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社會>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通用10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通用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知道煩惱人人都有,煩惱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2、引導學生結合生活中的例項,嘗試分析、思考造成煩惱的主客觀原因。使學生能夠認識到,有些煩惱是客觀原因造成的,自己無法迴避。面對這樣的煩惱,應該在接受現實的同時,面對現實,並尋求排解的方法。有些煩惱則是“自尋煩惱”,如果改變一下思考問題的角度和心理狀態就可以緩解情緒,解決困惑。

  教學理念:

  讓學生知道每個人都會有煩惱,煩惱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關鍵是如何減少那些人為的煩惱及在有了煩惱的時候如何去面對。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知道面對同樣的事情,態度不同、思考問題的方式不同,會有不同的心情,由此也會得到不同的結果。要學會樂觀地面對生活。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人人都有煩心事

  我們都向往快樂,希望快樂永遠與自己相伴。然而“快樂”說起來很簡單,但真正感受到快樂卻不是那麼容易。

  活動一:坦言煩惱

  1、調查統計

  (1)結合書中的表格,在班內或向周圍的人做測試。

  (2)將測試結果做簡單統計,看看有什麼發現。

  2、說說我的煩惱

  看來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快樂,也都有自己的煩惱。你有什麼煩惱,我們把它們寫出來,再一起討論如何解決。

  讓學生想一想自己有什麼煩心事無法排遣,並寫出來。

  3、鼓勵學生上臺說說自己的煩心事。

  (1)我的個子長得太慢了,我要是長得像他那麼高就好了。

  (2)我沒有說什麼得罪他們的話呀,他們為什麼不理我了?

  (3)媽媽一天到晚老是說我,剛剛看一會兒電視,媽媽就批評我老是看電視。

  第二課時走出煩惱

  過渡:面對煩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態度,我們先來看看“李萌的煩心事”(教材第10頁)看看她是如何面對煩惱的?

  情境一:

  1、課件演示:一天大掃除,李萌去大隊部拿報紙,回到教室時,聽見幾個同學在議論她。

  2、思考:假如你是李萌,聽到同學議論後,你會是什麼感受?你會怎麼做?

  討論:

  (1)被同學誤解,受到委屈而感到心裡不高興,有些生氣,甚至有時傷心地哭都是正常的,但如果因此而長時間悶悶不樂,發脾氣或對誤解自己的同學總是耿耿於懷,就是不正常的情緒。

  (2)讓學生設想如果李萌向同學解釋後,很快化解誤會,原諒同學,對自己及自己與同學的關係會怎樣?如果為此而總是悶悶不樂,不理同學,又會怎樣?

  3、交流,評議(說說哪種方法比較好)。

  情境二:

  (1)課件演示:放學時,李萌看到幾個在前邊,她叫了幾聲,可是她們沒有理她。

  (2)思考:假如你是李萌,你遇到這樣的情況,你會怎麼想,怎麼做?

  (3)交流,評議(分析哪些情緒表現是正常的、合理的;哪些情緒表現是不合理的。)

  思考:不良的心理表現會給自己、給自己與同學的關係帶來什麼後果?為什麼李萌總會遇到煩惱?原因是什麼?給李萌開個藥方。

  活動二:診斷煩惱走出煩惱

  (1)請同學們來噹噹醫生,為李萌開個“藥方”。

  診斷書:李萌想________________,所以她很生氣。

  藥方:如果李萌這樣想____________________,就不會生氣了。

  (2)評選最佳藥方。

  3、給自己的煩惱開一劑良方

  (1)學生思考並寫下來。(2)交流。

  4、總結別煩惱的方法。

  A、面對這些煩惱,我們可以克服,可以嘗試改變自己的想法,也可以聽聽他人的建議,寫出自我反思。

  B、有些煩惱不是我們自己造成的,但我們卻無法迴避,我們該怎麼做?大家一起想辦法。(自我寬慰、傾訴、宣洩、情緒轉移(唱歌聽音樂等)

  小結:今天我們找到了一些走出煩惱的方法,希望大家在生活中煩惱少一點,快樂多一點。

  第三課時:多對生活笑一笑

  生活就像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也朝你笑;你對它哭,它也朝你哭。對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看法不同,感受就不同。

  活動三:多對生活笑一笑

  1、不同的態度不同的人生

  (1)師講述故事:有兩個年輕人在一場車禍中喪失了一條腿。面對災難,甲青年整天愁眉苦臉,唉聲嘆氣,時常摔東西來發洩,認為世界那麼不公,要和他過不去;而乙青年則很高興,他說:“還好,我還留住一條腿,我可以用它快樂地走完下半輩子。”

  (2)同學們,面對同一種情況,他們的態度截然不同,你喜歡誰呢?談談你的看法。

  (3)假如是你,你會怎樣接受無可改變的現實呢?

  2、如果你也遇到了挫折,你會怎樣去面對呢?聯絡生活實際談一談。

  3、結合教材12頁“兩個人對同一事物的不同想法”,讓學生思考:為什麼對同樣一種情況,兩個人的想法卻不一樣,哪種想法會使人不快,哪種想法可以使人感到快樂些?

  4、遇到煩惱的事,改變一下我們的思考方式,換個思路想想,看看結果會有什麼不同。結合教材13頁的幾幅圖,讓學生討論,假如你遇到了這樣的情況,你覺得怎樣想、怎樣做才會使自己接受無可改變的現實?或以愉快的心情去做一件枯燥的事?

  5、說說你怎樣做到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對待生活中發生的各種事。

  小結:在我們漫漫的人生道路上,我們有兩種方法來對待生活給予我們的考驗:一是悲觀的態度,二是樂觀的態度。如果你真的是選擇了悲觀的人生態度,那麼在你以後的生活日子裡只能有失敗、挫折、困難來陪伴著你,你的心田就會陰暗多雨,天天都必須承受著憂鬱、痛苦的折磨,同時你的健康也因此付出無謂的代價。

  但是,如果你選擇了樂觀的人生態度,在你生活的日子裡每天都有著成功、歡笑、自信陪伴著,於是陽光明媚的日子每天都伴隨著你,還能伴你成功地走在鋪滿鮮花的舞臺。希望我們大家都能笑對生活、笑對人生,做一個快樂的天使。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透過課堂學習活動,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心事,瞭解他們的內心需求,引導學生認識到應該把父母作為自己傾訴的物件,和父母之間建起一座溝通的橋樑,從而拉近和父母之間的距離。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我們之間有一條溝嗎

  1、同學們,讓我們來聽聽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一個真實的故事——《他為何殺死自己的親生母親》。

  2、讓我們再來聽一聽故事中的主人公徐力寫給知心姐姐的一封信吧。

  3、聽了故事和信的內容,你們想說什麼呢?

  4、你和和爸爸媽媽還有哪些衝突和矛盾嗎?

  (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目的是想讓學生透過活生生的事例明白造成這個人間悲劇的主要原因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缺乏理解與溝通,讓他們認識到:學會與父母溝通,對父母和孩子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二、我們的心事要告訴爸爸媽媽嗎

  1、你們有自己的心事嗎?都有哪些心事呢?把它寫在小紙條上。

  2、教師可以把紙條收上來,讀一讀孩子的心事。

  (教學這一環節時,為了充分尊重學生,採用不署名寫紙條的方法引導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心事,並將學生的心事進行歸類,看看各屬於哪些方面的問題。)

  3、當你有了心事之後,會向誰傾訴呢?為什麼?

  4、有的同學願意把自己的心事告訴爸爸媽媽,有的同學卻什麼也不願意對爸爸媽媽說,這是為什麼呢?(把學生雙方的意見分別寫在黑板上)

  5、教師總結歸納,引導學生認識到:有些事情作為未成年人必須自動控制父母,有些事情告訴父母是對自己有幫助的,提高他們對與父母交流這件事的正確認識。

  三、情感激發

  1、出示一個圖案設計:圖案由塗實的紅、綠、藍三個圓組成,紅色的在上,綠色、藍色的在下,三個圓交叉在一起。

  2、同學們,你知道此圖案是誰設計的?表示什麼意思呢?

  3、此圖案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男孩設計的《家長報》的報頭,讓我們聽聽他的設計意圖吧!

  (紅圓代表我,綠圓代表我媽媽,藍圓代表我爸爸。紅圓與綠圓交叉的地方,說明我媽愛我,我愛我媽;紅圓與藍圓交叉的地方,說明我爸愛我,我愛我爸;綠圓與藍圓交叉的地方,說明我媽愛我爸,我爸愛我媽!)

  4、聽了小男孩的設計說明,你有什麼想法嗎?

  5、總結:是啊,我們是一家人,相親相愛的一家人,你們長大了,有屬於自己的秘密了,可你們和父母之間永遠有割捨不了的新情,也永遠都有溝通的必要和理由。

  第二課時

  一、溝通無極限,我們是朋友

  導語:同學們,相互依託,相互合作,相互溝通,這應該是現代“三口人”之家,也就是獨生子女家庭應該具備的實際關係。而如今,很多“三人世界”的家庭並不太平,並不和睦,有的竟然發生對抗,甚至發生“戰爭”,為此,大人傷心痛苦,孩子與覺得活得很累,怎麼辦?怎樣反把對抗變為對話?怎樣實現溝通?

  二、共商錦囊妙計

  方法一:鴻雁傳書

  1、五(2)班徐萱同學向大家介紹了她與爸爸媽媽溝通的經驗:給爸爸媽媽寫信。讀讀看。

  2、你覺得這樣的溝通方式好嗎?為什麼?

  3、書信自古以來就人與人之間溝通的了方法,你們覺得在哪些情況下適合用這樣的方式和父母進行溝通。

  方法二:情感面對面

  1、有什麼心事時,也可以和爸爸媽媽面對面地交流。

  2、在哪些情況下你與父母進行過面對面的交流?交流的效果好嗎?

  3、懂得傾訴,學會傾聽,這可是我們與父母之間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的一個奧秘喲!

  方法三:換位體驗

  1、小組合作演一演書上的生活情景。

  2、說一說表演中你的體會。

  3、在生活中,由於所處位置不同,人們的想法也不同,樂曾經站在爸爸媽媽的位置上來思考一些問題嗎?(可以請學生聯絡自己當臨時家長的經歷談感受)

  4、教師小結。

  三、溝通無極限

  1、你和爸爸媽媽交流溝通的過程中,還有什麼好辦法、好經驗?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好嗎?

  2、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和父母交流溝通的幾種方法,鼓勵他們大膽嘗試。

  爸爸媽媽是我們生活中最親密的人,他們用自己無私、博大的愛,默默地關心著我們,期盼著我們的成長與進步,他們是我們的良師益友,挽扶著我們走上漫漫的人生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們用實際行動去理解父母,讓父母放心,就是一種最好的回報。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3

  【教材簡析】

  “當危險發生的時候”是第二單元“安全的生活”第三課所討論的第一個小話題。對於小學生來說,這是第一次系統全面接觸安全意識的教育,因此具有重要意義。而正確處理火患又是安全教育中最實際也最為重要的一環,學生學習的成果將直接地影響到學生的生活乃至生命。

  【教學目標】

  1、學習消防知識,詳細瞭解對火災的處理方法(如撥打火警119、火場逃生等)。

  2、知道當火患發生的時候要機智、勇敢、不慌張、不蠻幹。

  3、培養學生的安全防患意識,聯絡生活實際,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身邊發生的火患。

  【教具準備】

  準備火災自救等常識性圖片和滅火的小常識掛圖。

  【教學過程】

  過渡:親人的痛愛,同學的友情,快樂的校園,讓我們感受到快樂與幸福。可是,一場意外卻足以改變許多人的生活——

  一、案例再現

  (播放一段火勢蔓延、濃煙滾滾的情境畫面)。我嚴肅地問大家:“如果我們身處火場,周圍已經煙霧瀰漫,應該怎樣防煙嗆呢?”

  觀看資料片,感悟災害給人類帶來的恐懼。

  提問:看到這裡,你想說什麼?

  (生交流)

  是啊,火災令人恐懼,損失讓人痛心。以上案例確實讓人們觸目驚心,慘不忍睹!

  同學們,讓我們試想一下:當危險發生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呢?

  2、反思原因,引起共鳴。

  看到這一切,你想到了什麼?

  小結過渡:正像你們所說的,居安思危,防患未然,是多麼重要。那麼,在我們身邊有沒有火災的隱患呢?

  二、課堂活動

  1、創設情境,模擬演練

  今天,就讓我們在這裡做一個大膽的假想。假如在上課時發生火災,我們該怎麼辦?(警報響起:著火啦著火啦,大家快逃啊!)

  :情景模擬:當火災發生時,怎樣的撥打電話119?

  紅紅是一名小學生,一天,他家就發生了這樣的意外??

  (例:紅紅家住在5樓,一天傍晚,爸爸、媽媽都沒有下班,紅紅一個人在家裡寫作業。寫著寫著,突然聞到了一股煙味,開啟門一看,發現樓道里已經濃

  煙瀰漫。)

  誰來幫幫紅紅呢?生自由地說。(師:真棒,想到了迅速地保護自己;了不起,看到火這樣大,想到紅紅是個小孩,他應該先報火警。)

  對,當火災發生的時候,我們應迅速報警、滅火與逃生,(讓學生學會正確、及時撥打119火警電話)119,怎麼打?

  適時指導學生知道打火警119的方法。

  師生互動演練

  你會報火警嗎?想一想報火警應該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

  ①.報警內容清楚、明瞭:⊙家庭住址 ⊙電話 ⊙起火原因 ⊙火勢。

  ②.現在,你能正確撥打火警119了嗎?假設你家現在著火了,你該怎樣打火警電話呢?這樣吧,我們先練習練習,一會兒我們請幾位同學來試試看,比比誰報警最快、最清楚。

  孩子們,現在我來做消防隊員,你們向我打進電話報警,行嗎?

  ③.同學們,遇到火災你首先應該撥打119火警電話,但火警電話能隨意撥打嗎?(不能。)老師提醒大家注意:119可不能隨意撥打!)

  三、全課小結

  同學們,在生活當中,我們應防患於未然;但當無情的火患發生的時候,當危險發生的時候,大家應該沉著、冷靜、機智、勇敢,還應根據不同的危險發生情況,進行自救和逃生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4

  這是一堂綜合性較強的品德課,常識性的知識比較多,但是離學生的現實生活有一定的距離。如果上得成功,會對學生的健康與發展起到指導作用;如果處理不當,就可能是紙上談兵,泛泛而談,缺少實際的指導意義。

  所以,如何恰當地運用教學資源,成為上好這節課的關鍵所在。因此,圍繞這堂課,教師要積極開發和運用各種有效資源,力爭使課堂教學做到真實、生動,有效地吸引學生,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

  一、靈活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演中解決生活問題

  利用發生在 小學生紅紅身邊的事件,創設情境,讓學生思考、演示,在演示中發現問題,從而想出辦法解決問題。教師不受教案約束,靈活、生動地聯絡學生學習、生活的環境,挖掘潛在的危險,使學生明白,日常生活中處處存在不同程度的危險。有效地吸引學生,提高品德教學的實效。

  教師也真正的發揮了指導者、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的作用,努力創設了一種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

  二、巧用媒體資源,激發學生情感

  ”媒體以其聲、形、色等特點,創設情境,提供形象的教學環境。它能夠縮短時間與空間的距離,讓學生在直觀的教學情境中受到情緒的感染,激發內在的情感。由於學生的生活經歷有限,對於火災造成的傷害,他們雖然能夠說,但是難以產生深刻的體會,也就難以產生“防患未然、學習自救”的強烈需求。

  這樣會使課堂的教學效果受到影響。於是,我收集了各種火災造成的家破人亡的錄影場景,把它們製作成課件播放。在凝重的音樂聲中,在深沉的話語中,在觸目驚心的畫面中,學生的神情是沉重的,他們的心被揪了起來,心靈被深深震撼了,可見,適當的媒體資源把空洞的說教變成激發學習內驅力的有效手段,使學生在多種感官的參與中得到啟發,受到深刻的教育。

  三、用好教材,並還原於生活

  教材作為聯結師生活動的媒介,教師沒有被教材所限制、侷限,而是從學生的生活實際、本地的具體情況出發,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把教材還原於學生的生活實際,增強了實效性、生動性,更易讓學生產生共鳴,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5

  學習目標

  態度:

  透過活動讓學生認識自己各方面的進步,由此產生自信心,懂得進步是成長的階梯,要看到自己的優勢。

  能力:

  培養學生自我反思的能力,客觀地評價自己和他人以及自我悅納的能力。

  知識:

  引導學生學會記錄自己的成長軌跡,能夠張顯自己的優勢,看到自己的不足,繼續努力。

  主題教學思路

  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同時引導學生客觀地認識自己和他人。透過讓學生交流成長中一件小事的活動,讓學生展示自己的進步和特長。活動中教師要引導 學生既要看到自己的優勢,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客觀公正地對待自己和別人的進步,虛心向別人學習,以增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材圖案釋義

  第17頁的幾幅圖片,展示了學生學習、運動、勞動等方面的進步,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進步都有哪些。

  第18頁透過教師的話引導學生要看到自己的優點,也要學習別人的優點,找出自己需要改進的地方,使自己不斷地進步。

  教與學活動指導

  1、組織學生閱讀課文,觀察圖畫。

  2.討論:你成長進步中的一件小事。如果教師組織過學生的自己的“成長樹”,就可以讓學生展示自己這棵“大樹”“生”、“長”的情況了,是枝葉凋零,還是枝繁葉茂。

  3.指導學生畫畫,並請家長閱後提出意見。

  知識拓展:

  學生的氣質型別

  瞭解學生的氣質型別,幫助學生髮展積極的品質。氣質型別本身不分好壞,不同氣質型別的學生都可以成為品學兼優的人才;每一種氣質型別也都存在向某些積極的或消極的性格品質發展的可能性。

  “膽汁質”的學生容易形成勇敢、爽朗、有進取心的品質,但是也容易形成粗心、粗暴等缺點。

  “多血質”的學生容易形成活潑、機敏、有同情心、愛交際 的品質,但是也容易養成輕浮、不踏實、不誠摯的缺點。

  “粘液質”的學生容易形成穩重、堅毅、實幹的品質,但是 也容易形成冷淡、固執和拖拉的缺點。

  “抑鬱質”的學生容易形成細心、守紀律廠富於想像力的品質,但是也容易形成多疑、怯弱和缺乏自信的缺點。

  照顧學生氣質型別的特點

  採取切合實際的教育方法,就能把工作做得更加順利、有效。

  對“膽汁質” 的學生,不要輕易地去激怒他們,要設法培養他們的自制力。

  對“多血質” 的學生,要給予更多的活動機會與任務,使他們從中受到更多的教育,要將心比心,培養他們紮實、專一克服困難的精神並防止懈怠與見異思遷。

  對“粘液質”的學生要更加耐心,要給予他們考慮問題與做出反應的足夠時間。

  對“抑鬱質”的學生要給予更多的關懷和體貼,切忌在公開場合指責他們,要根據他們的接受能力適當降低或調整要求,鼓勵他們勇敢進步。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鄂教版《品德與社會》第十一冊第7課《話說地球》。

  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社會生活環境看,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人類對地球的認識越來越深入和豐富,但大多數人往往沉醉於自己熟悉的小環境當中,對地球的認識也可謂是“不識地球真面目,只緣身在此球中”。因此就讓學生透過學習去全面、整體的瞭解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感受地球的神奇、可愛和人類對地球無盡探索過程中的艱辛與執著,同時讓學生感受到人類對自然、對社會探索無止境,未來靠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孩子

  從孩子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程度上分析,六年級的學生對地球的探索有著較為濃厚的興趣,已經具備一定的查詢資料的能力,能從各種媒體上了解到目前我們生存的美麗的地球,對於地球有一定的認知,但他們對地球已有的認知是零散、片面的,對人類探索地球的過程知之甚少。

  因此,本課針對上述學情分析,確定的教學重點是:瞭解地球的形狀及主要的地形和海陸分佈,引導學生收集地球地貌的有關資訊,與同學交流,感受地球的美麗。教學難點是:感受人類對地球的認識與探索的艱辛與執著。

  在突破教學重難點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觀察,尤其是在地球的地貌上的全面觀察,學生對地球的認知很零散,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層層遞進和整體的把握,從而讓學生真正瞭解地球的形狀及主要的地形和海陸分佈,感受人類對地球的認識與探索的艱辛與執著。

  設計思路

  根據《課程標準》,我充分利用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依據他們的認知特點,整合教學資源,用觀看影片和圖片、調查與討論等方式引導學生初步瞭解地球是球體,瞭解主要的地形和海陸分佈,讓學生感知地球兩極的嚴寒、乾燥、風暴、生物等自然情況,為了解人類對兩極的探索作好鋪墊。並從中感受人類對地球的認識與探索的艱辛與執著。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受地球的神奇、可愛以及人類對地球的認識與探索的艱辛與執著。

  能力目標:能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收集整理資訊,與同學合作交流。

  知識目標:知道地球是球體,瞭解主要的地形和海陸分佈。

  教學重點

  瞭解地球的形狀及主要的地形和海陸分佈,引導學生收集地球地貌的有關資訊,與同學交流,感受地球的神奇、可愛。

  教學難點

  感受人類對地球的認識與探索的艱辛與執著。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教師製作多媒體課件,地球儀。

  學生準備:學生課前收集地球地貌的資料或圖片。

  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完成教材P44-P46頁內容,話題為“從‘天圓地方’說起”。

  第二課時完成教材P47-P49頁內容,話題為“看看地球的表面”。

  第三課時完成教材P50-P51頁內容,話題為“到兩極去探險”。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一謎語匯入,感知地球

  1、課件出示謎面:形狀圓圓像太陽,自己不能發光亮,青山綠水花兒美,它是生命的故鄉。大家猜,它是哪個星球?

  2、師:對這個與我們息息相關的星球,你有哪些瞭解?能用一兩句話說說嘛?板書:話說地球

  【設計意圖:透過謎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透過學生的交流,可以更好的瞭解學生掌握的程度,為後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活動二認識地球的形狀

  1、師:大家對地球方方面面的瞭解真不少,但我發現,大家對地球的形狀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地球是個球體。然而,古代的人是這樣認為的嗎?出示“天圓地方”,你認為他們當時的認識有道理嗎?

  2、師:地是平的,像一個大托盤,被巨大的半球形天穹罩著,這些表面的現象讓“天圓地方”成為當時人們的共識,但也正如大家所言,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人們接觸到的事實越來越多,有些現象引起了人們深入思考,漸漸對“天圓地方”的結論產生了懷疑,對地球的形狀提出了新的觀點。

  3、學生交流:什麼樣的現象會讓古代人對“天圓地方”產生懷疑?他們又是如何用當時現有的條件去證明“地球是球體”這樣的猜想呢?

  4、供料學習“月食推想”、“環球航行”(提供的資料應重點呈現探索的艱辛與卓越)

  5、後來古代的人們是如何去證明地球是球體的?請大家認真讀一讀相關資料,下面有一個表格,請同學們補充完整。

  時間

  人物

  現象

  猜想

  付出的努力

  結論

  6、師:其實地球是球形這一概念最先是公元前五、六世紀的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提出的。以後,亞里士多德根據月食時月面出現的地影是圓形的,給出了地球是球形的第一個科學證據。16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侖領導的環球航行證明了地球確實是球形的。環球航行是一個非常艱辛的過程,要有著超於常人的毅力和執著,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航海家麥哲倫首次航行的故事。(多媒體展示)

  7、學生交流:在人類探索地球形狀的過程中,還有哪些人物或者事例打動了你?

  8、師:是啊,“天圓地方”的時代,是人們不識地球真面目,只緣生在地球上的片面認識,而“地球是球體”這一重大發現靠的是人類觀察思考後的大膽猜想,挑戰共識,靠的是超於常人的毅力和執著,異常艱辛的努力過程。最終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飛向太空,終於能從太空觀察地球了!看,這是人造地球衛星拍攝的地球照片。地球的形狀是怎樣的呢?第一位遨遊太空的宇航員是誰?他看到地球真面目後發出了什麼感嘆!

  9、師:現在我們有能力,有發達的科技讓我們從遠處去俯瞰我們的藍色橢圓形地球,這個過程漫長而艱辛,人類為之付出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現在我們一起去看一看第一次人類飛天看地球的過程,(多媒體)同學們,你們看了有什麼想說的?

  10、小結:是啊,對地球的探索是艱辛而無止境的,但我們人類更是偉大的,一直以來人類對地球都進行著艱苦卓越的研究,只要我們有著堅強的毅力和執著的精神,我們將會發現地球更多的奧秘。

  【設計意圖:透過引導學生由古至今的學習人類探索地球的過程,讓學生感覺到人類對地球的不斷探索,推動自然科學的發展,逐步去揭開地球神秘面紗。】

  活動三 課外拓展

  1、人類不斷探索地球,發現了地球的很多奧秘,但也有很多未解之謎,你們知道有哪些嗎?。

  2、小結:地球探索的過程由古至今,由外國到中國,人類一直在努力探尋,地球還有很多的未解之謎,如“失蹤”的大西洲 、北緯30度線上的“死亡區域” 、羅布泊之謎 、海底金字塔之謎 、消失在太平洋中的古大陸 、古人是否還活在百幕大海底 、日本人談虎色變的死亡之海 、百幕大魔鬼區域水下早外星人的基地,我相信透過同學們以及以後人類的努力,我們都能找到答案。

  【設計意圖:最後結尾可以收集地球未解之謎,給予學生一種展望與期待讓同學們知道人們並沒有停下探索的腳步,人類對自然、對社會探索無止境,未來靠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孩子。】

  板書設計

  話說地球

  天圓地方

  球體

  第二課時

  活動一 合作探究,知道地球地貌

  1、師:我們現在都知道地球是一個藍色的橢圓形大球,出示多媒體(沒有經緯線標識的地球)看一看,想一想你發現了什麼?海洋與陸地從顏色上你發現了什麼?

  2、課件出示"海陸面積比較圖"。師:地球表面大約有70%的地方被海洋覆蓋,而高出海平面的陸地只佔了地球表面積的約30%。所以我們的地球是由七分海洋、三分陸地組成。

  3、師:除了藍色還有什麼顏色?分別代表什麼?

  【設計意圖:教學中,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課堂討論中,讓孩子們明白地球海陸分佈的特點是:“七分海洋,三分陸地。”】

  活動二 瞭解七大洲、四大洋。

  1、師:出示地球儀,除了剛才我們發現的七分海洋,三分陸地,你還發現了什麼?(根據學生髮現穿插經緯線的定義,作用等)

  2、師:地殼的運動導致板塊的分裂,根據不同的板塊分成了大洲,在研究地球時,為了方便找到論述它們的位置,於是產生了以上的名詞,並非地球本身所具有,這也利於人們對地球的不斷研究與探索。

  3、師:全球分成了七大塊,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七大洲,你能在地球以上找到它們嗎?課件出示:東西半球圖。師逐個點選七大洲

  4、師: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它們的名字,並說說你們從地圖上顯示的地形發現了什麼?(相機補充:非洲有世界最大的撒哈拉沙漠;大洋州是世界上最小的一個洲,它就是由許多島嶼組成的`;南北美洲就像一對姐妹緊緊相連在一起,人們通常把它們稱為美洲;亞洲有世界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稱;南極洲的影片。)來到亞洲你會想到什麼?

  5、出示平原地形圖,學生透過討論,小組派出代表圖文介紹平原地形時,可以結合我們的家鄉說說他感受到的這一地形的特徵。(一馬平川)

  6、師:透過我們的探究發現,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山地、高原和丘陵約佔全洲面積的四分之三,歐洲地形以平原為主,非洲地形以高原為主,看來,各個洲都有自己的特點。甚至每一個小的地形區域都有他們各自的特點,地球的表面可真豐富啊!

  7、快速識記七大洲。

  8、師:你們一下子記住了七大洲,那我們知道地球表面是由七大洲四大洋組成的,下面我們就去地球儀上找四大洋。(出示世界地圖,認識四大洋。)

  9、我們將上一節課所學知識聯絡起來,麥哲倫的環球旅行經過了那些大洋?這說明了陸地是被海洋圍繞,海洋連線成了一片。

  10、瞭解了七大洲、四大洋的分佈,完成填圖遊戲。瞭解它們各自的地理位置。出示四大洋麵積比較圖,比較四大洋大小。哪個洋最大?哪個洋最小?

  【設計意圖:圍繞教學目標,尊重學生的認識基礎,給他們提供較大的時間和空間。從看圖感知到了解分佈,再到填圖記憶。這樣,透過自主活動獲得認識發展,技能鞏固,顯然優於紙上談兵式的空洞說教。】

  活動三 感受地球的美麗

  1、用多媒體將圖片展示給學生(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千姿百態的地表形態,例如皚皚的雪原、秀麗的群山、深邃的峽谷、廣袤的平原、富饒的盆地、蒼涼的沙漠、鬱鬱蔥蔥的森林高大連綿的山脈……)

  2、學生自由說說你看到了那些地貌?

  3、佈置課後作業:以“地球地貌世界之最”為主題,收集文字和圖片資料,辦一期小報。

  【設計意圖:這一過程主要是在學生課前調查的基礎上開展師生的對話交流,讓學生了解地球豐富的地表形態。學生的積極性較高,參與面較廣,在七嘴八舌的討論中,進一步感受地球的可愛和美麗。】

  板書設計。

  看看地球表面

  七分海洋三分陸地

  七大洲 四大洋

  豐富的地表

  第三課時

  活動匯入

  1、師:誰能在地球儀上指出南極和北極?一說起南極和北極地區,你會想到什麼?教師可以相機板書。那被冰雪終年覆蓋的地方,是怎樣的一個世界呢?

  2、師:同學們說的真好,讓我們去那裡看一看,感受與眾不同的自然條件吧!出示多媒體。

  活動一瞭解兩極的特點

  1、師:看了這些畫面,你有什麼感受?學生自由說

  2、透過閱讀課文,讓學生了解兩極地區的主要特點:乾燥之極、寒冷之極、風暴之極。

  3、教師出示一組科學資料圖,讓學生自己發現,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去理解乾燥(年降雨量小)、嚴寒(有零下94、5攝氏度的低溫;熱水潑出去結成冰)、風暴(把200千克的大石頭吹得滿地亂滾),體會兩極地區惡劣自然條件。

  4、師:兩極地區儘管自然條件如此惡劣,居然還有動物在此安居樂業,請舉出幾種動物。

  5、師:動物在南極和北極地區生活,那裡有人居住嗎?根據課前收集的資料說說他們是怎樣生活的?

  6、師: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還有這樣的生命存在,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7、小結:是啊,同學們的好奇也正是科學家們的好奇,他們用著堅強的毅力去探尋地球未知的奧秘。

  【設計意圖:透過學生收集資料的交流和資料的比較,讓學生充分了解兩極的三個之最,體會兩極環境的惡劣。】

  活動二人類對兩極地區的科學考察。

  1、師:如果你是科考隊員,你會做哪些心理、物力上準備?

  2、師:你認為會遇到哪些困難?

  3、多媒體展示科學家們遇到的困難和怎麼克服困難。羅爾德·阿蒙森的故事、“1990年國際橫穿南極考察隊”6名成員歷時7個多月, 跋涉5984公里,終於到達了前蘇聯和平站……

  4、師:遇到這樣多的困難,人類為什麼還要不畏艱辛進行這樣的探險考察?(板書:目的?)

  【設計意圖:透過學生的討論和多媒體的展示,讓學生了解到兩極探險會遇到的困難和科學家們執著的精神】

  活動三資訊交流。

  1、師:北極和南極是探索自然界本來面目,研究地球過去、現在、和將來最理想的天然實驗室。儘管充滿了艱難和危險甚至犧牲,卻阻擋不住人類探索的步伐。

  2、師:你還知道哪些探索南極和北極的故事呢?推選優秀代表講講他收集到的故事,進一步感受人類對地球的認識與探索的艱辛與執著。

  【設計意圖:透過講故事和討論的形式,讓學生深刻感受人類對地球的認識與探索的艱辛與執著,並激發學生勇於探索的精神。】

  板書設計

  乾燥之極

  到兩極去探險 風暴之極

  寒冷之極

  艱辛 執著——目的?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學校的組織機構、發展變化、校風校訓等。

  2、使學生感受校園文化氛圍,進一步激發學生對學校的親切感和自豪感。

  3、透過組織探究活動,提高學生的觀察、蒐集、整理資訊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學著為學校做力所能及的事,增強主人翁意識。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匯入

  1、播放課件——校園新貌。

  2、師:看了片子,你想說點什麼,問點什麼?家鄉的學校以前是什麼樣的?它為什麼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

  二、交流見聞

  師:這麼大,這麼美的學校以前是什麼樣的呢?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課前同學們分組開展了“家鄉學校變化大”的調查活動,蒐集了相關的資料,下面我們來交流交流吧。同學們,你們調查了哪些學校?

  學生回答,教師貼彩紙。

  1、同學們在小組內交流蒐集到的資料,教師巡視。

  2、小組推選幾個代表上臺介紹交流的情況,展示新舊照片、過去與現在的師生人數、教學設施等資料,然後貼在彩紙上。

  3、師:在調查的過程中,同學們都感受到家鄉學校的變化:規模變得更大、環境變得更美、設施更富有現代化的氣息。其實,家鄉學校的變化不僅僅表現在學校過去和現在的不同面貌上,它的家族裡還出現了許多新的面孔呢!請同學們翻開教科書,看看都有哪些型別的學校出現呢?

  三、解決疑問、激發情感、指導行動

  1、在調查的過程中,同學們問道,家鄉的學校為什麼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課前,同學們當了小記者,採訪了老師、領導以及自己的爸爸媽媽,現在就請同學們整理收集到的材料,在小組內交流。

  2、學生整理收集到的資訊,討論交流。

  3、教師小結:家鄉的學校越變越美麗,是因為全社會對學校的支援,對少年兒童的關愛。同學們,我們是學校的小主人,為了學校的明天更美好,你有什麼樣的設想和建議呢?你能為學校做點什麼呢?下面我們每個同學都來噹噹“小小設計師”。

  (1)小組討論討論。

  (2)全班交流各組的設想和建議?

  (3)採訪學校的校長,請他談談感受,發表看法。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發現美,知道外在美與心靈美的統一對任何人都非常重要。懂得良好的行為舉止要在生活的細微處養成。

  能力目標:學會打造自己的心靈美;建立與青少年年齡相適合的健康審美觀,用以指導未來的生活。

  情感目標: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懂得外表美與心靈美的統一對任何人都很重要。

  【教學重點】

  建立正確的、客觀的審美觀。

  【教學難點】

  從外在美昇華到心靈美把兩者融為一體的過程。

  【教學準備】

  1、瞭解學生實際,有針對性的進行引導。

  2、瞭解學生在追求美方面的各種表現。

  3、拍攝本班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美和不美的表現圖片。

  4、製作本課的教學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境匯入:感受美

  師:同學們,每個人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面臨不同的快樂和煩惱。老師在給同學們講課前也遇到了一個困惑, 那就是 老師以一個什麼樣的形象面對大家,也就是說老師穿什麼樣的服裝更加得體,更能讓大家容易接受我。為此,老師特意選了幾件衣服,請同學們幫老師看一看,哪件衣服最適合老師。你們願意幫我嗎?(出示幻燈片)

  師:怎麼樣?

  生:不行!

  師:為什麼?

  生:太新潮了,不太適合老師穿。

  師:說得很好,那再看看這一件呢?

  生:不行,這是小孩穿的衣服, 和 老師年齡不相配。

  師:那這一件呢?

  生:這一件挺好,既適合老師的年齡,又 符合 老師的身份。

  師:看來同學們 和 老師想的一樣,今天老師就特意穿這樣一件衣服。

  這件事告訴我們,選衣服不但要適合場合,還要符合我們的身份與年齡。

  二、課堂活動:發現美

  師: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同學們也不例外。同學們每天上學之前,都要認真的裝扮自己,希望自己是最美的。你 能告訴 老師,你喜歡打扮的理由是什麼嗎?

  學生討論交流彙報。

  師:每個人喜歡打扮的理由不一樣,但很多人目的都是為了使自己更美麗。今天,讓老師和同學們一起走進生活,發掘怎樣才是美。板書課題:怎樣才是美

  現在,我們學校已經不再要求同學們每天都必須穿校服,有的同學就會選擇很新潮的服裝來上學,無論是男同學,還是女同學都越來越美了。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但問題是,該怎樣裝扮才好呢?對於這一問題,請同學看一下這些同學的觀點,(出示觀點表)怎樣打扮才是美?

  同學們的看法

  贊 同

  不贊同

  1、美麗從“頭”開始,所以髮型要與眾不同。

  2、我跟著流行走,總沒錯吧?

  3、我們這個年齡就是最美的,不需要什麼華麗的打扮。

  4、我愛怎麼打扮,就怎麼打扮。“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5、名牌,價格高的就是好的,況且這也是有品味的表現呀!

  6、乾淨整潔,色彩協調,有“學生味”就行了。

  我贊同(不贊同)第_________項,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我認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打扮就是美。

  師:先自己想一想,再選擇其中的一條和同桌說一說你贊同或者不贊同的理由。

  學生同桌交流討論。

  師:誰願意先來說說你的看法?

  學生彙報,師總結:乾淨、整潔、簡單、大方的衣著打扮就是一種美。

  三、情境體驗:探究美

  師:人人都愛美,但相貌和衣著的美只是美的一部分。有這樣兩個同學,一個是小美,一個是小麗,她們每天都要打扮得乾乾淨淨、漂漂亮亮,可是她們真的美嗎?出示課件

  學生討論彙報。

  師:這種情況你見過嗎?看了以後你有什麼感受?你以前有過類似的行為嗎?

  學生彙報。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原來,相貌和衣著所帶來的外在美只是美的一部分,行為舉止更是美麗的關鍵。老師想知道,如果在特定的情況下,你們又會怎麼做呢?你們敢接受“美麗”的一次挑戰嗎?

  生:敢。

  師找兩名同學表演情景劇。

  師:嗨,同學們!好訊息,好訊息!今天所的的老師開會去了,這節課自習!老師真是的,今天佈置的作業這麼難,我一道題都不會。我得想個辦法!咦,有了!哎,小文,聽說你學習成績最好了,趕快,作業借我抄一抄吧!

  生:不行!

  師:老師說了要“樂於助人”,你就行行好,借我抄一下吧!不然我該被老師批評啦!

  生:我這樣做不是樂於助人,也不是在幫你,而是在害你!

  師:那我該怎麼辦呢?

  生:我來為你講解吧!

  師:你願意幫助我學習,這太好不過了!

  師:嘿,我的筆就是好寫!大家都看一下,漂亮吧!還是自動的呢!(手按好幾下)(突然筆壞了)。怎麼就壞了?我才剛買的呀!真倒黴。同學,你的筆看起來挺漂亮,能不能先借我一會兒?

  生:好吧!

  師:你真大方!有了你們的幫助,我也可以安心自習啦!謝謝你!

  師:透過剛才的考驗,我突然有了這麼一種感覺:美,其實就在我們的心中,它會不經意地流露出來;美還是一種力量,一種會在我們每一個人心中傳遞的力量。

  四、感受生活:欣賞美

  師:同學們,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確實如此,美在生活中是到處都有,到處都可以找到的,在你們的身邊一定也有許多許多,你都發現了嗎?誰願意來和大家分享分享?學生彙報。老師也發現了生活中美,現在就一起和同學們共同分享。(出示課件) 品德美:在公交車上,到處都擠滿了人。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奶奶剛上車,馬上有一位年輕的小夥子站起來說:“老奶奶,您坐我這個位置吧!”然後扶著老奶奶坐下來。“謝謝你,你真是個好心人啊!”老奶奶感激地說。“不用謝,這是我應該做的。”年輕人笑著說。美,原來在公交車上也可以找到它呀心靈美:雨中,我看見一位小男孩沒帶雨傘,他焦急地站在學校門口。天越來越晚,突然,我看見一個比他高大的大男孩把自己的雨傘借給了小男孩,小男孩不好意思地說:“謝謝哥哥,可外面下著這麼大的雨,你把雨傘給我,你會被淋感冒的。”“沒關係!”大男孩說,“我的身體很棒,不會生病,你趕快回家吧!”美,原來在雨中也可以找到它呀!平常的美:商店裡,商品琳琅滿目,各式各樣,還播放著優美的音樂。聽,那歌聲多美啊!一會兒快,一會兒慢,一會兒歡快,一會兒憂傷,讓你忍不住想跟著大聲歌唱!還有那些色彩繽紛的嶄新的商品,穿著漂亮衣服的芭比娃娃,會唱歌的陀螺等等,讓你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多美啊!公園裡,五顏六色爭奇鬥豔的花兒,還有花叢中撲閃著翅膀的蝴蝶和蜜蜂,在花叢旁邊歡聲笑語的人們……這是一幅多美的圖畫啊!

  美,在生活中無處不在。老師送給大家一份美麗指南,希望對你的生活和學習有所幫助。

  出示課件(美麗指南)

  師:同學們,在美的世界裡,外表美帶來了視覺上的美感,給人以美的享受。但心靈美卻會在時間的長河裡閃爍著最耀眼的光芒,久久不會磨滅。真誠的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努力讓自己成為這美麗天地中美的化身!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感知地球是浩瀚的宇宙中的一顆恆星,是人類共同的家園。知道地球上海陸分佈的概況。知道地球是我們已知的唯一具有生命的星球,它不僅是人類的家園,而且也是各種動物和植物的家園。

  2、透過我國宇航員乘坐“神舟”5號和6號飛船遨遊太空的事例,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3、透過識圖,形象地感知地球的生物多樣性。

  教科書分析

  參見第52~53頁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有關太陽系、地球儀和我國宇航員乘坐“神舟”5號和6號飛船遨遊太空的圖片和資料。

  教學活動及過程

  1、匯入。“我們知道,人類生活在同一個星球上,這就是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有著無數閃爍的星星。尤其是在夏季晴朗的夜晚,夜空中有一條比較密集的星帶穿過,這就是著名的銀河。在銀河系之中,有一個太陽系,我們生活的地球只是太陽系裡圍繞著太陽不停旋轉著的一顆行星。迄今為止。地球是宇宙中已知星球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2、演示與講解。教師演示地球儀,但本節課並不詳細地介紹地球的形狀、地球儀以及地球的自轉、公轉,只是簡單演示,幫助學生形成初步的印象。教師提示:“我們人類所生活的地球大體上就是這樣的形狀,而且地球是不停轉動的。”

  雖然只是簡單的演示,但教師一定要注意地球儀的擺放和轉動要科學、合理。地球儀的支架必須朝著教室中實際的北方;轉動地球儀時,一定要自西向東轉動。

  3、閱讀與討論。組織學生閱讀教科書第24頁的課文,然後自由討論。

  4、探究與講解。“從太空中觀察,地球是一顆藍色的星球;在地球上觀察,廣闊的天空是蔚藍色的,浩瀚的海洋也是蔚藍色的。那麼,是天空把海水映藍的呢,還是海水把天空映藍的呢?”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加以引導:“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球體,地球的表面絕大部分被海洋所覆蓋,地球的外表被一層厚厚的大氣層所包裹,所以地球才呈現出美麗的蔚藍色。”

  5、講述與演示。“平時,我們只是根據自己所處的位置知道地球某一地區的情況,無法看到地球的全貌,這是因為我們生活地球實在是太大了。只是當人們乘坐太空梭或是飛船進入太空時,才能夠看清楚地球的全貌。

  乘坐“神舟”5號飛船進入太空的我國第一位宇航員楊利偉這樣描述他所看到的地球:‘地球景色非常美麗!’從楊利偉在太空拍攝的DV《中國人眼中的太空》中,我們看到了浩瀚的宇宙、藍色的地球和地球皚皚冰川……”

  教師和學生出事報刊上有關楊利偉遨遊太空的資料。

  6、觀察與討論。閱讀教科書第24~25頁的圖畫,請學生髮表意見:自己從這張圖上讀到了什麼資訊,知道了什麼內容?

  7、總結。“這節課,我們對人類所生活的地球有了一個概括的瞭解,知道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顆行星,是人類共同的家園;還知道了地球上有陸地個海洋,地球表面的絕大部分都被海洋覆蓋著:知道地球是我們已知的唯一具有生命的星球,它不僅是人類的家園,而且也是各種動物和植物的家園,所以地球總是那麼生機勃勃。”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初步樹立起環境保護意識,培養學生關愛自然、熱愛祖國的美好情感。

  2、知道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脈是地形的骨架,並初步瞭解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以及三大平原。

  3、透過學習讓學生學會辯證地分析問題。

  訓練重點

  知道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並初步瞭解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以及三大平原。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匯入新課

  1、談話激情:透過前一階段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我國地域遼闊,風景優美。在這片神奇而偉大的土地上,不僅有奔騰的江河,還有許多高大綿長的山脈,這些縱橫交錯的山脈,像一條條巨龍臥伏在中華大地上。說到山脈,我想問問同學們,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名山大川嗎?

  2、匯入新課:

  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祖國壯美的群山。

  3、板書課題

  二、情境學習、瞭解重點

  1、出示課件,提示學生,從這段影片中你能獲得哪些資訊?

  2、學生觀看後說自己掌握的資訊。教師隨機板書:多山、地勢:西高東低

  3、學習到這裡,我想起了兩句古詩:一江春水向東流;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這兩句告訴我們我國的河流大多是自西向東流的,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這種流向給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4、從影片中我們獲得了這麼多知識,那書中又告訴我們了一些什麼呢?請你自己看書

  學生自學書中第15---16頁的主要內容,瞭解本節的相關重點。

  5、學生彙報自學情況,教師板書重點: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三大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6、除了書中介紹的內容,你還在課前收集到了哪些相關的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分享。

  6、出示中國地形圖讓學生找出高原、盆地、平原及周圍的山脈

  7、出示課件:崑崙山、天山、喜馬拉雅山、武夷山

  提問:關於喜馬拉雅山你知道哪些知識?

  三、知識遷移,昇華情感

  1、一般說來,有山就有河,你能說說其中的奧秘嗎?為什麼黃河流域會發生大面積的水土流失現象?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

  2、出示課件你知道下面三幅圖分別是哪座山嗎?古代文人墨客曾用許多壯美的詩句來讚美它們,你都知道哪些呢?

  3、這些詩詞無不體現詩人對祖國河山的讚美與熱愛之情,我們也應該向他們一樣,用自己的筆,用自己的才華去描繪、去建設偉大的祖國,讓祖國的山河更加美麗。

  板書設計

  壯美的群山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

  三大平原:東北、華北、長江中下游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