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中華文化四十七堂課》讀後感

《中華文化四十七堂課》讀後感

《中華文化四十七堂課》讀後感(精選3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華文化四十七堂課》讀後感(精選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華文化四十七堂課》讀後感1

  著名學者、散文家餘秋雨一直致力於傳播中華文化,《中華文化四十七堂課》(長江文藝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是他最新的文化隨筆。全書是其在北京大學開闢中華文化史課程的精彩講義,採用課堂討論的方式,間隙穿插課後與學生間的“閃問閃答”,一問一答間,餘秋雨心目中的中華文化史便新穎別緻地呈現開來。

  書中,餘秋雨以時間為經,精心挑選中華文化史上頗有代表性的事件和人物,逐一解讀的同時,還將洋溢在其間的文化韻意,深入淺出地解構出來。儘管每堂課的文字篇幅都極為精簡,那些與之相關的“閃問閃答”也不過短短的四五個答題,但有限的篇幅無疑蘊藏著極為宏闊的思想內涵。值得一提的是,就某一個歷史疑問和文化現象,不僅僅是餘秋雨一個人在探究和思考,他的一些學生也積極地參與進來,大家一時之間眾說紛紜,甚至文化視角各有不同,但都從不同層面啟發著我們的心智,吸引著我們去了解這些文化記憶背後的真相。

  餘秋雨的這四十八堂中華文化課,講求“開門上課”。他提倡文化互動,課首開宗明義講清本堂課所要講述的主旨,而後丟擲問題,讓學生們各抒己見,讓歷史疑問和現實思考激烈碰撞,然後,他在解析和引導學生思路的同時,適時地亮出自己的觀點,總是給人一種理論上的自信。他的中華文化課,重在現場交流和探討,沒有填鴨式的強行灌輸,更沒有先入為主的揣測和臆斷,從頭至尾都以大文化的視角,以開放的胸襟,倡導著學術上的百家爭鳴。正是有了這種“開門上課”的思維,讓他的每一堂文化課都充滿盎然情趣。在本書裡,他時而引經據典,津津有味地講述著某一歷史事件和重要人物,時而引入歷史傳說和民間軼事,對一些文化現象和典藏記憶予以去偽存真的澄清,使一堂堂看似枯燥乏味的講史課,變成了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文化引領和思想啟悟。他沒有之乎者也地故弄玄虛,也沒有照本宣科地拾人牙慧,更多的是運用他學識上的廣博和思想上的敏銳,一步步地帶著大眾,剔盡歷史的塵霧,讓蔚為壯觀的中華文化盛景浮出水面,給人以新的思考和啟迪。

  實事求是地說,作為普通的讀者,雖然我們沒有親歷現場,聆聽到餘秋雨韻味十足的文化解析,但看完本書,依然能感受到一種文化上的濡染和思想上的浸潤。透過他鮮活的講讀,老子的清靜淡泊,孔子的博學廣聞,莊子的豁達超脫,司馬遷的忍辱負重,王國維的勤勉好學這些思想文化領域裡的巨人,以及秦朝時的“焚書坑儒”、漢朝時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明清時期的“文字獄”等,都讓我們在還原歷史真相中有了全新的認識。

  《中華文化四十七堂課》在縱論評析中華文化史的過程中,以靈動廣博的思想內涵,大眾喜聞樂見的表述方式,精緻、準確地詮釋了中華文化悠久而獨特的人文魅力。精彩的評議和講析喚醒了我們共同的民族記憶,也增強了我們的文化自信,但願這樣有內涵、有品位的文化大課能持續下去,讓中華文化歷久彌新。

  《中華文化四十七堂課》讀後感2

  用四十七堂課講中華五千年文化,但內容還不全是餘秋雨的授課,更多的是上課的學生與餘秋雨的對話,對文化課題的共同探討。而且,讓人佩服的是,即使是與大師對話,這些學生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的。

  剛讀完時,覺得還挺好。但過了三個月,我竟然不太記得裡面的任何一個觀點了。可見此書的討論還是言及表面,以及觀點太雜。所以如果國學涉獵不多,又沒有自己的思考的,看的時候像是湊熱鬧,但也就湊熱鬧而已。

  餘秋雨是當今文壇極具爭議的人物,有人以大師視之,也有人認為其不過是沽名釣譽之徒。如今回看,其文章中確實有一些錯誤的存在,用詞也逃不開“文化”“終極”之類的宏大詞彙。但在傳播和弘揚中華文化和文化自信方面,他無愧於一個啟蒙者的身份——至少,啟蒙了我。

  這本書,其實相當於《中華文化史》這門課的講義,從先秦諸子一路梳理到明清文學。因為是講義,內容相對簡略和通俗化,相比於啃一本厚厚的《中國文學史》,方便好讀了不少。對於一箇中學生來講,這是再適合不過的中華文化啟蒙讀本。之後再讀《文化苦旅》《山居筆記》《行者無疆》之類,在時間和空間的小節點上,能對我們身處的這片土地和家國產生更深的認同感和使命感。

  更何況,餘秋雨的語言體系和文化情懷幫我混過了中學時期的大部分語文作文,用他的這套方法總能有個不錯的分數。單就這份實用性來看,讀點餘秋雨,不虧。

  《中華文化四十七堂課》讀後感3

  這本書和餘秋雨的第一本書一樣,首先在臺灣出版,廣為臺灣民眾歡迎,受到極大的重視和好評,然後才由內地引進出版。依然是秋雨先生一貫的風格,把很多可以尋常理解的道理,放到很大的時空中去,賦予它博大的生命,這種風格有時確實令人感到無比曠遠,給人強烈的**。但有時用在某些大家都有共鳴的體驗上,就有點煞有其事、多此一舉了。也許這就是學者和藝術家的不同之處了。蔣勳的風格是屬於詩人型的,他會把學術的概念轉化為我們共同的感受,可以如詩、如畫、如音樂,可以令人親身去愛、去恨、去體驗。前者是概念化的,極度提純的,後者是形象化的,將大道化為和風與細雨,潤物於無聲,當然我更喜歡蔣勳。不過不能否認,這兩種風格都是必須有的,特別是講中華文化這麼大的課題,不提綱挈領的歸納分類,貫串以時空的大場景,實在是不容易講下去。

  這本書看到最後,漸漸的明白,文化如果沒有自由呼吸的空間,就只能漸漸停滯,變成可有可無的修飾,然後呢,就是整個民族都受困其間的麻木和混沌。中國的文化從商周到宋朝,基本都保持了其活力,因為它是獨立自由的,文化人常常作為社會主流出現,當權者對文化也心存敬畏,極權之上還有大家都公認的一些公道人心。

  從明朝開始,朱元璋由於自身文化的匱乏,視文化為洪水猛獸,大興文閥,因為一首詩,或是幾個仿若影射的字,就會導致株連全族被殺,這種對文化的大規模屠殺,使文化從那時起,就不再具有獨立的道德和良知,變成了統治者手中的工具,它只能表達官方的意願,否則的話,就沒有生存的土地,中華文化就在這樣的禁言噤聲中漸漸衰落。

  我們的盛唐給予了人極大的自由,從言到行,可以接納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文明,善於學習和更新,詩人可以公開發表質問朝政的詩歌,甚至可以“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就算揭竿而起討伐當朝主上,釋出檄文稱女皇"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被罵的女皇讀完全篇,還是會由衷感嘆:“真是一篇好文,沒有啟用這樣的人是我們巨大的損失。”外國人透過考試,一樣可以在朝上為官,國家任用賢能不拘一格,不問出處。公眾有充分的言論自由,整個國家不僅僅大家都愛詩歌、愛藝術、愛文化,而且無論老幼婦孺皆愛駿馬、愛騎射,整個民族從內心到體魄都是那樣健美。只要是美的、好的,無論來自何處,大家都發自內心的喜愛,都非常樂於接受,我們的唐朝就是這樣的強大。

  看看我們的近代,當某種極權可以堂而皇之的超越一切時,它就不可能不落後,它就不可能不捱打。這樣的制度會扼殺進步、扼殺創新,扼殺通向文明的道路,甚至扼殺民眾對國家的信心,前幾天看到一篇正規雜誌上的文章,清末八國聯軍攻打江浙時,實際的情況是老百姓遠遠的看著清軍被洋人打下馬來,沒有反抗也沒有起義,而是在一旁齊聲喝彩,因為清朝的官府沒有把百姓當做過人,只把他們當做可以任意驅使的騾馬,可以想抓就抓,想殺就殺。那麼這樣的國家也不是百姓的國家,它的生與死、亡與存與普通百姓又有什麼關係,到了普通民眾這裡剩下的就只有麻木。

  一種體制如果只為皇權服務,完全無視普通大眾的存亡,不允許人們說真話,不進行有效的革新,自身無法正常的新陳代謝,它就必然衰亡,中華文化這樣悠久的歷史,一次又一次的驗證著這條規律。我們的國家啊,離昌明盛世還有那麼遠的路要走。

【《中華文化四十七堂課》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