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責任勝於能力》讀後感

《責任勝於能力》讀後感

《責任勝於能力》讀後感(精選3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責任勝於能力》讀後感(精選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責任勝於能力》讀後感1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工作就意味著完成自己的份內事,然後心安理得地拿自己那份薪水。過去,我也一直這樣認為。工作既是自己的謀生手段,也是個人對社會的一份責任。一個平凡人,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上班下班總是忙忙碌碌,似乎也找不到多少不平凡的業績。讀了《責任勝於能力》這本書,使我受益非淺,此書運用了通俗易懂的語言,體現了求真務實精神,其深刻的內涵,淺顯易懂的道理,特別是其中一系列的案例,有很強的說服力,闡明瞭責任有無直接決定事物的成敗,也讓我對文中的“責任”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瞭解。那責任到底是什麼?

  我認為,“責任”從大道理說,就是最基本的職業精神,從小的來說即一個人做事的基本準則。記得看過一個電視專題片,侯先生談起自已的父親侯寶林大師對他的影響,一段文革期間的往事,侯老先生當時由於受到衝擊,被分配掃廁所。但他毫無怨言,整日樂呵呵的將廁所打掃得乾乾淨淨,逢人還主動招呼,一點不因掃廁所感覺低人一等或不好意思。侯耀文當時不理解,就問他的父親,他的父親回答他“既然分配我掃廁所,那麼這就是我的新工作,我就必須要做,還要做的比別人都好”。這種寵辱不驚的精神,一直銘記於侯耀文的內心,並一直激勵著他日後漫長的藝術生涯。這個故事說明這樣一個道理,只有負責任的人,才有資格成為優秀團隊中的一員;缺乏責任心的人,也就沒有了發揮才能的舞臺,成就不了事業的同時,只能整日沉溺於“怨天尤人”之中。

  一個人的工作做的好壞,最關鍵的一點就在於有沒有責任感,是否認真履行了自己的責任。人的一生必須承擔著各種各樣的責任,社會的、家庭的、工作的、朋友的等等。人不能逃避責任,對於自己應承擔的責任要勇於承擔,放棄自己應承擔的責任時,就等於放棄了生活,也將被生活所放棄。責任可以使人堅強,責任可以發揮自己的潛能,能力,永遠由責任來承載。責任可以改變對待工作的態度,而對待工作的態度,決定你的工作成績,正如書中所說的“假如你熱愛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你討厭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地獄”。我們在工作中,就是要清醒、明確的認識到自己的職責,履行好自己的職責,發揮自己的能力,克服困難完成工作,認識到、瞭解到自己的責任,清楚自己的職責,並承擔起自己所在工作崗位的責任,那麼工作就由壓迫式、被動,轉化為積極主動,並享受工作樂趣,取得成績的快樂。

  有些事情並不是需要很費力才能完成的。做與不做之間的差距就在於——責任。簡單的說,按時上班準時開會等一些工作上的小事,真正能做到的並不是所有的人。違反單位制度,說到本質就是一種不負責的表現,首先是對自己單位和職業的不負責,更是對自己的不負責。沒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負責的人。責任承載著能力,一個充滿責任感的人,才有機會充分展現自己的能力。

  《責任勝於能力》讀後感2

  近日工作之餘,認真地閱讀了《責任勝於能力》這本書。

  這本書針對職業精神與價值觀念進行了系統的討論,深刻地剖析了在工作中“責任勝於能力”的行為準則,是一本鼓勵人勇敢地承擔起責任,走向成功的難得的好書。

  在這本書中,對責任做了非常精闢的闡釋,責任首先是一種使命,是一種與生俱來的伴隨著每一個生命的使命。事實上,只有勇於承擔責任的人,才有可能被賦予更多的使命。一個缺乏責任感的人,首先會失去社會對他的認可,失去別人對他的信任,甚至失去自身的立命之本。

  工作意味著責任。沒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負責任的人。無論做什麼工作,敢於承擔責任的人,就會出色地完成任務。就會發揮自己的價值;反之,不能承擔起自己責任的人,就會懈怠自己的責任,就可能給別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不是所有的職業都需要高學歷、高能力,但所有的職業都需要高度的責任心、責任感。從這個意義來看,我們每個人,無論在那個崗位,都要看重自己的'工作,進而增強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一個對自己的工作有高度責任感的人,會花更多的時間去尋找更多機會和可能性,更值得信任。同時,他因此得到更多人的信賴,更多地把握了掌控自己命運的機會和能力。一個對工作負責的人,更是對自己命運負責的人。從這個角度來看,工作是為自己做的。

  責任勝於能力。在現實生活以及工作中,責任經常被忽視,人們總是片面地強調能力。一個員工能力強是件好事,但是,如果他不願意付出,他就不能為所在企業創造更多價值。而一個願意為事業全身心付出的員工,即使能力稍遜一籌,也能夠創造出最大的價值來。當然,責任勝於能力,並不是對能力的否定。一個只有責任感而無能力的人,是無用之人。而責任需要用業績來證明,業績是靠能力去創造的。

  責任體現忠誠。忠誠是一種職業的責任感,是一種對職業的忠誠,是對從事職業的敬業精神。一旦養成對事業的忠誠和責任感,我們即使面對逆境,也會鼓足勇氣;面對誘惑,也會不為所動。會克服艱難險阻,執著勇敢,發揮潛能,奔向成功並樂在其中。是國家養育了我們,是給了我們成長的空間,是企業給了我們成功的機遇。當我們對企業懷感恩之心。對職業的忠誠,也將喚醒我們的責任感、自信心,激發人格的力量。我們會因為要擔負的責任而變得更加勇敢和堅強,會調動起所有的潛能,發展自己的能力。

  責任不允許尋找藉口。藉口與責任心有關。一個有高度責任心的人,是從來不找藉口的。即使工作遇到困難,他努力尋找的是解決問題的方法、途徑,是認定了目標後的百折不撓。而一個缺乏責任心的人,考慮更多的是“盡力就可心安”,而對於完不成任務,因為找到了自以為合情合理的藉口,可以向領導交差,就放棄了追求成功的努力。常此以往,因為缺乏成功的體驗,在企業受損失的同時,個人的自尊心、自信心也逐漸萎謝,難以有追求成功的願望,難於獲得成功的人生。再以我們教師行業為例,每一次教學失誤,都會威脅到每個孩子的成長,威脅到社會的發展。幾個自以為充分的理由和藉口,在事實面前,會是多麼的蒼白和無力。

  學習使我懂得:工作意味著責任,工作呼喚責任,工作需要忠誠,工作要做到更好。

  《責任勝於能力》讀後感3

  我讀了《責任勝於能力》這本書,本書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闡述了責任的重要性;列舉了一些成功案例,使本書的精神內涵具有了更強的說服力。

  關於能力,本書中並不是說能力不重要,一個人的能力有大有小,能力小可以通過後天的學習提高、來彌補能力上的不足;如果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人,雖然有很強的能力也可能給我們的單位、社會和他人帶來損害或損失。

  關於責任,責任是一種精神、是敬業、是對價值的堅守、是對信念的執著、是對工作的負責、是對社會、他人的負責任。責任是一種承諾,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在工作中就有了熱情,就能激發潛在的能力,有能力又有責任感就會有使命感,有了使命感、有堅定的信念就能轉化為動力,這種動力就能夠克服工作中的一切困難,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出色的完成各項任務。

  讀了這本書後,結合我們的工作有以下幾點的體會

  一、責任是愛心:做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對青少年的課外教育和各種能力的培養,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不但要教授他們知識、能力和技能,更要帶著一顆愛心讓他們感受到社會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讓他們在愛的氛圍中去學習、去鍛鍊、去生活,讓愛心伴著他們成長的每一步;讓他們從小就感受著愛、傳遞著愛,就能培養他們將來對社會、對人類、對家庭、對他人的責任意識;一個有責任心的有能力的人才是我們社會需要的人。

  二、責任是承擔:一個負責人的人,應該敢於承擔社會負於的各種使命,在生活中我們尊敬師長、團結同事、關心他人、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是我們的責任。在工作中,我們認真負責,腳踏實際、勤奮苦幹、努力完成各項任務,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每一件小事都要認真去做,在具體工作中鍛鍊提高自身的能力,把工作做的順暢、完美是我們的責任。

  三、責任是榮譽:一個負責任的人、有榮譽感的人,就能在工作中多承擔責任,熱情主動,為企業多做貢獻,為單位爭取榮譽,為自己樹立榮譽,為榮譽去工作,在平凡的工作中創造出輝煌的成績。

【《責任勝於能力》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