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羅振宇《中國為什麼有前途》讀後感

羅振宇《中國為什麼有前途》讀後感

羅振宇《中國為什麼有前途》讀後感(精選3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羅振宇《中國為什麼有前途》讀後感(精選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羅振宇《中國為什麼有前途》讀後感1

  給大家推薦一本書《中國為什麼有前途》,作者是羅振宇,於2016年出版。

  這本書並沒有直接給出結論,中國到底有沒有前途,只是透過一些歷史過往以及當今變革,夾雜著我們的民族內涵,以及世界整體的發展方向,告訴我們,中國依然在前進。

  以下是我的一些個人分享:

  1、很多事情並不是非要有一個肯定答案的。

  就如同民主和集權到底哪個好?回到問題本質其實應該說,掌權者所實行的管理是良政還是劣政?那麼同樣,中國有沒有前途,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國人是怎麼想的?是怎麼做的?

  2、文化差異的現狀凸顯

  認知這個詞應該是來自於西方的知識體系,中國的文化裡面提到最多的是知行合一。凡是很直觀很容易理解的,基本屬於非中華文化,我們的文化裡面講究智慧。很難用標準化的東西表述出來,所以我們和外界會產生相當多的差異。

  這些差異導致了我們有些時候難以融入其他民族,這是一個非常非常突出的現狀,也導致基於這樣的現狀,延伸出了價值觀的衝突,世界觀的衝突等等。

  具體可以參考書中重點說的《排華法案》。

  3、個人的行動邏輯?

  隨著中國美貿易戰開始進入了真刀真槍的階段,那些還在幻想能透過什麼手段能平安化解的同志該醒醒了。大多數人還在認為中國貿易戰打不打的時候,美國已經開始行動怎麼打了。

  我個人建議,可以考慮買點黃金,買點美股,換點美元。就這麼簡單。

  羅振宇《中國為什麼有前途》讀後感2

  在這個充斥著消極、抱怨、莫名其妙的憂慮等負能量的世界裡,《羅輯思維:中國為什麼有前途》這本書帶給了我堅定的信心,堅定地戰勝負能量的信心。

  《中國為什麼有前途》是“理性樂觀派”羅振宇認知世界的框架,這個世界上最好的生存態度不是當一個悲觀派,而是當一個理性樂觀派。作者站在時間維度上,解讀中國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幫我們看清中國的挑戰與機遇,找到個人前進的方向標。書中強調的是:這個世界無比美好,而且會越來越美好,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一系列新技術正在給每一個國人開啟崛起的大門;應該讓愛的人、氣味相投的人一起玩,不要跟別人去鬥爭和抗爭;自由人的自由聯合,才是創造力的源泉。

  關於中國的前途,這個問題攸關每一箇中國人。我們關心著個人未來的成敗利鈍在大的時代背景下要把握住什麼樣的機會,國家又會把我們的命運帶向何方。這可不是個政治話題,這是一個基本座標系的問題。“鐵桿樂觀派”預判在未來20年內,中國經濟會好到我們不敢相信的程度。什麼叫不敢相信的程度?30年前中國人無論如何都想不到我們今天會是這樣一幅生活光景,這就叫好到不敢相信的程度。換句話說,我認為,未來20年中國經濟會一路向好,20年之後會達到我們今天完全沒有辦法想象的高度。

  中國經過變革走在了崛起的道路上,影響力顯著提高,國際地位隨之上升。但是,面對金融危機、環境汙染、軍備競賽,我們也有了很多困惑:很多人或許會想,中國將會怎樣發展?不管從哪些方面來看,中國的快速崛起足以讓各大國感到恐慌,所以會在很多方面打壓中國。從大的方面看,國家實力有了顯著提高,無疑這代表著成功。從小的方面說,環境汙染、競爭、工作等很多問題也出現了。就像書中所說;看整體國勢,中國好像很有前途;看自己身邊,中國又好像有點問題。因為它太大,我們能看到的.現象太多,它折射給我們的那些面相太多元、太豐富,所以就看你信什麼。正如書中所說這個世界上最好的生存態度不是當一個悲觀派,而是當一個理性樂觀派,理性樂觀主義者應該學會辯證的看待社會前後面。

  經過了老羅的理性分析,我開始認真思考這個問題,為什麼我偶爾會產生悲觀思想,有時會對自己的樂觀產生懷疑呢?怎樣才能不盲目樂觀呢?怎樣做個理性樂觀派?首先,增加知識,用知識去思考。沒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只能被動地接受大眾化的理論,沒有充實的知識基礎很難分辨理論是否正確是否可行;其次,多動用理性分析。每次接觸新鮮事物時,我們必須先理智的分析,而不能隨便全盤接受,盲目相信。最後,要隨時保持理性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

  理性的樂觀是人生順遂和快樂的秘訣,不管悲觀的念頭是不是正確,樂觀都會讓我們心情更加愉悅。悲觀不能解決問題,樂觀的心情會使問題簡單化,會使人生豐富多彩,充滿著活力。

  羅振宇《中國為什麼有前途》讀後感3

  週末休息,重讀去年買的《中國為什麼有前途》,居然又是一次性從頭到尾讀了一遍,花了近4H。感覺羅老闆是很接地氣的一個人,而且他談的話題我也比較感興趣,確實有不少新觀念重新整理了我的認知,早期他的影片節目我基本上是全部看過,最早的音訊60秒基本上都聽,不過近一年他重點耕耘得到產品,我比較少關注了。

  現在網上有人黑老羅,說他的觀點誤導了一些人,純粹是個生意人了,做為老羅的粉絲,的確對他仍有偏愛,不太贊同他們的觀點,每個人應為自己的言行負責,把自己的決策失誤主要歸責於他人,這種邏輯我是不太認可的。

  對於老羅的影片節目,我最喜歡的還是歷史及經濟類的話題,其中王安石變法成敗的分析我覺得很有見地,論點與論據推理我都比較欣賞,解釋了我的困惑,不管你個人多麼有才華,出發點多麼好,你所設想的都不一定完善,失敗的風險極大,而且改革必定會觸犯很多人的利益,改革者一心為公,然而往往難以善終。至於具體的發展路線,還是走保守右派的路線,日拱一卒,摸著石頭過河,不爭論,大家都去抓貓,最終認定抓到老鼠的貓為好貓,這也是中國政府近期針對新事物如微信、共享單車、滴滴打車、網際網路金融等的政策方針。

  與老羅同為70後出生,做為農民的後代,曾經的農民,我完整地經歷了合作社、分田到戶、對外開放等中國改革的各個階段,親身經歷了家鄉社會的巨大變遷,對於三十年來中國經濟建設取得的重大成績也是很認可的。想當年在求學過程中,小學一直到初中畢業之前,自己是一分錢沒有的,上中專後,除了基本的吃飯,基本上也沒有零用錢,衣服都是父母買的,自己沒有買過,即使到93年我畢業工作,每個月工資也才120元,吃飯花掉70元,還餘下50元,平時連買瓶水都捨不得,然而現在,最底層的珠三角一線工人每月純收入一般都是3000左右了,小時候父輩們每天早出晚歸,耕種、砍柴、養豬養雞、趕集做小買賣,一年四季從早忙到黑,記憶中一年到頭只有過年有十來天稍微閒一些,然而這麼辛苦的付出,收益只夠吃飽飯,小孩上學還得四處借錢,現在在工廠打工,每個人的工作時間還是差不多,但收入就提高很多倍了,工作性質不一樣,產出不一樣,就導致收入差別非常大。

  關於發展經濟的話題,我一直有一些興趣,記得之前認真讀了一本書,是分析亞洲四小龍崛起道路的。中國人好面子,喜歡攀比,這在農村社會尤其突出,這對於發展經濟是一件好事,每個人並不是能很悠閒的生活,而是承擔著各種壓力,逼迫著自己不斷努力,不要輸給鄰居太多,最好是超過鄰居。這也是中國人賺錢動力很強的文化原因吧!不過也是因為這種文化,我們的心理問題可能會要嚴重一些,不過社會總是在動態發展,有問題的領域就有利益,就有人在經營,與老羅一樣,我也是理性樂觀派!

  老羅,我繼續挺你!

【羅振宇《中國為什麼有前途》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