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一年級語文《日月明》評課稿

一年級語文《日月明》評課稿

一年級語文《日月明》評課稿

  一、注重學法指導,從扶到放

  古語有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老師立足於教,是為了不教。邵老師正是深切地體會到了這點,在識字教學中,先透過看圖演示來引出“明”這個字,讓學生在寬鬆、自然的狀態下了解會意字的構字特點後,出示課文第一小節,讓孩子自己去找一找像“明”這樣的字,引導孩子聯絡生活、觀察實物來識記生字,進一步體會會意字的特點,激發孩子的識字熱情。接下來第二小節的學習,邵老師放手讓孩子自己找,透過同桌演一演的方式,在輕鬆、活躍的氣氛中,演繹了會意字的形成。整堂識字課的'教學,邵老師從具體的指導中引導孩子悟出方法,悟出路子,然後再丟開老師這根“柺杖”,讓孩子自己獨立前行,逐步實現自主識字的目標。一節課下來,孩子們學得趣味十足,而且品嚐到了學習的快樂,成功的喜悅。

  二、開展多種形式,趣中識字。

  一年級的孩子好動,注意力不易集中,但邵老師能開展多種形式、多種方法識字,如同磁鐵一樣牢牢地吸引住了孩子們。教學“明”時,透過動畫演示,創設情境,愉悅識字;教學“塵”這個字時,聯絡生活,摸摸課桌上的灰塵來形象識字;教學“尖”時,運用實物——一支筆來識字。而“滅”、“男”、“休”、“看”這四個字大膽採用讓孩子演一演的方式,既為學習,卻輕鬆無比,讓人忍俊不禁的同時,也會邵老師對孩子們的瞭解佩服不已。在鞏固環節,邵老師不是簡單地出示這幾個字讓孩子們認一認就好了,而是讓孩子們自己擺一擺,透過對生字部件的組合,進一步感受會意字的構字特點。

  下面提一些個人的看法:

  1.我認為課文讀得過少。本篇課文是一篇韻文,讀來朗朗上口,文本里就蘊含著會意字的構字特點。但可惜的是,邵老師隨文識字,做到了從文中來,卻未能送回到課文中去。

  2.沒有關注到全體學生,學生參與的面不廣。

【一年級語文《日月明》評課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