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職業/專業/職能> 淺談選專業意見分歧

淺談選專業意見分歧

淺談選專業意見分歧

  一位北京的考生家長向我諮詢報志願的事情。這位家長在給孩子報志願時,遇到了難題。關於孩子的情況,家長敘述了很多。考生為女孩,一摸的成績為590分以上,二摸時,達到了最好成績612分。孩子堅持要報考心理學專業,考慮兩次模擬的分數,家長準備這樣為孩子填報志願:一本志願為中央財經大學應用心理學專業(經濟心理學),或者北京林業大學心理學專業。二本第一志願計劃選擇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或者首都師範大學心理學專業。第二志願專業選擇報考這幾所院校之中的經濟管理類專業,如保險會計等。這樣填報時,家長又擔心,這幾所院校的心理學專業教學情況或學習風氣,因而拿不定主意,填不出志願。

  590分以上的孩子,選擇院校的範圍應該是很廣的。報不出志願的原因不是分數問題,不是院校問題,是由父母與孩子在專業選擇上的分歧造成的。

  仔細觀察這幾個志願,可以發現父母與孩子在專業選擇方面的分歧點。孩子的志向是學習心理學,而父母的願望是希望孩子學習經濟管理類專業。所以,首選財經類院校讀心理學專業,而且要學習經濟心理學。從地點分佈看,在北京開設心理學專業的師範類大學、綜合性大學,錄取分數在590-610之間的院校是空白。這位考生的志願是不考慮外地院校的,這樣來看,這個志願確實是不好填報的。

  填報志願時,很多考生與家長的意見分歧,是志願難報的首要原因。在我的部落格中,很多考生家長諮詢的問題,可以歸納為如何解決專業選擇中的意見分歧。網友藍天白雲的問題,是這類問題的代表。

  藍天白雲:洪傲老師好!我兒子是即將參加高考的理科生,對於報考什麼專業感到很迷茫,為此向您請教,希望您百忙之中給予指教。

  孩子的各科成績比較均衡,就數、理、化、生而言較為喜歡化學及生物。但更對中國古典文學及中國歷史感興趣。記憶力好,學習能力較強但意志力不強,生活自理能力較差。性格內向,不善言辭和與人交流,喜歡一個人看書,他自己也說不清喜歡什麼專業,曾說想報中文、歷史、中醫、遊戲開發專業,就是不願當老師。但我覺得中文、歷史、中醫都不好就業,而且他那不善交際和言辭的性格也不適合,學習遊戲開發源於他喜歡玩遊戲。

  遇到這類問題的.考生有一些特點,學習成績優秀,瞭解自己,對職業生涯有自己的考慮,在專業選擇上有自己的主見。當這類考生的志願與家長有分歧時,會有幾種情況。一種情況是,採取一種折中方案,如到財經院校學習心理學;另一種情況是,要麼東風壓倒西風,要麼西風壓倒東風。如,父母放棄,完全尊重孩子的選擇;或者孩子放棄,完全尊重父母的選擇。

  這幾種方案存在一個核心的問題,暫時填出了志願,但是意見分歧的原因並未被找到,存在的問題並未解決掉,這種方案對父母孩子雙方都有“被選擇”的嫌疑。

  怎樣解決選擇專業時的意見分歧呢?首先,父母和孩子雙方要拋棄爭論,認真思考各自選擇的理由。這個理由,要有三個方面的依據。一是,要分析自身高中各門課程學習情況。從高中課程入手,推斷所選的專業與自身的匹配程度。二是,瞭解自身的個性特點。從自身個性入手,推斷所選專業與自身的匹配程度;三是職業期望。從這三個方面入手,父母和孩子會對自己的選擇獲得比較理性的認識。

  以第一個案例為例。我拋開了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分歧,首先詢問了孩子高中各門課程的學習情況。這位同學最擅長的科目是化學,化學成績在各科之中位居第一;第二位是物理、語文;第三位是數學,需要花費較多精力;第四位是生物;最吃力的是外語。

  大學專業課程是高中課程的延續。心理學專業的課程是以高中的生物和數學課程為基礎的。心理學科認為,心理的基礎是大腦,心理學專業基礎課程是從學習大腦的結構開始的。如生理心理學、認知心理學。如大腦的結構,大腦各部分在認知活動中的作用等等。數學是心理學專業必備的工具。心理學專業的研究基礎是心理統計、心理測量、心理實驗。每一個簡單的心理學原理,都是由心理實驗及測量資料得出的。

  大學的經濟類和管理類專業課程基礎是數學與外語。數學是工具,外語是催化劑。外語能力強的同學,找工作時機會較多。

  透過這樣的分析,家長和孩子可以客觀的瞭解心理學及經濟管理類專業的課程情況,結合自身的學習特點,對各自的選擇會有新的看法。在這個基礎上可以就專業選擇問題進行交流和討論,找到形成共識的通路。

【淺談選專業意見分歧】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