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觀後感> 央視《朗讀者》董卿觀後感650字

央視《朗讀者》董卿觀後感650字

央視《朗讀者》董卿觀後感範文650字(精選3篇)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後感,把你的收穫感想寫下來吧。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央視《朗讀者》董卿觀後感範文650字(精選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央視《朗讀者》董卿觀後感650字1

  “我們每個人多多少少都從文字中獲得過快樂。與其說朗讀者在傳播文字,不如說也在傳遞文字背後的人生”。董卿的話道出了本次尋找的意義,聲音傳播情感,情感滋養人生,“我就是想好好讀書”,董卿尋找的是朗讀者,更是關於文字、關於閱讀最原始的熱愛,最原始的快樂。

  央視作為國家電視臺,對於創新節目的要求,首先是從社會價值出發。“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但目前電視市場中沉得下心的文化節目卻是稀缺資源。大型文化類節目《朗讀者》的出現,正是在喧鬧娛樂中的一股清流,是一種社會責任的擔當。

  央視資產管理中心主任任學安說:“《朗讀者》的出現絕對不是孤立的,中國的電視節目太需要一檔有文化價值的節目來滋潤我們的心田。《朗讀者》選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實的情感來朗誦出文字背後的價值。”

  《朗讀者》是董卿從主持人到製作人的轉型之作,她坦言這檔節目對她來說是一次難度極大的挑戰,朗讀的文章必然是溫暖的,有態度的,具有撞擊靈魂的力量;嘉賓的標準更不是一般綜藝節目和娛樂節目的要求,“朗讀者”要有豐富的閱歷、動人的人生故事和真誠的情緒感染力。

  在已經結束的前幾期《朗讀者》錄製中,很多參與嘉賓的動情朗讀讓全場震撼,斯琴高娃朗讀賈平l凹《寫給母親》,更是讓董卿當場淚奔。“文字的背後是情感的承載,而朗讀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來表達情感、傳遞愛”,董卿希望《朗讀者》能夠像一雙溫柔的手,輕輕推動人心相互靠近。

  央視《朗讀者》董卿觀後感650字2

  朗讀屬於每一個人,文字之美難以抗拒。也正是《朗讀者》、《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這些深藏文化內涵的節目,如一股股清泉,喚醒了人們許久未被觸控的文化脈搏。

  《朗讀者》已播出兩期,在這些朗讀者中,有大師、有素人、有世界小姐、有童話大王,我們能從他們的朗讀中看到大人物的真實,也能體味到小人物的真情。

  有人感動於著名翻譯大家許淵衝先生的“生命並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在於你記住了多少日子。”

  有人因花園夫婦“醒來覺得甚是愛你”這樣簡單又充滿情深的.話而落淚。

  而筆者,則在柳傳志先生給兒子的新婚致辭中,聽到了滿滿的愛與祝福,那一句“做父母的有什麼比兒女生活幸福還幸福的事呢?”更是道出了天下父母的心聲。

  世界小姐張梓琳有感於與女兒的“遇見”,朗讀了學者劉瑜寫給女兒的信《願你慢慢長大》。“願你有好運氣,如果沒有,願你在不幸中學會慈悲。願你被很多人愛,如果沒有,願你在寂寞中學會寬容。願你一生一世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簡單又平常的小願望中,我們聽到了一個母親對女兒成長之路殷殷的祝福與期盼。

  如果說“遇見”是一種美妙的緣分,那麼“陪伴”一定是最長情的告白。

  陪伴是無悔的付出:陶豔波媽媽16年如一日陪伴兒子楊乃斌,和兒子做同桌,充當兒子的耳朵,風雨兼程,讓兒子無聲的世界勝有聲。

  陪伴是無聲的挽留:童話大王鄭淵潔對爸爸說:“只要您和我媽媽活著,我就一直把他(童話大王)寫下去。”父親又對他說,“只要你一直寫下去,我和你媽媽就一直活下去”。

  正像《朗讀者》這兩期的主題,我們和孩子也是緣始於“遇見”,情長於“陪伴”,希望在與孩子的相互陪伴過程中,我們都能收穫滿滿的愛與幸福。

  如果說能有一段文字、一篇文章能詮釋“陪伴”的含義,那鄭淵潔的《父與子》當之無愧虧。

  央視《朗讀者》董卿觀後感650字3

  2月18日晚,央視綜合頻道文化情感類節目《朗讀者》首播,首次擔任製片人的董卿和她的團隊在電視機前一起觀看節目,看到節目受到廣泛好評,她與團隊高興地歡呼起來,並將歡呼聲透過總導演田梅的微信發到了媒體群裡。之後,董卿在微信群裡接受了來自全國數十家媒體記者的群訪,回答大家關注的話題。

  是什麼契機,想到要製作這樣一檔文化節目?對於這個問題,董卿回答說:“央視作為國家電視臺,應該扛起文化大旗,承擔文化傳播的職責和使命,再加上我自己對文學很感興趣,而且對人也感興趣,《朗讀者》其實就是把文字和人物結合在一起。”

  《中國詩詞大會》和《朗讀者》受到好評如潮,是否意味著文化類綜藝節目的春天來了?董卿認為,這是風向標,讓大家看到在真人秀或純綜藝節目霸屏的今天,還可以有更高的要求。

  至於娛樂化氛圍很重的當下,文化類綜藝節目應該怎麼突圍?董卿回答說:“我們期待著整個社會大的環境有所改善。我們現在所做的事,是盡我們所能去做情感的共鳴,喚起大家對文學的認知和最溫柔的一種記憶。”

  《朗讀者》第一期節目播出後,節目組收到了很多反饋,一些觀眾關注到片尾曲是臺灣民謠之父胡德夫的演唱,感覺這是意外之喜。另外還有觀眾發現了有趣的細節,透過濮存昕的朗讀才知道,原來老舍不念老舍(shě)而是念老舍(shè)。導演婁乃鳴評價說:“用兩個字兒來形容第一觀感‘驚了’。完全沒有套路的一個節目,在不經意間流露美和旺盛的生命力,真好。”清華大學教授尹鴻說:“別具一格!慢下來,用朗讀做電視,真是稀缺而有價值的電視文化。”

【央視《朗讀者》董卿觀後感650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