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安妮日記讀後感

安妮日記讀後感

【薦】安妮日記讀後感(精選22篇)

  很快一天又過去了,想必大家都學習了不少新知識,因此我們要寫好日記了。怎樣寫日記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安妮日記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1

  如果大家讀過《安妮日記》就知道安妮是一個樂觀的女孩,字裡行間都透漏出她對未來的美好希望,她將溫暖帶給了周圍的每一個人。當人們都在黑暗中掙扎、絕望時,她正等待著黎明並鼓勵別人,溫暖別人。下面我們看看作者是怎樣寫的吧。

  那是一段並不美好的日子,剛過完13歲生日的女孩安妮跟隨家人躲藏在父親公司的頂樓上。為了不驚動別人,安妮做什麼事都是小心翼翼的,連上廁所和用水的時間都被控制,還常常擔驚受怕。在這樣的環境下安妮拿起筆記錄頂樓內每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長,她思考戰爭、反猶太人主義,思考與父母的關係、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她逐漸由一個任性的女孩變為成熟的少女。

  “我常常沮喪,但從不絕望,我把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險,它僅僅是趣味生活的美麗開端。當我抬頭凝望天空,我總會感到事情會越變越好,殘酷終將結束,和平與寧靜會重新來臨,我更加堅定自己的理想,也許有朝一日我能夠實現所有的夢想:我最大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記者並最終成為享譽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堅信,人們的內心是善良而美好的。”安妮在日記裡寫道。

  安妮想當一名記者,但這個簡單的願望被當時的黑暗籠罩和淹沒,像海面上的泡沫一般,只能遠望而無法觸碰。但她依然懷著希望,用樂觀的眼神觀望現在,暢想未來。

  日記本該是少年少女記錄日常,平凡而快樂的“流水賬”,而隨時受著死亡威脅的安妮卻留下了一本不一樣的日記!因為希特勒發動的戰爭,她的美好花季被埋葬在納粹集中營裡,冰冷黑暗的集中營成了她人生的句點。戰爭不是我能想象的,我也不期望有戰爭來臨,我只能敬佩和緬懷這位女孩,同時珍惜現在的時光。

  “我希望在我死後,仍能繼續活著。”

  她做到了!1947年,倖免遇難的安妮的父親,將安妮的日記整理後出版。迄今為止,日記已被譯成55種文字在全球發行三千萬冊,成為一筆人類共同的精神遺產。也許,在法西斯的瘋狂怒吼中,還有許多孩子在微笑著說:“我相信善良。”

  我不敢去想象當時的情景,也無法可想,但日記裡自始至終滲透出的一份溫暖卻讓我無法忘記。戰爭能摧毀一切,但它無法摧毀人的心靈,正因為如此,才有了《安妮日記》,它寄託了一個少女的美好願望,記錄她對自己和社會的思考,感動和啟迪著我和更多人。

  願安妮能將這溫暖永遠留在人世。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2

  我經過朋友的介紹讀了 《安妮的日記》,這是安妮·弗蘭克留下來的日記 。她的日記成為二次大戰期間納粹消滅猶太人的最佳見證,日記中展現了驚人的勇氣與毅力。

  一個正值花季的少女,若是成天被關在密室裡苟且偷生,或許她的生活就從此黯淡無光,然而安妮就是這樣一個不服命運的人。

  安妮,猶太人,身處二戰時期,為躲避納稅的迫害,躲進父親公司大樓的幾間密室。在密室生活,必須保持絕對的安靜,甚至不能開窗,密室裡暗無天日,夏日裡灼熱的空氣令人窒息,憑藉著堅定的信念,安妮一臉陽光,將內心的從容保持到了最後。

  最可怕的不是知道自己下一刻就要面臨死亡,而是時時刻刻都在死亡的陰影下生存。人們往往面臨困境便輕言放棄,在絕境下失去信念,他們竟然都不如一個13歲的小女孩。有的時候,我們知道最壞的結局,迷茫著不知所錯,在困境中迷失了自己,被軟弱蠱惑了信念,便喪失了判斷的能力。有的時候,我們並不知道結局,卻自以為看透了一切,在胡猜亂想中淪陷……信念便是最好的良藥,有信念的人會在黑暗中看見希望,在孤島上看見船隻,在寒冷中觸控溫暖,他們不會無所事事,而是想著如何讓生命更有意義,他們會充滿理想,不會在悲傷裡沉淪。

  人一生最重要的三個品德便是:尊嚴,志向,信念。浮華一生,人生如夢,誰願意寄人籬下,在挫折與自卑中度過一生,倘若失去信念,便不再有追夢的力量,失去了志向和尊嚴,生命的意義又何在?人生苦短,信念也顯得尤為重要。

  安妮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都在密室中度過,而她生命的華彩樂章便在一本日記上奏響。她沒有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出多遠,卻透過日記在成長道路上走得這麼遠,她的年齡很容易讓人想成一個不懂人事的孩子,可是她的內心世界早已超脫她的年齡,她內心的溫柔,從容,淡定譜寫了一曲壓抑下綻放陽光的青春歌謠……更重要的是,她憑藉心中那堅定的信念,走過了看似兩年,實際如一生般的時光。

  她的夢很美,她的微笑從來沒有消失……

  要知道,信念在,陽光也在,幸福尾隨。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3

  在這個週末裡我讀了一本書,書的名字是《安妮》。這本書描寫了小主人公——小女孩安妮和家人為了躲避戰火的災難,而不得不在密室中艱難生存的故事。

  安妮於1929年出生在德國法蘭克福的一個猶太人家庭,一開始她和姐姐、爸爸、媽媽過著幸福、美滿、快樂的生活。可是在1933年希特勒當上了德國總理後,希特勒便建立了猶太人隔離區,只要是猶太人就必須配戴一顆黃星做標記,這樣德國人就好分辨猶太人了。因為德國人與猶太人發生了利益上的衝突,又由於他們的宗教信仰不同,再加上猶太人很富有、很聰明,所以希特勒開始對猶太人進行肆虐的壓迫和殘忍的屠殺。從此安妮一家便沒有了自由,安妮和姐姐不能去上學了,安妮的爸爸和她的媽媽不能再工作了。他們再也不能生活在幸福、美滿、快樂、和平的國家裡了,只能生活在恐怖和苦難當中了。為了人身安全,安妮一家人從德國幾經周折逃到荷蘭這個國家躲藏起來。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希特勒德國攻佔荷蘭。安妮一家和其他四人不得不躲進了密室,這一年安妮才13歲。她本應像我們一樣在學校裡專心致志的學習,開心玩耍,享受童年時代的幸福時光,可安妮和她的姐姐卻只能在黑暗、潮溼、沒有陽光的地方,苦苦的捱過過了兩年。在密室的兩年,安妮每天都在寫日記,記錄一家人在密室中的單調、困苦的生活,以及自己在困境中精神和心理的壓力,和她對未來生存的信心的希望。安妮還給她的日記本起了個名字叫————“貝蒂”。安妮把它當做自己最好的朋友,每天都會和貝蒂“說”幾句話,讓“貝蒂”知道戰爭的恐怖;希特勒的殘酷無情;猶太人的悲慘命運;自己家人生活的苦難。安妮她多麼嚮往原來沒有戰爭的和平時光啊!她不想在黑暗的密室裡生活了,她想重獲自由,再見陽光,她想進入學校學習,她想在自己的家裡和同學盡情玩耍……

  我很喜歡《安妮日記》這本書,這本書讓我瞭解了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讓我知道了人在困苦和在困境中應當採取的生活態度。還讓我瞭解了那時候希特勒的殘酷、無情、冷漠。如果讓我選擇在哪個年代生活的話,我想我一定選擇在和平年代無憂無慮的生活、學習、玩耍。不要讓安妮的悲劇重演,我也希望這個世界上永遠沒有戰爭發生,永遠和平……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4

  “只要我還活著,能從滿布灰塵的舊窗簾布縫裡看到這陽光,這無雲的天空,我就不可能不幸福!”這樣樂觀、堅強而又令人辛酸的話語出自安妮弗蘭克的筆。《安妮日記》它不是一部虛構的小說,它是一個女孩最真實的手筆寫下的一部日記,一部感動世界的日記。

  當我翻開這本書時,萌生了一種從前閱讀時從未有過的感受,這一個十五歲的少女寫的一本日記,一本普通的日記,是有怎樣的力量,感動了世界呢?我帶著好奇與期盼進入了這個故事。

  安妮弗蘭克是一個猶太少女,她在13歲生日時,得到了一份別緻的禮物:一個花格布料封面的日記本。她稱她為“吉蒂”,與吉蒂分享心事,當做自己最知心的密友。為了躲過納粹的破害,一家人躲進了一間“密室”,密室裡還有同樣患難的其他4個人。

  密室的生活十分枯燥,尤其對安妮這樣一個好動多話的13歲女孩。單調的飯菜、性格怪癖的居伴、幾年不能出門、用水和去衛生間都有非常嚴格的限制,而且常常擔驚受怕。這一切差一點把安妮逼瘋了。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她所經歷的一切並沒有使她的心田荒蕪,那裡已經成為一片生機勃勃的希望的田野!

  安妮寫道:“我仰視天空,冥冥中覺得世界還能好轉,這場殘酷也會告終和平與安詳會重新回來。也許有一天,我能實現我這些理想!”讀到此我彷彿看到一個不屈的靈魂在黑暗的密室中吶喊,帶著心中不可泯滅的希望。

  安妮幾十萬字的日記,就是在這間荷蘭阿姆斯特丹263號的密室中寫成的,對吉蒂這個密友,她毫無隱瞞的坦露,對飢餓的嘲弄,恐懼的傾訴,對於自己的樂觀與一閃而過的悲傷和失望,對愛的渴望,對青春期母女的衝突……對,《安妮日記》最感人的地方,就是以一個少女的眼光,觀察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尤其是青少年帶來的創傷。

  最終,安妮在密室裡的八個人,全部因人告密而被關進集中營,安妮和姐姐瑪戈因傳染上斑疹傷寒而悲慘的死去,她沒能看到期待的一刻。

  安妮雖然長久的閉上了雙眼,而我們也再也看不到下一篇安妮日記了,但她的樂觀、勇氣、感恩於愛,長活在億萬世人的心中!

  《安妮日記》,它寄託了一個少女的美好願望,記錄她對自己的思考,感動和啟迪著我和更多人。願安妮能將這溫暖永遠留在人世。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5

  好久沒有看到這麼讓人心痛的故事了。由於安妮一家是猶太人,在二戰期間為了躲避納粹的逮捕,一家人躲進了閣樓,一躲就是兩年多。在這兩年裡,安妮在她的日記“吉蒂”裡記錄了這兩年的心路歷程和點點滴滴。

  從安妮的文字不難看出,她年紀雖小,但卻心智成熟,天性樂觀,洞察一切,明辨是非。之所以會讀《安妮日記》是因為知道阿姆斯特丹有這麼一個博物館叫安妮之家。這個博物館因《安妮日記》而聞名於世。於是懷揣好奇,開始看這本書。從序言開始,就知道這本書折射的是二戰時期被陰霾籠罩下的歷史。也是從序言便知道,安妮一家的最終結局。直到現在寫下“安妮一家的最終結局”,仍然抑制不住留下眼淚。安妮記錄了他們在密室裡的日常生活;記錄了住在一起的人們心情變化,喜怒哀樂;記錄了她對生活的惶恐和希望。文字生動而活潑,看書的過程中我分明看到了一部活生生的電影,看到安妮可愛的樣子。

  如果,如果在看安妮的日記之前,我不知道她們的結局該有多好。安妮一次次的寫到戰爭到年底有可能就結束了,她們有可能就重獲自由了。每次看到這些字眼,反而更加心痛,心痛即使她生性樂觀,但現實卻不是如她所願。如果提前不知道結局,我一定像安妮一樣,滿懷希望,雖然當下生活艱難,煎熬,但終會過去。我會期待安妮迴歸自由的那一天,我會期待她穿上合身的漂亮裙子那一天,我會期待她暢快的呼吸自由空氣的那一天。讀日記的整個過程中自己的心情複雜而糾結,好像越往後她離自由越近,又好像越往後讀,越接近她的悲慘命運。

  不敢想象,安妮被抓到集中營會是怎樣的心情。她聰明,成熟,心思細膩,活生生,該如何面對納粹集中營地獄一般的摧殘。不敢想象,當自己的所有希望全部幻化成泡影,該有多絕望,心痛。集中營的日子裡,她還會不會經常想起她的日記本“吉蒂”。安妮逝世後的一個周,德軍宣佈投降。她最終的最終沒有堅持到最後,沒有看到黎明。戰後,只有安妮的父親生存了下來,此時的父親又該是怎樣的痛徹心扉。他為了保護妻女,從德國搬家到了阿姆斯特丹,又進而攜全家搬進密室,可是,所有一切努力最終還是敗給了殘酷的戰爭。他拿到安妮的日記後,又是懷著怎樣的心情讀她心愛的小女兒的心路歷程,躍然紙上的明明是一個可愛的小女孩,明明是一個鮮活的生命。

  很久沒有讀到一本書,像《安妮日記》一樣,給我帶來如此強烈的心痛。願世界和平,願不再有任何人因為戰爭顛沛流離。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6

  我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我讀完這部書後的感想,湧到心頭中的是對德國猶太人以及安妮?弗蘭克一家的悲慘遭遇的同情,但更多的的是對德國法西斯用殘酷手段迫害猶太人行為的憤怒,不解。

  這本日記從1942年6月12日寫到1944年8月1日,記敘了安妮?弗蘭克一家以及四名猶太人為了逃避生離死別的命運,他們便佯裝失蹤,躲進一座樓房後部,即所謂”後屋“,他們必須保持絕對安靜,因為樓下的辦公室和庫房白天都有人工作。他們在這種名副其實暗無天日的境況下生活了兩年多。安妮把他們在”後屋“的生活情況,也包括自己憂愁,不安、歡樂、愛情全都傾訴在這本日記中。

  我覺得,透過記錄在日記上發生的許多事情,可以發現,安妮是一個聰明、善良、純潔,敏感和熱情的一個少女,對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她的愛好和興趣十分廣泛,涉及的範圍遍及許多方面。即使在那前途渺茫,生命時刻都有危險的絕望處境中,她也從未對生活失去信心。她對生活的觀察已經遠遠超越了”後屋“那個彈丸之地,也超越了她所處的戰爭年代。她透過觀察周圍這群人,寫下了她對成年人的看法以及對各種問題的思考。不難理解,安妮正是透過對父母、子女之間的矛盾,對”後屋避難者“之間的種種糾紛的描寫,從側面反映了在法西斯的統治下人民的生活,精神上所遭受的扭曲。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在這方面,安妮能對自己一分為二,無情的剖析自己,糾正自己的缺點,此外,日記裡還記下了她與彼得之間的愛戀和她對待愛情的嚴肅態度。

  這本日記中側面反映最多的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德國佔領了荷蘭,在政治制度上,德國法西斯給猶太人制訂了一大堆不成文的規定,可以這麼說,在人格上,法西斯認為猶太人永遠比他們低一等,這也反映納粹德國的殘暴。日記的最後,十分,具體形象的描繪出二戰後,德國法西斯瘋狂的抓捕並屠殺猶太人,許多人甚至官兵也開始在黑市賣食物、藥品給猶太人,以此來盈利的表現。

  這一本看似普通的日記,卻真實的反映了二戰後德國法西斯瘋狂屠殺猶太人,反法西斯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7

  暑假裡,我花了很長的時間細細地品讀了《安妮日記》這本書。這本書帶給了我很深的印象,很大的震撼,很多的啟示與感悟。

  《安妮日記》主要透過一篇篇日記告訴人們一個活潑,聰明的猶太少女安妮·弗朗克出身在一個猶太家族,從小就過著衣食無憂的幸福生活。但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她不得不和父母,姐姐以及鄰居們躲進“後屋”。在狹小、完全封閉的後屋裡,膽戰心驚地生活了兩年。兩年的生活十分的艱苦而又難熬。但是即使這樣安妮仍然勤奮學習,每天仔細記日記。然而,他們最終還是被兇惡的納粹黨徒逮捕了,關進了令人窒息的集中營的故事。

  我十分喜歡安妮,他是一個純潔、率真、熱愛思考、熱愛生活、堅強的小女孩,她渴望著自由,她渴望著和平,她渴望著不再受到歧視。

  最令我佩服的是,安妮的堅強與對生活的熱愛,十三、四歲的`她本該盡情的享受生活、陽光、友情和歡樂,可是卻不得不躲藏在與外界隔絕的小屋裡,他們每天都得小心翼翼、輕手輕腳的,白天不能開窗,晚上不能開燈,一個月都不能洗澡,食物又日漸短缺,天天說話只能低聲細語,生怕被人發現。但是她很堅強的,即使在密室這樣的環境裡的兩年生活仍然沒有讓她自報自棄,並沒有讓她對生活失去信心,她依然對一切充滿希望,身處逆境卻不屈服、不絕望,她曾說過:“我常常沮喪,但從不絕望,我把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險,它僅僅是趣味生活的美麗開端。”這就是她對生活積極向上的態度。

  安妮勤奮學習,用自己的筆,用她要做個作家的夢想,支撐她記錄自己的生活,記錄每一天的所發生的事情,她對戰爭、人性、反猶太人主義進行思考,對與父母的關係、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進行思考,逐漸的從由一個任性、不懂事的女孩成長為了一個成熟的人。安妮嚴格要求自己,最難能可貴的是她的自己反省精神,每天不斷的檢驗自己的言行,糾正自己的缺點,錘鍊自己的性格。最令我感動的是,安妮看到自己悲慘的遭遇,看到人性的醜惡,看到自己理想被粉碎,感到痛苦的同時,仍然堅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不屈服於失敗,用汲取知識、精神上的充實,彌補物質的匱乏。是的,正是安妮這種積極向上的態度、熱愛生活的品質,身處逆境卻不屈服、不絕望的精神,使我感動,我們應該向他學習。

  讀完整本書,我的心中漾起了莫名的感動,為安妮的不幸遭遇而感到悲傷,也為頑強的猶太人民的鬥爭精神而感動,更為安妮身上的精神品質而震撼,所折服……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8

  這幾天,我讀完了德國安妮·弗蘭克寫的《安妮寶貝》一書,這本書讓我知道了許多知識。

  看了《安妮寶貝》這本書後真是令我膽戰心驚。這本書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安妮、爸爸、媽媽、姐姐一起在神秘小屋裡發生的事。他們每天都躲在小屋裡,白天,連窗戶都不敢開。屋子裡簡直像個大牢籠。而且,每天三頓只能吃一些土豆、麵包,每星期只能吃一、兩次青菜。還不準出去,因為外邊每天都有士兵在巡邏,如果出去,隨時都有可能送命。

  安妮一家人生活如此艱辛,比起我的生活,那我要快活多了。可我有時還照樣不滿足呢!我們就像生活在“天堂”裡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小鳥,而為我們創造這一切的爸爸、媽媽卻在不停地忙碌著。有時我們還提出過分的要求,讓爸爸、媽媽更加辛苦。

  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幸福的。以後我再也不會向爸爸、媽媽提出過分的要求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開心就行了。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9

  《春宴》是這個寒假認真看下來的一本書。讀這本書試著這樣一個清冷、寂寞、沉靜的嚴冬,在家中免除了外界的紛紛擾擾,彷彿更容易融入作品,並看到自己的真實與悵惘。《春宴》與安妮以往的作品不同,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她婚後的生活讓她對愛情改觀,還是女兒的降生讓她對這個世界熱愛加深。無所謂否定與肯定,我只看到一段真實的愛戀,哀愛到骨血,愛到不能再愛下去。

  慶長與清池,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他們在萬千人潮、擁擁擠擠中,恰好遇見,無所謂早晚。慶長,這個從小被父母拋棄、被欺騙過的女子,在上海這個物質大都市裡堅韌地生存,她充滿警覺、不信任和自己保護地活著。經濟獨立和精神獨立的她可以過得灑脫無牽掛,她沒有遇到愛情,所以寧願相信她不需要被愛。但是她知道她需要愛情,她彷彿是為了等待一場愛情而降生的。

  許清池,這個擁有優越條件的男子,他集金錢、地位和家世於一身。被無數女子萬千寵愛。但他們相遇時註定要愛上彼此,因為他們都被對方身上所特有的氣質所吸引。慶長說過,初見他時便覺得彼此如此熟識,彷彿骨血相連,難分難捨,但是也註定擁抱太深而使對方受到傷害。

  橫在他們中間的不是愛不愛的問題,而是能否愛的問題。因為許清池是一個有家室的男子。但是清池為了慶長卻可以甘願在窄小房間裡尷尬的行動。而慶長願意為他停留、為他束髮、穿裙、化妝。戀愛中的慶長沒有了那個山巔上野鳶尾的驕傲與凌然。而是變幻成一隻自愛、優雅的蝴蝶。

  有人說,愛上一個人,就會讓我們發現另一個自己,並愛上自己。這點在慶長的身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然而,許清池最終還是無法為了慶長放棄他所擁有的一切,現實中的許清池不可能對一切無所謂,而僅靠與慶長的愛情而活,她是一個被太多社會關係所牽累的男子;而慶長也不可能像其他女子一樣委屈求全。於是他們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最終無法收場。當他們發現無法再愛對方更多一點時,放手成了唯一的救贖。

  他們因為差異而相互吸引,又因為差異而註定分離。愛情的弔詭之處也許就在這裡吧。

  但是,他愛過她;她也愛過他,彼此愛過,擁有過就好。

  安妮寶貝用大量的筆墨去描述他們的愛戀,不肯漏掉任何一絲一毫,讓我們看到了一場愛情轟烈的起落。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10

  書的後面點出了這本書探討的是邊緣人的內心生存狀態。我覺得這裡的“邊緣人”有兩種含義。

  第一種含義,指的就是像貞諒、信得、慶長這些女子一樣的人。他們內省,敏感,沒有人際交往障礙卻又在精神上離群索居。書中的解釋是“在所置身的時代裡不合時宜又一意孤行的人。他們是時代的局外人”。邊緣人的情感歸向何處,安妮寶貝展現了他們內心的處境——與時代的順從和矛盾,但也沒有給出出路,這是一種探討或者更多的是一種問尋吧。其中或多或少都找到你我內心的影子,當自己不被認同、不被理解、或者偏離大眾時,具有的困惑也可以算是邊緣人的感受。

  第二種含義,指的是現代社會的發展給傳統文化帶來的邊緣化影響。比如書中寫到的城市歧照,曾經有著鄰里間熱情富含人情味的來往,傳統節日裡的個體參與所承載的存在感,現在大概都消失了。“新時代”帶給人們的是一種“貧乏”。這些被邊緣了的地方面臨一種兩難處境:是風風火火跟上新時代的步伐,還是保持原來的風貌自己走路?這兩者並不對立,但是把它們結合得很好的地方很少。尤其在旅遊城市和古鎮上,顯現出更多的是弊端。

  《春宴》總體來講是不錯的,內容不空虛,忽略它那些糾結的書面表達,而且有些對人們普遍心理的書寫很真實而自然。老規矩,寫完讀後感,我要無看書評啦!看看別人的觀點和角度。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11

  昨日讀罷安妮寶貝的《春宴》,猶如品嚐了一餐文字的盛宴,只覺得字字珠璣,文字簡練而冷酷,讀後更覺得逐愛的艱辛。

  作者以探索情感的方式交替敘述了兩位主角:慶長與信得的故事。每角色都有著自己的經歷與性格,慶長對愛的完整性屢次嘗試,苦苦追逐,到最後敗給現實,滿身傷痕;信得從小跟著養母貞諒過著脫世的生活,長大後從與男人、女人的性愛中找到自己內心的滿足與平衡。在中年她們相遇,然後又選擇不同的方向面對人生。她們童年孤獨的成長,構建起心靈強大的壁壘,不是那麼容易被攻破,可也就是這樣的人,反而愛得更為純粹簡單,更加熱烈執著,對愛信仰般實踐著。

  我對信得的媽媽--貞諒,那個逃遁者,最為感興趣,那好似不食人間煙火的女人,對愛的理解真是讓我心生敬佩。愛是簡單無目的的,愛是靈和肉體的結合,把生活一切複雜浮誇多餘的事情摒除,只留下賴以生存的出售織布,剩下的時間用來上山看花開,細細品味生活。不對物質產生過分依賴,不貪婪,懂得人在這個世界上需要物質的尺度!生活原來可以這樣的!貞諒那從不遠行的男友倒是一針見血,如果你知道生命的基本結構和自然地表現形式,對時間瞭然於心,唯一想做的事情。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12

  安妮的書幾乎都有一個同樣的字眼――死。她一直沒有放棄對死亡對生命的探索。以最平靜緩慢的口吻低吟淺唱。

  就像黑暗中慢慢滲出了溫柔的光,照亮前路――通向真相的路。

  安妮說,死亡是最真實的真相。她一度認為生是為了死。我不否認這種觀點,但我覺得生命因生而更加豐富,更具意義。你可以選擇你想過的生活,而不是像死亡那樣無法預知。

  我不懼怕死亡,如安妮所說,死亡是一種超脫,超越肉體,凌駕於痛苦之上,向著另一個我們所不知道的世界而去。

  像安妮一樣,對一切坦然接受,我們終會得到穿越生命後的幸福。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13

  讀安妮寶貝的書,總是同樣的心情,很壓抑,很低沉,無法讓人高興起來,不管是八月未央,彼岸花,還是蓮花。

  安妮寶貝總是以她細膩的筆觸,跳躍的文字,神秘的氣息,來演繹一段段悲傷的愛情,除了死亡還有什麼能表現愛情的崇高呢?

  頹廢的文字中總是充滿血腥,崇高的愛情產物總是醫院裡冰涼的手術檯,總是血淋淋的陣痛和人性的墮落。

  書中敘述年輕女子慶昭身患疾病,滯留高原,靜等死亡。中年男人紀善生剛剛結束追名逐利的暄騰往日,內心長久壓抑的黑暗甦醒,準備去與世隔絕的墨脫,尋訪舊友蘇內河。蘇內河是被世界遺忘的女子,命運多舛。一路上善生向慶昭講述自己和內河的往昔,而雅魯藏布江江河谷的奇崛險阻,恰似敘述中依次展開的一代人苦痛而流離的蛻變過程……

  愛情就是背靠背,紀善生與蘇內河從十三歲認識開始,就認為對方是唯一的朋友,每一次見面,同室而居,都是背對背睡在一張單人床上。儘管兩個人沒有最後走到一起,但兩人一直深愛對方。蘇內河先是同中學美術老師私奔同居,導致身敗名裂,墮胎宮外孕,後又與公司上司同居,然後歐洲尋母周遊世界,與法國人匆匆結婚又匆匆離婚,最後躲進墨脫支邊教書。紀善生考上了清華大學,畢業後為了追求發展娶了公司董事長的小女兒,事業一帆風順,但是他覺得和妻子貌合神離,只得離婚隱居在家。直到兩年前接到從墨脫傳來內河因護送學生而跌入雅魯藏布江的訊息,他才真正瞭解了自己的真愛,決定遵守承諾,去墨脫看望內河,儘管她已經死亡,化為蓮花。在拉薩的小旅館,遇到了慶昭--一個過時的作家,兩人結伴翻越叢林雪山去墨脫看望內河。途中,慶昭和善生仍然同居一室,卻相敬如賓。慶昭被善生的深情打動,也發現了自己生命的動力,然而他們註定要各奔東西。一個平常的夜晚,善生偷偷離開了慶昭,在盛滿水的浴缸中割腕自殺,在陽光照耀下,寂靜無聲地死去。

  三個主人公,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自的創傷和陰影,在雅魯藏布江河谷的徒步探險,行走在死亡邊緣的旅途,在惡劣的環境中他們發現--愛就是背靠背,是無法逃避的。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14

  “不,善生,我不需要成就。”蘇內河如是說。她反覆向紀善生表示,他們是不同的,儘管他們是自己一生之中唯一的朋友。我想作者想要透過這種衝突來深化人物的特立鮮明的性格以及命運吧?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經常在看書的時候哭泣———我發現自己越來越容易被感動,我聽人說,人其實時越活越赤裸的,越成熟越具備付出深情的能力。同時,從17、18時才逐漸形成的觀念及理想也變得越來越清晰,當然,這得益於我對《蓮花》的反覆閱讀。蘇內河那麼坦然的說出,她不需要成就。而《血色浪漫》裡面的李奎勇在臨死之前對鍾躍民說的那些話再次印證了內河的坦然和正確性。我知道,這世上的許多人並不是像人想的那樣,無知無覺的被利益驅使,最後到頭來發現自己獲得的時一場空。人其實是在與旁人的關係以及這種關係外延出來的責任之中喪失自己並變成一個不屬於自己的人,他或許是父母的孩子,愛人的配偶,愛人父母的半子女,子女的父母,朋友的朋友,老師的學生,最後,是社會的人。愛因斯坦及馬克思智慧的揭露了這一點,在讚歎他們敏銳和智慧之餘,不得不說,這是人作為一個個體的悲哀,尤其是在現代,或者說,任何時候均無差別,太陽之下,確實沒有新鮮事。

  現在在大學裡,確實比高中時閒散了許多,從而變得無所事事起來,我有足夠的時間去消化和感悟這種空虛,昆德拉說,人的生命如果只有一次,那麼跟沒有存在過是沒有區別的。然而事實上,我,以及所有同類的生命確實是只有一次的,人類除了肉體可以無限迴圈,確實無法留下什麼。我發覺自己沒有集體榮譽感,對自己是偉大人類社會的一員沒有自豪感,反而迫不及待的想與之脫離關係,這一點我至今百思不得其解,因為我畢竟是真心的覺得人類社會很偉大。

  不過,我又很慶幸,屬於我個人的觀念變得日漸清晰,我知道我將來要做什麼,那是獨立的理想,而不是被任何人、事、物脅迫,想到這一點我覺得很開心,正因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得知我將不會虛度它,這多麼令我暢懷。許多人都說過,人活著就是為了承受痛苦。既然這是一種必然,那麼最好還是選擇一種自己更願意承受的痛苦來承受。所以我發現,我也可以不需要成就。一個人,若真的想怎麼樣,是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阻止的。

  慶昭總是不相信與人的情感,這使我不太喜歡她。或許情感這種東西變得氾濫起來確實不太值得相信,或者因為遭受傷害而覺得它弱小、不可靠,而不再值得被信任,但我始終相信,真情實感是這世界上唯一無堅不摧、無堅可摧的東西。人可以在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的情況下,同時擁有這種維繫,它們絕對不是完全對立的,只要情感維繫不被所謂的責任義務取而代之、遮蓋本質,那麼它也將保持其本身的真實性並不使人厭倦、疲憊、感到牽絆。看清這個事實,我知道我將要離開了。所以我快樂。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15

  安妮寶貝的《蓮花》讀畢,仍是有患得患失的悵然。只是覺得在自己的精神也如同綁系在安妮身上必需的綁腿,經歷過翻山越嶺的跋涉,驟然停下來,原本麻痺的意識便開始清晰起來。

  不是那種由於長期連續風塵僕僕勞頓後腫脹的鈍感,而是一種尖銳的,實實在在的,蠶食般啃噬的凌遲。整個旅程便是個拖沓的過程。所有的敘述在一路的結伴同行中,將意識深處的苦悶及精神寄託蜿蜒的隨著疲憊但不歇的腳步,盤旋著,一圈一圈,延伸上去,抵達心中既定的皈依——墨脫。

  是否便是個朝聖的過程?或是這披星戴月的追尋是為了某種由於內心負罪感沉重而刻意選擇的救贖。善生,慶昭,內河。敘述的角色便在一個平面上互相轉換。很詭異的寫法。恣意的任性,很多時候,我甚至混淆了其敘述角度,其中不乏我由於精神高度緊繃或是急於求成而走馬觀花帶來的如此混淆。我幾次的懷疑起自己的判斷,不知道是自己的錯覺還是確實我的思維稱了安妮的本意,在她的意識流的敘述中,盤根錯節起來。內河慶昭幾次在我眼前模糊起來,如洇了水的潮溼的墨跡一樣,攤成一團不分彼此了。或許安妮本意便是說,內河慶昭便彼此是對方另外的一個存在,其實本是一個人,只是以不同的具體的形式出現,只是一個比較真實鮮活的呈現在我們面前:體現在其本身便是敘述角度之一,很感謝這樣的安排,我們從慶昭的眼中看到了一個豐滿的善生,而由於完成對善生的完整的解剖,對他性格以及行為的具象的剝離,我們卻又從善生的夢囈般孤獨的敘述中,萃取出一個若隱若現的人物及這人物身上承載的彼此之間的故事。緩緩的回憶之河在陽光輝映下波光粼粼,只是未料及猝然狂風驟雨,水流暴漲,回憶的堤岸,承受不了負載,在幾欲崩潰下,傾訴就成了一種感情的流瀉,一種鬱悶的緩解與分擔。於是整個傾訴與聆聽的過程便串聯了整個故事的脈絡筋骨,只是這筋骨中我看到更多的是先於彼此遇上之前就帶有的宿命的傷害及疤痕。於是你會發現這跟日本巖井俊二《情書》的手法有驚人的相似,都是從一個敘述的主體中抽離出另一個與故事息息相關的人物及其故事,並且由於對回憶的復甦重現,使得整個敘述更豐滿完整,更讓人喟嘆。這是段不能抹殺並在此去經年後仍讓你在心痛中聞到芳香的記憶。

  只是善生慶昭由於傾訴聆聽之後是否便對彼此曾經的認可併產生感情的偎依,書中也很曖昧,沒有清晰的暗示或是直接的闡明。不過相信是“愛”了。即使表面看起來,兩人的感情官能即愛的能力已經荒廢了,畢竟兩人看起來都驚人的相似的對周圍,對結果冷漠,但對過程沉溺。但相信他們是“愛”了,假如照安妮的定義:愛只是一種思維方式。它是一種信仰。它是願意在某段時間裡,與一個人互相交換歷史,記憶及時間的信任。交換各自生命中重要而隱匿的部分。卻對各自無所求。透徹全文,你會發現,原來這由於傾訴的需要而對彼此敞開心扉便是“愛”了。原來在戀人面前我們可以如此的絮叨,即使是自言自語。把握每次傾訴聆聽的端倪,我們便更一步一步靠近“愛”了。

  天生感情殘缺的兩人在彼此面前互相坦陳傷口是否便意味著更大的傷害還是由於彼此對傷害的認同感並互相安慰便得以稀釋或抵消。不能斷言。畢竟感情以及由此帶來傷害是不能夠用物理科學電磁領域的“負負得正”現象來解釋的。“後來我知道,必須接受生命裡註定殘缺和難以如願的部分。要接受那些被禁忌的不能見到光明的東西。在這個世間。有一些無法抵達的地方,無法靠近的人,無法完成的事情,無法佔有的感情,無法修復的缺陷。”安妮還是對這世界仍是絕望多於些微的希望,只是表現的形式由先前的在城市石頭森林離群索居蛻變成另外的形式:流浪放逐自己。她還是對這個世界信任不起來,決絕得殘酷,不由分說就將一切籠罩整個陰晦窒息的稀薄空氣,讓我們在其中苟延殘喘。同樣一輪月亮她看到的往往都是虧損晦暗而不是盈滿清澈,她一直都是這麼堅決的冷酷。宿命,悲觀,絕望,血腥,漂泊,晦暗……`一直都是她溺愛的字眼及不曾偏離的觀察判斷世界的原則跟標準。她一直冷漠得很殘酷。於是她更習慣的並一直是咬牙切齒的嚥著血腥的敘述。我們從他的文字中聞不到任何清新的氣息而只是讓我們不得不掩鼻而過的腥味。

  只是她的堅強這次似乎有了妥協(抑或是對世界有了重新的認識,認為抗爭已經變得無謂或是無力),她在放逐流浪的過程中竭力擺脫世俗的羈絆但最終也迴歸到物化的世界。於是,契機便出現了,慶昭把本屬於善生跟內河的書信以及故事連同她跟善生的一起交付了“我”。於是疼痛不再隱私。情緒便蔓延到不相關的人。這違背了她一向的原則。她一直都是孤獨桀驁的人,即使是痛也是自己的事情。她一直有不為人知的過去及疼痛,只是不願意也不屑去透露表現。脆弱的人往往需要一個堅強的外表。我故做堅強是因為我害怕傷害。當你這樣孤決的想當然的時候你卻承受更大的傷害。我們常常想,我痛苦的很孤單你知道嗎?我們急需傾訴。於是,我們便學會交付,交付幸福,交付痛苦。交付生命中任何可以交付的歷史曾經並無所求,於是我們學會“愛”了。

  看到尖銳的稜角圓滑起來,不再是那樣咄咄逼人的一味只是傷害。看到安妮如下溫馨的文字我也會心的舒展下一直緊鎖的眉頭。“有時候他會想象等到他們彼此老去的時候,再在一起,是否會有更多的理解。這種理解的界限是,他將不會再試圖為自己所做過的一切做出任何解釋。他將會因為隱藏了自己對這個世界的抗爭和無能為力而覺得安全。而在他老去的時候,也許他會試圖告訴她這一切。他所有的虛空,困惑,失望以及軟弱。她也將如此。”

  尖銳的稜角逐漸圓滑起來,失了她原本的乖戾跟刺痛,不再是那樣咄咄逼人的一味只是傷害。文字洶湧的猛獸關進了囚籠。不再肆意的張牙舞爪。只是我們要多久才能習慣適應這本不屬於她的,我們接受不了的溫和呢?她釋然了。我是否也可以不揪著不放呢?我不知道!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16

  幾度哽咽。為生命中每一個無法承受的絕望與悲哀的瞬間。——題記

  翻開樸實無華的封面,安妮寶貝的《蓮花》靜靜地躺在手心,擺出一副超然脫俗的姿態。

  呢喃自語似的開頭,極輕易地撥動了脆弱而敏感的心絃。目光開始在文字裡探尋,最初以及最後的答案。

  拉薩。日光城。兩個不期然相遇的人,擁抱著各自的回憶靜默在清晨的露天陽臺。

  文字原本是一劑毒藥,慶昭卻一而再欣然淺嘗,並且甘之如飴。對於一個曾經擁抱過死亡的人來說,還有什麼比大把的浪費時間來得痛快。於是,她或者長時間閉起眼睛曬太陽。或者喝酒。或者像一片單薄剪紙般無聲地經過紀善生的身邊。她手腕上戴著的銀鐲叮叮噹噹響著,發出清脆的撞擊聲,在紀善生的眼裡留下了淡淡的背影。

  紀善生說他要去墨脫。邊陲的一個小縣城。因為,那裡有一個約定等著自己。哪怕時隔多年,依然久久不能忘懷。

  他說,蘇內河寫信給我,說那裡春天山花爛漫,漫山遍野,有上萬只蝴蝶匯聚在那裡。無法用語言來形容那裡一絲一毫的美好。

  也許,每個人的心裡都有道不為人知的傷痕。能夠隨時間癒合的只不過是最外面的一層硬殼而已,而內心早已潰爛成千瘡百孔的模樣。

  對於慶昭而言,手術室的一切是揮之不去的噩夢。當身體被針管插入導尿管的一刻,所有虛假的尊嚴傾然崩塌。死亡是真相,突破了表面的繁華。它終究讓你明白,自己將會如何生活,如何度過在手指縫之間如雨水一樣無法停止墜落的時間。

  對於紀善生而言,蘇內河是一道始終無法趟過的河流。她洶湧澎湃,自成一派。畫山畫水卻怎麼也畫不出她的骨骼。自從13歲相遇那一刻,他們就預設彼此為唯一的朋友。在他們的氣質裡,都有一種逼取便逝的蒼老的天真,像被扔在深深海底封在瓶子裡的靈魂。沉默而孤僻。

  蘇內河,一個從沒有見過自己親生父母卻非常驕傲的孩子。她的母親是一隻翩翩的蝴蝶,有著接近傳奇的生涯。終於在某一天越飛越高,越飛越遠。而父親這個字眼,彷彿從來就沒有存在過。寄人籬下的生活成了她出生以來無法逃避的命運。因而她變成了一隻小獸,不停地撕咬著自己,只為換取他人一抹關切的眼神。

  因為陌生而好奇,因為好奇而靠近的兩個人,在對方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原來,這個世界並不寂寥,還、有人懂得自己,還、有人願意陪伴自己,不管去任何地方。

  來。來。善生。跟我來。他經不起她低聲的呼喚。如同受蠱惑的蠶,一口接一口吞噬下太多的驚喜。去海邊嬉戲;去樹林捉螢火蟲;去從沒有想過的地方發呆。而後,他們合衣背對背地沉沉入睡……

  在無數個青春年少的夜晚,他們一直在,一直在背靠背地溫暖著對方。用一種倔強而感傷的姿勢。

  她成了他的眼睛,讓他看到真實的世界有多麼美好。同時,也讓他看到殘酷的世界有多麼齷齪。

  蘇內河說,我需要感情。去填滿心裡的那個黑色大洞。我需要很多很多的感情。她的聲音看似輕若春風拂過,可帶著太多的絕望與無奈。

  很快,她愛上了一個大她20歲的男子,她的美術老師。如同飛蛾撲火般粉身碎骨地燃燒著自己的青春,期許幻覺中的花好月圓。

  私奔。末了,當所謂的愛情被現實毫不留情地打回原形,老師迴歸家庭。而她,則捂著鮮血淋漓的子宮抓緊紀善生的身體,說好痛。

  無意間窺視了她身體的秘密的他,一夜之間忽然長大。他的腦子一片混沌。他看到另一個自己被人無情的踐踏尊嚴。他想去為她拼命,他的母親及時拽住了他的憤怒。

  他母親手裡始終緊緊地攥著一根線,控制了他飛翔的方向。他無力掙扎。哪怕,他是一株倒映在河流之中的水仙,猶如淡淡的火光照耀著整個黑暗。

  他的春天過早地結束在父親離開的那一季。從此,他只為母親而活著。他失去了自己。直到遇見蘇內河。他的內心才慢慢甦醒。

  可惜,此時的蘇內河的神經已然徹底崩潰,因為那場沒來由的感情。

  時光荏苒。轉眼滄海桑田。其間,她四處輾轉,繼續流浪。而他,過上了母親設計中的生活,浮華如夢。再也沒有人能夠背靠背擁抱他僵硬而冰冷的心靈。

  似乎,他們再也不會有任何交集。很多人,因為熟悉而陌生。因為陌生而離開。因為離開而最終淡忘。

  但為什麼,他的心上卻再也停留不住別人的影子。即使是結婚多年的妻子,也因觸控不到他一星半點的靈魂,憤然離他而去。

  在這個世間,總有一些無法抵達的地方。那個無法靠近的人,那些無法完成的心事,那段無法佔有的感情,在你暮然回首的時候只能無比心酸地去追憶,曾經的似水流年。

  間或,他會收到她的信。寫在任何一張可以找到的紙片上。一如當初般笨拙而幼稚。字裡行間訴說著她眼裡的世界。完美無缺。她說她要去墨脫當老師,因為那裡美得無法訴說。

  終於,厭倦了塵世間所有的喧囂,紀善生收拾行囊踏上去尋找自己的旅程。

  在拉薩,在某個不為人知的客棧。他與同樣厭倦一切的慶昭偶遇。兩個寂寞的靈魂,不需要任何語言就能夠了解彼此的心疼。於是一起默然踏上去墨脫的泥濘旅程。

  歷經艱辛後,終於抵達夢中的墨脫。無奈造物弄人。斯人已去。背對背擁抱,對紀善生來說,永遠變成了一種遙不可及的奢望。哪怕他像失去自己的生命一樣放聲痛哭也無濟於事。終於,他身體裡某個曾經跳動的地方再也無法呼吸……

  也許,每道彩虹只能駕馭一枚晴日,每葉秋雨只能跨越一盞黑夜。而所有的雪花,為了春天的到來,只有無可奈何地一一殉情……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17

  膚淺如斯的我,點評她需要很大的勇氣。作為一個拖拉的讀者,讀她時經歷了很長的時間。安妮說,她總感覺自己的文字是寫在水上的,而我,借用她的這個比喻來說,我是也是在水上讀她的文字,且讀且忘且流走……

  面對她紛繁濃郁的描寫,實在想不出來,哪種句子更適合這本小說。也許哪一種句子都不適合。

  安妮引用了這樣一段話:有人說眾生如同池塘中的蓮花:有的在超脫中盛開,其它則被水深深淹沒沉淪於黑暗淤泥中;有些已接近於開放,它們需要更多的光明。

  蓮花——一個很清冽的名字,帶著佛禪的超脫,也代表生命的最深腹地,最隱匿的場所,更代表一種誕生……清除汙垢,趨向光明,是一個超脫幻象的新世界的誕生。

  我讀它似乎有一個心靈的世紀,並經歷了生命的不同起伏。甚至它幫我度過了一個艱難時段。我是讀完慶昭手術後這一段,帶著它給我的新鮮疼痛再上手術檯的,說起來很有些稚氣不脫膚淺的悲壯。但這是確實,我想著慶昭,一個在西藏破落小旅館裡每天煎藥,長年等死、得了絕症的女人,一個孤傲的又不失平和的作家。不覺得肉體疼痛帶給我的摧毀有多麼難以接受。慶昭,其實流浪在這個旅館。我對她的這種生命形式,很是羨慕了。勇氣不只在這種等待裡。宿命的流浪,小說的一個華麗麗的悲壯背景。

  整本書用兩根線串連起來。一條是描寫他們去墨脫的旅途,一條是以電影回閃的形式,透過善生和慶昭的講述,寫他們各自的回憶。兩條線重疊交織在一起。回憶如同幕後獨白,一點點地揭開他們此行的目的和意義,串聯起他們各自的生命軌跡,如同一片片破碎的葉片,最終,以作者的獨特方式,完整地呈現,交給讀者一棵大樹。

  曾意外地聽到一個高中畢業女生對它的評價,未脫活潑稚氣的她,打了個誇張的手勢:這書好恐怖!我只記得它裡面好多好多的螞蟥,那螞蟥那——麼——長!

  這是事實。在通往墨脫的道路上,道路艱險難以想像,充滿了原始森林和雨水浸泡的山路,泥石流,和隨時都可以倒陷的塌方,塌方下是險峻的河道,日夜奔騰不休的雅魯藏布江隨時可以吞沒任何生命。慶昭,帶著一種任生命放逐、流浪的宿命感,陪同一個陌生男子——善生,去一個只有地圖上才有的地方,西藏的最深腹地——墨脫,尋找一個叫內河的女子。她的勇氣,她的堅韌,讓我從內心裡歎服。幾天的長途跋涉,她的不辭辛勞,讓她失去了性別,失去了女性特有的一切氣息,和應得的恩寵。真正脫離了現代生活。也許,最濃郁,最真實,最自然和最宿命的氣息,都只能從森林裡獲得。巨大的螞蟥是陪同他們一路的最忠實的朋友,在一天的跋涉之後,人的雙腿失去知覺,渾身溼透,到達小旅館,坐在火旁,它們就從你的衣領裡,頭髮裡,褲管裡圓滾滾地鑽出來。被叮咬過的地方有時會流出新鮮的血液,想像一下,實然從頭髮裡流出一條溫熱的紅色小溪,生命有時就是這樣,真實而又不自知。

  我相信,任何人回頭看這段路程,在這樣的一種經歷過後,都是終生不可忘。人怎樣才能做到理直氣壯地再活一次?就是一定要親身經歷一回死裡逃生。

  除了流浪在墨脫的路上,安妮的重墨也同時灑在了對內河的描寫上。

  內河,一個離經叛道的女子。不知父親是何人,母親在國外,寄住在親戚家,衣食無憂。過早地接受一個小孩不應該接受的現實。

  我想說,她委實是一個藝術的詩人,她的整個生命,都在探索、搜尋、掙扎、拒絕和沉淪中磨鍊,鍛燒,把自己折磨得不成人形,但卻樂此不疲。而善生,成績好,表現好,長相受人尊敬,出身也端莊得無可挑剔,一個在人人眼裡那麼優秀的男孩,卻被這個女子俘獲了整個生命的信任!他們相遇在十三歲那年,她是新轉學來的他的同學。她與誰都合不來,除了他;他與誰都沒有共同語言,除了她。就這樣,兩個孩子相識,相知,無休無止。她帶他到一個新鮮的世界,讓他見識到從來沒有接觸過的印像。她讀很深奧的書,買回來一大堆一大堆。她帶他貪玩,逃學。她夜宿他的小屋,當他的面編織辮子,渾身散發幼獸般的氣息。早上又翻牆去上學,車鈴聲聲,嘻嘻哈哈,兩小無猜。

  她在十幾歲那年突然愛上她的美術老師,並且引誘他與他私奔,最終他因承受不了現實生活的壓力和內心的愧疚,回到了他妻子孩子身邊,卻因她失去了工作和親人的信任,離婚,失業,重病,再死去……善生陪她去杭洲墮胎,他也由此看到了一個改變他婚戀觀的可怕景象,他第一次看到的女人身體的私處,竟然是內河那因別人而流血的,殘破的身體。

  自此,他以後的歲月中,沒有辦法接受任何女子。在北京大學讀書期間,美女如雲圍繞,沒有;結婚了,優秀富有的妻子荷年,也沒有。無奈,再婚,搶走人家相愛好幾年的情人,也以離散結束。他的感情路,再怎麼無心,再怎麼無辜,也於無聲之中傷害著最愛他的人。

  有一天晚上,她帶他鑽過小樹林,看到了改變他們生命的畫面,她們看到了罕見的景象:成千上萬的遷徙中的蝴蝶群。在遷徙途中,不斷地有蝴蝶死去,成為齏粉,消失得無影無蹤。這驚心動魄的景象裡,蝴蝶證明了生命的虛無,瞬間定格了她的心理年齡,止於十三歲。

  我猶能有很深印象的是,私奔回來,兩人身敗名裂,她卻跑去美術老師那裡,求他和她重新來過,卻被他打得崩潰的景象。我更不能忘記,在他彌留之際,她應她的要求,千里迢迢地趕來見他最後一面,面對這個曾深深傷害她的男人的離世,她仍是發了瘋一般地號啕大哭……

  她的一生,如一顆河蚌,集聚了一生的傷痛,只在此時爆發。

  女人,再怎麼愛與被愛,也是受傷的物件。只是在愛面前,不要賤賣了自己的尊嚴。可是內河的賤賣也這樣的理直氣壯與令人同情。

  最後,他們到達了墨脫,回頭看來時路,感慨萬千,像死過一次……他們見到了內河,是兩年前的內河……

  她死了,用一隻蝴蝶的形式,很開心地走了。就在善生夢見她的那天——兩年前的七月十五。他其實早就知道。

  蓮花,這清透超脫的象徵。墨脫,如同西藏的蓮花,只有通往它的腹地,才可以找到。生命亦如此,隱藏在最隱蔽的真實所在。所以,我存在著,我追尋著,我在不在你的生命裡,其實並不重要……生命猶如萬千蝴蝶中的一隻,出現或者消失,沒有可以過多在意的理由。

  一切都會成虛無!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18

  很高興有人願意“翻山越嶺,漂洋過海”地借書給我看!也很高興在書中看到一方寫有書主人字的紙,於我來說,這是一種饋贈,是一種絕妙的禮物!慢慢品味,眼有“餘香”!

  安妮寶貝,《蓮花》。看了第一章便扯起了我無限的思緒,忍不住買了紙,記下這瞬間的翻飛,希望能與人共享。

  她進入了手術室的描述是那樣真實而又坦然,卻也隱含著一種生病的殘酷,當人被用某種工具解剖時,是赤裸裸的,沒有一絲虛假的尊嚴,我只是一個軀殼!媽媽進入手術室時的緊張,對我的依戀;我在手術檯上任其挪取……在安妮寶貝的文字裡一一回憶起來。

  她父親的死,又使我很自然地想到已然不存在的舅舅。感慨,懷念,痛惜。“再無巡迴的途徑”。親愛的舅舅,你在另一邊還好嗎?我寧願相信還有另一個世界的存在,這樣我的思念也有依託。我和小弟一樣地想念你,想念曾經的你!

  西藏的神秘是我向往的!

  第二次拿起這本書,便迫不及待的一口氣看到底。說不清是文字的冷靜吸引著我,還是探險似的旅程讓我無法放下,抑或是人物特殊的交流方式讓我無法割捨。也許兼而有之吧。

  善生,內河。我無法斷定他們是幸運的或是不幸的。芸芸眾生,有幾個人能找到直抵心靈的朋友?冷靜、理智而又不失情感。善生,內河他們太冷靜,太理智,以至於無法享受普通人“麻木”的幸福。他們是善良的,卻也是自私的。善生的兩次婚姻均沒有愛情,第一次只有功利,第二次只為結婚而結婚,他沒有把任何一個女人放在心內,這樣的婚姻註定是要失敗的。善生、內河的心裡或許只有彼此,卻沒有愛情,沒有肉的慾望——這是一種多麼奇怪的感情啊!彼此瞭解。彼此熟悉。心有靈犀。卻又各自在世間尋覓屬於自己的快樂!

  故事結尾,夢到善生割腕自殺,是因為孤獨嗎?是世間再也沒有可以溝通的心靈了嗎?他們是為彼此而活著嗎?我也願意善生是死了,要不,留下的有生之涯將是如何的孤獨寂寞?這種孤獨。這種寂寞。又豈是麻木的人群所能瞭解?這種世人皆醉唯我獨醒的病又豈是能輕易醫治的?

  活著是為了什麼?

  慶昭是幸福的!這個勇敢,獨立,不慕名利的女人,讓人看到活著是幸福的,快樂的!

  “生是過客,跋涉虛無之境!”在孤獨的人生路上也要學會尋找快樂!麻木地幸福吧,親愛的人兒!

  不幸福,何以遣有生之涯!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19

  看安妮的文章總是突如其來的陣陣冷汗,背部發毛,內心驚異。

  一次次的衝擊著靈魂,像是一次次揭開內心中隱秘的,禁忌的傷疤。那種直露,使我的腦海嗡嗡作響,迴盪……是墜落的沉醉還是超脫的清醒,我不知道。在愛與恨、生與死中,我看到的是人生中另一座天堂。

  蛻變

  她說,當一個人快死亡的時候,他會經歷潮狀呼吸,那是生命停止之前最後一段呼吸,洶湧極了,像大海的聲音。

  她說,蘇,你不會聽到這些。你聽到的大海的聲音,是有生命力的,是幻覺中的。而我聽到的聲音,是屬於死亡的,是真實的。

  是折翅的天使墜落人間。在憂慮中掙扎,如此純潔,如此無助的疼痛。我的心不由一陣緊抽。是啊,死亡的潮狀呼吸,最後的掙扎,真實而傷感。我總是想,死亡是什麼感覺,是靈魂的知覺在軀殼中慢慢脫離,蒸發,消失;是陷入無邊的黑暗中奔跑嘶叫直到筋疲力盡的倒下;還是在白茫茫中看見無數的影子閃過--那是生前記憶,在記憶中隱見著天堂……

  我不知道,我曾眼見奶奶在最後的掙扎中離去,是如此平靜,又是如此突然。我坐在她身邊,內心茫然而無措,看著那烏黑的面孔,額頭髮紫,雙眼微閉。直到突如其來的全身抽搐,口吐白沫……然後突然停止,迴歸平靜。我空洞地望著一系列動作,意識到這個生命將永遠離開時,心臟猛烈而兇狠的跳動,像要跳出身體。

  安妮寫道:死亡是真相,突破虛假繁榮,它終究讓你明白,別人怎麼看你,或者你看自己,如何探測生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必須要用一種真實的方式,度過在手指縫之間如魚水一樣無法停止下落的時間,你要知道自己將會如何生存。

  昇華

  她說,我們其實沒有權力選擇自己的人生,這是無望的事。

  這個世間,有一些無法抵達的地方,無法靠近的人,無法完成的事情,無法佔有的感情,無法修復的缺陷。

  這世上,有太多的無奈,太多的殘缺與痛苦。我們無法選擇,有的只是面對,只是接受,這是與生俱來的。如同《蓮花》中的善生與內河,如同安妮說,她寫到的只是不同種類生命的形態,就如同寫到不同種類的死亡,苦痛和溫暖,是一種心靈的歷程。

  善生說:但是很多人矇住眼睛,以為自己會一直無損而長壽,甚而不朽,他們相信自己手裡永遠都有時間,可以肆無忌憚,做浪費和後悔的事情,總是認為能夠再次獲得機會。

  是啊,很多人都矇住了自己的雙眼,看不見時間的流逝,甚至連自己都看不見自己的真實,如同善生的本身。

  我說:善生,你沒有體會到父愛,甚至看不見母愛。有的只是母親的強權與壓迫,有的只是母親設計的人生與希望。於是,你隱忍著,隱忍著真實的自己,隱忍著愛與渴望。直到冷凍自己的心。於是你拒絕了愛,拒絕了所有想愛你的人,一個人生活在自己的內心,把自己隔絕於世人,你用世俗的物質來麻痺自己的感情,直到最後有的依舊是痛苦。就像內河所說,善生,你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傷口。

  內河說,後來我知道,必須接受生命裡註定的殘缺和難以如願的部分,要接受那些被禁忌的不能見到光明的東西。

  我想,內河,你終於接受了自己,接受了心裡所存在的空缺,你曾一樣因缺乏而追求著情感。但你不同於善生,你把自己浮在世人面前,追求著他人的愛,來填充內心的空缺,可你的空缺向黑洞一樣,吸取了你的一切,包括身體,包括歲月。

  在你付出巨大代價得到真理時,我們依舊陷入,不可自拔。

  《聖經啟示錄》中,安妮寫道:

  我又看見一個新天新地。

  因為先前的天地已經過去了。

  海也不再有了。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20

  在閱讀上,我一直有一句羞於啟齒的話:我喜歡安妮寶貝,像喜歡嚴歌苓、柴靜、米蘭·昆德拉一樣。

  這個被責難,被譏諷,被挖苦,被標籤化,被無數人嗤之以鼻的作家;這個被很多人喜歡卻從來都不敢承認自己喜歡的作家,彷彿承認喜歡她就是承認自己幼稚、意淫、矯情、裝純。她那極端自己和自省的生活方式,更像一種行為藝術。“文藝範兒”這個詞在這個時代是個貶義詞,用以形容那些貧窮清高自以為是的讀過幾句書的人。當“詩人”異化成“溼人”,當優雅縮減為錦衣華服、時尚雜誌,當閱讀縮減為對微博的碎片化瀏覽,當休閒淪為洗腳按摩喝酒唱歌,當旅行縮減為拍“某某到此一遊”的照片……世間早已沒有了“伴月荷鋤歸”的詩意。

  一直以來,我敢承認自己文藝,但從來不敢承認自己喜歡安妮。從前在新浪寫部落格的時候,曾經有朋友說我“有安妮寶貝之風”,讓我羞愧不已,此後所走的路一直刻意與她的表達方式保持距離:寫長句子,調侃自己,不描摹情緒……從來不寫與她有關的書評,在摘錄她的句子時從來不願署上她的名字。雖然她的每一本書我都會在第一時間買,雖然我常常關注她的部落格和微博,雖然我會向身邊的朋友推薦她的新作,雖然我的出世情結與她的思想總是不謀而合。

  安妮是個成長中的作家,早期作品風靡青少年的時候被稱為“毒藥”,後期作品風靡文藝青年圈兒的時候被稱為“解藥”。她所走的路是向內延伸的,探索人的內心,探索人性的可能性,探索人與自然的關係,蘊含著越來越濃郁的傳統文化氣息。有一段關於她的評論,我認為十分中肯:

  止庵所說的關於安妮寶貝的誤讀,集中在三方面:“她其實是一個小眾作家,但是被大眾所閱讀,這是第一點;她的讀者群年齡偏小,並不一定能理解她的作品;她往往被理解成為一個小女人作家,這比前面的誤解還嚴重。細看安妮的作品,有很多特別尖銳的東西,這個人在文字內部是見稜見角的,是骨感強於肉感的,這跟一般理解的小女人的文章正好相反。”

  安妮現在的作品,特別骨感。隻字片言之間,見血封喉。她提供了一個角度:觀照自身,觀照自己在天地自然人群中的位置和狀態,並給予你一種對待人生的態度。且不論這種態度好或者不好,就像我不認為那些流浪歌手應該是社會的常態。如果大家都去流浪了,誰來種地誰來教育孩子誰來發電誰來保證人們的正常生活?但我認為,這種角度是必要的,就像流浪歌手的存在也是必要的一樣,它為我們的思想和行為提供一個參照系,讓我們囿於其中的生活獲得一個視窗。哪怕我們只能透過個視窗看看窗外的世界,並不去身體力行。

  文化是多元的,生活方式也是多元的,世界才豐富多采。因此,這個世界需要老師,需要廚師,需要農民,需要科學家,也需要流浪歌手和隱士。對我而言,我喜歡嚴歌苓的細膩,喜歡柴靜的冷靜,喜歡昆德拉的睿智,喜歡彼德·海勒斯的客觀……同時,也喜歡安妮寶貝的清醒和平和!

  在閱讀安妮寶貝的新書《眠空》之前,以此文表達對安妮的尊重和喜愛。更重要的是,我終於敢直面自己的內心,敢大膽而無畏地冒著被人恥笑的危險承認,一直以來,我都是安妮忠實的讀者。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21

  人的一生不是一瞬,我們的一生何其漫長,多少條河流隨著時間的推移進駐我們的生活。隨著時間的增長它們改變著我們的認知和觀念。這也是一種成長。

  安妮寶貝作為一個極具影響力和個人風格的作者,她也在成長。從2000年始末喜歡上安妮寶貝的讀者,或許就不會再喜歡後面的作品,諸如《清醒紀》和《蓮花》。但喜歡《蓮花》的後一批新生代的讀者,或許回頭去看安妮寶貝早期的《告別薇安》《八月未央》會覺得生澀不能適應。

  所以很多早期喜歡安妮寶貝的人不再去看她後期寫作的作品,如今再次看到安妮的新作面世,他們也不會再去讀安妮的作品,卻熱衷對作者的作品做出評價。而這評價卻是針對2000年時期的作品殘存在他們腦裡的印象,諸如棉布裙子、光腳穿球鞋、大量的句號這些詞彙和描寫,那是2000年時期的安妮寶貝。也正如安妮寶貝親口所說,她再次回首去看2000年左右自己寫作的作品,會覺得那是另一個自己。那是安妮寶貝的青春期,而那時候的讀者,也正值大好年華。擁有情緒化和不成熟的心境。但你要知道,安妮寶貝的青春期也正如她早期所寫作的文字一樣,過去了。而現在當下,才是最真實最優秀的安妮寶貝。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22

  “內心寧靜的話,守著幾棵樹,一樣可以過一輩子,它們可以成為你永久的知己。”

  安妮寶貝的旅行,遇到四個不相識的人,四段旅行採訪合編在一本書裡。開頭引的一句話,來自書中第二篇記錄——《還鄉記》的主人公魏壁的話。樸實的語言,其實是來自人物心底,是他的活法。1000個人,1000種活法。魏壁認為,人生於自然,在自然中會感到安心與寧靜。他成年後回到故鄉——一座江南小村。因為那裡的人沒有雜念,接近自然,生活充實。

  是該暫時遠離塵世喧囂,找一篇寂靜田野,把心放空。“我不需要太多跟外界的交流,也厭倦所謂高雅的娛樂。最終心還是要和自然呼應,從那裡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所有東西。”他這樣說。讓人想到當今世界的迅速發展與各領域的探索,造福人類的同時,人的思想和行為也在被科技禁錮,在追求自己中忘記自己。我們在享受科技進步的同時,不要忘了在工業世界中禮敬自然。

  有一節特別提到魏壁種的樹——各種各樣的樹。“春天勃勃生機,秋天蕭沉,夏天濃郁,冬天寧靜。是要有心境,靜心於品味,才能看到不同季節所釋放的不同的美。”想想春暖花開之時,花鳥相映,自然向有心之人展示的美,是沉淪於紙醉金迷、內心躁動的人無法感受到的。

  當有些人沉溺於電玩、網遊而無法自拔時,有些人正沉醉於一片湖水;當有些人感到度日如年,因失去玩物而無所事事,惶恐不安時,有些人正在清風中綠蔭下品讀一篇美文。在接近自認的過程中,你的心會無雜念且平靜如水,而如果每天把時間耗於無意義的虛幻快樂中,會愈發心浮氣躁,無法專一。而科技,也失去了它本應存在的意義。

  我在這裡宣揚的,不是不接受快速的發展,也不是一定要每天居於自然才會清淨安然,我借這篇樸實的訪談錄想要表達的,是不要把身心整日浸在虛幻的、所謂時尚的娛樂中,真正的高雅、時尚,是懂得理解和欣賞人、事、物,是要在花花世界中活得自在,遵從心的指引,張弛有度,做有內涵的人。沉下心來,安靜做好該做的事,不被外界所打擾。閒暇時,打遊戲不如讀書寫字,使精神富足。就像遠離塵世,歸於自然一樣,是會讓人放鬆的。

  就像這本書的主題——得未曾有,心淨踴躍。一句來自佛經的話。當下充滿著活力,直接體會如此重要,當我們置身其中,試圖保持單純。而我始終相信,每一個人的言行,生命存在的狀態,都在影響這個世界的變化。所以,當我們都開始在這紛擾之中靜心專一於一件最重要的事,世界也會向美好的未來發展。這是我們所需要的,也是睿智之人所期望的。

  唯願你我能體會這份來自自然的、本初的力量,向唯一的目標前進。

【安妮日記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