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設計> 杜甫詩教學設計

杜甫詩教學設計

杜甫詩三首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杜甫詩三首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杜甫詩教學設計1

  目標聚焦

  1、總體感知課文,瞭解詩意,體會詩情,背誦詩篇。

  2、品味詩歌語言,瞭解詩的藝術特色。

  3、大致瞭解詩人杜甫的生平,理解他詩歌的風格變化。

  要領提示

  1、教學中要多讀,在誦讀中品味詩歌的意境美和語言美。誦讀教學是一個迴圈往復的過程。但一次次的誦讀不應停留在同一個層次上,應該是每一次誦讀都要有新的感受和領悟,透過朗讀把這種感受和領悟表現出來。教師要在啟發學生整體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的基礎 上,做一些朗讀技法方面的指導,效果會更好。

  2、有些表現重大事件,與詩人經歷、處境密切相關的詩歌,要對其產生的背景有所瞭解,以利於更好地理解詩歌的思想感情和詩歌的風格變化。

  3、挑一些精妙的或廣為流傳的名句,揣摩品味,做初步的鑑賞分析。

  教學設想

  1、學生自主學習。教學中進行無提問式設計,學生自己收集資料,自己品味美點,定會有自己獨特的感受。而教師是學習的合作者。

  2、強調朗讀。古代詩文都強調朗讀,但詩的朗讀更應高於文的朗讀,要讀出情感,讀出意境,讀出節奏,甚至可以安排學生像古人那樣吟誦、吟唱。

  3、要做好課前預習,有關背景材料準備充分。

  例項探究

  《杜甫詩三首》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課堂匯入

  杜甫是我國文學史上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並稱“李杜”。他的詩歌大膽地揭露了當時統治集團的腐朽,廣泛而尖銳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難和社會矛盾,內容深刻。他的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此被稱為“詩史”。現在我們來集中學習他在不同時期創作的三首詩歌,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發展變化和當時的社會狀態。

  資源共享,走近杜甫

  課堂交流關於作者生平思想的有關材料。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分小組討論、交流,將所蒐集到的材料歸納整理,然後課堂發言,並補充完整:

  杜甫,唐代大詩人,字子美,詩中常以少陵野老自稱。年輕時舉進士不第,遂各地漫遊。天寶時在洛陽與李白相識。後居長安近十年,安史之亂,逃至鳳翔,見唐肅宗,任左拾遺。長安收復後回京,不久辭官,移居成都。晚年攜家眷離開成都,漂泊於湘鄂一帶,死於途中。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

  杜甫出身於“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處在唐朝由興盛走向衰落的時代。他懷有忠君愛國、積極用世的抱負,但因仕途失意,又歷經禍亂,有志不展,生活貧困,因而能體察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其詩歌抒寫個人情懷,往往緊密結合時事,思想深刻,境界廣闊,有強烈的現實意義。杜甫創造性地發揮了各種詩體的功能,發展了我國古代詩歌創作的現實主義傳統,豐富和提高了詩歌反映現實生活的藝術表現力,並形成了“沉鬱頓挫”的獨特風格。

  以上內容教師可根據情況增刪,但一定要為學生理解詩歌做好背景介紹。

  一詩四讀,理解詩意

  一、吟讀 ,按照詩的個性來讀,按自己的理解和體會讀

  古詩講究平仄壓韻,講究對偶,句式整齊,讀起來有節奏感、有音韻美。這些特點是由詩歌的形式決定的。但不同內容、不同風格也是影響詩歌朗讀效果的因素。同時把握好每首詩中作者的情感是讀好一首詩的關鍵。《望嶽》寫於開元盛世,是他的早期作品,讚美泰山,表露詩人遠大抱負的,要讀得激昂豪邁。《春望》寫於安史之亂時期傳達了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情感,感情深沉含蓄,要讀出沉痛憂傷。

  二、譯讀,以詩譯詩,用詩歌的語言和形式來翻譯古詩,譯出來的`現代文最好也要押韻

  《望嶽》:學生讀原詩,教師示範譯詩:

  五嶽之首的泰山景象如何?

  這些青山聳立在齊魯間。

  大自然的神奇秀美聚集在此,

  山北山南如黃昏清晨不一般。

  雲層翻滾盪滌著我的心胸,

  注目飛鳥入林直到看不到。

  我定要登上最高峰,

  舉目縱觀傲視群山。

  《春望》:教師讀原詩,學生譯詩。

  山河依舊而國都已經破殘,

  春天的京城荒樹野草蔓延。

  感念時事看見花草就想落淚,

  痛惜離別聽到鳥鳴倍覺心寒。

  戰火接連從去年三月燒到今年三月,

  一封家書抵換萬兩黃金。

  白頭髮已經越撓越稀,

  簡直是梳不成髻插不住簪。

  三、背譯

  《望嶽》全詩可分為兩大層,都是切著“望”字。前兩聯為第一大層,著力寫泰山的整體形象。後兩 聯,也寫了泰山景物,但著力表現的是詩人的感受。

  《春望》本詩前四句寫春城破敗的景象,包含感嘆;後四句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表達了詩人深沉含蓄的感情:憂國傷時、念家悲己。

  梳理清楚了詩的寫作思路,背誦起來就容易多了。

  四、賞讀

  教師示範賞析:“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寫出了訊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月,一封普通的家書,是多麼難得,多麼珍貴啊!“萬金”,古代以十兩黃金為一金。極力寫出了難得和珍貴的程度。此句所流露的感情是常人所有的想法,很自然的使人產生感情共鳴,因而成為千古流傳的名句。

  學生分小組討論,品味賞析:

  1、“陰陽割昏曉”中“割”字煉得極好,從山的北面來看,那照臨下土的陽光就像被一把碩大無朋的刀切斷了一樣,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寫出了他心底的願望:但用在這裡卻有深刻含義:它不只是詩人要攀登泰山極頂的誓言,也是詩人要攀登人生頂峰的誓言。抒發了詩人嚮往登上絕頂的壯志。表現了一種敢於進取、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極富哲理性。

  3、“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國都在淪陷後已經變得殘破不堪,然而山河依舊是原來那個樣子;春天降臨到安城,然而眼前卻是亂草叢生。如此強力的反差怎能不使人觸目驚心呢!一座繁華似錦的城市,曾幾何時,竟被毀壞到了“無餘物”“無人”的地步,是何等可悲啊!這一聯雖是寫景,卻也痛切地傳達了詩人憂國傷時的感情。

  〖設計選題,課外探究

  1、“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一聯一般有兩種解釋。一種解釋認為這是擬人寫法,意思是由於戰亂,都城破敗,彷彿話、花也像人一樣因感嘆時事而落淚,鳥也因世間的離別而驚心。還有一種通行的解釋是:花、鳥在春景中是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賞心悅目,但詩人因為感傷時事,所以看到花開反而黯然淚下;因為久別家鄉,所以一聽鳥鳴反而倍覺心驚。你贊成哪一種解釋?理由是什麼?

  2、反襯是詩歌常使用的手法,即以甲物之是來襯乙物之非。《春望》開頭兩句就使用了這一手法。請分析。

  研究方法:

  ⑴ 蒐集關於《春望》的資料,包括不同版本的註釋、選講、賞析、評論、背景資料等。

  ⑵ 蒐集關於作者的資料,包括生平、年譜、思想、背景資料等。

  ⑶ 仔細研讀這首詩,獲得自己的感悟。

  ⑷ 參閱各方面的資料,說出自己的觀點。

  推薦書目:

  《唐詩鑑賞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12月第一版;

  陳伯海主編《唐詩匯評》,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第一版;

  孫育華主編《唐詩鑑賞詞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10月第一版;

  賀新輝主編《全唐詩鑑賞詞典》,中國婦女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版。

  陶道恕主編《杜甫詩歌鑑賞集》,巴蜀書社,1993年10月第一次第一版。

  第二課時

  〖創設情境,課堂匯入

  多媒體課件展示蔣兆和先生的名畫《流民圖》中《西望長安》,二胡名曲《江河水》緩緩響起。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用各種形式反覆朗讀,將詩歌讀熟。教師要特別強調要有感情地朗讀,讀出詩中人物的感情和詩人的思想感情,體會場面的氣氛和詩歌的意境。

  理解詞語,複述課文。

  〖師生互動,深入探究

  1、作為一名女性,我對文中老婦人的兒媳婦“出入無完裙”,感受特別深刻。裙:古謂下裳,上古時代,男女服裝差別不大,區分也不嚴格。唐代以後,婦女穿裙之風大盛,男以穿袍為常服,女以裙為常服,後泛指衣服。為什麼連一件會客的`衣服都沒有?(生活貧困)為什麼會如此貧困呢?(戰爭)

  2、這是一場怎樣的戰爭?同學們學過歷史,請結合課下注釋,談談這場戰爭。

  公元758年,為平息安(祿山)史(思明)之亂,郭子儀、李光弼等九位節度使,率兵20萬圍攻安慶緒(安祿山的兒子)所佔的鄴(Yè)郡(現在河南安陽),勝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於史思明派來援軍,加上唐軍內部矛盾重重,形勢發生逆轉。在敵人兩面夾擊之下,唐軍全線崩潰。郭子儀等退守河陽(現在河南孟州市),並四處抽丁補充兵力。杜甫這時剛好從洛陽回華州(當時詩人任華州司功參軍,管理地方祭祀、禮樂、學校、選舉、考課等文教工作),途經新安、石壕、潼關等地,他目睹了戰亂中人民的苦難。

  3、是戰爭使這個家庭生活貧困艱難。老婦人一家僅僅是生活貧困嗎?他們為這場戰爭還付出了什麼?(二子戰死沙場 一子苟且偷生 孀妻弱子無依 老婦自請應役)

  在瞭解這個家庭的命運的同時,進一步在語境中落實字詞。戍:防守。新:最近。偷生:苟且活著。已:停止,這裡引申為完結。請,請讓我。應:應徵。猶得:還能夠。

  4、“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從軍”,可這兒連老婦人都要去應徵到軍中作飯,可見當時戰爭的激烈、殘酷。有唐史為證:

  陳陶之戰,四餘萬唐軍一日內為國捐軀。

  潼關戰役,二十萬唐軍全軍覆沒。

  鄴城失利,郭子儀等率領的唐軍,戰馬萬匹,只剩三千。甲杖十萬,幾乎全部喪盡。

  這時唐王朝急需補充兵力,重整旗鼓,詩中哪句話可以看出這一點?(有吏夜捉人)

  5、為什麼不說“徵兵”“招兵”“點兵”而說 “捉人”?

  “捉” 字頗具春秋筆法,說明這絕不是正常的徵召,而是胡亂搜捕。這的確稱得上“一字之貶,嚴於斧鉞”。“捉人”也與“捉壯丁”的內涵大有不同。“人”是一般的概念,“丁”的內涵則比較具體。玄宗天寶律法規定:“制十八為中男,二十二為丁”(《舊唐書·食貨志》),二十二歲才是壯丁年齡,而現在驅盡壯丁,及於老弱。

  6、夜:為什麼夜間出動?

  一則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時常發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無法“捉”到;二則表明縣吏手段狠毒,在人們已經入睡的黑夜來個突然襲擊。

  7、從“吏呼一何怒”看出“吏”有著怎樣的嘴臉?(兇惡殘暴,如狼似虎)下面我們換個角度,來個換位思考,如果我們站在“吏”──一個部隊的下層官吏的立場,說說他為什麼“吏呼一何怒”?

  石壕吏不過是一個下層的小長官,迫於上司的命令而挖空心思”夜捉人“,不也是一種無奈之舉嗎?他家裡也許還有妻兒老母,他自己的性命也可能朝不夕保。

  8、這場戰爭不僅給下層勞動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同時也給象石壕吏這樣的下層長官帶來了深深的恐懼。戰爭嚴重地破壞了社會生產,造成生活貧困,勞動力急劇減少,“四鄰何所有,一二老寡妻”。據歷史記載,安史之亂後,全國人口只有1690萬強,比玄宗天寶十三年減少近十分之七。戰亂之後,唐朝由極盛轉向衰弱。

  人們討厭這種破壞安定和平生活的戰爭,就老婦人而言,她對戰爭的態度是矛盾的,一方面有怨有恨,有哪些表現?(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婦啼一何苦)另一方面,又積極支援這場平叛戰爭,請同學們根據創設的情境,合理揣測想象老婦人此時的心理活動。

  〖小結全文,拓展延伸

  老婦人是杜甫筆下一個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女性形象。杜甫透過這一形象,反映了戰爭帶給人民的深重災難,另一方面,也表現了唐朝人民雖怨恨戰爭,但終究咬緊牙關,含著眼淚,義無返顧地走上前線支援了平叛戰爭。

  戰爭期間,杜甫從洛陽回華州,途徑新安、石壕、潼關等地,寫了一組詩,這就是有名的“三吏”“三別”。《新安吏》中淚眼婆娑的母親送走未成年的兒子,《新婚別》中結婚才一天的妻子送走了丈夫,《垂老別》裡白髮蒼蒼的老婦人送走已七十多歲的老伴……

  統治者昏潰招致了戰亂,戰亂給人民帶來了災難,也給詩人杜甫帶來了痛苦。安史之亂前,杜甫的身體是比較健壯的,據史料記載:他十五歲時“八月棗熟,日上樹千回摘棗”。安史之亂髮生後,杜甫從長安到鳳翔投奔肅宗,只有四十五歲的他,骨瘦如柴,衣杉襤褸,光腳登一雙麻鞋(《述懷》)。杜甫在戰亂中生活貧困,流離失所,戰亂結束了,他的身體也完全垮了。他患有消渴症、肺病,進而半身不遂,以至“右臂偏桔”,聾的是左耳,牙齒落掉了一半,視力衰退,腳也不靈便。寫這首詩時,杜甫只有四十七歲,卻已經象一位老人了。人民蒙受的痛苦,國家面臨的災難,都深深刺痛著杜甫的心靈,他佇立在風中,望著前方,他憂鬱的眼睛在訴說……

  〖自我選題,推薦作業

  1、以本詩為藍本,以第一人稱“我”為敘述視角,代替詩人把這首詩改寫為現代短文。

  提示:可以展開合理地聯想,可以添枝加葉地描述。

  2、學了這三首詩歌,你對杜甫的思想發展有怎樣的瞭解?

  提示:這三首詩是詩人不同時期的作品,題材不同,背景不同,風格也不同。《望嶽》寫詩人遊歷山川名勝,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和自己的遠大抱負,其感情基調熱情奔放。《春望》寫詩人歷經戰亂,目睹國家破敗之象,身感離鄉背井之苦,表達出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石壕吏》也寫於戰亂時期,但這時,詩人面對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痛苦,表現出深切的同情。後兩首其感情沉鬱憂憤。從這三首詩歌來看,詩人的思想逐漸從理想走向現實,從於家於己的眷顧轉向於國於民的關注,或多或少地體現了詩人思想發展的軌跡。

  名師點評 (山東省淄博市第五中學 孫輝)

  這是一堂較為典型的和諧教學的示範課。教師對作者和作品駕輕就熟,瞭然於心,對課文的賞析看似不經意而為之,其實用心良苦。教師非常巧妙地由“出入無完裙”切入,引導學生逐層認識到戰爭給下層勞動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給石壕吏這樣的下層官吏帶來的巨大恐懼,給作為詩人的杜甫帶來的嚴重的身心創痛,由此串起整個故事情節。在啟用練習環節,教師引導學生揣測老婦人的心理活動,並試圖從中尋找千百年來中華民族沉澱積久“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之情,同學們的掌聲正是對這種崇高精神的讚美與肯定。

  本堂課的成功之處在於,它不僅符合和諧教學的模式,更體現了時代追求的創新精神。石壕吏固然有著兇惡的嘴臉,可是如果我們進一步換位思考,透過其兇惡看到的是戰爭的殘酷無情和下層小官吏的無奈恐懼。詩歌一方面揭露了兵荒馬亂、酷吏橫徵暴斂、人民流離失所的悲慘現實,另一方面也讓我們看到了人民的忍辱負重、慨然赴國的高尚情懷。“天意須君會,人間有好詩”。戰亂固然使詩人寫出了大量光照千古的詩篇,但戰爭對詩人靈與肉的摧殘,對千百萬生靈的塗炭,作為人民的詩人,其心靈又是何等的傷痛。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寧可不要這一段歷史,也不願我們的人民經歷戰火,顛沛流離。這才是一個人文主義者的氣魄。從這一意義上講,教師創新的思維方式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滲透。教師在教學中積極開放學生的思維空間,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誘導學生透過自我理解和情感體驗對作品進行獨特的解讀,尊重他們的閱讀感受,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杜甫詩教學設計2

  一、匯入,競背學習過的唐詩。

  二、朗讀,讀準下列字音。

  岱宗(dài) 決眥(zì) 簪(zān) 逾牆(yú) 鄴城(yè) 老嫗(yù)

  幽咽(yè)

  三、比讀,比較《望嶽》和《春望》兩首詩。

  1、 比較角度:抓住一個“望”字。

  2、 明確:

  (1)《望嶽》是現存杜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寫此詩時詩人24 歲,正過著一種“裘馬清狂”的漫遊生活;安史叛軍攻下唐都長安的第二年三月,詩人劫後餘生寫下了《春望》。

  (2)《望嶽》之望是由遠而近,由朝而暮, 由大略而細緻,《春望》之望是由遠而近,再由近而遠。

  (3)《望嶽》之景闊大雄偉,令人心神為之激盪,豪情滿懷;《春望》之景滿城殘敗,淒涼荒蕪,使人黯然神傷。

  (4)《望嶽》表達了建功立業的雄心,格調高昂,洋溢著盛唐的浪漫精神;《春望》則抒發了戰火之中對親人的思念和對國事的憂慮,深沉抑鬱,體現了杜詩“沉鬱頓挫”的風格。

  3、 小結:分析詩歌風格可從寫作背景、寫作題材、思想感情諸方面入手。

  4、 自讀《石壕吏》,從寫作背景、寫作題材、思想感情幾方面分析此詩的寫作風格。

  明確:《石壕吏》寫於安史之亂前期,此時郭子儀等的60 萬大軍被史思明打得全軍潰敗,唐王朝為補充兵力,便在潼關一帶強行抓人當兵,人民苦不堪言。杜甫在詩中記敘了縣吏夜晚捉人的事,詩人透過對現實的如實描繪揭露了現實的黑暗,詩歌風格是含蓄的、深沉的。

  四、連結延伸。

  1、 複習以前學過的杜甫詩歌和自己課外背誦的杜甫詩。

  2、 將這些詩作按詩歌風格歸類,引導學生體會杜詩風格的多樣性。

  如雄闊高昂、深沉含蓄、清麗溫馨等。

  五、背誦三首詩。

  【教學設計B】賞讀課

  〔教學創意〕杜律向來被譽為律詩的最高境界, 為很多後人效仿。原因何在? 語言的苦心錘鍊是一個重要原因,杜甫曾自言“語不驚人死不休”,所以本設計就從語言運用的角度來指導學生學習杜詩。

  〔教學步驟〕

  一、字正腔圓吟讀三首詩。

  二、從詞語錘鍊的層面鑑賞三首詩。

  1、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2、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4、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5、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三、引用詩中名句造一個句子,然後說說這些句子成為名句的原因。

  1、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2、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3、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明確:名句都是千百年來能引起人們的共鳴,喚起人類經驗通感,在鮮明的形象中蘊含著豐富的內容的句子。

  四、背讀三首詩。

  【教學設計C】杜甫作品朗誦會

  〔創意說明〕本課選編了三首杜甫詩,對一位作者來說,這就猶如編者給他安排的個人專場,設計一節“杜甫作品朗誦會”,讓學生較全面地認識他,深入地瞭解他,放聲地吟詠他,不失為“用好教材”的作法。

  〔教學步驟〕

  一、課前準備:

  1、 課前複習曾經學過的杜甫詩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絕句·遲日江山麗》《絕句·江碧鳥逾白》《江南逢李龜年》《出塞·挽弓當挽強》《江畔獨步花》

  2、 學習本課三首詩,瞭解大意,理解第一首和後兩首詩風的差異。

  3、 教師準備相關音像資料,製作課件。

  《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江漢》《旅夜書懷》《登樓》《登高》《蜀相》。

  4、 根據學生準備的篇目編排朗誦順序,安排學生主持人。

  二、朗誦會過程:

  1、 引子:“千秋詩聖———杜甫”,簡介杜甫。

  2、 第一樂章:“青年才俊———一覽眾山小”,朗讀篇目:《望嶽》朗讀VCD ,學生朗讀《出塞》。

  3、 第二樂章:“詩窮而後工———記錄歷史的如椽巨筆”。

  “憂國憂民———直面現實時的真情”, 朗讀篇目:《兵車行》《石壕吏》VCD ,學生朗讀《江南逢李龜年》《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春望》,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VCD。

  “亂世暫安———浣花草堂前的微笑”,朗讀篇目:學生朗讀《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遲日江山麗,江碧鳥逾白)《江畔獨步尋花》,《春夜喜雨》VCD。

  4、 尾聲:“寫詩———生命的儲存方式”, 朗讀篇目:《登岳陽樓》《登高》《登樓》(師生齊誦) 。

  5、 結束語。師生共同小結,下課。

  杜甫詩教學設計3

  教學目的

  1、能在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想象進行再創造。

  2、能舉一反三地學習更多更好的詩歌。

  教學重點

  對詩歌的吟詠和對思想感情的體會。

  教學難點

  對詩歌的再創造。

  教學設想

  1、安排三課時。

  2、方法:朗讀法、研討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望嶽》

  一、匯入

  杜甫在25歲的時候,他父親杜閒在山東兗州任司馬,他曾借省親之機去山東各處遊歷,這首詩就是那個時期寫的。我們讀杜甫安史之亂後的詩作,往往會覺得他是個沉鬱寡歡的老人;可是,讀這一首感覺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氣都將使你感奮不已。

  五嶽: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杜甫的《望嶽》詩有三首,分詠東嶽、南嶽和西嶽。這一首是望東嶽泰山。

  二、整體感知

  1、詩題叫《望嶽》,可見作者並未登上泰山,詩中句句都是寫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遠有近,有虛有實。試以兩句為一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樣的不同。

  岱宗兩句是遠望;造化兩句是近望;蕩胸兩句是細望;會當兩句是極望。(按:這是仇兆鰲的說法,極望一語,學生不易理解,無妨改為俯視。 )

  2、字詞譯釋:

  ⑴ 鍾:聚。

  ⑵ 會當:唐人口語,一定要

  ⑶ 凌:登,乘。(又如:壯志凌雲)

  三、逐句詮釋(按:此詩非律詩,不可使用頷聯頸聯等名稱)

  1、岱宗兩句。

  ⑴ 夫是個虛詞,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麼樣)上,試比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語氣上有什麼不同?

  加夫則驚奇、讚歎之情更明明,也更強烈。

  ⑵ 泰山之北為故齊地,之南為故魯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無論從北或是從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

  ⑶ 詩人這樣寫有什麼用意?

  形容泰山極高極遠。

  2、造化兩句。

  ⑴ 神秀,指英靈之氣,這是古人的說法。試聯絡前面一句說說這句的意思。

  泰山如此高遠,是天地間英靈之氣聚集的結果。

  ⑵ 陰陽一句又是什麼意思呢?

  據註釋作答,再補充說明:山前為陽,日光先臨,故易曉;山後為陰,日光不到,故易昏。這是形容泰山高與天齊。

  3、蕩胸兩句。

  ⑴ 這兩句寫詩人望嶽所見,試作具體描述

  泰山中天門以上時有云團浮現,或高或低,故謂之層雲;鳥亦時常出沒于山谷間,須睜大眼細望才能見。

  ⑵ 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情?

  嚮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兩句。

  4、會當兩句。

  ⑴ 絕頂,極頂,指玉皇頂。

  ⑵ 詩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卻能一覽(全都看到)眾山小,這說明了什麼?

  這是詩人神遊玉皇頂之所見,故謂之虛景。

  ⑶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表現了作者怎樣的人生哲理?

  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四、總結

  杜甫一生極為坎坷,特別是在安史之亂髮生以後,他四方飄泊,居無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後三年裡竟至以舟為家,他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寫於這動盪不安的生活之中。讀過這首詩後,你對杜甫有怎樣的認識?能找到他取得如此偉大成就的原因麼?

  學生自由發言。

  五、作業

  背誦、默寫本詩。

  第二課時 學習《春望》

  一、朗讀全詩

  二、介紹寫作背景

  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六月,安史叛軍攻下唐都長安。七月,杜甫聽到唐肅宗在靈武即位的訊息,便把家小安頓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肅宗。途中叛軍俘獲,帶到長安。因他官卑職微,未被囚禁。《春望》寫於次年三月。

  三、賞析本詩

  詩的前四句寫都城敗象,飽含感嘆;後四句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全詩沉著蘊藉,真摯自然。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開篇即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一個破字,使人怵目驚心。繼而一個深字,令人滿目悽然。司馬光說山河在,明無餘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溫公續詩話》)詩人在此明為寫景,實為抒感,寄情於物,託感於景。為全詩創造了氣氛。此聯對仗工巧,圓熟自然,詩意翻跌。國破對城春,兩意相反。國破的頹垣殘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對舉,對照強烈。國破之下繼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當為明媚之景,而後綴以草木深則敘荒蕪之狀,先後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極贊此聯說:對偶未嘗不精,而縱橫變幻,盡越陳規,濃濃淡淡,動奪天巧。(《唐音癸籤》卷九)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兩句一般解釋是,花鳥本為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卻使詩人見了反而墮淚驚心。另一種解釋為,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也驚心。兩說雖則有別,其精神卻能相通,一則觸景生情,一則移情於物,正見好詩含蘊之豐富。

  詩的前四句,都統在望字中。詩人俯仰瞻視,視線由近而遠,又由遠而近,視野從城到山河,再由滿城到花鳥。感情則由隱而顯,由弱而強,步步推進。在景與情的變化中,彷彿可見詩人由翹首望景,逐步地轉入了低頭沉思,自然地過渡到後半部分──想望親人。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自安史叛亂以來,烽火苦教多信斷,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戰火仍連續不斷。多麼盼望家中親人的訊息,這時的一封家信真是勝過萬金啊!家書抵萬金,寫出了訊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急切心情,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鳴,因而成了千古傳誦的名句。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遠方的慘慼之象,眼望面前的頹敗之景,不覺於極無聊之際,搔首躊躇,頓覺稀疏短髮,幾不勝簪。白髮為愁所致,搔為想要解愁的動作,更短可見愁的程度。這樣,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又嘆息衰老,則更增一層悲哀。

  這首詩反映了詩人熱愛國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脈貫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遊離,感情強烈而不淺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鏗鏘作響,氣度渾灝,因而一千二百餘年來一直膾炙人口,歷久而不衰。

  四、作業

  背誦、默寫全詩。

  第三課時 學習《石壕吏》

  一、介紹背景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陽,看看戰亂後的故鄉。可是不到兩個月,形勢發生逆轉,唐軍在鄴城大敗,退守河陽,洛陽一帶又騷動起來。詩人這時被迫離去,經新安、石壕、潼關等地回到華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婦們的愁眉苦臉,所聽到的是別家出征時的哭聲。這番痛苦的經歷凝集成了著名的《三吏》《三別》。

  這是一首古體敘事詩,用了白描手法,詩人對故事作了客觀描述,看似沒有主觀感情參與,但在事件的發生過程中,讀者會感到處處有詩人在,敘事帶有明顯的抒情色彩。兩個一何是詩人感受到的差役的兇暴、老嫗的悲苦;三男鄴城戍,二男新戰死是詩人聽說了一家人已為國家作出了多大的犧牲,出入無完裙食不裹腹、衣不蔽體是戰爭給人民造成的苦難;如聞泣幽咽獨與老翁別詩人親身感受到這一家的悲慘遭遇。

  本詩透過一家人在安史之亂時期的悲慘遭遇,真實的反映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表達了作者對人民的同情和對戰爭的厭惡。

  二、範讀課文

  1、正音:逾牆走( ) 鄴城戍( ) 老嫗( ) 泣幽咽( )

  2、學生讀課文。

  三、參看註釋,理解詩句的含義,把握重點詩語的解釋

  四、按事件的發生、發展和結局給課文分段

  五、分析

  1、這首詩中刻畫了哪兩個主要人物?

  2、敘事的線索是什麼?

  3、說說本文的寫作方法。

  ⑴ 圍繞主題組織材料。全詩緊扣吏促人、婦訴苦,與這兩者無關或關係不大的事情一概不寫。

  ⑵ 明寫和暗寫相結合。

  ⑶ 條理清楚,結構完整。

  六、作業

  改寫成記敘文。

  改寫要求:

  1、人稱:第一、第三都可。

  2、變換表達方式:將直接敘述改為人物對話。

  3、人物不變。

  4、順序不變。

  5、主題不變。

  6、聯絡背景,構建生活場景。

  注意事項:

  字數不少於500字。

  杜甫詩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領會詩歌的豐富內涵和精美語言,積累一些文言詞語和詩歌的修辭方式。

  2、朗讀並且背誦全詩

  3、反覆誦讀,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朗讀並且背誦詩歌

  教學難點

  體會蘊含在詩作中的思想感情以及詩作的“詩史”特點。

  教學過程:

  一、佈置預習導學

  1、你會讀加點的字注音嗎?將字音寫在括號內

  岱宗( ) 決眥( ) 搔更短( ) 不勝簪( )

  2、填空

  杜甫,字 ,是我國 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大膽地揭露了當時統治集團的腐朽,廣泛而尖銳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難和社會矛盾,內容深刻。他的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朝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此,被稱為“ ”。

  二、指導學習研討

  1、學習《望嶽》

  1)情境匯入

  杜甫在25歲的時候,他父親杜閒在山東兗州任司馬,他曾借省親之機去山東各處遊歷,這首詩就是那個時期寫的。我們讀杜甫“安史之亂”後的詩作,往往會覺得他是個沉鬱寡歡的老人;可是,讀這一首感覺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氣都將使你感奮不已。

  2)介紹作者有關知識。

  3)檢查預習情況

  4)整體感知

  a、播放錄音《望嶽》,學生朗讀。注意詩歌的韻律、節奏感。

  b、指名讀課文,學生互相評議,教師從節奏、語調、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導。

  c、師生同讀,同時多媒體顯示朗讀節奏、重音,要求學生讀出感情。

  d、分組朗讀交流,理解詩歌的意境美。

  5) 探究賞析《望嶽》

  a、這首詩歌描寫了泰山怎樣的特點?從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來?

  學生思考討論,教師點撥(多媒體投影):

  b、全詩中最讓你感到心胸激盪的兩句?說說偏愛這兩句的理由。

  c、作者當時為什麼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呢?

  d、合作探究:詩題叫《望嶽》,可見作者並未登上泰山,詩中句句都是寫“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遠有近,有虛有實。試以兩句為一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樣的不同?

  2、學習《春望》

  1)整體感知

  a、播放錄音《春望》,學生朗讀。注意詩歌的韻律、節奏感。

  b、指名讀課文,學生互相評議,教師從節奏、語調、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導。

  c、師生同讀,同時多媒體顯示朗讀節奏、重音,要求學生讀出感情。

  d、分組朗讀交流,理解詩歌的竟境美。

  2)、 學生分組討論與交流:這首詩與《望嶽》在內容上有哪些不同?詩歌風格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3)、分別以這兩首詩的題目為上、下聯的開頭,試寫一組對偶句。

  4)、 有人將“國破山河在”一句中的兩個字調換了一下位置,便成了一條保護環境的警示語,你能寫出這個句子嗎?

  5)、 把這兩首詩譯成現代詩歌,儘量做到押韻。

  6)、朗讀背誦這兩首詩。

  三 鞏固練習

  1、給下面的詩句劃分節拍。

  (1)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2)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3)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2、自選角度品析下列詩句。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4、閱讀做題:

  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詩中寫詩人近觀泰山的句子是:__________

  (2)最後兩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表現了詩人__________ 的理想和壯志。

  春夜喜雨

  杜 甫

  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 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 花重錦官城。

  1、這首詩以“好雨”開頭,請說明作者稱讚春雨的原因:

  2、這首詩的第二聯,第三聯分別從哪種感覺來寫春雨?

  3、你認為“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中哪個詞用得好?為什麼?

【杜甫詩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