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考試> -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A卷語文試卷

-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A卷語文試卷

2017-2018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A卷語文試卷

  一、現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獨立不遷”是屈原人格美的核心。它包含兩方面:一是對養育了自己的故鄉的熱愛與依戀;二是在政治鬥爭中堅持原則,決不隨波逐流。

  屈原的一生便是“獨立不遷”的最好詮釋。他始終堅持自己的“美政”理想,屢遭打擊,毫不動搖,正如他在《離騷》中所說的:“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餘心之可懲!”他也曾打算像戰國時代一般士大夫那樣周遊列國。去尋找了解自己的君主。但是,對於自小生於斯、長於斯的鄉土的深摯感情,使屈原不能他遷,最後只好身投汨羅,以死來殉自己的祖國和一生為之奮鬥的理想。

  與“獨立不遷”相聯絡著,屈原在詩歌《橘頌》中還提出兩條為人的準則:無求與蘇世。《橘頌》中說:“深固難徙,廓其無求兮”一個人胸懷坦蕩,不圖私利,不幹人,不屈己,才能頂天立地,保持獨立的人格。《橘頌》又說:“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必須頭腦清醒,是非明辨,才能保持自己的獨立而不至於隨波逐流。無求與蘇世浸透在屈原“獨立不遷”的人格里,使之臻於更堅實、更完美的境地。

  《漁父》的中心思想也是“獨立不遷”。不過這首詩人們多以為偽作。王逸既說是“屈原之所作”,又說是楚人追記屈原與漁父的對話,本來就自相矛盾。但司馬遷在《屈原列傳》中已採用它的內容作為事實來敘述,因此可以設想,這篇作品的文字雖然不一定出自屈原之手,而漁父與屈原的問答卻實有其事。屈原的答話可以作為了解屈原思想的可靠資料。漁父問屈原何以被放逐,他答曰: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又問他:“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他答曰: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溫蠖乎?

  漁父和屈原對話代表了兩種不同的人生觀。漁父大概是一個逃避現實的隱者,他不滿意社會的黑暗,但他的態度是與世推移,隨波逐流。屈原則不然,他要保持自己的清高和清醒,不肯同流合汙。這當然會陷入孤立,但他不怕孤立,決不會投合世俗而改變自己的態度。正如他所說的“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

  “獨立不遷”的人格還表現為對正直的追求與維護。屈原批評那種“背繩墨以追曲”的行為,發出“伏辯以死直”的誓言。在《涉江》中,他表示:“苟餘心其端直兮,雖僻遠之何傷!”

  在儒家的典籍中,治水有功卻被天帝處死的鯀一直是個反面人物,那麼鯀到底犯了什麼天條會被天帝處死呢?《山海經》說: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

  原來,鯀的罪行是私自竊取了天帝的息壤去填洪水以拯救人類。這樣說來,他簡直就是一個普羅米修斯式的英雄。屈原對這樣一個英雄深表同情和讚賞,從這可以看出屈原自己人格的崇高。屈原明知自己的結果會和鯀一樣悲慘,但是他決不屈己從俗,而而始終保持著“獨立不遷”的人格,這需要何等的勇氣啊!

  (選自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有刪改)

  1.下列關於屈原“獨立不遷”的人格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屈原“獨立不遷”的人格包含對故鄉的熱愛與依戀以及在政治鬥爭中堅持原則而決不隨波逐流兩個方面。

  B. 無求與俗世浸透在屈原“獨立不遷”的人格里,“獨立不遷”使屈原的人格臻於更堅實、更完美的境地。

  C. “獨立不遷”貫穿於屈原的一生:堅持理想,雖遭打擊而不動搖;依戀故土,雖然不被理解而不他遷等。

  D. “獨立不遷”體現了屈原和隱者截然不同的人格:隱者與世推移,隨波逐流;屈原“獨立不遷”,決不投合世俗而改變自己。

  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和結構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屈原認為鯀是一個普羅米修斯式的英雄,屈原因此對他深表同情和讚賞,這也反映了屈原自己崇高的人格。

  B. 屈原以“無求”與“蘇世”的為人準則要求自己並努力踐行,這使他“獨立不遷”的人格更為堅實和完美。

  C. 屈原最後身投汨羅,以死明志,這是因為各國國君沒有一個理解他、重用他的,他的“美政”理想無法實現。

  D. 全文采用了層層遞進的結構方式,闡述了屈原“獨立不遷”的人格的豐富內涵,結構嚴謹。

  3.從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觀點的一項是

  A. “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餘心之可懲”體現了屈原堅持自己的“美政”理想、屢遭打擊而毫不動搖的精神。

  B. 胸懷坦蕩,不圖私利,不幹人,不屈己,做一個頂天立地、保持獨立人格的人,這是屈原的為人準則之一。

  C. 儘管王逸和司馬遷在《漁父》是否是屈原的作品的問題上看法完全不同,但《漁父》的史料價值卻是不可忽視的。

  D. 屈原“獨立不遷”的人格在《離騷》《橘頌》《涉江》等作品中都得到了體現,如“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等。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暮雨鄉愁

  張清華

  ①一個人在外面呆得久了,方知古人在詩歌裡所寫的那些思鄉的愁緒,並非盡是“強說”的裝點之辭。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日暮時分,煙波江上的愁思不知不覺地就瀰漫開來。海德堡冬日的白晝格外短促,剛剛還是中午,一轉眼就到了黃昏,薄暮乍起,慘淡的雲如煙如霧地浮起來,涅卡河邊的那些形體巨大的柳樹在冷風中瑟縮著它們的枝條,幾天前還掛滿了深黃的枯葉,而今已如此寥落寒愴,還有那些枝條如亂箭般高插雲霄的楊樹,在冬日的天空下也顯得格外蒼涼悽楚。這些特別帶著東方色彩的草木,似乎特別能夠勾起人思鄉的情懷。還有河邊的那群大雁,它們散亂在草地上,整理著羽毛,在風中發著呱呱的悲鳴,看樣子這個冬天它們是不準備離開這裡了。眼前的.這一切明明是典型的中國式的、在那麼多古典詩詞裡被反覆吟詠描畫過的意境,而今卻原封不動地搬到了迢迢萬里的西洋夷域,怎不讓人生出人面桃花、物是人非的莫名心緒。

  ②人們總是把鄉愁簡單地理解為對家的依戀或對故地的追憶,其實這樣的理解未免太褊狹具體了。事實上鄉愁是一種真正的絕望,一種生命裡同來俱在的愁思。愁不是空間的,而是時間的,它的方向是遙遠的過去;鄉愁不是戀物,而是自戀,它所牽掛的不是那片事實上常常顯得很抽象的祖居之地,而是悲悼自己的生命與韶光。古往今來那麼多思鄉的詩篇,細細想來,原來都是歌者在哀嘆歲月的逝水對自己無情的拋擲。海德格爾說,“故鄉處於大地的中央”,看起來這是一個空間的理念,但細想這故鄉仍不過是指人“長大的地方”,因為那裡印下了稚兒的足跡,他的生命中最初和最美的部分拋灑在了那裡。生命的家宅,記憶的歸宿,稚兒離開了那裡,是因為童年那美好的時光已揮手遠去,他已踏上被命運拋離的註定遠遊他鄉的不歸途!這真真正正是永世的分離,便是“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的情景,一旦你回來追尋,也早已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的傷心之地。

  ③我便想象那位初唐的詩人,在登上幽州古臺時的悲嘆: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原曾覺得他的悲號未免有些誇張,但今想來,那命運對每個生為凡胎的肉身不過就是這樣設定,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任憑你把酒問青天,悲呼浩嘆,天道總不會屈就人道,肯給你些許絲毫的通融憐憫。因了這個宿命,中國的詩人騷客們,自漢以後便都變成了唯美的感傷主義者,他們是文人,但同時又是詩哲,我想中國的文學中之所以有一個很特殊很強烈的鄉愁的傳統,恐與這種生命本體論的哲學,和他們悲劇論的人生觀念不無關係。

  ④一個人在冷雨中獨立前行。便是把你想象成那行列中的來者,你終究也是你自己。來者和去者,在那永恆的天道中相差多少?想到此,剩下的便只是釋然。感傷主義並不見得就是隻懂得頹傷,如果是導向對生命的深在和洞悉的認識的話,感傷當然也包含了真正的徹悟和堅強。因為一切並未緣此而中輟,因了那永遠的鄉愁,他們去作那不斷的遠遊。因為真正的家鄉是沒有人能夠返回去的,你看見了蒼茫的來路,但循著那佈滿荊棘的路途回去時,看到的無非是一個愁字,就像魯迅在他的小說裡描繪的一樣,你看到的是變了的一切,而別人看到的則是變了的你,月光下的故事已然變成了永久的追憶,童年時的夥伴促膝而坐也如不曾相識,這就是故鄉——魯迅小說中的詩。沒有人像他那樣明白,即便是置身於故地和親人中間,也仍有一種命定的深深的孤獨。更不要說在那脈脈溫情之外,還佈滿著溫柔的陷阱,在那繾綣的話語中間,也還響著令人心寒的弦外之音。親情和愛在那裡相迎,仇恨和刻毒也定然已經久候。

  ⑤然而這也終究改不了那份執著又強烈的嚮往與追懷。你知道,那些憂憤與不平,實際上早已經與那份情感的執拗斷了關係,你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無可救藥者,縱然那故地已是泥濘的陷阱和煎熬的火坑,你也跳定了。

  ⑥永世的來路,無悔的方向。暮雨中思鄉的旅人,她正離你越來越遠,也離你越來越近。

  (取材於作者同名散文,有刪改)

  1.下列對文章相關內容的理解,恰當的一項是

  A. 作者身在異國他鄉,又恰逢陰冷的冬季,所以對家鄉的思念油然而生,比以往更為強烈。

  B. 海德格爾對“故鄉”的解釋,表現了東西方對鄉愁的不同認識,幫助作者從新的視角理解“鄉愁”。

  C. 黃昏、薄暮、煙雨、寒柳、楊樹、大雁等都是中國古典詩詞中只用來表達思鄉之情的形象。

  D. 作者對“鄉愁”有了新的理解,他借用魯迅的小說中關於“故鄉”的描寫形象地闡釋了這種獨到的見解。

  2.第③段畫線居中“天道”和“人道”的含義各是什麼?

  3.文章結尾寫到:“暮雨中思鄉的旅人,她正離你越來越遠,也離你越來越近。”這句話有怎樣的含意?請結合本文,談談你的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李攀龍,字於鱗,歷城人。九歲而孤,家貧,自奮於學。稍長為諸生,與友人許邦才、殷士儋學為詩歌。已,益厭訓詁學,日讀古書,里人共目為狂生。舉嘉靖二十三年進士,授刑部主事。歷員外郎、郎中,稍遷順德知府,有善政。上官交薦,擢陝西提學副使。鄉人殷學為巡撫,檄令屬文,攀龍怫然曰:“文可橫致邪?”拒不應。會其地數震,攀龍心悸,念母思歸,逐謝病。故事,外官謝病不再起,吏部重其才,用何景明例,特予歸。子告者,例得再起

  攀龍既歸,構白雪樓,名日益高。賓客造門,率謝不見,大吏至,亦然,以是得簡傲聲。獨故交殷、許輩過從靡間,時徐中行亦家居,坐客恆滿,二人聞之,交相得也。歸田將十年,隆慶改元,薦起浙江副使,改參政,擢河南按察使。攀龍至是摧亢為和,賓客亦稍稍進。無何,奔母喪歸,哀毀得疾,疾少間,一日心痛卒。

  攀龍之始官刑曹也,與濮州李先芳、臨清謝榛、孝豐吳維嶽輩倡詩社。王世貞初釋褐,先芳引入社,遂與攀龍定交。明年,先芳出為外吏。又二年,宗臣、梁有譽入,是為五子。未幾,徐中行、吳國倫亦至,乃改稱七子。諸人多少年,才高氣銳,互相標榜,視當世無人,七才子之名播天下。擯先芳、維嶽不與,已而榛亦被擯,攀龍遂為之魁。其持論謂文自西京,詩自天寶而下,俱無足觀,於本朝獨推李夢陽。諸子翁然和之,非是,則試為宋學。攀龍才思勁鷙,名最高,獨心重世貞,天下亦並稱王、李。又與李夢陽、何景明並稱何、李、王、李。其為詩務以聲調勝所擬樂府或更古數字為己作文則聱牙戟口讀者不能終篇。好之者推為一代宗匠,亦多受世抉摘雲。自號滄溟。

  (選自《明史·李攀龍傳》,有刪改)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 其為詩/務以聲調勝/所擬樂府/域更古數字為己作/文則聱牙戟口/讀者至不能終篇

  B. 其為詩/務以聲調勝/所擬樂府/域或更古數字為己作/文則聱牙戟口/讀者至/不能終篇

  C. 其為詩務/以聲調勝/所擬樂府或更古數字/為己作文/則聱牙戟口/讀者至/不能終篇

  D. 其為詩務/以聲調勝所擬樂府減/或更古數字/為己作/文則聱牙戟口/讀者至不能終篇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 訓詁學:是解釋古書中字、詞、句的意義的學科。用通俗的語言解釋詞義叫“訓”用當代的話解釋古代的語言叫“詁”。

  B. 嘉靖:年號紀年。漢武帝開始有年號,此後每個皇帝即位都要改元,並以年號紀年。明清時期一個皇帝基本就用一個年號,即一世一元。

  C. 樂府:本是始於秦漢設立的音樂機構,用來訓練樂工、制定樂譜和採集歌詞。後來,樂府成為一種帶有音樂性的詩體名稱。

  D. 明史:二十四史最後一部,是我國曆史上官修史書中纂修時間最長的一部紀傳體通史。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李攀龍奮力向學,終成高才。他於清貧生活中發憤苦讀,與友人切磋作詩技藝,勤讀古書增長學識,雖不喜訓詁學卻也能考取進土。

  B. 李攀龍性情狂傲,但也看重友誼。他對上司和高官敢示以不敬,曾經對賓客和同道概謝絕不見;而與許邦才、殷士儋等能傾心相交,對王世貞更是推重萬分。

  C. 李攀龍的文學理論,同派中人一致贊同。他與王世貞、宗臣、李夢陽等人世稱“七子”,他們最著名的文學主張是“文必秦漢,詩必盛唐”。

  D. 李攀龍的創作成就,世人對之評價不一。讚譽的人認為他堪稱一代宗師巨匠;貶斥之人則認為其詩可挑剔之處有很多,其文更有不能卒讀之作。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鄉人殷學為巡撫,檄令屬文,攀龍怫然曰:“文可檄致邪?”

  (2)諸人多少年,才高氣銳,互相標榜,視當世無人,七才子之名播天下。

  二、文言文閱讀

  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列小題

  臨江仙

  朱敦儒①

  直自鳳凰城②破後,擘釵破鏡分飛。天涯海角信音稀。夢迴遼海北,魂斷玉關西。

  月解重圓星解聚,如何不見人歸?今春還聽杜鵑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注】①朱敦儒:兩宋之交詞人,洛陽人。此詞約作於金朝滅北宋後十四年,詞人避亂南方時。②鳳凰城:漢長安城中有鳳凰闕,後因此稱長安為鳳凰城、鳳城。此處指宋都汴京。

  1.下列對本詞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

  A. “鳳凰城”原指長安,這裡借指北宋都成汴京,“鳳凰城破”指“靖康之難”中宋都被金兵攻佔。

  B. “擘釵”化用白居易《長恨歌》“釵壁黃金合分鈿”一句,借李、楊的悲劇表達了對統治者享樂誤國的諷刺。

  C. “信音稀”是說在南北交兵、形勢險惡的情況下,親人離散音訊難通,把詞中飽受戰爭苦難的主人公的慘痛心境更推進了一層。

  D. “遼海”“玉關”代指遙遠的地方,而“夢迴”“魂斷”寫出了詞人對故鄉的思念和想要回歸故鄉的急切心理。

  E. “月解重圓星解聚”用擬人手法,賦予“月”和“星”以人的感情色彩,生動形象並和下文的“不見人歸”形成對比

  2.結尾兩句“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對全詞的感情抒發起什麼作用?抒發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情感?請簡要分析。

  三、詩歌鑑賞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歸去來兮辭》中陶淵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兩句表達了姑且順應自然、樂天安命的決心。

  (2)《逍遙遊》中莊子認為修養最高的人應該達到的境界的三句是:至人無己,神人無功,____________。

  (3)杜甫的《閣夜》中上句寫悲慘的戰爭現實,下句寫壯美的三峽夜景,創造了一種氣象雄渾的意境,被人稱讚寫得“偉麗”的兩句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情景默寫

  《三國演義》中“三顧茅廬”的主要情節內容。(150字以內)

  五、名著閱讀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在20xx年哈爾濱工業大學的自主招生考試中,山東省實驗中學的高三學生孫洪濤,憑藉出色的摺紙技能,最終拿到了該校降低60分錄取的資格。

  訊息一出,立刻引起熱議:有人認為孫洪濤憑著自身的努力及對興趣的堅持,得到名牌大學向他伸出的橄欖枝理所應當,同時這也體現了大學自主招生“潛力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原則;也有人認為這會加劇家長的捷徑思想與僥倖心理,從而加重孩子上各種特長培訓班的負擔,加之“怪才難以界定”,容易在招生過程中出現暗箱操作等不公平的現象。

  要求:根據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A卷語文試卷】相關文章: