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文化> 廬陵文化讀後感

廬陵文化讀後感

廬陵文化讀後感(通用3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廬陵文化讀後感(通用3篇),歡迎大家分享。

  廬陵文化讀後感1

  廬陵文化是贛文化(江右文化)的重要支柱,是指以廬陵古治屬為核心,輻射而涵蓋現今吉安市十餘縣(區)的區域性文化。廬陵文化源於七千年前的青銅文化,以“三千進士冠華夏,文章節義堆花香”而著稱於世。廬陵府不但考取進士三千(天下第一)和狀元二十一(天下第二),而且在明代建文二年(1400年)的庚辰科和永樂二年(1404年)甲申科中鼎甲3人均為吉安人,這種“團體雙連冠”現象在中國科舉史上絕無僅有。因而吉安有“一門六進士,父子探花狀元,叔侄榜眼探花,隔河兩宰相,五里三狀元,九子十知州,十里九佈政,百步兩尚書”的美譽。

  江西中西部,贛江中游,有一方方正正的板塊,這就是今天的吉安。她以丘陵山地為主、平原水面為次,號稱“七山半水兩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自江而南,吉為富州……駢山貫江,扼嶺之衝……土沃多稼”,唐時皇甫是在《吉州廬陵縣令廳壁記》中曾這樣描述過這塊以紅壤為主的土地。我們的祖先是什麼時候在這裡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可惜境內的崖洞崖壁沒有留下他們的崖畫石刻,沒有留下他們曾經生存的印記;也可惜我們的祖先生於草澤,沒於蒿萊,結繩記事,沒有留下他們的竹簡帛書,使我們無法遙想他們是如何含辛茹苦,耕漁勞作。

  但是,吉安市河東鎮的案山古人類遺址出土的磨製石器,證明至少距今5000年前這裡已有先人生息繁衍。永豐縣佐龍鎮尹家坪文化遺址出土的稻穀、稻稈,證明在新石器晚期這裡就有水稻的栽種。新幹縣大洋洲一座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墓中,出土青銅器約480餘件,陶器約300餘件,玉器飾品100餘件,震驚了中國以至整個世界!青銅器數量之多,品類之全,紋飾之精,全國罕見。巨型“中華鉞王”、青銅犁鏵,全國僅此一例。這些青銅器背後隱伏的文化“密碼”委實是太多了,至少證明3000多年前在吉安的土地上曾經有過一個經濟、文化十分發達,與中原商殷王朝並存發展的另一奴隸主政權。可是,為什麼不見諸任何歷史記載甚至民間傳說?破譯了這個謎,中國古代史的某些史實甚至有些重要的史論將要重寫。

  秦王朝建立以前,三皇五帝,春秋戰國,吉安這塊土地大約屬於有主無名的荒蠻地域,它一會兒屬夏商古九州之一的揚州領牧,一會兒是周王朝子孫的分封領地,吳、越、楚這江南三大古強國都曾先後將吉安劃入了他們的版圖,春秋時期,吉安屬“吳”;戰國時期,吉安屬“楚”,故有“吳頭楚尾”之稱。

  有史可據的《明一統志》載:“始皇二十四年,王翦滅楚,虜負芻,明年置廬陵、安平、新淦三縣,屬九江郡”。秦始皇廢分封諸侯,立郡縣制將天下分為36郡。公元前222年,王翦踏平楚國後,九江郡(郡治在今天安徽壽縣)管轄著新設立的廬陵縣(今天吉安市部分地域)、安平縣(今天安福地域)和新淦縣(今天樟樹地域)。“秦郡縣天下,厥有廬陵”,“廬陵”由此浮出歷史的水面,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

  此後吉安(當時稱廬陵)升“郡”復“縣”,改“州”稱“路”,名稱幾經變易,府治再三遷徙,地域時廣時窄。東晉鹹康八年(公元342年)太守孔倫遷建郡城于吉州區附近,應為全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吉州區建城之始;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改廬陵郡為吉州,這是古廬陵的第一次更名;元朝元貞元年(公元1295年)改吉州路為吉安路,取三國時吉陽郡、安成郡頭一字命名,一直延續至今,一一除開1968至1979年經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一度更名為“井岡山地區”外,——“吉泰民安”、“吉祥安康”美好的'祈盼,都溶注在我們今天470多萬人民共有籍貫上了。

  廬陵文化讀後感2

  讀了《廬陵文化讀本》這本書後,使我感受到中國,這個有著5000年曆史的國度,湧現出的千千萬萬個愛國英雄。其中最讓我感受深刻的一篇文章是《抗日英雄姚顯微》。

  文章中姚顯微擔任國立中正大學教授兼導師以及戰地服務團團長。在教學中,他熱情地歌頌國民抗戰的偉大力量,激發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愛國熱忱。

  在一次戰鬥中,年僅37歲的姚顯微教授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他臨死前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華民族萬歲!”這聲音驚天動地,氣壯山河。

  姚顯微這個名字深深地烙在我的心頭。他為了人民的解放事業,為了中國人民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甘願捨身救國,甘願拋頭顱、灑熱血。充分體現了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他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凡我中華有志之士,必須先儘自己抗日救國的天職,到前線去!到戰壕中去!做一箇中華民族的好兒女!”這聲音永遠激勵著中華兒女。

  山有山的特性,水有水的特性。我們中華兒女的特性是:國難當頭時,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去拯救祖國。這就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特有的情懷。這種高昂的情懷永遠激勵著華夏兒女。雖然我們現在生活得幸福、安寧,但是這美好的生活不是一開始就有的。這美好的生活,是千千萬萬個愛國人士用生命和熱血換來的。我們不僅要好好的珍惜這美好的生活,還要繼承他們那種高尚的愛國情懷。這就是先烈們託付給中華兒女的重任。因此我們必須要好好讀書,長大成才,為祖國的發展而貢獻出一份力量,使祖國變得更加強大,更加繁榮。這樣才能對得起長眠於地下的英烈們。

  我們要讓先輩的英靈自豪地驚歎:啊!這就是我的中華!這就是中華的少年。

  廬陵文化讀後感3

  吉安從秦漢起稱廬陵,至唐才稱吉州,元以後改為吉安。人們稱廬陵文化,是因廬陵之名最早,時間也相對較長,從秦漢至唐達800年,而習慣又往往成自然。何況歐陽修、文天祥這些歷史上重量級的人物在詩文中均以廬陵人自許。

  所謂廬陵文化,主要是指讀書人多,文教設施多,建功立德者多,發表著述多,達官聞人多。也就是狀元進士多,宰相尚書多,學者專家多,忠臣義士多,文章詩詞多,書院學堂多,形成一個龐大的群體,不僅人氣旺,而且文風盛,特別是忠烈多,並且延續千年不衰,尤以宋明兩朝為最。

  廬陵文化內涵可謂博大精深,其精神卻是剛正義烈,是古代江西地區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也佔有相當的地位和比重,併為宋元明清四朝文化的中堅。在江西,它與饒州、撫州文化並駕齊驅;在中國,它與蘇州、杭州文化相互媲美。

  廬陵自古稱為“文獻之邦”,或“文章節義之邦”,確非虛言。先有“地靈”,才有“人傑”。廬陵文化和經濟的繁榮,得力於“母親河”贛江航道的開通。在古代,河流是交通運輸的主要載體。自從開通了大庾嶺交通線後,贛江成為北方通往嶺南惟一的一條航路,不僅是“官道”,也是民運的要道。許許多多的儒士雅客,也在這條河上航行,寫下膾炙人口的詩文。

  到了明初,吉安府督朱政對城池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和擴建,不管是學宮書院,還是遊覽紀念場所,都以廬陵先賢的事蹟來教育感化後人,學宮書館裡的鄉賢祠、名宦祠、進士堂、科第題名碑之類就是起這樣的作用。如廬陵歷史上著名的“五忠一節”歐陽修、胡銓、楊邦又、周必大、文天祥和楊萬里等廬陵知名人士,便是供奉紀念的物件。對廬陵籍的傑出人物都會建祠堂紀念。如“六一”(歐陽修)祠、胡忠簡(胡銓)祠、周益國公(周必大)祠、文山(文天祥)祠等。除此以外,還對歷代到廬陵任職者中愛民的州官、縣官,也立祠以表紀念。如顏真卿、江萬里、王明等都建有祠堂祭祀。

  這些文化設施,增加了吉州城崇尚氣節和儒雅之風的文化氛圍,使廬陵歷代狀元有16名,佔全省的近三分之一。歷代進士3000多人。“隔河兩宰相”、“一門六進士”、“百步兩尚書”、“五里三狀元”、“十里九佈政”、“九子十知州”、“父子探花狀元”、“叔侄榜眼探花”的描述,至今傳為佳話。

【廬陵文化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