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設計> 《觀潮》教學設計

《觀潮》教學設計

《觀潮》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觀潮》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觀潮》教學設計1

  一、學生課前準備:

  一、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二、自學生字新詞,讀準生字的讀音,想想詞的意思。

  三、自學課文,思考課後的問題。

  四、讓學生提出自學中遇到的問題。

  二、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和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觀。

  3、理解課文內容,能根據課文中的句子展開想象,從而懂得大潮形成的原因。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蒐集有關錢塘潮的資料,瞭解大自然的神奇。

  教育方面:

  1、培養學生好學好問的良好習慣。

  2、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熱愛大自然、勇於探索大自然奧秘的熱情。發展方面:透過學習,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三、教材分析本課是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課,本文記敘的就是一次觀

  潮的盛況,寫的是作者耳聞目睹的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後的景象,描寫了大潮由遠而近、奔騰西去的全過程,描繪出江潮由風平浪靜到奔騰咆哮再到又恢復平靜的動態變化,寫出了大潮的奇特、雄偉、壯觀。

  《觀潮》一課是一篇有意義的記述文。

  教學重點是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歡快、奇怪、親切的語氣。課文的第3、4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部分,描寫了潮來時的壯觀景象。寫聲音,從“悶雷滾動”到“山崩地裂”;寫景象,從“一條白線”到萬馬奔騰8943;8943;其生動優美、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把錢塘江大潮描繪得有聲有色、氣勢非凡,使我們眼前彷彿浮現出大潮的畫面,感受到大潮的響聲越來越大,大潮越來越近,潮頭越來越高,聲勢越來越猛。讀來使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景,深受震撼。

  教學難點是:理解生字新詞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觀,初步瞭解大潮形成的原因。

  四、教學方法啟發談話法。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課前,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查閱有關潮汐、潮汛的資料,瞭解錢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1.啟發談話。

  2.課件播放錢塘江大潮錄影。

  二、學習新課

  (一)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同桌對讀生字詞

  2.抽讀生字卡,師正音。

  (二)導學課文,理解字詞。

  1.學習第3自然段,結合句子理解字詞,並指導朗讀。

  ①聽師朗讀第3自然段,勾出帶有生字的詞語。

  ②讀後提問。

  ③理解詞語:人聲鼎沸。

  ④總結學法:(小黑板出示)。

  2.用同樣的方法學習4.5自然段中的生字新詞(2分鐘)。

  ①同學們還有哪些生字新詞不能理解?

  ②師答疑。

  3.同桌互相檢查這些生字新詞是否都理解了。

  4.教師抽查並總結。

  (三)析字形,寫生字。

  1.學生找出難寫或易寫錯的字,大家分析,老師在黑板上板書示範。

  2.學生練習,將黑板上的字一個寫一遍,再分小組評議,說說你認為誰的哪個字寫得好,好在哪裡(或誰的不好,該怎樣改),引導學生鑑賞。

  三、作業

  1.抄寫生字。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激趣匯入,引出壯觀

  1.談話,板題。

  2.理解“觀”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觀”。

  3.匯入3.4自然段。

  二、觀看錄影,感受壯觀看看畫面,聽聽聲音,感受這一天下奇觀。

  三、小組合作,感悟壯觀

  1.談話激發學習興趣。

  2.合作學習提示:a.你喜歡文中的那一句,為什麼?你能把你喜歡的這句話讀的讓你們組內的同學也喜歡上它嗎?b.你在學習中有什麼問題,你們小組是怎樣幫助你解決的?c.透過小組合作,你都學懂了些什麼?

  3.組建合作小組

  4.組內合作學習

  5.反饋合作成果,構建全體讀書感悟氛圍。

  6.引導小組感悟。

  a.朗讀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

  b.課件展示描述的情景;

  c.感情朗讀。

  四、聽聽讀讀,發現作者觀潮順序

  1.範讀課文,聽後練習。剛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讀了這些描寫潮水的語句。不過,把“觀潮”的順序給打亂了。其實,作者寫得可有順序了。下面,我們就先來做一個聽的練習。

  聽老師讀這段話(出示),看誰本事大,能聽清作者是用哪些詞語把這四處的描寫給連線起來的。待會兒,請你把聽到的詞語寫下來。

  師讀生聽:午後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大多高的白色城牆。(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2.感悟發現:作者是按從遠到進順序來描寫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聲音和大潮的變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偉壯觀。

  3.齊讀課文,感受壯觀。

  五、思路引導,背誦壯觀

  1.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出示音樂、畫面,激發背誦興趣

  3.評價:背誦得多有感情啊!我們彷彿站在錢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來越近,聲音(越來越響),浪頭(越來越高),氣勢(越來越大)。錢塘江大潮真不愧為(天下奇觀)!我們為之自豪,為之(驕傲)!

  六、創設情境,運用語句

  1.積累詞彙今天,我們學習的兩個自然段裡,詞語非常豐富,你們想不想

  把它們積累起來?聽老師說詞語的意思,看誰的反應快,老師語音剛落,就能很快地站起來說出哪個詞語表達了這個意思。(人聲鼎沸、山崩地裂)

  2.運用詞彙

  看得出,同學們在閱讀課文的時候,還挺注意詞語的積累,不過,會不會用了呢?咱們來自我檢驗一下,我這兒有一段話,可是不完整,你們能不能在括號中用上今天學到的詞語,使這段話表達得清楚通順呢?師出示一段話:

  今天,我去海寧觀潮。潮來之前,江面上()。可潮來時,卻一浪一浪(),一浪一浪()。湖水聲猶如(),海堤上儘管(),但竟聽不出他們在說些什麼。漸漸的,潮過去了,消失在()的地方。

  (學生分四人一小組討論,然後選派一代表報告)

  3.師生共同評價

  七、全課小結

《觀潮》教學設計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2.能發揮想象,有條理地說說江潮來時的情景。

  3.能透過思考所提供的問題,理解長句子的意思。

  4.瞭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奇特的自然景色,激發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5.能按一定順序,有條理地介紹一處景物。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

  瞭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奇特的自然景色。

  教學難點:

  有條理地說說江潮來時的情景。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到過海邊,看過海水漲潮嗎?說說海潮什麼樣?(江海漲潮,氣勢宏偉,令人震撼。)教師進行充滿感情的介紹:錢塘江它是我們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於浙江省北部,全長605公里,河域面積五萬平方公里,佔全省面積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國東南沿海的一條著名江流。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錢塘江邊一睹為快。

  2.看了這潮水,聽了這潮潮聲你覺得錢塘江潮怎麼樣呢?你能用一個詞來概括嗎?說得真不錯,這篇課文的作者在他眼裡的錢塘又是怎麼樣的?自由讀課文,找出一個你認為最能體現錢塘江特點的詞語。(讓學生讓黑板板書)

  3.(板書:天下奇觀)理解奇觀

  觀潮的觀是什麼意思?天下奇觀的觀呢?

  開啟字典查一查。

  師:很少有人能看到這壯麗的景觀,你們想不想把自己瞭解到的說給大家聽?課文中有許多形象的詞語,咱們講的時候會用到,開啟書,在寫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用了很多形象的詞語,你動筆畫一畫,然後在找小組讀一讀。要放棄自己不成熟的想法,聽取別人的建議。

  我國的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這裡的潮比別處的潮更加宏偉壯觀,潮來時,激起的白浪達數米高,像一座城牆,你們見過這種奇觀嗎?為什麼這裡的大潮如此的與眾不同?(請查閱資料的同學介紹“潮的形成”、“潮的氣勢”“或觀潮最佳地點”。 )

  特殊的地理環境形成了特殊的壯麗景象,第22課就寫了一次錢塘江大潮的過程。

  師:我有一個問題,我想問你為什麼要在八月十八日觀潮?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檢查預習情況。

  ①讀準多音字:

  悶(mèn)雷 薄(bó)霧 風號(háo)浪吼(hǒu)

  漲(zhǎng)起 顫(chàn)動

  ②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橫貫 山崩地裂 人聲鼎沸 漫天卷地

  ③指名讀課文,正音。

  ④同桌互讀,評定等級。

  (2)默讀課文,用自己的話介紹錢江潮。

  2.理清文脈。

  (1)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後”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2)同桌交流。

  (3)說說各段的段意。

  三、理清敘述順序

  1.讀課文,想想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來寫錢塘江大潮的?(板書)

  課文按時間順序來寫大潮,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的順序把錢塘潮的景象寫具體的。(板書)

  2.再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小組自己解決有關詞語方面的問題。

  附:板書

  觀潮 潮來前 潮來時 潮過後

  (時間順序)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引入談話

  錢塘江大潮自古被稱為“天下奇觀”。我們盼望著能親眼看到這一奇景。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觀潮》。上節課,我們初讀課文,瞭解了什麼?(板書: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在這節課的學習中,我們透過閱讀課文,展開想像的翅膀,來感受大自然創造的奇異景象。

  二、透過預習,我們讀懂了什麼?提出預習中不懂的問題。

  三、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1.師生交流,品讀。

  潮來前 籠罩薄霧 風平浪靜

  (板書)觀潮

  潮來時 悶雷滾動 一條白線浩浩蕩蕩 山崩地裂

  潮去時 漫天卷地 風號浪吼

  在這個環節,教師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朗讀來體會錢塘江來前的平靜、美麗,來時的洶湧、雄偉,去時的餘威未減。同時,在語言環境中理解“浩浩蕩蕩、山崩地裂”等詞義,體會作者運用比喻、對比等手法。

  1.潮來前,作者介紹了什麼?(板書:籠罩白霧 風平浪靜)指導朗讀。

  2.潮來了,給你什麼樣的感受?從哪感受到的?默讀讀課文,進行畫批。

  3.小組合作學習。

  (1)交流感受,品讀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樣的順序寫潮來時的景象的?

  (3)分工進行有語氣地朗讀。

  4.反饋交流,教師及時引導、點撥。抓住以下要點,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談自己對詞

  句獨特的感悟。注意品讀結合:

  (1)作者按由遠及近的順序來寫潮來時的景象的。(板書:遠 近)

  (2)遠:抓住潮的聲、形來寫潮剛來時的景象:隆隆響聲,像悶雷滾動;水天相接處一條白線。潮雖遠,但氣勢已現。(板書:聲如悶雷 遠處白線)讀讀描寫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聲、色寫出了潮的氣勢之宏偉:白線很快移來,加長、變寬、橫貫江,寫出了潮水由遠及近的變化。(看圖片)“白浪翻滾”、“白色城牆”寫出了潮水的浪頭之高,氣勢越來越大:形如千萬匹戰馬齊頭並進,聲如山崩地裂。(看圖片)(板書:白浪翻滾 山崩地裂)(看錄影片斷)指導學生有語氣地朗讀,讀出潮的氣勢:先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練讀,再進行賽讀,最後安排齊讀。(讀整段時注意讀出潮水形聲的變化,氣勢由小到大。)

  (4)指導學生背誦:背自己喜歡的句子。

  5.課文中還從哪能看出錢塘潮的氣勢雄偉壯觀?讀第五自然段體會。抓住要點,師適時點撥:

  “霎時”時間短暫,潮頭卻已西去,潮水奔騰之快。餘波湧來,也使江面風號浪吼,江水平靜後,江水已漲了兩丈來高,都可以看出潮來之猛,氣勢之大。指導學生朗讀。(適時板書:漫天卷地 風號浪吼)

  6.學完課文,你們知道為什麼人們稱錢塘潮為“天下奇觀”了嗎?學生談自己的想法。

  四、總結

  1.我們學完了課文,對錢塘潮有了較深入的瞭解,深深地被它的壯麗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導遊,你怎樣向不瞭解錢塘潮的遊客介紹錢塘潮呢?

  2.(放錄影)編導遊詞,然後向同學們介紹。(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內容)

  3.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小結

  4.作業。

  (1)按一定順序,寫一個描寫景物(或景觀)的片斷。

  (2)收集有關錢江潮的資料。

《觀潮》教學設計3

  《觀潮》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讀懂讀通文章,積累一些文言詞句。

  2、整體把握文章,學習用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

  3、品讀賞析文章,感受其自然美、人情美。

  【教學重點】

  目標1。

  【教學難點】

  作者映襯手法天衣無縫的運用。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1、匯入新課:

  詩仙在《將進酒》中說:“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中國有句俗語叫“水到東海不回頭。”可錢塘江的水則不然,每年八月要趁良辰美景從東海回趟孃家,她回來時,氣勢非凡,真是天下最雄偉壯觀的景象,從皇帝到平民百姓,都要先睹為快。

  錢塘江觀潮,歷史悠久。有文獻記載的就有兩千多年,為宋朝時最盛。現在觀潮在浙江海寧,但在宋代,觀潮勝地卻在臨安,就是今天的杭州市。南宋定都西安,每年農曆八月十八日都要舉行觀潮盛典。迎潮前有水軍演習,潮到時又有吳地少年弄潮爭標表演,當日從宮廷到民間爭相觀看,萬人空巷,十分熱鬧。

  2、認讀:

  ⑴ 讀準字音。

  艨( ) 艟( ) 倏( ) 泅( ) 舸( ) 雉( )

  溯( ) 僦( ) 綺( ) 溢( )

  ⑵ 讀懂詞義:

  ① 同義詞釋義聯讀。

  略:略不相睹( ) 略不沾溼( )

  雖:雖席地不容閒也( ) 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

  皆:皆披髮紋身( ) 皆出酒食( )

  既而:既而漸進( ) 既而兒醒( )

  ② 生詞釋義點讀。

  珠翠羅綺溢目 ________________

  倏爾黃煙四起 _____________

  方其遠出海門 ________________

  ③ 通讀句子,指出其修辭方法。

  A、出沒於鯨波萬仞中( ) B、海湧銀為郭,江橫玉繫腰( )

  3、 研讀:

  ⑴ 本文作者採用分鏡頭攝影的筆法,分別寫了漲潮、水戰、弄潮、觀潮的盛況。按“自然美”和“人情美”的板塊,將文章分為兩部分,第一段自然美,第2~4段人情美。從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的角度,可將文章分為兩層,第1~3段正面描寫,第4段側面烘托。

  ⑵ 第4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以人多馬眾側面烘托出浙江潮的壯美。

  4、賞讀:

  ⑴ 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機雄豪。

  寫漲潮,由遠而近,順勢而下,挽狂瀾於筆端。用比喻和誇張的手法,寫盡了大海的威儀和氣派。對潮水從形、色、聲、勢四個角度進行描繪,如:“僅如銀線”寫其形;“玉城雪嶺”狀其色;“大聲如雷霆”描其聲;“際天而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繪其勢。

  ⑵ 艨艟數百,分列兩岸;既而盡奔騰分和五陣之勢,並有乘騎弄旗標槍舞刀於水面者,如屢平地。倏爾黃煙四起,任務略不相睹,水爆轟震,聲如崩山。

  寫參演船艙之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陣勢變化多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演練技藝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雙方習戰之激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亮點探究:

  ⑴ 《觀潮》第一句說:“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這句話在文中有什麼作用?

  點撥:用渲染的手法揭示了描寫物件,點明瞭題旨,揭示了中心,可以說集全文要義於首句。

  ⑵ 作者在《觀潮》這篇散文中,繪聲、繪色、繪形、繪勢地描寫了這一壯美雄奇的景象。全文的著眼點在“潮”上,立足點在“觀”上,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寫“觀潮”的?

  點撥:作者從四個方面寫觀潮:潮來之狀,演兵之威,弄潮之技,觀潮之盛。作者由遠而近寫“潮來之狀”,“演兵之威”是散文精彩的一筆,作者生動地描寫了南宋水軍演習的情景。“弄潮之技”更讓觀眾大開眼界。“披髮文身”寫弄潮兒的外形,“溯迎而上”寫弄潮兒的猛勇,“出沒於鯨波萬仞”寫弄潮兒的矯健; “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溼”寫弄潮兒的絕技超凡。最能表現“觀潮之盛”的語句是“江干上下十餘里間,珠翠羅綺溢目,車馬塞途。”作者以“十餘里”的路途之長表現觀潮場面之大,盛況空前;以“車馬塞途”寫看客之多;以“雖席地不容閒也”寫觀潮人擁擠之極。

  ⑶ 渲染,烘托和對比是作者在文中所運用的三種寫作方法,請各找出一個例句,說說它的作用。

  點撥:“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機雄豪。”是渲染錢塘江大潮的“偉觀”,增強了藝術效果。烘托又稱“襯托”,“映襯”,如“飲食百物皆倍穹於常時”是烘托觀潮人極多和觀潮盛況。“出沒於鯨波萬仞中,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溼”是對比,突出了吳中健兒弄潮表演技藝超凡。

  ⑷ 試從課文中找出一些精彩恰當的詞語,說說它們的妙處。

  點撥:“吞天沃日”動詞“吞”“沃”極有氣勢。“倏爾”一詞表現了水軍動作神速。動詞“披”“文”“持”“爭”“鼓”“迎”“上”“出”“沒”“騰” “變”“沾“的連用,寫出了弄潮兒生龍活虎般的形象特點,表現了動態美。“雖席地不容閒也”的“也”是用來加強肯定語氣的助詞,強調觀潮的人特別多。

  6、背讀。

  【課堂練習】

  1、讀,背。

  2、課後習題。

  【板書設計】

  觀潮

  周 密

  漲潮 (狀) 情

  水戰 (威) 景

  弄潮 (技) 交

  觀潮 (盛) 融

《觀潮》教學設計4

  一、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積極學習

  學生的語文能力主要是透過學生自己的語文實踐活動“習得”的,不是老師教會的,《觀潮》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所以語文教學中要特別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願學、樂學,才能真正提高學習的實效。在設計教學時,激勵學生大膽質疑,然後提出,解決不懂的問題“要靠你們自己反覆讀,用心想”。使學生強烈地意識到自己是這節課學習的主人,應該按照老師指出的方法主動去探索知識。,牢牢地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並且力求在各個教學環節中體現出來。比如朗讀課文“潮來時”這一段,我設計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要讀得讓其他同學也能喜歡這些句子。這樣處理朗讀,學生就會讀得更加主動,更加投入,也更加有興趣。改變了以往那種不管學生有無興趣,都必須按照教師所提的要求進行朗讀的被動局面。還比如學習新詞,教師領讀,學生跟讀,天經地義。可是設計中我們讓學生當老師,老師當學生。學生既然都會讀,而且都願意領讀,那為何不能讓他們當老師,教師來作學生呢?這種角色的轉換,所得到的效果可能遠遠勝過學生被動跟讀的常規做法。

  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思想還應該體現在讓全體學生參與學習上。語文課上訓練不能只面向個別尖子學生,每一個學生都應該是課堂的主人。所以教師必須仔細考慮所設計的教學環節的難易度,以便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參與學習的可能。朗讀背誦課文的練習,包括最後的說一段話練習,都是全體學生都能參與的,體現出面向全體的思想。

  二、注重積累和運用,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

  如果學生上完《觀潮》只瞭解了錢塘江潮是怎麼回事,那麼這堂課就成了地理課。語文課教師的主要任務不應該只是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應該藉助課文內容,設計各種語言訓練的情境,千方百計地讓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語言實踐活動。這堂課的教學設計,比較注重課文語言的積累和運用。比如課文語言的積累,透過各種形式的大量的朗讀,讓學生熟讀成誦,從而使學生在讀懂理解的基礎上,比較輕鬆地達到積累課文語言的目的。

  對課文中的新詞,改變了以往一開始先集中教新詞語的做法,而是滲透在讀課文的過程中,聯絡具體的語言環境有機地讓學生進行理解。在讀完課文後再讓學生根據意思說出詞語,然後透過朗讀讓學生加深記憶。這樣教學詞語不僅節約時間,也十分有利於學生對詞語的積累。

  詞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學生學會運用,因此教師教學詞義時就要有這種意識,儘可能考慮如何讓學生學會運用。教師先在課堂中創設出具體情境,然後讓學生根據情境運用課文中的詞語來概括。這樣教學詞語,無疑為學生以後運用這些詞語搭了一級臺階。不僅解決了意思理解的問題,更為學生以後的獨立運用作好了準備。

  從學習語言的心理過程看,積累和運用是兩個不同層次的學習水平級。如果能創設新的情境,將學過的詞語、句子用一用,給學生有語言實踐的機會,這樣對學生內化課文的語言,對學生語言的發展極有意義。這堂課的最後一個環節,就是結合課文內容,設計了一個綜合運用本堂課學過的部分詞語、句子的練習。由於不是課文內容的簡單重複,而是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靈活運用學到的詞句,各種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從實際的教學效果看,這個練習設計是比較成功的。

  三、最佳化課堂教學結構,注重課堂教學效率

  學生學習一篇新的課文,最有興趣的是在第一課時。可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往往是第一課時掃除生字新詞,讀懂讀通課文,教學的重頭戲是在第二課時上。從教學的實際效果看,往往是第一課時“逛西湖”,第二課時“打老虎”;從學生的興趣看,實際上是錯過了學習課文的最佳時機。因此如何最佳化第一課時的教學,提高第一課時的教學效率,很值得研究。

  《觀潮》是一篇以寫景為主的散文。文章語言優美,詞語豐富,句子變化錯落有致。特別是“潮來時”一段,把錢塘江潮描繪得有聲有色,讀來令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景。教學中將這一段作為教學的重點,並且安排在第一課時教學,以期先聲奪人,從一開始就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所以我是這樣安排課時的:

  第一課時:學習課文第3、4自然段,瞭解錢塘江大潮潮來時的情形,理解、積累並運用課文中描寫潮水的語句。熟讀成誦部分語句。

  第二課時:先用一小部分時間來讀懂理解潮來前和潮來後幾節課文,然後將大部分時間放在積累和運用課文的語言文字等訓練上。

  一.教案內容:《觀潮》第二課時

  二.教學目標:

  1. 小組合作,探究課文3、4自然段,瞭解錢塘江大潮到來時的情景,體會其雄偉壯觀。

  2. 理解,積累並運用課文中描寫潮水的語句,熟讀成誦部分語句。

  3. 體會作者留心觀察,抓住事物特點有順序的描寫方法。

  三.教學重點:理解,積累並運用課文中描寫潮水的句子;學會按序背誦課文。(文字序領與畫面結合法)

  四.教學難點:感悟領略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

  五.教學方法:目標教學法感悟發現法引導發現法

  六.學習方法:小組合作(讀書發現--質疑問難--組內合作--組外協作)、感悟發現法

  七.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錢塘大潮錄象

  八.教學流程:

  一.激趣匯入,引出壯觀

  1.談話,板題。

  2.理解“觀”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觀”。

  3.匯入3、4自然段。

  4.出示學習目標。(目標教學法)

  二、觀看錄影,感受壯觀。

  看看畫面,聽聽聲音,感受這一天下奇觀。

  三、小組合作,感悟壯觀

  1.談話激發學習興趣。

  2.合作學習提示:a.你喜歡文中的那一句,為什麼?你能把你喜歡的這句話讀的讓你們組內的同學也喜歡上它嗎?b.你在學習中有什麼問題,你們小組是怎樣幫助你解決的?c.透過小組合作,你都學懂了些什麼?

  3.組建合作小組

  4.組內合作學習(感悟發現法)

  5.反饋合作成果,構建全體讀書感悟氛圍。

  6.引導小組感悟。a.朗讀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b.課件展示描述的情景;c.引導發現大潮雄偉壯觀(想象和實踐表演);d.感情朗讀。(引導發現法)

  四、聽聽讀讀,發現作者觀潮順序

  1.範讀課文,聽後練習。剛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讀了這些描寫潮水的語句。不過,把“觀潮”的順序給打亂了。其實,作者寫得可有順序了。下面,我們就先來做一個聽的練習。

  聽老師讀這段話(出示)看誰本事大,能聽清作者是用哪些詞語把這四處的描寫給連線起來的。待會兒,請你把聽到的詞語寫下來。

  師讀生聽:

  午後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那條白線很快

《觀潮》教學設計5

  一、解讀文字,感知“天下奇觀”

  《觀潮》這篇課文介紹了農曆八月十八日錢塘江大潮湧來時的雄偉壯觀、驚心動魄的景象。“奇”作為主線始終統領全文。潮來之前,作者透過觀潮人群急切心情的描寫,從側面突出了一個“奇”。潮來之時,作者把潮水由遠及近的聲音和看到的景象交織在一起描寫,再現了大潮的勢不可擋,進一步突出了一個“奇”。潮頭過後,餘波“漫天卷地地湧來”,可見潮頭雖去,氣勢猶在,留給我們的仍是一個“奇”。

  1、根據對教材的分析,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⑴ 理解“浩浩蕩蕩”、“山崩地裂”等精彩詞句,提高學生品讀詞句的能力。

  ⑵ 透過語感訓練,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⑶ 讓學生感悟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激發學生對自然奇觀,壯美山河的熱愛之情。

  2、本文的教學重點是講述描寫“潮來之時”的所見、所聞、所感;教學難點是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生動而有層次地描述錢塘江大潮的雄奇。

  二、以學定教,探究“天下奇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薰陶,享受審美樂趣。四年級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自讀自悟能力,所以在教學中可以放手讓學生去讀去悟,去感受文中的思想感情。

  根據對文字的解讀和對學生的分析,我採取了以下教學策略:

  1、創設情景,感受大潮的雄奇:

  在教學《觀潮》這一課時,透過創設情景讓學生身臨其境,情寓其中,更好地理解課文。

  2、重點切入,體驗大潮的雄奇:

  重點講述課文最扣人心絃的潮來時雄偉壯觀的景象,讓學生充分地品味課文中的精彩語言,受到感染和薰陶。這樣教學,既抓住了本節教學的重點,又突破了難點。

  3、品讀賞析,感悟大潮的雄奇:

  以讀為本,熟讀成誦,是語文教學的寶貴經驗。教學中,我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讀,讓學生讀得有情有趣,讀得津津有味。透過讀,培養學生的語感,感受語言的美

  三、建構過程,感悟“天下奇觀”

  1、創設情景,感受大潮的雄奇: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上課伊始,我用潮水圖片作襯托,同時我問學生:“同學們,你們看過潮水嗎?說說你們有什麼感受”。學生看到波濤洶湧的潮水圖片後不斷地讚歎,我順勢引導學生:“這節課,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去錢塘江觀潮。”透過創設情景,勾起學生想去觀潮的強烈慾望,自然而然地把學生帶入了文本當中,身臨其境地感受大潮的雄奇。

  2、重點切入,體驗大潮的雄奇: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潮來時是課文的重點,我讓學生組建學習小組,採用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方式來學習。遇到困難的地方,我適當地點撥,引導學生抓住潮水聲音變化的詞語和潮水形態變化的詞語,來理解大潮的雄偉氣勢。

  ⑴ 聽“潮聲”體會聲音之奇:

  “潮來時的聲音很大,最能表現潮水聲音的詞是……”我引導學生思考。“悶雷滾動、山崩地裂”。學生透過自主探究很快地抓住了潮水聲音變化的詞語。我再借助課件,讓學生感受“悶雷滾動”、“山崩地裂”的聲音,使學生逐步感受到大潮越來越強的聲勢。這時,學生讀著文字上的文字,耳邊迴響著悶雷滾動、山崩地裂的聲音,情寓其中,體會到潮來時聲音之奇。

  ⑵ 觀“潮形”感受形態之奇:

  在課堂教學中,我讓學生重點體會“一條白線、白色城牆、白色戰馬”等關鍵詞句,讓學生感受大潮的雄偉氣勢。特別是在感悟“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這句話時,有學生提問:“老師,作者為什麼把潮水比作戰馬呢?”

  “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我先表揚了學生。接著,我透過句子的對比,讓學生體會逐步添上的詞語有什麼作用?同時進行一些小鏡頭“精彩回放”。

  ① 浪潮越來越近,猶如白色戰馬飛奔而來。

  ② 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飛奔而來。

  ③ 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

  觀看了影片後,我反問學生:“作者為什麼把潮水比作戰馬呢?千萬匹、齊頭並進、浩浩蕩蕩有什麼作用?”此時學生已經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潮來時的形態和戰馬向前奔很像。戰馬馬不停蹄地向前,潮水也是後浪推著前浪,前浪引著後浪,鋪天蓋地地湧來。透過形象直觀的課件幫助學生理解了關鍵詞句,讓學生感受到課文中語言文字的魅力,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這樣教學,既抓住了本節教學的重點,又突破了難點。

  3、品讀賞析,感悟大潮的雄奇:

  以讀為本,熟讀成誦,是中國傳統語文教學的寶貴經驗。《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充分重視朗讀和背誦的指導和訓練,體現了語文學科的特點。比如朗讀課文“潮來時”這一段,我設計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進行精彩部分的鞏固。透過學生試讀、教師導讀,師生評價讀、多樣的朗讀形式對學生進行了讀的能力的培養。熟讀自然成誦,有意識地讓學生背一背,有效地促進語言的積累。學生在學中讀,讀中品,品中悟,最後實現了“讀書百遍,其義自現。”

  四、直觀形象,再現“天下奇觀”

  【板書設計】

  觀潮(天下奇觀)

  潮來前 江面很平靜

  聲音:悶雷滾動──越來越來──山崩地裂

  潮來時

  形狀:一條白線──白色城牆──白色戰馬

  潮來後 依舊風號浪吼

  好的板書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一種直觀的教學方法。本篇板書我是依照作者的思路,將文中作者的思路線、重點詞語線,按照觀察的順序,設計了詞語式的板書,從而輔助了教法的實施。

  【教學反思】

  “為學生營造充滿詩意的課堂”是我們語文教師共同的追求。面對《觀潮》這樣一篇大氣磅礴,詩意十足的課文,我們更應該以強烈的人文意識、多樣的學習方式、豐富的讀書實踐催生孩子獨特的情感體驗。讓孩子們在充滿詩意的課堂上與文字實現心靈的晤對,享受閱讀的快樂!

《觀潮》教學設計6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中有關“潮來之時”的記敘,學習作者有順序的觀察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設計特色】

  以讀為本,感悟文章的語言魅力。

  【教學要求】

  1、瞭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3、學會本課13個生字。掌握“籠罩、昂首、顫動、盼著、屹立、恢復、若隱若現、天水相接、山崩地裂、風號浪吼”等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3、4自然段。

  【資訊資料】

  師生查閱有關錢塘江的資料,包括文字、圖片、錄影帶等。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感悟課文內容,瞭解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

  2、領悟詞語,理解並積累運用課文中描寫潮水的句子。

  3、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3、4自然段。

  〖教學流程

  一、回顧課文,直觀感受

  1、引導回憶:

  透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都知道了什麼

  2、想不想看看畫面,聽聽聲音,感受一下這“天下奇觀”

  放教學錄影。

  師生共議:聽到聲音了嗎大潮來了嗎在哪兒指一指。

  3、你的感受怎樣

  二、以讀代講,感悟語言

  1、這樣的畫面,課文裡也有,找一找在那個自然段(3、4自然段)。自己讀讀,你覺得那些描寫潮水的語句精彩,就努力讀得精彩些,待會兒讀給我們聽。

  2、剛才讀時順序打亂了,其實文章的描寫是很有順序的。下面請大家合上書,老師讀3、4段,大家把描寫順序的詞語記下來,再投影反饋。

  作者是按什麼順序描寫潮水的

  ──按由遠及近的順序,隨位置的改變及時間的推移來描寫的。

  再讀這段話,體會一下。

  三、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1、3、4段詞彙豐富,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想不想積累下來

  ⑴ 師說意思,生說詞語,如:

  “人聲鼎沸、風平浪靜、水天相接、齊頭並進、天崩地裂、浩浩蕩蕩”等。

  ⑵ 請學生當小老師,領讀這些詞語。

  2、想一想、用一用:

  出示一段不完整的話,請生用課文裡的語句把這段話說得完整清楚一些。小組準備,時間1分半鐘。

  “今天,我去海寧觀潮,潮來之前,江面上( ),可潮來時。卻一浪一浪( ),潮水聲猶如( ),漸漸消失在( )。”

  ⑴ 生彙報,集體訂正。

  ⑵ 還有不同的填法嗎

  四、抓重點詞句理解最後一段

  指導朗讀。

  五、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六、課堂練習

  1、在括號裡填上合適的詞語。

  ( )的薄霧 ( )的人群

  ( )的潮水 ( )的錢塘江大潮

  2、按課文內容填空:

  浪潮越來越近,猶如—浩浩蕩蕩地________;那聲音如同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

  〖板書設計

  觀潮

  潮來前 雄偉壯觀

  潮來時

  潮過後 有聲有色

  〖教學反思

  小語第7冊第1課《觀潮》,是一篇精讀課文。寫的是作者耳聞目睹錢塘江大潮潮來前、潮來時、潮來過後的景象,寫出了大潮的奇特、雄偉、壯觀。

  作者觀察用心,敘述有序,從聲音、氣勢形態幾方面直接描繪了大潮的奇特,又從觀潮的人數之多,熱情之高間接地感到錢塘江大潮真不愧為自古以來的“天下奇觀”。

  這節課我是這樣設計的:第一步,初步談話,理解課題;第二步,檢查預習,反饋交流;第三步,觀看錄象,感受情景;第四步,突破重點,指導朗讀;第五步,創設情境,積累語言;第六步,按課文內容填空;第七步,按潮來順序整理句序;第八步,豐富課文,拓展思維;第九步,激情結尾,整體感悟。

  這節課的課堂教學中,我感到比較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幾點:

  1、直觀畫面的出現,大潮的錄象給學生以視覺的衝擊。讓學生在看畫面,聽聲音的過程中,感受到錢塘江大潮這天下奇觀的壯美,奇特的景象。

  2、在學生充分朗讀的基礎上,激勵學生將課文中四個字組成的詞語積累起來。並且將這些詞語分類,有表示形狀的,有表示聲音的,同時請學生擔任小老師帶著大家把詞語讀一讀。這樣使學生當堂熟讀詞語,積累語言。

  當然,還有一些不足之處:

  1、讀得不夠。

  2、課外資料使用的問題。

  3、導語較生硬。

  4、練習過多,目的不夠明確。

  今後,我將加強自身素質的提高,不斷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充實提高自己,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有較大的提高。

《觀潮》教學設計7

  一、指導思想:

  《觀潮》(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七冊第十三課)是一篇描寫祖國壯麗河山的文章。本課的設計旨在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充分利用現代教育媒體的優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透過有感情地朗讀、觀看錄影瞭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感受祖國河山的壯麗,增強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二、教學目標:

  1.透過多媒體創設情境,讓學生領略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注意積累材料的習慣。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四自然段。

  三、教學重點:理解文中有關“潮來時”的描寫。

  四、教學準備:自制課件、錄影機、鵬博士教學軟體、液晶投影儀、大螢幕、錄影帶、多媒體電子教室。

  五、課堂教學設計: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13課《觀潮》。(齊讀課題)教師提問課文寫的是什麼潮呢?(板書:錢塘江潮)

  教師介紹:錢塘江是浙江省最長的一條河流,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板書:天下奇觀)(解釋“觀潮”與“天下奇觀”中的“觀”有什麼不同)。

  (二)彙報交流

  1.請同學們談一談透過預習對這“天下奇觀”有何初步的瞭解?

  2.請同學們開啟書,看看課本,說說預習時你是怎樣給課文分段的?能說出為什麼要這樣分嗎?(板書: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

  (三)放錄影(潮來時一段)。初步感知“天下奇觀”的壯麗與雄奇。

  1.過渡:錢塘江大潮氣勢非凡,那奔騰咆哮的壯麗圖景讓人驚心動魄。難怪每年的農曆八月十八日,在海寧縣鹽官鎮的海塘大堤上彙集了成千上萬來自世界各地的中外遊客,他們爭先恐後地早早趕到,盼望一度錢塘江大潮的風采。同學們,你們見過那種景象嗎?想不想親眼看一看?老師這裡有一段錄影,請同學們戴上耳機,看看畫面,聽聽聲音,來初步感受一下這“天下奇觀”。

  2.學生談看錄影後的感受。

  (四)理解課文內容

  過渡:剛才我們在錄影上看到的景象書上也有,同學們看看是哪一段?

  (學生透過看書找出是3、4自然段)

  1.學生自讀3、4自然段。劃出能寫出潮來時氣勢的語句,把不明白的問題用問號標出,對特別喜歡的句子就努力讀精彩些。

  2.學生質疑。(根據學生的提問隨即板書關鍵詞語)

  (1)教師透過視聽教學幫助學生解疑。

  課件出示:①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

  a.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

  b.怎麼會出現“一條白線”?看到白線人們怎樣沸騰的,學學看,就這種場面可以用文中的哪個詞來形容?

  c.齊讀這句話,讀出那種沸騰的場面。

  ②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牆。

  a.怎麼會形成“白色城牆”呢?

  因為大潮由遠而近,遠看像白線的白浪越變越大,越漲越高,看上去就像一道白色城牆。)

  3.交流學生喜歡的句子。(根據學生的交流隨即透過大螢幕展示寫潮水的句子,引導學生透過理解重點語句,想象錄影上的景象有感情地朗讀等手段加深理解體驗大潮的奇特。)

  課件出示:

  ①午後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a.潮來時是什麼樣的聲音?誰能學學看?

  b.就這種聲音作者用什麼詞來形容的?

  ②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

  a.師:看到白線拉長變粗,潮水很快地佔滿江面,迅速向我們奔湧而來,那氣勢越來越雄偉,你的心情也會隨之越來越激動,誰能讀出這種感覺來?

  b.指讀。

  c.男女同學比賽讀。

  ③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a.從這句話中你讀出了什麼?如果這句話換成“浪潮越來越近,氣勢越來越雄偉,聲音越來越大。”你覺得怎麼樣?

  b.如果換成原來的`內容,又覺得怎樣?怎樣才能讀出那種氣勢來?

  c.指讀、師讀、齊讀

  4.教師小結:作者把大潮到來時的氣勢寫得多形象,正如預習提示中所說的,把大潮寫得有聲有色,雄偉壯觀,使人如臨其境。(板書:有聲有色、雄偉壯觀)

  5.學生將3、4自然段連起來,有感情得邊讀邊想象,再次體會潮來時的雄偉氣勢。

  6.學生透過訪問教師計算機,調做“根據課文內容填空”。(教師在網上檢視學生練習情況)

  7.調一學生的練習作示範,投影到螢幕集體訂正。

  (1)作者按什麼順序寫潮水變化的?(教師指螢幕啟發學生說出由遠而近)

  (板書:遠近)

  (2)師小結:作者隨著時間的推移、位置的變化,按由遠及近的順序寫潮水變化,使我們彷彿站在錢塘江畔,聽到聲音越來越大,看到潮水越來越近,浪頭越來越高,使我們感受到大潮滾滾而來,奔騰咆哮的非凡氣勢。我們為在祖國大地上有如此壯觀的景象而自豪、而驕傲。

  (3)讓學生帶著無限讚歎之情大聲朗讀這段話(課件出示:根據課文內容填空一段話)。

  (4)師生接讀(教師說括號中的詞,學生接讀餘下的內容)

  (5)小結:這節課我們重點學習了“潮來時”一段,透過學習瞭解到錢塘江大潮來勢兇猛,氣勢非凡,那麼“潮來前”、“潮過後”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

  8.學生自學餘下的幾段。

  (五)學生質疑。

  (六)學生透過網上查閱,自己解疑。

  (七)學生透過網上訪問教師計算機。調作鵬博士軟體中《觀潮》一課的練習,

  據自己情況自由選擇,自我檢測(教師網上檢視,個別輔導)。

  (八)課堂總結。

  (九)放錄影(讓學生整體領略“天下奇觀”的非凡氣勢)

  (十)佈置作業。

  附:板書設計:

  觀潮遠潮來前雄偉壯觀、(錢塘江潮)潮來時近潮過後

《觀潮》教學設計8

  一、教材及學情

  《觀潮》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透過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感,向我們介紹了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編者將這篇課文選編在這裡,一方面是繼續培養學生抓住主要內容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想上好一堂課必須瞭解學生。

  四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慾強,富於想象,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但學生生活閱歷有限,對文中描繪的雄偉景象缺乏直觀感受,需要老師提供直觀的影象幫助。

  二、教學目標

  依據大綱要求、教材特點及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我特擬定了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識記生字詞,抓重點詞句進行品味,注重語言積累。

  2、技能目標: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

  3、情感目標:讓學生通過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使學生受到壯闊美和力量美的感染,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的感情。

  三、教學重難點:

  我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能力,確定出本課的重難點。

  重點:學習課文3、4自然段,體會大潮的磅礴氣勢。

  難點: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

  四、教法

  “教有多法,但無定法。”在本課中主要採用情景教學法、多媒體輔助法和朗讀法進行教學。透過展示課件讓學生身臨其境,情寓其中,從而感受大自然的偉大力量,並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品味,更好地理解課文。

  五、學法

  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認知規律,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覺主動地學習,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三為主原則,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六、教程

  常言道:“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教學也是如此,一堂課的匯入十分重要。為了充分調動學生

《觀潮》教學設計9

   《觀潮》一課是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課文透過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感,向讀者介紹了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

  潮來時雄偉壯觀的景象這一部分是課文的重點。抓住重點詞句品味是難點。學習這一部分時,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充分讀,體會,並發動學生相互評議、補充,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礎上得到提高。因此,我設計如下環節:

  1、讀:學生自由讀潮來時這一部分,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地方讀,在閱讀教學中以讀為本,把時間和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讀中自學,讀中自悟,讀中自得。

  2、悟:讀中感悟,說說自己的體會,學生在讀書時聯絡已有生活經歷,體會感悟,能更深入地理解課文。

  3、議、評:即教師給學生足夠多的時間討論交流,讓學生能夠充分發展自己的見解,允許有不同意見,並鼓勵創新,圍繞“哪些景象最吸引你,說說體會,並把體會到的讀出來”這一問題,全班交流,大家各抒已見。全文的教學採取了自評、師評、互評等多種形式的評價。如讀到“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時,有同學說那情景像發生了海嘯,有同學說像發生了地震,感受到地在震動,有的同學感受到大潮湧動的速度。“議”、“評”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老師搭設的學習舞臺上發揮、表演。

  4、賞:再次展現大潮來時的雄壯的情景,在體會文中描繪的情景的基礎上再次直觀感受到大潮的氣勢。

  5、再讀:在學生深入體會感受後,把自己體會到的朗讀出來。使學生在讀中欣賞品味,既激發了學生讀書的慾望,提高品味詞句的能力,又再一次為大潮的雄壯所折服。

  6、想:如果你就在觀潮的人群中,看到一條白線拉長、變粗、橫貫江面,最後猶如千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你的心情又如何呢?又會說些什麼呢?“想”既利於學生在頭腦中再現大潮的雄壯,又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學完全文後,我再次讓學生自由讀自己最喜歡的地方,並給予時間讓學生展示,這樣既鞏固了學生的感受,又進一步激發了學生讀書的興趣。

《觀潮》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能根據上下文理解“若隱若現、齊頭並進、漫天卷地”等重點詞語的含義。

  2、初步學會按“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後”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3、瞭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中有關“潮來之時”的記敘。

  2、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體會當時人們的心情。

  3、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提高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蒐集反映錢塘江大潮的文章和圖片。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直奔“潮”,整體感知

  1、 釋題知“觀潮”。同學們,我們已經預習過了課文,著而的“潮”,就是指錢塘江大潮,你知道是怎麼回事嗎?

  2、 入文理解“觀潮”

  (1) 匯入:錢塘江大潮是我國的一大自然景觀,現在就讓我們隨著作者一同走近它、觸控它、觀賞它、!

  (2) 讀文。請大家快速地讀通課文,讀準字音。找到文中具體告訴“我們觀潮”的時間、地點、事情的這一句。

  A 這裡的“這一天”和“這裡”分別指的是什麼?你能聯絡上下文改一改,自己試者說一說嗎?

  B “據說”怎麼講?自古以來堪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今天“我們”這些人親眼目睹了,究竟是否與“據說”的一致呢?請同學們認真地讀一讀課文,想一想。

  二、 品位“奇”,感覺奇觀

  師:你認為“天下奇觀”奇在哪裡呢?

  1、 邊默讀課文邊用“??”畫出最能感受到大潮“奇特”的語句。讀一讀句子,說一說體會。(小組交流、彙報)

  2、 重點品讀“潮來時”的“奇”:壯觀、奇特。

  課件出示:

  * 午後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 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件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

  3、 學生讀句後,談談自己的感受。

  師:此時此刻,你心中最想說的是什麼?眼看潮水就要來了,帶給你的感受又是什麼呢?(適時引導學生聯絡“悶雷滾動,一條白線”的情景談感悟。

  4、 精讀第4自然段,立體賞“奇觀”。

  (1)範讀,朗讀感受:這時,你又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2) 提高學生咬文嚼字口評“奇”

  A 潮水的長 師:你懂得“橫貫”的意思嗎?用自己的話告訴大家,好嗎?

  B 潮水的高 師:想象一下“白浪形成白色城牆”這樣的場面。(“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既有聲又有形,極為恰當生動地說明後浪湧前浪,一排剛過一排又緊接著,說明氣勢大,速度快,給人以勢不可擋之感。又如“白色城牆”色形兼具地說明浪高,直立向前推,可見潮水是洶湧而來。這不是一般的浪,是罕見的浪,潮也是罕見的潮。)

  C 潮水的氣勢猛 、聲音響

  “起頭並進、浩浩蕩蕩”,你能想象得出那是怎樣的一種場面嗎?再加上“山崩地裂”的聲音,那時的潮水又該是一種怎樣的氣勢呢?

  (3)這三句話能調換順序嗎?為什麼?(由遠及近,點撥“移“字的精妙)

  過渡:同學們談得真不錯,那麼錢塘江大潮真正到來的這一刻是不是與剛才大家想的一樣呢?下面請大家欣賞這驚心動魄的一幕吧!

  (4)欣賞課件。

  (5)品讀回味。

  師:欣賞了潮水來臨之際的壯觀,令我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遣詞造句之功,我想大家也能受到了感染,把這雄偉壯觀之勢讀出來。

  (6)啟發學生與文字、作者、大自然的對話。

  師:如果你就站在大潮面前,你會想些什麼?會怎樣做呢?

  (7)美讀昇華:你能把自己對錢塘江大潮的理解和感悟讀出來嗎?

  (8)配樂朗讀3、4自然段。

  5、自主品讀“潮去後”的“奇”

  (1)讀了之後,你覺得更“奇”的體現在哪些情景裡,哪個詞語裡?

  (2)適時點撥感悟“漫天卷地、風號浪吼”等詞義及其景象。

  (3)“恢復”一詞能去掉嗎?為什麼?(聯絡全文)

  6、品讀“潮來前”的“奇”。

  (1)過渡:錢塘江大潮未出現時,江面是很平靜的,平時的錢塘江本來就美,也有大潮出現。但“觀潮日”這一天的潮就最奇特了,所以人們對這一天的到來翹首相盼。

  (2)引讀:帶著期盼的心情,讀好句子。

  三、深悟“奇”,迴歸整體

  激情:我們彷彿來到了錢塘江邊觀賞了一次大潮,錢塘江大潮以它的壯麗、雄奇令我們歎為觀止,真不愧為“天下奇觀”。名不虛傳!讓我們再次跟隨作者,再次感受“觀潮”中的美、壯、奇吧!

  第二課時

  一、讀文,理清層次,分段訓練

  1、回憶:上一節課我們品位了那“天下奇觀”帶給我們那壯觀的景象和奇特的感受,相信大家還歷歷在目!還記得一開始大家讀了3、4自然段後,你們發現這裡都是寫什麼?1、2、5自然段又各寫了什麼?(分小組讀段落)

  2、點撥時間詞,嘗試分段。

  引導:第二自然段寫“潮來前”,第三、第四自然段寫“潮來時”,第五自然段寫“潮來後”。二至五自然段具體地講寫人們觀潮前後的情景和大潮的壯觀,學生易掌握,難點在於二至五自然段與第一自然段的關係,第一自然段是概括地講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與下文是先概括後具體的關係。

  二、積累,課外拓展

  1、錢塘江大潮壯觀的景象形成與當地的地形有關嗎?(出示有關資料)

  錢塘江湧潮:因受太陽、月球引力影響和地球自轉的作用,海面會出現潮汐,這是普通現象。然而錢塘江的潮湧卻分外壯觀。特別是每年秋分時節,農曆八月十八日前後潮勢更加洶湧,當年蘇東坡有“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的感嘆。錢塘江的潮汐之所以特別大,除了因為這時太陽、月亮、地球都在一條直線上,海水受到的引力最大的原因之外,還有獨特的原因。

  錢江湧潮,出現在我國浙江省杭州灣錢塘江入海處附近,因屬海寧市,所以又叫海寧潮,錢塘江入海口呈喇叭形,江口大而江身小。起潮時,海水從寬達100公里的江口湧入,由於兩岸逐漸狹窄,灣內水面固之迅速提高,出現湧潮,加上錢塘江流出的河水因受潮水阻擋難於外洩,反過來又提高了灣內的水位,加強了潮勢。錢塘江口橫豐一條巨大的沙坎,潮水湧入時受到沙坎阻擋,速度減慢,而後面的潮水又迅速湧上來,後浪推前浪,潮頭也越來越高。另外,浙江沿海一帶夏秋季節常刮東南風,風向與潮水方向大體一致,這也助長了潮水的聲勢。

  海寧縣鹽官鎮東南一段河塘,是近代的觀潮聖地。這裡建有觀潮臺、觀潮亭和鎮海塔。江面只有兩三公里寬,潮勢最盛,潮頭並列一線,有“海寧寶一線潮”之稱。海潮漲入江口之後,因南北岸勢不同,漸成二段。南段速度,經段速度慢,當南段蕩回與北段匯合時,潮頭相撞,聲如山崩地裂。鹽官鎮東8公里的八堡最官觀賞此景。海潮西進,撞上伸入江心的丁字壩時,怒濤驚堅,碎作潑天大雨,潮頭反竄塘岸,為“返頭潮”。距鹽官鎮12公里的老鹽倉是觀賞此景的佳點。每年農曆八月十八日,以鹽官觀潮的人如潮湧。這時潮頭最高時可達3.5米,潮差可差8~9米。

  2、尋找比喻句,感悟用法之妙。(5處,相機點撥比喻句的樣式。如:好像、猶如、形成。)

  3、自主積累:自選感興趣、欣賞的精彩語句。

  4、選作題

  A 編寫廣告語。

  B 透過網上圖書館蒐集一些圖片或資料。

《觀潮》教學設計11

  一.談話引入

  1.今年農曆八月十八,中央電視臺和浙江電視臺聯合現場直播錢塘江大潮,同學們看了嗎?你看到什麼潮?感受如何?

  2.對於錢塘潮,你還了解些什麼?

  3.生自由暢說。

  4.小結:……那情景真不愧為“天下奇觀”(板書)

  二.理解課題

  1.“觀潮”(看潮)

  2.“天下奇觀”(天底下奇異的景象)

  三.播放錄象。(從同學們剛才的談話中看出,大潮洶湧的情景,大家記憶猶新,錢塘江大潮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學們想不想再看一次?讓我們再次聽聽聲音,看看畫面,感受一下這天下奇觀)

  四.教學“潮來之時”

  1.錄象裡潮水的景象,咱們課文也有,在哪呀?(3、4自然段)

  2.自己讀讀3、4自然段,那些描寫潮水的語句,你覺得喜歡的,就多讀幾遍,努力把它讀好,待會讀給同學們聽。

  3.學生自由朗讀,師巡視指導。

  4.學生自由交流,教師相機指導。

  ▲從遠處傳來……悶雷滾動。

  ▲那聲音……顫動起來。(課件演示,比較句子,潮遠,聲大而悶,潮近,聲巨而烈。指導朗讀)

  ▲過了一會兒……沸騰起來。(模擬“沸騰”。“人聲鼎沸”。讀出“沸騰”感覺)

  ▲那條白線……橫貫江面。(課件演示理解“橫貫”“橫臥”。指導朗讀)

  ▲浪潮越來越近……飛奔而來。(課件演示,比較句子ABC。老師A句,小組讀B句,全班讀C句。自由讀、個別賽讀、齊讀)

  ▲小組賽讀。(小組選一精彩片段,自己安排,開展比賽)

  5.小結:這些語句寫得多精彩啊!正如課文預習提示中所說,作者把錢塘江大潮寫得雄偉(壯觀),有聲(有色),使人如臨(其境)。(板書)

  五.理清寫作順序。(課件演示)

  1.填空理解:

  (1)自己讀一讀,看看作者是怎樣把這些語句連起來。

  (2)指名填空。(課件演示:由遠及近)

  2.師生分讀。(是呀,作者由遠及近地觀察,隨著位置的轉變和時間的推移來描寫潮聲潮水的變化。我們一起讀讀,體會一下。)

  六.指導背誦。

  1.老師留下括號裡的詞語,你能說出剛才那段話嗎?

  2.練習背誦。(自己準備)

  3.會背的一起來。(看著螢幕)

  4.小結:背得多有感情啊!我們彷彿站到錢塘江旁,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來越近,聲音(越來越響),浪頭(越來越高),氣勢(越來越大)。錢塘江大潮真不愧被稱為(天下奇觀)!

  七.積累語言。

  1.咱們學習的這兩個自然段中,詞語非常豐富、生動,你們想不想把它們積累下來?

  2.開展比賽。(聽老師說詞語的意思,看誰反應快,很快站起來說哪個詞語表達了這個意思)

  3.做讀書卡。

  4.分組領讀。

  八.運用語言。

  1.同學們懂得了詞語意思,不過,會不會用了呢?

  2.選用其中的二三個詞造句(鼓勵選用幾個好詞,說一段話)

  3.學生交流

  九.總結全文。

  今天,我們如臨其境,觀賞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透過有感情的朗讀,理解了作者按順序,抓特點的敘述方法,積累了好詞佳句。學得不錯。下節課……

  板書設計:

  觀潮

  (錢塘江大潮)

  雄偉壯觀

  天下奇觀

  潮來時

  如臨其境

  有聲有色

【《觀潮》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