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文化> 阿昌族的民歌文化簡介

阿昌族的民歌文化簡介

阿昌族的民歌文化簡介

  每逢節日都有歌舞等娛樂活動。勞動時,走路時,山上田邊,隨時都可以聽到他們悅耳的歌聲。阿昌族民歌善於以物擬人,以物寓意,含蓄清新,曲調悠揚,在不同的場合,用不同的聲調唱。對唱山歌分好多套,大體分為:候承、邀約、誇口、結交、辭別、送路等。

  最富於民族特色的是傳統的“窩羅”,意即“堂屋旁邊的歡樂”。阿昌族把邊歌邊舞稱之為“蹬”,“蹬窩羅”是最古老的歌舞活動。

  碰到喜慶大事,如娶親嫁女,蓋新房時,村民們便聚集到主人家,主人客人圍著一張擺著香蕉、芭蕉、石榴、煙茶的篾桌,邊跳邊唱,由一個最善於歌舞的“燒乾”(“蹬窩羅”的領頭人)領頭,共八的跟在背後,一句一句地隨唱,配著盈、熱烈的舞步,十分熱鬧。

  最富生活情趣的是情歌。情歌可分為三類:一類叫“相勒吉”,是男女青年在野外高聲對唱的山歌,一般是觸景生情,即興創作;一類叫“相作”,是夜深人靜,青年男女在叢林裡幽會時低聲對唱的情歌,內容極其豐富,包括世代流傳的長篇敘事歌詞,可連唱幾晝夜;一類叫“相勒摩”,也是對唱的情歌,調子幽雅親切,歌詞含蓄纏綿,比喻生動貼切。

  窩羅節

  每年農曆的二月初四是阿昌族傳統的重要節日——窩羅節。在阿昌語中,“窩羅”是“在屋旁歡樂”的意思。相傳,這一節日是為紀念傳說中的創世始祖而舉行的。

  節日的前夕,各村各寨都要用竹木搭起一座4米見方的窩羅臺坊,中間立兩塊牌坊,上繪日、月、星圖案,下繪阿昌族男女彩像,象徵兩位始祖。牌坊頂端聳立一把巨大的木刻滿弦弓箭,表示先祖射落假太陽的那把神箭。

  隆重的祭祖儀式由德高望重的“活袍”主持。他會高唱起本民族的神話史詩,祝讚這兩位始祖的豐功偉績。接著,人們跟著“活袍”,圍繞著窩羅神臺唱起古樸原始的窩羅調,跳起以“太陽”“月亮”等自然景觀為舞蹈造型的窩羅舞,載歌載舞,通宵達旦。除了歌舞,節日期間還進行武術、對歌、鞦韆、春燈等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整個節日洋溢著一派虔誠、歡樂、祥和的氣氛。

  每年農曆正月初四舉行,以紀念傳說中阿昌族的始祖遮帕麻、遮麻為民除害、造福後人的功績,屆時人們要祭獻最好的`菜餚,然後殺狗吃狗肉和芋頭,如果在祭祀的當天能捕到蟒蛇,則認為更吉利。

  火把節

  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舉行,為祈求五穀豐收,驅蟲避災,要殺豬、宰牛祭祀,屆時要熟制火燒生豬肉拌米線給大家分食。人們入夜後點火把在村寨周圍遊動。

  潑水節

  和當地的傣族 一樣,阿昌族也過潑水節,潑水節期間是年輕人擇偶的好機會,屆時常常由姑娘家備好八大碗菜餚招待來串親的小夥子。參加聚餐的人數相符,大家才能落座入席。小夥子要在別人不察覺的情況下把姑娘家的雞頭偷走,如雞頭被姑娘查出來,要罰偷雞頭者一碗酒,否則就要罰姑娘喝酒。如果偷者被人當場抓住,不僅要受罰,還要被姑娘取笑。酒後小夥子要根據菜價,將錢在不讓姑娘察覺的情況下交給姑娘。

  會街節

  會街,是阿昌族人民的傳統集會,多在每年農曆九月中旬舉行。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會街原屬宗教集會。傳說“個打馬”(阿昌語,意思是菩薩)在上天取經的路途上,克服了重重困難,終於把經書取到,並決定九月十五日返回人間。阿昌族人民為了迎接“個打馬”的歸來,便紮起青龍、白象,由男女青年收齋米,煮出齋飯供齋。以後,逐漸演變成民族節日。

  會街開始,人們給白象、青龍繫上紅綢,各村寨的男女老少簇擁著耍白象,舞青龍的佇列,敲鑼打鼓繞寨一週,然後來到廣場,將白象、青龍圍在中間。頓時,象腳鼓聲,鍩鑼聲,鑔聲齊鳴,人民跳起歡快豪放的象腳鼓舞。跳時,敲鑔者始終和擊象腳鼓者斜對著,雙腳前後左右跳躍挪動,腿時蹬時收,身體象波浪一樣起伏。跳著跳著各往前跨一大步,接著退回往下一蹲,一跨一退一蹲連續三次。情緒達到高潮,鑔聲連續的“鑔鑔鑔”地打著,拿著樹枝起舞的男女也發出一片歡呼聲。圍觀的群眾熱烈鼓掌歡迎。此時,白象的鼻子甩得更勤,舞青龍的小夥子也更加起勁。

【阿昌族的民歌文化簡介】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