受益非淺。在生活中,這些道理將讓我們變得更加的明智。

寓言兩則教學設計8

  一、教材分析

  寓言這種文體閃耀著人類智慧的光芒,指引著我們的生活,是可貴的語文教學資源。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說,寓言不是一種陌生的文體,他們之前就學習過《亡羊補牢》《南轅北轍》等寓言,但這些寓言相對來說篇幅短小、寓意單一。《紀昌學射》這則寓言則不同,透過講述紀昌向飛衛學習射箭,最終成為射箭能手這個故事。揭示瞭如何有效學習,最終取得成功的多重因素,給讀者以多方面的啟迪,其寓意是豐富而多元的。

  對於像《紀昌學射》這樣的寓言,限於學生寓言閱讀經驗的不足,剛一接觸,會出現原有閱讀認知圖式與新材料之間的衝突──學生會按照以前閱讀過的、寓意單一寓言的方式閱讀這篇課文,進而得出一個簡單的結論,這就需要教師加以引導,豐富學生的閱讀圖式;另外,因為閱讀經驗的不足,生活閱歷的缺失,這則寓言的一些啟示也是學生自讀領悟不到的,這也需要教師在解讀方向上給予指導和幫助;有些啟示學生只能模糊地感受到,卻無法清晰地說出來,這同樣需要教師提供相應的幫助和輔導。因此,《紀昌學射》這則寓言是讓學生經歷閱讀能力發展,豐富寓言閱讀經驗的好素材,也是教師啟發學生、引導學生怎麼去閱讀的好素材。

  針對教材特點和學情特點,教者力求找準教學起點,引導學生關注看似一望而知,其實一無所知的細節,理解感悟,使學生認知水平得以提升,閱讀經驗得以豐富,閱讀能力得以發展。

  教學本則寓言,教者力圖抓住《紀昌學射》與以前閱讀寓言的不同──給人以多方面啟示這一特點,引發學生的認知衝突,修正其原有的認知圖式,為學生提供閱讀活動展開的內驅力;抓住本則寓言“審智”閱讀的特點,引導學生在閱讀中不斷領會新的學習啟示,從而豐富其原有的認知圖式,感受到閱讀發現的樂趣。從而契合本單元“走進故事長廊,感受它的魅力,體會其中的道理”的主題和目標。

  二、教學目標

  1.領悟本則寓言關於學習的多重啟示,感受寓言指導生活、啟迪智慧的魅力。

  2.在不斷髮現寓言多重啟示的過程中,進一步學習質疑、想象、對比等閱讀方法和策略,繼續學習聯絡生活實際領悟文章含義的方法,提高閱讀能力,豐富寓言閱讀的經驗。

  3.在閱讀中體會寓言語言簡潔準確、生動傳神的特點,積累“聚精會神”“下功夫練眼力”“兩年以後,紀昌的本領練得相當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針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會眨一下”等生動語言,學習分類積累語言的方法。

  4.認識“妻、蝨”兩個字,會寫“昌、妻、刺”三個字,感受漢字文化的魅力,進一步激發學習漢字的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在不斷髮現寓言多重啟示的過程中,進一步學習質疑、想象、對比等閱讀方法和策略,繼續學習聯絡生活實際領悟文章含義的方法,提高閱讀能力,豐富閱讀寓言的經驗,積累和發展語言。

  難點:領悟本則寓言關於學習的多重啟示,感受寓言指導生活、啟迪智慧的魅力。

  四、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紅、藍兩支筆。

  教師: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流程

  (一)揭示課題,匯入新課

  以每一則寓言都會給我們以啟迪這一原有認知為基礎,引導學生預測本則寓言帶給我們的啟示。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產生閱讀期待,激發閱讀興趣,帶著明確的目標展開探究性閱讀。

  (二)初讀課文,分享啟示

  1.學生默讀課文,批註。

  2.全班交流分享閱讀啟示。

  預設:學生透過初讀可能會感受到“學習要勤奮刻苦才能成功”“學習要堅持不懈才能成功”“學習中不能驕傲自滿”等啟示。

  3.教師伺機引導學生爭論,這則寓言到底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設計意圖】引發學生的認知衝突,進而讓學生認識到,今天閱讀的這則寓言與以往不同,它會帶給我們多方面的人生啟迪,以此引發學生進一步探究、研讀的動力。

  (三)再讀課文,探尋寓言的多重寓意

  1.學生再次默讀課文,批註。

  2.學生交流發現,教師相機引導,豐富學生的閱讀策略和閱讀經驗。

  教師引導預測:

  (1)引導學生關注文中“飛衛是一名射箭能手”這樣的語言,發現“要想成功得有名師指導”這一啟示。

  預設:學生如果遇到困難,教師引導學生關注文章關鍵語句,從而豐富對寓意的理解,滲透閱讀方法的學習。

  (2)引導學生關注飛衛的語言,發現“想成功練就一項本領,先要打下紮實的基礎”這一啟示。

  預設:學生如果遇到困難,教師引導學生採用自主質疑、討論、釋疑的閱讀方法,豐富對寓意的理解。

  (3)透過引導將飛衛的教和紀昌的學進行對比閱讀,發現紀昌的學習智慧,體會要創造性地學習這一啟示。

  預設:學生如果遇到困難,教師引導學生髮現紀昌練習的方法並非來自飛衛的傳授這一事實,引發學生的思維。

  先扶後放,體現學習能力的遷移。

  【設計意圖】這篇寓言中紀昌成功的因素有很多種,可以從中讀出多種關於學習的啟示,但教學的目的不是讓學生們竭澤而漁式地把這些啟示都揭示出來,而是在每一個啟示的發現、提煉中豐富學生的閱讀經驗,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3.教學小結。

  引導學生梳理總結:發現獲得的啟示都是學習成功的因素。

  【設計意圖】在閱讀寓言的過程中豐富認識,站在一個更高的視角俯瞰全文。關注語言文字,透過想象、聯想和對比等方式進行閱讀就能豐富思想。

  (四)關注表達,積累語言

  教師指導:寓言帶給我們豐富的啟示,讓我們感受到它的智慧美;寓言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語言精練、傳神,品味文章的語言美,學習和積累本課的語言材料,也是這則寓言學習的重要價值。

  螢幕出示語句,指導學生學習分類積累。

  【設計意圖】教會學生歸類積累語言的方法。

  (五)認讀生字,書寫漢字

  【設計意圖】透過字理識字,讓學生感受漢字文化。

  (六)本課小結,遷移閱讀

  推薦學生課下閱讀《扁鵲治病》,產生新的閱讀期待。學生預測會帶給我們哪些方面的啟示,積累哪一類新鮮的語言材料。

  六、板書設計

  預設:板書根據學生的理解相應調整,《紀昌學射》中關於學習成功的因素不可能透過這一節課全部揭示出來,引導的目的在於,感受閱讀中不斷體會、不斷髮現的樂趣,從而學會思考,學會閱讀。

【寓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