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師> 教師讀大學有感

教師讀大學有感

教師讀大學有感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其宗旨在於顯明本有的清明德行,在於號召士人把這種修養所取得的成就恩澤世間百姓,從而使人人都達到至善至美的境界。

  解釋"在明明德"引用了《康誥》《大甲》《堯典》,主要是為了說明弘揚人性中美好善良的品質從三皇五帝時期就已經開始了,對於我們來說並不是新鮮事物。"在親民",在《四書章句集註》中"程子曰:‘親,當作新。’"朱熹說"新者,革其舊之謂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當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舊染之汙也。"這種"新民"思想對於當代社會也很有現實意義。因為"新民"更強調的是一種自我革新、社會革新。正如朱熹所說的,"新民"首先要自己"去其舊染之汙",對自己的舊觀念、舊思想進行改造和更新,然後再"推以及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一種非常好的提升自我的辦法,透過不停歇地隨時反思自我、改過自新從而達到"至善",如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止於至善",是人人都達到至善至美的境界。朱熹說:"言明明德、新民,皆當止於至善之地而不遷。"這是一種理想化的精神追求和社會狀態,其實是號召士人從精神層面"止"於仁、敬、孝、慈、信,這對於當代社會的我們來講仍然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其經篇勾勒出"三綱八目"的要義,然後傳篇對其展開具體闡釋。其中"八目"又包含著"內修"和"外治"兩大方面:"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是內修,而"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外治。

  在內修方面,先是格物致知,然後是誠其意,正其心,修其身。"格物"指努力窮究事物的道理,當人通曉事物之理後才能夠做到認識清晰明確;"致知"作為一個認識過程,指在"格物"的過程中,一個人所獲得知識的一個自然結果。所以,"格物"是"致知"的前提,"格物所以致知",一方面說"格物"以"致知"為目的,另一方面"致知"是在"格物"的過程中實現的。這使我思考一個具體的教育問題:對於教師,該怎麼樣幫助學生更好地"格物致知"呢?以前幾千年課上"授受" 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對知識的傳承和發展起到了很重要的積極推動作用,但現在已顯然不能適應當代社會資訊爆炸、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新要求了,過去幾千年經濟、科學、技術的'發展總和都趕不上這短短的幾十年甚至幾年的發展總和,現在的社會真可以稱為"日新又新、一日千里"了。所以,對於我們教育者來說,"格物"單憑傳授已無法做到"致知"了。一定要研究如何激發學生自身的內生動力、以生為本、以學為本,更加註重提升學生自己對客觀事物和科學文化知識的研究思考,透過借用前人的知識和文化,進而達到"致知".精神修養方面亦然,"誠其意,正其心"也要研究如何激發學生自身的內生動力、以生為本、以學為本。意誠則必須從慎獨開始,正心則要求保持平和的心態。這是一個學生自身內化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在不斷地自我完善中達到的一種精神高境界。

  總之,對於當代的知識分子來說,我們每一個人都要以修養品性為根本,透過對世上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獲得較為客觀正確的見解和知識,使自身意念更加真誠;進而進一步端正自己的心思、修養高尚的品性,弘揚崇高的品德,不斷完善提升自己,內心真誠地去追求至善至美的"內聖"極高精神境界!爭取做到有利於提升自身修養,有利於國家正向發展,有利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燦爛文明的基因和符號在這片熱土上繼往開來和弘揚光大!

【教師讀大學有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