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藝術> 趣談臉譜藝術

趣談臉譜藝術

趣談臉譜藝術

  在南北朝的北齊時期,有一位被封為蘭陵王的勇將,名叫高長恭。他勇武善戰,常常大敗敵軍。但作為一名武義高強的將領,卻天生一副俊相。這在當時兩軍陣前,與敵交兵有些不利,因為古時有"不戰而驅人之兵"一說,意思是說敵兵一看到你的威嚴,而嚇得後退。就像三國時的張飛,大喝一聲,嚇退曹兵。而高長恭面容秀美,非但不能嚇退敵兵,敵方看到他還爭相上前跟他交手,試試他的本事。這就迫使他必須使出本領,耗費更多的精力。蘭陵王對這一點大傷腦筋,總想找一種讓敵人一眼看上去就膽戰心驚的威懾方法,來弭補自己天生相貌的"弱點"。

  後來,蘭陵王終於找到了用面具遮住臉面的方法,就是在木製的面具上雕出可怕的神態,塗抹上陰狠嚇人的色彩,讓敵人看上去就產生可怕的心理,加之他在交戰中勇猛無敵,於是,面貌和武藝統一起來,成為威懾敵人的一對法寶。蘭陵王原本想遮住秀美的臉,而結果是把秀美改換成可怕,反而加強了對敵人的壓迫感。據說,從此他不僅時常取勝,而且還創造了一次以少勝多的戰役的勝利。北齊人非常敬慕蘭陵王的武勇,欽佩他取得的勝利,就摹仿他的動作,戴上面具,編出舞蹈,配上音樂歌曲,創制出一種《蘭陵王入陣曲》的表演。

  蘭陵王的面具成為歌舞表演中的裝飾物以後,對後世戲曲人物臉部造型影響很大。日本古典戲劇表演,也曾深受蘭陵王面具的影響,並至今保留著蘭陵王的面具。1956年,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李少春訪日演出時,日本藝術家贈送了日本保留並仿製的蘭陵王面具。於是,起源於中國的這件藝術品,又返回了故鄉。

  馬勺臉譜

  馬勺臉譜為陝西三秦民間所獨有,由中國民間社火臉譜演化而來。當地民眾將神話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彩繪於馬勺之上而因此得名。馬勺採用樹材,製作簡便,歷代農家鄉民必備。彩繪簡繁皆宜,人們將其懸掛廳堂居室用於扶正祛邪,鎮妖降怪,表達祈福納祥、招財進寶的美好願望,因而馬勺臉深得人們喜愛和崇尚。 經現代民間藝術工作者的繼承和發展,馬勺臉譜已成為中國民間藝術中的珍品。

  馬勺原本是先民的一種生活用具。從夏商沿用至今,選用優質的桐木、春木、桃木等作為原料,透過手工一刀一刀精雕細刻而成.社火馬勺臉譜傳承著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淵遠文明,記載著周秦文化最輝煌的民俗過程。當今的社火馬勺臉譜,出自民間貧苦資深藝人之手。他們以深厚紮實的畫工,配以多層次的圖案,使得作品突顯大紅大綠的西部特色。風格穩重,意境深遠。其粗獷 的造形、稚拙的紋樣、濃烈的色彩、奇特的想象、線條穿插變化、使得忠奸善惡各具特色,既單純又細膩。個性清新自由、大膽、誇張、異彩紛呈,充分顯示出了廣大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力和非凡的智慧。社火馬勺臉譜的圖案內容多取自“封神榜”等民間傳說具有法力和正義人物的造形,其寓意為鎮宅、辟邪、驅趕寂寞冷清,表現人們祈福納祥的美好願望。美學裝飾效果極佳,不失為一件極其珍貴的手工藝術收藏品。

  馬勺臉譜是古老大型社火遊演扮相的藍本,由民間藝人世代秘傳.社火起源可追溯到遠古的祭祀活動。至今寶雞地區存有“耍社火”這一傳統習慣,寶雞社火臉譜以誇張手法大膽運用色彩,黑為正,紅為忠,白為奸,黃為暴,藍為莽,綠為義等。表現人物特徵,尤以表現周秦歷史及傳說的人物見長,把社火臉譜圖象刻畫在泥,紙模,木馬勺,梭子,木鏟上,其落筆 迴轉順達、勻而不板、工而不僵、粗獷豪放、色彩明快。

  社火臉譜源於西周,是至今儲存;延續下來的民間吉祥物。西北民間懸掛在廳堂,招財進寶;迎祥;納福之意。上百款不同人物造型的臉譜,生動;誇張;想象力豐富。是極其稀罕的手工珍品

  馬勺臉譜為陝西三秦民間所獨有,由中國民間社火臉譜演化而來。當地民眾將神話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彩繪於馬勺之上而因此得名。馬勺採用樹材,製作簡便,歷代農家鄉民必備。彩繪簡繁皆宜,人們將其懸掛廳堂居室用於扶正祛邪,鎮妖降怪,表達祈福納祥、招財進寶的美好願望,因而馬勺臉深得人們喜愛和崇尚。 經現代民間藝術工作者的繼承和發展,馬勺臉譜已成為中國民間藝術中的珍品。 馬勺原本是先民的一種生活用具。從夏商沿用至今,選用優質的桐木、春木、桃木等作為原料,透過手工一刀一刀精雕細刻而成.社火馬勺臉譜傳承著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淵遠文明,記載著周秦文化最輝煌的民俗過程。當今的社火馬勺臉譜,出自民間貧苦資深藝人之手。他們以深厚紮實的畫工,配以多層次的圖案,使得作品突顯大紅大綠的西部特色。風格穩重,意境深遠。其粗獷 的'造形、稚拙的紋樣、濃烈的色彩、奇特的想象、線條穿插變化、使得忠奸善惡各具特色,既單純又細膩。個性清新自由、大膽、誇張、異彩紛呈,充分顯示出了廣大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力和非凡的智慧。社火馬勺臉譜的圖案內容多取自“封神榜”等民間傳說具有法力和正義人物的造形,其寓意為鎮宅、辟邪、驅趕寂寞冷清,表現人們祈福納祥的美好願望。美學裝飾效果極佳,不失為一件極其珍貴的手工藝術收藏品。

  馬勺臉譜是古老大型社火遊演扮相的藍本,由民間藝人世代秘傳.社火起源可追溯到遠古的祭祀活動。至今寶雞地區存有“耍社火”這一傳統習慣,寶雞社火臉譜以誇張手法大膽運用色彩,黑為正,紅為忠,白為奸,黃為暴,藍為莽,綠為義等。表現人物特徵,尤以表現周秦歷史及傳說的人物見長,把社火臉譜圖象刻畫在泥,紙模,木馬勺,梭子,木鏟上,其落筆 迴轉順達、勻而不板、工而不僵、粗獷豪放、色彩明快。 社火臉譜源於西周,是至今儲存;延續下來的民間吉祥物。西北民間懸掛在廳堂,招財進寶;迎祥;納福之意。上百款不同人物造型的臉譜,生動;誇張;想象力豐富。是極其稀罕的手工珍品 社火臉譜,是用馬勺作繪畫的"紙",以社火臉譜為內容的社火臉譜構圖。勾畫、塗色、注重眉、眼、嘴的裝飾,它從人物的性格和容貌特徵出發,以誇張的手法描畫五官的部位和膚色,進而突出表現各類人物的內心本質,強調色彩對比,感想而豪放,具有強烈的象徵性,比如:紅色忠勇白為奸,黑為鋼直灰勇敢,黃色猛烈草莽藍等等。陝西社火馬勺臉譜,以它猢的絢麗色彩,感想淳厚的風格,簡括奇特的藝術造型展現著 傳統戲曲的博大精深。馬勺臉譜,以它悠久的歷史,神秘、深厚的文化內涵,深受海內外人士的喜愛。其紋飾證明,五六千年前彩陶上的原始符號,在臉譜上被完整的繼承下來。社火臉譜是以人物的容貌和性格特徵出發,用日月 紋、火紋、旋渦紋、蛙紋等紋飾的不同組合表現人物的性格。 以色彩辯識人物的忠、奸、善、惡,紅為忠,白為奸,黑色為 正,黃為殘暴,蘭為草莽,綠為儀俠、惡野,金銀為神妖。木勺臉譜深受海內外人士的喜愛,距今已經擁有1500年的歷史。陝西西省關中地區與陝南地區,歷史上曾經流行過用懸掛繪有彩色善面圖形的木馬勺來鎮宅辟邪的習俗。凡家中遇到不順心的事,諸如人丁不旺,意外災難發生,就請社火藝人在平 日的舀水木馬勺上畫一善面圖形,掛在門框上或房廊下,據說可以鎮宅辟邪。社火臉譜,是用馬勺作繪畫的"紙",以社火臉譜為內容的社火臉譜構圖。勾畫、塗色、注重眉、眼、嘴的裝飾,它從人物的性格和容貌特徵出發,以誇張的手法描畫五官的部位和膚色,進而突出表現各類人物的內心本質,強調色彩對比,感想而豪放,具有強烈的象徵性,比如:紅色忠勇白為奸,黑為鋼直灰勇敢,黃色猛烈草莽藍等等。陝西社火馬勺臉譜,以它猢的絢麗色彩,感想淳厚的風格,簡括奇特的藝術造型展現著 傳統戲曲的博大精深。馬勺臉譜,以它悠久的歷史,神秘、深厚的文化內涵,深受海內外人士的喜愛。其紋飾證明,五六千年前彩陶上的原始符號,在臉譜上被完整的繼承下來。社火臉譜是以人物的容貌和性格特徵出發,用日月 紋、火紋、旋渦紋、蛙紋等紋飾的不同組合表現人物的性格。 以色彩辯識人物的忠、奸、善、惡,紅為忠,白為奸,黑色為 正,黃為殘暴,蘭為草莽,綠為儀俠、惡野,金銀為神妖。木勺臉譜深受海內外人士的喜愛,距今已經擁有1500年的歷史。陝西西省關中地區與陝南地區,歷史上曾經流行過用懸掛繪有彩色善面圖形的木馬勺來鎮宅辟邪的習俗。凡家中遇到不順心的事,諸如人丁不旺,意外災難發生,就請社火藝人在平 日的舀水木馬勺上畫一善面圖形,掛在門框上或房廊下,據說可以鎮宅辟邪。

  臉譜:戲曲的延伸

  許多人第一次看京戲的時候,看到舞臺上好多的大花臉,紅黃綠藍白,又呲牙又咧嘴又瞪眼的,還一邊唱,一邊打,哇呀呀呀呀,咿呀呀呀呀,好像炸雷一樣,嘰嘰喳喳,記得裡面有的曹操白臉的,張飛黑臉的,紅臉的是關公,藍臉的叫竇爾敦,其實,說實話,京劇臉譜確實很好看,幾種色彩搭配起來就成了一種臉,一種色彩的藝術,雖然說京劇這種藝術形式,很難趕上時代潮流,也很少能吸引住年輕人,然而,這是最精彩的藝術,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就連外國人也能拍手叫好,還有的一個勁的不遠萬里來中國學,生旦淨末醜,唱唸做打眼,這是真功夫,不好學。可臉譜不同,臉譜商業化後,出現在郵票,墨畫及許多工藝品上,臉譜就變成了收藏品,當臉譜不再成為只有梨園中人才能擁有的唯一時,臉譜的傳播,也是戲曲的延伸,畢竟只有臉譜和戲曲的結合才是最好的藝術。

  臉譜就是中國戲曲演員表演時臉上的繪畫,是一種舞臺演出時的化妝造型藝術,臉譜有四種,生,旦,淨,醜,用一定的彩色圖案,來顯示劇中人物的性格和特徵,換一種說法就是用象徵的手法來詮釋人物。京劇臉譜在國內外的流行範圍相當廣泛,一些裝飾品甚至人們的穿著上佩戴的事物,時常能見到風格迥異的臉譜形象、是被公認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標識。

  商周紋飾的活化石:馬勺臉譜

  馬勺是我國西北地區農村給馬喂飼料和水的農具,後經民間藝人的創作與改良,在馬勺上畫出各種臉譜圖案掛在家門口鎮宅避邪。如今“馬勺臉譜”作為一種藝術裝飾品來到了佛山。昨日,記者在禪城同華東一路一家街頭小店發現了這類富有民間風情的藝術品。

  據記者瞭解,社火馬勺臉譜起源於商周祭祀,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演變,最後又融入了很多秦腔的臉譜色彩和造型,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面貌!令很多學者驚奇的是:五千年前很多青銅器和彩陶上的文飾竟然在社火馬勺臉譜上得以延續,所以它又被稱為商周紋飾的活化石。

  “馬勺臉譜的製作過程很複雜,先是挑選產於秦嶺的上好桐木楊木或者青蛙木,手工用鐵鏟挖成馬勺形狀,外面打磨光滑,插入陳年小麥中吸乾木頭馬勺的水分,然後再次打磨、上底料,完成繪製!”小店的店員介紹,製作好的馬勺臉譜色彩豔麗,筆法圓潤,造型誇張,予人震撼感!

  由於馬勺臉譜上繪製的是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先祖形象和圖騰,故有懸在家中鎮宅之說!然而,佛山人認為它只是一件本地罕見的藝術品而已。

  戲曲臉譜與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戲曲臉譜,是戲曲文化現象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有著深厚的文化意蘊和豐富的歷史內容。戲曲臉譜不僅僅是供悅目的,而且是戲曲藝術家與觀眾進行對話的一種極富表現力的文化語言。正是習慣成自然的民族文化習俗和生活習俗給了這種特殊語言以約定俗成的語義,賦予它多方面的表現功能。戲曲臉譜中折射著中國傳統文化的許多方面。

  傳統文化以儒家文化為主體,儒家文化又以倫理道德為本位,因此,道德化成為傳統文化的鮮明特色。在這濃重的道德化的文化氛圍中生長的戲曲藝術當然也充滿了道德化的色彩。儒家強調忠、孝、節、義,這在戲曲中有充分體現。戲曲的道德化概括起來主要表現在:善惡分明的人物形象;捨生取義的浩然正氣;藥人壽世的教化功能等方面。戲曲臉譜著重表現人物性格、品德,寓褒貶,別善惡,充滿著濃厚的道德評價色彩,這正是儒家文化的倫理道德內容在戲曲臉譜中的體現。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對戲曲臉譜形成了約定俗成的共識,如臉譜色彩的紅表忠勇、黑表剛直、白表奸邪、藍表威猛、黃表陰狠、綠表強悍、紫表耿介等。

  戲曲綜合了多門類傳統藝術成果的同時,也受到傳統各門藝術美學思想的影響。從詩歌中引進了“意象”“意境”“趣味”等;從繪畫中引進了“神似”、“形似”“虛實”等;從小說中引進了“真假”等。戲曲臉譜的審美意識同樣也受到各門傳統藝術的影響。

  臉譜的勾畫創作和中國書法的書寫創作有相似之處。書法是從一撇一捺的文字書寫中產生的藝術形式,臉譜則是從一勾一抹的人物化妝中產生的藝術形式,兩者在創作程式上都表現出很強的程式化特徵,正所謂無法不成譜。兩者在用筆方式上也有相似之處,都講究線條流暢而有力度,節奏鮮明而神采飛揚。

  臉譜的審美意識受到中國畫美學思想的重大影響。如中國畫中“重神似”而“輕形似”的美學思想,就被運用到戲曲臉譜中,臉譜中的“離形”(拉開與自然物象的距離)、“取形”(以變形的裝飾化的手法取自然物象之形)、“傳神”(傳人物的性格、神情、心理、品德之神),就是中國畫中“遺貌取神”的“重神似”的美學思想的體現。臉譜的構圖章法也與中國一樣,講究疏密、插穿、避讓、虛實、勻衡等。臉譜的勾畫筆法也與中國畫筆法相通,輕重緩急、頓挫有秩。總之,臉譜的創作與中國畫創作一樣,有譜有法。只有按照符合自身美學規律的程式和法則勾繪出來的臉譜,才能成為中國戲曲舞臺上的人物臉譜,也才具有美的表現形態。

  戲曲產生於民間,戲曲文化與民間美術有著更緊密的聯絡。民間美術中的木版年畫、窗花剪紙、紙紮糖塑、服飾刺繡、泥人、葫蘆雕刻、建築彩繪和雕刻等,都有戲曲人物形象,其中戲曲臉譜藝術也是經常表現的一個重要方面。

  戲曲是中國人重要的娛樂形式,可以說戲曲那豐富的故事、優美的唱腔深入人心。民間藝人受到戲曲文化的影響,把自己親身所感受到的戲曲故事、戲曲人物,塑造在他們的藝術作品中,使戲曲舞臺上的形象,長久地留在人們的生活中。像三國戲、水滸戲、西遊戲、民間故事戲的人物形象,就經常出現在民間美術作品中。

  民間美術作品中的臉譜,基本上是與戲曲舞臺上的臉譜是一致的。但有時也有與戲臺上不盡相同的臉譜圖案,這既是民間美術中感情的自由發揮的結果,又是對戲曲理解基礎上的再創造的結果。不一定合科學規範,但卻能傳神寫意。這樣一來,臉譜與民間美術的關係就是相輔相成的了。臉譜給民間美術提供了大量素材;民間美術又給臉譜提供了可供吸取的豐富營養,而且民間美術為臉譜乃至整個戲曲藝術的傳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使戲曲人物形象(包括臉譜)深入到百姓生活的許多方面。

  臉譜藝術是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與戲曲藝術一樣,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也是人類文化的精品,我們應該很好地繼承和發揚,使富有民族性的臉譜藝術,更加輝煌燦爛。

  刮目相看臉譜藝術

  起源於原始圖騰的戲劇臉譜藝術品,集歷史、文學、戲曲、美術、工藝等於一體,高雅精美,有較高的美學價值和收藏價值,在世界上享有盛譽,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們的喜愛。

  我國傳統戲劇的臉譜,是演員面部化妝的一種程式。它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造型藝術,一般應用於淨、醜兩個行當,經過歷代藝人的長期實踐,精心創造,從而形成了絢麗多彩的獨特臉譜藝術,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在世界上享有盛譽。時下,戲劇臉譜已成為收藏佳品,正被越來越多的藏家所追捧。

  各式臉譜別具特色

  臉譜起源於原始圖騰。據考證,臉譜的發明,最早是中國北齊時代的著名大將蘭陵王高肅,可稱為臉譜的鼻祖。據《北齊史》等史書記載: 蘭陵王姓高,名肅,字長恭。蘭陵王武藝超群,但每次與敵對陣,因其容貌俊美,敵人並不畏懼,難以制敵。為此,他讓畫工繪製了許多兇惡的假面具(也叫大面),每逢出戰時任選一個戴在臉上,以利制服敵人,從此後,每次打仗,百戰百勝。這就是他發明臉譜的起因。

  戲劇臉譜不論畫法多麼複雜,總有一種主色調構成基本特徵,這種主色調代表了人物的性格,如曹操、董卓、潘仁美、秦檜的臉譜,主色呈白色,它象徵著奸臣的陰臉、毒忒; 包拯、徐彥昭的臉譜是黑色,它象徵了忠臣的剛直不屈和鐵面無私。戲劇臉譜在畫法上則捨棄了人物五官及面部細節的真實,採用了“遺貌取神、離形得似”的藝術方法,旨在揭示人物的精神氣質,如張飛和項羽,雖都威風凜凜、叱吒風雲,然而他們的性格卻有差異。張飛樂觀、頑皮、魯莽中透著幾分天真,因此他的臉譜是一幅笑臉; 項羽則殘暴、剛愎自用,最終自刎烏江,因此他的臉譜是一幅哭臉。一個笑臉,一個哭臉,揭示了兩個人物的精神世界及性格特徵。據統計,目前保留下來有名有姓的臉譜約在千餘個以上。現代臉譜的繪製,最為推崇的是著名京劇藝術家郝壽臣、侯喜瑞、翁偶虹三位先生的筆法。在目前收藏臉譜藝術品的愛好者中,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 一是消遣類,二是研究類,三是投資增值類。

  臉譜收藏前景看好

  臉譜作為中國傳統戲劇極具特色的裝飾造型藝術,深受我國和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並廣泛應用於我國的各種工藝美術創作中,如彩塑、國畫、剪紙、竹刻、燒瓷、麵塑、蠟染、風箏、面具、蛋殼、皮影、木偶、郵票以及裝飾包裝等。作為收藏品,不僅可以提高人們的戲曲藝術鑑賞水平,還可陶冶情趣,投資增值,因而臉譜藝術品收藏也日漸紅火。

  判斷臉譜藝術品收藏價值的高低,主要在於它的藝術價值和文物價值。年代久遠的藝術品、名人制作的工藝美術品,其收藏價值就高,尤其是名人的臉譜國畫、古代戲曲人物古壺、瓷瓶,與戲劇界名人合影的珍貴照片等,無不成為收藏者追尋的珍品。

  近年來,我國多次舉辦“中國臉譜精品展”,展出的彩塑立體臉譜、戲劇人物國畫臉譜、蛋塑、社火、有機玻璃等臉譜藝術品,引起人們的興趣並深受好評。臉譜收藏,可按品種分類,這種收藏方法可以瞭解臉譜的廣泛應用,根據應用情況探索臉譜來源及使用價值; 也可按劇種分類來收藏,各個劇種的臉譜都有各自獨特的藝術風格,因而這種收藏方法可以從相同中比較出不同,便於深入瞭解臉譜的藝術價值。在幾年前的一次國內拍賣會上,2枚未及發行的面值4分和20分的京劇臉譜郵票,其拍賣價突破13萬元,令人刮目相看。在南方某地一工藝品商店內,一套三個鴨蛋的京劇臉譜彩塑,開價在300元左右。可見這類收藏品的確起到啟用曾經一度冷清的旅遊品市場。工薪階層可根據自己的財力和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的臉譜收藏品類,創出自己的收藏個性和特色。一位業內人士介紹,一個做工精細,品相上好的戲劇臉譜藏品,其行情每年均以向上攀升的態勢展開。總之,戲劇臉譜藝術,集歷史、文學、戲曲、美術、工藝等於一體,高雅精美,有較高的美學價值和收藏價值,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們的喜愛。

【趣談臉譜藝術】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