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育>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書筆記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書筆記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書筆記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寫一份讀書筆記,記錄收穫與付出吧。可是讀書筆記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陶行知教育名篇》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書筆記1

  讀了先生《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選》一本書,讀書中我深深感受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是多麼的匱乏,的確需要不斷的學習和積累了。再聯絡自己二十多年來的教學實踐,收穫良多。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先生認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一個人的道德、品行好了,做人做事才會為他人著想,為集體著想,才會成為有用之才。作為一個教師,要想教學生求真,做真人,那麼自己先要求真,學做真人,求真的知識,求真的本領,有真的道德。做教師,必須有強烈的責任感,要不斷學習,更新自己的理念,不斷進取,發展自己,完善自己。正如陶先生說的那樣:“學習,學習,學習,學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們要虛心的跟一切人學,跟先生學,跟大眾學,跟小孩學,跟朋友學,跟大自然學,也跟大社會學,要學得專,也要學得博。”我們講育人第一,就是要讓學生首先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做一個真人。

  陶先生的“生活教育”主張“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他說:“教育可以是書本的,是與生活隔絕的,其力量極小。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的物件,然後教育的力量才能偉大,方不至於偏狹”。以社會做學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環境,都可以大大增加。整個的社會是生活的場所,亦即是教育的場所。生活教育教學生做人。“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是啊,教育最最重要的是教學生做人。教學生做一個身強體健、品行端正、學識豐富、能力高強、興趣高雅的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身教為主,言教為輔。還可以學習名人偉人,教育學生做人。讓他們從榜樣的感人事蹟和優秀品質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

  陶行知先生提出要對學生進行生活教育,他說: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生活教育是供給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社會即學校,就像是要把籠中的小鳥放到天空中去,使它能任意翱翔,是要把學校的一切伸張到大自然裡去。”這種教育的理念是讓學生把學校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社會責任感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學生接受有計劃的、健康的、勞動的、科學的、藝術的、改造社會的教育。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要用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的理念,指導我們的教學工作,讓學生走到社群去,參加社群活動,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體驗生活,開展感恩教育,讓學生學會感恩,懂得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社會,感恩幫助過他的每一個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品行教育、愛心教育等系列教育,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知識,運用知識,昇華知識。

  “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為教,學也不成為學。“教學做合一”的理念首先是由教書,到教學生,再到教學生學(更主動),用自己的知識聯絡起來,貫徹在實踐中去。我們要活的書,不要死的書;要真的書,不要假的書;要動的書,不要靜的書;要用的書,不要讀的書。總起來說,我們要以生活為中心的教學做指導,不要以文字為中心的教科書。小學數學學科教學正是陶行知先生關於“教學做合一”理論的實踐課程之一。其基本理念就是以學生的數學探究為核心,以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為主要途徑,以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形成和發展為目標。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儘可能讓學生產生“做”的慾望,繼而真正地“做”起來。依託不同的學習內容,從思維、感官、行為、語言等各方面培養學生“做”的興趣和能力。許多成功的數學課例表明,只要教師能在“做”中教,學生就能夠快樂地在“做”中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創造性就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和發展。

  讓我們以“生活教育”為本,注重培養學生高尚的人格修養;在尊重理解的基礎上,創設融融的師愛氛圍;讓學生在“做”中學,憑著一顆對教育對學生真摯的心,在實踐中慢慢去解讀陶行知先生的偉大教育思想。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書筆記2

  最近讀了《陶行知名篇精選》,受到很大觸動,其中感觸最深的是陶先生提出的“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法。

  “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法是陶先生在1927年在創辦南京曉莊試驗鄉村師範學校的校訓。他強調:“‘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是“生活教育”理論的三大原理之一(其中三大原理包括“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和“教學做合一”),是指導整個學校的教學活動的方針。

  “教學做合一”由三個部分組成:一是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做;二是教法、學法和做法應當合一,教師既教又學,學生則是學;三是教學不只教人學,而更為重要的是教人做事。以上三個方面,“做”是學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什麼是“做”呢?“盲目盲動”是做嗎?不是,胡思亂想是做嗎?不是,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後來他又指出:“所謂‘做’是包涵廣泛意味的實踐的意思”。

  不難看出:“教學做合一”,實際上是知行合一,行是做,即實踐,做是第一,知是第二,它是改變舊的傳統教學中脫離生活、脫離社會、脫離實際的三脫離的敝端,把單純傳授知識、死教書、死讀書的教學轉移到培養學生的生活力和創造力的軌道上來,培養創造型、開拓型人才。要求學用一致,在實踐中加強理解,推行手腦並用,在勞力上勞心的理論聯絡實際的教育教學方法。要求教師將指導學生學習的工作做好,不只學會、能應用知識,且能會學,終身受益。這就要求教師採取“自動”的方法、“啟發式”方法,注意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能力。

  聯想到了我們學校的辦學理念——寬和問學、校訓——向著大海起航、校風——行思合一、教風——做學教合一、學風——問學合一。由此可以看出我們的校領導已深刻領悟了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並付諸於我們的實際教育教學中。

  作為一名老教師,“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識,真的本領,真的道德。”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現在的社會日新月異,我們周圍時刻充滿著變化。一個有強烈使命感的人,應有一種危機感。怎樣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而不被社會所淘汰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心懷進取心,下苦功夫學。正如陶先生說的那樣:“學習,學習,學習,學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們要虛心的跟一切人學,跟先生學,跟大眾學,跟小孩學,跟朋友學,跟大自然學,也跟大社會學,要學的專,也要學的博。”人類發展永無止境,科學永無止境,肩負著生產新知識,傳遞新知識的教師隊伍建設永無止境。教師要適應知識經濟的需要,就要時時更新自己的觀念,及時獲取相關的資訊,不斷進取,發展自己,完善自己。

  每一次讀陶行知先生的文章,對教育的認識思想都會得到昇華。“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先生的一生正是這十二個字的寫照,先生永遠是我們教育者的榜樣。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書筆記3

  暑假裡,學校送給我們每位老師一本《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選》。讀後,頓覺獲益匪淺。偉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創造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實現教育民主化,教師必須樹立民主平等的思想。書中談到民主的教師必須要有(一)虛心;(二)寬容;(三)與學生同甘共(四)跟民眾學習(五)跟小孩子學習(六)肅清形式、先生架子、師生的嚴格界限。結合我的15年的教學經歷,有以下幾點感受。

  蘇霍姆林斯基說:我總是竭力使教師們確信,如果你只限於從講臺上看見學生,如果知識由於你叫他來,他才走近你,如果他跟你的交談只是回答你的提問,那麼,任何心理學知識都幫不了你的忙。因此我們要走近學生,瞭解學生,才能建立共同的興趣,才能發現他們心中能響應我們召喚的那一隅,從而開啟教育的突破口。

  1、用心觀察學生

  教師想要全面掌握學生的資訊就必須準確觀察並分析學生行為特點,找出各種教育現象間的相互聯絡,從而制定有針對性的教育策略,更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上課時,我們要時刻觀察學生,看哪些學生在做小動作,哪些同學說小話,哪些同學思想拋錨,哪些同學專心聽講,從而有的放矢對待他們。在講課中及時用眼神與他們交流,眼神中流露的可以是微笑,可以是激勵,可以是嚴厲,也可以用提問方式使他們停止不符合課堂秩序的行為,從而跟上課堂步伐,繼續學習。

  下課和課外活動時,我們可多到走廊或操場上轉轉,觀察學生們,和學生們一起做遊戲。你會看到許多課堂上看不到的東西,久而久之,我們漸漸瞭解了學生的不同側面。有的學生課堂上很沉默,課下卻很活潑;有的學生學習成績很好,但課下卻經常一人待著;有的班幹對待老師恭恭敬敬,對待同學卻呼來喝去……

  2、用心與學生談心

  談心是瞭解學生的一種很好的方式,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親切地交談,能消除心理的緊張情緒縮短兩者之間的距離。十幾年下來,我覺得談心也是有技巧的。

  ①平等待生,不“居高臨下”。教師和學生談心不能擺師長架子,不可厚此薄彼,而要一視同仁。我與學生談心時常進行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才能真正瞭解其內心世界,從而及時準確地教育和引導他們。

  ②要講知心話,不“空洞說教”,與學生談心要講真話、實話。每個學生都有其學習和生活的圈子,有喜、怒、哀、樂。因此,要從學習和生活地每件實實在在在的小事上去理解關心學生,與學生真心實意的融通,這樣學生才易於接受,樂於接受。

  ③要有耐心,不“計較抱怨”。任何事物都有個轉變的過程,學生的認識也是如此的,因此談心時,老師要有足夠的耐心,碰到“釘子”時,不要恢心,或聽之任之,撒手不問,要不能計較而抱怨學生。

  ④要選擇時機,不“急於求成”。對一些性格倔強或問題比較偏激的學生,與其談心往往在“火頭”上談不成,對此不必操之過急,而採取“冷處理”的辦法,等待時機成熟時再談。

  ⑤要善於傾聽,不“先入為主”當某個學生在學習或生活中遇到難題或不順心的事時,總想找信賴的人,特別是其心目中尊敬的老師一吐為快,指點迷津,哪怕是靜靜地聽完訴說,他也會覺得心情舒暢得多了。如果教師對情況不明,又不聽學生訴說,就先入為主,自以為是,說三道四,甚至捕風捉影,橫加訓斥,那麼定會對學生有百害而無一利。

  ⑥要以德感生,不“以勢壓生”。教師為人師表,要以自己的潔言潔行和高尚品德去感化學生,逐步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自己的感信,贏得學生的依賴和尊重。這樣在與學生談心時,學生才會聽得進。談心時如使用高壓手段,就會增加學生的逆反心理,不僅會讓談心一無所獲,還會適得其反。

  3、用心瞭解學生的家庭情況與家長溝通

  光了解學生在學校的表現十不全面的,學生大部分的時間還是在家庭中度過的,因此瞭解其家庭情況與家長溝通顯得尤為重要。每學期我都開展“雙走入”活動——走入學生的家庭,走入學生的心靈。平地我還時常通地電話與家長溝通,我把學生的聯絡電話學校放一份,包裡放一份以便隨時與家長聯絡,另外,學校的校訓通也為我與家長溝通提供了很好的平臺。透過對一些家庭的走訪,我深切地感受到家庭對學生的影響是舉足輕重的,只有多瞭解學生的家庭情況,才能做好學生工作。

  王安珏是個特別可愛的孩子,小小的個兒,經常會仰著頭眨著大眼問我一些好笑的問題,課下總想把他的小手塞到我的手裡讓我拉著,會偶爾喊我媽媽,會經常塞一張他畫的畫給我。我們老師總感覺她就像還是個幼兒園的孩子,所以在課堂表現上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為:課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較弱,課堂上經常做小動作,常常左顧右盼,影響別人聽課,時刻需要老師監督。有時老師上課時,他會把他的小水杯拿出來喝水,那聲音就像喝湯一樣的誇張;有時上課時,他的橡皮丟了,他會一節課都在找那塊橡皮,找不到是不會聽課的。課間和小朋友們玩耍時,只要別人碰了他一下,他就會大哭。這樣的聽課效率導致他數學上很多題目不會做,成績不理想。他的媽媽很茫然,有天下午來找我時,雙眼哭得通紅。這次家訪我的目的是全面瞭解孩子的家庭成長環境和性格愛好,拉近與孩子及家長的距離,共同為孩子的成長鋪設一條陽光之路。

  20xx年1月16日下午放學後,我和數學駱老師一起走進了王安珏的家,一百多平方剛裝修的房子中就只住著他們娘倆。爸爸和爺爺都在外地工作。在與媽媽的交談中,我們得知王安珏是提前入學的,他們也是在孩子上學時才剛搬來這兒的,媽媽對這兒的生活也是剛適應。爸爸和爺爺都在外地工作,所以照顧王安珏的生活和學習的重擔都是媽媽一人挑起的,而媽媽說她文化水平不高,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有力卻不知道怎麼使,非常著急。交談中還流露出後悔讓孩子提前上學的念頭。

  看到他媽媽焦急又後悔的樣子,我先告訴他媽媽,現在既然上了就不要後悔,出現了問題我們要共同想辦法去面對。然後告訴媽媽一些他在校的表現,此時我更強調的是他的優點:王安珏雖然人小,手小,但他寫出的字卻很工整、大氣,在語文方面,他的能力較強,認的字多,認真聽課時,能積極回答問題。此時媽媽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安慰的笑容。他媽媽告訴我,每天晚上都會陪兒子看課外書,母子倆互相講故事。我大力地肯定了她的這種做法,並告訴她對於王安珏自控能力差的問題我們要有耐心,從每次寫作業,每次看書抓起,一點點訓練他的專注力。不要總是那孩子的缺點和別人的優點比,要多誇孩子,只要孩子一有進步就大力表揚他,讓孩子樹立自信心,這樣孩子才會有勁頭,有動力。在課堂上老師們也會多關注他,我們合力幫孩子渡過暫時的難關。數學駱老師也就王安珏的一張試卷和他媽媽分析了他數學知識掌握情況,並告訴了她一些輔導孩子數學的方法。此時,王安珏的媽媽舒展了眉頭,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在和諧的氣氛中,30多分鐘很快過去了,我和駱老師在揮別了這對母子後,又匆匆趕往下一家。家訪讓我走近了學生,走近了家長,彼此縮短了距離。我想:老師尊重家長,給孩子成功的感覺,孩子高興,家長也高興。畢竟每個學生都是家庭的驕傲和希望。特別是對缺點和優點一樣突出的孩子更需要如此。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書筆記4

  利用短暫的寒假,我品讀了《陶行知教育名篇》,感受頗多陶行知是一位為世人敬仰、懷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畢生的精力,批判舊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於教育改革並付諸實踐。本書彙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作為一名教師,“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識,真的本領,真的道德。”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不是用一兩句話就可以概括的,而我從中學到的,也不是短短一篇文字就可以完全寫出的。我想,每個看過這本書的老師,也跟我有一樣的體會。深深體會到“教學合一”、“學生自治”、“創造的教育”、“創造的兒童教育”等各個方面內容,集中體現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教學合一”以及“創造的教育”的獨特教育思想。

  首先,陶先生提出“教學合一”。

  “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陶先生倡導“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給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麼,我們就教什麼。“社會即教育”,要把籠中的小鳥放到大自然裡,使它們任意飛翔。把學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裡,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這樣的學校才是學校,這樣的教育才是教育。陶先生主張遠離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好教育,脫離實踐的知識是虛的,不實用的。今天我們的教學提倡生活化、人文化,也正是陶老先生的理念,學習離不開生活,學習就在生活之中,學生活中的問題,已成為我們每一個教師所努力做到的。好的老師不是教書,也不是教學生,而是如何教學生學。教學一方面要老師負指導的責任,另一方面要學生負學習的責任。對於每一個問題,不是要老師全現成的解決方法來傳授學生,而是要把這個解決方法如何找來的過程,組織好,指導學生,使學生以最短的時間,經過類似的經驗,自己將這個方法找出來,並且能夠利用這種經驗來找別的方法,解決別的問題。有了這種經驗,學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識,成為主動學習者。教師應不斷研究,才能時常找到新理,只有學而不厭,然後才能誨人不倦。如今,新課程倡導的也正是這種教育理念。

  1、重視教育的“社會性”特點,給學生提供“康健的”生活。

  教育的物件是未成年人。他們尚未形成固定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判斷能力弱,不善於辨別,不懂得選擇,在很多時候,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都由成人主宰,誠如陶行知先生所說:“兒童的生活,是一面社會的鏡子。”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壞生活就是壞教育”論點當是最好的印證。這也告誡我們在實施開放教育、生活教育時,必須堅持“適合於學生、有利於發展”的原則,對現實社會中的各種資訊加以整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避免學生在毫無抵抗能力的時候受到社會上非主流思潮的影響;其次是將關注的視野擴充套件到學校生活以外的範圍,如家庭生活、社群生活,努力構建立體教育網路,讓學生擁有一個相對純淨的、與他的認知水平相協調的人際交往空間。

  2、重視教育的“逐步成長性”特點,為學生營造“正確合理的”生活。

  每個人成長是全方位的,伴隨身高、體重一起變化的是思想和心靈,雖然後者是隱性的,但是老師、家長還有社會也決不能忽視。在本書中,陶行知下去女先生積極創設“合理的生活”亦即“合理的教育”,把學生還原成6—12歲的兒童,讓他們的身心需求得到釋放和滿足:學生需要交流,我們老師就是可以家談的朋友;他們需要傾訴,我們就是忠實的聽眾;他們想要解釋,我們就給予充裕的機會;他們需要玩耍,我們就開展“有效課堂”、“有效作業”的研究,追求“輕負擔、高質量”……

  其次,是愛的教育。

  “在我的教育裡,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麼偉人還大。”陶行知先生這樣尊重學生。作為教師,對學生的愛首先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師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師不能憑個人好惡而好惡之而褒貶之,絕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把“差生”視為“朽木”。教師沒有愛就不能教育學生。熱愛學生,喜歡學生,以溫存慈詳的態度、和藹的語言對待他們,使他們與自己越來越貼近,在兩顆心逐漸融化為一的過程中,教師按真人的規範導之以行,或示範,或幫助,或催化,或促進,每一施教又無不浸透著期望和成功的喜悅。陶行知最最反對體罰,他準確地說明了體罰的危害:“體罰是權威制度的殘餘,在時代的意義上說它已成為死去的東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兒童改善行為,相反地,它是將兒童擠下黑暗的深淵。”罰非愛,害也。作為現代學校的教師,我們要記住陶行知的話:“我們奮鬥的工具是愛力不是武力。”動武,意味著教師自身的失職。

  教師沒有愛,教學也沒有激情。沒有課堂上師生間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產生教學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學生的技巧。只愛一部分學生,意味著對另一部分學生冷漠,那是偏愛,偏愛是一種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別反對“純以面貌美醜為取捨”的選拔法,他辦育才學校施愛於所有難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孩子才是真正的愛。”由此我想到,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一種理智的誠實的公正的穩定的師愛,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學的嚴格要求相結合的產物。陶行知稱學生為“愛人”,說明他的教育思想,是把愛和教育視作天生的結緣。教師愛學生,就有教育,學生愛教師,於是教育產生效果。

  作為一名教師,我永遠視陶先生為我的榜樣,不僅做到修身養性,愛學習,愛學生,更要像陶先生那樣,也做一名教育的研究者,實踐者。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論為指導思想,引導學生手腦並用,學會過硬的技能,使學生的素質全面發展,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書筆記5

  看過《陶行知教育名篇》的人都會發現:陶先生的文章篇幅都不長,但每一篇都令看過的人獲得意外的收穫。

  現在我要跟大家交流的就是“師生共生活”一信。這封信是寫給安徽公學副校長姚文采的。其中交代了關於安徽公學秋季招生的注意事項,特別要注意學校的校紀、校風的建設。陶先生提倡的生生榜樣與師生榜樣的作用,把開學一個月的精神都集中要訓育上。不論老師或學生都要同甘共苦,共生活。讀了這篇文章後,我不禁想到:“師生共生活”如果適用在現在的教學或管理上,會有什麼樣的效果呢?很顯然,一個學校的校風建設靠一、兩個人是抓不上去的。正如陶先生所寫的如果能使每位老師共同參與,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生活能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教師和學生一起來守學生守的規則,這種共學,共修養的方法肯定能為師生帶來意外的驚喜。師生有了同甘共苦的生活,能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精神上融洽了校風建設自然取得了效果。師生在生活時,還要同進步。或許在初期階段學生表現在模仿上,教師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的表現。但隨著時間推移,好的學生在學習上和個人修養上喜歡和老師賽跑,所謂後生可畏,教師只有在不斷的學習和進步下,面對學生的進步我們一定要成為學生學習進步的引導者。

  我看過一篇報道說有一所小學把全鎮五年級學生全部合併到中心小學,這就涉及到學生的管理問題,學生住宿、吃飯、晚上上自習寫作業以及交通等問題擺在全體師生的面前。該校教職員工三人一幫輪流值班,與住宿的學生一起學習,一起吃住,早晚一起洗臉刷牙,晚上一起上廁所,早上一起出操;學生平時有個頭疼腦熱的,都是老師來照顧;學生有什麼煩惱,都向老師傾訴,四十多個住宿生與老師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們甚至有的不願意回家過週末。他們的學習進步了:住宿的學生的畢業考試成績位居五個學區之首;他們更加懂事了:在學校,每天早晚掃地、打水都成了他們份內的活兒,他們從無怨言;他們的自理能力強了:週末回家,他們能幫家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洗衣刷鞋,家長高興的直誇學校和老師;他們的組織紀律性更強了:他們從沒有違反過校規校紀,與班級同學相處融洽,七個班中有四個班的班長是住宿生。以上這些都是為什麼?很顯然,正如陶先生所寫的如果能使每位老師共同參與,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生活,能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教師和學生一起來守學生守的規則,這種共學,共修養的方法肯定能為師生帶來意外的驚喜。師生有了同甘共苦的生活,能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精神上融洽了,校風建設自然取得了效果,學校校園也會出現從未有過的和諧。

  本書彙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創造的教育”、“創造的兒童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教學合一”以及“創造的教育”的獨特教育思想,對21世紀的中國教育仍具有現實意義。

  “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論。“教學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話說,是生活現象之說明,即教育現象之說明,在生活裡,對事說是做,對己之長進說是學,對人之影響說是教,教學做只是一種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個各不相謀的過程。“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從先生對學生的關係說:做便是教;從學生對先生的關係說:做便是學。先生拿做來教,乃真教;學生拿做來穴,方是真學。”他用種田為例,指出種田這件事,要在田裡做的,便須在田裡學,在田裡教。在陶行知看來,“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義是教的方法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要根據做方法,“事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學而不做,不能算是學。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由此他特別強調要親自在“做”的活動中獲得知識。值得指出的是:“教學做合一”的“做”與杜威“從做中學”的“做”是有區別的。首先,陶行知所說的“做”是指“勞力上勞心”,反對勞力與勞心脫節。“‘做’字在曉莊有個特別定義。這定義便是在勞力上勞心。單純的勞力,只是蠻幹,不能算做,單純的勞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勞力上勞心。”其次這個“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學做合一既以做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陽明先生的見解顛倒過來,成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認為“有行的勇氣才有知的收穫”。可見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礎上,是以“行”求知,強調“行”是獲得知識的源泉。

  陶行知特別重視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當作改造中國教育、社會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來,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的傳統舊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隨手抓來都是學問,都是本領”,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識,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不把生活教育當作衡量教育、學校、書本甚至一切的標準。他說:“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在死教育、死學校、死書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這一點對於我們現在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師同樣具有指導意義的!

  陶行知先生是我國近代教育的先驅,他創立的“生活教育”學說,對我國的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雖然他研究的是當時的教育問題,但對我們今天——二十一世紀的教育,仍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斯人已逝,當再次捧讀這位大教育家的教育名篇,彷彿看到這位樸實的老人,在為中國的普及教育奔走呼號,彷彿聽到他那無華的語重心長的話語:生活就是教育。

  是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壞生活就是壞教育;是康健的生活就是康健的教育,是不康健的生活就是不康健的教育;是科學的生活,就是科學的教育,是不科學的生活,就是不科學的教育;是改造社會的生活,就是改造社會的教育……什麼樣的生活就有什麼樣的教育。生活與教育的關係是多麼密切,生活對於學生的成長是多麼重要!

  在《讀者》雜誌上看到這樣一篇文章:有一所中學老師佈置的作業太多,同學們都已不堪重負。一位家長建議他們向學校反映一下,可沒有一位同學願意去,因為他們覺得即使去反映了,也沒有用。這位家長很感慨。從同學們的表現上,我們不難發現成人世界的影子。我們的生活環境讓我們的孩子過早地世故了。

  “我今天所要說的,就是我們此地的教育,是生活教育,是供給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麵包,我們就得過麵包生活,受麵包教育;人生需要戀愛,我們就得過戀愛生活,也受戀愛的教育。准此類推,照加上去:是那樣的生活,就是那樣的教育。”這是多麼實在的教育!

  是生活就是教育。讓我們的教育伸張到大自然,伸張到我們的生活中去。

  讓我們為我們的孩子創設美的生活環境而努力。美,即是真,即是善。美的生活環境,就是真和善的生活環境。說真話,做善事。讓他們在美的生活環境中受到薰陶,做真、善、美的人。

  陶行知先生的創造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六大解放。

  1、解放兒童的頭腦,讓他們能夠去想、去思考。把兒童的頭腦,從迷信、成見、曲解、幻想中解放出來。

  2、解放兒童的雙手,讓他們去做、做幹。他批評那種自古以來不許孩子動手的惡見。我想愛動手是動腦、好奇、好學、好創造的表現。如愛迪生被學校開除後,要不是他母親讓他在地下室搞實驗,偉大的發明家不久夭折了嗎?

  3、解放兒童的眼睛,讓他們去觀察,去看事實。如果不加引導和培養兒童的觀察力,則猶如睜眼瞎,大千世界將在他面前白白流過。

  4、解放兒童的嘴巴,使他們有足夠的言論自由,特別要有問的自由,從問題的解答中,可以增進他們的知識,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力。

  5、解放兒童的空間,讓他們從鳥籠式的學校裡走出來,去接觸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青山綠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會中計程車農工商、三教九流,自由的對宇宙發問,與萬物為友,並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學習。創造需要廣博的基礎。解放空間,才能蒐集豐富的資料,擴大認識的眼界,以發揮其內在的創造力。

  6、解放兒童的時間,使兒童做支配時間的主任。給他們一些空閒消化所學的,學一點他自己渴望要學的學問,幹一點他自己高興的事情,使他們不致失去學習人生的機會,養成無意創造的意向。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思想,在課程改革的今天仍歷久彌新。他的思想與我們今天課程改革所提出的觀點可謂不謀而合。解放兒童的眼睛體現出學生要有資訊的收集能力,解放兒童的腦體現了教學的開放性,解放兒童的手無疑是動手實踐的能力,解放兒童的口就是合作交流的能力,解放兒童的時間和空間體現教學的創造性。

  歷史的車輪推進了將近一個世紀。我們到底給了我們的學生的頭腦、雙手、眼睛、嘴巴、空間、時間多大的解放?在教學實踐中,有多少人能夠把“以學生為本”、“啟迪智慧”、“人文薰陶”、“活動實踐”等新教育理念日益深入到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是不是成為課堂的擺設?新課標中重要的一點是讓學生活起來,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讓他們自主。如果我們能夠在實踐中滲透陶行知的“六大解放”的思想,學生就會產生好奇心、求知慾,就會形成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習慣,就會形成探索精神、創造思維。如果我們為學生的稟賦和潛能的充分開發創造一種寬鬆的環境,給他們一片自由的天地,不僅學生享受“親自”獲得的成功,實際上也是教師自己享受成功。

  正如陶先生所說:“有了這六大解放,創造力才可以儘量及揮出來”,“處處是創造之地,時時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才”,“一個茶杯要有空的地方才盛水、一個學生要有足夠的時間才可想象”。每個學生都具有無限的創造潛能,在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在新課程改革的大形勢下,我們只有改變自己的觀念,樹立創造意識,徹底的解放學生,發展他們的創造能力,才能做一個創造型的教師,才能培養出一批創造型的學生。否則我們的素質教育就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二是“勞力的基礎上勞心” ;三是“學做合一” ;四是“實驗即創造” ,創造的本質是活鮮鮮的生命,是活生生的願望,是在於火一樣的熱情,是在於探究的興趣,創造來源於生活的活力、來源於生命的本身。

  “創造的教育”一文中寫到魯濱孫漂流到荒島上去,白天到海邊用手去捧水喝,到黑夜沒水喝,他想出了用軟土製成的瓶子,再用火燒成,可以裝水,這是由行動而發生思想,由思想產生了新價值。當今的學校教育,真正意義上的創新不很多,教師的教法不新,學生學法不新。因此,現在的教育需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創造力,需要充分的營養,適宜的土壤,良好的環境,還需要建立良好的習慣,需要因材施教。教育者要像愛迪生母親那樣寬容愛迪生,在愛迪生被開除的時候,把地下室給他做實驗。我們也要像利波老闆那樣寬容法拉第,讓法拉第在電學上取得輝煌的功績。

  創造兒童的教育,首先要為兒童爭取時間解放,現今有許多學校還是靠犧牲兒童的時間為代價來換取所謂的“成績”,這就使兒童失去了學習人生的機會,養成無意創造的傾向,到成人時,即使有時間,也不知道怎樣下手去發揮他的創造力了。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書筆記6

  暑假期間我讀了《陶行知名篇》這個書感觸很深陶行知提出的教育學生既強調了教育的現實功能又關注了教育的目的和意義。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人。"即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之一隻要學生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不要做那種虛假的不切實際的人。不希望學生進入學校就好象進入了一個舞臺把自己偽造成一個老師喜歡的孩子。沒有錯誤沒有缺點就好象在舞臺上表演的演員只會背臺詞不能抒發自己內心的思想情感。可想而知這樣的學生出來思想束縛沒有創造性怎能為人類造福呢

  陶行知說教育生活即"做合一"也就是說教學不能脫離實際生活要"知行合一"。的確這樣做才能提高學生的責任感做一個社會有用的人。

  可是如今孩子個個是家裡的寵子是家長的掌上明珠家長誤認為只要我的孩子一心讀好聖賢書就什麼都強。比如我班一年級學生放學後要求值日生留下來掃地就有年輕家長覺得不可思議認為在學校來只讀書識字接受知識才是教育讓他的孩子放學後掃地就想不通了。

  因此導致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什麼家務活理書包理自己的房間一切生活都有家長代替包辦。久而久之使孩子逐漸養成了懶的習慣失去培養孩子熱愛勞動的意識勞動觀念單薄助人為樂的思想缺乏。如我女兒原先單位的同事他們去西藏旅遊他姓韓在旅途中大包小包全是父親一個人背18歲的兒子兩手空空不知道幫父親分擔一下更不知道幫助別人。後來是他老爸叫了他快幫葉阿姨拎一包才知道去幫助別人。

  你說我們的教育是不是存在問題 還有的孩子只會讀書不會做事如去年我和同學聚會我的同學講到了他的朋友有個兒子就喜歡讀書大學畢業了讓他參加工作他說:"工作太怕了我還是繼續讀研究生吧!"家長問他為什麼 兒子回答:"怎麼與別人說話交流這個人際工作太難了還是讀書好讀書只有我一個人。"那不就成了書呆子了嗎 讀了不用不就等於廢品嗎還有一位土木系畢業的研究生在某設計院工作有一天他的朋友想請教他有關房子設計方面的問題你知道他怎麼回答嗎 他說:"這方面我不太清楚。"那朋友說:"這樣吧!你幫我問問你們設計院的同事。"他苦笑一聲說:"不瞞你說我們設計院的同事名字我一個也叫不出來從不和他們來往我就搞我的一塊設計圖。"

  是不是我們的教育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說得好"教學做合一"這是非常正確的教育理念。他早年在1927在曉莊師範宴會上指出的。他是培養造就人的主要實施。我們的教師我們的家長都要以教學做合一為理念努力培養我們的下一代。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書筆記7

  作為一名教師,多讀些教育著作,多瞭解些教育理論是不可獲缺的。利用課餘時間,我閱讀了《陶行知文集》,從中受益非淺。

  “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所建立的“生活教育”理論體系中最富有建設性、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支理論。“教學做合一”含義是“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要根據做的法子。事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學是學生。”在陶行知先生意中,“教學做合一”實際包括三層意思:一是指方法,事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二是指關係,對事說是做,對已說是學,對人說是教;三是指目標,教育不是教人學,而是教人學做事。他同時強調,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而“做”是根本,是中心。“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改造舊教育、創造新教育的銳利武器。在長期實踐中摸索出了“教學做合一”從義到特質到具體方法一整套教學理論,建立和逐步完善了包括“教學做合一”在內的“生活教育”,並使其達到最高水平。

  由“從做中學”到“教學做合一”,我們不難看到陶行知先生改造舊教育、創造新教育所走過的艱難歷程,不難受到陶行知先生敢探新理敢闖新道的開拓精神、勇於實踐求真務實的研究作風的教育和感染。雖然“教學做合一”及其“生活教育”理論還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就是對我們今天“科教興國”、“科研興教”、“科研興校”的群眾運動以及活動課程與活動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課堂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研究也有許多重要的啟迪和指導作用。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書筆記8

  未認真讀陶老作品之前,就已久聞其“生活教育”大名。

  “生活教育”應該是“生”的。學生是有生命的,絕不是我們手中的復讀機,不能以其對標準答案複述的準確程度來做唯一評價標準;教師也是有生命的,絕不是車間流水線上的一臺臺機械,不能單純用工業化的資料來評定其“績效”。所以,教育也應該是有生命溫度的,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搖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的事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與其讓一個孩子能進重點大學但還需要母親去給他洗衣做飯,不如讓他走出校門後能夠以一個獨立、健全的人過平凡普通的生活。

  “生活教育”也應該是“活”的。知識是活的,並且隨著社會發展而不斷更新,所以不能死守那一本本教材;方法是活的,適用於這個孩子的未必適用於另一個孩子,適用於今天的未必適用於明天;過程是活的,不必非得按部就班一絲不苟;環境是活的,不必非得拘泥於一室之內……遺憾的是,我們總要面對太多的“規則”甚至是“細則”。

  有“生”,有“活”,孩子們才能生龍活虎,教育才能活色生香。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書筆記9

  曾有人說:“一個沒有讀過陶行知的人,怎麼可以在中國做教師呢?”

  今天拜讀了陶公的教育名篇,激發了本人對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與實踐的更大的熱情,現把所讀、所想、所悟記錄下來。

  陶行知,毛澤東讚揚他是:“偉大的人民教育家。”宋慶齡讚頌他是“萬師表。”他在1943年,創辦了《生活教育》週刊。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論在生活教育理論中,提出了“教學做合一”教學理論的提出,在宏觀上闡明怎樣教,怎樣做,怎樣學,教、學、做、應互動運用合三為一,本文所要闡述的是在“教學做合一”的教學理論下,如何實施啟發式教學,將“教學做合一”的教學理論與當代的教學思想相融合,為進一步提高我國的教育質量,發展教育途徑提供有利的依據。

  陶行知認為:教學做是一件事,做是中心,在做上教,在教上學,教的方法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根據的方法。他說:“是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做,教而不做,不能算教,學而不做,,不能算學,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他以為,做是教學的中心,任何事情脫離了實際不去操作實踐,也就失去了學習的真正意義。這種理論的提出,在宏觀上給我們指出了教育發展的道路,明確了才是教學的根本,也是唯一的出發點。

  “教學做合一”的教學理論提出了把教學當做一件事,在總體方面提出了怎樣教、怎樣學、怎樣做,提出了總的教學方向,卻沒有提出在什麼時機,什麼狀態下去教去做去學。陶行知之所以能夠提出教學做合一的教學理論與其他長期和研究及教育是不可分割的。陶行知先生一生受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影響很大。約翰杜威是美國著名的'哲學家、心理學家與教育家、美國實用主義哲學的代表人物,實用主義教育的創始人,美國人也稱他為:“創立美國教育學的重要人物。”杜威在自己的教育理論中,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多方面描述了教育本質問題。他關於教育本質的論點,基本上用三句來概括,這就是“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經驗的繼續不斷改造。”根據“教育即生活”,杜威提出了“學校即社會”。陶行知先生借鑑此種理論,經過自己的不斷探索,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論體系。啟發式教學思想與方法在21世紀的作用是巨大的。孔子在30歲的時候,開始創辦私學,開始了他的教育生涯。一生從未間斷,任教40年,雖做了幾任官,可從來沒停止過教學,一生以“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從事著教育工作,這是他獲得教育成功的根本條件,正是因為對教學不斷探索,不斷追求,才為後世留下了舉世聞名的啟發式教學方法。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什麼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①既然生活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那麼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謂“過什麼生活便是受什麼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他還指出,“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進棺材才算畢業”。生活教育強調的是教育要以生活為中心,反對傳統教育以書本為中心,認為不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傳統教育脫離生活實際的基礎上產生的,是單純知識教育的對立物。

  陶行知特別重視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當作改造中國教育、社會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來,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的傳統舊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隨手抓來都是學問,都是本領”,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識,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不把生活教育當作衡量教育、學校、書本甚至一切的標準。他說:“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在死教育、死學校、死書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

  正如陶行知先生說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裡有愛迪生。”尊重學生還要學會欣賞學生,特別是對那些學習基礎差、紀律鬆散的學生更要努力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並把這閃光點放大,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在成就感中獲得自信。當你面對“恨鐵不成鋼”的學生時,當你面對家庭和社會的煩惱時,一定要冷靜。如果我們把指責、批評、抱怨,換成啟發、表揚、激勵會是另一種情景。

  尊重學生,就要學會寬容與接納學生。寬容即理解,是對學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種特殊尊重。有人這樣透視教師的寬容,很值得思考:教師對學生的內心深入的寬容,為學生提供充分表達自己的機會和空間,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啟頓悟,進行有效的教育,並培養他們的判斷是非的能力;教師對學生思維方式的寬容,可以激發學生的個性思想火花,培養創造精神;教師對學生特殊行為方式的寬容,是尊重個性發展特點,使學生在寬鬆自由的環境中展示自我,發展自我;教師對學生情感的寬容,是對學生人格的尊重。對教師而言,教師寬容地對待自己的學生,在非原則問題上以大局為重,得到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喜悅;教師寬容地對待自己的學生,意味著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師寬容地對待自己的學生時,就是科學地看待教育過程。

  現代教學論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沒有交往,沒有互動就不存在或未發生教學,更不是教學做合一。它不僅在理論上超越了歷史上的“教師中心論”和“學生中心論”,而且在實踐上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所謂交往就是師生之間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理解。“教學做合一”強調師生關係是一種平等,理解,雙向的人與人的關係。而這種關係最基本的形式和途徑就是交往,離開交往,師生關係便不能成為教育力量的真正源泉。師生互教互學,就能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大家知道新課改的核心理念可概括為“一個根本,兩個轉變”。“一個根本”,就是以人為本,以生為本,以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本。“兩個轉變”,就是轉變教師的教學材料呈現方式,倡導整體呈現,轉變“自主、合作、探究、拓展”的學習方式。新課程對教師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首先教師必須努力學習教育理論,轉變教育觀念,樹立現代教育新理念,其次必須從學科特點出發,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改變原來習以為常的教學方法、教學行為和教學手段,重新認識和確立自己的角色,努力做課程的建構者、教育的引導者和學生成長的促進者,做好現代的陶行知。

  (1)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生本觀。“教師生活是藝術生活,其職務也是一種工藝,應當手到心到躬親實行者。彼惟高談闊論,不屑與三百六十行為伍者,豈能當二十世紀教師之名?”陶先生的這段話明確告訴我們教師不應是課堂上的主宰者,對學生進行“一言堂”和“滿堂灌”,而應該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服務者和僕人,應該由課堂的主宰者變為教學的參與者、合作者、組織者和引導者。因此教師只有樹立起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轉變以教師為主的師本觀,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生本觀,擺正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在教學上吸引學生主動參與。

  (2)建立平等、和諧、民主的師生關係。課堂教學必須體現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平等和諧關係,提倡師生互尊互愛、互助合作、互相促進,強調人格之間的融合。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儘量給學生留有支配、自由發展的時間和空間,把學習、探究和活動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這樣才有利於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3)師生合作創新,營造學生主動參與的氛圍。“教師的成功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樂,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說得正確些,先生創造學生,學生創造先生,學生先生合作而創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陶先生這段話深刻地揭示出教育過程就是起主導作用的教師和主體作用的學生的共同合作創造過程。師生合作創新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價值體現,這個價值不全在於“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而是“藍”在生產“青”的過程中,在“青”的作用下,本身也獲得新的生機。顯然,教師如果失去主導作用而成了照本宣科的教書匠,或者學生失去主體作用而成了被動接受的容器,就談不上什麼創新教育了。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儘可能創造備件,比如創設問題情境、開展小組合作、活動探究等,營造創新氛圍,讓每個學生都有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引導學生主動地動手、動腦、動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這就需要我們教師:一要變教師中心為學生中心,建立新型師生關係,教師不再是權威的代表,而是保護激發創造力的支持者,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與創新;二要尊重學生個性,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能發揮自身的最大潛能;三要信任學生並使學生相信,教師並不是具有最高創新力的人,即學生有可能超過老師;四還必須要。向學生學習,“不願向小孩子學習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

  校體育教育的最主要形式是體育教學,體育教學也是形成學生體育實踐能力的最主要途徑。在目前,作為體育課程中的體育教學目標改革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學習掌握體育知識技能與發展體育能力的關係,正確認識與處理兩者之間的關係,積極地發展學生的體育實踐能力是體育新課程改革的重要課題。在體育教學中,我們努力建立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係。有了這樣的師生關係,學生會體驗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寬容,親情與關愛,同時能受到激勵、鞭策、鼓舞、感化、召喚和指導。這有助於學生形成積極的,豐富的人生態度與情感體驗。我們提倡交往,交往意味著對話,意味著參與,意味著相互構建,它不僅是一種教學活動方式,更是瀰漫、充盈在師生之間的一種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圍。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學做合一”有著豐富的內涵,作為一種教學理論,陶行知認為“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他告訴我們,教學做是一個整體,是教學做相結合或相統一的活動,三者密不可分。聯絡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我們發現陶行知先生不愧是偉大的教育家,他抓住了教育的精髓,具有先見之明。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陶行知先生的理論和當前課改理念異曲同工,相互輝映,給我們極大的啟發,使我們無盡的思索。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書筆記10

  最近又一次讀了《陶行知文集》,文章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平民教育”、“學校觀”、“創造的兒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獨特教育思想。透過反覆體會,我深切感受到自己的教育教學思想的不足之處,開始認識到自己的確需要不斷學習和積累。下面簡要地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首先,用愛心去對待學生,傳遞給學生一份愛心。“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體現了真摯的師愛。作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倡導並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稱學生和學校為“愛人”,令人耳目一新,給我很大的啟示:我們也要像陶先生那樣,用偉大的愛心去滋潤無數顆童心,培養出無數顆愛心。作為教師,對學生的愛首先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他們可能在某個方面不如別人,但在另一方面卻勝人一籌。教師不能憑個人好惡來判斷一個學生,把“差生”視為“朽木”,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作為教師,對學生的愛還表現在對學生學習思想、生活上全面關心愛護。即老師想到的,教師想到了,父母未想到的,教師也想到了。教師要做學生的“親人、朋友和導師”關心學生的每一個部分。當然,愛裡有嚴,愛裡有教育。陶先生為學生竭力改善生活條件時,絕不可浪費,看到學生出現不良生活和思想傾向時,及時送上關懷與指導。作為現代的教師,更應多教給孩子一點謙讓、寬容、仁愛;多灌輸一點理想、道德、情操;多一份理智和引導,這樣學生在承受師愛的過程種找到前進的路,學會愛父母、愛他人、愛家庭、愛學校、愛祖國,心中充滿愛。

  其次,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讓每個孩子受益!“教的方法必須根據學的學法”,學生怎樣學就怎樣教。從實際出發,它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學生的知識程度和接受水平;二是指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由於學生個人的文化水平、道德修養、才能和各年段的心理水平各不相同,教師必須實行不同的教學方法。讓每個孩子受益。正像陶先生說的那樣“松樹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樹的肥料培養牡丹,牡丹會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養松樹,松樹受不了,會被燒死。培養兒童的創造力要同園丁一樣,首先要認識他們,發現他們的特點,而予以適宜之肥料、水分、太陽光,必須除害蟲。這樣,他們才能欣欣向榮,否則不能免於枯萎。補偏救弊,長善救失,這是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陶行知指出:“怎樣學就怎樣教,學得多就教得多,學得少就教得少,學得快就教得快,學得慢就教得慢。”由此得知,陶行知把教和學的關係翻過來,不是傳統的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而是學生的學決定教師的教;教學內容的選擇安排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來確定;教學過程不取決於教師的主觀意圖和外界加的壓力,而應該取決於學生的快慢程度。同時,他還特別重視興趣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認為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當今教學理論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肯定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根據學生的可接受水平和最近發展來促進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發展,不可操之過急,拔苗助長。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非常實用,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如果能夠很好的滲透陶行知思想,那麼會為我們的教育生涯添色。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書筆記11

  最早接觸陶行知先生,是在學生時代讀到了先生的兩句教育格言:“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當時對陶行知先生的思想已極為神往,現在有機會讀到集合先生教育理論的《陶行知教育名篇》一書,逾覺獲益匪淺。《陶行知教育名篇》彙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從“教學做合一”、“學生自治”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獨特教育思想。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什麼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既然生活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那麼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謂?“過什麼生活便是受什麼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他還指出,“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進棺材才算畢業”。生活教育強調的是教育要以生活為中心,反對傳統教育以書本為中心,認為不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傳統教育脫離生活實際的基礎上產生的,是單純知識教育的對立物。“生活即教育”雖然是距今幾十年前的教育理論,但對當前的教育現實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當今新課程改革也強調,教師除了在課堂上與學生共同參與學習活動外,還要根據本課程的特徵,放飛學生,讓學生在大自然中實踐,在生活中學習。讓教育與學校、社會、家庭共同形成合力,讓品質在老師、學生、家長的互動中形成。這即是陶行知先生教育理念的現實意義。

  陶先生提出“教學做合一”,“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認為好的老師不是教書,也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

  “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先生拿做來教,乃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實學。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教,學也不成學。”,陶先生說得多好。如今學生的生活圈子比較狹小,但是現在是資訊爆炸的時代,他們對資訊的接收能力是非常強的,課外知識非常豐富。由於他們年齡小,還不能把所知的知識運用到實踐活動中,這就要求教師在“做”上教,促使學生在“做”中學,廣泛地在課堂內外開展動手操作和實踐活動,正是從“做”入手促進“教”與“學”兩個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新課程改革的某些要求也同樣契合了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理念的精神內涵。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大膽改革課堂教學,真正把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機地結合起來,教學不只滿足於學生“學會”,而且要下更大的功夫指導培養學生“會學”。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讓學生學會學習,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才能終身受益。因為現在的學習方式,就是未來的生活方式。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確,選擇了教育,就選擇了奉獻。有人將教師比作園丁,“園丁的夢境,常常是花的芳香,葉的濃蔭,教師的夢境,常常是雅甜的笑臉,朗朗的書聲。”“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裡發出來,才能打到心靈的深處。”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學生的生命裡,把你和你的學生生命放在大眾的生命裡,這才算是盡了教師的天職。”

  作為一名年輕教師,“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識,真的本領,真的道德。”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現在的社會日新月異,我們周圍時刻充滿著變化。一個有強烈使命感的人,應有一種危機感。怎樣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而不被社會所淘汰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心懷進取心,下苦功夫學。正如陶先生說的那樣:“學習,學習,學習,學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們要虛心的跟一切人學,跟先生學,跟大眾學,跟小孩學,跟朋友學,跟大自然學,也跟大社會學,要學的專,也要學的博。”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經歷數十年的歷史檢驗,歷久彌新,更加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對當今乃至以後的教育教學都將產生深遠影響。我們唯有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論為指導思想,引導學生手腦並用,學會過硬的技能,使學生的素質全面發展,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有用人才,為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力量。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書筆記12

  透過一段時間的讀書學習,我認識到陶行知先生是我國教育改造的旗手。他堅持從中國國情出發,辦中國人民所需要的教育。他創立了“生活教育”學說,使教育貼近人民大眾,參與社會生活,提高學生的文化和科學水平。就算到今天陶先生的教育理論還是充滿新鮮感,很有進行實驗的價值。他的教育思想歷經80多年的考驗,不僅有很高的學術價值,還有很強的現實意義。讀了這本書,讓我感受頗深,也為我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指明瞭前進的方向。

  我們滿懷喜悅與夢想跨入了21世紀,身為教育工作者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我們“面對世界科技飛速發展的挑戰,我們必須把增強民族創新精神提到關係中華民族興衰存亡的高度來認識。教育在培育創新精神和培養創造型人材方面肩負著特殊的使命”。我們要把“創新”與民族的興衰,國家的存亡聯絡起來,創新已不再僅僅和我們國家的發展速度有關,而是決定我們的生死存亡。因此,在新世紀裡,將創新的精神、創新的思維、創新的體制、創新的教育方法與模式作為教育改革主題,這已成為世界教育發展的共識和潮流。在新形勢下,我們聯絡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理論來看當今的教育改革,仍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和指導意義,他的那些極具時代精神、創造精神,又極富人民教育思想的真知灼見,都體現了當今素質教育的精髓內涵,成為我們不斷吸取教育改革營養的源泉,給予我們深刻的啟示。

  在《國難與教育》一篇中讓我們明白教育的目的,在與解決問題,不能解決問題的教育不是真的教育。我們一定有了真教育,才能對付國難。20xx年中國已經經歷了太多的磨難,國人不僅沒有被災難打垮,反而越挫越勇,讓我們看到了團結在一起的力量,讓我們身為中國人而感到十分驕傲。5月19日14點28分,全國上下為四川遇難同胞集體默哀3分鐘,民眾自發湧上街頭廣場,為死者默哀,為生者加油,鼓勵他們好好活下去,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在這短短的3分鐘裡面,我們會把悲痛化為力量,力量從天安門前迅速地散發至全國人民的心頭上。在這一刻,我們都同樣流著悲傷和振作混合而成的淚水。再這一刻,全國人民的心都緊緊連在了一起,讓世界感受到了中國人民的偉大力量。在這一刻,陶先生的偉大教育思想大放光彩。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陶行知先生的座右銘,也是他一生獻身人民教育事業,尋求探索中國教育之光明大道的生動寫照。他認為教師應“發前人所未發,明今人所未明”,提倡教師做一個發明家,不做一個教書匠。1943年11月,《新華日報》發表的陶行知的《創造宣言》一文,熱情謳歌創造精神,鼓勵人們要有“大無畏之斧”,“智慧之劍”,“金剛之信念與意志”,“向著創造之路邁進”。陶行知先生提出的這種教師觀正是我們當代教師所應追求的。道理很簡單,其一,教師不是隱者,他們也活在這現實的社會中,學生面臨的挑戰,教師同樣首先遇到,他應先於學生獲得這些本領和品質。否則,他就無法引導學生既學會生存又學會關心。這裡的關鍵問題是,教師應有一種清晰的辯證觀,即懂得個人的生存和發展與關心和奉獻他人之間的辯證關係。教師應以親身經歷和體驗來啟發學生懂得這種辯證關係,使之把學生生存首先建立在利公而非單純利已的功利目標上。其二,有創造性的教師才能培養出有創造能力的學生。教師應“授人以漁”,而不是“授人以魚”。因此,陶行知先生不顧保守勢力的反對,改“教授法”為“教學法”。他認為“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於學的法子。”他的這些教育思想都啟示我們教師應更著眼於加強學生的學法指導,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注重學法研究,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教是為了將來不教”,教給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生存的方法和本領,已成為當務之急。也只有這樣的學生才是適應新時代的人才,將來才能真正有所作為,對社會有所貢獻。

  “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主線和重要基石,它的精神內含十分明確,即大眾教育——為了人民的解放、人民生活的幸福。他的小先生制,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方法,社會即學校、生活即教育,人人是先生等教育觀正是其教育思想的體現。他認為脫離生活,脫離勞動的傳統教育,會扼殺兒童的身心發展,其結果培養的是一群無用的沒有創新精神和膽略“書呆子”。聯絡我們的教育工作,很顯然我們做的還很不夠。師生之間關係的家長制仍未改變,學生依賴教師的被動學習方式,仍是主流,雖然我們知道要體現學生的主體精神,學生應該主動學習,然而,目前的教育環境,教科書、課程標準及作息安排,並不利於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和創新精神的發揮。課堂上教師的居高臨下、學生的正襟危坐的授課方式以及大量的教學內容和匆匆忙忙趕進度的壓力下,學生並沒有分配學習時間、選擇學習內容的自由。在這樣的重壓之下,學生天生的學習興趣與信心必定會喪失殆盡,從何談創新?如何改革這一教育弊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已經給我們指明瞭方向。我們的教育必須面向社會,面向生活;要走向社會,走進生活,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親自動手、動腦的機會,要給學生更多選擇的機會,包括學習時間的選擇、學習方法的選擇以及學習內容的選擇,鼓勵學生依照自己的興趣、需求,開展實踐、探索、創新活動。與之相配套的課程設定,教育內容,教育模式等也都應向生活教育理論方向靠近。這樣才能使陶行知的“解放學生的腦,解放學生的手”教育思想得以真正體現,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真正學有所得,學以致用。

  陶先生的“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句名言,是我們“教書育人”的永恆主題。在市場經濟、競爭的年代及世界風雲突變的情況下,“教人求真”更具有現實意義。第一,“知行統一”。我們的教育歸根結底要培養什麼樣的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實施素質教育的首要任務是什麼?這是揭示了教育目的的真諦問題。這裡要強調的是,我們在注重知行(德、智)統一的同時,不可忽視學生的心理體驗,即如何使學生知行達到和諧統一,真正使學生達到“學做真人”,成為真、善、美的人。我們知道,從知到行是一個複雜的品德的心理過程,當今學生思維活躍,面對紛繁複雜的世界,就會思考“我活著是為了什麼?”於是,人生觀的問題便隨之產生。對於他們來說要把人生髮展近景和遠景正確結合起來思考,形成成熟的心理是十分困難的。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就應擔負起應盡的職責,幫助、教育和引導他們樹立以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為核心的人生觀,以及在這種人生觀指導下所建立起來的道德、品質、意志。第二,探索真理。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學生所接觸的資訊及更新的知識,瞬息萬變。面對這些,學生既感興趣,又難以招架。興趣是對真理探索的鑰匙,但在探索真理的過程中,學生往往被各種難以解決的問題所困惑,被各種非本質的自然現象所纏繞。這種困惑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正確的引導和正面的鼓勵,當學生經過艱苦的學習,解決了各種難題,認識了事物的本質,就會產生興奮感和成就感,這種興奮感和成就感是學生對困惑感的否定和對學習探索活動的肯定,由此帶來的喜悅和歡樂體驗可以釀造一個人的自信心和尊嚴感,進一步強化其探索行為,從而激勵自己繼續進行新的創造。攀登新的高峰,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勝利。

  陶先生留給我們的教育理論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我們要把這筆財富投入到平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為教出求真的學生,為了讓學生學做真人,我們永不止步,用我們堅定的步伐引領新世紀的孩子走向光輝的勝利彼岸!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書筆記13

  教育類的書籍,對我印象最深就是理論性強,枯燥乏味。假期骨幹教師培訓時,我讀了《陶行知教育理論》一書,我坦言自己以前對陶行知先生其說知之甚少,對“沒有讀過陶行知的人,不配在中國做教師。”的說法曾經表示過不屑,從教二十年了,自認為對工作兢兢業業,踏踏實實,不辭勞苦,不也做的好好的嗎?可是讀了《陶行知的教育名篇》,給我點亮了一盞心燈。當透過一段段短小、精闢的文字去了解陶行知先生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教學做合一”等他所創立的經典教育理論時,不僅被這位教育大家的遠見與深刻所折服,深感自己對教育的理解還比較膚淺。

  陶行知特別重視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當作改造中國教育、社會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來,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的傳統舊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隨手抓來都是學問,都是本領”,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識,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不把生活教育當作衡量教育、學校、書本甚至一切的標準。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可以從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與教育實踐中汲取豐富的養料,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服務。我還認識到:實施愛的教育,保護和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是為創新能力的形成奠定心理基礎;實施生活教育,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活,是為學生開啟創新思維的源泉;尊重學生主體,指導學生學會學習。煥發學生活力,是培養創新能力的操作要求。

  教師對後進生應有要有一顆愛心,它不埋在胸膛裡,而應擎在手上,高高舉起,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時時感覺到。老師對後進生更要傾注真誠的愛心,使學生感到老師的親切、集體的溫暖,從而樹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我們的適度教育更是要求我們對待後進生要有一顆博大的愛心。

  陶行知先生還反對限制兒童的嘴、時間和空間的做法。也許我們認為自己不是這樣的人,但陶先生反對的這些問題現在仍然存在,無論在家庭還是在學校。五六十人的大班額、三十五分鐘的有限時間、單元課時的限制、需要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等等,這些是不是讓我們感到無能為力呢?課堂上並不是每個想說的就能有機會說,因為回答問題的機會總是有限的;並不是每個問題都能及時得到解答,因為課堂總是有側重點的;並不是每個孩子的時間都能解放,因為每個人接受知識的能力是不等同的。作為一名老師來說,總是儘自己的最大努力解放每個孩子的嘴、時間和空間,讓孩子們有更多的機會去發展自己,實現自己的創造力。我們慶幸我們學校實施適度教育研究,把學習的樂趣還給了學生。孩子們有了更多的時間進行生活體驗,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做人的道理,人生的學習,這些都在不知不覺中滲透到孩子的心靈。我想,陶先生地下有知,應該能夠感知到今天教育的變化吧。

  掩卷沉思,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篇如同一面鏡子,照到了我教育教學中的許多問題,點亮了我的心燈。我將把陶先生的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不斷地總結,深入反思,樹立全新的教育理想、教育信念,在實踐中努力獲得一種職業的自覺。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書筆記14

  讀了先生《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選》一本書,讀書中我深深感受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是多麼的匱乏,的確需要不斷的學習和積累了。再聯絡二十年來的教學實踐,收穫良多。

  一、“立德樹人”

  “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強調了“德”的重要性。陶先生也非常強調“德”的重要性。從陶先生的作品中隨處可見他對教師的殷切期望。“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是陶先生眾多名言中流傳最廣的兩句。陶先生認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作為教師,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陶先生的“每天四問”為人們提供了進德修業的參考,當作一面鏡子,時刻對照自己,必然可以見出每一個人身體健康上有著大的進步,學問上有著大的進步,工作效能上有著大的進步,道德品格上有著大的進步,顯出水到渠成的進步。 作為教師,教書育人,以德為首。師德的好壞影響學生的發展。我們的世界觀、人生觀、生活態度、一言一行,一笑一顰等都必然會影響到學生。一個教師的師德決定著教師在教育工作中的思想教育、政治方向和教師在教書育人中所起作用的大小。因此,教師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務必充分認識到立德樹人的重要性、時代性、思想性和高尚性。

  二、“處處有教育”

  教育不單指課堂上,更不能侷限於班主任的班會課上。教育應是全方位的,處處有教育。陶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什麼是 “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既然生活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那麼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謂“過什麼生活便是受什麼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他還指出,“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進棺材才算畢業”。生活教育強調的是教育要以生活為中心,反對傳統教育以書本為中心,認為不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陶先生在批判傳統教育脫離生活實際的基礎上產生的,是單純知識教育的對立物。我們現在的教育也要注意,不能唯分數,雖然現在強調素質教育,但應試教育的氛圍還很濃郁。我們在提高學生考試能力的同時也不忘初心,育人為本,牢記陶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念,要知課堂內外,處處有教育,處處是教育。

【《陶行知教育名篇》讀書筆記】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