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藝術> 《藝術的故事》讀後感

《藝術的故事》讀後感

《藝術的故事》讀後感(精選23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藝術的故事》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藝術的故事》讀後感 篇1

  老師給我們推薦了很多藝術類的書,其中有一本叫《藝術的故事》,這本書很強大,被譽為藝術中的聖經。據說它被譯成30種文字。把成千上萬的人引入了藝術的殿堂。作者貢布里希是當代最有洞見的美術史家,也是最具獨創性的思想家之一。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懷著畢恭畢敬的心情,本來計劃用一個月的時間把這本無比厚的書給讀完。因為我是一個沒有耐性的人,以前看書只要超過400頁我都沒有看完,我一直以來都沒有讀書的習慣,看著那些密密麻麻的字,總是耐不下心來,把一本書給讀完,更別說從中找到樂趣了。但是,這本書好像有巨大的魔力,每天早上都催促著我起床,把我呼喚到圖書館,那豐富的圖片和那有趣的故事強烈的吸引著我,讀那麼厚的一本書突然變成了我的一種享受,每次讀《藝術的故事》這本書就讓我感覺眼前打開了一個嶄新的世界,總會有一種喜悅的心情。其實能夠讓我這樣著迷的是那些細節的闡述。《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是大家最熟悉不過的了,一開始的時候,覺得不就是畫了12個人而已嘛,但是讀了《藝術的故事》關於《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的描寫,雖然篇幅不是很長,但會覺得妙不可言。引人注目的是蒙娜麗莎看起來栩栩如生,她真像是正在看著我們,而且她有著自己的想法。就在這裡,作者水到渠成的開始介紹“漸隱法”並且很貼心的在旁邊附上衣服蒙娜麗莎面部的大圖,可以讓我們更清楚的明白這個畫法到底有什麼獨特之處。更讓我佩服的是,凡是有可以做比較的參照物,作者都不會忘記表明這個參照物到底是在書本上的第幾頁,具體是什麼地方可以對比或者反襯,我想這就是所謂的舉一反三吧。這不僅是一個學習的方法,更是一種學習的態度。

  在前言我被震撼了,看到了很多實話。作者駭人聽聞地說:“現實中根本沒有藝術這種東西,只有藝術家而已。”他還說藝術的故事是“各種傳統不斷迂迴,不斷改變的故事”每一件作品在這故事中都既回顧過去又導向未來,作者談到了原始人和古埃及人是畫他們的所知道的東西,而印象主義者卻是想畫他們所見的東西。作者既不是簡單地羅列史實,也不是用一些抽象難懂的“主義”來概括美術史,而是描述了一系列的“問題情境”,他認為藝術的發展是在藝術家不斷解決由社會和藝術傳統自身所提出的問題過程中形成的。

  讀完這麼一本厚厚的書,覺得《藝術的故事》不僅教給人們欣賞藝術,而且它還讓人們欣賞了知識和智慧的魅力。所以,這本書值得我們去讀。

  《藝術的故事》讀後感 篇2

  這本書講了一個傳統不斷變化、不斷延續,一個藝術創新的問題,就這點而言最適合學藝術的學生來讀的。該書被譽為藝術史中的聖經。據說它被譯成30種文字。就是這本書把成千上萬的人引入了藝術的殿堂。作者貢布里希是當代最有洞見的美術史家,也是最具獨創性的思想家之一。生於奧地利的維也納,後移居英國併入英國籍。任美術界最高榮譽——劍橋和牛津大學斯萊德美術講座教授,以及哈佛等多所大學的客座教授,屢獲歐美國際學術機構的特殊榮譽。他還有學術著作有《藝術與錯覺》、《秩序感》、《藝術發展史》、《象徵的影象》等。50年前《藝術的故事》剛問世時的一段書評說:“這部肯定被廣泛閱讀的著作將會影響一代人的思想。貢布里希的學問,儘管在這一領域工作的任何學者都不難察覺,但他卻表達得不露聲色,而且幾乎在每個論題上都講出了新意。他以寥寥數語就闡發了一個時代的整體氣氛。”這段文字出自當時的藝術史權威博厄斯之手,半個世紀後被證明絕非溢美之詞。《藝術的故事》顧名思義不是一部高深的學術著作,作者開宗明義:本書打算奉獻給那些需要對一個陌生而迷人的領域略知門徑的讀者。因此作者的任務是用淺近的語言,讓讀者用嶄新的眼光去觀看藝術作品。簡而言之,這是一部透過藝術史來幫助人們欣賞藝術的通俗讀物。

  《藝術的故事》講述的是各種傳統不斷迂迴、不斷改變的故事,每一件作品在這故事中都既回顧過去又導向未來,因為在這個故事中,哪一方面也不如這樣的景觀奇妙:即一條有生命的傳統鎖鏈還繼續把當前的藝術跟金字塔時代的藝術聯絡在一起。換句話說,“藝術為何會有一部歷史”?作者以其特有的方式給出了回答。因此,如果說《藝術的故事》有一種藝術史的模式的話,那就是藝術問題史的模式。它不僅不同於藝術進步史模式,而且尤其反對那種已成了陳詞爛調的藝術是時代精神表現的模式。正是在討論藝術問題的提出與解決時,作者建立了一個社會情境的模式,這個模式的主要內容就是藝術家所面臨的問題情境。難能可貴的是,作者用簡潔的語言把手中的問題表達得如此清楚透徹,真是一個了不起的貢獻。

  本書不因用語淺近而降低理論的深度,正所謂“意深而文明”,使其寫作本身就成了一種藝術。《藝術的故事》的心理學出發點正是這種觀念,作者談到了原始人和古埃及人畫他們的所知,而印象主義者卻想畫他們的所見。通讀全書,我們看藝術家如何從原始人和古埃及人的概念方法一步步走到印象主義的方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結尾寫道:在印象主義的方案中也許有某種矛盾導致了再現藝術在20世紀的崩潰。因為實際上沒有哪位藝術家可以拋棄所有的法規和程式,單純地畫他的所見。換言之,作者提出了所見與所知理論本身存在的一個巨大問題。從而把這個理論問題留給了他的更高深的著作《藝術與錯覺》去解決。至此,我們可以進一步地說,《藝術的故事》不僅教給人們欣賞藝術,而且它還讓人們欣賞了知識和智慧的魅力。所以,這本書值得我們去讀。

  《藝術的故事》讀後感 篇3

  我們對藝術的起源不甚了了。過去對繪畫、雕塑、建築的態度不僅僅是純粹當作藝術品,而是當作有明確用途的東西。如果不瞭解過去藝術必須服務的目的,也就很難理解過去的藝術。上溯歷史越遠,藝術必須服務的目的越明確,越奇特,如原始人的藝術,接近人類起源的狀況,出於實用的目的,施行法術,對抗大自然和超自然的力量。

  這種“原始”的東西在我們身上還有,例如對相片,還有一些迷信的殘餘。原始人對於實物與圖畫的界限更不清楚。

  猜想原始人對於圖畫威力的普遍信仰,留下了最悠久的古蹟,如拉斯科洞窟壁畫。一些原始部落能佐證這個猜想。

  拉斯科洞窟壁畫約公元前15000—前10000年

  藝術家的工作就是運用他們的全部技藝和知識為行施法術提供能發揮作用的作品。身邊依然有這種事情,國旗、婚戒。

  然而即使禮儀和習慣已經規定好,也還是給趣味和技藝留下了選擇和活動餘地。

  原始藝術作品按照預先規定而行,但藝術家仍然留有自己氣質餘地。原始藝術,並不意味著藝術家對技藝僅僅有原始的知識。例如紐西蘭的毛利木雕,技藝精湛。當然,一件東西難於製作不一定就能說明它是藝術品,但原始部落的技術水平足以證明他們的手藝很好,他們與我們不同不是由於技藝,而是由於觀念。“整個藝術發展史不是技術成熟程度的發展史,而是觀念和要求的變化史。”

  部落藝術品何以看起來生疏,塗鴉的實驗告訴我們,原始藝術家用自己喜歡和順手的形狀構成人物或面孔,或許不大像原物,但能保持pattern的統一與和諧。

  伊努伊特的舞蹈面具阿拉斯加約1880年

  原始藝術家創立了一套套精細方法用這種裝飾性的樣式去表現各種人物與圖騰。以北美印第安海達部落酋長房屋的圖騰柱為例。

  原始藝術往往需要理解其目的,才能理解藝術家傾注的感情和勞動。也許不理解其寓意,但仍能欣賞其周密的手法。藝術在其奇特的起源時期,不應該用現在的觀念去對待,以為其目的是開心或裝飾。那時的文明,觀念與我們大不一樣,所以作品顯得生疏而不自然。以古代美洲為例,阿茲特克、印加、瑪雅。

  阿茲特克的雨神特拉勞克14—15世紀

  早期文明的制像不僅跟法術和宗教有關,也是最初的文字形式。雖說對神秘起源所知有限,但可以想想書畫同源。

  《藝術的故事》讀後感 篇4

  在這個暑假裡,我讀了許多書籍,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寫給孩子的藝術故事》這本書。

  這本書講了繪畫、雕塑和建築三方面的內容。作者用講故事的方式、孩子喜歡的語言來介紹一個個藝術大師的故事,從中也講到了每個國家的畫法和每種型別的畫家的特點。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情節是介紹後印象派的部分,因為後印象派的畫的風格很特別,線條都是扭曲的,而且我也很喜歡這一類的畫作。這種畫法的創始人是保羅。塞尚,他是一位著名的法國畫家,他創立了後印象派,這個派系作品的特點其實就是比印象派的畫更立體一些

  我最喜歡的畫家剛好就是一位後印象派的畫家,他的名字叫做文森特。凡。高。他剛開始是在藝術品商店工作,後來他就做不下去了。他又做了老師、牧師和煤礦傳教。從這以後,他開始給礦工畫畫。後來,他弟弟給他寄錢,還送他去巴黎學繪畫。後來,他變得瘋瘋癲癲。他的朋友跟他開玩笑說:“我想要一件禮物,如果你沒有任何禮物的話,就把你的一隻耳朵送給我。”聖誕節前,他果然把自己的一隻耳朵送給了他的朋友,當時把這個人嚇壞了。

  我最喜歡他的兩幅作品,一幅是《星空》,一幅是《向日葵》。我學到的優秀品質是:不要在途中停下來,一定要堅持幹完一件事,這才叫真正的勝利。

  《藝術的故事》讀後感 篇5

  這本書講述了喜劇巨星卓別林,雕塑大師羅丹,印象派畫家的始祖莫奈,詠唱生命之歌的柴可夫斯基,全能天才達芬奇,與命運進行抗爭的強者貝多芬和音樂神童莫扎特。我在這些人中發現了一個問題,他們大部分人的家庭式不完整的。比如柴可夫斯基。

  他原本有一個很完整的家庭,可是由於他父親的差錯,他的父親和母親路混了,這對小柴可夫斯基的打擊是很大的。但是不久,他回到了他所痴迷的音樂中,讓音樂撫平自己的傷痛。在音樂學院,他不斷的創造出優美的曲子,他的曲子在畢業大會上取得了銀牌獎。

  此後,他就在音樂學院教學,這件事情耗去了他很多的創作時間,但是他對教學還是充滿著熱情。此後他接二連三的創作作品,熱別是天鵝湖和睡美人,一直都在演奏著。在他創作完第六交響曲之後,這個偉大的音樂家就跟這個世界說了再見,把許多美麗的曲子留在了世間。

  他的故事告訴我,一個人不經歷一些風風雨雨,是不可能成為像柴可夫斯基那樣的偉大的人物。其實不僅僅柴可夫斯基,還有貝多芬,他在面對著降臨在自己身上的苦難時,他的“我要勇敢扼住命運的喉嚨”振聾發聵。我覺得大家都該來看看這些名人的故事,當我們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的時候,想起他們的故事會給我們力量。

  書讀完了,但是書中的那些人和那些事都已經深深的刻在我的大腦裡了。

  《藝術的故事》讀後感 篇6

  這本書講述了100個各種各樣的藝術家的故事。全書共100頁,每一頁都有一位藝術家的生平、人物名言。以及一個蘊含著深刻哲理的小故事,最後還有一個啟示。它們大多數都是包含著一個簡單易懂的道理。其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有:為丟勒禱告的手、施特勞斯的襯衫、海頓挑戰風暴等等故事。這些故事都激勵我們要勤奮學習、刻苦努力,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想要成功,就必須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努力而執著的前行。

  令我感觸最深的就屬機智敏銳的拉斐爾這個故事了。

  義大利傑出的年輕畫家拉斐爾,不但繪畫才能超群,而且還是一位洞察力極強的人。文藝復興時期,羅馬富豪們大勢顯擺自己的富裕。經常召開宴席。由於拉斐爾有著卓越的成就,自然也不例外是受邀請參加宴席的嘉賓。可是他討厭這種風氣,所以總想找機會打擊一下這些富豪們。

  一次,拉斐爾和他的朋友們以及教皇等名流,被富豪阿戈斯蒂諾宴請吃飯。宴席十分氣派,餐具全是昂貴的銀具。阿戈斯蒂諾為了顯示自己的榮華富貴。每當吃完珍宴,就會把銀盤都丟到河裡。大家大吃一驚,可拉斐爾卻不以為然,悄聲對朋友說:我料定他早就在河裡撒下了大網,銀盤一定都落在了網裡,等我們走後他再將網撈起來。

  為了證實自己的猜想,拉斐爾便在距離自己最近的銀盤裡作了記號。下次再來的時候,只要還能發現這隻銀盤......想到這,他們大笑起來。果然不出所料,當他們再次來做客時,便發現了那隻銀盤。他們當眾揭穿了阿戈斯蒂諾的把戲,給了他一個深刻的教訓。

  名人看起來遙不可及,其實也是普通的人。只要我們學名人的精神和智慧,就一定會成為未來的名人。

  《藝術的故事》讀後感 篇7

  關於“領導”的定義在西方現代領導理論中有著各種不同的版本,但共性的地方就是領導離不開領導自己和自己領導的人,也離不開組織目標。我認為,所謂領導,就是設定目標,率領和引導組織或個人在一定的時境以及其他條件下,按照一定的計劃或方法實現該目標的行為過程。有分工協作必須要有領導。

  要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優秀領導者,應當具備相當的內在和外在的條件。開始於上世紀50年代,在90年代又倍受重視並取得更新發展的領導特質理論,透過分析歷史上很多卓越的領導人的個性特徵和人格取向,總結出了很多領導人具備的共同特點,並認為領導者的特質有很多是與生俱來的,後天難以改變和培養的。儘管這一理論對後天因素和情景因素對人格、氣質的影響力缺乏重視,但我從中體會到每個人所具備的特質不同將決定一個人所適合自我發展的道路。知人者智,知己者明。透過對自己的分析,瞭解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可以更好地在今後的職業發展中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優勢特質,更好地為公司服務同時也實現自身的價值。

  透過對《現代領導方法與領導藝術》這門課的學習,讓我懂得了領導不僅是一種方法,更是一種藝術,需要不斷地順勢而變,需要不斷地創新。

  《藝術的故事》讀後感 篇8

  生活中與人的溝通必不可少,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那麼溝通的意義在哪裡?如飲茶一般,是苦,是澀,是醇,是香,是甜,唯有自知.。

  這本書解析的.視角讓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也順便談談這個公眾號未來的推送計劃,以前以技術卷的推送為主,現在考慮再三,記錄個人印象筆記,以前的積累還是留在印象筆記中連載所見,所聞,所感。

  溝通的藝術這本書分為"看入人裡","看出人外","看人之間"三部分,側重點在於分析,人際關係,溝通的本質。

  溝通的意義在哪裡?

  南開大學艾躍進教授說:溝通的本質就兩點,1.資訊的交流2.增進感情。

  溝通的藝術這本書,講到溝通帶來的好處,分為生理和心理上的。生理上溝通多的人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會低於溝通少的人,感冒少,壽命長。心理上,體現為認同需求,社交需求,安全需求,自尊需求等能得到滿足。私以為,溝通是必不可少的,溝通能力是一種軟實力。

  《藝術的故事》讀後感 篇9

  我認為人生要想活出藝術感,主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是語言,二是態度。

  有的人說話令人不厭其煩,有的人說話使人如沐春風;有的人說話語無倫次,有的人說話字字珠璣;不知大家看過《超級演說家》這個節目沒有,記得我第一次看過這個節目後,第一次感受到語言的魅力,以前我一點都不喜歡說話,總感覺不說話很酷,沉默是金,而現在卻很喜歡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看法、觀點。

  在工作上,如果我們運用好語言,我們可以清晰明確地表達工作內容、目的、方式、方法,進而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甚至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工作中的難題。譬如,在工作時遇到來訪的居民,上訪人可能正是遇到問題傷心難過的時候,如果此時我們可以說出一段溫暖人心,體貼關懷的話語,有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可能正是因為那一段親切的話語使來訪的心情變得平靜,從而讓自己的問題得到更好的解決。

  在生活上,如果運用好我們的語言,可以使我們獲得較好的人際關係,由此可見,運用好語言可以使我們工作順利、交友廣泛,既能使我們獲得事業上的成功,亦可使我們獲得別人的欣賞與讚美,所以說運用好語言是使人生變得更加璀璨的一個有效途徑。

  《藝術的故事》讀後感 篇10

  於永正,我們徐州市的一名語文特級教師。讀了劉傑老師寫的有關他的個案研究,才知道是藝術成就了於老師的事業,於老師的生活。

  貝多芬說:“音樂能使人類的精神爆發出火花,音樂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都具有更高的啟示。”博大精深的京劇豐富了於永正的精神生活,陶冶了情操,培養了審美情趣,提高了藝術素養,發展了思維,啟迪了智慧。他無論是在課內課外都能看到藝術對他的啟示。從這篇文章中我還知道原來諾貝爾獲獎者物理學家費曼擅長繪畫,敲桑巴舞;著名科學家唉因斯坦是小提琴手;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會吹圓號、彈鋼琴;李政道擅長繪畫。原來藝術不是獨立的,它可以給人智慧與啟迪。

  德國哲學家尼采說過:“如果沒有音樂,生活就是一個錯誤。”而於老師說:“沒有藝術的教育是殘缺的教育,沒有藝術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藝術教育可以促進德育的發展,可以促進智慧的提高,更有助於學生身體與心理素質的提高。其實教育本身就是一門藝術,我們教師要都有於老師的教育理念,讓藝術來影響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工作,進而影響我們學生的學習與生活,讓藝術來成就每一位學生的美好人生。

  《藝術的故事》讀後感 篇11

  故事以飢餓藝術家被草草埋葬而告終,而閱讀後紛亂的思緒卻難以梳理,伴隨閱讀的困惑始終縈繞於心難以釋懷。卡夫卡透過這篇小說究竟要告訴我們什麼呢?“我雖然可以活下去,但我無法生存。”如果卡夫卡這句話能夠成為我們理解其作品的鑰匙的話,那麼我們有理由說,飢餓藝術家的生存困境就是我們現代人的生存困境,而這困境源自於人與社會的矛盾,高雅與庸俗的矛盾,精神與物質的矛盾。

  首先,我們每個人既是有著自我意識的個體,同時又是社會的人。社會的價值取向會的流行時尚,無不影響人們的生活和思維。當社會以“票子,房子,車子”作為成功象徵的時候,人們不得不在物質利益面前低下高貴的頭顱,像飢餓藝術家那樣在名利面前保持自我,堅定信念,寧可餓死也不願苟且偷生的人,不是也淪落到馬戲團與獸類為伍嗎?

  在現實生活中,儘管會有許許多多的人像飢餓藝術家的觀眾一樣表面上對“高潔”頂禮膜拜,而內心裡誰會真正視“名利如浮雲”呢?誰會去學寧可餓死也“不食周黍”的伯夷叔齊呢?作為追求高雅藝術有堅定信念的飢餓藝術家既“找不到適合自己口胃的食物”,也無人相信他的藝術,又不願與現實和解,這樣的人怎能在現實生活中生存呢?

  《藝術的故事》讀後感 篇12

  17世紀在歐洲出現了巴洛克美術,它發源於義大利,後風靡全歐。其特點是追求激情和運動感的表現,強調華麗絢爛的裝飾性。這一風格體現在繪畫、雕塑和建築等各個美術門類中。弗蘭德的魯本斯是巴洛克繪畫的代表人物,他的熱情奔放、絢麗多彩的繪畫對西方繪畫具有持久的影響。同時代的現實主義大師如荷蘭的倫勃朗、西班牙的委拉斯開茲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巴洛克的特色。

  中世紀是指公元5世紀(以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崩潰作為標誌)到15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的黎明),它標誌著西方進入了基督教時代。受基督教制約,中世紀美術不注重客觀世界的真實描寫,而強調所謂精神世界的表現。建築的高度發展是中世紀美術最偉大的成就。拜佔廷教堂、羅馬式教堂和哥特式教堂,各具藝術上的創造性。與宗教建築相結合,雕刻、鑲嵌畫和壁畫也取得了一定成就。

  14-16世紀的歐洲文藝復興美術以堅持現實主義方法和體現人文主義思想為宗旨,在追溯古希臘古羅馬藝術精神的旗幟下,創造了最符合現實人性的嶄新藝術。

  西方藝術史帶你暢遊在西方的藝術海洋裡,讓你沉醉其中。

  《藝術的故事》讀後感 篇13

  人們可以生產出超越自身生活所需的產品,透過對剩餘生產物的支配,就形成了階級,社會也就逐漸分化。

  人類的想象力一直是透過藝術來加以表現的。

  宗教、藝術、科學,本來就是同源異形的,它們都是人類在探求這種神秘的過程中產生的不同分支。

  藝術展示已經擺脫美術館模式,神出鬼沒地出現在各種不合時宜的場所,藝術被稀薄化了,也得到了昇華。

  席捲當今世界的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及知識,也是從中世紀的魔術中派生出來的,可以說,那些合乎人類目的的,讓人容易明白的技術,應該就是從魔術中被分離並特殊化了的那一部分。至於那些難以解釋的領域,仍然屬於魔術及藝術所管轄的混沌世界。

  這數十萬年來,人類一直在玩著這個遺傳因子的送信遊戲,有時候會出現資訊傳遞錯誤的情況,但是如果接收的錯誤資訊正好可以適應當時的環境,那麼錯誤資訊也就成了正確資訊,也也許就是所謂的進化吧。生命本來就是機會主義的產物。

  所謂藝術家,都是指那些闖入人跡未至的領域,並在其中創造出屬於那個時代的精神和審美意識的人,極端地說,就是創造出價值的人。

  所謂藝術,其實就是技術,是為了將肉眼所不可見的精神物質化的技術。

  《藝術的故事》讀後感 篇14

  第一次把這本書拿在手裡的時候,感覺這本書的裝楨很講究,紙張也很好。隨手翻開兩頁,發現文字之外,時不時地穿插了各種風格的攝影作品,有的風格怪誕,但無一例外地都很吸引人。

  從文體上講,就像作者自己在序文中所說的,這本書既像是圖錄也像是評論集,既不是詩集也不是獨白,而是作者在講述自己的作品或者議論某一個問題的時候寫下的隨筆。

  作者杉本博司在談到何為藝術的時候,明確地給了藝術以這樣的定義:所謂藝術,其實就是技術。是為了將肉眼所不可見的精神物質化的技術。這個說法指出了藝術的實質是表達(肉眼不可見的)精神的技術,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說法。

  書中在談到作者本人的藝術創作的同時,還隨性地談起了歷史、科學、文學甚至經濟學等等的話題。字裡行間時不時流露出一個日本藝術家對於日本的歷史,日本的民族精神的自豪。

  整本書行文風格隨意,讀起來讓人舒服,自在。考慮到全書所涉及的內容非常複雜,可以想到翻譯是一件困難的工作。整體來講,翻譯的很好,但是極個別的中文句子能感覺到是受了原文的影響而顯得不夠通順。我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發現了兩個錯字。

  《藝術的故事》讀後感 篇15

  這頭牛並不平凡,它不甘像父親那樣情願過著任勞任怨、服從主人的日子,它尚未到戴鼻環的年紀,也不想想哥哥一樣,成天被捱打,它多麼想改變命運,看向遠方,自由自在的活著。也許當一頭牛並不需要勤勞苦幹,也許越過高高的牛欄,越過大草垛,越過一片片莊稼地,就可以看見一棵樹,那棵樹並不孤獨,這麼多年,終於有一頭牛可以看見它,聽見它的聲音那是一頭懂藝術的牛。

  面對命令,面對威風八面的鞭子,為何一定要服從?父親很樂觀的面對生活,但命運真的就是現實?不,它可以改變。不要痛苦,不要流淚,請做你自己!請不要踩小草,它才剛剛長大,請不要摘花,它受不住疼痛,也請你傾聽大自然的聲音。請傾聽萬物的心靈,這世界上擁有奇蹟!這頭牛並不平凡,它是從天上下凡來到人間的牛!懂藝術的牛!它幫你吹散煩惱,帶來快樂。月亮升起,太陽總有再來的時候,黑暗降臨,黎明總有升起的時候。

  我十分推薦這本書,讓你從無中看出有,從虛中看出實,從弱小變堅強,從失敗變成功,從一小朵幼苗變成參天大樹,這《懂藝術的牛》給予你力量!

  《藝術的故事》讀後感 篇16

  讀了一半,心就象攥在手心裡的糖,軟軟的,黏黏的。

  一個小男孩從記事起一頁一頁的長大。就象一隻剛剛破殼的小鳥,敏感而柔弱,伸出腦袋,轉動眼球,試探著,觀察著。一切與自己有關的事都似懂非懂,包括家人的吵鬧,包括同學之間的惡作劇,包括老師的體罰。一個那麼小的孩子,居然經常就成了局外人,只是看著。甚至不悲不喜。最多的情緒是害怕。

  一頁頁翻過去,小男孩就到青春期了,父親生意敗落了,他上不成學的那段日子,快活極了。父親在朋友的幫助下又讓他跟弟弟上了中學。他學習成績優異,也會寫作。按說很風光。

  但青春期莫名的躁動讓他苦不堪言,他被荷爾蒙征服的日子,正好是父親財產損失慘重的日子。就跟他從小感受到家裡的信仰分裂一樣,他一方面不信上帝的救贖,一方面又不停的禱告未來.....

  讀這本自傳彷彿看到一個小男孩的成長就像鳳凰磐涅般的辛苦,對自己小時候的事情記憶那麼清晰,是不是當時的痛苦係數較高。

  他多麼希望能在世事之外,不用敷衍,不用裝模做樣,他多麼希望能直接走下臺階,擁抱並親吻自己喜歡的那個姑娘。

  《藝術的故事》讀後感 篇17

  自從看了《斷舍離》與《佐藤可和士的超級整理術》之後,我深感整理就是一門藝術。我們自小就被教導要從生活中獲取什麼,成長更傾向追求所謂的得到,不懂得對無關緊要的事物斷舍離,不懂得如何整理自己的生活,這就導致無法抓住生活真諦的窘境。

  整理就是重新設計的過程。在設計界中比較流行的極簡主義,同樣也適用於“整理”這門藝術。極簡主義,先是清除一切無關緊要的事物,直到只能留下最重要且是最合適的東西。整理的第一步,就是斷舍離。不要的東西果斷扔掉,不要想著留著以後有用。如果不捨棄現在無用的東西,哪能為現在有用的東西騰出位置?

  在《整理的藝術》這本書中,作者小山龍介提到他在生活與工作中運用到的一些整理技巧,這些整理小技巧歸根究底就是及時性的重新設計。及時性的重新設計,就是整理的第二步。例如,紙質資料工作完成後要電子備份,掃描或拍照及時儲存,這就是將紙質檔案轉化成電子檔案形式。每看完一本書後,寫書評或部落格等等,就是將知識重新設計成自己的思維語言。給看過的書,看過的電影重新設計做個目錄,看著目錄我們也許更容易獲得些靈感。

  整理的藝術就是重新設計自己的生活。生活要麼在秩序明瞭的個人系統化下前進,要麼在不經整理的亂麻中頹唐迷茫。

  《藝術的故事》讀後感 篇18

  它講述了華特·迪士尼不同凡響的人生故事以及基於夢想而創立的公司的歷史,從最早的米老鼠短片到後來的動畫長片,再到遍佈全球的主題樂園和經典百老匯戲劇……

  克里斯的這本書是最早將華特迪士尼的動畫提升為一種藝術形式的大眾讀物之一,我也知道它一定會是這樣。在那個年代,人們可以瞭解到的關於動畫製作過程的資訊非常少,這本書詳細介紹了創作每部影片涉及到的所有令人難以置信的藝術手段,包括故事草圖、視覺開發、原始動畫、背景畫等。克里斯在這本書中分享了他對於迪士尼公司發展歷程及影片的觀點,伴隨始終的是他對這門藝術的高度讚賞。它也讓我深入地瞭解了迪士尼的許多其他專案的內部情況,包括迪士尼大世界……

  縱觀迪士尼的一生,從他對有聲電影的熱忱到能形成諸如艾波卡特(奧蘭多迪士尼樂園裡一個特殊的主題樂園)這樣充滿奇思妙想的能力,都能看出他對於創新是何等的滿懷激情。無法想象,如果迪士尼生活在這個由計算機生成動畫的時代,就像皮克斯現在所做的那樣,他該會是多麼欣喜若狂。他一定能明白並理解透過追求進步來鞏固一部電影的價值。我認為,把迪士尼和皮克斯的合併看作是另一場對傳統精髓的擴充套件和充實是再恰當不過的,這一傳統自《汽船威利號》誕生就開始了。我相信動畫片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藝術的故事》讀後感 篇19

  談話本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但對於教師的我們來說,如何使談話成為一種自然、流暢、真誠的語言交流,這就讓我有興趣拜讀《談話的藝術》這本書。

  《談話的藝術》這本書是曾耶魯大學知名講師克萊澤所著。本書讓我學會了一些談話的技巧和實用性的建議,讓我在社交活動中保持儀態,避免令人尷尬的沉寂和語塞,使自己成為受歡迎的人。

  本書還讓我認識到嗓子的重要性,讓我學會如何保護好自己的嗓子。嗓子對於演講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嗓子出問題了,那再好的演講者,再好的演講稿也不能表達出來。而作為教師的我也深深體會到嗓子出問題了的嚴重性。前一段時間因為沒有保護好嗓子,亂吃東西,導致嗓子發炎紅腫,發不出聲音,嚴重影響了我的教學工作。在課堂上想講課,喉嚨又發不出聲音,我講的辛苦,孩子們也聽得辛苦,經過這次以後我也知道了保護嗓子的重要性,再也不敢胡亂吃東西傷害喉嚨。

  所以嗓子對於我們教師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廣大教師群中得慢性咽炎疾病的不在少數,慢性咽炎已成為我們教師的職業病,而這是我們平時對嗓子運用不恰當或者講課時聲嘶力竭造成的結果。所以我們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好好保護好自己的嗓子。多進行正確,運用嗓子的訓練。不要等到喉嚨生病了才去重視。

  《藝術的故事》讀後感 篇20

  談話是我們日常做的最多的事情,沒有談話沒有溝通,這個世界就會失去很多意義。談話雖作為生活中最普通的事情,但其中是蘊含大學問,尤其是對於我們老師來說,掌握談話的藝術對我們的工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於是我拜讀本書,希望能從中掌握讓自己的談話變得更自然、流暢、真誠的言語交流的技巧。

  良言一句暖三冬,惡語傷人三春寒。談話的魅力在於談話者的互相理解和包容,做到感同身受。這本書從不同的角度如談話主體、談話禮儀、談話技巧、談話智慧和習慣等為讀者提供了很多實用的建議。例如教師,談話作為我們工作的主要方式之一,保護好嗓子是非常必要的。

  反思自身,我覺得自己性格是比較活潑外向健談的,曾自認為還算會談話懂交際,但是看完本書後我知道了健談愛交流不等於會談話,正所謂“言行在於美,不在於多”,語言是最能暴露一個人的,一次簡單的談話足以反映出一個人的內涵修養。閱讀過程中我不斷結合自身的行為來消化書中的道理,提醒自己對於書中提到的禁忌和注意要點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做一個不僅健談還要善談的人。

  “談話對各種年齡的人都有其樂趣,是很合理的消遣;但是,無知者的談話就不算是一種談話,不能給人們以任何樂趣。”希望我能把從本書中得到的智慧內化到日常的言行舉止中,時刻鞭策自己不斷進步。

  《藝術的故事》讀後感 篇21

  計算教學對於一線教師來說不難但上好計算課並非易事,徐斌老師透過大量的專題調研,發現了計算教學的四大矛盾,即情境創設與複習鋪墊,算理直觀與演算法抽象,演算法多樣與演算法最佳化,解決問題與技能形成。他結合日常課堂教學,不斷探索與改進,他的計算課不漏痕跡的滲透和潛移默化的引導,正是有效計算的計算教學的法寶。

  徐老師透過計算教學的充分關注,拓寬了教學的視野。如:他在執教《9加幾》時,學生自己先思考,再和同桌說說自己怎麼想的,全班交流,教師並不急於最佳化演算法,而是板書其中的一種湊十法,在不斷地追問中,讓學生思維碰撞,說出自己對破十法的理解,運用數學語言敘述清楚思路,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心領神會湊十法的意義,學生不是機械地會計算,在動手操作、交流中的數學思考,才是最為重要的。

  他認為:“計算教學既要讓學生在直觀中理解算理,也需要讓學生掌握抽象的法則,更需要讓學生充分體驗由算理直觀化到演算法抽象性之間的過渡和演變過程,從而達到對算理的深層理解和對演算法的切實把握。”是呀,能不漏痕跡地把教育意圖隱藏起來,這是多麼地有教育意義啊。

  其實我也發現現在的孩子們算然每天也不斷練習,但是孩子們的計算能力卻不高,這說明我們的課堂還存在不少的問題,我還需要不斷地學習與改進,上好計算課,真正提高孩子們的計算興趣。

  《藝術的故事》讀後感 篇22

  讀張文質的《教育是慢的藝術》我對教育中的“慢”有了全新的認識:對學生來說,錯誤是一種經歷,甚至是一種不可或缺行為,更是一種履歷性的成長資源。教師要善於利用這種不可再生的資源,發揮慢的教育藝術,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再次,讓心態慢下來,讓教育行為慢下來,慢慢走,欣賞啊!

  多讀了幾本書,心中似乎也有了些許底氣。因此,在學校模擬的演講比賽時,我倒也鎮定從容。所以,學校的評委都說我的演講挺好的。其實,我那幾天一直在看各種案例及案例分析,有時看到別人相似的案例時心有觸動,就會不由得停下來反思自己在平時教育教學中的一些做法。並在思考之後將自己的一些想法記了下來,也許共鳴會讓體會更深吧,因此,書中的內容記得特別深刻,自己做的讀書筆記也深深地印在了腦海中。所以在正式比賽時,我備戰階段的所有筆記不由自主的湧上心頭,原來讀寫結合竟有這麼大的好處。我快速成稿,還留了點時間順了順稿子。這種且讀且寫的感覺真得太好了,這大概就是讀書的魅力吧。

  因為讀書,讓我與書產生共鳴;因為有共鳴,讓我產生了寫作的衝動;因為寫作,讓我更深刻地反思教學;因為反思教學,讓我的課堂慢慢變得敞亮。

  從讀到寫到思到教,這是輪迴。缺了誰,都無法重生!

  《藝術的故事》讀後感 篇23

  “教育是慢的藝術”,第一次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心靈很受觸動。慢的藝術,那就不能心急,要耐心等候,慢工出細活。暑假看了張文質的教育演講錄《教育是慢的藝術》,讓我對教育有了更深的認識。我們的教育應該有生命意識,要認識到我們的教育物件是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個體,要慈悲為懷,要有等待的意識,等待他們成長,等待他們覺悟。

  教育要等,要慢。我女兒2歲了,正是獨立意識很強的時候,什麼都想自己來,什麼都不想讓我們插手幫忙。她剛學穿鞋子的時候,總是左右腳不分,哪個鞋子在右邊,就穿右腳,所以經常是左右鞋子反著穿。

  我們經常提醒她,告訴她“穿反了”,然後幫她脫下重新穿好。可她似乎很不領情,不喜歡我們的糾正。既然如此,那之後每次穿鞋子我們都不理她了,由著她去。有一次,她自己穿鞋子,又穿反了,自己感覺到不舒服了,自言自語的說:“不舒服的?穿反了!”於是自己把鞋子脫下,自己重新正確的穿好。然後高高興興的出門去玩了。此後,每次穿鞋,她都會認真觀察後再穿,沒有再穿錯了。

  在小孩的成長中,我們只能提醒、引導,成長是要靠他們自己去摸索、去體驗的,提醒了,教導了,剩下的就讓他們自己消化吸收,我們唯有耐心的等待他們的頓悟。小樹要長成參天大樹,需要時間的澆灌與呵護,需要沐浴陽光和雨露,我們澆灌了、呵護了,剩下的就交給陽光和雨露吧。

【《藝術的故事》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